CN107599754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9754B CN107599754B CN201710469404.9A CN201710469404A CN107599754B CN 107599754 B CN107599754 B CN 107599754B CN 201710469404 A CN201710469404 A CN 201710469404A CN 107599754 B CN107599754 B CN 107599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ulder
- crown
- sipe
- tire
- t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12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arranged at the groove botto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2—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with particular inclination ang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充气轮胎,能够以高水平兼顾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湿路性能。充气轮胎具有从轮胎赤道(C)到第一胎面接地端(Te1)的第一胎面半部(21),在第一胎面半部中,在胎冠陆地部(10)以及中间陆地部(11)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在胎冠陆地部(10)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冠刀槽(31),在中间陆地部(11)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中间刀槽(33),在胎肩陆地部(13)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肩刀槽(35)。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分别形成为沿着轮胎轴向并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1、R2以及R3的圆弧状。曲率半径R1、R2以及R3满足以下关系:R1≤R2≤R3、R1<R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了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和湿路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以提高操纵稳定性能为目的,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在轮胎赤道上以及在轮胎赤道两侧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的充气轮胎。在该充气轮胎中,通过在中间陆地部不设置宽度较大的沟,来提高中间陆地部的刚性,从而实现操纵稳定性能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7600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因三条主沟与中间刀槽的组合有可能使胎面部的排水性能降低,从而难以充分地提高湿路性能。另一方面,在以提高湿路性能为目标而在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宽度较大的沟的情况下,其沟缘有可能成为不均匀磨损的起点,而使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状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水平兼顾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和湿路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一对胎冠主沟,它们配置于轮胎赤道的两个外侧并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一对胎肩主沟,它们配置于所述胎冠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并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胎冠陆地部,其夹在一对所述胎冠主沟之间;一对中间陆地部,它们被所述胎冠主沟和所述胎肩主沟夹着;以及一对胎肩陆地部,它们位于所述胎肩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胎面半部,其从轮胎赤道到第一胎面接地端,在所述第一胎面半部中,在所述胎冠陆地部以及所述中间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冠刀槽,在所述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中间刀槽,在所述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肩刀槽,所述第一胎冠刀槽、所述第一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刀槽分别形成为沿着轮胎轴向并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1、R2以及R3的圆弧状,所述曲率半径R1、R2以及R3满足以下关系:
R1≤R2≤R3
R1<R3。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一胎冠刀槽以及所述第一中间刀槽经由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而平滑地连续,所述第一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刀槽配置在经由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肩主沟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一胎冠刀槽从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越过轮胎赤道,并以不到达另一侧的所述胎冠主沟的方式形成终端。。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长度L1、所述第一中间刀槽的长度L2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刀槽的长度L3满足以下关系:
L1<L2<L3。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具有第二胎面半部,其从轮胎赤道到与所述第一胎面接地端相反的一侧的胎面接地端亦即第二胎面接地端,在所述第二胎面半部中,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胎冠刀槽,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从所述胎冠主沟以不到达轮胎赤道的方式形成终端。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在所述第二胎面半部中,在所述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中间刀槽,在所述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胎肩刀槽,所述第二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二胎肩刀槽形成为沿着轮胎轴向并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4以及R5的圆弧状,所述曲率半径R4以及R5满足以下关系:
R4≤R5。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刀槽配置在经由所述第二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所述第二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二胎肩刀槽配置在经由所述第二胎面半部的所述胎肩主沟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二胎肩刀槽从所述胎肩主沟以不到达第二胎面接地端的方式形成终端。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在所述胎肩陆地部设置有胎肩横纹沟,该胎肩横纹沟从所述胎面接地端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并以不到达所述胎肩主沟的方式形成终端,所述胎肩横纹沟具有:直线部,其从所述胎面接地端相对于轮胎周向以85°~95°的角度且以直线状延伸;弯曲部,其沿着所述胎肩刀槽以圆弧状延伸。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长度L1为所述胎冠主沟的宽度的70%~100%。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通过一对胎冠主沟以及一对胎肩主沟来提高胎面部的排水性能。而且在第一胎面半部中,在胎冠陆地部以及中间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因而能够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在该胎冠陆地部以及中间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冠刀槽以及第一中间刀槽。这些刀槽发挥边缘效应,提高充气轮胎的湿路性能。
第一胎冠刀槽、第一中间刀槽以及第一胎肩刀槽分别形成为沿着轮胎轴向并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1、R2以及R3的圆弧状,并且满足R1≤R2≤R3、R1<R3的关系。即,刀槽的曲率半径从轮胎赤道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增加。由此抑制陆地部的扭转刚性从轮胎赤道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减少,从而抑制在胎肩陆地部的所谓的胎肩缺损磨损等不均匀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第一胎面半部的放大展开图。
图4是图1的第二胎面半部的放大展开图。
图5是图1的胎面部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1的胎面部的C-C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2…胎面部;3…第一胎冠主沟;5…第一胎肩主沟;10…胎冠陆地部;11…第一中间陆地部;13…第一胎肩陆地部;21…第一胎面半部;31…第一胎冠刀槽;33…第一中间刀槽;35…第一胎肩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未图示整体)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图2是图1的胎面部2的A-A线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例如适合作为乘用车用充气轮胎利用,具备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非对称的胎面花纹。向车辆安装的方向例如用文字等表示在胎侧部(未图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冠主沟3、4、和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沟5、6。胎冠主沟3、4配置于轮胎赤道C的两个外侧。胎肩主沟5配置于胎冠主沟3的轮胎轴向外侧,胎肩主沟6配置于胎冠主沟4的轮胎轴向外侧。本实施方式的胎冠主沟3、4以及胎肩主沟5、6是以直线状延伸的直沟。这样的胎冠主沟3、4以及胎肩主沟5、6的排水性能优异,从而提高充气轮胎的湿路性能。
胎冠主沟3、4的宽度W1、W2以及胎肩主沟5、6的宽度W3、W4能够按照惯例进行各种设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乘用车用充气轮胎中,宽度W1、W2、W3以及W4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4.0%~8.5%。在上述宽度W1、W2、W3以及W4小于胎面接地宽度TW的4.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上述宽度W1、W2、W3以及W4超过胎面接地宽度TW的8.5%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面部2的橡胶量减少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胎面接地宽度TW是指:对正规状态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且以0°外倾角接地为平面时胎面接地端Te1、Te2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
胎面接地端Te1、Te2是指:对正规状态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且以0°外倾角接地为平面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胎面接地端。在此,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以下,在未特别声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
“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是“标准轮辋”,若为TRA,则是“Design Rim”,若为ETRTO,则是“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是“最高气压”,若为TRA,则是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是“INFLATIONPRESSURE”。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正规内压是180kPa。
“正规载荷”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是“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是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是“LOADCAPACITY”。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正规载荷是相当于上述载荷的88%的载荷。
如图2所示,胎冠主沟3、4的深度D1、D2以及胎肩主沟5、6的深度D3、D4能够按照惯例进行各种设定。在本实施方式的乘用车用充气轮胎的情况下,上述深度D1、D2、D3以及D4优选为5~10mm
在上述深度D1、D2、D3以及D4小于5mm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上述D1、D2、D3以及D4超过10mm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面部2的刚性不足,而对操纵稳定性能造成影响。
胎面部2由胎冠主沟3、4以及胎肩主沟5、6划分为:胎冠陆地部10、中间陆地部11、12以及胎肩陆地部13、14。胎冠陆地部10夹在一对胎冠主沟3、4之间。中间陆地部11被胎冠主沟3与胎肩主沟5夹着,中间陆地部12被胎冠主沟4与胎肩主沟6夹着。胎肩陆地部13位于胎肩主沟5的轮胎轴向外侧,胎肩陆地部14位于胎肩主沟6的轮胎轴向外侧。
胎面部2具有从轮胎赤道C到第一胎面接地端Te1的第一胎面半部21。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优选安装为使第一胎面半部21朝向车辆的内侧。第一胎面半部21具有:第一胎冠主沟3、第一胎肩主沟5、胎冠陆地部10、第一中间陆地部11以及第一胎肩陆地部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胎面半部21中,在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一中间陆地部11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因此在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一中间陆地部11不存在容易成为所谓的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的起点的沟缘,因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在胎冠陆地部10设置有多条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胎冠刀槽31从第一胎冠主沟3朝向轮胎赤道C,一边以圆弧状弯曲、一边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一胎冠刀槽31的宽度小于2mm。这样的第一胎冠刀槽31发挥边缘效应,从而提高湿路性能。另外,第一胎冠刀槽31在负载正规载荷时的踏面处关闭,从而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降低。其结果,第一胎冠刀槽31的沟缘难以成为不均匀磨损的起点,从而抑制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在第一中间陆地部11设置有多条第一中间刀槽33。第一中间刀槽33将第一胎冠主沟3与第一胎肩主沟5连接,并且一边以圆弧状弯曲、一边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一中间刀槽33的宽度小于2mm。这样的第一中间刀槽33与上述第一胎冠刀槽31同样,发挥边缘效应来提高湿路性能,并且在负载正规载荷时的踏面处关闭,从而抑制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降低,并抑制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设置有多条第一胎肩刀槽35。第一胎肩刀槽35从第一胎肩主沟5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Te1,一边以圆弧状弯曲、一边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一胎肩刀槽35越过第一胎面接地端Te1并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借助这样的第一胎肩刀槽35能够进一步提高充气轮胎的湿路性能。
第一胎肩刀槽35的宽度小于2mm。这样的第一胎肩刀槽35与上述第一胎冠刀槽31同样,发挥边缘效应来提高湿路性能,并且在负载正规载荷时的踏面处关闭,从而抑制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刚性降低,并抑制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图3表示第一胎面半部21。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分别形成为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图3中的下方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1、R2以及R3的圆弧状。而且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分别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Te1逐渐增加。借助这样的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使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刚性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Te1逐渐增加,从而有助于操纵稳定性能的提高。
上述曲率半径R1、R2以及R3满足以下关系:
R1≤R2≤R3
R1<R3。
即,各刀槽31、33以及35的曲率半径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Te1增加。由此能够抑制各陆地部10、11以及13的扭转刚性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一胎面接地端Te1减少,从而能够抑制胎肩陆地部13处的所谓的胎肩缺损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并且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从而提高充气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
第一胎冠刀槽31以及第一中间刀槽33经由第一胎冠主沟3而平滑地连续。另一方面,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配置在经由第一胎肩主沟5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由此各陆地部10、11以及13的刚性分布以及接地压力的分布沿着各刀槽31、33以及35变得平滑,从而进一步抑制不均匀磨损。并且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从而提高充气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
第一胎冠刀槽31从第一胎面半部21的胎冠主沟3越过轮胎赤道C,并以不到达另一侧的胎冠主沟4的方式在胎冠陆地部10内形成终端。这样的第一胎冠刀槽31能够在第一胎面半部21的胎冠陆地部10确保良好的边缘效应,并且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第一胎冠刀槽31的长度L1优选为第一胎冠主沟3的宽度W1的70%~100%。在上述长度L1小于上述宽度W1的70%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第一胎冠刀槽31的边缘效应不足,从而无法充分地提高湿路性能。另一方面,在上述长度L1超过上述宽度W1的100%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第一胎冠刀槽31的长度L1优选为小于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长度的50%。在上述长度L1超过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长度的50%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造成影响。
第一中间刀槽33的长度L2大于第一胎冠刀槽31的长度L1,第一胎肩刀槽35的长度L3大于第一中间刀槽33的长度L2。借助这样的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使胎冠陆地部10、第一中间陆地部11以及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刚性最佳化,并进一步抑制不均匀磨损。
如图1所示,胎面部2具有从轮胎赤道C到第二胎面接地端Te2的第二胎面半部22。第二胎面半部22具有第二胎冠主沟4、第二胎肩主沟6、胎冠陆地部10、第二中间陆地部12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
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优选为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以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优选为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以上。借助这样的第二中间陆地部12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二中间陆地部12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橡胶量,从而容易地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胎面半部22的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二中间陆地部12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因此在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二中间陆地部12不存在容易成为所谓的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的起点的沟缘,因而能够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在胎冠陆地部10设置有多条第二胎冠刀槽32。第二胎冠刀槽32从第二胎冠主沟4朝向轮胎赤道C,一边以直线状倾斜、一边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二胎冠刀槽32也可以形成为圆弧状。
第二胎冠刀槽32和第一胎冠刀槽31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由此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分布均匀化,从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第二胎冠刀槽32的宽度小于2mm。这样的第二胎冠刀槽32与上述第一胎冠刀槽31同样,发挥边缘效应来提高湿路性能,并且在负载正规载荷时关闭,从而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降低,并抑制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设置有多条第二中间刀槽34。第二中间刀槽34将第二胎冠主沟4与第二胎肩主沟6连接,且一边以圆弧状弯曲、一边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二中间刀槽34的宽度小于2mm。这样的第二中间刀槽34与上述第一胎冠刀槽31同样,发挥边缘效应来提高湿路性能,并且在负载正规载荷时关闭,从而抑制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刚性降低,并抑制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设置有多条第二胎肩刀槽36。第二胎肩刀槽36从第二胎肩主沟6朝向第二胎面接地端Te2,一边以圆弧状弯曲、一边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二胎肩刀槽36从第二胎肩主沟6以不到达第二胎面接地端Te2的方式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内形成终端。这样的第二胎肩刀槽36抑制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周向的刚性降低,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第二胎肩刀槽36的宽度小于2mm。这样的第二胎肩刀槽36与上述第一胎冠刀槽31同样,发挥边缘效应来提高湿路性能,并且在负载正规载荷时关闭,从而抑制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刚性降低,并抑制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降低。
图4表示第二胎面半部22。第二中间刀槽34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分别形成为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图4中为上方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4以及R5的圆弧状。而且第二中间刀槽34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分别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二胎面接地端Te2逐渐增加。借助这样的第二中间刀槽34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使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刚性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二胎面接地端Te2逐渐增加,从而有助于操纵稳定性能的提高。
上述曲率半径R4以及R5满足以下关系:
R4≤R5。
由此,抑制各陆地部12以及14的扭转刚性从轮胎赤道C朝向第二胎面接地端Te2减少,从而抑制胎肩陆地部14处的所谓的胎肩缺损磨损等不均匀磨损。
第二胎冠刀槽32以及一部分第二中间刀槽34,经由第二胎冠主沟4而平滑地连续。另一方面,第二中间刀槽34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配置在经由第二胎肩主沟6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由此各陆地部10、12以及14的刚性分布以及接地压力的分布,沿着各刀槽32、34以及36变得平滑,从而进一步抑制不均匀磨损。另外,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从而提高充气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
第一胎冠刀槽31以及一部分第二中间刀槽34配置在经由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二胎冠主沟4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由此各陆地部13、11、10、12以及14的刚性分布以及接地压力的分布,遍布胎面部2的整体而沿着各刀槽35、33、31、34以及36变得平滑,从而进一步抑制不均匀磨损。并且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从而提高充气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
第二胎冠刀槽32从第二胎面半部22的第二胎冠主沟4以不到达轮胎赤道C的方式在胎冠陆地部10内形成终端。这样的第二胎冠刀槽32与第一胎冠刀槽31相互作用,在第二胎面半部22处的胎冠陆地部10确保良好的边缘效应,并且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第二胎冠刀槽32的长度L4优选为第二胎冠主沟4的宽度W2的20%~40%。在上述长度L4小于上述宽度W2的20%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第二胎冠刀槽32的边缘效应不足,从而无法充分地提高湿路性能。另一方面,在上述长度L4超过上述宽度W2的40%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第二胎冠主沟32的长度L4优选为小于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长度的25%。在上述长度L4超过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长度的25%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第二中间刀槽34的长度L5大于第二胎冠刀槽32的长度L4,第二胎肩刀槽36的长度L6小于第二中间刀槽34的长度L5。借助这样的第二胎冠刀槽32、第二中间刀槽34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使胎冠陆地部10、第二中间陆地部12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刚性最佳化,从而进一步抑制耐不均匀磨损。
第二胎肩刀槽36的长度L6优选为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轴向长度的50~55%。在上述长度L6小于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轴向长度的50%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基于第二胎肩刀槽36的边缘效应不足,从而对湿路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上述长度L6超过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轴向长度的55%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刚性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如图3所示,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设置有从第一胎面接地端Te1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第一胎肩横纹沟41。通过第一胎肩横纹沟41来提高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排水性能。第一胎肩横纹沟41越过第一胎面接地端Te1并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第一胎肩横纹沟41的沟宽优选为2mm以上。通过这样的第一胎肩横纹沟41进一步提高充气轮胎的湿路性能。
第一胎肩横纹沟41以不到达第一胎肩主沟5的方式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内形成终端。这样的第一胎肩横纹沟41抑制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轮胎周向的刚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第一胎肩横纹沟41和第一胎肩刀槽35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由此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刚性分布均匀化,从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第一胎肩横纹沟41具有:直线部41a,其从第一胎面接地端Te1相对于轮胎周向以85°~95°的角度并以直线状延伸;弯曲部41b,其沿着第一胎肩刀槽35以圆弧状延伸。通过直线部41a来提高转弯时的排水性能,通过弯曲部41b来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如图4所示,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设置有从第二胎面接地端Te2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胎肩横纹沟42。借助第二胎肩横纹沟42来提高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排水性能。第二胎肩横纹沟42越过第二胎面接地端Te2并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第二胎肩横纹沟42的沟宽优选为2mm以上。通过这样的第二胎肩横纹沟42进一步提高充气轮胎的湿路性能。
第二胎肩横纹沟42以不到达第二胎肩主沟6的方式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内形成终端。这样的第二胎肩横纹沟42抑制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周向的刚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第二胎肩横纹沟42和第二胎肩刀槽36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由此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刚性分布均匀化,从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第二胎肩横纹沟42具有:直线部42a,其从第二胎面接地端Te2相对于轮胎周向以85°~95°的角度并以直线状延伸;弯曲部42b,其沿着第二胎肩刀槽36以圆弧状延伸。通过直线部42a来提高转弯时的排水性能,通过弯曲部42b来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形成有:从第二胎冠主沟4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第三中间刀槽38i、和从第二胎肩主沟6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第四中间刀槽38o。第三中间刀槽38i以及第四中间刀槽38o的宽度小于2mm。第三中间刀槽38i以及第四中间刀槽38o发挥边缘效应,从而提高充气轮胎的湿路性能。
第三中间刀槽38i以不到达第二胎肩主沟6的方式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内形成终端。第四中间刀槽38o以不到达第二胎冠主沟4的方式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内形成终端。第三中间刀槽38i以及第四中间刀槽38o的轮胎轴向长度优选为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宽度(轮胎轴向长度)的50%~80%。第三中间刀槽38i和第四中间刀槽38o隔着第二中间刀槽34而沿轮胎轴向交替地配置。通过这样的第三中间刀槽38i以及第四中间侧刀槽38o,能够获得充分的边缘效应,并且抑制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刚性降低,从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第二胎肩主沟6的宽度W4与第二胎冠主沟4的宽度W2的比W4/W2优选为0.10~060。在W4/W2之比小于0.1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二胎肩主沟6的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另外,有可能使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橡胶量,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在W4/W2之比超过0.6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二胎冠主沟4的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并且有可能使第二中间陆地部12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橡胶量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第一胎肩主沟5的宽度W3与第一胎冠主沟3的宽度W1的比W3/W1优选为0.80~1.00。在W3/W1之比小于0.8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一胎肩主沟5的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另外,有可能使胎冠陆地部10以及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橡胶量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在W3/W1之比超过1.0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一胎冠主沟3的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并且有可能使第一中间陆地部11以及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橡胶量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第一胎肩主沟5的宽度W3与第二胎肩主沟6的宽度W4的比W3/W4优选为1.40~1.60。在W3/W4之比小于1.4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一胎肩主沟5的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并且有可能使第二中间陆地部12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橡胶量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在W3/W4之比超过1.60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二胎肩主沟6的排水性能造成影响。并且有可能使第一中间陆地部11以及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橡胶量不足,从而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影响。
第二胎肩刀槽36的曲率半径R5与第二中间刀槽34的曲率半径R4的差R5-R4优选为小于第一胎肩刀槽35的曲率半径R3与第一中间刀槽33的曲率半径R2的差R3-R2。在转弯时负载有较大的载荷的第二胎面半部22中,将曲率半径的差R5-R4设定为较小,由此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从而提高操纵稳定性能。
在图3所示的第一中间刀槽33的第一胎肩主沟5侧的端缘处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θ1优选为71°~78°。在上述各θ1小于71°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刚性不足,从而对操纵稳定性能造成影响。在上述各θ1超过78°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第一中间陆地部11发生踵趾磨损。同样,在图4所示的第二中间刀槽34的第二胎肩主沟6侧的端缘处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θ2优选为73°~80°。另外,为了抑制第一中间陆地部11处的踵趾磨损,上述角θ1优选设定为小于上述角θ2。
在图3所示的第一胎肩刀槽35的第一胎肩主沟5侧的端缘处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θ3优选为71°~78°。在上述各θ3小于71°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轮胎轴向的刚性不足,从而对操纵稳定性能造成影响。在上述各θ3超过78°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发生踵趾磨损。同样,在图4所示的第二胎肩刀槽36的第二胎肩主沟6侧的端缘处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θ4优选为73°~80°。另外,为了抑制第一胎肩陆地部13处的踵趾磨损,上述角θ3优选设定为小于上述角θ4。
如图3、图4所示,在胎冠陆地部10优选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冠浅沟51以及第二胎冠浅沟52。第一胎冠浅沟51以及第二胎冠浅沟52的深度优选为小于2mm。第一胎冠浅沟51包括第一胎冠刀槽31的一部分,并沿着第一胎冠刀槽31配置。换句话说,第一胎冠刀槽31从第一胎冠浅沟51的沟底沿胎面部2的厚度方向形成。第二胎冠浅沟52与第二胎冠刀槽32的关系和上述第一胎冠浅沟51与第一胎冠刀槽31的关系同样。
通过在胎冠陆地部10设置第一胎冠浅沟51以及第二胎冠浅沟52,由此提高胎冠陆地部10的排水性能,从而提高湿路性能。另外,由于第一胎冠浅沟51以及第二胎冠浅沟52的宽度以及深度小于2mm,因此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的影响有限。另外,上述的第一胎冠刀槽31以及第二胎冠刀槽32的边缘效应,伴随胎冠陆地部10的磨损而在第一胎冠浅沟51以及第二胎冠浅沟52消失后获得。
优选在第一中间陆地部11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中间浅沟53,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中间浅沟54、第三中间浅沟58i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第一中间浅沟53以及第二中间浅沟54、第三中间浅沟58i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的深度优选为小于2mm。第一中间浅沟53包括第一中间刀槽33的一部分,并沿着第一中间刀槽33配置。换句话说,第一中间刀槽33从第一中间浅沟53的沟底沿胎面部2的厚度方向形成。第二中间浅沟54与第二中间刀槽34的关系、第三中间浅沟58i与第三内侧刀槽38i的关系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与第三外侧刀槽38o的关系,和上述第一中间浅沟53与第一中间刀槽33的关系同样。
通过在第一中间陆地部11设置第一中间浅沟53、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设置第二中间浅沟54、第三中间浅沟58i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由此提高第一中间陆地部11以及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排水性能,从而提高湿路性能。另外,由于第一中间浅沟53、第二中间浅沟54、第三中间浅沟58i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的宽度以及深度小于2mm,因此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的影响有限。另外,上述的第一中间刀槽33、第二中间刀槽34、第三中间刀槽38i以及第四中间刀槽38o的边缘效应,伴随第一中间陆地部11以及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磨损而在第一中间浅沟53、第二中间浅沟54、第三中间浅沟58i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消失后获得。
优选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肩浅沟55,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胎肩浅沟56。第一胎肩浅沟55以及第二胎肩浅沟56的深度优选为小于2mm。第一胎肩浅沟55包括第一胎肩刀槽35的一部分,并沿着第一胎肩刀槽35配置。换句话说,第一胎肩刀槽35从第一胎肩浅沟55的沟底沿胎面部2的厚度方向形成。第二胎肩浅沟56与第二胎肩刀槽36的关系和上述第一胎肩浅沟55与第一胎肩刀槽35的关系同样。
通过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设置第一胎肩浅沟55、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设置第二胎肩浅沟56,由此提高第一胎肩陆地部13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排水性能,从而提高湿路性能。另外,第一胎肩浅沟55、第二胎肩浅沟56的宽度以及深度小于2mm,因此对耐不均匀磨损性能造成的影响有限。另外,上述的第一胎肩刀槽35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的边缘效应,伴随第一胎肩陆地部13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磨损而在第一胎肩浅沟55以及第二胎肩浅沟56消失后获得。
如图3所示,在第一胎冠浅沟51与第一胎冠主沟3连通的胎冠陆地部10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61。倒角部61形成在第一胎冠浅沟51的沟缘与第一胎冠主沟3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通过倒角部61来提高第一胎冠浅沟51的排水性能。
在第一中间浅沟53与第一胎冠主沟3连通的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63,在第一中间浅沟53与第一胎肩主沟5连通的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65。倒角部63形成在第一中间浅沟53的沟缘与第一胎冠主沟3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倒角部65形成在第一中间浅沟53的沟缘与第一胎肩主沟5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通过倒角部63、65来提高第一中间浅沟53的排水性能。
在第一胎肩浅沟55与第一胎肩主沟5连通的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67。倒角部67形成在第一胎肩浅沟55的沟缘与第一胎肩主沟5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通过倒角部67来提高第一胎肩浅沟55的排水性能。
如图4所示,在第二中间浅沟54与第二胎冠主沟4连通的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72,在第二中间浅沟54与第二胎肩主沟6连通的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74。倒角部72形成在第二中间浅沟54的沟缘与第二胎冠主沟4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倒角部74形成在第二中间浅沟54的沟缘与第二胎肩主沟6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通过倒角部72、74来提高第二中间浅沟54的排水性能。
在第三中间浅沟58i与第二胎冠主沟4连通的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78i,在第四中间浅沟58o与第二胎肩主沟6连通的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78o。倒角部78i形成在第三中间浅沟58i的沟缘与第二胎冠主沟4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倒角部78o形成在第四中间浅沟58o的沟缘与第二胎肩主沟6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通过倒角部78i、78o来提高第三中间浅沟58i以及第四中间浅沟58o的排水性能。
在第二胎肩浅沟56与第二胎肩主沟6连通的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前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倒角部76。倒角部76形成在第二胎肩浅沟56的沟缘与第二胎肩主沟6的沟缘交叉为锐角的位置。通过倒角部76来提高第二胎肩浅沟56的排水性能。
图5是图1的胎面部2的B-B线剖视图。第一胎冠刀槽31、第一中间刀槽33以及第一胎肩刀槽35的深度沿着轮胎轴向变化。
第一胎冠刀槽31在胎冠陆地部10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1a,在第一胎冠主沟3侧具有浅底部31b。第一胎冠刀槽31的深度在深底部31a与浅底部31b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1b来提高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一方面,深底部31a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胎冠陆地部10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第一中间刀槽33在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3a,在第一胎冠主沟3侧具有浅底部33b,在第一胎肩主沟5侧具有浅底部33c。第一中间刀槽33的深度在深底部33a以及浅底部33b、33c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3b、33c来提高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一方面,深底部33a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第一中间陆地部11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第一胎肩刀槽35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5a,在第一胎肩主沟5侧具有浅底部35b,在第一胎面接地端Te1的轮胎轴向外侧具有浅底部35c。第一胎肩刀槽35的深度在深底部35a以及浅底部35b、35c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5b、35c来提高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一方面,深底部35a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图6是图1的胎面部2的C-C线剖视图。第二中间刀槽34以及第二胎肩刀槽36的深度沿着轮胎轴向变化。
第二中间刀槽34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4a,在第二胎冠主沟4侧具有浅底部34b,在第二胎肩主沟6侧具有浅底部34c、34d。浅底部34c的深度大于34d的深度。第二中间刀槽34的深度在深底部34a与浅底部34b、34c之间以及浅底部34c与浅底部34d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4b、34c、34d来提高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外,通过在第二胎肩主沟6侧设置浅底部34c,第二中间刀槽34的深度阶段性地变化,因此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分布阶段性地变化,从而能够提高转弯时的过渡特性。另一方面,深底部34a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第二胎肩刀槽36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6a,在第二胎肩主沟6侧具有浅底部36b。第二胎肩刀槽36的深度在深底部36a与浅底部36b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6b来提高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一方面,深底部36a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如图5所示,第三中间刀槽38i的深度沿着轮胎轴向变化。第三中间刀槽38i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8a,在第二胎冠主沟4侧具有浅底部38b。第三中间刀槽38i的深度在深底部38a与浅底部38b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8b来提高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一方面,深底部38a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如图2所示,第四中间刀槽38o的深度沿着轮胎轴向变化。第四中间刀槽38o在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中央部具有深底部38c,在第二胎肩主沟6侧具有浅底部38d。第四中间刀槽38o的深度在深底部38c与浅底部38d之间线性变化。通过浅底部38d来提高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抑制踵趾磨损等不均匀磨损。另一方面,深底部38c从磨损的中期至末期残存于第二中间陆地部12的中央部,维持优异的湿路性能。
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从轮胎赤道C到第一胎冠主沟3的中心线的距离优选为小于从轮胎赤道C到第二胎冠主沟4的中心线的距离,从轮胎赤道C到第一胎肩主沟5的中心线的距离优选为小于从轮胎赤道C到第二胎肩主沟6的中心线的距离。伴随于此,胎冠陆地部10的中心线位于第二胎面半部22,从而与第一胎冠浅沟51相互作用,容易将在湿路面行驶时胎冠陆地部10的踏面的水向第一胎冠主沟3排出。
以上,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胎面花纹的尺寸为215/60R16的充气轮胎,并测试了湿路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湿路性能>
将安装于轮辋16×7.0J的供试轮胎在内压250kPa的条件下安装于排气量2500cc的乘用FR车的所有轮子,并由一名驾驶员乘车在水深5mm的湿沥青路面的测试路线上行驶,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与抓地性能、转向手感、响应性相关的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以实施例1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表示操纵稳定性能越优异。
<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上述车辆被带入至干燥沥青路面,并行驶至任一轮胎磨损50%为止。通过肉眼观察行驶后的各轮胎的中央陆地部、第一中间陆地部、第一胎肩陆地部有无不均匀磨损。结果是以实施例1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表示操纵稳定性能越优异。
表1
如从表1能够明确的那样,确认了实施例的充气轮胎与比较例相比,湿路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得到有意义地提高。
Claims (9)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在所述胎面部具有:一对胎冠主沟,它们配置于轮胎赤道的两个外侧并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一对胎肩主沟,它们配置于所述胎冠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并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胎冠陆地部,其夹在一对所述胎冠主沟之间;一对中间陆地部,它们被所述胎冠主沟和所述胎肩主沟夹着;以及一对胎肩陆地部,它们位于所述胎肩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胎面半部,其从轮胎赤道到第一胎面接地端,
所述充气轮胎安装为使所述第一胎面半部朝向车辆的内侧,
在所述第一胎面半部中,在所述胎冠陆地部以及所述中间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冠刀槽,在所述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中间刀槽,在所述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一胎肩刀槽,
所述第一胎冠刀槽、所述第一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刀槽分别形成为沿着轮胎轴向并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1、R2以及R3的圆弧状,所述曲率半径R1、R2以及R3满足以下关系:
R1≤R2≤R3
R1<R3,
具有第二胎面半部,其从轮胎赤道到与所述第一胎面接地端相反的一侧的胎面接地端亦即第二胎面接地端,
在所述第二胎面半部中,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胎冠刀槽,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从所述胎冠主沟以不到达轮胎赤道的方式形成终端,
在所述第二胎面半部中,在所述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中间刀槽、从所述胎冠主沟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且以不到达所述胎肩主沟的方式形成终端的第三中间刀槽、以及从所述胎肩主沟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以不到达所述胎冠主沟的方式形成终端的第四中间刀槽,
所述第三中间刀槽和所述第四中间刀槽隔着所述第二中间刀槽而沿轮胎轴向交替地配置,并且所述第二中间刀槽、所述第三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四中间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胎冠刀槽以及所述第一中间刀槽经由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而平滑地连续,所述第一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刀槽配置在经由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肩主沟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胎冠刀槽从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越过轮胎赤道,并以不到达另一侧的所述胎冠主沟的方式形成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长度L1、所述第一中间刀槽的长度L2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刀槽的长度L3满足以下关系:
L1<L2<L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第二胎肩刀槽,
所述第二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二胎肩刀槽形成为沿着轮胎轴向并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凸出的曲率半径R4以及R5的圆弧状,所述曲率半径R4以及R5满足以下关系:
R4≤R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刀槽配置在经由所述第二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所述第二中间刀槽以及所述第二胎肩刀槽配置在经由所述第二胎面半部的所述胎肩主沟而平滑地连续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胎肩刀槽从所述胎肩主沟以不到达第二胎面接地端的方式形成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所述胎肩陆地部设置有胎肩横纹沟,该胎肩横纹沟从所述第一胎面接地端、所述第二胎面接地端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并以不到达所述胎肩主沟的方式形成终端,
所述胎肩横纹沟具有:直线部,其从所述第一胎面接地端、所述第二胎面接地端相对于轮胎周向以85°~95°的角度且以直线状延伸;弯曲部,其沿着所述第一胎肩刀槽或所述第二胎肩刀槽以圆弧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长度L1为所述第一胎面半部的所述胎冠主沟的宽度的70%~10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37095 | 2016-07-11 | ||
JP2016137095A JP6750358B2 (ja) | 2016-07-11 | 2016-07-11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9754A CN107599754A (zh) | 2018-01-19 |
CN107599754B true CN107599754B (zh) | 2021-10-01 |
Family
ID=5910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69404.9A Active CN107599754B (zh) | 2016-07-11 | 2017-06-20 | 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00212B2 (zh) |
EP (1) | EP3269564A1 (zh) |
JP (1) | JP6750358B2 (zh) |
CN (1) | CN1075997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03001B2 (ja) * | 2018-07-12 | 2022-07-20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125283B2 (ja) * | 2018-06-06 | 2022-08-24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084212B2 (ja) * | 2018-06-06 | 2022-06-14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070180B2 (ja) * | 2018-07-12 | 2022-05-1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225824B2 (ja) * | 2019-01-22 | 2023-02-2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CN111791650B (zh) * | 2019-04-03 | 2024-02-20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 |
CN111791651B (zh) * | 2019-04-03 | 2024-06-07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 |
JP7211218B2 (ja) * | 2019-04-03 | 2023-01-2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338425B2 (ja) * | 2019-11-22 | 2023-09-0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EP4074522B1 (en) * | 2021-04-13 | 2023-11-29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Tyre |
US12090793B2 (en) * | 2021-04-21 | 2024-09-17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Tire |
EP4105044B1 (en) * | 2021-06-15 | 2024-07-17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Tire |
JP2022191002A (ja) * | 2021-06-15 | 2022-12-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CN115476621A (zh) * | 2021-06-15 | 2022-12-16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 |
JP2023042987A (ja) * | 2021-09-15 | 2023-03-2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2023134123A (ja) * | 2022-03-14 | 2023-09-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1322A (en) * | 1996-01-30 | 1998-12-22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groove and sipe extending along parabola |
US6796347B1 (en) * | 1999-07-30 | 2004-09-28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auxiliary grooves |
DE102008037563A1 (de) * | 2008-11-19 | 2010-05-20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Fahrzeugluftreifen |
CN102729735A (zh) * | 2011-04-12 | 2012-10-17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097459A (zh) * | 2013-04-15 | 2014-10-15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203603A (zh) * | 2012-03-14 | 2014-12-10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WO2015091333A1 (en) * | 2013-12-17 | 2015-06-25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Tread band comprising curved blocks with sipes |
CN105270101A (zh) * | 2014-07-17 | 2016-01-27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98267B2 (ja) | 1997-03-25 | 2007-03-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412208B2 (ja) * | 2009-08-05 | 2014-02-1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5391262B2 (ja) * | 2011-12-29 | 2014-01-1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890796B2 (ja) * | 2013-04-11 | 2016-03-2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848731B2 (ja) * | 2013-08-21 | 2016-01-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947824B2 (ja) | 2014-02-25 | 2016-07-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657587B2 (ja) * | 2015-04-10 | 2020-03-04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FR3035820A1 (fr) * | 2015-05-07 | 2016-11-11 | Michelin & Cie | Bande de roulement comportant un bloc presentant une pluralite de decoupure |
JP6790496B2 (ja) * | 2016-06-24 | 2020-11-2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16
- 2016-07-11 JP JP2016137095A patent/JP675035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6-19 US US15/626,982 patent/US108002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20 CN CN201710469404.9A patent/CN10759975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22 EP EP17177282.5A patent/EP326956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1322A (en) * | 1996-01-30 | 1998-12-22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groove and sipe extending along parabola |
US6796347B1 (en) * | 1999-07-30 | 2004-09-28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auxiliary grooves |
DE102008037563A1 (de) * | 2008-11-19 | 2010-05-20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Fahrzeugluftreifen |
CN102729735A (zh) * | 2011-04-12 | 2012-10-17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203603A (zh) * | 2012-03-14 | 2014-12-10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097459A (zh) * | 2013-04-15 | 2014-10-15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WO2015091333A1 (en) * | 2013-12-17 | 2015-06-25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Tread band comprising curved blocks with sipes |
CN105270101A (zh) * | 2014-07-17 | 2016-01-27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69564A1 (en) | 2018-01-17 |
CN107599754A (zh) | 2018-01-19 |
JP6750358B2 (ja) | 2020-09-02 |
US20180009269A1 (en) | 2018-01-11 |
US10800212B2 (en) | 2020-10-13 |
JP2018008558A (ja) | 2018-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99754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539033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150556B (zh) | 充气轮胎 | |
EP223915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7031299B (zh) | 轮胎 | |
CN107031298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9130709B (zh) | 轮胎 | |
EP243908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7081993B (zh) | 充气轮胎 | |
EP3000622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7199833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199834B (zh) | 充气轮胎 | |
US20170008346A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8068558B (zh) | 轮胎 | |
CN107867125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9070655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515316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791752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0300669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1452567B (zh) | 轮胎 | |
JP595279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450224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326399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94665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902335B2 (ja) | 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