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485B - 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9485B CN107409485B CN201580077323.3A CN201580077323A CN107409485B CN 107409485 B CN107409485 B CN 107409485B CN 201580077323 A CN201580077323 A CN 201580077323A CN 107409485 B CN107409485 B CN 1074094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band
- loader
- band
- fixing apparatus
- element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5—Production planning, e.g. of allocation of products to machines, of mounting sequences at machine or facility level
- H05K13/0857—Product-specific machine setup; Changeover of machines or assembly lines to new produc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元件安装装置(10)具有在与元件供给装置(11)之间进行通信控制的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15)包括:引导控制部(S202),在向元件供给装置(11)装配载带(100)之前,基于所发送的元件的信息,引导应插入载带(100)的元件供给装置(11)的装配位置;确认控制部(S208),基于识别载带(100)朝向带插入口(21d)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83)的识别信号,判断载带(100)是否正确地插入于由引导控制部(S202)引导的装配位置;及供给指令送出部(210),在判断为载带(100)插入于由引导控制部(S202)引导的装配位置的情况下,对装配位置的供料器(21)送出元件供给指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装置及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向装配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供料器填装载带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将供料器与填装于该供料器的载带所收纳的元件相关联的元件的对照作业。以往,元件的对照作业如下地进行,即,在将供料器从元件供给装置的插口取下的状态下,读取赋予给供料器的条形码,并且读取卷绕有向供料器装配的载带的带盘的条形码,此后,将供料器向元件供给装置的预定的插口装配。
然而,近年来,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开发有能够将插入于带插入口的载带自动地向吸附元件的位置搬运的供料器,即使不从元件供给装置取下供料器,也能够将载带向供料器填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393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若使用如上述那样的、能够将插入于带插入口的载带自动地向吸附元件的位置搬运的供料器,则能够在将供料器固定在元件供给装置的插口的状态下填装元件。然而,在该情况下,何时、怎样进行元件的对照作用而能够准确无误地将元件填装于正确的供料器成为课题。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将供料器从元件供给装置取下也能够进行元件的对照,且能够将元件向正确的供料器填装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装置及供给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当载带插入于所述带插入口时,将所插入的所述载带自动地向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位置搬运,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在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控制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引导控制部,在向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装配所述载带之前,被发送收纳于所述载带的元件的信息,基于所发送的所述元件的信息引导应插入所述载带的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装配位置(插口);确认控制部,基于识别所述载带向所述带插入口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的识别信号,判断所述载带是否正确地插入于由所述引导控制部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及供给指令送出部,在判断为所述载带插入于由所述引导控制部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装配位置的供料器送出元件供给指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不从元件供给装置的装配位置取下供料器的情况下插入收纳有元件的载带即可,因此无需读取难以读取的供料器的条形码,能够容易地进行元件的对照。而且,由于能够判断向供料器插入的载带是否装配于正确的装配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将载带填装于错误的供料器的失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优选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装配于元件供给装置的供料器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3是收纳有元件的载带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优选的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5是放大图4的一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控制元件安装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是表示用于将载带向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搬运的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元件对照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具备元件供给装置11的元件安装装置10的图。元件安装装置10另外具备:基板搬运装置13(参照图6),将省略图示的基板向元件装配位置搬运;及元件装配装置14(参照图6),具有吸附由元件供给装置11供给的元件的省略图示的吸嘴,并将通过吸嘴吸附的元件向基板装配。
在元件供给装置11中,多个供料器2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具有作为设于供料器装配部22的装配位置的多个插口位置(在图中虽未示出,但是设为S1~Sn)的插口23(参照图2)。当供料器21装配于插口23时,如图2所示,设于供料器21的连接器80与安装于供料器装配部22的连接器81连接,经由这些连接器80、81从元件安装装置10的主体侧向供料器21侧供给电力,并且能够使所需的信息在供料器21与元件安装装置10之间通信。
如图1所示,在供料器装配部22,与装配于各插口23的各供料器21相对应地分别设有表示应装配供料器21的插口位置(S1~Sn)的灯La。由此,作业者能够正确地将收纳有预定的元件的载带100向点亮了灯La的插口位置(装配位置)的供料器21填装。
在供料器2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卷绕了载带100的两个带盘24a、24b。在带盘24a、24b上赋予表示卷绕于该带盘24a、24b的载带100所收纳的元件的信息的条形码BC。
如后所述,供料器21形成为能够将插入于带插入口的载带100自动地向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搬运且能够将载带100自动地向带插入口排出的结构。
如图3所示,载带100以具有恒定的间隔的方式沿带的长边方向形成收纳多个电子元件等元件Pa的元件收纳部100a。在载带100的上表面贴附有封闭元件收纳部100a的盖带100b。在载带100的一侧部,输送孔100c以隔开恒定间隔的方式沿带的长边方向贯通,后述的链轮与该输送孔100c卡合而使载带100前进、后退。
接着,基于图4及图5,说明供料器21的结构。供料器21主要由供料器主体21b、第一伺服马达25、第二伺服马达26、带插入识别杆51、作为前部侧链轮的第一链轮61及第二链轮62、作为后部侧链轮的第三链轮63及第四链轮64、带搬运导轨38、控制部39、盖带剥离装置70等构成。此外,图4及图5去除供料器主体21b的侧壁而能够辨识供料器21的内部构造。
带搬运导轨38是引导载带100的搬运的装置,配置为从设于供料器主体21b的后部的带插入口21d跨越至前部的吸附位置21a。在带搬运导轨38的前部下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有能够与载带100的输送孔100c卡合的第一链轮61及第二链轮62。在带搬运导轨38的后部下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有能够与载带100的输送孔100c卡合的第三链轮63及第四链轮64。此外,在带搬运导轨38设有窗孔(未图示),使得各链轮61~64能够与被带搬运导轨38搬运的载带100卡合。
第一伺服马达25是使第一链轮61及第二链轮62旋转的马达。第一伺服马达25的旋转轴25a经由所需的齿轮机构27而与第一链轮61及第二链轮62连结。第二伺服马达26是使第三链轮63及第四链轮64旋转的马达。第二伺服马达26的旋转轴26a经由所需的齿轮机构28而与第三链轮63及第四链轮64连结。由第一伺服马达25及第二伺服马达26构成带驱动装置。
入口推压部件32靠近带插入口21d并沿带搬运导轨38的后部上表面配置,设置为能够上下移动以能够靠近/远离带搬运导轨38。入口推压部件32被弹簧35-2向下方按压,通常,与带搬运导轨38的上表面接触。下游侧推压部件33是在入口推压部件32的下游侧推压载带100的装置,设置为能够上下移动以能够靠近/远离带搬运导轨38。下游侧推压部件33被弹簧35-1向下方按压,通常,与带搬运导轨38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5所示,在供料器主体21b的后部,带插入识别杆51的前部被枢轴52支撑而能够转动。在带插入识别杆51的中央部形成有与设于入口推压部件32的卡合部件54的下表面卡合的工作卡合部51a。带插入识别杆51通过弹簧55的作用力绕图5的逆时针转动,通常,将工作卡合部51a保持于下降的位置,通过弹簧35-2的作用力而使入口推压部件32抵接于带搬运导轨38。由此,通常,通过被入口推压部件32的后部枢轴支撑的挡板56封闭带插入口21d,从而无法将载带100从带插入口21d插入。
与此相对,当设于带插入识别杆51的后端的操作钮51b被作业者上抬,带插入识别杆51克服弹簧55的作用力而转动时,入口推压部件32通过工作卡合部51a克服弹簧35-2的作用力而上升。由此,入口推压部件32从带搬运导轨38上分离,带插入口21d开放,载带100能够插入。
在供料器主体21b安装有对带插入识别杆51转动了、即载带100能够插入进行识别的识别传感器83。识别传感器83通过安装于带插入识别杆51的挡块84而开启(ON)。由通过上述带插入识别杆51的操作而动作的识别传感器83构成识别载带100向带插入口21d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
限位器部件31与入口推压部件32的下游侧相邻地设置。在限位器部件31中,设于其中间部分的轴支撑部31a被下游侧推压部件33轴支撑而能够转动。
在带插入识别杆51的前部形成有能够与设于限位器部件31的前部的卡合部31e卡合的工作部51c,当带插入识别杆51克服弹簧55的作用力而转动时,限位器部件31的卡合部31e与工作部51c卡合。由此,限位器部件31克服省略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以轴支撑部31a为中心绕图5的逆时针转动,使限位器部件31的后端部抵接于带搬运导轨38。此外,限位器部件31的后端部通常以能够供载带100插通的方式与带搬运导轨38分离。
对带检测传感器85进行动作的挡块8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撑于下游侧推压部件33。当在带搬运导轨38上不存在载带100时,挡块86的顶端因省略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抵接于带搬运导轨38的上表面,但是当在带搬运导轨38插入有载带100时,其被载带100上推,从而开启带检测传感器85。
接着,说明供料器21的动作。通常,带插入识别杆51被弹簧55的作用力保持为图4及图5所示的状态,入口推压部件32抵接于带搬运导轨38,并且通过挡板56封闭带插入口21d。
在该状态下,当带插入识别杆51的操作钮51b被作业者上抬操作时,入口推压部件32经由工作卡合部51a从带搬运导轨38分离。由此,带插入口21d开放,载带100能够插入。当带插入识别杆51被上抬操作时,识别传感器83通过挡块84动作,从而识别出带插入识别杆51的工作、即载带100能够插入。识别传感器83的动作信号经由供料器21的控制部39向控制装置15发送,并通过控制装置15识别出载带100能够插入于多个供料器21中的哪个供料器21。
在该状态下,载带100被作业者从带插入口21d插入到带搬运导轨38上,载带100插入至与限位器部件31的后端部抵接的预定位置。由此,由于挡块86通过载带100而工作,因此带检测传感器85开启,检测出载带100的插入。
当检测出载带100的插入,带插入识别杆51向原位置转动返回时,第一伺服马达25及第二伺服马达26被驱动,第三链轮63及第四链轮64旋转。由此,第四链轮64与载带100的输送孔100c卡合,载带100被第四链轮64向第三链轮63侧搬运。
通过第四链轮64对载带100的搬运,下游侧推压部件33通过载带100克服弹簧35-1的作用力而被上抬,载带100在下游侧推压部件33与带搬运导轨38之间被搬运。当被第四链轮64搬运的载带100的输送孔100c与第三链轮63卡合时,载带100被第三链轮63向第二链轮62侧搬运。
当形成于载带100的输送孔100c与第二链轮62卡合时,载带100被第二链轮62向盖带剥离装置70输送,贴附于载带100的上表面的盖带100b被盖带剥离装置70剥离。并且,当载带100的输送孔100c与第一链轮61卡合时,收纳于载带100的元件被依次向吸附位置21a搬运,在吸附位置21a被元件装配装置14的省略图示的吸嘴吸附。
此外,在载带100被供料器21搬运的情况下,载带100上推限位器部件31的前端部而使限位器部件31转动,限位器部件31的后端部与载带100的上表面接触。
因此,在该状态下,如所述那样,当对带插入识别杆51进行转动操作(识别传感器83开启),将后续的载带100从带插入口21d插入于之前的载带100的上表面与入口推压部件32之间时,后续的载带100的顶端抵接于限位器部件31的后端部,并在该位置停止。因此,后续的载带100的进一步的搬运被阻止,后续的载带100在该位置待机。
元件安装装置10的元件供给装置11、基板搬运装置13及元件装配装置14等被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15控制。控制装置15具备作为中央处理装置的CPU201、作为存储装置的ROM202和RAM203及输入输出接口205。以设于元件供给装置11的各供料器21的第一伺服马达25及第二伺服马达26为首,控制基板搬运装置13及元件装配装置14等的各马达的控制单元206与输入输出接口205连接。
另外,具备LCD等显示装置207a及通过键盘、鼠标等的操作输入数据的输入装置207b的操作面板207与输入输出接口205连接。当伴随着基板种类的变更而进行换产调整时,在显示装置207a显示有应填装于元件供给装置11的供料器21的元件(载带100)等。
在ROM202中,以用于将元件安装于基板的基本程序为首,储存有控制元件装配装置14等的次序动作的次序程序等。另外,在RAM203中存储有与基板的生产所使用的元件的信息相关的元件数据、表示在哪个插口位置(S1~Sn)装配何种供料器ID的供料器21且在这些供料器21中填装何种元件的元件配置数据、与基板的生产时间表相关的数据等。
图7是在换产调整时等在元件供给装置11的供料器装配部22装配了供料器21的状态下由用于将插入于供料器21的带插入口21d的载带100自动地向收纳于载带100的元件Pa被省略图示的吸嘴吸附的吸附位置21a搬运的CPU201所执行的流程图的图。此外,在将载带100插入于供料器21的带插入口21d之前,根据图8所示的顺序,执行识别元件的信息的作业。
在该元件的信息的识别作业中,在图8的步骤S102中,通过省略图示的读取装置读取赋予给带盘24a(24b)的条形码BC,取得收纳于载带100的元件的信息,带盘24a(24b)卷绕有要插入于供料器21的载带100。接着,在步骤S104中,将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元件的信息向元件安装装置10的控制装置15发送。
基于此,控制装置15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202中,基于所发送的元件的信息,点亮与应插入载带100的插口位置相对应的灯La。看到点亮的灯La后,作业者将带盘24a(24b)向装配于该插口位置(以下,将其设为第三插口位置S3)的供料器21安装,并且为了将载带100插入于带插入口21d而上抬装配于第三插口位置(S3)的供料器21的带插入识别杆51的操作钮51b。由此,带插入口21d开放,并且识别传感器83通过挡块84而开启。识别传感器83的开启信号经由控制部39向控制装置15发送。
接着,控制装置15在步骤S206中,基于检测载带100的插入的带检测传感器85的信号,判断载带100是否插入于带插入口21d。当在步骤S206中判断为载带100插入于带插入口21d(判断结果为“是”)时,接着,在步骤S208中,控制装置15判断载带100是否正确地填装于点亮了灯La的第三插口位置(S3)。
若在作业者错误地将载带100填装于与点亮了灯La的第三插口位置(S3)相邻的第二插口位置或第四插口位置(S2、S4)的供料器21的情况下,步骤S208中的判别结果为“否”,在步骤S212中,控制装置15报告填装异常。
当判断为步骤S208中的判别结果为“是”、即载带100准确无误地填装于点亮了灯La的第三插口位置(S3)时,进入步骤S209,在步骤S209中,改写存储于RAM203的元件配置数据,使第三插口位置(S3)的供料器21与在上述步骤S102中取得的元件的信息相关联。接着,在步骤S210中,控制装置15对装配于第三插口位置(S3)的供料器21的控制部39送出元件供给指令。
基于该元件供给指令,通过装配于第三插口位置(S3)的供料器21的控制部39分别驱动第一伺服马达25及第二伺服马达26而使其正转,通过链轮61~64而使载带100前进。由此,将收纳于载带100的元件依次向被省略图示的吸嘴吸附的吸附位置21a搬运。
通过上述步骤S202,构成基于元件的信息来引导应插入载带100的元件供给装置11的插口位置(装配位置)的引导控制部。另外,通过上述步骤S208,构成基于识别载带100向带插入口21d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识别传感器83)的识别信号来判断载带100是否正确地插入于由引导控制部(S202)引导的插口位置的确认控制部。进而,通过上述步骤S210,构成在判断为载带100插入于由引导控制部(步骤S202)引导的插口位置的供料器21的情况下对供料器21的控制部39送出元件供给指令的供给指令送出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元件安装装置10具有用于在与元件供给装置11之间进行通信控制的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15包括:引导控制部S202,在向元件供给装置11装配载带100之前,被发送收纳于载带100的元件的信息,基于所发送的元件的信息,引导应插入载带100的元件供给装置11的插口位置(装配位置);确认控制部208,基于识别载带100向带插入口21d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识别传感器)83的识别信号,判断载带100是否正确地插入于由引导控制部S202引导的插口位置;及供给指令送出部210,在判断为载带100插入于由引导控制部S202引导的插口位置的情况下,对插口位置的供料器21送出元件供给指令。
由此,由于在不将供料器21从元件供给装置11的插口23取下的情况下插入收纳有元件的载带100即可,因此无需读取难以读取的供料器21的条形码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元件的对照。而且,由于能够判断插入到供料器21的载带100是否能够装配于正确的装配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将载带100填装于错误的供料器21的失误。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插入识别部由基于设于带插入口21d的带插入识别杆51的操作来输出识别信号的识别传感器83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作业者对带插入识别杆51的操作来可靠地识别载带100是否能够插入。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作业者通过读取装置从卷绕有载带100的带盘24a读取元件的信息,因此无需读取供料器21的ID等就能够容易地取得元件的信息。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引导控制部S202是设于各装配位置的灯La、设于元件安装装置10的显示装置207a显示的内容,因此作业者能够基于灯La的点亮、显示装置207a的显示内容容易地将载带100插入于正确的装配位置。
进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方法,在装配载带100之前,将收纳于载带100的元件的信息向元件安装装置10发送,基于来自元件安装装置10的元件的信息引导应插入载带100的插口位置(装配位置),基于识别载带100向带插入口21d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识别传感器83)的识别信号,判断载带100是否正确地插入于被引导的插口位置,在判断为载带100插入于被引导的插口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载带100而将其搬运至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21a。
由此,由于无需从元件供给装置11的插口23取下供料器21,因此无需读取难以读取的供料器21的条形码,能够容易地进行元件的对照。而且,由于能够判断是否能够将插入于供料器21的载带100装配于正确的插口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将载带100填装于错误的供料器21的失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能够插入两条载带100的结构的供料器21,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仅能够插入一条载带100的结构的供料器21,此时,无需使后续的载带100待机的限位器部件31、下游侧推压部件33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前部侧及后部侧分别各具备两个链轮61、62及63、64的结构的供料器21,但是实施方式所叙述的供料器21仅表示了本发明所优选的一个例子。即,至少为能够将插入到带插入口21d的载带100自动地向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21a搬运的结构的供料器21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基于使带插入口21d开放的带插入识别杆51的操作的识别传感器83的动作信号为基础来识别元件的插入,但是也可以利用与带插入识别杆51不同的单元来识别元件的插入。
这样,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叙述的结构,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采取各种形态。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装置及供给方法适合使用能够将插入与带插入口的载带自动地向吸附位置搬运的结构的供料器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元件安装装置
11…元件供给装置
15…控制装置
21…供料器
21a…吸附位置
21d…带插入口
22…供料器装配部
23…装配位置(插口位置)
25、26…马达
39…控制部
51…带插入识别杆
61~64…链轮
83…带插入识别部(识别传感器)
100…载带
100a…元件收纳部
207a…显示装置
La…灯
S202…引导控制部
S208…确认控制部
S210…供给指令送出部
Claims (6)
1.一种元件安装装置,具有:
元件供给装置,具有用于装配多个供料器的多个装配位置,当载带插入于带插入口时,所述供料器将所插入的所述载带自动地向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搬运;及
控制装置,在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控制,
所述元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引导控制部,在向装配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装配所述载带之前,被发送收纳于所述载带的元件的信息,基于所发送的所述元件的信息引导多个所述装配位置中的装配有应插入所述载带的所述供料器的装配位置;
确认控制部,基于识别所述载带向所述带插入口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的识别信号,判断所述载带是否正确地插入于由所述引导控制部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及
供给指令送出部,在判断为所述载带正确地插入于由所述引导控制部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的情况下,对被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送出元件供给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带插入识别部由传感器构成,所述传感器基于设于所述带插入口的带插入识别杆的操作来输出识别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的信息是作业者通过读取装置从卷绕有所述载带的带盘读取而取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的信息是作业者通过读取装置从卷绕有所述载带的带盘读取而取得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控制部是设于各所述装配位置的灯、设于所述元件安装装置的显示装置显示的内容。
6.一种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方法,
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元件供给装置,该元件供给装置具有用于装配多个供料器的多个装配位置,当载带插入于带插入口时,所述供料器将所插入的所述载带自动地向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搬运,
所述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方法中,
在向装配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装配所述载带之前,向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发送收纳于所述载带的元件的信息,
基于来自所述元件安装装置的所述元件的信息,引导多个所述装配位置中的装配有应插入所述载带的所述供料器的装配位置,
基于识别所述载带向所述带插入口的插入的带插入识别部的识别信号,判断所述载带是否正确地插入于被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
在判断为所述载带正确地插入于被引导的所述装配位置的所述供料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载带而将所述元件向所述吸附位置搬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56063 WO2016139714A1 (ja) | 2015-03-02 | 2015-03-02 | 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供給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9485A CN107409485A (zh) | 2017-11-28 |
CN107409485B true CN107409485B (zh) | 2019-10-22 |
Family
ID=5684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7323.3A Active CN107409485B (zh) | 2015-03-02 | 2015-03-02 | 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48251B2 (zh) |
EP (1) | EP3267777B1 (zh) |
JP (1) | JP6802782B2 (zh) |
CN (1) | CN107409485B (zh) |
WO (1) | WO20161397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08115A1 (ja) * | 2016-07-06 | 2018-01-11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フィーダ |
WO2019187009A1 (ja) * | 2018-03-30 | 2019-10-0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部品補給管理装置、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収納部材の使用履歴の管理方法 |
WO2021240961A1 (ja) * | 2020-05-29 | 2021-12-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 |
CN111806989A (zh) * | 2020-07-04 | 2020-10-23 | 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片供料器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33799A (ja) * | 1988-03-14 | 1989-09-19 | Nec Corp | テーピング部品自動搭載システム |
JPH10200290A (ja) * | 1997-01-07 | 1998-07-31 | Pfu Ltd | パーツカセットと実装機装着位置とのマッチング方法ならびにリール部材の管理方法および実装システム |
EP1239720A2 (en) * | 2001-03-06 | 2002-09-11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operator in performing manual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component feeders |
JP2004047572A (ja) * | 2002-07-09 | 2004-02-12 | Yamagata Casio Co Ltd | 部品供給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装着確認方法 |
CN103098577A (zh) * | 2010-10-14 | 2013-05-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带式馈送器和将带安装到带式馈送器上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65399A (ja) * | 1996-07-05 | 1998-03-06 | Pekin Kaho Keito Kotei Yugenkoshi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へのパーツフィーダ誤挿入防止装置 |
AU2134800A (en) * | 1998-12-22 | 2000-07-12 | Mydata Automation Ab | Tape guide and magazine at a component machine |
US7220095B2 (en) | 2001-05-24 | 2007-05-22 | Lyndaker David W | Self-threading component tape feeder |
JP2004200296A (ja) * | 2002-12-17 | 2004-07-15 | Juki Corp | 電子部品の誤実装防止システム |
JP2005333028A (ja) * | 2004-05-20 | 2005-12-02 | Nitto Denko Corp | 配線回路基板 |
US7805831B2 (en) * | 2005-05-23 | 2010-10-0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components feed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in electronic components feeding apparatus |
JP2011077096A (ja) * | 2009-09-29 | 2011-04-14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
JP5373564B2 (ja) * | 2009-11-19 | 2013-12-18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 電子部品外段取り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外段取り方法 |
JP2014110322A (ja) * | 2012-12-03 | 2014-06-12 | Panasonic Corp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キャリアテープのセット正否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リアテープのセット正否判定方法 |
-
2015
- 2015-03-02 CN CN201580077323.3A patent/CN107409485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02 WO PCT/JP2015/056063 patent/WO20161397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02 EP EP15883884.7A patent/EP326777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02 JP JP2017503221A patent/JP68027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3-02 US US15/553,664 patent/US1054825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33799A (ja) * | 1988-03-14 | 1989-09-19 | Nec Corp | テーピング部品自動搭載システム |
JPH10200290A (ja) * | 1997-01-07 | 1998-07-31 | Pfu Ltd | パーツカセットと実装機装着位置とのマッチング方法ならびにリール部材の管理方法および実装システム |
EP1239720A2 (en) * | 2001-03-06 | 2002-09-11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operator in performing manual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component feeders |
JP2004047572A (ja) * | 2002-07-09 | 2004-02-12 | Yamagata Casio Co Ltd | 部品供給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装着確認方法 |
CN103098577A (zh) * | 2010-10-14 | 2013-05-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带式馈送器和将带安装到带式馈送器上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02782B2 (ja) | 2020-12-23 |
US10548251B2 (en) | 2020-01-28 |
EP3267777B1 (en) | 2019-07-10 |
EP3267777A1 (en) | 2018-01-10 |
WO2016139714A1 (ja) | 2016-09-09 |
US20180054931A1 (en) | 2018-02-22 |
EP3267777A4 (en) | 2018-01-10 |
CN107409485A (zh) | 2017-11-28 |
JPWO2016139714A1 (ja) | 2017-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9485B (zh) | 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给方法 | |
CN104170540B (zh) | 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管理系统 | |
CN107432105B (zh) | 供料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元件安装装置 | |
CN104412731B (zh) | 供料器及供料器控制方法以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 |
CN104025732A (zh) | 带式供料器 | |
JP5323756B2 (ja) | 電線端末処理装置及び電線端末処理方法 | |
EP2830406B1 (en) | Tape feeder | |
JP5373564B2 (ja) | 電子部品外段取り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外段取り方法 | |
CN106465571A (zh) | 供料器 | |
JP4096024B2 (ja) | 部品供給方法及び部品供給装置 | |
JP6369155B2 (ja) | 組立ライ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品の製造方法 | |
WO2016157436A1 (ja) | 自動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 |
CN105325069B (zh) | 供料器控制装置 | |
KR100246507B1 (ko) | 물품적재용기 이재장치 | |
JP2018144226A (ja) | 組立ライ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品の製造方法 | |
JP2008204778A (ja) | 電線処理システム | |
CN106416452A (zh) | 供料器 | |
CN203435291U (zh) | 元件供给装置 | |
CN203435292U (zh) | 元件插入装置 | |
JP6862513B2 (ja) | 自動スプライシング方法 | |
JP2008027790A (ja) | 電線供給装置 | |
WO2023145061A1 (ja) | テープ自動処理装置及びリール装填装置 | |
JP2008041363A (ja) | 電線供給装置 | |
CN111564744B (zh) | 连接器装配测试机用通讯连接器装配设备 | |
JP2018037589A (ja) |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