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6796092A - 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6092A
CN106796092A CN201480082380.6A CN201480082380A CN106796092A CN 106796092 A CN106796092 A CN 106796092A CN 201480082380 A CN201480082380 A CN 201480082380A CN 106796092 A CN106796092 A CN 106796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heat
heat conducting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3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6092B (zh
Inventor
伊东大辅
中村伸
东井上真哉
松井繁佳
石桥晃
宇贺神裕树
西山拓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796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6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6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6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3Header boxes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 F28F9/027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with multiple branch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stacked distribution plates or perforated plates arranged ove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8Exceeding a certain temperature value in a refrigeration component 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换热器(1)使用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来作为制冷剂,换热器(1)包括:主换热部(10),所述主换热部(10)排列设置有多个第1导热管(11);副换热部(20),所述副换热部(20)排列设置有多个第2导热管(21);中继部(40),所述中继部(40)形成有将多个第1导热管(11)和多个第2导热管(21)连接的多个中继流路(40A),中继流路(40A)的1个入口部(40Aa)与1个第2导热管(21)相连接,多个出口部(40Ab)分别与多个第1导热管(11)相连接,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而从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

Description

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主换热部和副换热部的换热器,以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调装置等冷冻循环装置中,在想要将制冷剂从比R134a制冷剂等的沸点低的作为HFC混合制冷剂的R410A制冷剂和R407C制冷剂等替换成R1234yf制冷剂时,起因于R1234yf制冷剂的动作压力较低,产生增大制冷剂循环量的需求。结果,在制冷剂循环回路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增大,制冷剂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大,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效率降低。于是,研究了将制冷剂从作为HFC混合制冷剂的R410A制冷剂和R407C制冷剂等,替换成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R1123制冷剂和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GWP与R1234yf制冷剂相同,并且比R1234yf制冷剂的动作压力高。因此,在将制冷剂替换成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与将制冷剂替换成R1234yf制冷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效率。
另一方面,作为以往的换热器,有包括如下部分的换热器,即,排列设置有多个第1导热管的主换热部,排列设置有多个第2导热管的副换热部,和形成有将多个第1导热管与多个第2导热管连接的多个中继流路的中继部。中继流路的入口部与第2导热管相连接,中继流路的出口部与第1导热管相连接。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制冷剂自第2导热管经由中继流路流入到第1导热管内。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制冷剂自第1导热管经由中继流路流入到第2导热管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3419号公报(第39段~第52段,图2)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换热器中,中继流路具有与第2导热管相连接的多个入口部,和与第1导热管相连接的多个出口部。因此,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自多个第2导热管流入到中继流路内的制冷剂在暂时合流后被分配到多个第1导热管内,因制冷剂在中继部通过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大。因此,在具有该种换热器的空调装置等冷冻循环装置中,在将制冷剂替换成R1123制冷剂或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容易发生歧化反应。另外,R1123制冷剂和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化学稳定性较低,起因于这一点,在制冷剂循环回路内,分解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结合被加剧,产生淤渣,流路容易被堵塞。也就是说,存在如下问题:还未确立在具备主换热部和副换热部的换热器中,应用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技术。
本发明是以上述那样的技术问题为背景而做成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应用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换热器。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该种换热器的空调装置。
本发明的换热器使用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上述换热器包括:主换热部,上述主换热部排列设置有多个第1导热管;副换热部,上述副换热部排列设置有多个第2导热管;中继部,上述中继部形成有将上述多个第1导热管和上述多个第2导热管连接的多个中继流路,上述中继流路的1个入口部与1个上述第2导热管相连接,多个出口部分别与多个上述第1导热管相连接,使自上述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而从上述多个出口部流出。
在本发明的换热器中,中继流路的1个入口部与1个第2导热管相连接,多个出口部分别与多个第1导热管的各第1导热管相连接,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不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而自多个出口部流出,所以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因此,在具有该种换热器的空调装置等冷冻循环装置中,在将制冷剂替换成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运转效率提高,排出温度降低,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另外,起因于中继流路的数量比主换热部以及副换热部的管路数量少,中继流路中的堵塞的发生会大幅影响换热器的性能而使其性能下降,所以通过在中继流路中抑制淤渣的发生即堵塞,高效地抑制换热器的性能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主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副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层叠型集管的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筒型集管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多个中继流路的平均流路长度、多个中继流路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日文:平均水力相当直径)以及中继流路的数量与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以及动作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以及动作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主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图12中的A-A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副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图14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换热器。
另外,以下说明的结构和动作等只不过是一例,本发明的换热器不限定于是该种结构和动作等的情况。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有时省略标注附图标记。另外,关于详细的构造,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图示。另外,适当地简化或省略重复或类似的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将本发明的换热器应用在空调装置中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种情况,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其他冷冻循环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空调装置切换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种情况,也可以只进行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实施方式1.
说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
换热器的概要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主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副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图3中,用实心箭头表示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另外,在图1~图3中,用空心箭头表示在换热器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1~图3所示,换热器1具备主换热部10和副换热部20。副换热部20位于主换热部10的重力方向的下方。主换热部10具有排列设置的多个第1导热管11,副换热部20具有排列设置的多个第2导热管21。第1导热管11具有形成有多个流路的扁平管11a,和安装在该扁平管11a的两端的接头管11b。第2导热管21具有形成有多个流路的扁平管21a,和安装在该扁平管21a的两端的接头管21b。接头管11b以及接头管21b具有将形成于扁平管11a以及扁平管21a的多个流路汇总为1条流路的功能。在扁平管11a以及扁平管21a为形成有1条流路的圆管的情况下,第1导热管11不具有接头管11b,第2导热管21不具有接头管21b。
例如通过钎焊接合将散热片30以横跨多个第1导热管11以及多个第2导热管21的方式接合。散热片30也可以分开为横跨在多个第1导热管11上的部分,和横跨在多个第2导热管21上的部分。
多个第1导热管11和多个第2导热管21由形成于中继部40的多个中继流路40A连接。中继部40具有多个配管41和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分支流路42A的层叠型集管42。多个配管41各自的一端与多个分支流路42A的各分支流路相连接,分别形成多个中继流路40A。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由1个配管41和形成在层叠型集管42的内部的1个分支流路42A构成,配管41的入口部成为中继流路40A的入口部40Aa,分支流路42A的出口部成为中继流路40A的出口部40Ab。配管41的另一端与第2导热管21相连接。第1导热管11的一端与分支流路42A的出口部相连接,第1导热管11的另一端与筒型集管80相连接。在筒型集管80的内部形成有合流流路80A。
在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利用分配器2形成分支的制冷剂通过配管3流入第2导热管21。通过了第2导热管21的制冷剂经过配管41流入分支流路42A。流入到分支流路42A中的制冷剂被分支而流入多个第1导热管11,并流入合流流路80A。流入到合流流路80A中的制冷剂在合流后流出到配管4中。也就是说,在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中继流路40A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从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制冷剂是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
在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配管4的制冷剂流入合流流路80A。流入到合流流路80A中的制冷剂被分配到多个第1导热管11中,流入分支流路42A。流入到分支流路42A中的制冷剂在合流后经过配管41而流入第2导热管21。通过了第2导热管21的制冷剂流入配管3,在分配器2中合流。也就是说,在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中继流路40A使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入的制冷剂从1个入口部40Aa流出。
层叠型集管的详细结构
图4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层叠型集管的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另外,在图4中,用实心箭头表示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4所示,层叠型集管42是通过将多个裸材51和多个覆材52交替层叠而形成的,上述裸材51的两面未涂敷钎焊材料,上述覆材的两面涂敷有钎焊材料。通过将裸材51以及覆材52层叠,使形成于裸材51以及覆材52的通孔连结,形成多个分支流路42A。分支流路42A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形成分支而自多个出口部流出,在分支流路42A的中途部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与第1导热管11相连接的多个接头管53接合于最靠近第1导热管11的裸材51的多个通孔。
另外,在图4中,表示的是分支流路42A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形成为2条分支而自多个出口部流出的情况,但分支流路42A也可以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分支成3条以上而自多个出口部流出。另外,在图4中,表示的是分支流路42A只使制冷剂两分支一次的情况,但分支流路42A也可以使制冷剂多次重复进行两分支。通过这样构成,提高了制冷剂的分配的均匀性。特别是,在第1导热管11沿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制冷剂的分配的均匀性。另外,扁平管11a也可以与分支流路42A直接连接。也就是说,第1导热管11可以不具有接头管11b。层叠型集管42也可以是筒型集管等其他类型的集管。
筒型集管的详细结构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筒型集管的立体图。另外,在图5中,用实心箭头表示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5所示,筒型集管80的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封闭的圆筒部81以轴向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与第1导热管11相连接的多个接头管82接合于圆筒部81的侧壁。扁平管11a也可以与合流流路80A直接连接。也就是说,第1导热管11也可以不具有接头管11b。筒型集管8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集管。
中继部的详细结构
配管41将1个第2导热管21和分支流路42A的1个入口部连接,在配管41处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另外,分支流路42A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形成分支而自多个出口部流出,在分支流路42A的中途部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而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通过这样构成,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因此,在具有该种换热器1的空调装置等冷冻循环装置中,在将制冷剂替换成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运转效率提高,排出温度降低,抑制了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另外,起因于中继流路40A的数量比主换热部10以及副换热部20的管路数量少,中继流路40A处的堵塞的发生会大幅影响换热器1的性能而使其性能下降,所以通过在中继流路40A处抑制淤渣的发生即堵塞,高效地抑制换热器1的性能的下降。
另外,换热器1的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小于因制冷剂通过副换热部2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较好。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液相状态或低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2导热管21,中等程度的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配管41。另外,当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中等程度的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配管41,液相状态或低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2导热管21。并且,液相状态或低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比中等程度的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导热性能低。
因此,通过这样构成,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以及在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供导热性能低的液相状态或低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的第2导热管21中的制冷剂的流速变大,优先促进副换热部20的热传递,提高换热器1的热交换性能。另外,当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在供液相状态或低干燥度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的第2导热管21中产生液膜而妨碍热传递的情况,通过随着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大而获得的液体排泄性的提高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换热器1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换热器1的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比因制冷剂通过主换热部1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大较好。在因制冷剂通过换热器1而产生的压力损失中,因制冷剂通过主换热部1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是占支配地位的。因此,通过这样构成,兼顾以下两点:减少因制冷剂通过换热器1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将中继部40的中继流路40A设置为压力损失较大,以节省中继部40的空间,从而增加散热片30的间距和散热片30的片数等,确保主换热部10以及副换热部20的热交换面积。另外,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易于将制冷剂供给到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方的主换热部10内,所以抑制在制冷剂的流速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变差。
另外,中继流路40A的流路截面积为与该中继流路40A的1个入口部40Aa相连接的1个第2导热管21的流路截面积以上,且为与该中继流路40A的多个出口部40Ab相连接的多个第1导热管11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以下较好。另外,在中继流路40A中的供分支前的制冷剂通过的区域内,将中继流路40A的流路截面积定义为1条流路的截面积,在中继流路40A中的供分支后的制冷剂通过的区域内,将中继流路40A的流路截面积定义为多个流路的截面积的总和。
利用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流路长度L[m]、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d[m]、中继流路40A的数量N和系数a,如以下的式子那样表示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ΔP[kPa]。另外,将中继流路40A的流路长度定义为中继流路40A中的供分支前的制冷剂通过的区域内的1条流路的流路长度,和中继流路40A中的供分支后的制冷剂通过的区域内的多个流路的流路长度的平均值的总和。在中继流路40A中的供分支前的制冷剂通过的区域内,根据1条流路的截面积和1条流路的湿围长度定义中继流路40A的水力等效直径,在中继流路40A中的供分支后的制冷剂通过的区域内,根据多个流路的截面积的总和和多个流路的湿围长度的总和,定义中继流路40A的水力等效直径。
算式1
ΔP=a×L/(d5×N2)……(1)
因此,在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ΔP[kPa]中,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d[m]和中继流路40A的数量N是占支配地位的。
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规定中继流路40A的流路截面积,能够简易地实现与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比因制冷剂通过副换热部2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小并比因制冷剂通过主换热部1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大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
另外,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流路长度L[m]、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d[m]与中继流路40A的数量N满足以下式子的关系较好。
算式2
4.3×106≤L/(d5×N2)≤3.0×1010……(2)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多个中继流路的平均流路长度、多个中继流路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以及中继流路的数量与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的关系的图。
如图6所示,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ΔP[kPa]在L/(d5×N2)超过了3.0×1010的区域A内陡增。另外,在L/(d5×N2)未超过4.3×106的区域B内,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ΔP[kPa]过小,即,中继部40大型化,不再能确保换热器1的热交换性能。
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规定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流路长度L[m]、多个中继流路40A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d[m]和中继流路40A的数量N,兼顾以下两点: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ΔP[kPa];确保换热器1的热交换性能。
应用换热器的空调装置
图7以及图8是用于对应用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另外,图7表示空调装置100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另外,图8表示空调装置100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
如图7以及图8所示,空调装置100包括压缩机101、四通阀102、室外换热器(热源侧换热器)103、节流装置104、室内换热器(负荷侧换热器)105、室外风扇(热源侧风扇)106、室内风扇(负荷侧风扇)107和控制装置108。压缩机101、四通阀102、室外换热器103、节流装置104和室内换热器105由配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四通阀102也可以是其他的流路切换装置。室外风扇106可以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03的上风侧,另外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03的下风侧。另外,室内风扇107可以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5的上风侧,另外也可以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5的下风侧。
例如压缩机101、四通阀102、节流装置104、室外风扇106、室内风扇107和各种传感器等与控制装置108相连接。利用控制装置108切换四通阀102的流路,从而切换制热运转与制冷运转。
如图7所示,当空调装置100进行制热运转时,自压缩机101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02流入室内换热器105,通过与利用室内风扇107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从而对室内进行制热。冷凝后的制冷剂自室内换热器105流出,利用节流装置104成为低压的制冷剂。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103,与利用室外风扇106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发生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自室外换热器103流出,经由四通阀102被吸入到压缩机101内。也就是说,在制热运转时,室外换热器103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室内换热器105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如图8所示,在空调装置100进行制冷运转时,自压缩机101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02流入室外换热器103,与利用室外风扇106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发生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自室外换热器103流出,利用节流装置104成为低压的制冷剂。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室内换热器105,通过与利用室内风扇107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进行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蒸发后的制冷剂自室内换热器105流出,经由四通阀102被吸入到压缩机101内。也就是说,在制冷运转时,室外换热器103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室内换热器105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室外换热器103以及室内换热器105的至少一方使用换热器1。热换器1以如下方式连接中继流路40A,即,在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中继流路40A处于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从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的状态,在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中继流路40A处于使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入的制冷剂从1个入口部40Aa流出的状态。
实施方式2.
说明实施方式2的换热器。
另外,适当地简化或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或类似的说明。
换热器的概要
图9是实施方式2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另外,在图9中,用实心箭头表示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另外,在图9中,用空心箭头表示在换热器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9所示,中继部40包括多个配管41和多个分配器43。1个配管41与多个分配器43各自的入口部相连接,多个配管41与多个分配器43各自的多个出口部相连接,从而分别形成多个中继流路40A。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由配管41和分配器43构成,与分配器43的入口部相连接的配管41的入口部成为中继流路40A的入口部40Aa,与分配器43的出口部相连接的配管41的出口部成为中继流路40A的出口部40Ab。
中继部的详细结构
与分配器43的入口部相连接的1个配管41分支成与分配器43的出口部相连接的多个配管41,在该分支的中途部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通过这样构成,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减少。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2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中,也能采用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同样的结构,取得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同样的作用。
另外,配管41的水力等效直径比第1导热管11以及第2导热管21的段间距Dp[m]小足够多,从而能以第1导热管11以及第2导热管21的根数量连接配管41,所以提高中继部40的设计自由度,能够节省中继部40的空间。另外,不需要设置层叠型集管42,从而抑制热的移动,提高通常运转时的热交换性能。另外,减少与层叠型集管42相对应的量的容量,缩短除霜运转时的运转时间。
实施方式3.
说明实施方式3的换热器。
另外,适当地简化或省略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重复或类似的说明。
换热器的概要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0中,用实心箭头表示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另外,在图10中,用空心箭头表示在换热器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10所示,中继部40包括多个配管41、多个分配器43和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分支流路42A的层叠型集管42。1个配管41与多个分配器43各自的入口部相连接,多个配管41与多个分配器43各自的多个出口部相连接,与分配器43的多个出口部相连接的多个配管41各自的一端与多个分支流路42A各自的入口部相连接,分别形成多个中继流路40A。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由配管41、分配器43和形成在层叠型集管42的内部的分支流路42A构成,与分配器43的入口部相连接的配管41的入口部成为中继流路40A的入口部40Aa,分支流路42A的出口部成为中继流路40A的出口部40Ab。
中继部的详细结构
与分配器43的入口部相连接的1个配管41分支成与分配器43的出口部相连接的多个配管41,在该分支的中途部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另外,分支流路42A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形成分支而从多个出口部流出,在其中途部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通过这样构成,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3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中,也能采用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同样的结构,取得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同样的作用。
另外,通过共用层叠型集管42和分配器43,能够增加与1个中继流路40A相连接的第1导热管11的根数,并且能够减少配管41的根数,所以能够节省中继部40的空间。
实施方式4.
说明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
另外,适当地简化或省略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重复或类似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中继部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的中继部同样的情况,但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也可以与实施方式2或实施方式3的换热器的中继部同样。
换热器的概要
图11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主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图12中的A-A剖视图。图14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副换热部和中继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5是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的图14中的B-B剖视图。另外,在图11~图15中,用实心箭头表示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另外,在图11~图15中,用空心箭头表示在换热器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11~图15所示,换热器1包括主换热部10和副换热部20。主换热部10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第1导热管11,和位于多个第1导热管11的下风侧的排列设置的多个第3导热管12,副换热部20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第2导热管21,和位于多个第2导热管21的上风侧的排列设置的多个第4导热管22。第3导热管12包括形成有多个流路的扁平管12a和安装在该扁平管12a的两端的接头管12b。第4导热管22包括形成有多个流路的扁平管22a和安装在该扁平管22a的两端的接头管22b。接头管12b以及接头管22b具有将形成在扁平管12a以及扁平管22a中的多个流路汇总成1条流路的功能。在扁平管12a以及扁平管22a为形成有1条流路的圆管的情况下,第3导热管12以及第4导热管22不具有接头管12b以及接头管22b。
扁平管11a以及扁平管12a在中间部折回。也可以利用接头管形成该折回部。扁平管11a和扁平管12a以错开高度方向的位置的方式配置。扁平管22a和扁平管21a以错开高度方向的位置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构成,提高热交换性能。
例如通过钎焊接合等以横跨多个第1导热管11以及多个第4导热管22的方式接合上风侧散热片30a。例如通过钎焊接合等以横跨多个第3导热管12以及多个第2导热管21的方式接合下风侧散热片30b。上风侧散热片30a也可以分开为横跨在多个第1导热管11上的部分和横跨在多个第4导热管22上的部分。下风侧散热片30b也可以分开为横跨在多个第3导热管12上的部分和横跨在多个第2导热管21上的部分。
多个第1导热管11和多个第2导热管21由形成在中继部40的多个中继流路40A连接。多个第1导热管11各自的一端与形成在中继部40的多个中继流路40A各自的多个出口部40Ab分别相连接,多个第1导热管11各自的另一端借助跨列管(日文:列跨ぎ管)13与多个第3导热管12各自的一端相连接。多个第2导热管21各自的一端借助跨列管23与多个第4导热管22各自的一端相连接,多个第2导热管21各自的另一端与形成在中继部40的多个中继流路40A各自的1个入口部40Aa相连接。多个第3导热管12各自的另一端与筒型集管80相连接。
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被分配器2分支后的制冷剂通过配管3流入第4导热管22。通过了第4导热管22的制冷剂经过跨列管23向下风侧移动,流入第2导热管21。通过了第2导热管21的制冷剂经过配管41流入分支流路42A。流入到分支流路42A中的制冷剂在被分支而流入多个第1导热管11并折回后,经过跨列管13向下风侧移动,流入第3导热管12。通过了第3导热管12的制冷剂在流入到合流流路80A中而合流后,流出到配管4中。也就是说,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中继流路40A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从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
当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配管4的制冷剂流入合流流路80A。流入到合流流路80A中的制冷剂在被分配到多个第3导热管12中而折回后,经过跨列管13向上风侧移动,流入第1导热管11。通过了第1导热管11的制冷剂在流入分支流路42A而合流后,经过配管41流入第2导热管21。通过了第2导热管21的制冷剂经过跨列管23向上风侧移动,流入第4导热管22。通过了第4导热管22的制冷剂流入配管3,在分配器2中合流。也就是说,当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中继流路40A使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入的制冷剂从1个入口部40Aa流出。
中继部的详细结构
配管41将1个第2导热管21和分支流路42A的1个入口部连接,在配管41中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另外,分支流路42A使自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形成分支而自多个出口部流出,在其中途部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也就是说,中继流路40A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自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通过这样构成,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4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中,也能采用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同样的结构,取得与实施方式1的换热器1的中继部40同样的作用。
另外,主换热部10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第1导热管11,和位于多个第1导热管11的下风侧的排列设置的多个第3导热管12,副换热部20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第2导热管21,和位于多个第2导热管21的上风侧的排列设置的多个第4导热管22。因此,当换热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能使制冷剂自下风侧向上风侧移动,即,与气流成为对流,提高换热器1的热交换性能。并且,尽管形成为该种结构,却能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特别是,通过使制冷剂与气流成为对流而促进液体部分的导热,来抑制起因于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临界点较低而使液体部分的比例增大使热交换性能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应用了R1123制冷剂、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换热器1中,使制冷剂与气流成为对流特别有效。
另外,由于层叠型集管42以及筒型集管80排列设置在主换热部10的一侧,所以在对层叠型集管42以及筒型集管80进行了钎焊接合后,能使换热器1弯曲为例如L字形。当在将换热器1弯曲后对层叠型集管42以及筒型集管80进行钎焊接合的情况下,起因于接合的部位较多而需要进行如下操作:当在炉中对第1导热管11以及第3导热管12和上风侧散热片30a以及下风侧散热片30b进行钎焊接合并弯曲后,再次在炉中进行钎焊接合。并且,当再次在炉中进行钎焊接合时,之前被钎焊接合的部位的钎料熔融,发生接合不良,生产率下降。另一方面,当在对层叠型集管42以及筒型集管80进行了钎焊接合后将换热器1弯曲的情况下,随后的作业只是配管41等的接合,不必将配管41等投入到炉中就能进行钎焊接合,所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率等。并且,尽管形成为该种结构,却能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另外,虽然层叠型集管42和筒型集管80排列设置,但两者也可以分别独立地构成。因此,抑制在进行热交换前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后的制冷剂主换热部10中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换热器1的热交换效率。此外,由于副换热部20与层叠型集管42以及筒型集管80是不接触的结构,所以进一步抑制换热器1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并且,尽管形成为该种结构,却能减少因制冷剂通过中继部40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附图标记说明
1、换热器;2、分配器;3、配管;4、配管;10、主换热部;11、第1导热管;11a、扁平管;11b、接头管;12、第3导热管;12a、扁平管;12b、接头管;13、跨列管;20、副换热部;21、第2导热管;21a、扁平管;21b、接头管;22、第4导热管;22a、扁平管;22b、接头管;23、跨列管;30、散热片;30a、上风侧散热片;30b、下风侧散热片;40、中继部;40A、中继流路;40Aa、入口部;40Ab、出口部;41、配管;42、层叠型集管;42A、分支流路;43、分配器;51、裸材;52、覆材;53、接头管;80、筒型集管;80A、合流流路;81、圆筒部;82、接头管;100、空调装置;101、压缩机;102、四通阀;103、室外换热器;104、节流装置;105、室内换热器;106、室外风扇;107、室内风扇;108、控制装置。

Claims (8)

1.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使用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作为制冷剂,其中,
所述换热器包括:
主换热部,所述主换热部排列设置有多个第1导热管;
副换热部,所述副换热部排列设置有多个第2导热管;
中继部,所述中继部形成有将所述多个第1导热管和所述多个第2导热管连接的多个中继流路,
所述中继流路的1个入口部与1个所述第2导热管相连接,多个出口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1导热管相连接,
使自所述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而从所述多个出口部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因制冷剂通过所述中继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小于因制冷剂通过所述副换热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因制冷剂通过所述中继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大于因制冷剂通过所述主换热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中继流路的流路截面积为与所述1个入口部相连接的所述1个第2导热管的流路截面积以上,且为与所述多个出口部相连接的所述多个第1导热管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多个中继流路的平均流路长度L[m]、所述多个中继流路的平均水力等效直径d[m]与所述中继流路的数量N满足以下的关系,
算式1:
4.3×106≤L/(d5×N2)≤3.0×10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主换热部具有配置在所述多个第1导热管的下风侧的多个第3导热管,
所述副换热部具有配置在所述多个第2导热管的上风侧的多个第4导热管,
所述第1导热管的一端与1个所述出口部相连通,另一端与1个所述第3导热管相连通,
所述第2导热管的一端与1个所述第4导热管相连通,另一端与1个所述入口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是R1123制冷剂或含有R1123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8.一种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在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中继流路使自所述1个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从所述多个出口部流出,
在所述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中继流路使自所述多个出口部流入的制冷剂从所述1个入口部流出。
CN201480082380.6A 2014-10-07 2014-10-07 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Active CN106796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76802 WO2016056064A1 (ja) 2014-10-07 2014-10-07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6092A true CN106796092A (zh) 2017-05-31
CN106796092B CN106796092B (zh) 2019-06-21

Family

ID=5565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380.6A Active CN106796092B (zh) 2014-10-07 2014-10-07 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2322B2 (zh)
EP (1) EP3205967B1 (zh)
JP (1) JP6333401B2 (zh)
CN (1) CN106796092B (zh)
WO (1) WO20160560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125A (zh) * 2018-01-31 2020-09-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或具有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01091B2 (en) * 2013-10-25 201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heat exchanger
US10054376B2 (en) * 2013-10-29 201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520353B2 (ja) * 2015-04-27 2019-05-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EP3348946B1 (en) * 2015-09-07 2020-03-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EP3385643A4 (en) * 2015-12-01 2018-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WO2017221400A1 (ja) * 2016-06-24 2019-0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138770A1 (ja) * 2017-01-24 2018-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源側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180934A1 (ja) * 2017-03-27 2018-10-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装置
JP6716016B2 (ja) * 2017-03-31 2020-07-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168294A (zh) * 2017-07-05 2019-08-23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机的室外换热器以及具备该室外换热器的空调机
JP2019019984A (ja) * 2017-07-11 2019-02-0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9019985A (ja) * 2017-07-11 2019-02-0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9211893A1 (ja) * 2018-05-01 2019-1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097986B2 (ja) * 2018-10-29 2022-07-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FR3089611B1 (fr) * 2018-12-10 2021-03-0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îte collectric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comprenant une telle boîte collectrice
JP7048901B2 (ja) * 2019-11-14 2022-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939869B2 (ja) * 2019-11-14 2021-09-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7004867B2 (ja) * 2019-11-28 2022-0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DE102020116969A1 (de) * 2020-06-26 2021-12-30 Binder Gmbh Verdampfer sowie Klimaschrank
WO2022004895A1 (ja) * 2020-07-03 2022-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における冷媒としての使用、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WO2022195659A1 (zh) * 2021-03-15 2022-09-22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9463A (ja) * 1996-02-29 1997-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の分配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65463A (zh) * 1999-02-26 2000-09-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US20040216863A1 (en) * 2003-04-30 2004-11-04 Valeo, Inc. Heat exchanger
DE102004018317A1 (de) * 2004-04-13 2005-11-03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für Kraftfahrzeuge
CN1930443A (zh) * 2004-02-26 2007-03-14 开利公司 用于多程蒸发器盘管的两相制冷剂分布系统
JP2009270781A (ja) * 2008-05-08 2009-1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モジュール、熱交換器、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調冷凍装置
CN103270386A (zh) * 2010-11-22 2013-08-28 开利公司 多管束扁平化管翅片式热交换器
WO2013161799A1 (ja) * 2012-04-26 2013-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4031944A (ja) * 2012-08-03 2014-02-2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並びに、こ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を備えた冷凍装置及び空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3050B2 (ja) 1990-11-22 2000-05-22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3043051B2 (ja) * 1990-11-22 2000-05-22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装置
US5242016A (en) * 1992-04-02 1993-09-07 Nartron Corporation Laminated plate header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8261552A (ja) * 2007-04-12 2008-10-30 Daikin Ind Ltd 熱源ユニット
JP5385589B2 (ja) * 2008-10-30 2014-01-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262916B2 (ja) * 2009-03-30 2013-08-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5608478B2 (ja) * 2010-08-31 2014-10-1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4677170B (zh) 2011-01-21 2017-12-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FR2977304B1 (fr) * 2011-06-28 2013-07-19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boitier et circuit de climatisation comprenant un tel echangeur
JP2013083419A (ja) 2011-09-30 2013-05-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962033B2 (ja) * 2012-01-31 2016-08-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WO2014156743A1 (ja) * 2013-03-28 2014-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056063A1 (ja) * 2014-10-07 2016-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9463A (ja) * 1996-02-29 1997-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の分配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65463A (zh) * 1999-02-26 2000-09-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US20040216863A1 (en) * 2003-04-30 2004-11-04 Valeo, Inc. Heat exchanger
CN1930443A (zh) * 2004-02-26 2007-03-14 开利公司 用于多程蒸发器盘管的两相制冷剂分布系统
DE102004018317A1 (de) * 2004-04-13 2005-11-03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09270781A (ja) * 2008-05-08 2009-1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モジュール、熱交換器、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調冷凍装置
CN103270386A (zh) * 2010-11-22 2013-08-28 开利公司 多管束扁平化管翅片式热交换器
WO2013161799A1 (ja) * 2012-04-26 2013-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4031944A (ja) * 2012-08-03 2014-02-2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並びに、こ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を備えた冷凍装置及び空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125A (zh) * 2018-01-31 2020-09-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或具有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5967B1 (en) 2019-09-04
WO2016056064A1 (ja) 2016-04-14
JP6333401B2 (ja) 2018-05-30
EP3205967A4 (en) 2018-09-26
US20170241684A1 (en) 2017-08-24
US10082322B2 (en) 2018-09-25
JPWO2016056064A1 (ja) 2017-04-27
CN106796092B (zh) 2019-06-21
EP3205967A1 (en)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6092A (zh) 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CN106233077B (zh) 空调装置
CN107110577B (zh) 热交换装置及具备该热交换装置的空调机
CN103958995B (zh) 用于液态干燥剂空气调节器的热量和质量交换器
CN106796091B (zh) 热交换器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7003048B (zh) 空调机
CN105190202B (zh) 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EP4279850A3 (en)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8117855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consecutive expansions and method
TW200921030A (en) Economized vapor compression circuit
US20170343288A1 (en) Multi-pass and multi-slab folde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N106352572A (zh) 空调系统
CN103759468B (zh) 一种双温热源热泵系统
CN105352225B (zh) 空调器
JP562763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885395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制冷系统
CN203908147U (zh) 除霜装置以及热泵机
CN101706132A (zh) 一种冷暖空调器
CN114502887B (zh) 冷冻装置
CN204063693U (zh) 空调器
CN208846601U (zh) 一种冷水热泵机组及空调设备
CN106440459A (zh) 一种辅热增焓热泵系统及工作方式
CN206247527U (zh) 辐射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热泵装置和辐射加新风空调系统
CN201527065U (zh) 地下工程水环热泵型除湿空调机
CN221349291U (zh) 室外换热器、冷媒循环系统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