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944179B - 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4179B
CN104944179B CN201410641814.3A CN201410641814A CN104944179B CN 104944179 B CN104944179 B CN 104944179B CN 201410641814 A CN201410641814 A CN 201410641814A CN 104944179 B CN104944179 B CN 104944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ptance division
operation acceptance
rib
receiving contai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18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4179A (zh
Inventor
蝶名林勇哉
铃木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44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4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4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4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05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for copy sheets in r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83Casset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该容纳容器安装在壳体中,在其中容纳被容纳对象,并且该容纳容器以能够被拉出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所述容纳容器包括: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

Description

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本体设置有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处理筒(图像形成单元)和在其中容纳片材并将片材供应给处理筒的片材供应盒(容纳容器)。片材供应盒可抽出地附装至图像形成设备的本体,并且设置有开口部分,用户可以将其手和手指插入该开口部分,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该开口部分容易地将片材供应盒拉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7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与多个脊部全部彼此平行地设置相比,防止在用户将容纳容器拉出本体时容纳容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安装在壳体中,在其中容纳被容纳对象,并且该容纳容器以能够被拉出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
所述容纳容器包括:
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容纳容器,
其中,设置在所述操作接收部分中的所述多个脊部中的每个脊部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脊部;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脊部;并且
其中,所述操作接收部分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一脊部相邻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脊部;和
与所述第二脊部相邻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四脊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容纳容器,
其中,所述操作接收部分包括从所述起始点以放射状形成的三个或更多个所述脊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安装在壳体中,在其中容纳被容纳对象,并且该容纳容器能够以被拉出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
所述容纳容器包括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包括多个脊部,
其中所述多个脊部包括:
设置在一个方向上的多个脊部,这些脊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朝向界线的一侧展开,该界线经过所述操作接收部分的、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以及
设置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多个脊部,设置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这些脊部在所述另一个方向上朝向所述界线的另一侧展开。
根据本发明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材料供应设备,该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包括:
容纳记录材料的容纳容器;
供应单元,该供应单元将容纳在所述容纳容器中的记录材料供应到外部;和
壳体,所述容纳容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该壳体以所述容纳容器能够被拉出的方式支撑所述容纳容器,
其中,所述容纳容器包括:
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和
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容纳要被供应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记录材料,并能够被从供安装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设备本体拉出,
其中所述容纳单元包括:
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所述多个脊部全部彼此平行地设置时相比,可以防止在用户将容纳容器拉出本体时容纳容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所述多个脊部全部彼此平行地设置时相比,可以防止在用户将容纳容器拉出本体时容纳容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脊部不以放射状形成时相比,可以进一步防止容纳容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所述多个脊部全部彼此平行地设置时相比,可以防止在用户将容纳容器拉出本体时容纳容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所述多个脊部全部彼此平行地设置时相比,可以防止在用户将容纳容器拉出本体时容纳容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所述多个脊部全部彼此平行地设置时相比,可以防止在用户将容纳容器拉出本体时容纳容器弯曲。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总体构造的示例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容纳容器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了从图3中的后面看时的操作接收部分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肋部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6是示出了作为变型例的肋部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7A和7B是示出了分别作为比较示例1和比较示例2的肋部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8是示出了当在设置有图5中所示的肋部的操作接收部分上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位置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当在设置有图7A中所示的肋部的操作接收部分上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位置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当在设置有图7B中所示的肋部的操作接收部分上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位置的视图;以及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分别作为变型例和另一个变型例的操作接收部分的构造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复印机的描述>
图1是示出了采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的总体构造的视图,并且是当从前侧F看时从前侧F接收用户指令或操作的复印机1的立体图。
例如,复印机1包括:图像形成设备30,其通过利用电子照相法形成图像;图像读取器20,其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30的上方并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的图像;和指令接收设备10,该指令接收设备10附装至图像读取器20的前侧F并且从用户接收各种指令。在复印机1中,图像读取器20根据通过指令接收设备10接收的复印指令读取原稿的图像,并且图像形成设备30根据通过读取原稿的图像获取的图像数据在作为记录材料的示例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由此进行图像复印。
复印机1的图像形成设备30还用作根据从诸如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机。
在复印机1的如下描述中,z方向指的是从复印机1的下部到上部的方向,y方向指的是从前侧F到后侧R的方向,而x方向指的是与z方向和y方向正交并且在从前侧F看复印机1时从左向右取向的方向。
<图像形成设备的描述>
随后,将描述复印机1的图像形成设备30。
图2是示出了复印机1的图像形成设备30的构造的视图,并且是y-z剖视图。
图像形成设备3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32,其根据图像数据形成图像;片材供应单元33,其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2下面并且是将片材供应给图像形成单元32的记录材料供应设备的示例;和壳体31,该壳体31是在其中容纳并且保持图像形成单元32和片材供应单元33的设备本体的示例。
图像形成单元32包括感光鼓321、充电单元322、曝光单元333、显影单元324、转印辊325、鼓清洁器326和定影单元327。由图像形成单元32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不限于电子照相法,而是可以使用喷射方法或其他方法。
片材供应单元33包括:容纳容器40,其是在其中容纳诸如片材之类的被容纳对象的容器的示例;片材馈送辊41,其是供应单元的示例,该供应单元与片材馈送辊41的旋转关联地将容纳在容纳容器40中的片材供应至外部;和分离机构,其将借助于片材馈送辊41供应的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该分离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布置的馈送辊42和与馈送辊42接触并可旋转地布置的延迟辊43。
<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描述>
这里,将描述图像形成操作,在该图像形成操作中在容纳在容纳容器40中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在图像形成单元32中,色调剂图像通过如下步骤形成在感光鼓321上:利用充电单元322对感光鼓321进行充电的步骤、通过使用来自曝光单元323的扫描曝光光在感光鼓321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步骤以及通过使用显影单元324利用色调剂将形成在感光鼓32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步骤。形成在感光鼓321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输送到转印辊325的布置位置。
相比而言,片材供应单元33根据通过指令接收设备10接收的复印指令经由片材馈送辊41从容纳容器40传输片材。分离机构将所传输的片材一张一张地输送到转印辊325的布置位置。
当感光鼓321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输送到转印辊325的布置位置时,片材通过分离机构供应。因而,由于形成在转印辊325上的转印电场的作用,色调剂图像被静电转印到片材上。
之后,静电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被从感光鼓321分离,然后被输送到定影单元327。定影单元327利用热和压力通过定影过程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因而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被从图像形成设备30排出。
<关于将容纳容器推动到壳体内和将容纳容器从壳体拉出的描述>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片材供应单元33的容纳容器40设置成在-y方向和y方向上可相对于壳体31移动。更具体地说,容纳容器40被设置在通常被容纳在图像形成设备30的壳体31内的状态(被容纳状态)下。在被容纳状态下,片材可以被从容纳容器40供应给图像形成单元32。即使在被容纳状态下,容纳容器30的位于前侧F的局部部分(稍后将描述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仍比壳体31更暴露于前侧F。
当用户相对于壳体31在-y方向上移动处于被容纳状态下的容纳容器40时,被容纳状态转变到容纳容器40被从图像形成设备30的壳体31拉出的状态(拉出状态)。在拉出状态下,用户可以再次用片材填充容纳容器40。即使在拉出状态下,容纳容器40位于后侧R的局部部分仍位于壳体31内。
当用户相对于壳体31在y方向上移动处于拉出状态下的容纳容器40时,容纳容器40的状态从拉出状态转变到被容纳状态。
对使被容纳状态转变到拉出状态的操作(拉出操作)或使拉出状态转变到被容纳状态的操作(推入操作)而言,用户抓住容纳容器40的局部部分(稍后将描述的操作接收部分402),在容纳容器40位于被容纳状态下,该部分相比于壳体31更进一步朝向前侧F突出,用户相对于壳体31将容纳容器40拉向-y方向或将容纳容器40推向y方向。
这里,片材馈送辊41和馈送辊42作为与容纳容器40一起的片材供应单元33的构件,片材馈送辊41和馈送辊42被附装至壳体31,延迟辊43被附装至容纳容器40。因而,在容纳容器40的拉出操作和推入操作中,延迟辊43与容纳容器40一起移动,但是片材馈送辊41和馈送辊42不与容纳容器40一起移动。延迟辊43的附装位置不限于容纳容器40,延迟辊43可以附装至壳体31。
<容纳容器的构造的描述>
下面将描述容纳容器40的构造。图3是示出了容纳容器40的构造的视图,并且是从前侧F看时容纳容器40的立体图。
容纳容器40具有:容器本体部分401,其容纳诸如片材之类的被容纳对象;操作接收部分402,其附装至容器本体部分401的前侧F,并接收来自用户的拉出操作和推入操作;和片材馈送机构单元403,其被附装至容器本体部分401的后侧R,延迟辊43安装在该片材馈送机构单元403上。
容器本体部分401具有矩形六面体形状,其上部是敞开的。容器本体部分401包括:底板4010,再次填充的片材堆叠在该底板4010上;前侧板4011,其从底板4010的前侧F上的端部开始沿着z方向延伸并且是供附装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对象;和后板4012,其从底板4010的后侧R的端部开始沿着z方向延伸,并且是供附装片材馈送机构单元403的对象。
容器本体部分401包括左侧板4013,其从底板4010的左端部分沿着z方向延伸,其中位于左侧板4013的前侧F的端部被连接至前侧板4011的左端部分,而位于左侧板4013的后侧R的部分被连接至后板4012的左端部分。另外,容器本体部分401包括右侧板4014,其从底板4010的右端部分开始沿着z方向延伸,其中位于右侧板4014的前侧F的端部被连接至前侧板4011的右端部分,而位于右侧板4014的后侧R的端部被连接至后板4012的右端部分。
左侧轨道4013a设置在左侧板4013的向外(向左)暴露的左侧表面上并且沿着y方向延伸。右侧轨道(没有示出)设置在右侧板4014的向外(向右)暴露的右侧表面上并且沿着y方向延伸。
两个轨道导向件(没有示出)设置在壳体31的内侧,每个轨道导向件都在y方向上延伸。当用户推入容纳容器40和拉出容纳容器40时,轨道导向件分别通过左侧轨道4013a和右侧轨道在y方向和-y方向上引导容纳容器40。
<操作接收部分的构造的描述>
下面将描述容纳容器40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构造。
图4是示出了容纳容器40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构造的图,并且是当从后侧R看时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立体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在图3中所示的从前侧F看时的立体图和图4中所示的从后侧R看时的立体图来描述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构造。
操作接收部分402包括基部50,该基部50设置有面向前侧F的前表面部分501和位于前表面部分501的后侧并面向后侧R的后表面部分502。开口部分503设置在操作接收部分402在z方向和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部分处。开口部分503从前表面部分501设置到后表面部分502,从而在z方向上延伸并且相比于z方向在x方向上延伸更远。基部50在z方向上延伸,并且相比于z方向在x方向上延伸更远。基部50在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都在y方向上弯曲。
另外,操作接收部分402包括在y方向上从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突出的凹部形成部分51、肋部52、附装部分53、基部下端部分54、基部下端连接部分55、附装部分连接部分56、肋端部57、凹部形成部分延伸部分58和辅助肋部59。
凹部形成部分51具有向前侧F敞开的凹入形状,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上表面中的另一个开口部分511。凹部形成部分51被以如下方式附装至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即开口部分503被凹部形成部分51的前侧F覆盖。一空间从开口部分503经由凹部形成部分51的前侧F上的开口继续到开口部分511。
肋部52包括布置在沿着x方向位于开口部分503的上端以及后表面部分502的另一个开口部分511的前侧F的区域中的多个肋。另一个开口部分511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在x方向和z方向上与肋部52的下端部分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重叠,并且所述中央部分在y方向上的上游彼此相邻。稍后将给出肋部52的详细描述。
附装部分53包括第一附装部分531和第二附装部分532,它们被设置成分别从凹部形成部分51和肋部52向x方向和-x方向分离,并且其中每个都具有朝向后侧R敞开的矩形六面体形状。第一附装部分531和第二附装部分532被布置成将凹部形成部分51和肋部52夹在二者之间。
附装部分53的第一附装部分531被连接至容器本体部分401的前侧板4011的x方向端部,第二附装部分532被连接至前侧板4011的-x方向端部。结果,操作接收部分402被附装至容器本体部分401。第一附装部分531包括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作为位于x方向上的上游的端部表面的第一附装第一侧表面531a和作为位于x方向上的下游的端部表面的第一附装第二侧表面531b。第二附装部分532包括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作为位于x方向上的下游的端部表面的第二附装第一侧表面532a和作为位于x方向上的上游的端部表面的第二附装第二侧表面532b。
基部下端部分54设置在后表面部分502的整个下端部上,并且被连接至第一附装第一侧表面531a、第一附装第二侧表面531b、第二附装第一侧表面532a和第二附装第二侧表面532b的相应的下端部分。
基部下端连接部分55包括第一下端连接部分551和第二下端连接部分552。第一下端连接部分551连接凹部形成部分51的下表面的x方向端部和基部下端部分54。第二下端连接部分552连接凹部形成部分51的下表面的-x方向端部和基部下端部分54。
附装部分连接部分56包括中央连接部分563,该中央连接部分563连接第一附装第一侧表面531a的上端部分和第二附装第一侧表面532a的上端部分。另外,附装部分连接部分56包括第一连接部分561和第二连接部分562。第一连接部分561向x方向从第一附装第二侧表面531b的上端部分延伸至后表面部分502的x方向端部。第二连接部分562向-x方向从第二附装第二侧表面532b延伸到后表面部分502的-x方向端部。
肋端部57设置成围绕肋部52。肋端部57沿着肋部52的上端部分设置,并且包括连接第一附装第一侧表面531a和第二附装第一侧表面532a的肋上端部571。肋端部57包括分别设置在肋部52的x方向端部和肋部52的-x方向端部中并且连接肋上端部571和凹部形成部分51的上表面的第一肋端部572和第二肋端部573。
凹部形成部分延伸部分58包括:第一延伸部分581,其连接凹部形成部分51在x方向上的下游的端部表面和肋上端部571;和第二延伸部分582,其连接凹部形成部分51在x方向上的上游的端部表面和肋上端部571。
辅助肋部59包括第一辅助肋部分591和第二辅助肋部分592,它们分别设置在第一附装部分531和凹部形成部分51之间以及第二附装部分532和凹部形成部分51之间。
第一辅助肋部分591包括第一倾斜肋591a,该第一倾斜肋591a从第一延伸部分581向x方向延伸,并且向-z方向倾斜,从而连接第一延伸部分581和第一附装第一侧表面531a。另外,第一辅助肋部分591包括第一水平肋591b,该第一水平肋591b位于第一倾斜肋591a下方并连接凹部形成部分51在x方向上的下游的右侧端部表面和第一附装第一侧表面531a。
第二辅助肋部分592包括第二倾斜肋592a,该第二倾斜肋592a从第二延伸部分582向-x方向延伸,并向-z方向倾斜,从而连接第二延伸部分582和第二附装第一侧表面532a。另外,第二辅助肋部分592包括第二水平肋592b,该第二水平肋592b位于第二倾斜肋592a下面,并且连接凹部形成部分51下游的-x方向端部表面和第二附装第一侧表面532a。
具有上述部分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由树脂一体模制而成。
<肋部构造的描述>
下面将描述设置在图4中所示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后表面部分502上的肋部52的构造。
图5是示出了设置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上的肋部52的构造的视图,并且是从后侧R看时的肋部52的正视图。如下构造没有在图5中示出。然而,肋部52的下部相邻于后表面部分502的开口部分53的上端部,肋部52的下端部分的后侧R相邻于其他开口部分511的前侧F。
肋部52包括:形成肋部52的下端部分的下端肋521,该下端肋521连接第一肋部端部572的下端部分和第二肋部端部573的下端部分;和竖直肋523,该竖直肋523是连接参考点部分522和肋上端部571的脊部的示例。参考点部分522是起始点的示例,该起始点设置于下端肋521的与后表面部分502的开口部分503的上端的中心相邻的部分,并且该部分是用户碰触以将容纳容器拉出的部分。
肋部52包括在一个方向上设置的作为多个脊部的示例的多个第一倾斜肋524以及在另一个方向上设置的作为多个脊部的示例的多个第二倾斜肋525。第一倾斜肋524设置于在x方向上位于中心线522C的下游的左侧肋部522L,第二倾斜肋525设置于在x方向上位于中心线522C的上游的右侧肋部522R。这里,中心线522C在z方向上穿过参考点部分522。
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多个第二倾斜肋525在z方向上从下端肋521延伸,并且以中心线522C为中心分别朝向x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向外展开。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多个第二倾斜525以如下方式设置在肋部52中,即:第一倾斜肋524的延伸线与第二倾斜肋525的延伸线在中心线522C上在-z方向上分别在比参考点部分522低的位置重叠。
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在z方向上从下端肋521延伸,以相同的角度向x方向倾斜,并且将下端肋521和肋上端部571连接。多个第二倾斜肋525在z方向上从下端肋521延伸,以相同角度向-x方向倾斜,并且将下端肋521和肋上端部571连接。
多个第一倾斜肋524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作为所述多个第一倾斜肋524中的一个并且作为第一脊部的示例的第一倾斜肋524从参考点部分522向肋上端部571设置。多个第二倾斜肋525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作为所述多个第二倾斜肋525中的一个并作为第二脊部的示例的第二倾斜肋525从参考点部分522向肋上端部571设置。
另外,肋部52包括将第一肋端部572和第二肋端部573连接起来的水平肋526。水平肋526从竖直肋523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位置朝向x方向的相对两端延伸。水平肋526一直设置到第一肋端部572和第二肋端部573,同时被连接至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多个第二倾斜肋525。
<容纳容器的推入和拉出操作的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1至4描述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30的片材供应单元33中的容纳容器40的用户拉出和推入操作。
首先将描述在被容纳状态下容纳容器40的拉出操作。
在手指肚面向z方向的情况下,用户从前侧F向y方向移动手,从而将指尖插入容纳容器40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开口部分502内。用户指尖穿过开口部分503的后侧R,然后到达凹部形成部分51的前侧F。当用户的指尖向y方向进一步移动从而在设置在凹部形成部分51的前侧F上的开口中前进时,凹部形成部分51在后侧R的表面在z方向上引导指尖。由凹部形成部分51在后侧R的表面引导的用户的指尖在z方向上前进并到达设置在凹部形成部分51的上表面中的另一个开口部分511。之后,经过另一个开口部分511的用户指尖与肋上端部571接触而停止在z方向上前进。
此时,当用户将放置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的手指弯曲时,手指肚接触肋部52而用户指尖支撑肋部52的下端部分。
这里,另一个开口部分511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在x方向和在z方向上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重叠,并且该中央部分在y方向上相邻于参考点部分522。出于该原因,经过另一个开口部分511在x方向上的中心然后支撑肋部52的下端肋521的用户指尖被引导至参考点部分522在下端肋521中居中的位置。
此时,当用户向-y方向移动手时,在参考点部分522在下端肋521中居中的位置施加朝向-y方向的负载。因而,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产生应力,该应力致使容纳容器40在-y方向上移动。
因此,分别设置在容器本体401的与操作接收部分402连接的左侧板4013和右侧板4014上的左侧轨道4013a和右侧轨道沿着设置在壳体31中的两个轨道引导件顺畅地移动。结果,容纳容器40相对于壳体31向-y方向移动。这样,容纳容器40的状态从被容纳状态转变到拉出状态,从而处于被容纳状态下的容纳容器40的拉出操作完成。
下面将描述处于拉出状态下的容纳容器40的推入操作。
当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前表面部分501上施加向y方向的负载,因此致使发生应力而向y方向操作容纳容器40时,容纳容器40相对于壳体31向y方向移动。这样,容纳容器40的状态从拉出状态转变到被容纳状态,从而处于拉出状态下的容纳容器40的推入操作完成。在推入操作中,用户可以向前表面部分501的任何位置施加负载。
<操作接收部分的弯曲的描述>
如上所述,当将处于被容纳状态下的容纳容器40拉出时,在肋部52的一部分(用户的手指与该部分接触)上施加朝向-y方向的负载,因而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产生应力。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操作接收部分402是由树脂制成的,因而操作接收部分402朝向-y方向弯曲。
然而,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肋部52设置有多个肋,因此防止了容纳容器40在被用户拉出时弯曲。
<设置在肋部中的肋的动作的描述>
将描述当在容纳容器40的拉出操作过程中在肋部52中产生应力时,设置在肋部52中的肋的动作。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肋524中的一个和第二倾斜肋525中的一个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设置到肋部52的肋上端部571。因而,当容纳容纳40被拉出时以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为中心产生的应力沿着从参考点部分522设置的第一倾斜肋524和第二倾斜肋525分散。由于这个原因,释放了参考点部分522中的应力集中,由此减少了参考点部分522的弯曲量。
另外,所述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所述多个第二倾斜肋525从下端肋521设置到肋部52的肋上端部571。因而,在下端肋521中产生的处于以参考点部分522为中心的状态下的应力被进一步分散,由此减少了参考点部分522的弯曲量。
另外,肋部52包括从参考点部分522设置到肋上端部571的竖直肋523。因而,在参考点部分522中产生的应力在z方向上分散,由此减少了参考点部分522的弯曲量。
另外,肋部52包括水平肋526,该水平肋526从竖直肋523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位置朝向x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一肋端部52和第二肋端部573。因而,在肋部52在x方向上的中心以及在参考点部分522的附近产生的应力被分散到x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由此减少了参考点部分522的弯曲量。
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设置有第一倾斜肋591a和第二倾斜肋592a。因而,在肋部52中产生然后从肋部52扩散到肋部52的周边的应力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圆周方向上分散,由此减少了操作接收部分402的一部分(应力集中在该部分中)的弯曲应力。
另外,后表面部分502设置有第一水平肋591b和第二水平肋592b。因而,从肋部52向肋部52的周边扩展的应力被进一步分散在圆周方向上,由此减少了操作接收部分402的一部分(应力集中在该部分中)的弯曲量。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倾斜肋524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然而,第一倾斜肋524可以在x方向上具有不同间隙,只要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在x方向上彼此分离开即可。
所述多个第二倾斜肋525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然而,第二倾斜肋525可以在x方向上具有不同间隙,只要多个第二倾斜肋525在x方向上彼此分离开即可。
多个第一倾斜肋524以相同的角度向x方向倾斜,但是可以具有不同的x方向倾斜度。多个第二倾斜肋525以相同角度向-x方向倾斜,但是可以具有不同的-x方向倾斜度。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肋部52设置有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多个第二倾斜肋525,但是可以设置有仅一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仅一个第二倾斜肋525。当肋部52设置有仅一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仅一个第二倾斜肋525时,更优选的是第一倾斜肋524和第二倾斜肋525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设置到肋上端部571。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肋部52设置有竖直肋523。然而,当肋部5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第二倾斜肋525时,肋部52可以不设置竖直肋523。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肋部52设置有水平肋526。然而,当肋部5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一个或多个第二肋525时,肋部52可以不设置水平肋526。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后表面部分502设置有第一倾斜肋591a和第二倾斜肋592a。然而,当肋部5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倾斜肋525时,肋部52可以不设置第一倾斜肋591a和第二倾斜肋592a。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后表面部分502设置有第一水平肋591b和第二水平肋592b。然而,当肋部5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倾斜肋525时,肋部52可以不设置第一水平肋591b和第二水平肋592b。
<设置在肋部中的肋的变型例的描述>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的肋部52中设置有多个肋,因而防止在用户拉出容纳容器40时容纳容器40弯曲。这里,设置在肋部52中的肋不限于图5中所示的构造。
在下文中,将描述设置有与图5中所示的肋不同的肋的肋部52的构造。与图5中的具有相同构造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6是示出了作为设置在肋部52中的肋的变型例设置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中的肋部52的构造的视图,并且是从后侧R看时的肋部52的正视图。
肋部52包括作为多个脊部的示例的多个放射状肋101,这些放射状肋101从参考点部分522放射状延伸,并且连接至参考点部分522以及第一肋端部572、肋上端部571和第二肋端部573中的任何一个。
由于肋部52以这种方式设有肋,因此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为中心产生的应力沿着被设置成从参考点部分522扩散的多个放射状肋101分散。由于这个原因,释放了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中的应力集中,由此减少了参考点部分522的弯曲量。
这样,优选的是设置在肋部52中的多个肋设置在下端肋521中,并且以使得肋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扩散的方式从下端肋521延伸。也就是说,设置在接收当容纳容器40被拉出时产生的应力的中央部分附近的多个肋以使得所述肋从所发生的应力的中央部分扩散的方式延伸,由此将所产生的应力分散,减少接收所产生的应力的中央部分的弯曲量。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肋部52的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是接收容纳容器40被拉出时产生的应力的中央部分。
所述多个放射状肋101可以优选地至少从参考点部分522设置到肋上端部571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肋上端部571的中央部分在x方向上的右侧)和第一肋端部572中的任一者。所述多个放射状肋101可以优选地至少从参考点部分522设置到肋上端部571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肋上端部571的中央部分在x方向上的左侧)和第二肋端部573中的任一者。
<操作接收部分的变型例的描述>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例子描述了用户将指尖插入设置在容纳容器40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中的基部50中的情况。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形状不限于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形状。
图11A是示出了附装至容纳容器40的容器本体部分401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变型例,并且是容纳容器40的俯视图。这里,与图3和图4中所示的构件具有相同构造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11A中所示的容纳容器40的操作接收部分402包括基部50和抓握部分70,抓握部分70被设置成从基部50的前侧F突出并且当用户将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30的片材供应单元33中的容纳容器40拉出时抓握该部分。
抓握部分70包括从基部50的前侧F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分71和第二突出部分72。抓握部分70包括连接第一突出部分71和第二突出部分72的连接部分73。肋部52设置在连接部分73的后侧R上,并且是这样的一部分,当用户将容纳容器40拉出时用户的指尖与该部分接触。
图11B是示出了附装至容纳容器40的容器本体部分401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另一个变型例的视图,并且是容纳容器40的俯视图。与图11A中所示的构件具有相同构造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11B中所示的抓握部70包括从基部50的前侧F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分71和连接至第一突出部分71的连接部分73。图11B中所示的抓握部分70与图11A中所示的抓握部分70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分73仅连接至第一突出部分71,没有设置第二突出部分72。图11B中所示的抓握部分70与图11A中所示的抓握部分70的相同之处在于肋部52设置在连接部分73的后侧R上。
这样,肋部52的在用户拉出容纳容器40时所碰触的部分可以被设置成从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前侧F突出。图11A和图11B中所示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肋部52可以采用图5和图6中所示的肋部52的相应构造中的任何一个构造。
<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
本发明的发明人制造了其中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设置有图5中所示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在所制造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执行的负载测试中,在肋部52的全部上施加给定负载。对如下进行评价:最大弯曲量的发生位置和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产生的最大弯曲量。
这里,图7A和7B示出了作为用于以上描述的示例的比较对象的比较示例。将描述设置有与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肋不同的肋的肋部52的构造。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与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构件具有相同构造的构件,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在比较示例1中,图7A示出了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502中设置有肋的肋部52的构造。
肋部52包括连接下端肋521和肋上端部571的多个竖直肋201。多个竖直肋201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
这里,比较示例1中的肋部52与示例中的肋部52的不同之处在于,肋部52包括从下端肋521设置到肋上端部571但是不向x方向或-x方向倾斜的肋。
在比较示例2中,图7B示出了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中设置有肋的肋部52的构造。肋部52包括连接另一个参考点部分301和下端肋521的竖直肋302,该参考点部分301是肋上端部571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肋部52包括多个第一倾斜肋303和多个第二倾斜肋304。第一倾斜肋303从肋上端部571向-z方向延伸,并且以相同角度向x方向倾斜,从而连接肋上端部571和下端肋521。第二倾斜肋304从肋上端部571向-z方向延伸,以相同角度向-x方向倾斜,从而连接肋上端部57和下端肋521。
所述多个第一倾斜肋303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所述多个第一倾斜肋303中的一个从肋上端部571的另一个参考点部分301设置到下端肋521。
所述多个第二倾斜肋304之间在x方向上夹设有给定间隙。所述多个第二倾斜肋304中的一个从肋上端部571的另一个参考点部分301设置到下端肋521。
这里,在比较示例2的肋部52中,多个第一倾斜肋303和多个第二倾斜肋304设置成从下端肋521延伸到肋上端部571,使得第一倾斜肋303和第二倾斜肋304朝向位于下端肋521上方的肋上端部571的另一个参考点部分301汇聚。在这方面,比较示例2中的肋部52与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不同,在所述示例中,多个第一倾斜肋524和多个第二倾斜肋525被设置成从下端肋521延伸到肋上端部571,使得第一倾斜肋524和第二倾斜肋525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扩散。
在所述示例、比较示例1和比较示例2中的任一个中,操作接收部分402都由拉伸模量(杨氏模量)为2400N/mm2的树脂制成。负载测试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的肋部52的全部上从后侧R施加30N的负载。
图8是示出了在设置有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位置的视图。
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是指在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部分。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位于肋部52的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中。由于负载测试而在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中发生0.66mm的弯曲。
图9是示出了在设置有比较示例1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位置的视图。
当进行负载测试时,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位于肋部52的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中。由于负载测试而在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中发生1.22mm的弯曲。
图10是示出了在设置有比较示例2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进行负载测试时在操作接收部分402中发生最大弯曲量的位置的视图。
当进行负载测试时,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位于参考点部分301上方并位于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基部50的后表面部分502的上端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内。由于负载测试而在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中发生2.57mm的弯曲。
当在设置有所述示例、比较示例1和比较示例2中的相应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进行负载测试时,测试结果为设置有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最大弯曲量为最小值。
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包括从参考点部分522设置到肋上端部571的仅一个第一倾斜肋524和仅一个第二倾斜肋525。因而,当容纳容器40被拉出时,肋部52中产生的应力处于以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为中心的状态下,参考点部分522中的应力集中被释放,由此减少了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参考点部分522的弯曲量。
当在设置有比较示例1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进行负载测试时,与设置有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类似,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位于参考点部分522中。然而,当在设置有比较示例1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上进行负载测试时,测试结果为操作接收部分402具有比设置有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大的最大弯曲量。
这是因为当将容纳容器40被拉出时,与在设置有所述示例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参考点部分522中发生的应力相比,以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为中心产生的应力被连接下端肋521和肋上端部571的多个竖直肋201分散的程度小。
当进行负载测试时,设置有比较示例2中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最大弯曲发生部分60位于与设置有所述示例和比较示例1中的每个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最大弯曲发生部分不同的位置。由于负载测试而在比较示例2中的操作接收部分402中发生的最大弯曲量大于设置有所述示例和比较示例1中的每个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的最大弯曲量。这是因为当容纳容器40被拉出时,以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为中心发生的应力沿着连接下端肋521和肋上端部571的竖直肋302、第一倾斜肋303、第二倾斜肋304朝向肋部52的上部传播,并且集中在后表面部分502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
如上所述,在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容纳容器40中,操作接收部分402的后表面部分502设置有肋部52,其中第一倾斜肋524和第二倾斜肋525从下端肋521的参考点部分522形成到肋上端部571。因而,当容纳容器40被用户拉出时,防止容纳容器40弯曲。同样,通过设置有作为变型例的图6中所示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获得了与设置有所述示例中的图5中所示的肋部52的操作接收部分402相同的负载测试结果。
为了阐明与描述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前描述。并不意图以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多种变型及变更会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选择并且描述了实施方式,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并且设想到适于具体应用的多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安装在壳体中,在其中容纳被容纳对象,并且该容纳容器以能够被拉出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
所述容纳容器包括:
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下端肋以及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所述起始点设置在所述下端肋的一部分上,
其中,所述多个脊部位于凹部形成部分的开口部分的上端,所述凹部形成部分从所述容纳容器的基部的后表面部分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后表面部分设置有第一倾斜肋和第二倾斜肋以及第一水平肋和第二水平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容器,
其中,设置在所述操作接收部分中的所述多个脊部中的每个脊部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脊部;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脊部;并且
其中,所述操作接收部分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一脊部相邻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脊部;和
与所述第二脊部相邻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四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纳容器,
其中,所述操作接收部分包括从所述起始点以放射状形成的三个或更多个所述脊部。
4.一种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安装在壳体中,在其中容纳被容纳对象,并且该容纳容器能够以被拉出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
所述容纳容器包括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包括多个脊部,
其中所述多个脊部包括:
设置在一个方向上的多个脊部,这些脊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朝向界线的一侧展开,该界线经过所述操作接收部分的、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以及
设置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多个脊部,设置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这些脊部在所述另一个方向上朝向所述界线的另一侧展开,
其中,所述多个脊部位于凹部形成部分的开口部分的上端,所述凹部形成部分从所述容纳容器的基部的后表面部分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后表面部分设置有第一倾斜肋和第二倾斜肋以及第一水平肋和第二水平肋。
5.一种记录材料供应设备,该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包括:
容纳记录材料的容纳容器;
供应单元,该供应单元将容纳在所述容纳容器中的记录材料供应到外部;和
壳体,所述容纳容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该壳体以所述容纳容器能够被拉出的方式支撑所述容纳容器,
其中,所述容纳容器包括:
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壳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下端肋以及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所述起始点设置在所述下端肋的一部分上,
其中,所述多个脊部位于凹部形成部分的开口部分的上端,所述凹部形成部分从所述容纳容器的基部的后表面部分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后表面部分设置有第一倾斜肋和第二倾斜肋以及第一水平肋和第二水平肋。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和
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容纳要被供应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记录材料,并能够被从供安装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设备本体拉出,
其中所述容纳单元包括:
操作接收部分,该操作接收部分在将所述容纳容器从所述设备本体拉出时用户碰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起始点,并且该操作接收部分设置有下端肋以及从所述起始点开始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所述起始点设置在所述下端肋的一部分上,
其中,所述多个脊部位于凹部形成部分的开口部分的上端,所述凹部形成部分从所述容纳容器的基部的后表面部分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后表面部分设置有第一倾斜肋和第二倾斜肋以及第一水平肋和第二水平肋。
CN201410641814.3A 2014-03-25 2014-11-07 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944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2503 2014-03-25
JP2014062503A JP2015184576A (ja) 2014-03-25 2014-03-25 収容容器、記録材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4179A CN104944179A (zh) 2015-09-30
CN104944179B true CN104944179B (zh) 2018-07-31

Family

ID=5415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1814.3A Active CN104944179B (zh) 2014-03-25 2014-11-07 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95682B2 (zh)
JP (1) JP2015184576A (zh)
CN (1) CN10494417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0555A (en) * 1962-04-24 1967-07-11 Plastic Coating Corp Pneumatic sheet feeding platen and supply magazine
US4908661A (en) * 1987-11-27 1990-03-13 Ricoh Company, Ltd. Holder device for handling an image carri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287145A (en) * 1992-04-16 1994-02-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kit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D423904S (en) * 1998-01-07 2000-05-02 Belwith International Design for a pull
CN1417651A (zh) * 2001-11-05 2003-05-14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550937A (zh) * 2003-05-20 2004-12-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排成像设备
CN101057187A (zh) * 2004-10-29 2007-10-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色粉盒、显影剂盒和图像承载构件盒
CN201627409U (zh) * 2010-03-20 2010-11-10 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柜门把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252183S (en) * 1977-08-10 1979-06-26 Dewindt Farrell Push bar for doors or the like
USD352441S (en) * 1992-03-02 1994-11-15 William Oury Cycle handle bar grip
USD362169S (en) * 1993-11-05 1995-09-12 Belwith International Pull
US6947687B2 (en) * 2002-06-07 2005-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locking portion for locking cartridg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easing portion to release the locking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a cartridge
US7136608B2 (en) * 2003-12-19 2006-11-14 Steven Miller Removable toner cartridge universal adapter
JP4760373B2 (ja) * 2005-08-12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
JP4670725B2 (ja) 2006-04-28 2011-04-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39390B2 (ja) * 2007-02-02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9424A (ja) * 2007-06-15 2008-12-2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USD662389S1 (en) * 2010-03-02 2012-06-26 Peter Hauber Handle
KR101702436B1 (ko) * 2010-05-10 2017-02-03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현상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USD646551S1 (en) * 2010-09-30 2011-10-11 Hardware Resources, Inc. Cabinet handle
USD661973S1 (en) * 2011-06-29 2012-06-19 Hardware Resources, Inc. Cabinet handle
US9104135B2 (en) * 2011-12-30 2015-08-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JP6056334B2 (ja) * 2012-09-28 2017-0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0269B2 (ja) * 2013-03-28 2016-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0555A (en) * 1962-04-24 1967-07-11 Plastic Coating Corp Pneumatic sheet feeding platen and supply magazine
US4908661A (en) * 1987-11-27 1990-03-13 Ricoh Company, Ltd. Holder device for handling an image carri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287145A (en) * 1992-04-16 1994-02-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kit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D423904S (en) * 1998-01-07 2000-05-02 Belwith International Design for a pull
CN1417651A (zh) * 2001-11-05 2003-05-14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550937A (zh) * 2003-05-20 2004-12-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排成像设备
CN101057187A (zh) * 2004-10-29 2007-10-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色粉盒、显影剂盒和图像承载构件盒
CN201627409U (zh) * 2010-03-20 2010-11-10 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柜门把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95682B2 (en) 2016-07-19
JP2015184576A (ja) 2015-10-22
CN104944179A (zh) 2015-09-30
US20150277357A1 (en)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4044B (zh) 合页装置、具有该合页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54562A (zh) 显影剂搅拌构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210094781A1 (en) Sheet stop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69331B2 (en) Suppor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401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944179B (zh) 容纳容器、记录材料供应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EP2690042A1 (en) Sheet discharg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98805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outer cover and a subsidiary cover
CN104953386B (zh) 浮动连接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4595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unit for use therewith
JP20151354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016903B (zh) 薄片体堆放装置和包括薄片体堆放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316990B2 (en) Motherboard mounting structur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JP20211490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13383A (ja) 封筒給紙装置
KR101887651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102841533B (zh)
US934202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578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9725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223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91701A (ja) 仕分け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05208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1392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20130249162A1 (en) Guid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