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1949B - 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1949B CN104511949B CN201410513430.3A CN201410513430A CN104511949B CN 104511949 B CN104511949 B CN 104511949B CN 201410513430 A CN201410513430 A CN 201410513430A CN 104511949 B CN104511949 B CN 1045119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y compensation
- hand
- power tool
- held power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9/00—Portable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 operation
- B27B9/04—Guiding equipment, e.g. for cutting pan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由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出发,其具有至少一个间隙补偿单元(12a;12b),所述间隙补偿单元用于补偿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的导向轴线(14a)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其中,间隙补偿单元(12a;12b)包括至少一个能滑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20a;20b)和至少一个能运动地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24a;24b),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所述操作元件(20a;20b)运动。本发明提出,所述操作元件(20a;20b)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手持式工具机和一种相应的手持式工具机系统。
背景技术
由DE 10 2006 025 137 B4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具有间隙补偿单元,所述间隙补偿单元用于补偿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的导向轴线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其中,间隙补偿单元包括能运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和能运动地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操作元件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出发,其具有至少一个间隙补偿单元,所述间隙补偿单元用于补偿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的导向轴线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其中,间隙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能运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和至少一个能运动地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操作元件运动。
本发明提出,所述操作元件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在此,“间隙补偿单元”应该特别是理解为这样一个单元,所述单元设置用于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布置在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上的状态中借助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来补偿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导向面和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的面之间的运动间隙、特别是由制造决定的运动间隙。“设置”应该特别是理解为专门地构造和/或配备。对象和/或单元设置用于确定的功能,应该特别是理解为对象和/或单元在至少一种应用状态和/或运行状态中进行这个确定的功能。因此,间隙补偿单元优选地设置用于特别是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布置在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上的状态中使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向元件的主延伸部延伸的方向的、可能的运动距离保持最小和/或确保导向面可靠地贴靠在导向元件上。在此,“基本横向于”应该特别是理解为使方向和/或轴线相对于参考方向和/或参考轴线取向,其中,所述方向和/或轴线的取向至少不同于至少基本平行于参考方向和/或参考轴线的取向并且特别是不同于倾斜于或垂直于参考方向和/或参考轴线的取向。导向元件优选地构造为接片状的。然而也可以考虑,导向元件具有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的构造,例如构造为凹槽等。优选地,相对于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导向面布置间隙补偿元件的至少一个间隙补偿面。因此,至少间隙补偿元件的间隙补偿面和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导向面优选地限定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的边界,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能够布置在所述导向元件容纳空槽中。
操作元件优选地能滑动地支承在至少基本平行于间隙补偿元件的运动面延伸的平面中。在此,“基本平行”应该特别是理解为使一个方向特别是在一个平面中相对于参考方向取向,其中,所述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特别是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偏差。特别优选地,间隙补偿元件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壳体单元的壳体元件上能运动地被支承。壳体单元优选地能够布置、特别是能够可拆卸地布置在手持式工具机的支承单元上。在此,术语“能运动地支承”应该特别是定义为单元和/或元件的支承,其中,特别是与所述单元和/或元件的弹性变形退耦的所述单元和/或元件具有沿着至少一段大于0.1mm、优选地大于0.5mm和特别优选地大于1mm的距离的运动可能性,和/或具有绕着至少一个轴线以大于5°、优选地大于10°和特别优选地大于15°的角度的运动可能性。优选地,间隙补偿元件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然而也可以考虑,间隙补偿元件能旋转运动地被支承或者基于间隙补偿元件的材料特性能够弹性地变形,以便补偿间隙。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构造方案能有利地实现间隙补偿单元舒适的可操作性。操作元件能够有利地在难以达到的位置上简单地由操作者操控。此外,例如借助卡锁单元等能够结构上简单地将操作元件固定在补偿位置上。
此外提出,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在间隙补偿单元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上运动,所述间隙补偿运动方向至少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的运动轴线延伸。优选地,间隙补偿元件能平移运动地沿着间隙补偿运动轴线被支承。在一个可替换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构造方案中,间隙补偿元件在间隙补偿运动方向的方向上能绕着轴线枢转地被支承。特别优选地,间隙补偿运动方向至少基本垂直于操作元件的运动轴线延伸。在此,术语“基本垂直于”应该特别是定义为使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取向,其中,特别是在一个平面中来看,所述方向和参考方向围成90°的角度,并且所述角度具有特别是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造方案,可以结构上简单地实现间隙补偿元件的可运动性的自动制动。因此可以有利地确对保间隙补偿可靠地调节。此外可以有利地实现紧凑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
此外提出,间隙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所述滑槽单元设置用于把操作元件的运动转换成间隙补偿元件的运动。优选地,所述滑槽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滑槽轨和至少一个与滑槽轨相互作用的滑槽咬合元件。优选地,所述滑槽咬合元件与滑槽轨咬合。在此,滑槽咬合元件优选地构造为滑槽销。然而也可以考虑,所述滑槽咬合元件具有另一个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构造方案,例如构造为凹槽、接片等。滑槽轨优选地构造为空槽。然而也可以考虑,所述滑槽轨具有另一个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构造方案,例如构造为接片、凸部等。间隙补偿元件优选地基于强制力的施加能够借助操作元件运动,所述强制力能够通过滑槽轨与滑槽咬合元件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造方案可以有利地实现依靠操作元件的运动使间隙补偿元件可靠地运动。此外,基于滑槽咬合元件与滑槽轨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利地实现基于滑槽咬合元件与定线滑槽轨之间的摩擦来自动制动间隙补偿元件的不期望的运动。此外能够实现结构上简单地构造操作元件与间隙补偿元件之间的运动耦合。
此外提出,间隙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所述滑槽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上的滑槽元件。在此,所述滑槽元件优选地具有至少基本垂直于操作元件的运动轴线延伸的主延伸部。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上的滑槽元件优选地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滑槽元件优选地与间隙补偿元件一体地构造。“一体地”应该特别是理解为至少材料配合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过程、粘贴过程、喷射注塑过程和/或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过程来连接,和/或理解为有利地一体地成型,例如通过由浇铸进行的制造和/或通过在单元件或多元件的喷射注塑过程和有利地由单个的坯件进行的制造来成型。然而也可以考虑,滑槽元件与操作元件分离地构造并借助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连接来固定在操作元件上。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造方案可以有利地实现紧凑的间隙补偿单元。此外可以有利地节约装配成本。
此外提出,间隙补偿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彼此间隔开的间隙补偿面。优选地,间隙补偿面分别设置为用于贴靠在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在此,间隙补偿面优选地设置为用于贴靠在不同的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的不同面上。因此,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优选与不同的导轨装置兼容。优选地,间隙补偿面沿着间隙补偿运动方向相对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此,间隙补偿面优选地具有特别是大于2mm、优选地大于5mm和特别优选地大于8mm的最大间距。因此可以有利地实现借助间隙补偿单元进行可靠的运动间隙补偿。因此可以有利地确保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布置在导轨装置的导向元件上的状态中精密地调整。
此外提出,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元件,在所述壳体元件上布置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所述导向元件容纳空槽与间隙补偿元件相互作用用于间隙补偿。在此,导向元件容纳空槽优选分别由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至少一个导向面限定边界。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导向面优选与壳体元件一体地构造。特别优选地,壳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夹紧和/或能布置加工工具更换工具的夹持元件,借助所述夹持元件能拆卸地和/或能上紧地将加工工具固定在工具夹上。因此,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造方案可以有利地实现了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在不同构造的导轨装置上的灵活的可布置性。因此可以有利地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大的应用范围。
此外提出,间隙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能借助操作元件运动的间隙补偿元件。特别优选地,间隙补偿元件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利用一个唯一的操作元件共同运动。优选地,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具有一个至少基本类似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的构造方案。优选地,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沿着至少基本平行于操作元件的运动轴线延伸的方向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间隔开布置,特别是在壳体元件上间隔开地布置。因此可以有利地实现用于精确导向的对称的运动间隙补偿可能性。
此外提出,间隙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运动耦合元件,所述运动耦合元件使间隙补偿元件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在运动技术上相互连接。因此,间隙补偿元件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优选地能够至少基本同步地相互运动。可以机构上简单地实现间隙补偿元件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的至少基本同步的运动。
此外提出一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在此,手持式工具机可以构造为手动圆锯、切入式圆锯、上铣机、线锯等。可以有利地实现手持式工具机的高的操作舒适性。
此外提出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和至少一个导轨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系统。可以借助导轨装置实现手持式工具机的精确的可导向性。因此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加工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和/或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系统在此不应该局限于前述的应用和实施方式。为了满足在此所述的功能性,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和/或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系统特别是可以具有与各个元件、构件和单元的在此提到的数量不同的数量。
附图说明
由下面的附图说明得出其他的优点。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和权利要求包含多个特征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符合目的要求地单独地研究这些特征并总结出有意义的其他组合。
附图中:
图1以简图示出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和至少一个导轨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系统,
图2以简图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的示意图的细部图,
图3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细部图,
图4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另外的细部图,
图5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分解图;
图6以简图示出布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壳体单元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间隙补偿单元的细部图,
图7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替换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细部图,
图8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替换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截面图,
图9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替换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间隙补偿元件的细部图和
图10以简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替换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间隙补偿单元的运动耦合元件的细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手持式工具机52a和至少一个导轨装置18a的手持式工具机系统54a。手持式工具机52a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手持式工具机52a与导轨装置18a连接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在此,手持式工具机52a构造为切入式圆锯。此外,构造为切入式圆锯的手持式工具机52a包括设置用于包围手持式工具机52a的驱动单元58a的工具机壳体56a。驱动单元58a包括驱动轴(在此未详细示出),所述驱动轴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设置用于驱动能与手持式工具机52a的工具夹(在此未详细示出)耦合的加工工具(在此未详细示出)。此外,手持式工具机52a包括构造为基板和/或滑座的支承单元60a。支承单元60a具有支承面,手持式工具机52a以所述支承面在加工工件62a时平放在工件62a的工件表面上或导轨装置18a的表面上,或者在用于将一个部段插入工件62a的运动中在工件表面或导轨装置18a的表面上滑动。为了将支承单元60a布置在导轨装置18a上,支承单元60a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凹槽,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在支承单元60a布置在导轨装置18a中的状态中与导向凹槽咬合。
此外,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能够布置在支承单元60a上。在此,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在支承单元60a的导向凹槽的区域中布置在支承单元60a上。因此,支承单元60a能够借助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与构造为导轨的导轨装置18a耦合。此外,在支承单元60a上布置手持式工具机52a的保护单元64a,所述保护单元保护操作者在加工工件62a时免受伤害。在此,保护单元64a构造为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在装配的状态中沿着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以大于160°地包围加工工具。此外,保护单元64a具有抽吸耦合元件66a,所述抽吸耦合元件能够与用于在加工工件62a期间吸走被除掉的工件颗粒的抽吸装置(在此未详细示出)连接。
工具机壳体56a能相对于支承单元60a枢转地支承在保护单元64a上。在此,工具机壳体56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能绕着埋入式枢转轴线68a相对于支承单元60a枢转地支承在保护单元64a上(图2)。此外,工具机壳体56a与保护单元64a一起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能绕着倾斜枢转轴线70a相对于支承单元60a枢转地支承在支承单元60a上(图2)。埋入式枢转轴线68a至少基本垂直于倾斜枢转轴70a延伸。因此,手持式工具机52a具有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至少基本已知的构造方案。
图3示出在从保护单元64a和工具机壳体56a拆开的状态中的支承单元60a的细部图。此外,图3中示出在从支承单元60a拆下的状态中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的导向轴线14a延伸的方向补偿运动间隙的间隙补偿单元12a,其中,间隙补偿单元12a包括至少一个能滑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20a和至少一个能运动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24a,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操作元件20a运动。在此,操作元件20a能直线能运动地被支承。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在至少基本平行于支承单元60a的支承面延展的平面中延伸。在此,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至少基本横向于工具夹的旋转轴线延伸。在工具夹的旋转轴投影在至少基本平行于支承单元60a的支承面延展的平面中的状态中观察,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特别是至少基本垂直于工具夹的旋转轴线延伸。此外,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至少基本平行于支承单元60a的纵向侧延伸。支承单元60a的纵向侧至少基本垂直于支承单元60a的支承面延伸。
为了布置在支承单元60a上,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单元40a,借助所述壳体单元,至少间隙补偿单元12a能够可拆卸地布置在支承单元60a上。为了容纳壳体单元40a,支承单元60a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容纳区域72a。在此,壳体容纳区域72a构造为空槽,壳体单元40a能够插入所述空槽中。为了将壳体单元40a固定在壳体容纳区域72a上,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元件74a。在此,固定元件74a构造为螺钉。然而也可以考虑,将固定元件74a构造为卡锁元件、插接连接元件等。总之,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具有两个间隙补偿单元12a,76a,所述间隙补偿单元用于补偿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的导向轴线14a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然而也可以考虑,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具有不同于两个的数量的间隙补偿单元12a,76a。在此,间隙补偿单元12a,76a具有类似的构造。因此,用于补偿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的导向轴线14a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的另外的间隙补偿单元76a包括至少一个能滑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22a和至少一个能运动地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操作元件22a运动(在此未详细示出),其中,操作元件22a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另外的间隙补偿单元76a的操作元件22a具有运动轴线30a,所述运动轴线至少基本平行于、特别是与间隙补偿单元12a的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同轴地延伸。为了把另外的间隙补偿单元76a布置在支承单元60a上,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单元80a。在此,另外的壳体单元80a具有与壳体单元40a类似的构造方案。为了说明间隙补偿单元12a,76a的功能,在下述的说明中仅仅说明间隙补偿单元12a,76a中的一个,因为间隙补偿单元12a的所有的其他功能和特征的说明可以类似地应用在另外的间隙补偿单元76a上。
图4示出在布置在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上的状态中的间隙补偿单元12a的细部图。在此,壳体单元40a的壳体元件42a以虚线示出,并且另外的壳体元件78a以实线示出。壳体元件42a和另外的壳体元件78a能够借助至少一个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固定元件、例如螺钉、卡锁元件等彼此固定。在此,壳体元件42a和另外的壳体元件78a设置用于容纳和/或支承间隙补偿单元12a。间隙补偿元件24a能在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的方向上运动地被支承,所述方向至少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延伸。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至少基本垂直于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向28a延伸。间隙补偿元件24a能直线地沿着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运动地支承在壳体单元42a和/或另外的壳体元件78a上。
此外,间隙补偿单元12a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32a,所述滑槽单元设置用于把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转换成间隙补偿元件24a的运动。为此,滑槽单元32a包括至少一个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a和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a。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a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24a上。因此,间隙补偿单元12a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32a,所述滑槽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24a上的滑槽元件34a。在此,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a构造成销钉状。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a布置在间隙补偿单元12a的运动耦合元件50a上。在此,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a具有一个至少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延伸的主延伸部。此外,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a的主延伸部至少基本横向于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延伸。借助构造为定线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a的这种构造方案,能够产生间隙补偿元件24a的运动的自动制动。因此,间隙补偿元件24a借助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a与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a的相互作用确保避免不期望的运动。
运动耦合元件50a能平移运动地支承在壳体单元40a上。在此,运动耦合元件50a在壳体单元40a的安装状态中布置在壳体元件42a和另外的壳体元件78a之间(图5)。间隙补偿元件24a在壳体单元40a的安装状态中同样布置在壳体元件42a和另外的壳体元件78a之间(图5)。此外,运动耦合元件50a与操作元件20a连接。在此,操作元件20a包括至少一个运动传递凸部84a。运动传递凸部84a构造为销钉状的。此外,运动传递凸部84a与运动耦合元件50a的运动传递凹槽86a咬合。因此,操作元件20a固定地与运动耦合元件50a连接。运动耦合元件50a在操作元件20a运动时与操作元件20a同步地运动。在此,运动耦合元件50a包括至少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延伸的运动轴线(在此未详细示出)。沿着至少基本垂直于操作元件20a的运动轴线28a延伸的方向观察,间隙补偿元件24a布置在操作元件20a和运动耦合元件50a之间(图5)。然而也可以考虑,间隙补偿单元12a构造为与运动耦合元件50a退耦,并且操作元件20a的运动传递凸部84a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所述滑槽咬合元件与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24a上的滑槽轨咬合。同样可以考虑,另外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运动方向改变装置和/或运动方向耦合装置用于基于操作元件20a的运动使间隙补偿元件24a进行运动。
此外,间隙补偿元件24a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彼此间隔开的间隙补偿面36a,38a(图4至6)。在此,间隙补偿面36a,38a沿着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相对彼此间隔开地布置。间隙补偿面36a,38a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状态中特别是基于间隙补偿元件24a的运动被压紧在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上。此外,间隙补偿面36a,38a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24a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上。
此外,壳体元件42a包括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间隙补偿元件24a、特别是间隙补偿面36a,38a与所述导向元件容纳空槽相互作用以进行间隙补偿。因此,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至少包括壳体单元40a,所述壳体单元至少具有壳体元件42a,在所述壳体元件上布置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间隙补偿元件24a与导向元件容纳空槽相互作用以进行间隙补偿(图4和6)。然而也可以考虑,壳体元件42a具有不同于两个的数量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具有各一个主延伸部,所述主延伸部至少基本垂直于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延伸。在此,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分别由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的至少一个导向面88a,90a限定边界。这两个导向面88a,90a布置在壳体元件42a的两个背向彼此的侧上。为了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布置在导轨装置18a的状态中精确地导向,至少各一个导向面88a,90a与间隙补偿面36a,38a相互作用。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布置在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上之后,间隙补偿元件24a基于对操作元件20a的操控、特别是基于操作元件20a通过滑槽单元32a与间隙补偿元件24a的相互作用沿着间隙补偿单元12a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运动。因此,间隙补偿面36a,38a的至少一个在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的方向上运动。因此实现了相应的导向面88a,90a和相应的间隙补偿面36a,38a贴靠在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上。
基于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以及各一个间隙补偿面36a,38a与限定相应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的边界的导向面88a,90a相互作用,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与至少两个不同构造的导轨装置18a、特别是与具有不同构造的导向元件的导轨装置兼容(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的一个构造方案)。
图7至10中示出了可替换的实施例。基本保持相同的元件、特征和功能原则上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编号。为了区别这些实施例,给实施例的附图标记加上字母a和b。下述的说明基本限于与图1至6中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其中,关于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可以参考图1至6中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
图7示出布置在手持式工具机(在此未详细示出)的支承单元60b上的可替换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b。手持式工具机具有与图1至6的说明中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52a至少基本类似的构造方案。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b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补偿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在此未详细示出)的导向元件的导向轴线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的间隙补偿单元12b,其中,间隙补偿单元12b包括至少一个能滑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20b和至少一个能运动地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24b,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操作元件20b运动。在此,操作元件20b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
此外,间隙补偿单元12b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能借助操作元件20b运动的间隙补偿元件48b。间隙补偿元件24b能绕着枢转轴线92b枢转地被支承。在此,间隙补偿元件24b的枢转轴92b至少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20b的运动轴线28b延伸。间隙补偿元件24b的枢转轴线92b特别是在间隙补偿单元12b布置在支承单元60b上的状态中(图8)至少基本垂直于支承单元60b的支承面延伸。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能绕着另外的枢转轴线94b枢转地被支承。在此,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的另外的枢转轴线94b至少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20b的运动轴线28b延伸。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的另外的枢转轴94b特别是在间隙补偿单元12b布置在支承单元60b上的状态中(图8)至少基本垂直于支承单元60b的支承面延伸。
间隙补偿元件24b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沿着操作元件20b的运动轴线28b相对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图8和9)。为了基于对操作元件20b的操控实现间隙补偿元件24b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的运动,间隙补偿单元12b包括至少一个运动耦合元件50b。因此,间隙补偿单元12b至少包括运动耦合元件50b,所述运动耦合元件使间隙补偿元件24b与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在运动技术上彼此连接。运动耦合元件50b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为了使操作元件20b与运动耦合元件50b连接,操作元件20b包括至少一个运动传递凸部84b。在此,运动传递凸部84b与运动耦合元件50b的运动传递凹槽86b咬合(图8和10)。在此,运动传递凸部84b构造为能形状配合地与运动传递凹槽86b卡锁的卡锁凸部。
此外,间隙补偿单元12b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32b,所述滑槽单元设置用于把操作元件20b的运动转换成间隙补偿元件24b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的运动。为此,滑槽单元32b包括至少两个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b,96b和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两个滑槽元件82b,98b。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b,96b中的各一个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24b,48b的一个上。在此,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b,96b分别与相应的间隙补偿元件24b,48b的枢转轴线92b,94b间隔开地布置。在此,构造为滑槽咬合元件的滑槽元件34b,96b构造为销钉状的。因此,间隙补偿单元12b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32b,所述滑槽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24b上的滑槽元件34b。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b,98b布置在间隙补偿单元12b的运动耦合元件50b上。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b,98b布置在运动耦合元件50b的两个彼此背向的端部上。在此,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b,98b具有至少一个基本横向于操作元件20b的运动轴线28b延伸的主延伸部。此外,构造为滑槽轨的另外的滑槽元件82b,98b的主延伸部至少基本横向于间隙补偿单元12b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b延伸。因此基于对操作元件20b的操控,间隙补偿元件24b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借助运动耦合元件50b与滑槽单元32b的相互作用能够绕着相应的枢转轴线92b,94b枢转。然而也可以考虑,间隙补偿元件24b和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能够平移运动地被支承并且能够借助唯一的操作元件20b同步地滑动。关于图7至10中所示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b的其他功能和特征可以参考图1至6中所示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10a。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间隙补偿单元(12a;12b),所述间隙补偿单元用于补偿至少沿着至少基本横向于导轨装置(18a)的导向元件(16a)的导向轴线(14a)延伸的方向的运动间隙,其中,所述间隙补偿单元(12a;12b)包括至少一个能滑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20a;20b)和至少一个能运动地支承的间隙补偿元件(24a;24b),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所述操作元件(20a;20b)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20a;20b)能平移运动地被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24a;24b)能够在所述间隙补偿单元(12a;12b)的间隙补偿运动方向(26a;26b)的方向上运动,所述间隙补偿运动方向至少基本横向于所述操作元件(20a;20b)的运动轴线(28a;28b)延伸。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单元(12a;12b)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32a;32b),所述滑槽单元设置用于把所述操作元件(20a;20b)的运动转换成所述间隙补偿元件(24a;24b)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单元(12a;12b)包括至少一个滑槽单元(32a;32b),所述滑槽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24a;24b)上的滑槽元件(34a;34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24a)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彼此间隔开的间隙补偿面(36a;38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壳体单元(40a),所述壳体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元件(42a),在所述壳体元件上布置有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导向元件容纳空槽(44a;46a),所述间隙补偿元件(24a)与所述导向元件容纳空槽相互作用以进行间隙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单元(12b)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所述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能够借助所述操作元件(20b)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单元(12b)包括至少一个运动耦合元件(50b),所述运动耦合元件将所述间隙补偿元件(24b)与所述另外的间隙补偿元件(48b)在运动技术上彼此连接。
9.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
10.一种手持式工具机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和至少一个导轨装置(18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3220188.5 | 2013-10-07 | ||
DE102013220188.5A DE102013220188B4 (de) | 2013-10-07 | 2013-10-07 | Handwerkzeugmaschinenführungsvorricht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1949A CN104511949A (zh) | 2015-04-15 |
CN104511949B true CN104511949B (zh) | 2021-01-05 |
Family
ID=5269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13430.3A Active CN104511949B (zh) | 2013-10-07 | 2014-09-29 | 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11949B (zh) |
DE (1) | DE102013220188B4 (zh) |
FR (1) | FR3011495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83613B2 (en) | 2022-10-18 | 2024-09-10 | Techtronic Cordless Gp | Track saw including plunge lockout mechanis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91349B2 (ja) * | 2000-05-31 | 2005-09-0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気丸鋸 |
DE102006025137A1 (de) * | 2005-06-01 | 2007-01-25 | Makita Corp., Anjo | Schneidwerkzeuge |
JP3893598B2 (ja) * | 2004-03-11 | 2007-03-14 | 佐藤 美智明 | スライド式切断用定規 |
JP2008155584A (ja) * | 2006-12-26 | 2008-07-10 | Off Corporation:Kk | 平行定規装置 |
EP1964648B1 (de) * | 2007-03-02 | 2010-12-29 | Festool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Führungsplatte |
JP4762607B2 (ja) * | 2005-06-01 | 2011-08-3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切断機の案内装置 |
CN103042270A (zh) * | 2011-10-13 | 2013-04-17 | 株式会社牧田 | 动力工具的引导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341003C2 (de) | 1983-11-12 | 1986-01-30 | Festo-Maschinenfabrik Gottlieb Stoll, 7300 Esslingen | Füh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transportable Säge |
DE3606525C2 (de) | 1986-02-28 | 1996-05-02 | Black & Decker Inc | Führungseinrichtung für Elektrohandwerkzeuge |
JPH1134003A (ja) * | 1997-07-18 | 1999-02-09 | Saito Shokai:Kk | 電動丸鋸用平行ガイド |
DE20017862U1 (de) | 2000-10-18 | 2001-02-08 | FESTO Tooltechnic GmbH & Co., 73728 Esslingen | 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
DE602007007755D1 (de) | 2007-07-26 | 2010-08-26 | Black & Decker Inc | Fußplatte |
-
2013
- 2013-10-07 DE DE102013220188.5A patent/DE102013220188B4/de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9-29 CN CN201410513430.3A patent/CN104511949B/zh active Active
- 2014-10-06 FR FR1459545A patent/FR3011495B1/fr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91349B2 (ja) * | 2000-05-31 | 2005-09-0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気丸鋸 |
JP3893598B2 (ja) * | 2004-03-11 | 2007-03-14 | 佐藤 美智明 | スライド式切断用定規 |
DE102006025137A1 (de) * | 2005-06-01 | 2007-01-25 | Makita Corp., Anjo | Schneidwerkzeuge |
JP4762607B2 (ja) * | 2005-06-01 | 2011-08-3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切断機の案内装置 |
JP2008155584A (ja) * | 2006-12-26 | 2008-07-10 | Off Corporation:Kk | 平行定規装置 |
EP1964648B1 (de) * | 2007-03-02 | 2010-12-29 | Festool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Führungsplatte |
CN103042270A (zh) * | 2011-10-13 | 2013-04-17 | 株式会社牧田 | 动力工具的引导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011495A1 (fr) | 2015-04-10 |
CN104511949A (zh) | 2015-04-15 |
FR3011495B1 (fr) | 2019-09-20 |
DE102013220188B4 (de) | 2024-08-08 |
DE102013220188A1 (de) | 2015-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91651B2 (en) | Hand-held power tool | |
US9855649B2 (en) | Spindle locking device | |
KR102431897B1 (ko) | 적어도 하나의 회전 구동 가능한 출력 샤프트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동 공구, 특히 앵글 그라인더용 퀵 클램핑 장치 | |
EP1880808A3 (en) | Electrical power tool having vib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 |
KR101606075B1 (ko) | 병렬형 마이크로 로봇 및 이를 갖는 수술 로봇 시스템 | |
CZ20032512A3 (cs) | Kinematické zařízení pro nesení a programovatelné přemísťování koncového prvku u stroje nebo přístroje | |
CA2588886A1 (en) | Pin clamp assembly | |
CN104511949B (zh) | 手持式工具机导向装置 | |
GB2466382A (en) | Compass saw with lever for adjusting device | |
EP2682641A1 (en) | Multi-shaft drive device | |
US20090178531A1 (en) | Stationary, motor-driven underfloor saw | |
US20080000664A1 (en) | Hand-Held Power Tool Handle Device With a Vibration-Shielding Unit | |
KR101110907B1 (ko) | 프레스에서의 공작물 이송 장치 | |
CN109862998B (zh) | 用于具有至少一个可旋转地驱动的从动轴的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角磨机的快速夹紧装置 | |
CN117545931A (zh) | 滑动轴承组件和带锁止制动器的线性滑台 | |
CN201376149Y (zh) | 多功能激光加工机床 | |
EP3246614A1 (en) | Movable table system | |
CN108290260B (zh) | 工件把持装置 | |
KR101396405B1 (ko) | 스테이지 틸팅장치 | |
GB2462366A (en) | Jigsaw with protective device | |
CN103415375A (zh) | 工具机系统 | |
CN108290262B (zh) | 工件移送装置 | |
CN111788027B (zh) | 旋转力传递机构、转塔刀具台及车床 | |
JP5856676B2 (ja) | ワークピース加工工具 | |
CN109571053B (zh) | 五轴加工设备及其工作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