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300B - 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50300B CN104350300B CN201380029316.7A CN201380029316A CN104350300B CN 104350300 B CN104350300 B CN 104350300B CN 201380029316 A CN201380029316 A CN 201380029316A CN 104350300 B CN104350300 B CN 1043503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transmission
- clutch disk
- side clutch
- face contact
- pressur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JFBVJALEQWJBS-XUXIUFHCSA-N maribavir Chemical compound CC(C)NC1=NC2=CC(Cl)=C(Cl)C=C2N1[C@H]1O[C@@H](CO)[C@H](O)[C@@H]1O KJFBVJALEQWJBS-XUXIUFHC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06—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axially a movable pressure ring or the like
- F16D43/08—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axially a movable pressure ring or the like the pressure ring actuating friction plates, cones or similar axially-movable friction surfaces
- F16D43/1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axially a movable pressure ring or the like the pressure ring actuating friction plates, cones or similar axially-movable friction surfaces the centrifugal masses acting on, or forming a part of, an actuating mechanism by which the pressure ring can also be actuated independently of the mas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16D2013/565—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with means for releasing the clutch pressure in case of back tor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在动力传递被阻断时保持操作性,并且能够简化结构且限制故障操作。【技术方案】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2)、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离合器构件(4)、压力构件(5)、重量构件(8)以及能够移动压力构件(5)的操作构件(9)。所述动力传递装置配备有:联动构件,该联动构件能够朝向压力构件(5)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获得;以及弹性构件(13),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联动构件的运动关联,能够挤压压力构件(5)并且使压力构件(5)朝向用于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压靠从动侧离合器盘(7)的方向移动,并且当操作构件(9)被操作时,能够吸收由压力构件(5)施加在联动构件上的按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输出构件任意传递输入构件的旋转驱动力或从输出构件任意切断输入构件的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旨在任意执行向变速器和驱动轮传递引擎的驱动力或从变速器和驱动轮切断引擎的驱动力,并且包括:输入构件,该输入构件连接到引擎侧;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连接到变速器和驱动轮侧;离合器构件,该离合器构件连接到输出构件;以及压力构件,该压力构件能够靠近离合器构件或与离合器构件分开。通过使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彼此靠近和按压接触,可以传递驱动力,或者通过使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彼此分开并且释放作用于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的按压接触力,可以切断驱动力。
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已经提出了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重量构件,该重量构件布置在离合器壳上所形成的径向延伸槽中并且由于因离合器壳的旋转而引起的离心力造成的、重量构件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而按压接触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以及致动构件,该致动构件经由手动操作装置操作,用于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按压接触力。
更具体地,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第一压力板,该第一压力板由致动构件致动;第二压力板,该第二压力板由重量构件的移动致动,并且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布置在第一压力板与第二压力板之间。另外,通过在使第一压力板和第二压力板移动的情况下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按压接触力来执行由于致动构件的手动操作而引起动力传递的切断,并且通过在使第二压力板移动的情况下按压接触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来执行由于重量构件的移动而引起的动力传递。
根据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由于引擎旋转造成的离合器壳的旋转可以向重量构件施加离心力,通过致动第一压力板可以按压接触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并且通过在经由手动操作对致动构件进行操作来切断动力传递期间,在维持重量构件的位置(径向向外的位置)的情况下致动第二压力板,可以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按压接触力。因此,可以提高动力传递的切断操作期间动力传递装置的操作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0-60106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虽然由于可以在切断动力传递期间保持重量构件的位置(径向向外的位置)的事实可以提高动力传递的切断操作期间动力传递装置的操作性,但是因为需要诸如第一压力板和第二压力板的两个压力板作为可移动构件,所以存在的问题是会使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复杂并且会增加装置的故障。担心的是,当由诸如电动马达等的动力致动器执行动力传递的切换时,会造成这些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在动力传递的切断操作期间保持动力传递装置的操作性,并且简化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以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故障操作。
用于实现目的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用于通过按压接触或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按压接触力,使输入到输入构件的旋转驱动力向输出构件传递或从输出构件切断,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壳,该离合器壳与所述输入构件一起旋转并且其上安装有多个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多个从动侧离合器盘,该多个从动侧离合器盘与所述离合器壳的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交替布置;离合器构件,该离合器构件连接到所述输出构件;压力构件,该压力构件安装在可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沿轴向移动的所述离合器构件上,使得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被迫彼此按压接触,并且根据所述压力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沿轴向靠近和分离而释放作用于它们上的所述按压接触力;重量构件,这些重量构件布置在形成在所述离合器壳上的径向延伸槽中,用于根据由于因所述离合器壳的旋转而引起的离心力造成的、所述重量构件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而使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以及致动构件,该致动构件用于使所述压力构件朝向用于释放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所述压接触力的方向移动,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联动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它们与所述重量构件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可朝向靠近所述压力构件的方向移动;以及弹性构件,这些弹性构件插设在所述联动构件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并且通过根据所述联动构件的所述移动推动所述压力构件,能够使所述压力构件朝向用于使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所述致动构件时吸收所述压力构件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所述推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联动构件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的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联动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离合器壳的第一板件和保持所述弹性构件的第二板件,并且其中,摩擦构件“m”插设在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的邻接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保持装置(推动装置和止挡件;邻接面),该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致动构件与所述操作装置之间的分开距离并且允许所述致动构件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按压接触辅助凸轮,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由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和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彼此相对布置而形成,并且适于在输入到所述输入构件的所述旋转驱动力可以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时增大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所述按压接触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构件可以通过手动或动力驱动的所述操作装置来操作。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和第六方面的本发明,因为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联动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它们与所述重量构件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可朝向靠近所述压力构件的方向移动;以及弹性构件,这些弹性构件插设在所述联动构件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并且通过根据所述联动构件的所述移动推动所述压力构件,能够使所述压力构件朝向使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所述致动构件时吸收所述压力构件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所述推动力,所以可以在动力传递的手动切断操作期间保持动力传递装置的操作性,简化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由此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故障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因为弹性构件包括插设在联动构件与压力构件之间的弹簧,所以可以在致动构件的操作期间可靠且平稳地吸收压力构件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推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因为联动构件包括连接到离合器壳的第一板件和保持弹性构件的第二板件,并且摩擦构件插设在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邻接面之间,所以可以在第一板件相对于第二板件的旋转期间平稳地执行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的滑动运动,并且可靠地执行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一体旋转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因为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保持装置(推动装置和止挡件;邻接面),该保持装置用于保持致动构件与操作装置之间的分开距离并且允许致动构件的运动,所以可以防止致动构件的致动的起始点与压力构件的位置不同,由此提高离合器操作的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因为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按压接触辅助凸轮,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由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和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彼此相对布置而形成,并且适于在输入到输入构件的旋转驱动力可以传递到输出构件时增大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按压接触力,所以除了由离心力引起的重量构件的移动所造成的按压接触力之外,可以向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施加按压接触力,由此实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的更平稳且可靠的按压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示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结构部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离合器壳的立体图;
图4示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离合器构件、压力构件和致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5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平面图;
图6沿图5的VI-VI线截取的纵向剖视图,该图示出按压接触辅助凸轮和反向扭矩限制凸轮;
图7示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8示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反向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9示出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一板件(一个联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0示出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二板件(另一个联动构件)的立体图,其中,图10(a)示出第二板件的正面,并且图10(b)示出其背面;
图11示出在移动一个重量构件的过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2示出在已经移动一个重量构件的状态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3示出在已经操作致动构件的状态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5示出在移动一个重量构件的过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6示出在已经移动一个重量构件的状态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17示出在已经操作致动构件的状态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诸如摩托车等的车辆上,以任意向变速器或驱动轮传递或从变速器或驱动轮切断引擎的驱动力。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传递装置主要包括:离合器壳2,在该离合器壳2上安装有作为输入构件的齿轮1;离合器构件4,该离合器构件4连接到作为输出构件的轴3;压力构件5,该压力构件5布置在离合器构件4的左边(图1)处;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多个从动侧离合器盘7;重量构件8,这些重量构件8由可在离合器壳2内滚动的硬球形成(图1中示出一个重量构件8);手动操作致动构件9;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该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充当联动构件;以及弹性构件13。
齿轮1经由铆钉“R”等连接到离合器壳2,并且可以经由从引擎传递的驱动力(旋转力)来绕轴3旋转。离合器壳2形成为在其右端(图1)处开口的圆筒形外壳,并且随着齿轮1的旋转而旋转。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6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离合器壳2的内周上。各个驱动侧离合器盘6包括大致环形板,并且适于与离合器壳2一起旋转并且能够沿着离合器壳2沿轴向向左右两边滑动(图1)。
如图3所示,离合器壳2在其底面上形成有多个径向延伸槽2a。在各个槽2a中均布置有一个重量构件8,并且当离合器壳2在停止状态下时,重量构件8位于图1所示的径向最内位置处,并且当离合器壳2在旋转条件下时,重量构件8位于图12所示的径向最外位置处。
离合器构件4在其基底4d处紧固到轴(输出构件)3的末端,当使离合器构件4旋转时,轴3与离合器构件4一起旋转。压力构件5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离合器构件4上,并且多个从动侧离合器盘7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压力构件5上。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彼此交替布置在压力构件5的凸缘面5c与离合器构件4的凸缘面4c之间。
压力构件5如上所述沿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离合器构件4上,并且可以根据压力构件5相对于离合器构件4的轴向移动,按压接触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和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如图4所示,压力构件5形成有沿着其轴延伸的花键,该花键上滑动地嵌合有从动侧离合器盘7。
更具体地,花键如图4所示形成在压力构件5的大致整个外周上,并且从动侧离合器盘7嵌合在花键中,使得它们可以相对于压力构件5沿轴向滑动,并且与压力构件5一起旋转。
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交替布置以形成叠层,使得它们可以彼此按压接触和释放。即,离合器盘6、7可以分别在离合器壳2和压力构件5上沿轴向滑动。因此,当使压力构件5朝向右边(图1)移动以使得压力构件5的凸缘面5c靠近离合器构件4的凸缘面4c时,可以使离合器盘6、7按压接触。由此,离合器壳2的旋转力可以经由压力构件5传递给离合器构件4和轴3。相反,当使压力构件5朝向左边(图1)移动以使得压力构件5的凸缘面5c和离合器构件4的凸缘面4c移动而彼此分开时,释放离合器盘6、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因此,离合器构件4无法跟随离合器壳2的旋转,由此,旋转力也无法传递到轴3。
在本说明书中,离合器盘6、7的术语“分离”不一定意味着在离合器盘6、7之间形成任何间隙的情况。因此,其包括离合器构件4例如,由于离合器盘6、7之间的滑动而无法跟随离合器壳2的旋转的情况。因此,该装置被构造为在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彼此按压接触的情况下,向轴3(输出构件)传递输入到离合器壳2的旋转力(引擎的驱动力),而在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彼此释放的情况下,防止向轴3(输出构件)传递输入到离合器壳的旋转力(引擎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如图6至图8所示,离合器构件4形成有倾斜面4a、4b,并且压力构件5形成有与倾斜面4a、4b分别对置的倾斜面5a、5b。即,倾斜面4a和倾斜面5a在彼此紧靠时执行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功能,并且倾斜面4b和倾斜面5b在彼此紧靠时执行反向扭矩限制凸轮的功能。
如图7所示,在启动引擎时,当在输入到齿轮1和离合器壳2的旋转力“a”可以经由压力构件5和离合器构件4传递到轴3的情况下时,由于向压力构件5施加旋转力“a”,经由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凸轮作用,在压力构件5上造成力“c”。因此,使压力构件5进一步朝向离合器构件4的凸缘面4c(朝向图1中右边)移动,由此增大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
相反,当轴3的旋转速度超过齿轮1和离合器壳2的旋转速度并且如图8所示产生反向扭矩“b”时,经由反向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在压力构件5上造成力“d”。因此,使压力构件5朝向方向“d”移动,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分开以释放按压接触力。这使得能够防止由反向扭矩造成的动力传递装置和引擎的故障。
重量构件8布置在离合器壳2上所形成的径向延伸槽2a中,用于根据由于因离合器壳2的旋转而引起的离心力造成的、重量构件8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而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按压接触。即,槽2a的底面(即,重量构件8的滚动面)形成为上坡斜度,并且重量构件8适于当离合器壳2在停止情况下时,经由弹性构件13的推动力保持在径向最内位置处,并且当使离合器壳2旋转时,借助离心力沿着上坡斜度(参见图11)朝向径向最外位置(参见图12)移动。
致动构件9具有图4所示的外部形状,并且经由手动操作装置10操作,以使压力构件5朝向左边(参见1)移动,以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操作装置10由驾驶者经由车辆的离合器踏板或离合器杆手动操作,以朝向左边(图1)移动,以如图13所示,在抵接轴承“B”(严格地讲是轴承的内圈)的情况下朝向左边推动致动构件9。
更具体地,致动构件9经由推动装置14布置为与压力构件5邻近,并且适于当经由操作装置10朝向左边推动致动构件9时,在抵抗推动装置14的弹性力移动并且紧靠压力构件5的情况下,使压力构件5向左边移动(图1)。虽然推动装置14被示出为卷簧,但是可以使用诸如蝶形弹簧等的、通常能够朝向与推动方向相反的右边推动致动构件9的任意常规推动装置。
提供了一种止挡件15,该止挡件在紧靠被推动装置14推动的致动构件9的情况下限制致动构件9的进一步向右移动(图1)。因此,致动构件9在未致动时间期间保持在紧靠止挡件15的位置,并且当致动构件9由操作装置10操作时,在抵抗推动装置14的推动力向左边移动之后,在致动构件9紧靠压力构件5的情况下使压力构件5向左边移动(图1)。由此,推动装置14和止挡件15构成用于保持致动构件9与操作装置10之间的分开距离并且允许致动构件9的操作的本发明的保持装置。
构成本发明的联动构件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适于与重量构件8从它们的径向最内位置到径向最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朝向压力构件5移动。第一板件11包括图9所示的环形构件,该环形构件形成有中心孔11a和位于其外周上的多个突起11b。突起11b适于嵌合在形成于离合器壳2的内周上的槽中,并且能够与离合器壳2一起旋转并在图1中向右左两个方向移动。
如图10所示,第二板件12也包括环形构件,该环形构件形成有沿着其内周边缘具有凹凸的中心孔12a,并且第二板件被组装到离合器构件4,上述凹凸嵌合在形成于离合器构件4的外周上的花键上。第二板件12的一个表面支撑弹性构件13的一端并且第二板件12的另一个表面(背面)具有附接到此的环形布置的摩擦构件“m”。当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组装到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时,摩擦构件“m”布置在第一板件11与第二板件12之间。
因此,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可以经由摩擦构件“m”一体旋转并向左右方向移动(图1),并且还可以彼此独立地旋转,使得当停止第二板件12的旋转时,第一板件11在摩擦构件“m”上滑动。重量构件8与第一板件11的背面接触。因此,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因此,压力构件5)由于施加于其的离心力而与重量构件8的径向移动联动,并且向右左方向移动(图1)。
弹性构件13包括插设在联动构件(即,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与压力构件之间的卷簧,并且通过根据联动构件的移动推动压力构件5,能够使压力构件5朝向用于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致动构件9时吸收压力构件5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推动力。
即,当重量构件8根据离合器壳2的旋转从它们的径向最内位置移动到径向最外位置,并且由此推动第一和第二板件11、12(即,联动构件)时,推动力经由弹性构件13传递到压力构件5,并且如图11和图12所示,使压力构件5向右边移动(图1),由此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按压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致动构件9,则施加于第一和第二板件(联动构件)11、12的推动力被弹性构件13吸收,并且因此,可以保持联动构件的位置(即,重量构件8的位置)(虽然压力构件5经由致动构件9引起的推动力而被朝向左边移动)。
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由于离心力引起重量构件8的径向移动而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彼此按压接触,可以传递驱动力,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手动操作致动构件9在保持重量构件8的径向最外位置的情况下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也可以切断动力传递,所以可以提高手动切断动力传递的操作的操作性。
然后,将描述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诸如摩托车等的车辆上,以任意向变速器或驱动轮传递或从变速器或驱动轮切断引擎的驱动力。如图14所示,动力传递装置主要包括:离合器壳2,在该离合器壳2上安装有作为输入构件的齿轮1;离合器构件6,该离合器构件6连接到作为输出构件的轴3;压力构件17,该压力构件17布置在离合器构件16的右侧(图14)处;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多个从动侧离合器盘7;重量构件8,这些重量构件8由可在离合器壳2内滚动的硬球形成;手动操作致动构件18;第一板件19和第二板件20,该第一板件19和第二板件20充当联动构件;以及弹性构件26。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元件由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壳2形成有用于引导由于离心力而移动的重量构件8的槽2a。然而,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卷簧23布置在离合器壳2与齿轮1之间,因此,离合器壳2可朝向齿轮1移动。在附图中,标记24表示布置在离合器壳与轴3之间的单向离合器,并且标记22表示布置在重量构件8与离合器构件16之间的环形板件。
当离合器壳2在停止情况下时,重量构件8经由卷簧23的推动力而保持在径向最内位置处,并且当离合器壳2旋转时,重量构件8经由离心力沿着上坡斜度移动(图15),并且最终移动到径向最外位置(图16)。当重量构件8移动到径向最外位置时,环形板件22被朝向右边推动并且同时,经由施加于重量球8的反作用力使离合器壳2抵抗卷簧23的推动力而朝向左边移动。
离合器构件16的基底16d紧固到轴3的末端,使得当旋转离合器构件16时,使作为输出构件的轴3旋转。压力构件17安装在离合器构件16上,并且多个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多个从动侧离合器盘7布置在压力构件17的凸缘面17c与离合器构件16的凸缘面16c之间。
使压力构件17沿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离合器构件16上,使得压力构件17可以按压接触并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压力构件17的外周形成有供从动侧离合器盘7嵌合在上面的轴向延伸花键。
而且,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离合器构件16形成有倾斜面16a、16b,并且压力构件17形成有与倾斜面16a、16b分别对置的倾斜面17a、17b。即,倾斜面16a和倾斜面17a在彼此紧靠时执行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功能,并且倾斜面16b和倾斜面17b在彼此紧靠时执行反向扭矩限制凸轮的功能。按压接触辅助凸轮和反向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致动构件18经由手动操作装置21操作,以使压力构件17朝向右边(参见14)移动,以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操作装置21由驾驶者经由车辆的离合器踏板或离合器杆等手动操作,以朝向左边(图1)移动,以如图17所示,在抵接轴承“B”(严格地讲是轴承的内圈)的情况下朝向右边拉动致动构件18。
更具体地,致动构件18经由推动装置25布置为与压力构件17(严格地说是压力构件的部分17e)邻近,并且适于当经由操作装置21朝向右边拉动致动构件18时,在抵抗推动装置25的弹性力移动并且紧靠压力构件17的情况下,使压力构件17移动到右边(图14)。虽然推动装置25被示出为卷簧,但是可以使用诸如蝶形弹簧等的、通常能够朝向与拉动方向相反的左边推动致动构件18的任意常规推动装置。
提供了邻接面16e,该邻接面16e在紧靠被推动装置25推动的致动构件18的情况下限制致动构件18向左边的进一步移动(图14)。因此,致动构件18在未致动时间期间保持在紧靠邻接面16e的位置,并且当致动构件18由操作装置21操作时,在抵抗推动装置25的推动力向右边移动之后,在致动构件18紧靠压力构件17的情况下使压力构件17向右边移动。由此,推动装置25和邻接面16e构成用于保持致动构件18与操作装置21之间的分开距离(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邻接情况)并且在工作时允许致动构件9的操作的本发明的保持装置。
构成本发明的联动构件的第一板件19和第二板件20适于与重量构件8从它们的径向最内位置到径向最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朝向压力构件17移动。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板件19包括环形构件,并且能够与离合器壳2一起旋转并向图14中的右左两个方向移动。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板件12也包括环形构件,并且第二板件12的一个表面支撑弹性构件26的一端并且第二板件12的另一个表面(背面)具有附接到此的以环形布置的摩擦构件“m”(参见图10的摩擦构件“m”)。当第一板件19和第二板件20组装到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时,摩擦构件“m”布置在第一板件19与第二板件20之间。
因此,第一板件19和第二板件20可以经由摩擦构件“m”一体旋转并向左右方向移动(图14),并且还可以彼此独立地旋转,使得当停止第二板件20的旋转时,第一板件19在摩擦构件“m”上滑动。当重量构件8从它们的径向最内位置向径向最外位置移动,并且整个离合器壳2也朝向左边移动时,第一和第二板件19、20与重量构件8的径向移动联动,并且朝向左边(图14)移动。
弹性构件26包括插设在联动构件(即,第一板件19和第二板件20)与压力构件17之间的卷簧,并且通过根据联动构件的移动推动压力构件17,能够使压力构件17朝向用于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致动构件18时吸收压力构件17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推动力。
即,当重量构件8根据离合器壳2的旋转从它们的径向最内位置向径向最外位置移动,由此通过重量构件8将第一和第二板件19、20(即,联动构件)与离合器壳2推动到一起时,推动力经由弹性构件26传递到压力构件17,并且如图15和图16所示,使压力构件17向左边移动(图14),由此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按压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致动构件18,则施加于第一和第二板件(联动构件)11、12的推动力被弹性构件26吸收,并且因此,可以保持联动构件的位置(即,重量构件8的位置)(虽然经由致动构件18引起的拉动力使压力构件17朝向右边移动)。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由于离心力引起重量构件8的径向移动而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彼此按压接触,可以传递驱动力,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手动操作致动构件18在保持重量构件8的径向最外位置的情况下释放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也可以切断动力传递,所以可以提高手动切断动力传递的操作的操作性。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因为其包括:联动构件(第一构件11;19和第二构件12;20),它们与重量构件8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可朝向靠近压力构件5;17的方向移动;以及弹性构件13;26,这些弹性构件13;26插设在联动构件11;19和12;20与压力构件5;17之间,并且通过根据联动构件11;19和12;20的移动推动压力构件5;17,能够使压力构件5;17朝向用于使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致动构件9;18时吸收压力构件5;17施加于联动构件11;19和12;20的推动力,所以可以在动力传递的手动切断操作期间保持动力传递装置的操作性,简化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由此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故障操作。
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因为在重量构件8从径向最内位置向径向最外位置的运动期间移动的可移动构件和由于手动操作致动构件9;18而移动的可移动构件形成为共同的单个构件(即,压力构件5;17),所以可以简化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由此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故障操作。
另外,因为弹性构件13;26包括插设在联动构件11;19和12;20与压力构件5;17之间的弹簧,所以可以在致动构件的操作期间可靠且平稳地吸收压力构件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推动力。弹性构件13;26不限于卷簧,并且可以是诸如蝶形弹簧等的任何其他常规推动装置。
而且,因为联动构件11;19和12;20包括连接到离合器壳2的第一板件11;19和保持弹性构件13;26的第二板件12;20,并且摩擦构件“m”插设在第一板件11;19和第二板件12;20的邻接面之间,所以可以在第一板件11;19相对于第二板件12;20的旋转期间平稳地执行第一板件11;19与第二板件12;20之间的滑动运动,并且可靠地执行第一板件11;19与第二板件12;20的一体旋转和移动。
另外,因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保持装置(即,推动装置14;25和止挡件15;邻接面16e),该保持装置用于保持致动构件9;18与操作装置10;21之间的分开距离并且允许致动构件9;18的运动,所以可以防止致动构件9;18的致动的起始点与压力构件5;17的位置不同,由此提高离合器操作的操作性。
而且,因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按压接触辅助凸轮,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由形成在离合器构件4;16上的倾斜凸轮面4a;16a和形成在压力构件5;17上的倾斜凸轮面5a;17a彼此相对布置而形成,并且适于在输入到输入构件1的旋转驱动力可以传递到输出构件3时增大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之间的按压接触力,所以除了由离心力引起的重量构件8的移动所造成的按压接触力之外,可以向驱动侧离合器盘6和从动侧离合器盘7施加按压接触力,由此实现驱动侧离合器盘6与从动侧离合器盘7的更平稳且可靠的按压接触。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示的和描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从动侧离合器盘7可以嵌合在离合器构件4;16上的花键上,或者可以省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或反向扭矩限制凸轮。具体地,因为反向扭矩限制凸轮由于重量构件而几乎无助于辅助按压接触力的功能,所以可以省略反向扭矩限制凸轮并且仅使用按压接触辅助凸轮。
另外,虽然描述了弹性构件13;26是插设在联动构件与压力构件之间的弹簧(卷簧),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弹性构件,只要它们插设在联动构件与压力构件之间即可。另外,可以省略保持装置,并且可以经由除了硬球之外的材料(例如,由于离心力而从径向最内位置向径向最外位置移动的任何构件)形成重量构件。
而且,虽然描述了致动构件9;18由手动操作装置10;21操作,但是操作装置不限于手动操作装置,而可以是那些由诸如电动马达、液压致动器等的任何致动器操作的操作装置。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应用于用于机动车、三轮或四轮手推车或通用机器等的多盘离合器型的动力传递装置。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以下构件的任何动力传递装置:联动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它们与重量构件从它们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可朝向靠近压力构件的方向移动;以及弹性构件,这些弹性构件插设在联动构件与压力构件之间,并且通过根据联动构件的移动推动压力构件,能够使压力构件朝向用于使驱动侧离合器盘和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致动构件时吸收压力构件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推动力(虽然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相比具有其他不同的外观或附加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1 齿轮(输入构件)
2 离合器壳
3 轴(输出构件)
4 离合器构件
5 压力构件
6 驱动侧离合器盘
7 从动侧离合器盘
8 重量构件
9 致动构件
10 操作装置
11 第一板件(联动构件)
12 第二板件(联动构件)
13 弹性构件
14 推动装置(保持装置)
15 止挡件(保持装置)
16 离合器构件
17 压力构件
18 致动构件
19 第一板件(联动构件)
20 第二板件(联动构件)
21 操作装置
22 环形板件
23 卷簧
24 单向离合器
25 推动装置
26 弹性构件
m 摩擦构件
4a、5a 倾斜面(按压接触辅助凸轮)
4b、5b 倾斜面(反向扭矩限制凸轮)
16a、17a 倾斜面(按压接触辅助凸轮)
16b、17b 倾斜面(反向扭矩限制凸轮)
Claims (11)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用于通过使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或者释放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按压接触力,而将输入到输入构件的旋转驱动力向输出构件传递或将输入到输入构件的旋转驱动力从输出构件切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
离合器壳,该离合器壳能够与所述输入构件一起旋转并且该离合器壳上安装有多个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
多个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多个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与所述离合器壳的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交替地布置在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之间;
离合器构件,该离合器构件连接到所述输出构件;
压力构件,该压力构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使得随着所述压力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沿轴向靠近和分离,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被迫彼此按压接触,或者作用在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上的所述按压接触力被释放;
重量构件,所述重量构件布置于形成在所述离合器壳上的径向延伸槽中,用于根据所述重量构件从该重量构件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而使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所述重量构件从该重量构件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是由于因所述离合器壳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力而导致的;以及
致动构件,该致动构件用于使所述压力构件朝向用于释放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所述按压接触力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
联动构件,所述联动构件与所述重量构件从该重量构件的径向向内位置向径向向外位置的移动联动,并且能够朝向靠近所述压力构件的方向移动;以及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插设在所述联动构件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并且通过根据所述联动构件的移动来推动所述压力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能够使所述压力构件朝向用于使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和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按压接触的方向移动,并且还能够在操作所述致动构件时吸收所述压力构件施加于联动构件的推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联动构件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联动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离合器壳的第一板件和保持所述弹性构件的第二板件,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的邻接面之间插设有摩擦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联动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离合器壳的第一板件和保持所述弹性构件的第二板件,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的邻接面之间插设有摩擦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致动构件与操作装置之间的分开距离并且允许所述致动构件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按压接触辅助凸轮,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由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和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彼此相对布置而形成,并且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适于在输入到所述输入构件的所述旋转驱动力能够被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时增大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所述按压接触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按压接触辅助凸轮,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由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和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上的倾斜凸轮面彼此相对布置而形成,并且该按压接触辅助凸轮适于在输入到所述输入构件的所述旋转驱动力能够被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时增大所述驱动侧离合器盘与所述从动侧离合器盘之间的所述按压接触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能够通过由手动驱动或动力驱动的操作装置来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能够通过由手动驱动或动力驱动的操作装置来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能够通过由手动驱动或动力驱动的操作装置来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能够通过由手动驱动或动力驱动的操作装置来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JP2012-127440 | 2012-06-04 | ||
JP2012127440 | 2012-06-04 | ||
JP2012-127440 | 2012-06-04 | ||
PCT/JP2013/065359 WO2013183588A1 (ja) | 2012-06-04 | 2013-06-03 | 動力伝達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50300A CN104350300A (zh) | 2015-02-11 |
CN104350300B true CN104350300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4971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2931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300B (zh) | 2012-06-04 | 2013-06-03 | 动力传递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47803B2 (zh) |
JP (2) | JP6166720B2 (zh) |
CN (1) | CN104350300B (zh) |
DE (1) | DE112013002771T5 (zh) |
WO (1) | WO20131835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35346B2 (ja) * | 2014-12-04 | 2019-06-26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TWI582316B (zh) * | 2015-04-24 | 2017-05-11 | yu-xiu Yang | Coaxial fixed surface contact with the passive clutch of the saddle car with dry clutch |
JP6539121B2 (ja) * | 2015-06-11 | 2019-07-03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クラッチ装置 |
JP6649067B2 (ja) * | 2015-12-04 | 2020-02-19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
JP6655430B2 (ja) * | 2016-03-03 | 2020-02-26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DE102016211217B3 (de) * | 2016-06-23 | 2017-12-1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Fliehkraftkupplung mit reibungsminimiertem Koppelbolzen und Antriebsstrang |
DE102016219682A1 (de) * | 2016-10-11 | 2018-04-1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17103190A1 (de) * | 2017-02-16 | 2018-08-16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Fliehkraftkupplung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zumindest einem Befestigungselement für eine Gegendruckplatte |
JP6498722B2 (ja) * | 2017-06-01 | 2019-04-10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クラッチ装置 |
DE102017115210A1 (de) * | 2017-07-07 | 2019-01-1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kupplung |
JP6894792B2 (ja) * | 2017-07-27 | 2021-06-30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6502443B2 (ja) * | 2017-09-01 | 2019-04-17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6961427B2 (ja) * | 2017-09-01 | 2021-11-05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6553696B2 (ja) * | 2017-10-26 | 2019-07-31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クラッチ装置 |
DE102017130444A1 (de) * | 2017-12-19 | 2019-06-1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heit und Antriebsstrang |
DE102018102266A1 (de) * | 2018-02-01 | 2019-08-01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Zwei-Gang-Getriebe für 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Kraftfahrzeug |
JP7231333B2 (ja) | 2018-03-16 | 2023-03-01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クラッチ装置 |
JP6739464B2 (ja) * | 2018-04-13 | 2020-08-12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クラッチ装置 |
CN110623736B (zh) * | 2018-06-22 | 2021-01-05 | 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连接机构、动力机构、操作臂及从操作设备 |
JP7209520B2 (ja) * | 2018-12-05 | 2023-01-20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7256323B2 (ja) * | 2018-12-05 | 2023-04-11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7307252B2 (ja) * | 2018-12-05 | 2023-07-11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7209521B2 (ja) * | 2018-12-05 | 2023-01-20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7149827B2 (ja) * | 2018-12-05 | 2022-10-07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7121647B2 (ja) * | 2018-12-05 | 2022-08-18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CN109707761A (zh) * | 2019-01-30 | 2019-05-03 | 张克军 | 具有离合功能的减速器 |
WO2021210194A1 (ja) | 2020-04-13 | 2021-10-21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EP4137715B1 (en) | 2020-04-13 | 2024-11-06 | Kabushiki Kaisha F.C.C.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EP4421341A1 (en) | 2020-04-13 | 2024-08-28 | Kabushiki Kaisha F.C.C.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JPWO2021210196A1 (zh) | 2020-04-13 | 2021-10-21 | ||
JP7405713B2 (ja) * | 2020-08-06 | 2023-12-26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動力伝達装置 |
JP2024118887A (ja) * | 2023-02-21 | 2024-09-02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クラッチ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63141A2 (en) * | 2007-11-21 | 2009-05-27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with friction clutch |
CN201747824U (zh) * | 2010-03-02 | 2011-02-16 | 陈培新 | 自动湿式离合器及该离合器的摩擦盘和定心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62485Y1 (zh) * | 1965-06-16 | 1971-01-28 | ||
JPS6053223A (ja) * | 1983-09-01 | 1985-03-26 | Honda Motor Co Ltd | クラツチ装置 |
JPH0320588Y2 (zh) * | 1984-10-26 | 1991-05-02 | ||
JPH04357339A (ja) * | 1991-06-03 | 1992-12-10 | Yamaha Motor Co Ltd | 多板遠心クラッチ |
JP3378097B2 (ja) * | 1994-09-29 | 2003-02-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摩擦クラッチ |
JP2005325993A (ja) * | 2004-01-14 | 2005-11-24 | F C C:Kk | 動力伝達装置 |
US8210333B2 (en) * | 2007-06-29 | 2012-07-03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Clutch and vehicle having clutch |
US20090107794A1 (en) * | 2007-10-31 | 2009-04-30 | Brp-Rotax Gmbh & Co. Kg | Clutch actuation system |
JP5208628B2 (ja) * | 2008-09-05 | 2013-06-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ッチ装置 |
JP5444153B2 (ja) * | 2010-07-29 | 2014-03-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ッチ装置 |
JP5717025B2 (ja) * | 2010-09-17 | 2015-05-13 |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 クラッチ装置におけるクラッチレリーズ機構 |
-
2013
- 2013-06-03 WO PCT/JP2013/065359 patent/WO201318358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6-03 CN CN201380029316.7A patent/CN1043503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6-03 DE DE201311002771 patent/DE112013002771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6-03 JP JP2014519980A patent/JP6166720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2-04 US US14/560,281 patent/US1004780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01-13 JP JP2017003996A patent/JP6388351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63141A2 (en) * | 2007-11-21 | 2009-05-27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with friction clutch |
CN201747824U (zh) * | 2010-03-02 | 2011-02-16 | 陈培新 | 自动湿式离合器及该离合器的摩擦盘和定心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183588A1 (ja) | 2013-12-12 |
US20150337910A1 (en) | 2015-11-26 |
JP6388351B2 (ja) | 2018-09-12 |
JPWO2013183588A1 (ja) | 2016-01-28 |
DE112013002771T5 (de) | 2015-04-30 |
JP6166720B2 (ja) | 2017-07-19 |
CN104350300A (zh) | 2015-02-11 |
US10047803B2 (en) | 2018-08-14 |
JP2017062048A (ja) | 2017-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50300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4011416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JP5854900B2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17155883A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EP3677805B1 (en)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EP3677806B1 (en)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JP7556870B2 (ja) | 新規な構造のクラッチアセンブリー | |
JPS629028A (ja) | 車両用クラツチ装置 | |
CN113167338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JP2020090987A5 (zh) | ||
JP2007327592A (ja) | 産業車両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装置 | |
JP2015135004A (ja) | ホイール式建設機械 | |
EP4234968A2 (en)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102748429A (zh) | 行星轮系辅助驱动机构及工程机械车辆 | |
JP2020090986A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CN202707858U (zh) | 楔块摩擦离合器 | |
JPH0725473Y2 (ja) | 走行作業車のサイドクラッチブレーキ構造 | |
JP6371784B2 (ja) | ホイール式建設機械 | |
JPH0772573B2 (ja) | 制動装置 | |
JP2018071764A (ja) | 多板式摩擦係合装置 | |
CN106884893A (zh) | 离合器装置 | |
CN101156002A (zh) | 惯性制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