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1031B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91031B CN104291031B CN201410495472.9A CN201410495472A CN104291031B CN 104291031 B CN104291031 B CN 104291031B CN 201410495472 A CN201410495472 A CN 201410495472A CN 104291031 B CN104291031 B CN 1042910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rge tank
- oil
- tank
- dehydrator
- su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32—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the effect of,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08—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17/0214—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with removal of one of the pha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包括油罐、脱水器、回油机构和连接所述油罐与所述脱水器的主油管道,所述回油机构包括缓冲罐、连接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主油管道的支油管道和控制机构,所述缓冲罐内设置有水,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脱水器中的油流入缓冲罐或控制所述缓冲罐中的油流入油罐。本发明通过降低回油机构的内部压力,将脱水器上部的油抽出至回油机构,使得油罐底部的水能通过主油管道进入脱水器,脱水器能继续脱水,若脱水器中由于水的含油量升高而不能脱水,将回油机构内的油排出至油罐,再抽取脱水器上部的油,循环脱水,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脱水干净,油的品质好,而且脱水效率高,能广泛应用于石化油罐脱水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化油罐脱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虹吸式油罐脱水回油系统包括油罐2、脱水器1以及用于连接油罐和脱水器的主油管道3,所述主油管道3与油罐1连接为向下弯曲的弯头31,由于弯头31的阻挡,进入了脱水器1的油无法自动回到油罐2中,必须由人工将脱水器内的油排掉,才能继续脱水,这样工作量大,而且人工排油的准确性不高,仅凭工人主观判断油的含水量,影响油的质量,而且脱水效率低,满足不了现代人对于油需求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人工脱水导致脱水质量低、脱水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脱水质量高、脱水效率高的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包括油罐、脱水器和连接所述油罐与所述脱水器的主油管道,所述脱水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油罐下方位置,所述主油管道的一端设置在脱水器上端部,其另一端延伸至油罐内,并通过弯头延伸至所述油罐的底部,还包括回油机构,所述回油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油管道上的缓冲罐、控制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主油管道的支油管道,所述支油管道与所述主油管道连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油管道的上部;
所述控制机构用于降低所述缓冲罐内的压力,使得大气压将脱水器上部的油压入所述缓冲罐,或用于增加所述缓冲罐内的压力,将所述缓冲罐内的油排出至所述油罐。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连通管;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其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第一缓冲罐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顶部开口;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三通阀,其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第一通气孔连接,其第二通口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通口与大气连通用于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气体;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随液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所述第一连通口。通过往第二缓冲罐注入压缩空气,将第一缓冲罐内的油排出至油罐,通过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使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脱水器上部的油被抽入第一缓冲罐内。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的连通管,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其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随液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所述第一连通口;
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油管道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T型阀和回油泵,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支油管道连接;所述回油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
或者,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回油泵的另一端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通孔连接,所述第二接口还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的第一连通口连接,所述回油泵与第二接口连接的一端也同时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的第一连通口连接。若现场没有压缩空气,通过回油泵将第一缓冲罐上部的油抽出至油罐,脱水器上部的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第一缓冲罐。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设置在第一缓冲罐上方的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顶部连通口;所述第一缓冲罐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接口;
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顶部连通口连接,其第二接口与外部的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接口作为排气孔与大气连通;
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液面上漂浮着第三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随液面的升降而封堵所述顶部连通口或第一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罐上方的第二缓冲罐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连通口;所述第一缓冲罐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接口;所述支油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回油泵和T型阀,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支油管道连接;所述回油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
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液面上漂浮着第四液位控制器,所述第四液位控制器随液面的升降而封堵所述顶部连通口或所述第二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油罐与所述脱水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控制主油管道的导通或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支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控制支油管道导通或断开。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回油方法,其步骤包括:
(1)脱水器与油罐通过水平设置的主油管道连通,在主油管道的上方设置缓冲罐,缓冲罐通过支油管道与主油管道连通,通过控制机构降低缓冲罐内部的压力,在大气的作用下,脱水器上部的油进入所述缓冲罐,同时油罐的水沿主油管道底部流入脱水器;
(2)脱水器脱水;
(3)脱水器中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加到一定比值,停止脱水,该比值为万分之一至百分之十;
(4)控制机构增加缓冲罐内的压力,将缓冲罐中的油排出至油罐,腾空缓冲罐中的油;
(5)重复步骤(1)~(4),循环脱水,直至脱水器不能脱水。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1)中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器和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往第二缓冲罐注入压缩空气,将所述第二缓冲罐内的液体介质压入第一缓冲罐,第一液位控制器随着液面下降,封堵第二缓冲罐的第一连通口,排出压缩空气,降低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所述步骤(4)中,通过往第二缓冲罐注入压缩空气,增加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将第一缓冲罐中的油排出至油罐。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三通阀,所述电磁阀的第一通口连接第二缓冲罐,其第二通口连接外部压缩空气设备;其第三通口与大气连通,用于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气体。
进一步地,若现场没有压缩空气,所述步骤(1)中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在支油管道上设置T型阀和回油泵,回油泵将所述第一缓冲罐中的油泵至油罐,回油泵停止工作,第一缓冲罐内的液体介质返回第二缓冲罐,第一缓冲罐内的气压降低,脱水器上部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经T型阀的另一接口进入第一缓冲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设置在第一缓冲罐上方的第二缓冲罐以及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第一管,所述第二缓冲罐顶部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设置有两位三通的电磁阀,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和液位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进入第二缓冲罐,增加缓冲罐内的压力,排出第一缓冲罐内的油至油罐;控制电磁阀,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降低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将脱水器上部的油吸入至第一缓冲罐。
进一步地,所述主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支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置回油机构,通过控制机构降低缓冲罐内的压力,脱水器上部的油流至缓冲罐,
使得油罐底部的水能通过主油管道进入脱水器,脱水器得以继续脱水,若脱水器中由于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大而不能脱水,通过控制机构增大缓冲罐内的压力,腾空缓冲罐内的油至油罐,再次抽取脱水器上部的油,循环脱水。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脱水干净,油的品质好,而且脱水效率高,能广泛应用于石化油罐脱水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的虹吸式油罐脱水回油系统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五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水器,2-油罐,3-主油管道,31-弯头,32-第一电磁阀,4-油,5-水,6-支油管道,61-第二电磁阀,7-回油机构,71-第一缓冲罐,72-第二缓冲罐,73-第一液位控制器,74-第一通气孔,75-第一连通口,76-第一电磁阀,77-第二通口,78-排气口,81-第一缓冲罐,82-第二缓冲罐,83-第二液位控制器,84-第二通气口,85-第一连通口,86-T型阀,87-回油泵;91-第一缓冲罐,92-第二缓冲罐,921-第一导管,922-顶部连通口,93-第三液位控制器,94-第二电磁阀,941-第一通气口,942-第二通气口,943-第三通气口,95-第一缓冲罐,96-第二缓冲罐,961-第二导管,962-通气口,97-第四液位控制器,98-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包括脱水器1、油罐2、回油机构7和连接所述油罐2与所述脱水器1的主油管道3,所述脱水器1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油罐2下方位置,所述主油管道3的一端设置在脱水器1上端部,其另一端延伸至油罐2内,并通过弯头31延伸至所述油罐2的底部,所述回油机构7包括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一缓冲罐71和第二缓冲罐72、连接第一缓冲罐71与主油管道3的支油管道6,第二缓冲罐7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71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75,其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第一通气口74,所述第二缓冲罐72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设置有电磁阀76,所述电磁阀76为三通阀,其第一接口与第二缓冲罐72的第一通气孔74连接,第二通口77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接口为排气口78;所述第二缓冲罐72内设置第一液位控制器73,所述第二缓冲罐72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本实施例中的液体介质为水,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73为浮球,其随第二缓冲罐72内的水面升降封堵所述有所述第一连通口75或所述第一通气孔74。
所述主油管道3上设置有关闭或开启主油管道3的第一电磁阀32,所述支油管道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1。
本实施例所述虹吸式油罐脱水回油系统的回油方法为:
(1)、开启电磁阀76,压缩空气从第二通口77进入第二缓冲罐72,将第二缓冲罐72内的水压入到第一缓冲罐71;第一缓冲罐71上部的油经支油管道6进入油罐2。
(2)第二缓冲罐72的液面下降,第一液位控制器73下降到底部后,将第二缓冲罐72的第一连通口75封堵。
(3)关闭电磁阀76的第二通口77,进入第二缓冲罐72的压缩空气经排气口78排出,第二缓冲罐72内部的压力降低,在油罐2自压作用下,脱水器1上部的油进入到第一缓冲罐71,第一液位控制器73随着液面上升,到达顶部后,封堵第二缓冲罐72的第一通气孔74;脱水器1的压力减小,油罐2底部的水经弯头31进入主油管道3,进入到脱水器1。
(4)脱水器1脱水,将水排出;脱水器1内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大,达到万分之一至百分之十,脱水器停止脱水时;重复步骤(1)~(3),直至脱水器1不能排出水,油罐内的水排清,完成脱水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除了回油机构不同,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回油机构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81和第二缓冲罐82,所述第二缓冲罐81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孔84、其底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口85,所述第二缓冲罐82内设置第二液位控制器83,所述第二缓冲罐82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本实施例中的液体介质为水,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83随第二缓冲罐82内的水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连通口85或所述第一通气孔84。
所述支油管道6上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T型阀86和回油泵87,所述T型阀86的三个连接头分别为接头A、接头B和接头C,接头C与支油管道6连接,接头A与回油泵87的一端连接,接头B与第一缓冲罐81连接,所述回油泵87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罐8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回油方法为:
(1)启动回油泵87,T型阀86的接头A与接头C连通,接头B封闭,第一缓冲罐81中的油被回油泵87抽出,油沿如图3所示的实线方向流动,经支油管道6回到油罐2。
(2)第二缓冲罐82中的第二液位控制器83随着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到第二缓冲罐82的底部,将第一连通口85封堵。
(3)回油泵87停止工作,T型阀86的接头C与接头B导通,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第一缓冲罐81内的水回流至第二缓冲罐82内,第一缓冲罐81的压力减小,脱水器1上部的油4经接头C和接头B进入第一缓冲罐81,第一缓冲罐81底部的水进入第二缓冲罐82,第二液位控制器83随着液面上升,密封第二缓冲罐82顶部的第二通气口84;同时,油罐2底部的水5经主油管3进入脱水器1。
(4)脱水器1脱水,排出水,脱水器1内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大,达到万分之一至百分之十,脱水器停止脱水,重复步骤(1)~(3),进行多次脱水,脱水器不能再排出水,说明油罐中已经没水了,完成油罐脱水。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除了回油机构与实施例一不同外,其它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实施施一相同,所述回油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罐91、第二缓冲罐92以及连通第一缓冲罐91与第二缓冲罐92的第一导管921,所述第二缓冲罐92设置在第一缓冲罐91的上方,所述第一导管921的一端设置在第二缓冲罐92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罐91的底部,所述第一缓冲罐91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输入口,所述第一缓冲罐91通过输入口连接支油管道6与主油管道3连通,所述第二缓冲罐92上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为水,所述水面上放置有第三液位控制器93,其随着水面的升降,封堵所述第二缓冲罐92的顶部连通口922或底部连通口,所述第二缓冲罐92的顶部连通口922连通有两位三通的第二电磁阀94,所述第二电磁阀94的第一通气口941与顶部连通口922连接,其第二通气口942与外部的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通气口943作为排气孔。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脱水方法,其步骤为:
(1)开启第二电磁阀94,使得压缩空气经第二通气口942和第一通气口941,进入第二缓冲罐92,第二缓冲罐92内的水经导管921进入第一缓冲罐91。
(2)当水面下降至第二缓冲罐92的底部,第三液位控制器93封堵第二缓冲罐92的底部连通口。
(3)关闭第二电磁阀94,第一通气口941与第三通气口943导通,压缩空气从第三通气口943排出,内的气压瞬间下降,第一缓冲罐91内的水经第一导管921返回第二缓冲罐92内,脱水器1内上表面的油经支油管道进入第一缓冲罐91,同时,油罐2的水经主油管道进入脱水器。
(4)随着水面上升至第二缓冲罐92的顶部,第三液位控制器93封堵第二缓冲罐92的顶部连通口922。
(5)脱水器进行脱水,将水排出,随着脱水器中水与油的容积比增大,脱水器不能脱水,重复步骤(1)~(4),将第一缓冲罐91内的油压回油罐,再吸出脱水器中的油,进行循环脱水,直至脱水器脱不出水,完成油罐脱水。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除了回油机构7外,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所述回油机构7包括第一缓冲罐81、第二缓冲罐82、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81和第二缓冲罐82的连通管,所述第一缓冲罐81的重心设置得比第二缓冲罐82的重心高。所述第一缓冲罐81与第二缓冲罐82之间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第一缓冲罐81的顶部设置有出口,通过支油管道6与主油管道3连通。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T型阀86和回油泵87,所述T型阀86的三个连接头分别为接头A、接头B和接头C,接头C与支油管道6连接,接头A与回油泵87的一端连接,接头B与第一缓冲罐81连接,所述回油泵87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罐82连接。
所述第二缓冲罐8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气口84,其内部装有密度比油大的液体介质,本实施例中的液体介质为水,水面上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器83,第二液位控制器83随着水面的升降,封堵其顶部的第二通气口84或其底部的第一连通口85。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脱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启动回油泵87,T型阀86的接头A与接头C连通,接头B封闭,第二缓冲罐82中的水被回油泵87抽至第一缓冲罐81,第一缓冲罐82的油被排出至油罐2。
(2)第二缓冲罐82中的第二液位控制器83随着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到第二缓冲罐82的底部,将第一连通口85封堵。
(3)回油泵87停止工作,T型阀86的接头C与接头B导通,第一缓冲罐81的水通过接头C与接头B回流至第二缓冲罐82,缓冲罐81内的气压降低,脱水器1上部的油4进入第一缓冲罐81,第二液位控制器83随着液面上升,密封第二缓冲罐82顶部的第二通气口84;
同时,油罐2底部的水5经主油管3进入脱水器1。
(4)脱水器1脱水,排出水,脱水器1内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大,达到万分之一至百分之十,脱水器停止脱水,重复步骤(1)~(3),进行多次脱水,脱水器不能再排出水,说明油罐中已经没水了,完成油罐脱水。
实施例五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除了回油机构7,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所述回油机构7包括第一缓冲罐95、设置在第一缓冲罐95上方的第二缓冲罐96、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95和第二缓冲罐96的第二导管961,所述第一缓冲罐95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支油管道6与主油管道3连接,所述支油管道6上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第二缓冲罐96顶部设置有通气口962。所述第二导管961的一端设置在第二缓冲罐96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缓冲罐95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罐96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的液体介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介质为水,水面上漂浮着第四液位控制器97,所述第四液位控制器97随水面的升降,封堵所述第二缓冲罐97顶部的通气口962或其底部的第二导管961。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二T型阀86和回油泵87,所述T型阀86的三个连接头分别为接头A、接头B和接头C,接头C与支油管道6连接,接头A与回油泵87的一端连接,接头B与第一缓冲罐95连接,所述回油泵87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罐95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脱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启动回油泵87,T型阀86的接头A与接头C连通,接头B封闭,第一缓冲罐95的油被抽出至油罐2,第二缓冲罐96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二导管962流至第一缓冲罐95。
(2)第二缓冲罐96中的第四液位控制器97随着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到第二缓冲罐96的底部,将第二导管961封堵。
(3)回油泵87停止工作,T型阀86的接头C与接头B导通,第一缓冲罐81的水在油罐自压力下回流至第二缓冲罐96,第一缓冲罐95内的气压降低,脱水器1上部的油4进入第一缓冲罐95,第四液位控制器97随着液面上升,密封第二缓冲罐96顶部的通气口962;同时,油罐2底部的水5经主油管3进入脱水器1。
(4)脱水器1脱水,排出水,脱水器1内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大,达到万分之一至百分之十,脱水器停止脱水,重复步骤(1)~(3),进行多次脱水,脱水器不能再排出水,说明油罐中已经没水了,完成油罐脱水。
本发明经过反复循环脱水,自动化程度高,脱水干净,油的品质好,而且脱水效率高,能广泛应用于石化油罐脱水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包括油罐、脱水器和连接所述油罐与所述脱水器的主油管道,所述脱水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油罐下方位置,所述主油管道的一端设置在脱水器上端部,其另一端延伸至油罐内,并通过弯头延伸至所述油罐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油机构,所述回油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油管道上的缓冲罐、控制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主油管道的支油管道,所述支油管道与所述主油管道连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油管道的上部;
所述控制机构用于降低所述缓冲罐内的压力,使得大气压将脱水器上部的油压入所述缓冲罐,或用于增加所述缓冲罐内的压力,将所述缓冲罐内的油排出至所述油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连通管;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其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第一缓冲罐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顶部开口;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三通阀,其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第一通气孔连接,其第二通口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通口与大气连通用于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气体;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随液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所述第一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的连通管,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其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随液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所述第一连通口;
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油管道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T型阀和回油泵,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支油管道连接;所述回油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
或者,所述控制机构包括T型阀和回油泵,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回油泵的另一端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通孔连接,所述第二接口还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的第一连通口连接,所述回油泵与第二接口连接的一端也同时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的第一连通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设置在第一缓冲罐上方的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顶部连通口;
所述第一缓冲罐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接口;
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顶部连通口连接,其第二接口与外部的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接口作为排气孔与大气连通;
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液面上漂浮着第三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随液面的升降而封堵所述顶部连通口或第一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罐上方的第二缓冲罐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连通口;所述第一缓冲罐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接口;所述支油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回油泵和T型阀,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支油管道连接;所述回油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
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液面上漂浮着第四液位控制器,所述第四液位控制器随液面的升降而封堵所述顶部连通口或所述第二导管。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的回油方法,其步骤包括:
(1)控制机构增加缓冲罐内的压力,将缓冲罐中的油排出至油罐,腾空缓冲罐中的油;
(2)脱水器与油罐通过水平设置的主油管道连通,在主油管道的上方设置缓冲罐,缓冲罐通过支油管道与主油管道连通,通过控制机构降低缓冲罐内部的压力,在大气的作用下,脱水器上部的油进入所述缓冲罐,同时油罐的水沿主油管道底部流入脱水器;
(3)脱水器脱水;
(4)脱水器中油与水的容积比增加到一定比值,停止脱水;
(5)重复步骤(1)~(4),循环脱水,直至脱水器不能再排出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连通管;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其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第一缓冲罐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顶部开口;
所述步骤(1)中,通过往第二缓冲罐注入压缩空气,增加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将第一缓冲罐中的油排出至油罐;
所述步骤(2)中往第二缓冲罐注入压缩空气,将所述第二缓冲罐内的液体介质压入第一缓冲罐,第一液位控制器随着液面下降,封堵第二缓冲罐的第一连通口,排出压缩空气,降低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三通阀,其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第一通气孔连接,其第二通口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通口与大气连通用于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气体;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随液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所述第一连通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的连通管,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底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其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孔;
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随液面升降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所述第一连通口;
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油管道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T型阀和回油泵,所述T型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回油泵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其第三接口与所述支油管道连接;所述回油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
所述步骤(1)中,回油泵将所述第一缓冲罐中的油泵至油罐,所述步骤(2)中,回油泵停止工作,第一缓冲罐内的液体介质返回第二缓冲罐,第一缓冲罐内的气压降低,脱水器上部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经T型阀的另一接口进入第一缓冲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设置在第一缓冲罐上方的第二缓冲罐和用于连通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罐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的顶部连通口;所述第一缓冲罐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油管道连通的接口;
所述第二缓冲罐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顶部连通口连接,其第二接口与外部的压缩空气设备连接,其第三接口作为排气孔与大气连通;
所述第二缓冲罐内装有密度比油的密度大且与油不相溶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液面上漂浮着第三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随液面的升降而封堵所述顶部连通口或第一导管;
所述步骤(1)中,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进入第二缓冲罐,增加缓冲罐内的压力,排出第一缓冲罐内的油至油罐;所述步骤(2)中,控制电磁阀,排出第二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降低第二缓冲罐内的压力,将脱水器上部的油吸入至第一缓冲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95472.9A CN104291031B (zh) | 2014-09-24 | 2014-09-24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95472.9A CN104291031B (zh) | 2014-09-24 | 2014-09-24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91031A CN104291031A (zh) | 2015-01-21 |
CN104291031B true CN104291031B (zh) | 2017-06-27 |
Family
ID=5231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95472.9A Active CN104291031B (zh) | 2014-09-24 | 2014-09-24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910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16893B (zh) * | 2015-12-14 | 2018-02-06 | 广州天禾自动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虹吸式油罐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回油方法 |
CN106742857B (zh) * | 2017-02-17 | 2019-09-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储油罐除水装置 |
CN108626578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中科隆声科技有限公司 | 无回流口的储罐虹吸口自动脱水回流系统及方法 |
CN109513235A (zh) * | 2019-01-10 | 2019-03-26 | 成都润亿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餐饮油污水分离设备 |
CN110203572A (zh) * | 2019-07-08 | 2019-09-06 | 广州天禾自动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油罐脱水系统的休眠方法及休眠装置 |
CN113321266A (zh) * | 2021-05-24 | 2021-08-31 | 北京瑞普三元仪表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水双相流分离装置、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76394A (ja) * | 1993-06-28 | 1995-03-20 | Sanyo Koki Kk | 原油備蓄タンクの水切り回収処理装置 |
JP3597900B2 (ja) * | 1995-01-23 | 2004-12-08 | 出光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タンク内貯蔵原油等の自動水切り装置 |
CN2234932Y (zh) * | 1995-08-23 | 1996-09-11 | 奉化市索图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 油罐自动脱水装置 |
CN2403733Y (zh) * | 2000-01-14 | 2000-11-01 | 乐清市银河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油罐脱水自动控制装置 |
JP4213426B2 (ja) * | 2002-07-30 | 2009-01-21 |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 冷熱衝撃装置の熱媒液再生装置 |
CN2695083Y (zh) * | 2003-07-04 | 2005-04-27 | 杨增良 | 油品强制脱水装置 |
WO2013049271A1 (en) * | 2011-09-30 | 2013-04-04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Tank dewatering sensing and valv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204173386U (zh) * | 2014-09-24 | 2015-02-25 | 广州天禾自动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 |
-
2014
- 2014-09-24 CN CN201410495472.9A patent/CN10429103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91031A (zh) | 2015-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91031B (zh)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 |
CN202612128U (zh) | 水泵自动引水装置 | |
CN103061384A (zh) | 用于二次加压的节能高层供水系统及其节能供水方法 | |
CN204173386U (zh) |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 | |
CN204959727U (zh) | 一种液位控制式水汽分离装置 | |
CN101943918A (zh) | 一种高精度恒定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5416893A (zh) | 一种虹吸式油罐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回油方法 | |
CN206362421U (zh) | 微小流量标准装置换向称重机构 | |
CN220238218U (zh) | 一种气动液气分离设备 | |
CN211113964U (zh) | 一种虹吸装置 | |
CN107125184A (zh) | 一种负压鱼缸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7375746U (zh) | 一种免泵体的液体交换装置 | |
CN203906451U (zh) | 断路器液压机构自动排气报警装置 | |
CN203379640U (zh) | 油泵车抽真空油气分离装置 | |
CN210660206U (zh) | 一种全自动高负压放水器 | |
CN203049695U (zh) | 用于二次加压的节能高层供水系统 | |
CN207493293U (zh) | 一种液体回收与转运装置 | |
CN205327887U (zh) | 一种真空积油自动排放系统 | |
CN203670223U (zh) | 一种智能强自吸装置 | |
CN102927833A (zh) | 凝汽器水室真空抽气系统及真空抽气方法 | |
CN202951287U (zh) | 溢流沉降罐出水加压装置 | |
CN202347636U (zh) | 半地下式循环水泵房的集水坑排水装置 | |
CN202194798U (zh) | 一种中央真空装置 | |
CN207100167U (zh) | 一种负压鱼缸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4261364U (zh) | 烟草萃取液蒸发浓缩器冷凝水排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801, Building A, No. 10 Xicheng Middle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3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AY WO AUTOMATIO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102B, No. 9 Caibin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63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DAY WO AUTOMATION INDUSTRIAL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