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 单位不给职工缴纳社保,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单位不给职工缴纳社保,后果到底有多严重???1.职工投诉,强制补缴,承担社保及滞纳金。2.税务机关有权强制征缴。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还要面临罚款的行政处罚!3.职工发生就医、生育、工伤、失业、退休等情况,享受不了医保报销、生育津贴、工伤赔偿、失业金、退休金,职工可以要求单位赔偿上述保险待遇。有些工伤甚至工亡案件,赔偿数额巨...

    郑德龙律师 债权债务,人身损害,婚姻家庭,工伤赔偿,工程建筑,劳动纠纷,继承 2025.01.16 15:36
  • 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小股东如何维权应对?

    公司大股东(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或者公司利益,小股东如何维权解决?1.大股东把持公司财务、账目,不向小股东披露公司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的,小股东如何应对?小股东可以提起股东知情权诉讼,要求查阅、复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了解情况。2.大股东在公司确有盈利的情况下,拒不分红,对于小股东提议召开股...

    郑德龙律师 债权债务,人身损害,婚姻家庭,工伤赔偿,工程建筑,劳动纠纷,继承 2024.11.18 17:10
  • 被迫离职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的情形

    被迫离职可以拿经济补偿?当前大环境下企业用工负担较重,岗位、薪资、待遇难免要给职工进行调整或降低。不想干或者有离职想法的职工就想通过被迫离职,拿到经济补偿金后,走人。那么是不是职工找个理由就可以提出被迫离职,单位就需要支付高额的经济补偿?哪些理由不该支付呢?劳动者基于用人单位下列原因提出离职的,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1...

    郑德龙律师 债权债务,人身损害,婚姻家庭,工伤赔偿,工程建筑,劳动纠纷,继承 2024.10.14 16:19
  • 若公司强制性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劳动者应保留公司强制性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据,如书面通知、邮件、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将对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其次,劳动者可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公司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督促公司改正违法行为。 再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在申请仲裁时,劳动者需明确自己的诉求,包括赔偿金的数额计算依据等,并提交相关证据。 最后,若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围绕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辩论,由法院作出最终裁决。 总之,当公司强制性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山东-烟台2025-02-07 23:344位律师解答
  • 遗产继承不公证的情况下,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可由所有继承人协商一致,拟定遗产分配协议,明确各继承人的份额、分配方式等内容,并由全体继承人签字确认。此协议在继承人之间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保障各方的权益。 其次,若继承人之间对遗产分配存在争议或无法协商一致,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各方应提供相关证据,如遗嘱(若有)、被继承人的财产证明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情况,作出公正的判决,确定遗产的分配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不公证的遗产继承协议或法院判决,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如其他继承人不配合等情况。为避免后续纠纷,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办理遗产继承公证,以增强协议或判决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同时,继承人应及时办理遗产过户等相关手续,确保遗产的合法转移和使用。
    山东-烟台2025-02-08 05:554位律师解答
  • 诈骗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 从手段上看,常见的诈骗方式有多种。比如利用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进行虚假宣传,诱使受害者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编造虚假的投资项目,以高回报率吸引人们投入资金;假冒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查处违法犯罪为由,让受害者转账以“配合调查”等。 在具体案例中,诈骗者会先与受害者建立某种联系,获取其信任后,逐渐透露虚假信息或提出不合理要求。受害者往往因缺乏警惕或被利益诱惑而陷入骗局,最终遭受财产损失。 要防范诈骗,需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尤其是涉及钱财的事宜。对不明来源的电话、短信、邮件等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发现疑似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山东-烟台2025-02-08 00:414位律师解答
  • 一般来说,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询买房网签合同号: 其一,前往购房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或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其服务窗口向工作人员提供相关购房信息,如购房者姓名、购房地址等,他们可通过系统查询并告知网签合同号。 其二,登录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官方网站,通常在网站的个人购房查询入口,输入购房者的身份证号码、购房合同约定的密码等信息进行登录,登录后在个人购房相关页面中可找到网签合同号的信息。 其三,若购房时是通过开发商办理网签手续的,可联系开发商的客服人员或销售人员,向他们提供购房的基本信息,他们能协助查询并告知网签合同号。 其四,部分银行在办理贷款等相关业务时,也可能会留存购房的网签合同号信息,可前往办理贷款的银行咨询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查询到。
    山东-烟台2025-02-08 00:594位律师解答
律师太多 不知道怎么选?
  • 看案例

    看律师亲办案件,了解以往经验

  • 看口碑

    通过用户评价,反映律师水平

  • 看服务

    看律师服务记录,掌握律师情况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