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 借用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责任吗?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朋友借车的情况,那么借车给别人时也要注意,机动车的主要零件是否存在故障、是否正常年检、是否正常购买保险,保证出借的机动车符合安全驾驶的要求。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人民法院就受理了一起借用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  2022年12月,艾某与阿某在阿某家聚会,艾某由于紧急情况需要临时离...

    刘兆祥律师 刑事辩护,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2024.12.09 15:45
  • ?死亡赔偿金是否为遗产,对其又能否平均分割?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死亡抚恤金分割纠纷案件,并作出了公开宣判,判决原告老钟、被告石某某、黄某应按20%、60%、20%的比例分割,原告应分得交通事故赔偿款34.2万余元。  原来,在2023年12月26日20时左右,案外人葛某驾驶轿车沿当地215省道行驶至人行横道处时,与南侧非机动车道小钟驾驶...

    刘兆祥律师 刑事辩护,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2024.12.09 15:22
  • 离婚后孩子归谁?15个法律要点

      1.孩子不满两周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家庭编解释》)第四十四条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亲请求直...

    唐吉圣律师 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工伤赔偿,人身损害 2022.10.21 16:48
  •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辞退员工: 其一,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需有明确的录用条件,并在试用期内对员工进行考核,若员工未达到该条件,可予以辞退。 其二,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需有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且该规章制度应向员工公示或告知,员工的行为确实违反了这些规章制度,达到可以辞退的程度。 其三,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这里的“重大损害”需有明确的界定和证据支持,并非一般性的工作失误。 其四,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其五,员工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其六,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是较为明确的辞退情形,只要员工被依法判刑,用人单位即可辞退。
    黑龙江-鹤岗2025-02-08 23:184位律师解答
  • 常见的券商股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等。这些券商在证券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 中信证券是国内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之一,业务涵盖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 国泰君安拥有全面的业务体系,在经纪、自营、投行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华泰证券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积极布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招商证券在零售业务、机构业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客户资源较为丰富。 申万宏源则是由申银万国证券和宏源证券合并而成,在业务整合和协同效应方面具有一定特色。 此外,还有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等也是较为知名的券商股,它们在不同方面各有特点,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黑龙江-鹤岗2025-02-09 04:504位律师解答
  • 故意伤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伤害行为的手段、伤害的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如果行为人具有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主观故意,并且实施了相应的伤害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伤害,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根据其年龄等情况,可能会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虽然造成了他人的伤害,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总之,故意伤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发生了故意伤害他人的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黑龙江-鹤岗2025-02-08 22:374位律师解答
  • 羁押和拘留在性质和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 拘留主要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目的是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限制犯罪嫌疑人或现行犯的人身自由,以防止其逃跑、毁灭证据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等。拘留的期限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 37 天。 羁押则是在拘留之后的一种更为长期的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通常是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关押在特定的场所,以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羁押的期限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而定,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从严重程度来看,羁押的限制人身自由程度相对更甚,因为其持续时间较长,对被羁押人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影响更大。但具体哪种情况更严重,还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法律程序以及对被限制人身自由者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总体而言,两者都是法律程序中的重要措施,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司法公正。
    黑龙江-鹤岗2025-02-09 03:354位律师解答
律师太多 不知道怎么选?
  • 看案例

    看律师亲办案件,了解以往经验

  • 看口碑

    通过用户评价,反映律师水平

  • 看服务

    看律师服务记录,掌握律师情况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