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316U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06316U TWM606316U TW109201094U TW109201094U TWM606316U TW M606316 U TWM606316 U TW M606316U TW 109201094 U TW109201094 U TW 109201094U TW 109201094 U TW109201094 U TW 109201094U TW M606316 U TWM606316 U TW M606316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axis
- optical
- optical lens
- lens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鏡頭,包含至少三透鏡,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為所述至少三透鏡,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包含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物側表面朝向物側方向,像側表面朝向像側方向,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光軸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藉此,可利於修正光學鏡頭周邊光線。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光學鏡頭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行動電子裝置上的微型化光學鏡頭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行動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由於往昔之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故一種符合前述需求的光學鏡頭遂成產業界努力的目標。
本新型提供一種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藉由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複合式鏡面
結構透鏡,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可利於修正光學鏡頭周邊光線。
依據本新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學鏡頭,包含至少三透鏡,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為所述至少三透鏡,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包含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物側表面朝向物側方向,像側表面朝向像側方向,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光軸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藉此,可利於修正光學鏡頭周邊光線。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凹面,且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可包含至少一凸面。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可為最接近光學鏡頭的成像面的具屈折力透鏡。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於近光軸處可具有負屈折力,且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外緣面可包含定位結構。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可包含至少一臨界點。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第一鏡面區為矩形,第一鏡面區的長邊長度為L,第一鏡面區的短邊長度為W,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25<L/W<1.80。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第一鏡面區的面積可大於第二鏡面區的面積。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第二鏡面區可為線對稱面形。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光學鏡頭可包含至少五透鏡,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為所述至少五透鏡,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五透鏡可為塑膠透鏡。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光學鏡頭的最大視角為FO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FOV>110度。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所述透鏡的折射率為N,光學鏡頭中至少一透鏡可滿足下列條件:V/N<11.9。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最接近被攝物的透鏡為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光學鏡頭的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ImgH,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TL/ImgH<3.0;以及1.20<Fno<3.0。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最接近被攝物的透鏡為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光學鏡頭的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複合式
鏡面結構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TL<9.0mm;以及0.10<CT<1.50mm。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更包含光圈,其可設置於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物側方向。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於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可具有最長的最大有效徑。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半數透鏡可為塑膠透鏡,光學鏡頭更包含鏡筒,鏡筒可包含定位結構。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更包含鏡筒,鏡筒的內壁可包含非圓形階差部。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非圓形階差部的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s,非圓形階差部的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大半徑為R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0<Rs/Rt<0.90。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所述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所述表面包含複數同心圓,同心圓相對於光軸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位於第一鏡面區任一同心圓對應相同半徑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A1|,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A1|<3.0μm。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A1|<2.0μm。此外,
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A1|<1.0μm。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電子感光元件用以與光學鏡頭組裝,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光學鏡頭的成像面,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所述表面的第二鏡面區包含水平位置及垂直位置,水平位置與光軸之間的半徑及垂直位置與光軸之間的半徑相同,水平位置與光軸之間的連線平行電子感光元件的長邊,垂直位置與光軸之間的連線平行電子感光元件的短邊;所述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水平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H,垂直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2H-Z2V|>3.0μm。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2H-Z2V|>4.0μm。此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2H-Z2V|>5.0μm。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所述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所述表面包含複數同心圓,同心圓相對於光軸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所述表面的外緣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同心圓中一同心圓與光軸之間的半徑為0.3×Ri,所述同心圓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3i|,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0.3i|<2.0μm。
根據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其中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所述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所述表面包
含複數同心圓,同心圓相對於光軸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所述表面的外緣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同心圓中一同心圓與光軸之間的半徑為0.8×Ri,所述同心圓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8i|,其可滿足下列條件:|△Z0.8i|>3.0μm。
藉由前述實施方式的光學鏡頭,有助壓縮光學鏡頭的體積。上述各技術特徵皆可單獨或組合配置。
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光學鏡頭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光學鏡頭的成像面。藉此,以適用於微型化的行動電子裝置。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行動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藉此,以提升成像品質。
10,30a,30b,30c,41,61,62,63,64,80,90:取像裝置
11,81,91:光學鏡頭
12,82,92:驅動裝置組
14,84,94:影像穩定模組
20,30,40:行動電子裝置
21,31:閃光燈模組
22,32:對焦輔助模組
23,33:影像訊號處理器
24:使用者介面
25:影像軟體處理器
26:被攝物
13,66,67,68,69,83,93:電子感光元件
100,200,300,400:光學鏡頭
101,201,301,401:光圈
302,402:光闌
110,210,310,4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物側表面
152,252,352,452:像側表面
160,360,460:第六透鏡
161,361,461:物側表面
162,362,462:像側表面
170,470:第七透鏡
171,471:物側表面
172,472:像側表面
180:第八透鏡
181:物側表面
182:像側表面
190,290,390,490:濾光元件
195,295,395,495:成像面
111p,181p,182p,251p,252p,361p,362p,471p,471q,472p:臨界點
113b,113c,113d,113e,113f,113g,113h,113i,113j:第一鏡面區
116b,116c,116d,116e,116f,116g,116h,116i,116j:第二鏡面區
1100b:光軸交點
1102b,1105b,1107b,1110b,1103d,1108d,1109d,1110d,1103f,1108f,1110f:同心圓
b1,b2,b3,b4,b5,b6:位置
b1x,b3x:平行光軸位移
117dh:水平位置
117dv:垂直位置
114b:長邊
115b:短邊
118c,118d:外緣面
119c,119d:定位結構
196:鏡筒
197:內壁
198:非圓形階差部
199:圖形標示
v:虛擬直線
z:光軸
Rs:非圓形階差部的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
Rt:非圓形階差部的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大半徑
Ri:表面的外緣輪廓與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
第1A圖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B圖、第1C圖、第1D圖、第1E圖、第1F圖、第1G圖、第1H圖、第1I圖以及第1J圖分別繪示第一實施例中不同配置的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的示意圖;
第1K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同心圓的示意圖;
第1L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的參數示意圖;
第1M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的參數示意圖;
第1N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水平位置及垂直位置的示意圖;
第1O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的參數示意圖;
第1P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的參數示意圖;
第1Q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鏡筒的像側側視圖;
第1R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鏡筒的剖面示意圖;
第2圖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4圖繪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6A圖繪示依照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示意圖;
第6B圖繪示依照第6A圖中行動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6C圖繪示依照第6A圖中行動電子裝置之系統示意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新型第七實施例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示意圖;以及
第8圖繪示依照本新型第八實施例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第1A圖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1的示意圖,由第1A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1包含光學鏡頭100以及電子感光元件66。光學鏡頭100包含至少三透鏡,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至少三透鏡,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具體而言,光學鏡頭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光圈101、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第七透鏡170、第八透鏡180、濾光元件190以及成像面195,而電子感光元件66設置於光學鏡頭100的成像面195,其中光學鏡頭100包含八片透鏡(110、120、130、140、150、160、170、180),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八片透鏡,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二透鏡(第一透鏡110與第八透鏡180)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再者,依據本新型的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可為三片、四片、五片、六片、七片或八片以上透鏡,且不以此為限。
光學鏡頭100中八片透鏡(110、120、130、140、150、160、170、180)各包含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物側表面朝向物側方向,像側表面朝向像側方向。具體而言,第一透鏡110包含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第二透鏡120包含物側表面121及像側表面122,第三透鏡130包含物側表面131及像側表面132,第四透鏡140包含物側表面141及像側表面142,第五透鏡150包含物側表面151及像側表面152,第六透鏡160包含物側表面161
及像側表面162,第七透鏡170包含物側表面171及像側表面172,第八透鏡180包含物側表面181及像側表面182。
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光軸z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中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及像側表面182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光軸z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物側表面181及像側表面182中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藉此,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可強化光學鏡頭100設計的品質,並確保產品具備足夠的量產能力。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可針對雜散光進行光路校正,以避免非必要光線進入成像區域,並減少光斑或鬼影產生。因此,可利於修正光學鏡頭100周邊光線,控制光學鏡頭100內大視角的光路,以避免產生雜散光,同時有效減緩影像變形。進一步地,包含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光學鏡頭100,有助於修正光路,實現小體積、大視角與高品質,以適用於微型化的行動電子裝置。
第1B圖至第1J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的示意圖,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中至少一表面的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的
配置以及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及像側表面182中至少一表面的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的配置可如第1B圖至第1J圖中任一圖所繪示,且皆不以第1B圖至第1J圖所揭露為限。詳細而言,第1B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b及第二鏡面區116b的配置,第1C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c及第二鏡面區116c的配置,第1D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d及第二鏡面區116d的配置,第1E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e及第二鏡面區116e的配置,第1F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f及第二鏡面區116f的配置,第1G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g及第二鏡面區116g的配置,第1H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h及第二鏡面區116h的配置,第1I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i及第二鏡面區116i的配置,第1J圖繪示第一鏡面區113j及第二鏡面區116j的配置。再者,依據本新型的第二鏡面區可環繞或不環繞第一鏡面區。
第1K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的示意圖,第1L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100的參數b1x、b3x示意圖。以第1K圖及第1L圖舉例說明,圓對稱面形是對於一組以光軸z為圓心的同心圓,在同一個同心圓的每一個位置,其面形函數值都相同,亦即僅存在不可避免的製造公差。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b及第二鏡面區116b,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與光軸z的交點為光軸交點1100b,像側表面182包含複數同心圓(具
體上有無限多同心圓),其中四者為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相對於光軸z分別對應數值不同的複數半徑,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中各者包含複數位置,同心圓1107b的複數位置(具體上有無限多位置)其中位於第一鏡面區113b的四者為位置b1、b2、b3、b4,各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具有平行光軸位移,例如位置b1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具有平行光軸位移b1x,位置b3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具有平行光軸位移b3x,且所述平行光軸位移是面形函數值於製造上的結果,各同心圓於第一鏡面區113b上各位置的面形函數值相同,亦即平行光軸位移b1x、b3x之間本質上相同且僅存在不可避免的製造公差。反之,非圓對稱面形是在同一個同心圓的至少部分位置,其面形函數值於工程設計時即調整為不相同,即平行光軸位移之間本質上不相同且不僅存在製造公差。再者,第1A圖僅繪示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中各者的光學有效部,其對應第1B圖至第1J圖各圖中一個特定同心圓以內的部分,即光學有效部具有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中至少一者。
進一步而言,由第1A圖可知,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像側表面182於離軸處包含至少一凸面。藉此,可利於縮短光學鏡頭100的後焦距,提升空間使用效率,同時可有效控制周邊光線入射於成像面195的入射角度,避免影像產生暗角。
第八透鏡180為最接近光學鏡頭100的成像面195的具屈折力透鏡。藉此,可助修正光學鏡頭100的像彎曲與畸變。
第一透鏡110於近光軸處具有負屈折力,第八透鏡180於近光軸處具有負屈折力。藉此,可利於在微型化的光學鏡頭100中,針對不同視場分別進行光路校正。
第一透鏡110的外緣面包含定位結構,第八透鏡180的外緣面包含定位結構。藉此,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置入鏡筒196時,可利於控制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與鏡筒196間的相對位置,以確保非圓對稱的鏡面設計可精準控制光線。
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中一者的外緣面及其定位結構可如第1C圖及第1D圖中任一圖所繪示,且不以此為限,其中第1C圖繪示外緣面118c及其定位結構119c,第1D圖繪示外緣面118d及其定位結構119d。進一步而言,定位結構可使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於光學鏡頭100中有固定的方位以作為對準結構,例如第1C圖中外緣面118c的二切邊作為定位結構119c,第1D圖中外緣面118d的一切邊作為定位結構119d。
由第1A圖可知,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包含臨界點111p,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包含臨界點181p,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臨界點182p。藉此,可壓縮光學鏡頭100的體積,以滿足微型化取像裝置61的需求。再者,臨界點(Critical Point)
為透鏡表面上,除與光軸z的交點外,與一垂直於光軸z的切面相切的切點。
第1M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100的參數L、W示意圖,由第1M圖可知,第一鏡面區113b為矩形,第一鏡面區113b的長邊114b的長度為L,第一鏡面區113b的短邊115b的長度為W,第一實施例中,可依需求提供L/W=1.25~1.80的配置。藉此,可提升光學鏡頭100與影像輸出範圍的對應比例,以達到高效率的透鏡設計。再者,在第1B圖至第1J圖所繪示的第一鏡面區中,第一鏡面區113b、113c、113d、113e、113f、113h、113i為矩形,其中第一鏡面區113d、113f具有微倒角或圓角。此外,本段所述的矩形及長度分別指沿光軸z投影的形狀及長度,並如第1B圖至第1F圖、第1H圖及第1I圖所繪示。
由第1B圖可知,第一鏡面區113b的面積大於第二鏡面區116b的面積。藉此,利於提升影像中心品質,以強化整體聚焦效果。此外,本段所述的面積是指沿光軸z投影的面積,並如第1B圖至第1J圖所繪示。
第二鏡面區116b為非圓對稱面形,進一步地,第二鏡面區116b為線對稱面形。藉此,除可針對離軸處不同位置進行光路校正外,同時亦可保有透鏡的對稱性。進一步而言,線對稱面形是一個透鏡表面包含有一垂直且經過光軸z的虛擬直線,沿所述虛擬直線分界,其兩旁的表面對稱於所述虛擬直線且完全相同,即僅存在不可避免的
製造公差。舉例而言,如第1K圖所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b及第二鏡面區116b,同心圓1107b的複數位置其中位於第二鏡面區116b的二者為位置b5、b6,當位置b5、b6與虛擬直線v的距離相同且配置如第1K圖所示,位置b5、b6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的面形函數值亦相同,亦即平行光軸位移之間本質上相同且僅存在不可避免的製造公差。
由第1A圖可知,光學鏡頭100包含至少五透鏡(具體上為八片透鏡),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至少五透鏡,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五透鏡為塑膠透鏡。藉此,可強化該光學鏡頭100設計的自由度,提升空間使用效率。
光學鏡頭100的最大視角為FOV,其滿足下列條件:FOV>110度。藉此,使光學鏡頭100可擷取大範圍的影像區域,以提升應用需求。第一實施例中,參數FOV為120度。
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所述透鏡的折射率為N,光學鏡頭100中至少一透鏡滿足下列條件:V/N<11.9。藉此,可強化光學鏡頭100的色差修正能力。第一實施例中,第五透鏡150的阿貝數V為19.4,第五透鏡150的折射率N為1.669,故第五透鏡150的參數V/N為11.62。
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最接近被攝物的透鏡為第一透鏡110,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至光學鏡
頭100的成像面195於光軸z上的距離為TL,光學鏡頭100的最大像高為ImgH,光學鏡頭100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1.0<TL/ImgH<3.0;以及1.20<Fno<3.0。藉此,當參數TL/ImgH滿足前述條件,可有效壓縮光學鏡頭100的體積,並增加其收光範圍。當參數Fno滿足前述條件,有利於光學鏡頭100接收足夠光線,避免影像周邊產生暗角。第一實施例中,參數TL/ImgH為1.999,參數Fno為1.80。
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最接近被攝物的透鏡為第一透鏡110,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至光學鏡頭100的成像面195於光軸z上的距離為TL,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中至少一者於光軸z上的厚度為CT,其滿足下列條件:TL<9.0mm;以及0.10<CT<1.50mm。藉此,當參數TL滿足前述條件,有效控制光學鏡頭100的總長,滿足行動電子裝置微型化。當參數CT滿足前述條件,可透過控制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的厚度,達成行動電子裝置的輕薄需求。第一實施例中,參數TL為4.399mm,第八透鏡180的厚度CT為0.204mm。
由第1A圖可知,光學鏡頭100更包含光圈101,其設置於第八透鏡180的物側方向。藉此,可利於壓縮光學鏡頭100的體積,滿足小型化的需求。
第八透鏡180於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具有最長的最大有效徑。藉此,可加強光學鏡頭100周邊光線
的控制能力,同時修正離軸像差。
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像側表面112、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像側表面182中至少一表面與光軸z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所述至少一表面包含複數同心圓,同心圓相對於光軸z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位於第一鏡面區任一同心圓對應相同半徑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A1|,第一實施例中,可依需求提供|△ZA1|=0~3.0μm的配置。藉此,可加強中心影像的品質,減少製造誤差且提升良率。
舉例而言,如第1K圖及第1L圖所繪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b及第二鏡面區116b,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與光軸z的交點為光軸交點1100b,像側表面182包含複數同心圓,其中四者為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相對於光軸z分別對應數值不同的複數半徑,同心圓1102b、1105b、1107b、1110b中各者包含複數位置,同心圓1107b的複數位置其中六者為位置b1、b2、b3、b4、b5、b6,各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具有平行光軸位移,例如位置b1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具有平行光軸位移b1x,位置b3相對於光軸交點1100b具有平行光軸位移b3x;位於第一鏡面區113b任一同心圓對應相同半徑的位置之間的
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A1|。再者,由第1K圖可知,同心圓1107b的位置b1、b2、b3、b4、b5、b6中位於第一鏡面區113b為位置b1、b2、b3、b4。假若同心圓1107b位於第一鏡面區113b的所有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位置b1、b3分別具有的平行光軸位移b1x、b3x的差值,則同心圓1107b的深度變化量|△ZA1|為|b1x-b3x|。此外,平行光軸位移位於光軸交點1100b的物側或像側而有正號或負號。
第1N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水平位置117dh及垂直位置117dv的示意圖,由第1A圖及第1N圖可知,電子感光元件66用以與光學鏡頭100組裝,電子感光元件66設置於光學鏡頭100的成像面195,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像側表面112、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像側表面182中至少一表面的第二鏡面區包含水平位置及垂直位置,水平位置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及垂直位置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相同,水平位置與光軸z之間的連線平行電子感光元件66的長邊(圖未揭示),垂直位置與光軸z之間的連線平行電子感光元件66的短邊(圖未揭示);所述至少一表面與光軸z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水平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H,垂直位置相對於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V,其中關於光軸交點與平行光軸位移的定義請參考第1L圖,第一實施例中,可依需求提供|Z2H-Z2V|=3.0~10.0μm的配置。藉此,可提
升周邊局部光路的控制能力,以更有效率地改善影像品質。
舉例而言,如第1N圖所繪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d及第二鏡面區116d,第二鏡面區116d包含水平位置117dh及垂直位置117dv,水平位置117dh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及垂直位置117dv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相同,即水平位置117dh及垂直位置117dv皆位於同心圓1109d,水平位置117dh與光軸z之間的連線平行電子感光元件66的長邊,垂直位置117dv與光軸z之間的連線平行電子感光元件66的短邊;像側表面182與光軸z的交點為光軸交點,水平位置117dh相對於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H,垂直位置117dv相對於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V。
第1O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100的參數Ri示意圖,第1P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光學鏡頭100的參數Ri示意圖,由第1O圖及第1P圖可知,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像側表面112、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像側表面182中至少一表面的外緣輪廓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所述至少一表面的同心圓中一同心圓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為0.3×Ri,所述同心圓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3i|,第一實施例中,可依需求提供|△Z0.3i|=0~2.0μm的配置。藉此,可加強中心影像的品質,減少製
造誤差,提升良率。
舉例而言,如第1O圖所繪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f及第二鏡面區116f,像側表面182的外緣輪廓(其與同心圓1110f相切)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像側表面182的同心圓中的同心圓1103f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為0.3×Ri,同心圓1103f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3i|,其中關於平行光軸位移與深度變化量的定義請參考第1L圖。再如第1P圖所繪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d及第二鏡面區116d,像側表面182的外緣輪廓(其與同心圓1110d相切)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像側表面182的同心圓中的同心圓1103d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為0.3×Ri,同心圓1103d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3i|。
由第1O圖及第1P圖可知,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像側表面112、第八透鏡180的物側表面181、像側表面182中至少一表面的外緣輪廓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所述至少一表面的同心圓中一同心圓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為0.8×Ri,所述同心圓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8i|,第一實施例中,可依需求提供|△Z0.8i|=3.0~10.0μm的配置。藉此,可提升周邊局部光路的控制能力,以更有效率地改善影像品質。
舉例而言,如第1O圖所繪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f及第二鏡面區116f,像側表面182的外緣輪廓(其與同心圓1110f相切)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像側表面182的同心圓中的同心圓1108f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為0.8×Ri,同心圓1108f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8i|,其中關於平行光軸位移與深度變化量的定義請參考第1L圖。再如第1P圖所繪示,當第八透鏡180的像側表面182包含第一鏡面區113d及第二鏡面區116d,像側表面182的外緣輪廓(其與同心圓1110d相切)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像側表面182的同心圓中的同心圓1108d與光軸z之間的半徑為0.8×Ri,同心圓1108d的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深度變化量,深度變化量為|△Z0.8i|。
第1Q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鏡筒196的像側側視圖,第1R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鏡筒196於對應第八透鏡180組裝之處的剖面示意圖。由第1A圖、第1Q圖及第1R圖可知,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中至少半數透鏡為塑膠透鏡,即光學鏡頭100中至少四片透鏡為塑膠透鏡。藉此,可增加透鏡設計自由度,同時減少光學鏡頭100重量,以達到取像裝置61輕薄的需求。光學鏡頭100更包含鏡筒196,光學鏡頭100的所有透鏡皆設置於鏡筒196中,鏡筒196包含定位結構。藉此,當鏡筒196進行組裝時,可利於調整鏡筒196與各個光學元件間的相對位置,
進而提升組裝良率。進一步而言,定位結構可使鏡筒196有固定的方位以作為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的組裝對準結構,定位結構可為鏡筒196的內壁197上的非圓形階差部198,或是可為鏡筒196上的一圖形標示199或一卡扣等,且不以此為限。
由第1Q圖及第1R圖可知,光學鏡頭100更包含鏡筒196,鏡筒196的內壁197包含非圓形階差部198。藉此,非圓形階差部198可對應光學元件(例如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組裝定位而避免光學元件於鏡筒196內產生旋轉錯位,以對準光學元件方向。再者,非圓形階差部198的數量可為二個,其分別對應第一透鏡110、第八透鏡180組裝定位,且內壁197上除了非圓形階差部198以外的部分以圓環狀環繞光軸z。
由第1R圖可知,非圓形階差部198的輪廓與光軸z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s,非圓形階差部198的輪廓與光軸z之間的最大半徑為Rt,第一實施例中,可依需求提供Rs/Rt=0.70~0.90的配置。藉此,可控制光學元件的機構承靠比例並改善鏡頭196的組裝精度,以維持透鏡的穩定性並確保光學元件方位的準確性。
<第二實施例>
第2圖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2的示意圖,由第2圖可知,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2包含光學鏡頭200以及電子感光元件67。光學鏡頭2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210、光圈201、第二透鏡220、
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濾光元件290以及成像面295,而電子感光元件67設置於光學鏡頭200的成像面295,其中光學鏡頭200包含五片透鏡(210、220、230、240、250),光學鏡頭2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五片透鏡,光學鏡頭200的所有透鏡中第五透鏡250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
具體而言,第一透鏡210包含物側表面211及像側表面212,第二透鏡220包含物側表面221及像側表面222,第三透鏡230包含物側表面231及像側表面232,第四透鏡240包含物側表面241及像側表面242,第五透鏡250包含物側表面251及像側表面252。
第五透鏡250的物側表面251及像側表面252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其配置可如第1B圖至第1J圖中任一圖所繪示。光軸z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物側表面251及像側表面252中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
再者,第一鏡面區的面積大於第二鏡面區的面積。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進一步地,第二鏡面區為線對稱面形。
進一步而言,由第2圖可知,第五透鏡250的像側表面2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像側表面252於離軸處包含至少一凸面。第五透鏡250為最接近光學鏡頭200的成像面295的具屈折力透鏡,第五透鏡250於近光軸處具
有負屈折力,第五透鏡250的外緣面包含定位結構。第五透鏡250的物側表面251包含臨界點251p,第五透鏡250的像側表面252包含臨界點252p。
光學鏡頭200包含五片透鏡,光學鏡頭2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五片透鏡,光學鏡頭200的所有透鏡為塑膠透鏡。光學鏡頭200更包含光圈201,其設置於第五透鏡250的物側方向。第五透鏡250於光學鏡頭200的所有透鏡中具有最長的最大有效徑。
光學鏡頭200的所有透鏡中至少半數透鏡為塑膠透鏡,即光學鏡頭200中至少三片透鏡為塑膠透鏡。光學鏡頭200更包含鏡筒,且鏡筒的其他細節可與第一實施例中鏡筒196相同。
<第三實施例>
第3圖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3的示意圖,由第3圖可知,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3包含光學鏡頭300以及電子感光元件68。光學鏡頭3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光圈301、第三透鏡330、光闌302、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濾光元件390以及成像面395,而電子感光元件68設置於光學鏡頭300的成像面395,其中光學鏡頭300包含六片透鏡(310、320、330、340、350、360),光學鏡頭3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六片透鏡,光學鏡頭300的所有透鏡中第六透鏡360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
具體而言,第一透鏡310包含物側表面311及像側表面312,第二透鏡320包含物側表面321及像側表面322,第三透鏡330包含物側表面331及像側表面332,第四透鏡340包含物側表面341及像側表面342,第五透鏡350包含物側表面351及像側表面352,第六透鏡360包含物側表面361及像側表面362。
第六透鏡360的物側表面361及像側表面362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其配置可如第1B圖至第1J圖中任一圖所繪示。光軸z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物側表面361及像側表面362中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
再者,第一鏡面區的面積大於第二鏡面區的面積。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進一步地,第二鏡面區為線對稱面形。
進一步而言,由第3圖可知,第六透鏡360的像側表面36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像側表面362於離軸處包含至少一凸面。第六透鏡360為最接近光學鏡頭300的成像面395的具屈折力透鏡,第六透鏡360於近光軸處具有負屈折力,第六透鏡360的外緣面包含定位結構。第六透鏡360的物側表面361包含臨界點361p,第六透鏡360的像側表面362包含臨界點362p。
光學鏡頭300包含六片透鏡,光學鏡頭3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六片透鏡,光學鏡頭300中至少五片透鏡為
塑膠透鏡。光學鏡頭300更包含光圈301,其設置於第六透鏡360的物側方向。第六透鏡360於光學鏡頭300的所有透鏡中具有最長的最大有效徑。
光學鏡頭300的所有透鏡中至少半數透鏡為塑膠透鏡,即光學鏡頭300中至少三片透鏡為塑膠透鏡。光學鏡頭300更包含鏡筒,且鏡筒的其他細節可與第一實施例中鏡筒196相同。
<第四實施例>
第4圖繪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4的示意圖,由第4圖可知,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4包含光學鏡頭400以及電子感光元件69。光學鏡頭4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光圈401、第三透鏡430、光闌402、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第七透鏡470、濾光元件490以及成像面495,而電子感光元件69設置於光學鏡頭400的成像面495,其中光學鏡頭400包含七片透鏡(410、420、430、440、450、460、470),光學鏡頭4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七片透鏡,光學鏡頭400的所有透鏡中第七透鏡470為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
具體而言,第一透鏡410包含物側表面411及像側表面412,第二透鏡420包含物側表面421及像側表面422,第三透鏡430包含物側表面431及像側表面432,第四透鏡440包含物側表面441及像側表面442,第五透鏡450包含物側表面451及像側表面452,第六透鏡460
包含物側表面461及像側表面462,第七透鏡470包含物側表面471及像側表面472。
第七透鏡470的物側表面471及像側表面472中至少一表面包含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其配置可如第1B圖至第1J圖中任一圖所繪示。光軸z通過第一鏡面區,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第一鏡面區及第二鏡面區設置於物側表面471及像側表面472中同一表面上,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
再者,第一鏡面區的面積大於第二鏡面區的面積。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進一步地,第二鏡面區為線對稱面形。
進一步而言,由第4圖可知,第七透鏡470的像側表面47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像側表面472於離軸處包含至少一凸面。第七透鏡470為最接近光學鏡頭400的成像面495的具屈折力透鏡,第七透鏡470於近光軸處具有負屈折力,第七透鏡470的外緣面包含定位結構。第七透鏡470的物側表面471包含臨界點471p、471q,第七透鏡470的像側表面472包含臨界點472p。
光學鏡頭400包含七片透鏡,光學鏡頭400的所有透鏡為所述七片透鏡,光學鏡頭400中至少五片透鏡為塑膠透鏡。光學鏡頭400更包含光圈401,其設置於第七透鏡470的物側方向。第七透鏡470於光學鏡頭400的所有透鏡中具有最長的最大有效徑。
光學鏡頭400的所有透鏡中至少半數透鏡為塑膠
透鏡,即光學鏡頭400中至少四片透鏡為塑膠透鏡。光學鏡頭400更包含鏡筒,且鏡筒的其他細節可與第一實施例中鏡筒196相同。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依照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5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係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包含依據本新型的光學鏡頭11、驅動裝置組12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3,其中光學鏡頭11包含一鏡筒(未另標號)。取像裝置10利用光學鏡頭11聚光且對被攝物進行攝像並配合驅動裝置組1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3,並將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組12可為自動對焦(Auto-Focus)模組,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壓電系統(Piezoelectric)、以及記憶金屬(Shape Memory Alloy)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組12可讓光學鏡頭11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
取像裝置10可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3(如CMOS、CCD)設置於光學鏡頭11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光學鏡頭11的良好成像品質。
此外,取像裝置10更可包含影像穩定模組14,其可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
等動能感測元件,而第五實施例中,影像穩定模組14為陀螺儀,但不以此為限。藉由調整光學鏡頭11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並提供例如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電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進階的影像補償功能。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6A圖、第6B圖及第6C圖,其中第6A圖繪示依照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20之一側的示意圖,第6B圖繪示依照第6A圖中行動電子裝置20之另一側的示意圖,第6C圖繪示依照第6A圖中行動電子裝置20之系統示意圖。由第6A圖、第6B圖及第6C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行動電子裝置20係一智慧型手機,行動電子裝置20包含取像裝置80、90、閃光燈模組21、對焦輔助模組22、影像訊號處理器2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介面2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5。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24對被攝物26進行拍攝,行動電子裝置20利用取像裝置80、90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2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3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5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光學攝影鏡頭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其中對焦輔助模組2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使用者
介面24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六實施例中,取像裝置80、90不限於第6A圖的配置方式。取像裝置80與前述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相同且包含依據本新型的光學鏡頭81、驅動裝置組82、電子感光元件83以及影像穩定模組84。取像裝置90包含依據本新型的光學鏡頭91、驅動裝置組92、電子感光元件93以及影像穩定模組94。另外,取像裝置81及取像裝置91位於行動電子裝置20的同側。藉此,以提升成像品質,並有助於提升應用性。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其繪示依照本新型第七實施例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30之一側的示意圖。由第7圖可知,第七實施例的行動電子裝置30係一智慧型手機,行動電子裝置30包含三取像裝置30a、30b、30c、閃光燈模組31、對焦輔助模組32、影像訊號處理器33、使用者介面(圖未繪示)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圖未繪示)。與前述第六實施例相同,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對被攝物(圖未繪示)進行拍攝,行動電子裝置30利用取像裝置30a、30b、30c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3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32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33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光學攝影鏡頭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其中對焦輔助模組3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
速對焦,使用者介面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七實施例的三取像裝置30a、30b、30c中至少一者可與前述第五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第七實施例中的三取像裝置30a、30b、30c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望遠取像裝置以及一般視角之取像裝置(即介於廣角與望遠間),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8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第八實施例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40的示意圖。第八實施例的行動電子裝置40係一穿戴裝置(Wearable Device),行動電子裝置40包含取像裝置41,其中取像裝置41可與前述第五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贅述。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61:取像裝置
66:電子感光元件
100:光學鏡頭
101: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二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第三透鏡
131:物側表面
132:像側表面
140:第四透鏡
141:物側表面
142:像側表面
150:第五透鏡
151:物側表面
152:像側表面
160:第六透鏡
161:物側表面
162:像側表面
170:第七透鏡
171:物側表面
172:像側表面
180:第八透鏡
181:物側表面
182:像側表面
190:濾光元件
195:成像面
111p,181p,182p:臨界點
z:光軸
Claims (28)
- 一種光學鏡頭,包含至少三透鏡,其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為該至少三透鏡,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一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包含一物側表面及一像側表面,該物側表面朝向物側方向,該像側表面朝向像側方向,該物側表面及該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第一鏡面區,其中一光軸通過該第一鏡面區,該第一鏡面區為圓對稱面形;以及一第二鏡面區,該第一鏡面區及該第二鏡面區設置於同一表面上,該第二鏡面區為非圓對稱面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該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該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包含至少一凸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為最接近該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的具屈折力透鏡。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於近光軸處具有負屈折力,且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一外緣面包含一定位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該物側表面及該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臨界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鏡 面區為矩形,該第一鏡面區的長邊長度為L,該第一鏡面區的短邊長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1.25<L/W<1.8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面區的面積大於該第二鏡面區的面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二鏡面區為線對稱面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包含至少五透鏡,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為該至少五透鏡,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五透鏡為塑膠透鏡。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最大視角為FOV,其滿足下列條件:FOV>110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該透鏡的折射率為N,該光學鏡頭中至少一透鏡滿足下列條件:V/N<11.9。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最接近一被攝物的透鏡為一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的一物側表面至該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於該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1.0<TL/ImgH<3.0;以及1.20<Fno<3.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最接近一被攝物的透鏡為一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的一物側表面至該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於該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於該光軸上的厚度為CT,其滿足下列條件:TL<9.0mm;以及0.10<CT<1.50m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更包含一光圈,其設置於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物側方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於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具有最長的最大有效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所有透鏡中至少半數透鏡為塑膠透鏡,該光學鏡頭更包含一鏡筒,該鏡筒包含一定位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更包含一鏡筒,該鏡筒的一內壁包含一非圓形階差部。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非圓形階差部的輪廓與該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s,該非圓形階差部的輪廓與該光軸之間的最大半徑為Rt,其滿足下列條件:0.70<Rs/Rt<0.9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該表面與該光軸的交點為一光軸交點,該 表面包含複數同心圓,該些同心圓相對於該光軸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該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該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其中,位於該第一鏡面區任一該同心圓對應相同半徑的該些位置之間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一深度變化量,該深度變化量為|△ZA1|,其滿足下列條件:|△ZA1|<3.0μm。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深度變化量為|△ZA1|,其滿足下列條件:|△ZA1|<2.0μm。
-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深度變化量為|△ZA1|,其滿足下列條件:|△ZA1|<1.0μ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一電子感光元件用以與該光學鏡頭組裝,該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該表面的該第二鏡面區包含一水平位置及一垂直位置,該水平位置與該光軸之間的半徑及該垂直位置與該光軸之間的半徑相同,該水平位置與該光軸之間的連線平行該電子感光元件的長邊,該垂直位置與該光軸之間的連線平行該電子感光元件的短邊;其中,該表面與該光軸的交點為一光軸交點,該水平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H,該垂直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V,其滿足下列條 件:|Z2H-Z2V|>3.0μm。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水平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H,該垂直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V,其滿足下列條件:|Z2H-Z2V|>4.0μm。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水平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H,該垂直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的平行光軸位移為Z2V,其滿足下列條件:|Z2H-Z2V|>5.0μ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鏡面結構透鏡的該表面與該光軸的交點為一光軸交點,該表面包含複數同心圓,該些同心圓相對於該光軸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該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該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其中,該表面的一外緣輪廓與該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該些同心圓中一同心圓與該光軸之間的半徑為0.3×Ri,該同心圓的該些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一深度變化量,該深度變化量為|△Z0.3i|,其滿足下列條件:|△Z0.3i|<2.0μ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其中該複合式 鏡面結構透鏡的該表面與該光軸的交點為一光軸交點,該表面包含複數同心圓,該些同心圓相對於該光軸分別對應複數半徑,各該同心圓包含複數位置,各該位置相對於該光軸交點具有平行光軸位移;其中,該表面的一外緣輪廓與該光軸之間的最小半徑為Ri,該些同心圓中一同心圓與該光軸之間的半徑為0.8×Ri,該同心圓的該些位置之間的平行光軸位移的最大差值為一深度變化量,該深度變化量為|△Z0.8i|,其滿足下列條件:|△Z0.8i|>3.0μm。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鏡頭;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設置於該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
- 一種行動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7所述之取像裝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1094U TWM606316U (zh) | 2020-01-22 | 2020-01-22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 |
CN202021024174.9U CN212321960U (zh) | 2020-01-22 | 2020-06-04 | 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移动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1094U TWM606316U (zh) | 2020-01-22 | 2020-01-22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6316U true TWM606316U (zh) | 2021-01-11 |
Family
ID=7402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01094U TWM606316U (zh) | 2020-01-22 | 2020-01-22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21960U (zh) |
TW (1) | TWM606316U (zh) |
-
2020
- 2020-01-22 TW TW109201094U patent/TWM606316U/zh unknown
- 2020-06-04 CN CN202021024174.9U patent/CN212321960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21960U (zh) | 2021-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03134B (zh) | 摄像用光学镜组 | |
TWI742675B (zh) | 攝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09541778B (zh) | 成像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828345B (zh) | 光学取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326039B (zh) | 光学摄影镜组 | |
CN109001888B (zh) | 摄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1708153B (zh) | 影像撷取系统及取像装置 | |
CN109669258B (zh) | 成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627951B (zh) | 取像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1965792B (zh) | 光学摄影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1766681B (zh) | 摄影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 |
CN108459391B (zh) | 影像撷取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725402B (zh) | 光学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627950B (zh) | 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I615627B (zh) | 光學攝影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13093372A (zh) |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 | |
TW201917436A (zh) | 取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57732B (zh) |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594039B (zh) |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21888B (zh) |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14624859A (zh) | 成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M606316U (zh)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行動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