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2084U -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82084U TWM482084U TW103204390U TW103204390U TWM482084U TW M482084 U TWM482084 U TW M482084U TW 103204390 U TW103204390 U TW 103204390U TW 103204390 U TW103204390 U TW 103204390U TW M482084 U TWM482084 U TW M48208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ottom plate
- frame
- free carrier
- frameless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無膠框(plastic-frame-absent)框架式背板結構,尤指一種藉由其零組件結構之改變,以簡化其零組件之間的相對配置並省去習知膠框(plastic frame)的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習知的背板模組之結構,如圖1所示,其大抵是由背板P1、膠框(plastic frame)P4及外框架P7所堆疊組接而成,其中背板P1彎折出一大致與背板P1呈直角的內側板P11,光源P2可設置在內側板P11上,並讓光源(同時也是種發熱源)P2朝向已設置在背板P1的導光元件P3上,如此膠框P4才能架設在內側板P11及導光元件P3的上方,而此時正好可以藉由膠框P4所延伸出去的載臂P41來架設玻璃P5,玻璃P5的下方與載臂P41之間可以設有一緩衝膠帶P41,如此即可讓外框架P7的壓板P72對玻璃P5進行向下壓合固定,此時外框架P7的側壓板P71也正好可以配合壓板P72而對整組背板模組進行固定,若有需要時,玻璃P5與載臂P41之間還可以設有一墊材P6。然而以上的習知技術使用了太多的元件,不利於成本控管、輕量化跟體積縮小化的需求,而且使用過多的元件也導致組裝上較為繁雜,更嚴重的缺點是,以上習知技術所使用的膠框P4,事實上是一種熱阻,會導致光源(熱源)P2的散熱不良,而且膠框P4本身也容易遇熱而變形,從而使整個模組扭曲毀壞。
請再參閱圖2所示,另一習知的背板模組之結構,其大抵是
由背板K1彎折出一框邊K11,再由框邊K11延伸出一載臂K12,框邊K11還界定出一容置空間K2,此時即可將光源K3設置容置空間K2中,並讓光源K3設在框邊K11的側壁(標號略)上,已讓光源K3朝向導光件K4,之後再於背板K1整體的外部包覆著外框架K5及外框架K5的外側板K51,然而,背板K1與外框架K5之間卻以一些無謂的彎折而彼此相互貼附,其中外框架K5經過兩次彎折,而背板K1也隨著外框架K5而彎折一次,事實上會在物件成型上增加許多加工的困擾,背板K1與載臂K12之間所形成的開口過小,十分不利於光源K3的設置,如載臂K12還需要另外再承載其他元件時,還會另外產生組裝上的問題。
緣是,本創作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應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創作。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至少包括:一背板,其包含一底板,該背板還包含一彎伸自該底板的第一側板及一彎伸自該第一側板的第一頂板,使該底板、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一頂板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頂板還朝該底板彎伸出一內陷側板,該內陷側板朝遠離該第一側板的方向彎伸出一游離載板;以及一外框,其包含一設置於該第一側板的外部的第二側板及一彎伸自該第二側板的第二頂板,該第二頂板設置於該第一頂板外部,其中該內陷側板、該游離載板與該底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夾持空間;該第二頂板繼續延伸而與該內陷側板及該游離載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夾持空間。
本創作藉由上述背板所彎伸而出的各個結構,如上述之第一側板、第一頂板、內陷側板及游離載板,以形成可用以取代習知膠框的結構,同時整體而言,還可與底板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間及第一夾持空間,以容納後續組裝所需之元件,如光源燈條(同時為一種發熱源)及導光元件等,並且本創作還可配合外框的組接之技
術手段以使上述第二頂板與內陷側板及游離載板之間共同界定出第二夾持空間以兼具膠框(plastic frame)本有的對玻璃的支撐功能,卻不會具有熱阻的特性,因此不會帶有膠框散熱不佳、容易變形的缺點,同時省去膠框的成本,化繁為簡地使本創作產生組裝簡速、所需元件較少,從而能夠達到輕量化、體積縮小化以及降低製造及材料成本之目標,並且進一步達到輔助散熱減少元件變形風險的優點。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先前技術]
P1‧‧‧背板
P11‧‧‧內側板
P2‧‧‧光源
P3‧‧‧導光元件
P4‧‧‧膠框
P41‧‧‧載臂
P5‧‧‧玻璃
P6‧‧‧墊材
P7‧‧‧外框架
P71‧‧‧側壓板
P72‧‧‧壓板
K1‧‧‧背板
K11‧‧‧框邊
K12‧‧‧載臂
K2‧‧‧容置空間
K3‧‧‧光源
K4‧‧‧導光件
K5‧‧‧外框架
K51‧‧‧外側板
[本創作]
10,10’‧‧‧背板
10a,10a’‧‧‧背板底角
11,11’‧‧‧底板
111,111’‧‧‧緣邊
12‧‧‧第一側板
13‧‧‧第一頂板
14‧‧‧內陷側板
15‧‧‧游離載板
151‧‧‧緩衝膠帶
20‧‧‧外框
22‧‧‧第二側板
23‧‧‧第二頂板
231‧‧‧下表面
30‧‧‧光源
40‧‧‧導光組件
41‧‧‧導光板
42‧‧‧反射片
43‧‧‧上擴散片
44‧‧‧稜鏡片
45‧‧‧下擴散片
50‧‧‧玻璃
51‧‧‧下表面
52‧‧‧上表面
A1‧‧‧角度
C‧‧‧容置空間
F‧‧‧母卡接部
G2‧‧‧第二夾持空間
M‧‧‧公卡接部
圖1為習知背板模組的側視剖面示意圖;圖2為另一習知背板模組的側視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創作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的側視剖面示意圖;以及圖4為本創作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中背板的底板的卡接示意圖。
請參閱圖3所繪示,本創作提供一種無膠框(plastic-frame-absent)框架式背板結構,至少包括:一背板10以及一外框20。其中,所述背板10就整體結構而言,較佳地,可經由一般金屬加工常見的沖壓成形,或經由電腦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的加工處理,但不加以限定,加工後可使背板10包含有一大致水平延伸的底板11,而除了底板11之外,背板10還可包含有一彎伸自底板11的第一側板12及一彎伸自第一側板12的第一頂板13,使底板11、第一側板12及第一頂板13形成一類似ㄈ字形的結構,從而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C,以本實施例的示範而言,底板11跟第一側板12之間大致互呈垂直,而第一側板12跟第一頂板13之間也大致互呈垂直,但同樣不以此彼此互呈垂直的結構關係為限。此外,第一頂板13還可繼續朝
靠近底板11的方向彎伸出一內陷側板14,從而使ㄈ字形的結構的開口的一部分被內陷側板14所掩蔽,而內陷側板14還朝著遠離第一側板12的方向彎伸出一游離載板15,如此使得本創作之背板10可由底板11開始至第一側板12、第一頂板13、內陷側板14、再到游離載板15整體形成一支撐結構,取代習知常用的膠框(plastic frame)。
所述外框20包含一設置於第一側板12的外部的第二側板22及一彎伸自第二側板22的第二頂板23,第二頂板23則設置於第一頂板13的外部,其中內陷側板14、游離載板15與底板11可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夾持空間(標號略),而基本上第一夾持空間與容置空間C之間在空間關係上呈相互連通的關係,換言之,容置空間C可說是相當於以第一夾持空間作為開口;而第二頂板23也可繼續延伸而與內陷側板14及游離載板15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夾持空間G2。其中背板10跟外框20大致可為金屬物件,例如鐵件、鋁件、鋁合金件或銅件等所構成,但不以此為限,因此本創作之無膠框(plastic-frame-absent)框架式背板結構透過上述背板10與外框20結合後整體結構,可取代習知膠框(plastic frame)用來支撐及容納其餘組裝元件的用途,由於不需要使用習知的膠框,故在取代習知膠框功能之餘還能減低成本,並且還可由本創作之金屬物件的背板10及外框20產生良好的散熱效果,有效解決習知膠框先天上即為一種熱阻,因而帶來散熱不佳及遇熱產生變形的疑慮。
而較佳地,底板11可為一不帶有階梯狀的彎折的平坦板狀結構,如此有助於使容置空間C維持一定程度大小的開口,換言之,即為使第一夾持空間(標號略)具有一定程度大小的開口,如此可方便光源30的安裝,也方便讓導光組件40能夠更方便地被安裝在由內陷側板14、游離載板15與底板11所共同界定而成的第一夾持空間(標號略)中,而且較佳地,導光組件40還包含有一導光板41、一反光片42,反光片42可設置在導光板41的下表面及底板
10之間,因此當底板11為平坦狀結構時,如此設置在導光板41的下表面及底板11上的反光片42才較能夠正常地接收光源30所發出的光,並執行其反光的工作,如此光源30所發出的光,才能夠更完整地進入導光板41之中。而在游離載板151至導光板41之間,還可由上而下依序包含有一上擴散片43、一稜鏡片44及一下擴散片45,以幫助導光元件40中所捕捉的光能夠朝玻璃50的方向而更均勻地擴散至外界。而較佳地,本創作之光源30是設置在第一側板12上,並朝向容置空間C,換言之,光源30也可說是設置在容置空間C之中,其中光源30較佳地可以為發光二極體燈條(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不以此為限,另外因為所使用的光源30通常也是一種會發出高熱的發熱源,本創作在透過上述背板10與外框20結合後整體結構,以取代習知膠框,由於不需要膠框,可讓同時也是熱源的光源30本身的散熱效果免於受到膠框本身高熱阻的不良影響。
就本創作在經過加工組裝後所呈現的結果而言,本創作的第二夾持空間G2可設置有一玻璃50,而較佳地,玻璃50的下表面的側緣(標號略),則是設置在游離載板15上的緩衝膠帶151上,緩衝膠帶151大致上是一種本身柔軟具有一定的回彈係數及厚度的膠帶,緩衝膠帶151的一面黏於游離載板15上;另一面則可以用來黏著玻璃50,以藉由緩衝膠帶151的黏著力而將玻璃50穩固地黏於游離載板15上,此外上述外框20的第二頂板23的下表面231的側緣(標號略),也會抵壓著玻璃50的上表面52的側緣(標號略),而由於外框20的第二頂板23是由上而下地蓋設於第一頂板13及玻璃50,其實在組裝的過程中,當玻璃50與緩衝膠帶151設置在游離載板15上時,玻璃50與緩衝膠帶151兩者的高度的總和,可略高於第一頂板13,如此的話,當外框20繼續組裝上來時,第二頂板23即可對玻璃50產生些微的下壓力,以緊配地抵壓於玻璃50的上表面52,此時緩衝膠帶151除了固定之外,也可
對正接受著下壓力的玻璃50產生一種緩衝的效果,使玻璃50可在被下壓時,被質地較柔軟且有彈性的緩衝膠帶151所抵貼,此時緩衝膠帶151的厚度將因為此下壓力而略薄,並對玻璃50本身提供反作用力,從而對玻璃50產生反向的壓力,可使位在第二夾持空間G2中的玻璃50無論對第二頂板23或對游離載板15而言,都可產生良好的緊配的夾持效果。
而由第一頂板13沿內陷側板14再到游離載板15所彎折延伸出來的結構中,其中第一頂板13與內陷側板14之間所形成的夾角A1,可為直角至鈍角的角度,又以本示範而言,夾角A1較佳地可為約90度至120度左右,以使游離載板15在貼壓於導光組件40時,內陷側板14能夠具有較佳的支撐力。另外,內陷側板14與游離載板15之間的夾角(標號略),也可以是直角至鈍角的較度範圍,然而較佳地,內陷側板14與游離載板15之間的夾角可為約90度至120度左右。
整體觀之,而若以本創作的底板11作為一參考的基準點的話,底板11界定出一水平基準面,而上述的第二頂板23、第一頂板13及游離載板15則皆平行於底板11,若是如此,那麼幾何上而言,第一頂板13與內陷側板14之間的夾角A1其實會等於內陷側板14與游離載板15之間的夾角(標號略),也因此,導光組件40及玻璃50都會被設置在同一水平的基礎上。
請再繼續參閱圖4所繪示,其為本創作無膠框(plastic-frame-absent)框架式背板結構中底板11的卡接示意圖,為方便表示與觀察,圖4只用來表達圖3中的底板11部位的卡接情形。較佳地,本創作中的底板11還可具有一公卡接部M,公卡接部M延伸自底板11的一端沿著底板11的短軸方向所經過的緣邊111;又或者,底板11也可改為具有一母卡接部(圖略),因此,類似地,母卡接部(圖略)同樣可延伸自底板11的一端沿該底板11的短軸方向所經過的緣邊111。如此即可與另外一個底板11’進行卡
接的動作,如以圖4中的底板11’為例,即為本創作底板11的卡接結構的另一個實施態樣,底板11’可具有一母卡接部F,母卡接部F為延伸自底板11’的一端沿該底板11’的長軸方向所經過的緣邊111’,此外,同理,底板11’也可改為具有一公卡接部(圖略),公卡接部為延伸自底板11’的一端中沿著該底板11’的長軸方向所經過的緣邊111’,換言之,即為將原來的母卡接部F改為公卡接部(圖略),因此可由圖4所示範卡接示意圖了解到,本創作之底板11與底板11’可藉由兩者之間的公卡接部M與母卡接部F彼此相互卡接,而使不同的底板(11,11’)之間組裝在一起。而如果回頭以圖3觀之,可了解到圖4中的緣邊111可為圖3中底板11向右延伸到盡頭(圖略)時的部位;圖4中的背板底角10a即相當於圖3中的背板底角10a。同理,類似地,圖3中的底板11也可被視為圖4中的底板11’,圖4中的背板底角10a’現在則相當於圖3中的背板底角10a’,而底板11’沿著出紙面的方向到達盡頭(圖略)時,則可被視為相當於圖4中的緣邊111’,而母卡接部F即自此緣邊111’延伸而出。
承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本創作還可在組裝好光源30、導光組件40及玻璃50時,隨即透過底板(11,11’)上的公卡接部M及母卡接部F而進行搭接,以便於進一步構成一完整的背光模組之成品。並且如圖4所繪示,透過公卡接部M及母卡接部F的相互搭接/卡接,除了可穩固地連接不同背板(10,10’)之外,通常如此的公、母卡接部(M,F)彼此連接時,公、母卡接部(M,F)之間還可具有具有一定的空隙裕度,因此本創作還可有助於讓不同的材質的背板10之間的連接,如碰到需要較高的散熱需求時,可適時地選用鋁件成形的背板10以與其他非鋁件成形的背板10以與其他背板10’進行連接,既可有效穩固背板(10,10’)之間的連接之外,還可保留適當的空隙裕度,以使不同材質之間的背板(10,10’)不會因為膨脹係數不同的關係而產生不當的變形。大幅地增加本
創作製造、運用時的靈活性。
綜上所述,可了解到,本創作率先對背板10及外框20的整體結構進行改良,使本創作具有以下之優點:
(1)取代習知膠框(plastic frame)之支撐及容納的功能,可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成功取代習知膠框後,本創作在未來用來組裝其他所需元件,如光源、導光元件及玻璃等,將更為方便。
(3)因為省去習知的膠框,可使本創作改善散熱不佳及所導致的變形問題、節省元件的成本消耗。
(4)在取代習知膠框後,還可進一步減少本創作的體積及重量,而具有體積縮小化、輕量化的優點。
(5)並且本創作之可藉由公、母卡接部(10,10’)以穩固連接又提供相對較佳的空隙裕度之特色而言,可同時免去元件之間「鎖附」時,由額外螺絲產生的五金另件成本,及需要進行攻牙、鎖附等施工所產生的人力成本。
另外,亦減少因「鉚合及焊接」後的成品體積,進一步省去包裝及運輸成本;對於組裝及運用時所選用的材質有其靈活性,解決不同金屬材質的背板之間,如鐵與鋁,搭接時因為膨脹係數不同,而產生的搭接結構相容性不佳的問題,使得本創作在需要更加散熱效果時,可斟酌增加鋁件使用的比率,以達成更好的導熱、散熱效果,更能達成成本與產品品質間的最佳平衡。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或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0,10’‧‧‧背板
10a,10a’‧‧‧背板底角
11,11’‧‧‧底板
12‧‧‧第一側板
13‧‧‧第一頂板
14‧‧‧內陷側板
15‧‧‧游離載板
151‧‧‧緩衝膠帶
20‧‧‧外框
22‧‧‧第二側板
23‧‧‧第二頂板
231‧‧‧下表面
30‧‧‧光源
40‧‧‧導光組件
41‧‧‧導光板
42‧‧‧反射片
43‧‧‧上擴散片
44‧‧‧稜鏡片
45‧‧‧下擴散片
50‧‧‧玻璃
51‧‧‧下表面
52‧‧‧上表面
A1‧‧‧角度
C‧‧‧容置空間
G2‧‧‧第二夾持空間
Claims (10)
- 一種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至少包括:一背板,其包含一底板,該背板還包含一彎伸自該底板的第一側板及一彎伸自該第一側板的第一頂板,使該底板、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一頂板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頂板還朝該底板彎伸出一內陷側板,該內陷側板朝遠離該第一側板的方向彎伸出一游離載板;以及一外框,其包含一設置於該第一側板的外部的第二側板及一彎伸自該第二側板的第二頂板,該第二頂板設置於該第一頂板外部,其中該內陷側板、該游離載板與該底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夾持空間;該第二頂板繼續延伸而與該內陷側板及該游離載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夾持空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底板為一平坦板狀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第一頂板與該內陷側板之間呈一直角至鈍角的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內陷側板與該游離載板之間呈一直角至鈍角的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底板界定出一水平基準面,該第二頂板、該第一頂板及該游離載板皆平行於該底板。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側板設置有一光源,從而使該光源位於該容置空間中。
-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夾持空間設置有一導光組件。
- 如請求項7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第二夾持空間設置有一玻璃,該玻璃的下表面的側緣設置於該游離載板上的一緩衝膠帶上,該第二頂板的下表面的側緣抵接於該玻璃的 上表面的緣邊。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底板具有一公卡接部,該公卡接部延伸自該底板的一端上沿該底板的短軸方向上的緣邊;或該底板具有一母卡接部,該母卡接部延伸自該底板的一端上沿該底板的短軸方向上的緣邊。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其中該底板具有一公卡接合部,該公卡接部延伸自該底板的一端上沿該底板的長軸方向上的緣邊;或該底板具有一母卡接部,該母卡接部延伸自該底板的一端上沿該底板的長軸方向上的緣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04390U TWM482084U (zh) | 2014-03-14 | 2014-03-14 |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04390U TWM482084U (zh) | 2014-03-14 | 2014-03-14 |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82084U true TWM482084U (zh) | 2014-07-11 |
Family
ID=5172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204390U TWM482084U (zh) | 2014-03-14 | 2014-03-14 |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8208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45229A (zh) * | 2017-05-27 | 2017-08-15 |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 |
CN107170362A (zh) * | 2017-06-23 | 2017-09-15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10491284A (zh) * | 2019-09-10 | 2019-11-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框、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
TWI721297B (zh) * | 2018-04-17 | 2021-03-11 | 香港商宸盛光電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
-
2014
- 2014-03-14 TW TW103204390U patent/TWM482084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45229A (zh) * | 2017-05-27 | 2017-08-15 |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 |
CN107170362A (zh) * | 2017-06-23 | 2017-09-15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07170362B (zh) * | 2017-06-23 | 2023-06-0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TWI721297B (zh) * | 2018-04-17 | 2021-03-11 | 香港商宸盛光電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
CN110491284A (zh) * | 2019-09-10 | 2019-11-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框、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594313B (en) | Frame for holding a rectangular display panel having an image display surfa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09031747B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WO2012151770A1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 |
US858774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fixing device thereof | |
WO2014153875A1 (zh) | 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卡扣、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US11930291B2 (en) |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 |
WO2013159506A1 (zh) | 显示装置 | |
TW201137444A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1106785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TWM482084U (zh) |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 |
US9753215B2 (en) |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9917580A (zh) | 显示装置 | |
TWM503590U (zh) | 顯示裝置及其承載框架 | |
TW201640198A (zh) |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 |
US10067367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istal display device | |
TW201333585A (zh) | 具外框卡合設計之顯示裝置 | |
WO2013166759A1 (zh) | 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 |
EP3905704B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 |
TW201533501A (zh) | 曲型支撐結構及其曲面顯示器 | |
US9104069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6190972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150362663A1 (en) | Black light module with mount and displaying apparatus therewith | |
KR102380174B1 (ko) | 표시 장치 | |
TWI480634B (zh) | 平面顯示器 | |
CN106773317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