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8849U - 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Google Patents
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78849U TWM478849U TW102217949U TW102217949U TWM478849U TW M478849 U TWM478849 U TW M478849U TW 102217949 U TW102217949 U TW 102217949U TW 102217949 U TW102217949 U TW 102217949U TW M478849 U TWM478849 U TW M47884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clamping
- disposed
- portable electronic
- receiv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承載機構,尤指一種操作方便,能將可攜式電子裝置穩定組裝於外接式電子裝置的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目前在電子產品的消費市場上,電子裝置如平板電腦係為相當受歡迎之資訊產品,而平板電腦係可與一基座搭配使用,藉以作為承載平板或提供鍵盤輸入之用途。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將平板電腦作為一般筆記型電腦使用時,可將平板電腦插設於具有鍵盤之基座。然而,習知之基座上僅設有單一插槽用來連結該平板電腦,因此使用者僅能以一固定角度來使用平板電腦。此外,當使用者欲同時移動平板電腦與基座時,由於僅藉由單一插槽將平板電腦固定於基座上,因此平板電腦容易產生晃動,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有鑑於此,一種用來穩固地將平板電腦固定於基座上之固定裝置,便是現今機構設計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能將可攜式電子裝置穩定組裝於外接式電子裝置的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係揭露一種承載機構,用來將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在一外接式電子裝置。該承載機構包含有一容置
結構、一夾持件、一座體以及一限位件。該容置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側。該夾持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該座體設置於該外接式電子裝置,用來承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該限位件設置於該座體上。該限位件係插入該容置結構以驅動該夾持件產生彈性變形,使該夾持件之二相對側表面分別抵接於該限位件之外表面與該容置結構之內壁。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限位件插入該容置結構時,該限位件推動該夾持件沿著一插入方向相對該容置結構移動。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容置結構具有一突起部,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該夾持件包含有一夾持部,活動地抵靠於該突起部。該限位件插入該容置結構時,該突起部與該限位件以緊配合方式夾持該夾持部。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夾持件另包含有一本體以及一止擋部。該夾持部以可彎曲變形方式設置於該本體,該止擋部設置於該本體相異於該夾持部之一位置。該止擋部用來止擋於該容置結構之另一內壁,防止該本體脫離該容置結構。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夾持件另包含二個夾持部,用來夾住該限位件之二相對側表面。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承載機構另包含有一驅動元件,設置於該夾持件與該容置結構之間。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夾持件沿著相反一插入方向之一方向相對該容置結構移動。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承載機構另包含有一卡槽結構、一閂扣件以及一卡勾件。該卡槽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該側。該閂扣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座體。該卡勾件設置於該閂扣件上。該閂扣件驅動該卡勾件相對該卡槽結構之移動。該卡勾件卡合於該卡槽結構,以限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該座體之移動。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卡槽結構具有一第一斜導面,該卡勾件具有一第二斜導面。該第二斜導面壓附在該第一斜導面上,以牽引該卡槽結構移近該卡勾件。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電腦系統,其包含有一外接式電子裝置、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一承載機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可拆卸方式設置在該外接式電子裝置上。該承載機構設置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該外接式電子裝置之間,用來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在該外接式電子裝置。該承載機構包含有一容置結構、一夾持件、一座體以及一限位件。該容置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側。該夾持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該座體設置於該外接式電子裝置,用來承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該限位件設置於該座體上。該限位件係插入該容置結構以驅動該夾持件產生彈性變形,使該夾持件之二相對側表面分別抵接於該限位件之外表面與該容置結構之內壁。
本創作之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具有結構簡單及操作容易之優點,能透過簡單步驟,以最省力的方式輕鬆地將可攜式電子裝置穩定組裝或快速拆卸於外接式電子裝置,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承載機構的操作不便的缺點。
10‧‧‧電腦系統
12‧‧‧外接式電子裝置
14‧‧‧可攜式電子裝置
16‧‧‧承載機構
18‧‧‧容置結構
20‧‧‧卡槽結構
201‧‧‧第一斜導面
22‧‧‧夾持件
24‧‧‧第一連接器
26‧‧‧座體
28‧‧‧限位件
30‧‧‧驅動元件
32‧‧‧閂扣件
34‧‧‧卡勾件
341‧‧‧第二斜導面
36‧‧‧第二連接器
38‧‧‧本體
40‧‧‧夾持部
42‧‧‧止擋部
44‧‧‧突起部
46‧‧‧外觀面
48‧‧‧內壁
50‧‧‧包覆單元
D‧‧‧插入方向
V‧‧‧平面法向量
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腦系統之元件爆炸圖。
第2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夾持件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未結合外接式電子裝置之部份結構剖視圖。
第5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結合於外接式電子裝置之
部份結構剖視圖。
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承載機構之部份結構剖視圖。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一電腦系統10之元件爆炸圖。電腦系統10包含有一外接式電子裝置12以及一可攜式電子裝置14。可攜式電子裝置14通常可為具有觸控螢幕的平板電腦,外接式電子裝置12相應地可為具有實體輸入模組(例如鍵盤及觸控板)與擴音器的基座。電腦系統10另包含一個設置在外接式電子裝置12和可攜式電子裝置14之間的承載機構16,用來確保可攜式電子裝置14能穩定地組裝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2上。
請參閱第1圖與第2圖,第2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4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承載機構16包含至少一容置結構18、至少一卡槽結構20、至少一夾持件22以及一第一連接器24,分別形成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4之一側。於此實施例中,容置結構18和卡槽結構20的數量較佳地為各有兩個,分別形成在第一連接器22的左右兩端。夾持件22之數量對應於容置結構18之數量。夾持件22係活動地設置在容置結構18內。
承載機構16另包含有一座體26、至少一限位件28、至少一驅動元件30、一閂扣件32以及至少一卡勾件34。座體26以可樞轉方式設置在外接式電子裝置12鄰近可攜式電子裝置14之該側的位置。座體26具有一第二連接器36,電連接外接式電子裝置12之內部電子元件。座體26可為一凹陷槽體,用來承載可攜式電子裝置14,並使第一連接器22電連接第二連接器36,外接式電子裝置12所產生之控制指令可經由連接器傳輸到可攜式電子裝置14。
限位件28之數量對應於容置結構18之數量,卡勾件34之數量對應於卡槽結構20之數量。限位件28設置在座體26上,卡
勾件34設置在閂扣件32上,且閂扣件32活動地設置在座體26之底部。當可攜式電子裝置14放上座體26時,限位件28插入容置結構18,夾持件22夾緊限位件28以避免可攜式電子裝置14相對座體26搖晃;此時,卡勾件34卡合於卡槽結構20,用來限制可攜式電子裝置14相對座體26之移動以防止兩者分離。
請參閱第3圖,第3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夾持件22之示意圖。夾持件22可包含有一本體38、至少一夾持部40以及一止擋部42。本體38可為一環型結構,用來套住限位件28。夾持部40以可彎曲變形方式設置於本體38,且止擋部42設置在本體38上相異於夾持部40之其它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夾持件22較佳地係包含二個夾持部40,設置在本體38的相對端邊。當本體38套設在限位件28時,二個夾持部40可以用來夾住限位件28的兩相對側表面,藉此有效平衡限位件28在容置結構18內的相對位置。
請參閱第4圖與第5圖,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4未結合外接式電子裝置12之結構剖視圖,第5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4結合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2之結構剖視圖。容置結構18具有至少一個突起部44,設置在容置結構18的內壁。多個突起部44則分別設置在容置結構18的多個相對內壁。如第4圖所示,夾持件22位於初始位置,夾持件22的相對夾持部40的一端對齊於容置結構18之一外觀面46(其中,外觀面46可為容置結構18之開口端);此時,夾持件22的夾持部40活動地抵靠於突起部44,止擋部42則止擋於容置結構18之另一內壁48,用來防止夾持件22掉出容置結構18。
如第5圖所示,當可攜式電子裝置14放上座體26,限位件28會插入容置結構18內,限位件28推動夾持件22沿著一插入方向D往容置結構18內部移動。由於夾持部40以可彎曲變形方式
設置於本體38,或夾持部40為可彈性變形材質組成,故限位件28可擠壓夾持件22以驅動夾持件22產生彈性變形,使夾持件22(或夾持部40)之兩相對側表面分別抵接在限位件28之外表面和容置結構18之內壁(或突起部44)。如此一來,夾持件22之夾持部40可完整填滿於限位件28和容置結構18之間的空隙,意即容置結構18之突起部44與限位件28以緊配合方式夾住夾持部40。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驅動元件30係設置在夾持件22與容置結構18之間。其中,驅動元件30較佳的設計為可環繞夾持件22的方形彈簧。限位件28插入容置結構18內部時,夾持件22沿著插入方向D移動,驅動元件30被擠壓而儲存一彈性恢復力;當施加在承載機構16的外力移除時,彈性恢復力可驅動夾持件22沿著相反插入方向D的方向相對容置結構18移動,使得夾持件22之止擋部42抵接於容置結構18之內壁48,讓夾持件22的外觀面對齊可攜式電子裝置14的外觀面。然而隨著夾持件22之結構變化,驅動元件30亦可相應設計成圓形彈簧、扭簧、拉伸彈簧等,或者驅動元件30還可為應用磁吸力的磁性元件,其實施態樣不限於前所述,端視設計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6圖,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承載機構16之部份結構剖視圖。於此實施例中,座體26另可選擇性包含一包覆單元50,用來覆蓋保護卡勾件34。使用者可藉由推動閂扣件32,來驅動卡勾件34相對卡槽結構20之移動。當可攜式電子裝置14放上座體26,使用者透過閂扣件32推動(或由一彈力單元驅動)卡勾件34卡合於卡槽結構20。若要解除承載機構16之拘束,則以相反前述卡合方向(如第6圖所示的往右邊方向)推拉閂扣件32,使得卡勾件34分離卡槽結構20,可攜式電子裝置14便能輕易地從座體26上卸除。
除此之外,卡槽結構20可具有一第一斜導面201,卡勾件34可具有一第二斜導面341。斜導面的平面法向量V不平行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4安裝在座體26的插入方向D;或者,可解釋為斜導面相對於閂扣件32和座體26的接觸面是微幅傾斜的。這樣一來,當卡勾件34卡合卡槽結構20時,第二斜導面341壓附在第一斜導面201上,透過斜面的引導作用可牽引卡槽結構20靠近卡勾件34,意即卡勾件34可以將可攜式電子裝置14持續下拉往座體26移動,藉此讓限位件28更深入容置結構18,使夾持件22更進一步彎曲變形來有效填滿限位件28與容置結構18之間的空隙。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在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結構內形成容置結構,並在容置結構內設置可彈性變形的夾持件,故不會影響到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外觀。承載機構之座體樞接於外接式電子裝置,當可攜式電子裝置組裝在座體上以電連接外接式電子裝置時,座體的限位件可插入容置結構內,限位件驅動夾持件彎曲變形以填滿(消除)限位件和容置結構之間的空隙。由於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外接式電子裝置的結合緊密無間隙,因此可攜式電子裝置可以穩定地站立在外接式電子裝置(座體)上,而不會有非預期性晃動。
另外,本創作之承載機構還利用具有斜導面的卡勾件扣合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卡槽結構上,卡勾件的斜導面可牽引可攜式電子裝置向下移動而更緊貼在座體上,相應地可使得限位件更為深入容置結構內,確保夾持件的結構彎曲變化能完全消除限位件和容置結構之間的空隙。此外,夾持件與限位件也有類似的斜導面設計,限位件的前端和夾持件的夾持部內側分別具有斜導面結構,可幫助限位件退出容置結構,節省使用者將可攜式電子裝置從座體卸除的力量,也可避免拆卸可攜式電子裝置時的施力過大而破壞承載機構。
相較先前技術,本創作之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具有
結構簡單及操作容易之優點,能透過簡單步驟,以最省力的方式輕鬆地將可攜式電子裝置穩定組裝或快速拆卸於外接式電子裝置,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承載機構的操作不便的缺點。
12‧‧‧外接式電子裝置
14‧‧‧可攜式電子裝置
18‧‧‧容置結構
22‧‧‧夾持件
26‧‧‧座體
28‧‧‧限位件
30‧‧‧驅動元件
38‧‧‧本體
40‧‧‧夾持部
42‧‧‧止擋部
44‧‧‧突起部
D‧‧‧插入方向
Claims (18)
- 一種承載機構,用來將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在一外接式電子裝置,該承載機構包含有:一容置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側;一夾持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一座體,設置於該外接式電子裝置,該座體用來承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一限位件,設置於該座體上,用來驅動該夾持件產生彈性變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機構,其中該限位件係插入該容置結構以推壓該夾持件產生該彈性變形,使該夾持件之二相對側表面分別抵接於該限位件之外表面與該容置結構之內壁。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機構,其中該限位件插入該容置結構時,該限位件推動該夾持件沿著一插入方向相對該容置結構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機構,其中該容置結構具有一突起部,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該夾持件包含有一夾持部,活動地抵靠於該突起部,該限位件插入該容置結構時,該突起部與該限位件以緊配合方式夾持該夾持部。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承載機構,其中該夾持件另包含有一本體以及一止擋部,該夾持部以可彎曲變形方式設置於該本體,該止擋部設置於該本體相異於該夾持部之一位置,該止擋部用來止擋於該容置結構之另一內壁,防止該本體脫離該容置結構。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承載機構,其中該夾持件另包含二個夾持部,用來夾住該限位件之二相對側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機構,其另包含有:一驅動元件,設置於該夾持件與該容置結構之間,該驅動元件 驅動該夾持件沿著相反一插入方向之一方向相對該容置結構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機構,其另包含有:一卡槽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該側;一閂扣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座體;以及一卡勾件,設置於該閂扣件上,該閂扣件驅動該卡勾件相對該卡槽結構之移動,該卡勾件卡合於該卡槽結構,以限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該座體之移動。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承載機構,其中該卡槽結構具有一第一斜導面,該卡勾件具有一第二斜導面,該第二斜導面壓附在該第一斜導面上,以牽引該卡槽結構移近該卡勾件。
- 一種電腦系統,其包含有:一外接式電子裝置;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可拆卸方式設置在該外接式電子裝置上;以及一承載機構,設置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該外接式電子裝置之間,用來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在該外接式電子裝置,該承載機構包含有:一容置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側;一夾持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一座體,設置於該外接式電子裝置,該座體用來承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一限位件,設置於該座體上,用來驅動該夾持件產生彈性變形。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限位件係插入該容置結構以推壓該夾持件產生該彈性變形,使該夾持件之二相對側表面分 別抵接於該限位件之外表面與該容置結構之內壁。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限位件插入該容置結構時,該限位件推動該夾持件沿著一插入方向相對該容置結構移動。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容置結構具有一突起部,設置於該容置結構內,該夾持件包含有一夾持部,活動地抵靠於該突起部,該限位件插入該容置結構時,該突起部與該限位件以緊配合方式夾持該夾持部。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夾持件另包含有一本體以及一止擋部,該夾持部以可彎曲變形方式設置於該本體,該止擋部設置於該本體相異於該夾持部之一位置,該止擋部用來止擋於該容置結構之另一內壁,防止該本體脫離該容置結構。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夾持件另包含二個夾持部,用來夾住該限位件之二相對側表面。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承載機構另包含有:一驅動元件,設置於該夾持件與該容置結構之間,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夾持件沿著相反一插入方向之一方向相對該容置結構移動。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承載機構另包含有:一卡槽結構,形成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該側;一閂扣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座體;以及一卡勾件,設置於該閂扣件上,該閂扣件驅動該卡勾件相對該卡槽結構之移動,該卡勾件卡合於該卡槽結構,以限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該座體之移動。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卡槽結構具有一第一斜導面,該卡勾件具有一第二斜導面,該第二斜導面壓附在該第一斜 導面上,以牽引該卡槽結構移近該卡勾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7949U TWM478849U (zh) | 2013-09-25 | 2013-09-25 | 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CN201310467511.XA CN104460854B (zh) | 2013-09-25 | 2013-10-09 | 承载机构及计算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7949U TWM478849U (zh) | 2013-09-25 | 2013-09-25 | 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78849U true TWM478849U (zh) | 2014-05-21 |
Family
ID=5129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17949U TWM478849U (zh) | 2013-09-25 | 2013-09-25 | 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60854B (zh) |
TW (1) | TWM478849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0742Y (zh) * | 2006-05-10 | 2007-12-12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平板显示器底座 |
CN101093404B (zh) * | 2006-06-23 | 2011-07-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卡合装置及采用该卡合装置的扩展坞 |
TWI414929B (zh) * | 2011-02-23 | 2013-11-11 | Pegatron Corp | 樞軸裝置及擴充基座 |
TWI479296B (zh) * | 2011-10-17 | 2015-04-01 | Wistron Corp |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卸式電子套組 |
TWI429373B (zh) * | 2011-11-24 | 2014-03-01 | Wistron Corp | 夾持結構及具有夾持結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CN202948365U (zh) * | 2012-10-24 | 2013-05-22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
2013
- 2013-09-25 TW TW102217949U patent/TWM47884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10-09 CN CN201310467511.XA patent/CN10446085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0854B (zh) | 2017-12-05 |
CN104460854A (zh) | 2015-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57011B2 (ja) | 電子デバイス用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US9454184B2 (en) |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usable with the same | |
TWI479296B (zh) |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卸式電子套組 | |
US20130155583A1 (en) | Docking station, electronic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releasing connection between two devices | |
TWI535362B (zh) | 連接組件及具有此連接組件的電子裝置 | |
TWI599500B (zh) |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機構及其電子設備 | |
US9841785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502313B (zh) | 用來支撐顯示模組於支撐座上之支撐機構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201523201A (zh) | 可分離之觸控式筆記型電腦 | |
CN107450662B (zh) | 电子装置 | |
TW201642068A (zh) | 承載基座及電腦系統 | |
US20140153166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 |
TWI519932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平台 | |
US20150153771A1 (en) | Tablet pc external equipment | |
TWM496919U (zh) | 卡合模組 | |
TWM478849U (zh) | 承載機構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
KR101308506B1 (ko) | 휴대용 정보 단말기를 위한 홀더 | |
TWI505071B (zh) |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 |
JP3206069U (ja) | 電子デバイスサポート部材 | |
TWI391080B (zh) | 具有手寫輸入功能的電子設備及其手寫筆固定結構 | |
TW201523203A (zh) | 平板電腦的外接裝置 | |
TWI515541B (zh) | 外接式輸入裝置 | |
TW201420932A (zh) | 顯示裝置 | |
TW201433903A (zh) | 一體機裝置 | |
TW201644115A (zh) | 連接器插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K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