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I832544B -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2544B
TWI832544B TW111142688A TW111142688A TWI832544B TW I832544 B TWI832544 B TW I832544B TW 111142688 A TW111142688 A TW 111142688A TW 111142688 A TW111142688 A TW 111142688A TW I832544 B TWI832544 B TW I8325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ype semiconductor
semiconductor layer
contact
di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2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2082A (zh
Inventor
丹羽紀隆
稲津哲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機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機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機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2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2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2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254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6Materials, e.g. epoxy or silicone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62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 H01L33/0066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with a substrate not being a III-V compound
    • H01L33/007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with a substrate not being a III-V compound comprising nitrid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95Post-treatment of devices, e.g. annealing, recrystallisation or short-circuit eli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16Process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25Processes relating to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6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 H01L33/30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3/32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ntaining nitroge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確保可靠性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半導體發光元件10係具備:n型半導體層14,係設置於基底層12上,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活性層16,係設置於n型半導體層14上,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p型半導體層18,係設置於活性層16上;p側接觸電極20,係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接觸;介電體保護層24,係被覆p側接觸電極20,且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接觸,並由SiO 2構成;以及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的各自的側面16d、18d接觸,且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接觸,且被覆介電體保護層24,並由Al 2O 3構成。

Description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有積層於基板上之n型半導體層、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n型半導體層、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係具有傾斜之側面。傾斜之側面係被由SiO 2構成之保護膜被覆(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17114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若保護膜所含之Si向活性層或者p型半導體層擴散,則有活性層或者p型半導體層的可靠性降低之虞。
本發明係鑒於這種問題而完成,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充分確保可靠性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備:n型半導體層,係設置於基底層上,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活性層,係設置於前述n型半導體層上,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p型半導體層,係設置於前述活性層上;p側接觸電極,係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介電體保護層,係被覆前述p側接觸電極,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並由SiO 2構成;以及介電體被覆層,係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且被覆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並由Al 2O 3構成。
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係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前述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係具備下述步驟:於基底層上依序形成n型半導體層、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n型半導體層係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前述活性層係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部分地去除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使前述n型半導體層露出;形成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之p側接觸電極;形成介電體保護層,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係被覆前述p側接觸電極,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且由SiO 2構成;於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上,於與前述p側接觸電極的整體重疊之區域形成遮罩;藉由濕式蝕刻去除位於不與前述遮罩重疊之區域之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使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露出;以及形成介電體被覆層,前述介電體被覆層係被覆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且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並由Al 2O 3構成。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能夠充分確保可靠性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另外,說明中對相同的要素附上相同的元件符號,且適當省略重複的說明。而且,為了有助於理解說明,各圖式中之各構成要素的尺寸比未必與實際的發光元件的尺寸比一致。
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係構成為發出中心波長λ約360nm以下之「深紫外光」,也就是所謂的DUV-LED(Deep UltraViolet-Light Emitting Diode;深紫外光發光二極體)晶片。為了輸出這種波長的深紫外光,使用帶隙約3.4eV以上之氮化鋁鎵(AlGaN)系半導體材料。本實施形態中,尤其例示出發出中心波長λ約240nm至320nm的深紫外光之情形。
本說明書中,「AlGaN系半導體材料」是指至少包含氮化鋁(AlN)以及氮化鎵(GaN)之半導體材料,包含含有氮化銦(InN)等其他材料之半導體材料。因此,本說明書中提及之「AlGaN系半導體材料」例如能夠由In 1-x-yAl xGa yN(0<x+y≦1,0<x<1,0<y<1)的組成表示,包含AlGaN或者InAlGaN。本說明書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是指例如AlN比率以及GaN比率分別為1%以上,較佳為5%以上、10%以上或者20%以上。
而且,為了區分不含AlN之材料,有時稱作「GaN系半導體材料」。「GaN系半導體材料」中包含GaN或者InGaN。同樣地,為了區分不含GaN之材料,有時稱作「AlN系半導體材料」。「AlN系半導體材料」中包含AlN或者InAlN。
圖1係概略地表示實施形態之半導體發光元件10的構成之剖視圖。半導體發光元件10係具備基底層12、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p型半導體層18、p側接觸電極20、p側被覆電極層22、介電體保護層24、介電體被覆層26、n側接觸電極28、p側電流擴散層30、n側電流擴散層32、介電體密封層34、p側焊墊電極36以及n側焊墊電極38。基底層12係包含基板40、第一緩衝層42以及第二緩衝層44。
圖1中,有時將箭頭A所示之方向稱作「上下方向」或者「厚度方向」。而且,從基底層12(或者基板40)觀察時,將遠離基底層12(或者基板40)之方向稱作上側,將朝向基底層12(或者基板40)之方向稱作下側。
基板40係由相對於半導體發光元件10所發出之深紫外光具有透光性之材料構成,例如由藍寶石(Al 2O 3)構成。基板40係具有第一主表面40a以及與第一主表面40a為相反側之第二主表面40b。第一主表面40a為結晶生長面,用以使從第一緩衝層42到p型半導體層18為止的各層生長。第一主表面40a係具有深度以及間距為次微米(1μm以下)之微細凹凸圖案。這種基板40亦被稱作圖案化藍寶石基板(PSS;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第一主表面40a亦可由未圖案化之平坦面構成。第二主表面40b為光提取面12e,用以將活性層16所發出之深紫外光提取至外部。
第一緩衝層42係設置於基板40的第一主表面40a。第一緩衝層42為底層(模板(template)層),用以形成第二緩衝層44。第一緩衝層42係例如為未摻雜的AlN層,且為經高溫生長之AlN(HT-AlN;High Temperature-AlN)層。第一緩衝層42亦可為未摻雜的AlGaN層,亦可為具有較第二緩衝層44的AlN比率高的AlN比率之AlGaN層。第一緩衝層42係具有1μm以上至3μ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2μm左右的厚度。
第二緩衝層44係設置於第一緩衝層42。第二緩衝層44係由未摻雜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例如為具有較第一緩衝層42的AlN比率低的AlN比率之AlGaN層。第二緩衝層44的AlN比率係例如與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相同。第二緩衝層44的AlN比率亦可大於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第二緩衝層44係具有20nm以上至200n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100nm左右的厚度。
第二緩衝層44係構成為實質不含矽(Si)等n型雜質。第二緩衝層44的Si濃度係例如為5×10 17cm -3以下。由於第二緩衝層44係n型雜質濃度較n型半導體層14低,因此導電率低(亦即電阻率高)。第二緩衝層44係無助於從n側接觸電極28向活性層16注入電子時的導電。
基底層12係具有第一上表面12a、第二上表面12b、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2c、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2d以及光提取面12e。第一上表面12a為設置有n型半導體層14之部分,例如為第二緩衝層44的上表面。第二上表面12b係位於第一上表面12a的外側,且沿著基底層12的外周設置。第二上表面12b為未設置n型半導體層14之部分,且設置於第一緩衝層42。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2c係設置於第二緩衝層44。第一角度θ1係大於40度(亦即不含40度)且為70度以下。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係設置於第一緩衝層42。第三角度θ3係小於第一角度θ1且為40度以下。
n型半導體層14係設置於基底層12的第一上表面12a。n型半導體層14係由n型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且例如摻雜Si作為n型的雜質。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係例如為25%以上,較佳為40%以上或者50%以上。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為80%以下,較佳為70%以下。n型半導體層14係具有1μm以上至3μ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2μm左右的厚度。n型半導體層14的Si濃度為1×10 18/cm 3以上至5×10 19/cm 3以下。n型半導體層14的Si濃度較佳為5×10 18/cm 3以上至3×10 19/cm 3以下,更佳為7×10 18/cm 3以上至2×10 19/cm 3以下。
n型半導體層14係具有第一上表面14a以及第二上表面14b。第一上表面14a為形成有活性層16之部分,第二上表面14b為未形成有活性層16之部分。n型半導體層14係具有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4c以及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4d。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係位於較第二上表面14b更靠下側處。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4d係位於較第二上表面14b更靠上側處。第二角度θ2係小於第一角度θ1且為40度以下。
活性層16係設置於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一上表面14a。活性層16係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夾在n型半導體層14與p型半導體層18之間而形成雙異質結構。活性層16係以輸出具有355nm以下的波長之深紫外光的方式選擇AlN比率,例如以輸出具有320nm以下的波長之深紫外光的方式選擇AlN比率。活性層16係具有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6d。
活性層16係例如具有單層或者多層的量子井結構,且包含:障壁層,係由未摻雜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以及井層,係由未摻雜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活性層16係例如包含:第一障壁層,係與n型半導體層14直接接觸;以及第一井層,係設置於第一障壁層上。亦可於第一井層與p型半導體層18之間追加設置一對以上之障壁層以及井層。障壁層以及井層係分別具有1nm以上至20n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2nm以上至10nm以下的厚度。
亦可於活性層16與p型半導體層18之間進一步地設置電子阻擋層。電子阻擋層係由未摻雜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電子阻擋層的AlN比率為40%以上,較佳為50%以上。電子阻擋層的AlN比率亦可為80%以上。電子阻擋層亦可由不含GaN之Al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亦可為AlN層。電子阻擋層係具有1nm以上至10n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2nm以上至5nm以下的厚度。電子阻擋層係具有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
p型半導體層18係設置於活性層16上。p型半導體層18係於設置有電子阻擋層之情形下形成於電子阻擋層上。p型半導體層18係由p型的AlGaN系半導體材料或者p型的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p型半導體層18係例如為摻雜鎂(Mg)作為p型的雜質之AlGaN層或者GaN層。p型半導體層18係例如具有20nm以上至400nm以下的厚度。p型半導體層18係具有上表面18a以及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8d。
p型半導體層18亦可由複數層構成。p型半導體層18係例如亦可具有p型包覆層以及p型接觸層。p型包覆層為p型AlGaN層,具有與p型接觸層相比相對高之AlN比率,且與活性層16或者電子阻擋層直接接觸。p型接觸層為p型AlGaN層或者p型GaN層,具有與p型包覆層相比相對低之AlN比率。p型接觸層設置於p型包覆層上,且與p側接觸電極20直接接觸。p型包覆層亦可具有p型第一包覆層以及p側第二包覆層。
p型第一包覆層的AlN比率係大於p側第二包覆層的AlN比率。p型第一包覆層的AlN比率為與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相同的程度,或者大於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p型第一包覆層的AlN比率為25%以上,較佳為40%以上或者50%以上。p型第一包覆層的AlN比率亦可為70%以上或者80%以上。p型第一包覆層係具有10nm以上至100n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15nm以上至70nm以下的厚度。
p型第二包覆層係設置於p型第一包覆層上。p型第二包覆層的AlN比率係較p型第一包覆層的AlN比率低,且較p型接觸層的AlN比率高。p型第二包覆層的AlN比率為25%以上,較佳為40%以上或者50%以上。p型第二包覆層的AlN比率係例如處於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的±10%的範圍內。p型第二包覆層係具有5nm以上至250n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10nm以上至150nm以下的厚度。另外,亦可不設置p型第二包覆層,p型包覆層亦可僅由p型第一包覆層構成。
p型接觸層為了獲得與p側接觸電極20良好之歐姆接觸,具有相對低之AlN比率。p型接觸層的AlN比率為20%以下,較佳為10%以下、5%以下或者0%。p型接觸層係p型AlGaN層或者p型GaN層。p型接觸層亦可由實質不含AlN之p型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p型接觸層較佳為形成得薄以減小活性層16所發出之深紫外光的吸收量。p型接觸層係具有5nm以上至30nm以下的厚度,例如具有10nm以上至20nm以下的厚度。
p側接觸電極20係設置於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p側接觸電極20係能夠與p型半導體層18(例如p型接觸層)歐姆接觸,由相對於深紫外光之反射率高之材料構成。p側接觸電極20係包含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直接接觸之Rh層。p側接觸電極20係例如僅由Rh層構成。p側接觸電極20所含之Rh層的厚度為50nm以上至200nm以下,例如為70nm以上至150nm以下。p側接觸電極20所含之Rh層的膜密度為12g/cm 3以上,例如為12.2g/cm 3以上至12.5g/cm 3以下。藉由增大p側接觸電極20所含之Rh層的膜密度,能夠提高作為反射電極的功能。藉由將Rh層的膜密度設為12g/cm 3以上,相對於波長280nm的紫外光獲得65%以上的反射率。
p側被覆電極層22係與p側接觸電極20的上表面20a以及側面20b直接接觸,且被覆p側接觸電極20的整體。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係較p側接觸電極20的形成範圍W1寬。p側被覆電極層22係例如具有Ti/Rh/TiN的積層結構。p側被覆電極層22的Ti層的厚度為1nm以上至50nm以下,例如為5nm以上至25nm以下。p側被覆電極層22的Ti層係提高p側接觸電極20的Rh層與p側被覆電極層22的Rh層之間的接著性。p側被覆電極層22的Rh層的厚度為5nm以上至100nm以下,例如為10nm以上至50nm以下。p側被覆電極層22的TiN層係由具有導電性的氮化鈦(TiN)構成。p側被覆電極層22的TiN層的厚度為5nm以上至100nm以下,例如為10nm以上至50nm以下。
介電體保護層24係具有第一連接開口24p,在與第一連接開口24p不同之部位被覆p側被覆電極層22。介電體保護層24係在與第一連接開口24p不同之部位被覆p側接觸電極20。介電體保護層24係與p側被覆電極層22的上表面22a以及側面22b直接接觸,且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直接接觸。介電體保護層24係由介電體材料構成,例如由氧化矽(SiO 2)構成。介電體保護層24的厚度為50nm以上,例如為100nm以上至500nm以下。
介電體保護層24的形成範圍W3係較p側接觸電極20的形成範圍W1寬,且較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寬,且較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形成範圍W4窄。介電體保護層24係遠離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外周而設置。第一連接開口24p係位於p側接觸電極20以及p側被覆電極層22的上方。第一連接開口24p的形成範圍W5係較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窄,例如較p側接觸電極20的形成範圍W1窄。
介電體被覆層26係被覆基底層12、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p型半導體層18、p側接觸電極20、p側被覆電極層22以及介電體保護層24。介電體被覆層26係由與介電體保護層24不同之介電體材料構成,例如由Al 2O 3構成。介電體被覆層26的厚度為10nm以上至100nm以下,例如為20nm以上至50nm以下。
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基底層12的第二上表面12b、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2d、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2c直接接觸且被覆這些面。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4c、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4d直接接觸且被覆這些面。介電體被覆層26係具有設置於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之接觸開口26n,且在與接觸開口26n不同之部位處被覆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
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活性層16中之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6d直接接觸且被覆該側面。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p型半導體層18中之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18d直接接觸且被覆這些面。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介電體保護層24的上表面24a以及側面24b直接接觸。介電體被覆層26係具有第二連接開口26p,在與第二連接開口26p不同之部位處被覆介電體保護層24。第二連接開口26p係位於p側接觸電極20以及p側被覆電極層22的上方。第二連接開口26p的形成範圍係較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窄,例如較p側接觸電極20的形成範圍W1窄。第二連接開口26p的形成範圍係與第一連接開口24p的形成範圍W5相同。第二連接開口26p的形成範圍亦可大於第一連接開口24p的形成範圍W5。
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與介電體保護層24接觸之第一面積S1(=W3-W2)以及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與介電體被覆層26接觸之第二面積S2(=W4-W3)係較佳為相對於第一面積S1與第二面積S2的合計面積S(=W4-W2)為預定的比例。第一面積S1係例如為合計面積S的10%以上,較佳為合計面積S的20%以上或者30%以上。藉由使第一面積S1大於預定比例,能夠提高介電體保護層24對p側被覆電極層22的被覆性。第一面積S1係例如小於合計面積S的90%,較佳為小於合計面積S的80%或者小於70%。藉由使第一面積S1小於預定比例,能夠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18的擴散。第一面積S1亦可與第二面積S2同等,例如亦可為合計面積S的40%以上且小於60%。第一面積S1亦可小於第二面積S2。第一面積S1亦可小於合計面積S的50%,亦可為40%以下或者30%以下。該情形下,能夠更佳地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18的擴散。
n側接觸電極28係設置於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n側接觸電極28係以堵住接觸開口26n的方式設置,且於接觸開口26n的外側處重疊於介電體被覆層26上。n側接觸電極28的形成範圍W8係較接觸開口26n的形成範圍W7寬。
n側接觸電極28係例如具有Ti/Al/Ti/TiN的積層結構。n側接觸電極28的第一Ti層係與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直接接觸。n側接觸電極28的第一Ti層的厚度為1nm以上至10nm以下,較佳為5nm以下或者2nm以下。n側接觸電極28的Al層係設置於第一Ti層上且與第一Ti層直接接觸。n側接觸電極28的Al層的厚度為200nm以上,例如為300nm以上至1000nm以下。n側接觸電極28的第二Ti層係設置於Al層上且與Al層直接接觸。n側接觸電極28的第二Ti層的厚度為1nm以上至50nm以下,例如為5nm以上至25nm以下。n側接觸電極28的TiN層係設置於第二Ti層上且與第二Ti層直接接觸。n側接觸電極28的TiN層係由具有導電性之TiN構成。n側接觸電極28的TiN層的厚度為5nm以上至100nm以下,例如為10nm以上至50nm以下。
p側電流擴散層30係設置於p側被覆電極層22的上表面22a,且於連接開口(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中與p側被覆電極層22直接接觸。p側電流擴散層30係以堵住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的方式設置,且於第二連接開口26p的外側處與介電體被覆層26直接接觸。p側電流擴散層30的形成範圍W6係較第一連接開口24p的形成範圍W5寬。p側電流擴散層30係例如具有TiN/Ti/Rh/TiN/Ti/Au的積層結構。
n側電流擴散層32係與n側接觸電極28的上表面28a以及側面28b直接接觸且被覆n側接觸電極28。n側電流擴散層32係於n側接觸電極28的外側處與介電體被覆層26直接接觸。n側電流擴散層32的形成範圍W9係較n側接觸電極28的形成範圍W8寬。n側電流擴散層32係具有與p側電流擴散層30相同的構成,例如具有TiN/Ti/Rh/TiN/Ti/Au的積層結構。
介電體密封層34係與介電體被覆層26、p側電流擴散層30以及n側電流擴散層32直接接觸且被覆這些面。介電體密封層34係具有設置於p側電流擴散層30上之p側焊墊開口34p以及設置於n側電流擴散層32上之n側焊墊開口34n。介電體密封層34係在與p側焊墊開口34p不同之部位處被覆p側電流擴散層30,且在與n側焊墊開口34n不同之部位處被覆n側電流擴散層32。介電體密封層34係由與介電體被覆層26不同之介電體材料構成,例如由SiO 2構成。介電體密封層34的厚度為300nm以上至1500nm以下,例如為600nm以上至1000nm以下。
p側焊墊電極36係設置於p側電流擴散層30上,且於p側焊墊開口34p處與p側電流擴散層30連接。p側焊墊電極36係以堵住p側焊墊開口34p的方式設置,且於p側焊墊開口34p的外側處與介電體密封層34直接接觸。p側焊墊電極36係經由p側電流擴散層30以及p側被覆電極層22而與p側接觸電極20電性連接。
n側焊墊電極38係設置於n側電流擴散層32上,且於n側焊墊開口34n處與n側電流擴散層32連接。n側焊墊電極38係以堵住n側焊墊開口34n的方式設置,且於n側焊墊開口34n的外側處與介電體密封層34直接接觸。n側焊墊電極38係經由n側電流擴散層32而與n側接觸電極28電性連接。
p側焊墊電極36以及n側焊墊電極38為將半導體發光元件10安裝於封裝基板等時接合之部分。p側焊墊電極36以及n側焊墊電極38係例如包含Ni/Au,Ti/Au或者Ti/Pt/Au的積層結構。p側焊墊電極36以及n側焊墊電極38的各自的厚度為100nm以上,例如為200nm以上至1000nm以下。
接下來,對半導體發光元件10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圖2至圖13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10的製造步驟之圖。首先,圖2中,於基板40的第一主表面40a上依序形成第一緩衝層42以及第二緩衝層44從而形成基底層12。接下來,於基底層12的第一上表面12a上依序形成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
基板40係例如為圖案化藍寶石基板。第一緩衝層42係例如為未摻雜的AlN層。第二緩衝層44係例如為未摻雜的AlGaN層。n型半導體層14係例如為n型的AlGaN層。活性層16係例如為未摻雜的AlGaN層。p型半導體層18為p型的AlGaN層或者p型的GaN層。第一緩衝層42、第二緩衝層44、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係能夠使用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生長(MOVPE;Metal 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法或者分子束磊晶(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法等周知的磊晶生長法形成。
接下來,如圖2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於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形成第一遮罩50。第一遮罩50係形成於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一部分,亦即形成於第一遮罩區域W11。第一遮罩50係具有傾斜之第一側面50a。第一側面50a的傾斜角θa係設定為於後續的蝕刻步驟中形成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第一側面50a的傾斜角θa係例如能夠藉由控制構成第一遮罩50之阻劑(resist)樹脂的後烘烤(postbake)溫度來調整。例如,能夠藉由降低阻劑樹脂的後烘烤溫度而增大第一側面50a的傾斜角θa,能夠藉由提高阻劑樹脂的後烘烤溫度而減小第一側面50a的傾斜角θa。
接下來,如圖3所示,藉由從第一遮罩50上乾式蝕刻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於不與第一遮罩50重疊之外周區域W12中露出基底層12。而且,在第一遮罩區域W11中之第一側面50a所位於之第一側面區域W13中,於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分別形成有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16c、18c。然後,去除第一遮罩50。
接下來,如圖4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於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形成第二遮罩52。第二遮罩52係形成於作為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一部分,亦即形成於第二遮罩區域W14。第二遮罩52係未形成於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中之與第二遮罩區域W14不同之遮罩外區域W15。第二遮罩52係具有傾斜之第二側面52b。第二側面52b的傾斜角θb係設定為於後續的蝕刻步驟中形成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第二側面52b的傾斜角θb係與第一遮罩50的第一側面50a同樣地,能夠藉由控制構成第二遮罩52之阻劑樹脂的後烘烤溫度來調整。
接下來,如圖5所示,從第二遮罩52上乾式蝕刻基底層12、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圖5的乾式蝕刻步驟係被執行至在遮罩外區域W15中n型露出半導體層14從而形成第二上表面14b為止。在第二遮罩區域W14中之第二側面52b所位於之第二側面區域W16中,於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分別形成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4d、16d、18d。而且,在未設置第二遮罩52之區域中的外周區域W12中,第一緩衝層42露出從而形成第二上表面12b。在未設置有第二遮罩52之區域中的第一側面區域W13中,於n型半導體層14以及第二緩衝層44形成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12c,於第一緩衝層42形成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在第一側面區域W13中,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16c、18c作為遮罩發揮功能,藉此於基底層12以及n型半導體層14形成傾斜之側面12c、12d、14c。
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第一緩衝層42的側面12d係因為n型半導體層14與第一緩衝層42之間的組成差而形成。第一緩衝層42的AlN比率係較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高。在AlGaN系半導體材料中,AlN比率越高越不易被蝕刻。由於與n型半導體層14相比第一緩衝層42係不易被蝕刻,因此在相同的蝕刻條件下第一緩衝層42的蝕刻量係較n型半導體層14的蝕刻量少。結果,第一緩衝層42的側面12c傾斜之第三角度θ3係較n型半導體層14的側面14c傾斜之第一角度θ1小。另一方面,由於第二緩衝層44的AlN比率係與n型半導體層14的AlN比率相同,故於第二緩衝層44形成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2c。然後,去除第二遮罩52。
接下來,如圖6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於作為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一部分之範圍W1形成p側接觸電極20。p側接觸電極20係包含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直接接觸之Rh層。p側接觸電極20的Rh層係藉由蒸鍍法以100℃以下的溫度形成。藉由用蒸鍍法形成Rh層,與使用濺鍍法之情形相比能夠抑制對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之損傷,能夠提高p側接觸電極20的接觸電阻。
於形成p側接觸電極20後,將p側接觸電極20退火。p側接觸電極20係例如使用RTA(Rapid Thermal Annealing)法以500℃以上至650℃以下的溫度退火。藉由p側接觸電極20的退火處理,p側接觸電極20的接觸電阻降低,並且p側接觸電極20所含之Rh層的膜密度增加至12g/cm 3以上。退火處理後的Rh層係例如具有12.2g/cm 3以上至12.5g/cm 3以下的膜密度,相對於波長280nm的紫外光具有65%以上的反射率,例如具有66%至67%左右的反射率。
其次,如圖6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以被覆p側接觸電極20的整體的方式形成p側被覆電極層22。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係較p側接觸電極20的形成範圍W1寬。p側被覆電極層22係與p側接觸電極20的上表面20a以及側面20b接觸,且例如具有Ti/Rh/TiN的積層結構。p側被覆電極層22係例如藉由濺鍍法以100℃以下的溫度形成。藉由用濺鍍法形成p側被覆電極層22,能夠提高p側被覆電極層22對p側接觸電極20的接著性。
接下來,如圖7所示,形成介電體保護層24。介電體保護層24係遍及元件結構的上部整面形成,且被覆基底層12、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p型半導體層18、p側接觸電極20以及p側被覆電極層22。介電體保護層24係例如由SiO 2構成,能夠藉由電漿激發化學氣相生長(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形成。
圖7中,介電體保護層24係與基底層12的第二上表面12b、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2c接觸。介電體保護層24係與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4d接觸。介電體保護層24係與活性層16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6d、p型半導體層18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8d接觸。介電體保護層24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p側被覆電極層22的上表面22a以及側面22b接觸。
接下來,如圖8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於介電體保護層24上形成第三遮罩54。第三遮罩54的形成範圍W3係較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寬,且較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形成範圍W4窄。因此,第三遮罩54係設置於與p側接觸電極20的整體重疊之區域。在形成第三遮罩54後,藉由濕式蝕刻去除位於不與第三遮罩54重疊之區域之介電體保護層24。於介電體保護層24由SiO 2構成之情形下,例如能夠使用作為氫氟酸(HF)與氟化銨(NH 4F)的混合液之緩衝氫氟酸(BHF)來去除介電體保護層24。藉由用濕式蝕刻去除介電體保護層24,與進行乾式蝕刻之情形相比能夠減少對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的損傷。
圖8中,若部分地去除介電體保護層24,則基底層12的第二上表面12b、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2c露出。而且,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4d係露出。進一步地,活性層16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6d、p型半導體層18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8d、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一部分係露出。
接下來,如圖9所示,形成介電體被覆層26。介電體被覆層26係遍及元件結構的上部整面形成,且被覆基底層12、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p型半導體層18、p側接觸電極20、p側被覆電極層22以及介電體保護層24。介電體被覆層26係例如由Al 2O 3構成,能夠藉由原子沈積(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層沉積)法形成。
圖9中,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基底層12的第二上表面12b、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基底層12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2c接觸。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n型半導體層14中之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4d接觸。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活性層16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6d、p型半導體層18中之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8d接觸。介電體被覆層26係與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介電體保護層24的上表面24a以及側面24b接觸。
接下來,如圖10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藉由乾式蝕刻等部分地去除介電體被覆層26,形成接觸開口26n。接觸開口26n係形成於作為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的一部分之範圍W7。接觸開口26n係以貫通介電體被覆層26之方式形成,且於接觸開口26n中露出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
其次,如圖10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以堵住接觸開口26n之方式形成n側接觸電極28。n側接觸電極28的形成範圍W8係較接觸開口26n的形成範圍W7寬。n側接觸電極28係例如具有與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二上表面14b接觸之Ti/Al/Ti/TiN的積層結構。n側接觸電極28係能夠藉由濺鍍法形成。
於形成n側接觸電極28後,將n側接觸電極28退火。n側接觸電極28係例如使用RTA法以500℃以上至650℃以下的溫度退火。藉由n側接觸電極28的退火處理,n側接觸電極28的接觸電阻係降低。在n側接觸電極28的退火處理中,p側被覆電極層22亦同時地以500℃以上至650℃以下的溫度被退火。藉由將p側被覆電極層22退火,能夠提高p側被覆電極層22與介電體保護層24之間的接著性。
其次,如圖11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藉由乾式蝕刻等部分地去除介電體保護層24以及介電體被覆層26,形成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亦統稱為連接開口)。首先,以貫通介電體被覆層26之方式形成第二連接開口26p,接下來以貫通介電體保護層24之方式形成第一連接開口24p。於第一連接開口24p處露出p側被覆電極層22的上表面22a。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的形成範圍W5係較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形成範圍W2窄,例如較p側接觸電極20的形成範圍W1窄。
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係能夠使用共同的遮罩連續地形成。另外,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亦可並非使用共同的遮罩形成,而是使用個別的遮罩形成。第二連接開口26p亦可在n側接觸電極28形成後再形成,亦可在n側接觸電極28形成前先形成。例如,於形成圖10所示之接觸開口26n之步驟中,亦可同時形成第二連接開口26p。
其次,如圖12所示,例如使用公知的微影技術於連接開口(第一連接開口24p以及第二連接開口26p)中形成與p側被覆電極層22連接之p側電流擴散層30,以被覆n側接觸電極28的上表面28a以及側面28b之方式形成n側電流擴散層32。p側電流擴散層30的形成範圍W6係較第一連接開口24p的形成範圍W5寬。n側電流擴散層32的形成範圍W9係較n側接觸電極28的形成範圍W8寬。p側電流擴散層30以及n側電流擴散層32係例如具有TiN/Ti/Rh/TiN/Ti/Au的積層結構。p側電流擴散層30以及n側電流擴散層32係能夠使用濺鍍法同時形成。
其次,如圖13所示,形成有介電體密封層34。介電體密封層34係遍及元件結構的上部整面形成,且與介電體被覆層26、p側電流擴散層30以及n側電流擴散層32直接接觸並被覆這些面。介電體密封層34係例如由SiO 2構成,且能夠藉由PECVD法形成。介電體密封層34係例如以200℃以上至300℃以下的溫度形成。
其次,如圖1所示,藉由乾式蝕刻等部分地去除介電體密封層34,形成p側焊墊開口34p以及n側焊墊開口34n。p側焊墊開口34p以及n側焊墊開口34n係以貫通介電體密封層34之方式形成,且於p側焊墊開口34p處露出p側電流擴散層30,並於n側焊墊開口34n處露出n側電流擴散層32。接下來,以堵住p側焊墊開口34p之方式於p側焊墊開口34p中形成與p側電流擴散層30連接之p側焊墊電極36,且以堵住n側焊墊開口34n之方式於n側焊墊開口34n中形成與n側電流擴散層32連接之n側焊墊電極38。p側焊墊電極36以及n側焊墊電極38係能夠同時形成,但亦可分別形成。
藉由以上的步驟,完成圖1所示之半導體發光元件10。
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於基底層12的外周處設置以小於第一角度θ1之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能夠抑制介電體保護層24以及介電體密封層34的破裂或者剝離。藉此,能夠提高介電體保護層24以及介電體密封層34的可靠性。
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將第三角度θ3設為40度以下,能夠更佳地防止介電體保護層24以及介電體密封層34的破裂或者剝離。進一步地,藉由將第一角度θ1設為70度以下,能夠更佳地防止介電體被覆層26以及介電體密封層34的破裂或者剝離。
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作成相對增大第一角度θ1,例如作成大於40度,而能夠增大n型半導體層14的第一上表面14a以及第二上表面14b的面積。藉此,能夠增大活性層16所佔之面積或者n側接觸電極28所佔之面積,能夠提高光提取面12e的每單位面積的發光效率。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作成相對減小第二角度θ2,例如作成40度以下,而能夠使從活性層16向水平方向射出之深紫外光被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6d反射並朝向光提取面12e,從而能夠提高光提取效率。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與活性層16直接接觸之介電體被覆層26並非由SiO 2構成而是由Al 2O 3構成,因此能夠抑制Si向活性層16的擴散。而且,藉由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24來被覆p側接觸電極20以及p側被覆電極層22,藉此抑制p側接觸電極20以及p側被覆電極層22的劣化,能夠抑制p側接觸電極20的反射特性的降低。進一步地,藉由介電體被覆層26以及介電體密封層34被覆元件上部的整面,能夠更佳地抑制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的劣化。
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使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24的形成範圍W3較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的形成範圍W4窄,能夠減小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與介電體保護層24接觸之範圍。藉此,能夠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18的擴散。尤其,藉由使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與介電體保護層24接觸之第一面積S1(=W3-W2)小於p型半導體層18的上表面18a與介電體被覆層26接觸之第二面積S2(=W4-W3),而能夠更佳地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18的擴散。
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於形成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14c、16c、18c後再形成以第二角度θ2傾斜之側面14d、16d、18d,能夠同時形成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藉此,由於不需要用以形成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12d之專用的遮罩,因此能夠簡化製造步驟。
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於元件上部的整面形成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24後去除不需要的部分,能夠提高介電體保護層24的品質。而且,藉由用濕式蝕刻去除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24,能夠抑制對n型半導體層14、活性層16以及p型半導體層18的側面14d、16d、18d的損傷,且能夠更確實地去除介電體保護層24的不需要的部分。
上述實施形態中,已對包含由藍寶石構成之基板40、由未摻雜的AlN構成之第一緩衝層42、由未摻雜的AlGaN構成之第二緩衝層44之基底層12進行了說明。在一個實施形態中,基底層12亦可不包含第二緩衝層44,且於作為未摻雜的AlN層之第一緩衝層42的正上方設置n型半導體層14。在一個實施形態中,基底層12亦可包含由AlN構成之基板以及由未摻雜的AlGaN構成之緩衝層。該情形下,由AlN構成之基板亦可具有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由AlGaN構成之緩衝層亦可具有以第一角度θ1傾斜之側面(或者傾斜面)。在一個實施形態中,以第三角度θ3傾斜之側面亦可設置於藍寶石基板。
以上,基於實施例說明了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能夠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且能夠存在各種變形例,且這種變形例亦處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以下,對本發明的幾個態樣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第一態樣為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備:n型半導體層,係設置於基底層上,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活性層,係設置於前述n型半導體層上,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p型半導體層,係設置於前述活性層上;p側接觸電極,係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介電體保護層,係被覆前述p側接觸電極,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且由SiO 2構成;以及介電體被覆層,係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且被覆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並由Al 2O 3構成。根據第一態樣,由於與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的側面接觸之介電體被覆層係由Al 2O 3構成,因此能夠抑制Si向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的擴散。而且,藉由用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被覆p側接觸電極且用介電體被覆層被覆介電體保護層,能夠更佳地保護p側接觸電極。進一步地,藉由以與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的方式設置介電體被覆層,能夠進一步減小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介電體保護層接觸之範圍,能夠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的擴散。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係如第一態樣所記載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介電體保護層接觸之第一面積係小於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介電體被覆層接觸之第二面積。根據第二態樣,能夠進一步減小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介電體保護層接觸之範圍,能夠更佳地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的擴散。
本發明的第三態樣為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係具備下述步驟:於基底層上依序形成n型半導體層、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前述n型半導體層係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前述活性層係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部分地去除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使前述n型半導體層露出;形成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之p側接觸電極;形成介電體保護層,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係被覆前述p側接觸電極,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且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並由SiO 2構成;於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上,於與前述p側接觸電極的整體重疊之區域形成遮罩;藉由濕式蝕刻去除位於不與前述遮罩重疊之區域之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使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露出;以及形成介電體被覆層,前述介電體被覆層係被覆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且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並由Al 2O 3構成。根據第三態樣,藉由在將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形成於元件上部的整面後去除不需要的部分,而能夠提高介電體保護層的品質。而且,藉由用濕式蝕刻去除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能夠抑制對n型半導體層、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的側面的損傷,且能夠更確實地去除介電體保護層的不需要的部分。進一步地,因與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的側面接觸之介電體被覆層由Al 2O 3構成,故能夠抑制Si向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的擴散。
本發明的第四態樣係如第三態樣所記載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係被去除以使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前述介電體被覆層係以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之方式形成。根據第四態樣,以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露出的方式去除由SiO 2構成之介電體保護層且以與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的方式形成由Al 2O 3構成之介電體被覆層,藉此能夠進一步減小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介電體保護層接觸之範圍。藉此,能夠抑制Si向p型半導體層的擴散。
本發明的第五態樣係如第三態樣或者第四態樣所記載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地具備下述步驟:藉由乾式蝕刻去除前述p側接觸電極上的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以及前述介電體被覆層從而形成連接開口;以及於前述連接開口中形成與前述p側接觸電極連接之p側電流擴散層。根據第五態樣,能夠藉由乾式蝕刻連續地去除材料不同之介電體保護層以及介電體被覆層,因此能夠減少用以形成連接開口之步驟數。
10:半導體發光元件 12:基底層 12a,14a:第一上表面 12b,14b:第二上表面 12c,12d,14c,14d,16c,16d,18c,18d,20b,22b,24b,28b:側面 12e:光提取面 14:n型半導體層 16:活性層 18:p型半導體層 18a,20a,22a,24a,28a:上表面 20:p側接觸電極 22:p側被覆電極層 24:介電體保護層 24p:第一連接開口 26:介電體被覆層 26n:接觸開口 26p:第二連接開口 28:n側接觸電極 30:p側電流擴散層 32:n側電流擴散層 34:介電體密封層 34n:n側焊墊開口 34p:p側焊墊開口 36:p側焊墊電極 38:n側焊墊電極 40:基板 40a:第一主表面 40b:第二主表面 42:第一緩衝層 44:第二緩衝層 50:第一遮罩 50a:第一側面 52:第二遮罩 54:第三遮罩 A:箭頭 W1,W2,W3,W4,W5,W6,W7,W8,W9:形成範圍 W11:第一遮罩區域 W12:外周區域 W13:第一側面區域 W14:第二遮罩區域 W15:遮罩外區域 W16:第二側面區域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θ3:第三角度 θa,θb:傾斜角
[圖1]係概略地表示實施形態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構成之剖視圖。 [圖2]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3]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4]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5]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6]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7]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8]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9]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10]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11]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12]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圖13]係概略地表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步驟之圖。
10:半導體發光元件
12:基底層
12a,14a:第一上表面
12b,14b:第二上表面
12c,12d,14c,14d,16d,18d,20b,22b,24b,28b:側面
12e:光提取面
14:n型半導體層
16:活性層
18:p型半導體層
18a,20a,22a,24a,28a:上表面
20:p側接觸電極
22:p側被覆電極層
24:介電體保護層
24p:第一連接開口
26:介電體被覆層
26n:接觸開口
26p:第二連接開口
28:n側接觸電極
30:p側電流擴散層
32:n側電流擴散層
34:介電體密封層
34n:n側焊墊開口
34p:p側焊墊開口
36:p側焊墊電極
38:n側焊墊電極
40:基板
40a:第一主表面
40b:第二主表面
42:第一緩衝層
44:第二緩衝層
A:箭頭
W1,W2,W3,W4,W5,W6,W7,W8,W9:形成範圍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θ3:第三角度

Claims (5)

  1. 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備:n型半導體層,係設置於基底層上,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活性層,係設置於前述n型半導體層上,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p型半導體層,係設置於前述活性層上;p側接觸電極,係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介電體保護層,係被覆前述p側接觸電極,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並由SiO2構成;以及介電體被覆層,係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且被覆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並由Al2O3構成。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前述介電體保護層接觸之第一面積係小於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與前述介電體被覆層接觸之第二面積。
  3. 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係具備下述步驟:於基底層上依序形成n型半導體層、活性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前述n型半導體層係由n型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前述活性層係由AlGaN系半導體材料構成;部分地去除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使前述n型半導體層露出;形成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之p側接觸電極;形成介電體保護層,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係被覆前述p側接觸電極,且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且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並由SiO2構成; 於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上,於與前述p側接觸電極的整體重疊之區域形成遮罩;藉由濕式蝕刻去除位於不與前述遮罩重疊之區域之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使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露出;以及形成介電體被覆層,前述介電體被覆層係被覆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且與前述活性層以及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各自的側面接觸,並由Al2O3構成。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係被去除以使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前述介電體被覆層係以與前述p型半導體層的上表面接觸之方式形成。
  5. 如請求項3或4所記載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地具備下述步驟:藉由乾式蝕刻部分地去除前述p側接觸電極上的前述介電體保護層以及前述介電體被覆層從而形成連接開口;以及於前述連接開口中形成與前述p側接觸電極連接之p側電流擴散層。
TW111142688A 2021-11-12 2022-11-09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TWI832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4804 2021-11-12
JP2021184804A JP7339994B2 (ja) 2021-11-12 2021-11-12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2082A TW202332082A (zh) 2023-08-01
TWI832544B true TWI832544B (zh) 2024-02-11

Family

ID=8632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2688A TWI832544B (zh) 2021-11-12 2022-11-09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5081A1 (zh)
JP (1) JP7339994B2 (zh)
TW (1) TWI8325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2290A (en) * 2010-06-29 2012-03-16 Nichia Corp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element
US20200052158A1 (en) * 2015-12-22 2020-02-13 Apple Inc. Led sidewall processing to mitigate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US20200295232A1 (en) * 2012-06-28 2020-09-17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for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US20210336089A1 (en) * 2018-08-03 2021-10-28 Xiamen Changelight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Chip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2569B2 (ja) * 2019-04-17 2021-07-14 日機装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7307662B2 (ja) * 2019-10-31 2023-07-12 日機装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2290A (en) * 2010-06-29 2012-03-16 Nichia Corp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element
US20200295232A1 (en) * 2012-06-28 2020-09-17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for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US20200052158A1 (en) * 2015-12-22 2020-02-13 Apple Inc. Led sidewall processing to mitigate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US20210336089A1 (en) * 2018-08-03 2021-10-28 Xiamen Changelight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Chip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55081A1 (en) 2023-05-18
JP2023072333A (ja) 2023-05-24
TW202332082A (zh) 2023-08-01
JP7339994B2 (ja)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5538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JP7307662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780083B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TWI783475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JP7146589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892538B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825869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
TWI845991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US20230035901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TWI832544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JP6837593B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7295924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7023899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7217819B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7296002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24054527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24054528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