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0828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50828B TWI850828B TW111141878A TW111141878A TWI850828B TW I850828 B TWI850828 B TW I850828B TW 111141878 A TW111141878 A TW 111141878A TW 111141878 A TW111141878 A TW 111141878A TW I850828 B TWI850828 B TW I85082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el
- electrode
- distanc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2100023073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710189782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000944004 Homo sapiens Potassium channel subfamily U membe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33525 Potassium channel subfamily U membe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4205 SiN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neodym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d]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benzocyclobut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2=C1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SJCKRGFTWFGHGZ-UHFFFAOYSA-N magnesium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Mg].[Ag] SJCKRGFTWFGHG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2-methoxy-6-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H]OC1=CC=CC([CH])=C1O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65 Polyparaphen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9 Ytt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7 flexible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92 metal group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68 pheno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hen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5 unsaturated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NAWDYIZEMPQZHO-UHFFFAOYSA-N ytterbium Chemical compound [Yb] NAWDYIZEMPQZH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tin(4+) Chemical compound [O-2].[Zn+2].[Sn+4].[In+3]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包含基部以及凸部的覆蓋層;覆蓋基部以及凸部的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的堤部;位於第一電極以及堤部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這些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各不相同。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能夠改善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的顯示裝置。
最近,視覺顯示電性資訊信號的顯示裝置隨著全面進入資訊時代而快速發展。各種研究正被持續進行以開發各種輕薄、低耗電、以及性能被提升的顯示設備。
在各種顯示裝置之中,發光顯示裝置指的是自主發光的顯示裝置。不同於液晶顯示裝置,發光顯示裝置不需要獨立的光源而因此可被製造成輕薄的顯示裝置。此外,因為發光顯示裝置在低電壓下運作,所以發光顯示裝置在耗電量方面是有優勢的。再者,因為發光顯示裝置在色彩的實現、反應速度、視角以及對比度(contrast ratios,CRs)方面也很出色,所以發光顯示裝置有望在各種領域中被採用。
將藉由本發明達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利用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來改善有機發光元件的發光效率以及耗電量的顯示裝置。
將藉由本發明達成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藉由在覆蓋層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設定距離,使此距離在各個子像素不同來改善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並不以上述目的為限,並且其他以上未提及的目的能由該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通過以下描述而清楚地理解。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態樣,一種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包含基部以及凸部的覆蓋層;覆蓋基部以及凸部的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的堤部;位於第一電極以及堤部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這些子像素中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各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一種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包含基部以及凸部的覆蓋層;覆蓋基部以及凸部的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的堤部;位於第一電極以及堤部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這些子像素中對應於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各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態樣,一種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具有凹部的覆蓋層;覆蓋凹部的第一電極;用以透過開口來曝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之堤部;位於第一電極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
在該些子像素中的至少兩個子像素從凹部的寬度減去開口的寬度而得到的值各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地又另一態樣,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位於基板上的覆蓋層;以及設置於覆蓋層上的多個發光元件,這些發光元件各自包含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第一電極包含第一部分(first portion)、位於第一部分的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分傾斜的第二部分,以及位於第一部分的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分傾斜的第三部分;其中有機層包含第一部件(first part)、位於第一部件的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件傾斜的第二部件,以及位於第一部件的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件傾斜的第三部件,有機層的第一部件具有小於第一電極的第一部分在這些發光元件之中不同的距離之寬度;並且其中第二電極包含第一部(first section)、位於第一部的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傾斜的第二部,以及位於第一部的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傾斜的第三部。
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詳細事項被包含在詳細說明以及圖式中。
本發明利用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可改善顯示裝置的光取出效率(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LEE)。
本發明藉由調整各個子像素的對應於覆蓋層的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可改善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
根據本發明的功效並不限於以上示例之內容,並且更多的各種功效被包含在本說明書中。
藉由參考以下詳細描述之示例性實施例連同所附圖式,本發明的優勢與特徵以及達成這些優勢與特徵的方法將變得清楚。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本文所揭露之示例性實施例為限,而是將以各種形式實施。示例性實施例僅做為示例提供,並使技術中具通常知識者能完全理解本發明的揭露以及本發明的範圍。因此,本發明將僅由所附請求項的範圍所界定。
繪示於所附圖式中用於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之形狀、尺寸、比例、角度、數量等僅為示例,且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通篇說明書中,相似的標號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再者,在本發明的以下描述中,可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的標的而省略習知相關技術的詳細解釋。除非有與用語「僅」一起使用,否則於本文使用的例如「包含」、「具有」以及「組成」等之用語通常旨在允許其他元件之添加。除非另有明確說明,否則任何引用單數形式者可包含多數的形式。
即使沒有明確說明,元件仍應被解釋為包含尋常誤差範圍。
當使用例如「上」、「之上」、「之下」以及「旁邊」等之用語來描述兩個部件之間的位置關係時,除非與用語「立即」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則一或多個部件可位於這兩個部件之間。
當元件或層體設置於另一元件或層體「上」時,另一個層體或另一個元件可直接插設於另一元件或它們之間。
雖然用語「第一」、「第二」等用於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並不受限於這些用語。這些用語僅用於辨認元件。因此,在本發明的技術概念中,以下提及的第一元件可為第二元件。
通篇說明書中,相似的標號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
圖式中繪示的各個元件之尺寸以及厚度僅係為了方便描述,本發明並不以所繪示的元件之尺寸以及厚度為限。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之特徵能部分或整個地彼此黏合或接合,且能以技術性地各種方式互鎖(interlocked)及運作,並且實施例能以彼此獨立或彼此相關的方式實施。
以下,將參考所附圖式來詳細描述本發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俯視圖。圖2為沿圖1中線段II-II'剖切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
參考圖1以及圖2,顯示裝置100包含基板110、電晶體120、覆蓋層130、第一發光元件140a以及堤部150。顯示裝置100可作為上發光型顯示裝置來實施,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基板110為用以支撐並保護顯示裝置100之數個組成元件的基板。基板110可由玻璃或具有可撓性的塑膠材料製成。在基板110由塑膠材料製成的情況下,基板110可由例如聚醯亞胺(PI)所製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基板110包含顯示區域AA以及非顯示區域NA。
顯示區域AA指的是顯示裝置100會顯示影像的區域。各種顯示元件以及用於運作各種顯示元件的各種驅動元件可設置於顯示區域AA中。舉例來說,顯示元件可包含:包含第一電極141a的第一發光元件140a、有機層142a以及第二電極143a。此外,用以運作顯示元件的各種驅動元件,例如電晶體120、電容器、線路等,可設置於顯示區域AA中。
多個子像素SP可被包含在顯示區域AA中。子像素
SP是構成螢幕的最小單位。這些子像素SP可各自包含顯示元件以及驅動電路。這些子像素SP可發出具有不同波長的光束。舉例來說,這些子像素SP可包含用以發出紅光的第一子像素SP1、用以發出綠光的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用以發出藍光的第三子像素SP3。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可被依序排列在顯示區域AA中。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此外,圖1繪示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具有相同的面積。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即,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可具有不同的面積。此外,圖1繪示各個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具有矩形狀。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即,各個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可具有圓形形狀、多邊形形狀等。
子像素SP的驅動電路是用於控制顯示元件的運作之電路。舉例來說,驅動電路可包含例如電晶體120以及電容器的驅動元件。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非顯示區域NA指的是不顯示影像的區域。用於運作這些設置於顯示區域AA中的子像素SP的各種組成元件可被設置在非顯示區域NA中。舉例來說,也可設置用以供應訊號來運作這些子像素SP的驅動積體電路(drive IC)、可撓性膜等。
如繪示於圖1中,非顯示區域NA可為圍繞顯示區
域AA的區域。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非顯示區域NA可為從顯示區域AA延伸的區域。
以下,將參考圖2來更詳細敘述設置於顯示區域AA中的這些子像素SP的第一子像素SP1。
緩衝層111設置於基板110上。緩衝層111可用於增加基板110與形成在緩衝層111上的層體之間的接合力,並且阻擋鹼性材料從基板110洩漏。緩衝層111可為由無機材料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單層。或者,緩衝層111可為由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多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緩衝層111並非必需的組成元件。可依據基板110的類型與材料、電晶體120的結構與類型等而省略緩衝層111。
電晶體120設置於緩衝層111上。電晶體120可作為用於運作顯示區域AA中的第一發光元件140a之驅動元件使用。電晶體120包含主動層121、閘極電極122、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繪示於圖2中的電晶體120為驅動電晶體。電晶體120是具有閘極電極122設置於主動層121上之頂閘結構的薄膜電晶體。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電晶體120可作為具有底閘結構的電晶體來實施。
主動層121設置於緩衝層111上。主動層121是當電晶體120運作時供通道形成的區域。主動層121可由氧化物半導體製成。主動層121可由非晶矽(a-Si)、多晶矽(poly-Si)、有機
半導體等製成。
閘極絕緣層112設置於主動層121上。閘極絕緣層112是用於電性絕緣主動層121以及閘極電極122的層體。閘極絕緣層112可由絕緣材料製成。舉例來說,閘極絕緣層112可為由無機材料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單層。或者,閘極絕緣層112可為由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多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閘極絕緣層112具有供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分別與主動層121的源極區域以及汲極區域接觸的接觸孔。如繪示於圖2中,閘極絕緣層112可被形成在基板110的整個表面上或被圖案化以具有與閘極電極122相同的寬度。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閘極電極122設置於閘極絕緣層112上。閘極電極122設置於閘極絕緣層112上並且重疊於主動層121的通道區域。閘極電極122可由例如鉬(Mo)、鋁(Al)、鉻(Cr)、金(Au)、鈦(Ti)、鎳(Ni)、釹(Nd)、銅(Cu)以及這些金屬材料中兩者以上的合金中的各種金屬材料中的任一者所製成。或者,閘極電極122可為由例如鉬(Mo)、鋁(Al)、鉻(Cr)、金(Au)、鈦(Ti)、鎳(Ni)、釹(Nd)、銅(Cu)以及這些金屬材料中兩者以上的合金中的各種金屬材料所製成的多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層間絕緣層113設置於閘極電極122上。層間絕緣
層113可為由無機材料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單層。或者,層間絕緣層113可為由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多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層間絕緣層113具有供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分別與主動層121的源極區域以及汲極區域接觸的接觸孔。
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設置於層間絕緣層113上。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被設置在相同的層體上且彼此分離。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透過閘極絕緣層112的接觸孔以及層間絕緣層113的接觸孔電性連接至主動層121。各個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可由例如鉬(Mo)、鋁(Al)、鉻(Cr)、金(Au)、鈦(Ti)、鎳(Ni)、釹(Nd)、銅(Cu)以及這些金屬材料中兩者以上的合金中的各種金屬材料中的任一者所製成。或者,各個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可為由例如鉬(Mo)、鋁(Al)、鉻(Cr)、金(Au)、鈦(Ti)、鎳(Ni)、釹(Nd)、銅(Cu)以及這些金屬材料中兩者以上的合金中的各種金屬材料所製成的多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圖2僅繪示包含在顯示裝置100中的各種電晶體120之中的驅動電晶體。然而,可設置例如切換電晶體的其他電晶體。
鈍化層114設置於源極電極123以及汲極電極124上。鈍化層114可覆蓋電晶體120並且電性絕緣與保護電晶體120及其他組成元件。鈍化層114具有供電晶體120的汲極電極124
曝露的接觸孔。圖2繪示出接觸孔是為了曝露汲極電極124而形成於鈍化層114中。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鈍化層114可具有供源極電極123曝露的接觸孔。鈍化層114可為由無機材料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單層。或者,鈍化層114可為由氮化矽(SiNx)或氧化矽(SiOx)所製成的多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覆蓋層130設置於鈍化層114上。覆蓋層130為用以保護電晶體120並且平面化電晶體120的頂部之絕緣層。覆蓋層130具有供電晶體120的汲極電極124曝露的接觸孔。圖2繪示出接觸孔是為了曝露汲極電極124而形成於覆蓋層130中。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覆蓋層130可具有供源極電極123曝露的接觸孔。覆蓋層130可由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酚樹脂、聚醯胺基樹脂、聚醯亞胺基樹脂、不飽和聚脂基樹脂(polyester-based resin)、聚伸苯基樹脂(polyphenylene-based resin)、聚硫化苯基樹脂(polyphenylene sulfide-based resin)、苯環丁烯(benzocyclobutene)以及光阻劑(photoresist)中的任一者所製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覆蓋層130可包含基部131以及多個凸部132。如圖2中所繪示,基部131以及這些凸部132可被整合。舉例來說,基部131以及這些凸部132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並且透過相同的製程形成,例如相同的光罩製程來形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基部131設置於鈍化層114上。基部131的頂面具有平行於基板110的表面。因此,基部131可消除因為將組成元件設置於基部131的底部而可能出現的位差。
多個凸部132設置於基部131上。這些凸部132會與基部131整合並且各自具有從基部131凸出的形狀。這些凸部132可各自具有頂面小於底面的形狀。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這些凸部132可各自具有頂面以及側面。凸部132的頂面是位於凸部132的最頂側的表面。凸部132的頂面可為實質上平行於基部131或基板110的表面。凸部132的側面可為連接凸部132的頂面與基部131之第一斜面SLO1。第一斜面SLO1可具有從頂面朝基部131方向傾斜的形狀。
同時,基部131的頂面藉由這些凸部132而被曝露的覆蓋層130的一區可被界定為開口。此外,覆蓋層130的開口可被界定為凹部。亦即,覆蓋層130的開口可藉由基部131的頂面以及凸部132的第一斜面SLO1而被界定,使開口可具有凹形形狀。
第一發光元件140a設置於覆蓋層130上。第一發光元件140a包含與電晶體120的汲極電極124電性連接的第一電極141a、設置於第一電極141a上的有機層142a以及形成在有機層142a上的第二電極143a。在這個例子中,第一發光元件140a可為會發出紅光的紅光發光元件。
第一電極141a設置於覆蓋層130的凹部中並且對應於各個子像素SP。第一電極141a被設置以覆蓋基部131以及這些凸部132。具體來說,第一電極141a可設置於未設置有凸部132的基部131的頂面上以及這些凸部132的側面上。亦即,第一電極141a沿著基部131的形狀以及凸部132的形狀來設置。因此,第一電極141a可包含對應於第一斜面SLO1的第二斜面SLO2。此外,第一電極141a也可被形成在各個凸部132的頂面的部分區域中。
第一電極141a可為第一發光元件140a的陽極。第一電極141a可透過形成於覆蓋層130中的接觸孔與電晶體120的汲極電極124電性連接。然而,第一電極141a可依據電晶體120的類型、設計驅動電路的方法等而與電晶體120的源極電極123電性連接。
圖2繪示第一電極141a被配置為單層。然而,第一電極141a可被配置為多層。舉例來說,第一電極141a可包含:用以將有機層142a發射的光反射向第二電極143a之反光層;以及用以將電洞供應於有機層142a的透明導電層。
反光層可設置於覆蓋層130上並且將從第一發光元件140a發出的光向上反射。從第一發光元件140a的有機層142a發出的光不僅可向上傳播還可以橫向傳播。橫向發出的光可傳播至顯示裝置100中並且藉由全反射而滯留在顯示裝置100中。再
者,光可在傳播至顯示裝置100中之後消滅。因此,反光層可設置於有機層142a的底部上並且設置以覆蓋第一斜面SLO1。反光層可將朝有機層142a的橫向部傳播的光之傳播方向改變至前向。
反光層可由金屬材料製成。舉例來說,反光層可由例如鋁(Al)、銀(Ag)、銅(Cu)或鎂-銀合金(Mg:Ag)的金屬材料所製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透明導電層設置於反光層上。為了將電洞供應於有機層142a,透明導電層可由有著高功函數的導電材料製成。舉例來說,透明導電層可由基於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銦錫鋅(ITZO)、氧化鋅(ZnO)以及氧化錫(TO)的透明導電氧化物製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堤部150設置於覆蓋層130以及第一電極141a上。堤部150包含頂面以及側面。堤部150的頂面為位在堤部150的最頂側的表面。堤部150的頂面可為實質上平行於基板110的表面。堤部150的側面可為連接堤部150的頂面與第一電極141a的第三斜面SLO3。第三斜面SLO3可對應於第一斜面SLO1及第二斜面SLO2。第三斜面SLO3可具有從頂面朝第一電極141a的方向傾斜的形狀。
堤部150可覆蓋第一電極141a的一部分並且界定開口及非開口區。開口可表示第一發光區域EA1,其實質上藉由在各個子像素SP中的有機層142a而產生光。堤部150不設置於第
一發光區域EA1中。有機層142a可直接位於第一電極141a上並產生光。非開口區可表示供堤部150設置並且沒有光產生的區域。然而,非開口區可包含不會產生光的第二發光區域EA2。然而,第二發光區域EA2會反射光使光被萃取向前。第二發光區域EA2可為光反射區域,即對應於第一斜面SLO1及第二斜面SLO2的區域。在第二發光區域EA2中,從第一發光元件140a橫向發射的光可藉由沿凸部132的第一斜面SLO1所設置的第一電極141a被萃取向前。此外,非開口區可更包含:設置於第一發光區域EA1與第二發光區域EA2之間的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以及設置於相鄰的子像素SP的第二發光區域EA2之間的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
同時,第一電極141a可包含根據第一發光區域EA1、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第二發光區域EA2以及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的第一區、第二區以及第三區。舉例來說,第一電極141a的第一區可為設置於基部131上的平坦區。第一區可對應於第一發光區域EA1以及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並且有助於發光。第一電極141a的第二區可為對應於第一斜面SLO1的區域並包含第二斜面SLO2。第二區可對應於第二發光區域EA2並且有助於光反射。第一電極141a可具有藉由第二區的第二斜面SLO2所界定的側鏡形狀,從而改善顯示裝置100的光萃取效率。第一電極141a的第三區可為設置於凸部132的頂面的平坦區。第三區可對應於
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第一電極141a的第一區、第二區以及第三區可透過相同的製程而設置為單一元件。
堤部150可由有機材料製成。舉例來說,堤部150可由例如聚醯亞胺基樹脂、丙烯酸樹脂或苯環丁烯基樹脂(benzocyclobutene-based resin)的有機材料製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即,堤部150可由無機材料製成。
有機層142a設置於第一電極141a以及堤部150上。舉例來說,有機層142a設置於第一發光區域EA1中的第一電極141a上並設置於非開口區中的堤部150上。具體來說。在非開口區中,有機層142a可設置於堤部150的第三斜面SLO3上以及堤部150的頂面的一部分上。有機層142a可沿著第一電極141a的形狀以及堤部150的形狀來設置。有機層142a可被圖案化以對應於各個子像素SP。有機層142a可發出特定顏色的光。因為圖2中的第一子像素SP1為紅色子像素,所以設置於第一子像素SP1中的第一發光元件140a可為紅光發光元件,並且有機層142a可包含會發出紅光的紅色發光層。此外,有機層142a可更包含例如電洞傳輸層、電洞注入層、電洞阻擋層、電子注入層、電子阻擋層以及電子傳輸層的各種層體。
第二電極143a設置於有機層142a以及堤部150上。第二電極143a可沿著有機層142a的形狀而設置。第二電極143a可被形成為對應於所有這些子像素SP的單一共用層。由於第二
電極143a會將電子供應於有機層142a,所以第二電極143a可由有著低功函數的導電材料製成。第二電極143a可為第一發光元件140a的陰極。第二電極143a可由例如氧化銦錫(ITO)及氧化銦鋅(IZO)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或由例如鎂-銀合金或鐿(Yb)合金的金屬合金製成。第二電極143a可更包含金屬摻雜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同時,雖然未繪示於圖式中,但密封部可被形成於第一發光元件140a上並且保護易受潮的第一發光元件140a而使第一發光元件140a不曝露於濕氣中。密封部可抑制氧氣及濕氣從外部滲入顯示裝置100。密封部可具有無機層以及有機層交互堆疊的結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圖3為沿圖1中線段III-III'剖切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圖4為圖3的俯視示意圖。圖4只簡單繪示藉由各個子像素SP1、子像素SP2以及子像素SP3的凸部132來界定的開口以及藉由堤部150界定的開口。圖4繪示了各個開口具有六邊形形狀。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參考圖3,這些子像素SP包含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第一子像素SP1被配置為紅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SP2被配置為綠色子像素並且第三子像素SP3被配置為藍色子像素。各個子像素SP1、SP2及SP3與繪示於圖2中的第一子像素SP1具有相同的結構,除了子像素SP1、
SP2及SP3發出的光的顏色為不同。因此,重複的描述將省略。
第一子像素SP1包含第一發光元件140a其為紅光發光元件。第一發光元件140a可包含第一電極141a、有機層142a以及第二電極143a。在這個情況下,有機層142a可包含會發出紅光的紅色發光層。
第二子像素SP2包含第二發光元件140b其為綠光發光元件。第二發光元件140b可包含第一電極141b、有機層142b以及第二電極143b。在這個情況下,有機層142b可包含會發出綠光的綠色發光層。
第三子像素SP3包含第三發光元件140c其為藍光發光元件。第三發光元件140c可包含第一電極141c、有機層142c以及第二電極143c。在這個情況下,有機層142c可包含會發出藍光的藍色發光層。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被配置為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的各個發光元件140a、140b及140c包含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亦即,滯留在顯示裝置中的光藉由具有側鏡形狀的各個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被萃取至外部。因此,可改善光萃取效率以及耗電量。
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在凸部132的側面與堤部150的側面之間的距離這方面彼此不同。具體來說,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的第一斜面SLO1
與第三斜面SLO3之間的距離可各不相同。舉例來說,在第一子像素SP1中,第一斜面SLO1以及第三斜面SLO3可以第一距離d1彼此分離。在第二子像素SP2中,第一斜面SLO1以及第三斜面SLO3可以第二距離d2彼此分離。在第三子像素SP3中,第一斜面SLO1以及第三斜面SLO3可以第三距離d3彼此分離。
在這個例子中,各個距離d1、d2以及d3可為在第一方向的距離,第一方向為平行於基板110的頂面之方向。此外,各個距離d1、d2以及d3可表示各自對應於凸部132的側面之堤部150的寬度與各個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的寬度的總和。亦即,各個距離d1、d2以及d3可為藉由將設置於凸部132的側面之各個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的傾斜區的寬度與覆蓋各個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的傾斜區之堤部150的傾斜區的寬度加總而得的值。因為在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中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可具有相似的厚度及寬度,所以堤部150的傾斜區的寬度對於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可各不相同。在這情況下,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的各個寬度以及堤部150的寬度可為在第一方向的寬度。
第一距離d1可大於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此外,第二距離d2可大於第三距離d3。亦即,在第一距離d1、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之中,第一距離d1為最長,並且第三距離d3為最短。此外,在第一子像素SP1中堤部150的傾斜
區的寬度為最大,並且在第三子像素SP3中堤部150的傾斜區的寬度為最小。在這個情況下,第一距離d1可為2.5μm以上。此外,第二距離d2可為1.5μm至2.5μm。此外,第三距離d3可為1μm至2μm。
因為在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中的距離d1、d2以及d3被設計為彼此不同,所以可改善各個子像素SP1、SP2以及SP3的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在這個例子中,亮度視角表示相對於視角改變的亮度差,且顏色視角表示相對於視角改變的顏色改變。因此,當改善亮度視角時,可最小化亮度差,並且即使視角改變仍可改善橫向能見度。尤其,因為在子像素SP1、SP2以及SP3中的距離d1、d2以及d3被設計為彼此不同,所以可改善顏色視角並且最小化根據視角而出現的顏色偏移。
同時,參考圖3及圖4,在第一子像素SP1中藉由堤部150界定的開口之寬度BWa,在第二子像素SP2中藉由堤部150界定的開口之寬度BWb以及在第三子像素SP3中藉由堤部150界定的開口之寬度BWc可為彼此相同。在這個情況下,藉由堤部150界定的開口可對應於各個子像素SP1的第一發光區域EA1。亦即,在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的第一發光區域EA1中的所有寬度BWa、BWb以及BWc可為彼此相同。在這個情況下,在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中覆蓋層130的凹部
的寬度OWa、OWb以及OWc可為彼此不同。亦即,第一子像素SP1的凹部的寬度OWa大於第二子像素SP2的凹部的寬度OWb。第二子像素SP2的凹部的寬度OWb大於第三子像素SP3的凹部的寬度OWc。
然而,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的凹部的寬度OWa、OWb以及OWc可為彼此相同,並且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的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寬度BWa、BWb以及BWc可為彼此不同。在這個情況下,第一子像素SP1的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寬度BWa小於第二子像素SP2的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寬度BWb。第二子像素SP2的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寬度BWb小於第三子像素SP3的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寬度BWc。
隨著藉由將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各個寬度BWa、BWb以及BWc各自除以凹部的寬度OWa、OWb以及OWc而產生的值增加,第一發光區域EA1與第二發光區域EA2之間的距離減少,並且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的寬度減少。此外,隨著藉由從凹部的各個寬度OWa、OWb以及OWc各自減去第一發光區域EA1的寬度BWa、BWb以及BWc而產生的值減少,第一發光區域EA1與第二發光區域EA2之間的距離減少,並且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的寬度減少。
圖5為繪示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具體來說,圖5(a)為繪示在紅色子像素中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
圖5(b)為繪示在綠色子像素中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並且圖5(c)為繪示在藍色子像素中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在這個情況下,紅色子像素的發光元件具有624nm的最大波長以及26nm的半寬度。綠色子像素的發光元件具有532nm的最大波長以及25nm的半寬度。藍色子像素的發光元件具有464nm的最大波長以及16nm的半寬度。
比較例1指的是不具有包含了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的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以及藍色子像素的情況。亦即,在比較例1中,子像素的覆蓋層只具有基部而不包含凸部,並且陽極只具有平坦區而不包含傾斜區。在包含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的子像素中,1μm、1.5μm、2μm以及3μm各自為第一斜面與第三斜面之間的距離,其中第一斜面為凸部的側面且第三斜面為堤部的側面。以下為了方便描述,第一斜面與第三斜面之間的距離將稱為「距離」。
參考圖5,當包含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時,相較於在不包含具有側鏡形狀的陽極的情況下,所有子像素中亮度視角會被改善。然而,展現出極佳的亮度視角的性質的距離於各子像素不同。舉例來說,在紅色子像素中亮度視角的最佳性質實施於當距離為1μm時,在綠色子像素中亮度視角的最佳性質實施於當距離為2μm時,且在藍色子像素中亮度視角的最佳性質實施於當距離為2μm時。此外,相對於視角的亮度值對於各個子像素以
及各個距離而有不同。舉例來說,基於30°的視角,距離為1μm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距離為2μm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距離為2μm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為彼此不同。若任一個子像素的亮度值相對大於或小於其他子像素的亮度值,則可會有出現顏色偏移的問題,且顏色是依據視角而改變。舉例來說,當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相對增加時,紅色子像素的獨立亮度視角本身可被改善。然而,當這些子像素集體發光時則會出現顏色偏移,其可造成整體顏色視角的劣化。
在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中,第一子像素SP1的第一距離d1可大於第二子像素SP2中的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中的第三距離d3。此外,第二子像素SP2中的第二距離d2可大於第三子像素SP3中的第三距離d3。因此,可改善顯示裝置100的亮度視角並且最小化顏色偏移的發生。具體來說,當在第一距離d1、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之中第一距離d1為最長且第三距離d3為最短時,子像素SP1、子像素SP2以及子像素SP3的相對於視角的亮度值可為彼此相似。因此,將相對於視角的顏色改變最小化可改善顏色視角。因此,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皆被改善則可改善顯示裝置100的顯示品質。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剖面圖。除了凸部132的側面與堤部650的側面之間的距離之
外,繪示於圖6中的顯示裝置600與繪示於圖1至圖4的顯示裝置100實質上相同,因此重複的描述將被省略。
參考圖6,顯示裝置600包含:包含用以發出紅光的第一發光元件140a之第一子像素SP1;包含用以發出綠光的第二發光元件140b之第二子像素SP2;以及包含用以發出藍光的第三發光元件140c之第三子像素SP3。
在覆蓋層130的側面與堤部650的側面之間的距離方面,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以及第三子像素SP3為彼此不同。具體來說,凸部132的側面與堤部650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對於這些子像素SP1、SP2以及SP3可各不相同。舉例來說,在第一子像素SP1中,凸部132的側面與堤部650的側面可以第一距離d1彼此分離。在第二子像素SP2中,凸部132的側面與堤部650的側面可以第二距離d2彼此分離。在第三子像素SP3中,凸部132的側面與堤部650的側面可以第三距離d3彼此分離。
第一距離d1可大於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此外,第二距離d2可等於第三距離d3。亦即,在第一距離d1、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之中,第一距離d1可為最長且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可彼此相等。因此,在第一子像素SP1中堤部650的傾斜區的寬度為最大。在第二子像素SP2中堤部650的傾斜區的寬度等於第三子像素SP3中堤部650的傾斜區的
寬度。在這個例子中,第一距離d1可為2.5μm以上。此外,第二距離d2可為1.5μm至2.5μm。此外,第三距離d3可為1μm至2μm。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可藉由適當調整第一距離d1、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來改善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具體來說,具有側鏡形狀的各個第一電極141a、141b以及141c根據視角可改善光萃取效率並且減少亮度差。此外,當在第一距離d1、第二距離d2以及第三距離d3之中第一距離d1為最長且第二距離d2與第三距離d3等於彼此時,子像素SP1、子像素SP2以及子像素SP3的相對於視角的亮度值可為彼此相同。因此,將相對於視角的顏色改變最小化可改善顏色視角。因此,亮度視角以及顏色視角皆被改善則可改善顯示裝置600的顯示品質。
圖7為繪示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繪示於圖7中的比較例1等同於繪示於圖5中的比較例1。在圖7的示例性實施例1中,紅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3μm,綠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2μm,且藍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1.5μm。子像素的發光元件的最大波長以及半寬度分別設為與繪示於圖5中的那些設定相等。
表1揭示了在比較例1以及示例性實施例1中相對
於視角的亮度以及顏色偏移程度。在這個情況下,顏色偏移以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值來表示並且JND指的是表示顏色改變的數值。具體來說,當JND值增加時,使用者可更清楚地辨識顏色的改變。
參考圖7以及表1,能看到相較於比較例1,在30°、45°以及60°的視角改善了示例性實施例1的亮度。具體來說,示例性實施例1的亮度在30°、45°以及60°的視角具有相較於比較例1的亮度提高約5.3%、17.3%以及38.1%的值。因此,在示例性實施例1中,可減少位於前表面上的亮度與位於側面上的亮度之間的偏差。亦即,在示例性實施例1中,改善亮度視角可改善橫向能見度。此外,參考表1,能看到在30°、45°以及60°的視角,JND值相較於比較例1在示例性實施例1中為減少的。尤其,在示例性實施例1中,JND值在45°以及60°的視角為顯著地減少。因此,在示例性實施例1中,在前表面上辨識的顏色與在側面上辨識的顏色之間的差異可被減少。亦即,在示例性實施例1
中,改善顏色視角可改善顯示品質。
圖8為繪示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之圖表。具體來說,圖8A為繪示在比較例2中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之圖表,圖8B為繪示在比較例3中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之圖表,圖8C為繪示在示例性實施例1中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之圖表,且圖8D為繪示在示例性實施例2中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之圖表。圖8繪示了顏色座標。雖然未繪示於圖式中,但左邊頂部表示綠色,右邊頂部表示黃色,右邊底部表示紅色並且左邊底不表示藍色。Spec線代表一種最佳化的條件,且可被確認的是當與Spec線的距離增加時顏色的改變變得更嚴重。舉例來說,當與Spec線的距離超過70%時,使用者可更清楚地辨識顏色的改變並且確認這個情況為缺陷。
在比較例2中,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以及藍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同樣設為1.5μm。在比較例3中,紅色子像素以及綠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同樣設為1μm,並且藍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設為3μm。示例性實施例1與繪示於圖7中的示例性實施例1完全相同。在示例性實施例2中,紅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3μm,綠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2μm,藍色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2μm。子像素的發光元件的
最大波長以及半寬度分別設為與繪示於圖5中的那些設定相等。
參考圖8,在比較例2以及比較例3中,在所有30°、45°以及60°的視角超過Spec線時會出現顏色偏移。亦即,當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以及藍色子像素中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像比較例2一樣設為相等時,可見到發生的顏色偏移達到使用者可清楚地辨識出顏色偏移的程度。此外,當在紅色、綠色以及藍色子像素之中,藍色子像素中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為最長,像比較例3時,可見到發生的顏色偏移達到使用者可清楚地辨識出顏色偏移的程度。在示例性實施例1以及示例性實施例2中,相較於比較例2以及比較例3,顏色偏移會最小化。尤其,因為顏色偏移的程度(degree)不超過Spec線,所以使用者不能辨識出相對於視角的顏色的改變,或者使用者可細微地(finely)辨識顏色的改變。因此,當在紅色、綠色以及藍色子像素之中,紅色子像素中的第一距離為最長並且藍色子像素中的第三距離為最短時,可最小化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並可改善顏色視角。或者,當在紅色、綠色以及藍色子像素之中,紅色子像素中的第一距離為最長並且綠色子像素中的第二距離以及藍色子像素中的第三距離等於彼此時,可最小化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並可改善顏色視角。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也能被描述如下:根據本發明的態樣,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
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包含基部以及凸部的覆蓋層;覆蓋基部以及凸部的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的堤部;位於第一電極以及堤部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這些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之間的距離各不相同。
這些子像素可包含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可以第一距離彼此分離,第二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可以第二距離彼此分離,並且第三子像素的凸部的側面與堤部的側面可以第三距離彼此分離。
第一距離可大於第二距離以及第三距離。
第二距離可大於第三距離。
第二距離可等於第三距離。
第一距離可為2.5μm以上。
第二距離可為1.5μm至2.5μm。
第三距離可為1μm至2μm。
第一子像素可為紅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可為綠色子像素,且第三子像素可為藍色子像素。
距離可為在平行於基板的頂面的方向上之距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包含基部以及凸部的覆蓋層;覆蓋基部以及凸部的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的堤部;位
於第一電極以及堤部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這些子像素對應於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各不相同。
這些子像素可包含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以及藍色子像素,並且在紅色子像素中對應於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可為最大。
這些子像素可包含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以及藍色子像素,並且在藍色子像素中對應於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為最小。
這些子像素可包含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以及藍色子像素,並且在綠色子像素中對應於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可等於在藍色子像素中對應於凸部的側面之堤部的寬度。
堤部的寬度可為在平行於基板的頂面的方向上之距離。
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態樣,顯示裝置包含:包含多個子像素的基板;位於基板上並且具有凹部的覆蓋層;覆蓋凹部的第一電極;用以透過開口來曝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的堤部;位於第一電極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在各個至少兩個子像素中,這些子像素之中藉由從凹部的寬度減去開口的寬度而得到的值為彼此不同。
凹部可包含斜面。這些子像素可各自包含:對應於開口的第一發光區域;以及對應於斜面的第二發光區域。
在這些子像素之中至少兩個子像素在第一發光區域以及第二發光區域之間可具有不同的距離。
根據本發明的再另一態樣,顯示裝置包含:位於基板上的覆蓋層;以及設置於覆蓋層上的多個發光元件,發光元件各自包含第一電極、位於第一電極上的有機層以及位於有機層上的第二電極,其中第一電極包含第一部分、位於第一部分的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分傾斜的第二部分,以及位於第一部分的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分傾斜的第三部分;其中有機層包含第一部件、位於第一部件的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件傾斜的第二部件,以及位於第一部件的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件傾斜的第三部件,有機層的第一部件具有小於第一電極的第一部分且在這些發光元件間各不相同之寬度;且其中第二電極包含第一部、位於第一部的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傾斜的第二部,以及位於第一部的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傾斜的第三部。
這些發光元件可包含第一發光元件、第二發光元件以及第三發光元件。第一發光元件中的距離可大於第二發光元件中的距離以及第三發光元件中的距離。
第二發光元件中的距離可大於或等於第三發光元件中的距離。
第一發光元件可發出紅光,第二發光元件可發出綠光,且第三發光元件可發出藍光。
各個發光元件可更包含設置於第一電極的第二部分與有機層的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之間的堤部,至少部分的堤部可相對於第一電極的第一部分而傾斜。
儘管已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且在不偏離本發明的技術概念下可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僅被提供用於繪示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概念。本發明的技術概念的範圍不限於此。因此,應理解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繪示於所有態樣中且不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基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來解釋,並且在其同等範圍中的所有技術概念應被解釋為落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AA:顯示區域
NA:非顯示區域
SP:子像素
SP1:第一子像素
SP2:第二子像素
SP3:第三子像素
SLO1:第一斜面
SLO2:第二斜面
SLO3:第三斜面
EA1:第一發光區域
EA2:第二發光區域
NEA1:第一非發光區域
NEA2:第二非發光區域
100:顯示裝置
110:基板
111:緩衝層
112:閘極絕緣層
113:層間絕緣層
114:鈍化層
120:電晶體
121:主動層
122:閘極電極
123:源極電極
124:汲極電極
130:覆蓋層
131:基部
132:凸部
140a:第一發光元件
140b:第二發光元件
140c:第三發光元件
141a:第一電極
141b:第一電極
141c:第一電極
142a:有機層
142b:有機層
142c:有機層
143a:第二電極
143b:第二電極
143c:第二電極
150:堤部
600:顯示裝置
650:堤部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d3:第三距離
BWa:寬度
BWb:寬度
BWc:寬度
OWa:寬度
OWb:寬度
OWc:寬度
自以下詳細描述參考所附圖式將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態樣、特徵以及其他優勢,其中: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俯視圖。
圖2為沿圖1中段II-II'剖切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
圖3為沿圖1中線段III-III'剖切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
圖4為圖3的俯視示意圖。
圖5為繪示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剖面圖。
圖7為繪示亮度相對於視角的改變之圖表。
圖8為繪示相對於視角的顏色偏移之圖表。
SP1:第一子像素
SP2:第二子像素
SP3:第三子像素
SLO1:第一斜面
SLO2:第二斜面
SLO3:第三斜面
110:基板
111:緩衝層
112:閘極絕緣層
113:層間絕緣層
114:鈍化層
130:覆蓋層
131:基部
132:凸部
140a:第一發光元件
140b:第二發光元件
140c:第三發光元件
141a:第一電極
141b:第一電極
141c:第一電極
142a:有機層
142b:有機層
142c:有機層
143a:第二電極
143b:第二電極
143c:第二電極
150:堤部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d3:第三距離
BWa:寬度
BWb:寬度
BWc:寬度
OWa:寬度
OWb:寬度
OWc:寬度
Claims (12)
-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基板,包含多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包含一紅色子像素、一綠色子像素以及一藍色子像素,;一覆蓋層,位於該基板上並且包含一基部以及一凸部;一第一電極,覆蓋該基部以及該凸部;一堤部,位於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一有機層,位於該第一電極以及該堤部上;以及一第二電極,位於該有機層上,其中該紅色子像素的該凸部的該側面與該堤部的該側面以一第一距離彼此分離,該綠色子像素的該凸部的該側面與該堤部的該側面以一第二距離彼此分離,並且該藍色子像素的該凸部的該側面與該堤部的該側面以一第三距離彼此分離,其中第一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及該第三距離,並且該第二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三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距離為2.5微米(μm)以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距離為1.5μm至2.5μ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距離為1μm至2μ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距離、該第二距離及該第三距離是平行於該基板的一頂面的方向上之距離。
-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基板,包含多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包含一紅色子像素、一綠色子像素及一藍色子像素;一覆蓋層,位於該基板上並且包含一基部以及一凸部;一第一電極,覆蓋該基部以及該凸部;一堤部,位於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上;一有機層,位於該第一電極以及該堤部上;以及一第二電極,位於該有機層上,其中在該紅色子像素中對應於該凸部的該側面之該堤部的一寬度為最大,並且在該藍色子像素中對應於該凸部的該側面之該堤部的一寬度為最小或者在該綠色子像素中對應於該凸部的該側面之該堤部的一寬度與在該藍色子像素中對應於該凸部的該側面之該堤部的該寬度相等。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堤部的該寬度是平行於該基板的一頂面之方向上的距離。
-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 一基板,包含多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包含一紅色子像素、一綠色子像素及一藍色子像素;一覆蓋層,位於該基板上並且具有一凹部;一第一電極,覆蓋該凹部;一堤部,用以透過一開口來曝露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一有機層,位於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位於該有機層上,其中在該紅色子像素中的該凹部的一寬度減去該開口的一寬度而得到的一值大於在該綠色子像素中的該凹部的一寬度減去該開口的一寬度而得到的一值及在該藍色子像素中的該凹部的一寬度減去該開口的一寬度而得到的一值,並且在該綠色子像素中的該值大於等於在該藍色子像素中的該值。
-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凹部包含一斜面,並且其中該些子像素各自包含:一第一發光區域,對應於該開口;以及一第二發光區域,對應於該斜面。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子像素之中至少兩個子像素,該第一發光區域與該第二發光區域之間的距離不同。
-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覆蓋層,位於一基板上;以及多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覆蓋層上,該些發光元件包含發出紅光的一第一發光元件,發出綠光的一第二發光元件,以及發出藍光的一第三發光元件,該些發光元件各自包含一第一電極、位於該第一電極上的一有機層以及位於該有機層上的一第二電極,其中該第一電極包含一第一部分(first portion)、位於該第一部分的一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該第一部分傾斜的一第二部分,以及位於該第一部分的一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該第一部分傾斜的一第三部分;其中該有機層包含一第一部件(first part)、位於該第一部件的一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該第一部件傾斜的一第二部件,以及位於該第一部件的一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該第一部件傾斜的一第三部件,該有機層的該第一部件具有小於該第一電極的該第一部分一距離之寬度;並且其中第二電極包含一第一部、位於該第一部的一第一側上並且相對於該第一部傾斜的一第二部,以及位於該第一部的一第二側上並且相對於該第一部傾斜的一第三部,其中該第一發光元件中的該距離大於該第二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三發光元件中的該距離,且該第二發光元件中的該距離大於或等於該第三發光元件中的該距離。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各自更包含設置於該第一電極的該第二部分與該有機層的該第二部件及該第三部件之間的複數個堤部,至少部分的該些堤部相對於該第一電極的該第一部分傾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150054 | 2021-11-03 | ||
KR1020210150054A KR20230064452A (ko) | 2021-11-03 | 2021-11-03 | 표시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20043A TW202320043A (zh) | 2023-05-16 |
TWI850828B true TWI850828B (zh) | 2024-08-01 |
Family
ID=8399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1878A TWI850828B (zh) | 2021-11-03 | 2022-11-02 | 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37666A1 (zh) |
EP (1) | EP4178329A1 (zh) |
JP (1) | JP2023070156A (zh) |
KR (1) | KR20230064452A (zh) |
CN (1) | CN116096163A (zh) |
TW (1) | TWI8508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5788B (zh) * | 2021-07-28 | 2022-05-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6681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发光显示设备 |
TW201926676A (zh) * | 2017-12-08 | 2019-07-01 |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
TW202025533A (zh) * | 2018-12-17 | 2020-07-01 |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
2021
- 2021-11-03 KR KR1020210150054A patent/KR20230064452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2
- 2022-10-18 US US17/968,763 patent/US2023013766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0-21 EP EP22203157.7A patent/EP417832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0-27 CN CN202211325433.5A patent/CN11609616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1-02 TW TW111141878A patent/TWI850828B/zh active
- 2022-11-02 JP JP2022176556A patent/JP2023070156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6681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发光显示设备 |
TW201926676A (zh) * | 2017-12-08 | 2019-07-01 |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
TW202025533A (zh) * | 2018-12-17 | 2020-07-01 |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96163A (zh) | 2023-05-09 |
JP2023070156A (ja) | 2023-05-18 |
KR20230064452A (ko) | 2023-05-10 |
US20230137666A1 (en) | 2023-05-04 |
TW202320043A (zh) | 2023-05-16 |
EP4178329A1 (en) | 2023-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80781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TWI651703B (zh)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
KR102448065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101730609B1 (ko)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 |
US11429215B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 |
JP4637831B2 (ja)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 |
KR10266687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EP3301721B1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102645419B1 (ko) |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102572407B1 (ko)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2349751B (zh) | 发光显示设备 | |
TWI850828B (zh) | 顯示裝置 | |
CN112864188A (zh) | 发光显示设备 | |
US20240237480A9 (en) |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 |
TW202327084A (zh) | 發光顯示裝置及製造其的方法 | |
KR20230102977A (ko) | 표시 장치 | |
KR100685423B1 (ko) |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210012415A (ko) | 발광 표시 장치 | |
JP5117553B2 (ja)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TWI811838B (zh) | 發光顯示裝置 | |
US20230059253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12093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2636629B1 (ko) | 표시장치 | |
CN116367611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230095466A (ko) | 표시 장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