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I424116B - 拉入機構 - Google Patents

拉入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4116B
TWI424116B TW98100146A TW98100146A TWI424116B TW I424116 B TWI424116 B TW I424116B TW 98100146 A TW98100146 A TW 98100146A TW 98100146 A TW98100146 A TW 98100146A TW I424116 B TWI424116 B TW I4241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pin
catching member
elastic potential
potential energ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0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6865A (en
Inventor
Motohiko Kimura
Yohei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6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6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4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4116B/zh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Description

拉入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幫助可動體相對於固定體之移動操作之拉入機構之中,具備在卡入銷(striker)及捕捉件(catcher)以及可動體之移動過程中儲存彈性勢能之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且在卡入銷與捕捉件卡合之狀態下藉由儲存於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之彈性勢能將可動體拉入之拉入機構。
第11圖係顯示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拉入機構,(a)係為未圖示之拉出體之拉入位置,(b)係為在拉出位置之示意圖。符號50係為本體側壁,55係為拉出體側之驅動銷(pin),60係為配置在本體側壁與拉出體之間之傾斜部分,符號65係為彈簧。在本體側壁50中係設有由朝前後方向延伸之筆直之部分51a及弓形部分51b所構成之引導軌道(track)51。傾斜部分60係具有上開放之槽縫(slot)61及從該槽縫61之前側延伸之傾斜之側壁62,且將螺栓(bolt)6c、63嵌合於引導軌道51。彈簧65係卡止一端在本體側壁,且在將另一端卡止在傾斜部分60之狀態下,於拉出體在從拉入位置朝拉出位置移動之過程中儲存彈性勢能。
再者,拉出體朝拉出方向移動時,係於傾斜部分60沿著引導軌道之筆直部分51a移動之後,在弓形部分51b朝前方傾斜,且驅動銷55從槽縫61朝傾斜之側壁62之方向移動。藉此,拉出體係與彈簧65之彈性勢能抵抗而卡止於拉出位置,並且在朝後方推壓,藉此而使驅動銷55從傾斜之壁部62返回槽縫61之後,以儲存於彈簧65之彈性勢能拉入。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5-023763號公報
在上述之習知結構中,例如,拉出體從拉出位置朝拉入方向,幾乎全都是以自動方式滑動,惟從拉入位置朝拉出方向亦隨之需要較強之拉引操作力量,而使得使用方便性變差。此外,以抵抗彈簧65之彈性勢能而卡止拉出體之鎖定(lock)機構而言,由於係藉由傾斜部分60之前傾斜將驅動銷55從槽縫61拔出,而卡合於傾斜之側壁62,因此會有卡合力較弱,且因為振動等而解除卡止之虞。而且,在習知結構中,亦會有因為拉出體之承載量或收納荷重之變化,中產生傾斜部分60與驅動銷55之相對位置之偏移而無法正常動作之虞。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作為將可動體從中途以彈性勢能拉入之拉入機構,適用在防止強迫壓入該可動體時之彈開或防止可動體之不完全之壓入狀態之產生,尤其是即使卡合關聯構件彼此之相對位置變化,亦吸收該變化而保持良好之動作,藉此而防止誤動作之產生而提升可靠性。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拉入機構,具備:卡入銷,設在固定體及以可移動方式支持於該固定體之可動體之任一方;捕捉件,設於另一方且在前述可動體之預定之移動位置以可卡合脫離之方式與前述卡入銷卡合;及彈性勢能賦予手段,在前述可動體之移動過程中可將彈性勢能儲存;且在前述卡入銷與前述捕捉件卡合之狀態下藉由儲存於前述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之彈性勢能將前述可動體拉入;其特徵為:具有用以規限前述卡入銷與前述捕捉件之相對位置之引導手段,且於前述卡入銷與前述捕捉件改變前述相對位置時,藉由前述引導手段吸收其改變而成為可以卡合。
在以上之發明中,固定體係包含拉出體用收納本體或拉門用框本體等。可動體只要是拉出體及拉門等,相對於固定體具有往返移動之關係即可。卡入銷及捕捉件係與固定體與可動體對應設置,只要是具有在可動體相對於固定體預定之移動位置(例如若可動體為拉出體,則為該拉出體之壓入途中)卡合,而藉由儲存於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之彈性勢能將可動體拉入之關係即可。以具體例而言,若為專利文獻1之結構,則驅動銷相當於捕捉件,而傾斜部分相當於卡入銷。
以上之本發明具體化如下為更佳。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拉入機構,其中,前述卡入銷係與前述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一同配設在盒體,並且前述捕捉件係支持在保持構件之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拉入機構,其中,前述捕捉件係以可相對於前述保持構件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支持之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拉入機構,其中,前述卡入銷係以可經由前述盒體而相對於前述固定體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安裝之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之拉入機構,其中,前述引導手段係具有:引導溝,設於前述盒體側且將溝出入口部分形成為較溝的其他部分寬廣;及突起,設於前述捕捉件側且滑動於前述引導溝之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中,例如,可動體若為拉出體,則即使由於收納於該拉出體之物品荷重之變化等所引起,使得卡入銷與捕捉件之相對位置變位或變化,卡入銷與捕捉件亦會由因為引導手段之變化吸收作用而修正為正規位置而成為可卡合。藉此,以拉入機構而言,即可確實阻止因為相對位置偏移所引起之動作不良,且藉此而可提升品質及可靠性。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中,由於卡入銷係與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一同配設在盒體而單元化,且捕捉件係支持在保持構件而單元化,因此任一者均具有優異之處理性及對於固定體或可動體之安裝性等。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中,由於捕捉件係以可相對於保持構件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支持,因此在該容許之移動範圍內可變更位置而相對於卡入銷可調整為最佳位置。相對於此,在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中,卡入銷係以可經由盒體而相對於固定體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安裝,因此在該容許之移動範圍內可變更位置而相對於捕捉件可調整為最佳位置。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中,若以實施形態之例敘述,則由於捕捉件係在相對於附設在固定體側之盒體之引導溝嵌合突起之狀態下滑動,因此可維持對於卡入銷之穩定之卡合。此外,由於突起係於引導溝之中寬度較廣之溝出入口部分被接受而移轉至寬度較窄之溝部分,因此即使捕捉件與卡入銷之溝寬度方向之位置(即為上下位置)變化,亦可有效率地修正。
茲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第1圖係顯示卡入銷組裝體與捕捉件組裝體之關係,第2至第4圖係顯示卡入銷組裝體之構成及動作特徵,第5圖係顯示捕捉件組裝體之構成及動作特徵,第6至第9圖係顯示使用例,第10圖係顯示變形例。另外,各圖係在製圖上省略一部分。在以下之說明中,依序詳述機構特徵、卡入銷組裝體、捕捉件組裝體、使用例、動作、變形例。
(機構特徵)實施形態之拉入機構,例如,只要用途是將拉出體8拉進拉出於收納本體9之情形,則具備:卡入銷33,用以構成卡入銷組裝體A,該卡入銷組裝體A係設在收納本體9及以可移動方式支持於該收納本體9之拉出體8之任一方;捕捉件5,用以構成捕捉件組裝體B,該捕捉件組裝體B係設於另一方,且在拉出體8之預定之移動位置以可卡合脫離之方式與卡入銷33卡合;及在拉出體8之移動過程中可將彈性勢能儲存而作為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之線圈彈簧S;且在卡入銷33與捕捉件5卡合之狀態下,藉由儲存於線圈彈簧S之彈性勢能將拉出體8拉入者。創作點係尤其具有用以限制卡入銷35與捕捉件5之相對位置之引導手段7,且於卡入銷35與捕捉件5因為拉出體8之承載荷重之大小等而使前述相對位置變化時,藉由引導手段7可吸收其變化而得以卡合者。
(卡入銷組裝體)如第1至第4圖所示,此組裝體A係具備:大致矩形狀之盒體1;以可滑動方式配置在盒體1之滑件(slider)2;連結於滑件2之臂3;上述之線圈彈簧S;及用以制動滑件2及臂3之移動之制動手段6。其中,制動手段6係由活塞式阻尼器(damper)34及旋轉式阻尼器37所構成。活塞式阻尼器34係具有缸體35及緩緩出入於該缸體之活塞桿36,且活塞桿36係為相對於缸體35緩緩驅動之構成。旋轉式阻尼器37係為具有盒體38、藉由該盒體內之動作油等所制動之軸及裝設在該軸之齒輪39之構成。惟制動手段6係省略,僅使用阻尼器34、37之一者,或反之亦可使用複數個阻尼器37。
盒體1係在前後方向成為細長,且內空間係由正面10及背面11、上下面12、13、及一端面14所概略界定,另一端面則開口。在正面10係設有用以卡合限制活塞式阻尼器之缸體35之支持溝10a;阻尼器用安裝孔10c;及與臂3之對應部分嵌合之引導孔15。在阻尼器用安裝孔10c中,係以將其盒體38卡合固定之狀態安裝有阻尼器37。引導孔15係具有從一端面14之前面朝水平延伸之水平孔15a及從該水平孔之端部朝下折彎之卡止孔15b。在正面10及背面11中,係相對向設有用以引導滑件2之引導孔10b、11b。在背面11,除引導孔11b以外,尚設有凹狀收容部11a、在與引導孔15相對向之部位凹缺而成之大致矩形之開口部11c、及突出在開口部11c之下內面之彈簧用鉤掛部18。在收容部11a,係以將其缸體35卡合固定之狀態安裝有阻尼器34。
在上面12係設有從大致中間朝向一端面14側延伸之剖面ㄈ字狀引導溝16。此引導溝16係由立設在上面12之縱壁17a、突設在該縱壁17a且與上面12相對向之橫壁17b、位於一端面14側且將橫壁17b及上面12之各端部連接之立壁17c所界定。此外,溝出入口部分16a係形成為較更內側之溝部分16b寬廣,亦即形成為上下間隔較大。再者,在溝出入口部分16a中,上面12及橫壁17b之對向部分係形成為愈接近溝部分16b則上下間隔愈窄之斜錐(taper)面。符號19係為突設在上面12、下面13、橫壁17b之具有孔之安裝部。
滑件2係作成全體為由兩側面20及上下面21、22以及相對向之端面23所概略界定之細長板狀,且具有分別突設在兩側面20而與盒體側引導孔10b、11b嵌合之複數個凸部24;從一方之端面23朝向另一方之中途延設而供插通上述活塞桿36之插通孔25;開設於兩側面20而橫切插通孔25之前端之卡止用小開口26;位於上面21且從一方端面23連續設置到另一方端面之稍前方之齒條(rack)27及立設在齒條27與端面23之間之大致U形支持部28。
臂3係一端部30以可自由轉動之方式以樞軸支持在滑件側支持部28,且另一端部32突設有嵌合於引導孔15之軸部31b(參照第3圖)。亦即,一端部30係作成大致ㄈ字形,且具有設在該ㄈ字形之兩片部間之連結軸31a,且相對於滑件一側之支持部28在將該連結軸31a嵌合於U形內之狀態下連結。另一端部32係在相同軸線上形成有:突出於側面之前述軸部31b、以在軸部31b之前端加大一圈直徑俾不會從引導孔15脫落之凸緣部32a、及突出於凸緣部32a之外面之卡入銷33。此外,在一端部30之前方,係朝下突設有彈簧用鉤掛部3a。
以上之滑件2及臂3以及線圈彈簧S,係依以下之順序組入於盒體1。首先,滑件2係對於盒體1從與一端面14相對向之另一端面之開口置入於盒體內,並且藉由將兩側之凸部24嵌合於引導孔10b、11b,而可沿著該引導孔水平滑動。此時,裝設在收容部11a內之阻尼器側活塞桿36係插入於滑件側插入孔25,而且,在突出於小開口26之前端裝設罩蓋(cap)狀之固定具36a,藉此而連結於滑件2。此外,裝設於安裝孔10c之阻尼器37係為齒輪39與滑件側之齒條27嚙合。因此,滑件2係形成藉由活塞式阻尼器34及旋轉式阻尼器37一面制動一面滑動。
此外,如第4圖所示,臂3係一端部30之連結軸31a嵌合於滑件側之支持部28,而且,在另一端部32之軸部31b插通於引導孔15之狀態下組入於盒體1內。此時,利用設在水平孔15a之端部的稍加大之退避孔而將大徑之凸緣部32a插通於引導孔15,藉此,另一端部32即相對於盒體1配置成防止脫落狀態。在此狀態下,卡入銷33係從引導孔15水平地突出。接著,線圈彈簧S係一端鉤止於盒體側鉤掛部18,且另一端鉤止在臂側鉤掛部3a。藉此,即完成卡入銷組裝體A。
(捕捉件組裝體)如第1圖及第5圖所示,此組裝體B係具備大致板狀之保持構件4、及以可移動預定上下尺寸之方式支持在保持構件4之捕捉件5。其中,保持構件4係具有:設於背面側之上下較長之矩形凹部40;除凹部40內之上下部及左右部以外貫通表背之矩形之開口41;將凹部40內之上一側部分去除且從凹部40內通往外部之退避部42;及設置於複數個位置之安裝孔43。
捕捉件5係具有:與凹部40對應之板部50;突設在板部50之表面側而從開口41突出配置在正面側之上保持部51及下卡合部52;及以可上下移動之方式組裝於上保持部51之爪構件45。板部50係在一方側面之上側形成有與上述之引導溝16嵌合之突起53,且在凹部40內配置成可朝上下方向移動時,突起53亦在從退避部42朝外突出之狀態下上下移動。上保持部51及下卡合部52係在從開口41以可朝板部50之正面側上下動之方式突出之狀態下,透過設在上保持部51之兩外側面之爪55而防止脫落。下卡合部52係形成為愈往下愈低之斜面,且在與上述卡止狀態之卡入銷33碰撞時,藉由捕捉件組裝體B之前進移動,而使卡入銷33藉由前述斜面作用從卡止孔15b退避於水平孔15a。
相對於此,上保持部51係形成突出前端側將下部及端面之一部分54開口之空洞部。再者,在該空洞部中,係在兩內側面對向設有用以引導爪構件45之引導肋部56。亦即,如第5圖(b)、(d)所示,爪構件45係前端形成為傾斜面,並且具有設在兩側之縱溝45a、及突設在上側之彈性片部46。再者,爪構件45係將各縱溝45a與對應之引導肋部56嵌合,而且,將片部46配置成與前述空洞部之內上面抵接之狀態,藉此通常係透過片部46而彈堆成該圖之突出狀態。當受到向上之應力,則抵抗片部46之彈力而暫時朝沒入方向退避之後,應力即消失而再度成為突出狀態。
(使用例)第6圖(及第1圖中顯示於右上之部分)係將以上之拉入機構應用在拉出體8之拉入之一例。在此配置中,卡入銷組裝體A安裝在收納本體9之內側面,並且捕捉件組裝體B安裝在拉出體8之後端面8b。此時,卡入銷組裝體A係使用上述之盒體側安裝部19及螺絲等而固著。捕捉件組裝體B雖係使用上述之安裝孔43及螺絲等而固著,惟此時,突起53係與卡入銷組裝體A之引導溝16對應,而以從拉出體8之側面8a突出之方式定位。另外,以其他配置而言,係將卡入銷組裝體A安裝於拉出體8側,且與其對應而將捕捉件組裝體B安裝於收納本體9側亦可。此外,卡入銷組裝體A及捕捉件組裝體B雖亦有使用2組可動體而拉入之情形,惟此種情形只要是拉出體8,則另一方即相對於上述實施形態成為左右對稱形。
(動作)一面參照第3圖與第4圖、及第7圖至第9圖一面詳述以上拉入機構之動作。另外,在第7圖至第9圖中,雖係為假設以第6圖之使用例而顯示主要之動作者,惟為了將各構件之關係明確化而加以簡化或模式化。
(1)首先,說明卡入銷組裝體A之動作。此組裝體A係在線圈彈簧S如第3圖所示地儲存彈性勢能之彈性勢能儲存狀態、及線圈彈簧S如第4圖所示釋放彈性勢能之彈性勢能釋放狀態之間切換。在此拉入機構中,於彈性勢能儲存狀態下,線圈彈簧S透過臂3之滑動而將彈性勢能儲存到最大。臂3係將軸部31b卡止於卡止孔15b。阻尼器34係將活塞桿36從缸體35大幅拉出。然後,從此彈性勢能儲存狀態,若軸部31b從卡止孔15b解除卡止而退避至水平孔15a時,則卡入銷33、臂3、滑件2即利用線圈彈簧S之彈性勢能一體地沿著水平孔15a而滑動。如後所述此卡止解除係伴隨著捕捉件組裝體B(之捕捉件5)對於卡入銷33之卡合而進行。若解除卡止,則捕捉件組裝體B會保持卡入銷33與捕捉件5之卡合狀態而與臂3連動地滑動,換言之,一面以上述各阻尼器34、37制動一面自動拉入。在此拉入機構中,於彈性勢能釋放狀態下,線圈彈簧S透過臂3之滑動而釋放彈性勢能或使彈性勢能為最小。臂3係將軸部31b配置在水平孔15a之適當位置。阻尼器34係形成使活塞桿36最沒入於缸體35之狀態。
(2)第7圖係顯示在捕捉件組裝體B卡合於組裝體A之前階段,藉由引導手段7矯正彼此位置關係之變化吸收動作。以上述第6圖之使用例來說,此動作係例如,由於拉出體8之承載量及收納荷重之變化,使捕捉件組裝體B之捕捉件5與卡入銷組裝體A之卡入銷33之相對位置變化,使捕捉件5與卡入銷33無法正常卡合之問題,藉由引導手段7來解決者。亦即,如第7圖(b)所示,此引導手段7係若捕捉件組裝體B接近卡入銷組裝體A時,則會因為(甲)由於捕捉件側之突起53對盒體1之引導溝16嵌合之狀態下滑動,因此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與卡入銷33正確定位、(乙)由於以引導溝16之中寬度較廣之溝出入口部分16a承接突起53而一面對準寬度較窄之溝部分16b中心一面移動,故即使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與卡入銷33之溝寬度方向之位置(即,上下位置)變化亦可以良好效率修正、(丙)由於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以可移動達預定尺寸之方式對於保持構件4支持,故可在該容許之移動範圍內變更位置而對於卡入銷33調整為最佳位置;而可藉由此等動作將前述相對位置之變化,以良好效率確實地加以吸收而消除誤動作。
(3)第8圖係顯示捕捉件組裝體B與卡入銷組裝體A卡合而藉由彈性勢能拉入時之拉出體等可動體之拉入動作。亦即,在此拉入機構中,若捕捉件組裝體B如第8圖(a)所示地接近卡入銷組裝體A,則首先捕捉件5之爪構件45會抵抗上述之片部46之彈性勢能而朝上移動通過卡入銷33,同時卡入銷33因下卡合部52(之斜錐形狀)而朝上或斜上方向推壓以致從卡止孔15b退避至水平孔15a而解除卡止。藉由解除此卡止,捕捉件組裝體B即如第8圖(b)所示地保持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與卡入銷33之卡合,而使臂3及滑件2藉由線圈彈簧S之彈性勢能而滑動,且與該滑動動作連動而拉入可動體。此係為了防止在上述第6圖之使用例中,從壓入拉出體8之途中,藉由儲存在線圈彈簧S之彈性勢能自動地拉入至最終之壓入位置(一面藉由制動手段6制動),藉此防止拉出體8被強力壓入時之回彈,並防止發生拉出體8之不完全之壓入狀態。
(4)第9圖係顯示上述拉出體8等可動體從第8圖(b)之拉入之狀態再度朝拉出方向移動而解除前述卡合時之動作。亦即,在此拉入機構中,係在捕捉件組裝體B再度如第9圖(a)所示地朝離開卡入銷組裝體A之方向移動之過程中,首先,在卡入銷33與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卡合之狀態下,若來到較水平孔15a更低之卡止孔15b上,則在爪構件45被推壓而進入卡止孔15b而卡止,之後,捕捉件組裝體B係如第9圖(b)所示地解除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與卡入銷33之卡合,且單獨朝操作方向移動。此外,在此拉出機構中,係在卡入銷33與捕捉件5(下卡合部52與爪構件45)卡合之狀態下,若捕捉件組裝體B藉由拉出體8等之拉出操作而從第8圖(b)移動到第9圖(a)之位置,則卡入銷33,亦即臂3及滑件2亦連動而朝同方向移動,因此在線圈彈簧S儲存彈性勢能。此彈性勢能儲存係直到捕捉件組裝體B之捕捉件5與卡入銷33解除卡合為止。
(變形例)第10圖係顯示上述拉入機構之變形例。此變形例係作成卡入銷33以可經由盒體1相對於收納本體9等固定體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安裝之構成。在此說明中,係對於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構件及作用上相同部位賦予相同符號,且儘力省卻重複之記載。此拉出機構係相對於上述實施形態將構成卡入銷組裝體A之盒體1之安裝部加以變更者。此安裝部190係設於盒體1之複數個位置,且該等位置係形成為將供插入螺絲等固定具M之孔190a作成上下尺寸較寬度大之長孔。再者,在此拉出機構中,係將固定具M插入於上下較長之孔190a而使卡入銷組裝體A對收納本體9之內側面安裝,藉此卡入銷33即可經由盒體1而移動與孔190a之長度成比例之尺寸。藉此,以上述之引導手段7而言,縱使將捕捉件組裝體B之捕捉件5加以簡化而一體形成於保持構件4,卡入銷33亦可經由盒體1而在前述容許之移動範圍內變更位置,而可相對於捕捉件5調整至最佳位置。
另外,本發明之拉入機構只要實質上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特別界定之構成即可,細部係可視需要而作各種變更或展開。
1...盒體
2...滑件
3...臂
4...保持構件
5...捕捉件
6...制動手段
7...引導手段
8...拉出體(可動體)
8a...側面
8b...後端面
9...收納本體(固定體)
10...正面
10a...支持溝
10b...引導孔
10c...阻尼器用安裝孔
11...背面
12...上面
13...下面
15...引導孔
15a...水平孔
15b...卡止孔
16...引導溝
16a...溝出入口部
16b...其他溝部分
17a...縱壁
17b...橫壁
17c...立壁
19...盒體側安裝部
20...側面
21...上面
22...下面
23...端面
24...凸部
30...一端部
31a...連結軸
31b...軸部
32...另一端部
33...卡入銷
34...阻尼器
35...缸體
36...活塞桿
36a...固定具
37...阻尼器
38...盒體
39...齒輪
40...凹部
41...開口
45...爪構件
50...板部
51...上保持部
52...下保持部
53...突起
60...活塞式阻尼器
65...旋轉式阻尼器
A...卡入銷組裝體
B...捕捉件組裝體
M...固定具
S...線圈彈簧(彈性勢能賦予手段)
第1圖係為顯示構成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拉入機構之卡入銷組裝體與捕捉件組裝體之關係之概略斜視圖。
第2圖係為顯示上述卡入銷組裝體之構成元件之概略分解圖。
第3圖係以彈性勢能儲存狀態顯示上述卡入銷組裝體,(a)係俯視圖,(b)係正視圖,(c)係後視圖。
第4圖係在彈性勢能釋放狀態顯示上述卡入銷組裝體,(a)係俯視圖,(b)係正視圖,(c)係後視圖。
第5圖係顯示上述捕捉件組裝體,(a)係俯視圖,(b)係正視圖,(c)係後視圖,(d)係右側面圖,(e)係左側面圖。
第6圖係顯示卡入銷組裝體與捕捉件組裝體之配置例,(a)係從上觀察之示意圖,(b)係從側面觀察(a)狀態之示意圖。
第7圖係顯示上述拉入機構之引導動作,(a)係為顯示捕捉件組裝體與卡入銷組裝體之關係之示意圖,(b)係為顯示引導手段之動作之示意圖。
第8圖係顯示上述拉入機構之拉入,(a)係為顯示卡合時之狀態之示意圖,(b)係為顯示拉入時之狀態之示意圖。
第9圖係為顯示上述拉入機構之彈性勢能儲存,(a)係為顯示彈性勢能儲存完成時之狀態之示意圖,(b)係為顯示卡合解除後之狀態之示意圖。
第10圖(a)及(b)係為與第6圖對應而顯示上述拉入機構之變形例之圖。
第11圖(a)及(b)係為用以說明專利文獻1之拉入機構之參考圖。
2...滑件
4...保持構件
5...捕捉件
6...制動手段
7...引導手段
8...拉出體(可動體)
8a...側面
8b...後端面
9...收納本體(固定體)
10b...引導孔
15...引導孔
15a...水平孔
15b...卡止孔
16...引導溝
16a...溝出入口部
16b...其他溝部分
17a...縱壁
17b...橫壁
19...盒體側安裝部
33...卡入銷
35...缸體
36a...固定具
45...爪構件
51...上保持部
52...下保持部
53...突起
A...卡入銷組裝體
B...捕捉件組裝體

Claims (3)

  1. 一種拉入機構,係具備:卡入銷,設在固定體及以可移動方式支持於該固定體之可動體之任一方;捕捉件,設於另一方且在前述可動體之預定移動位置以可卡合脫離之方式與前述卡入銷卡合;及彈性勢能賦予手段,在前述可動體之移動過程中可將彈性勢能儲存;且在前述卡入銷與前述捕捉件卡合之狀態下藉由儲存於前述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之彈性勢能將前述可動體拉入;其特徵為:具有用以規限前述卡入銷與前述捕捉件之相對位置之引導手段,且於前述卡入銷與前述捕捉件改變前述相對位置時,藉由前述引導手段吸收其改變而成為可以卡合;前述卡入銷係與前述彈性勢能賦予手段一同配設在盒體,並且前述捕捉件係支持在保持構件;前述捕捉件係以可相對於前述保持構件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支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拉入機構,其中,前述卡入銷係以可經由前述盒體而相對於前述固定體移動預定尺寸之方式安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拉入機構,其中,前述引導手段係具有:引導溝,設於前述盒體側且將溝出入口部分形成為較溝的其他部分寬廣;及突起,設於前述捕捉件側且滑動於前述引導溝。
TW98100146A 2008-01-17 2009-01-06 拉入機構 TWI424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8001A JP5074214B2 (ja) 2008-01-17 2008-01-17 引込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6865A TW200936865A (en) 2009-09-01
TWI424116B true TWI424116B (zh) 2014-01-21

Family

ID=40969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0146A TWI424116B (zh) 2008-01-17 2009-01-06 拉入機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74214B2 (zh)
TW (1) TWI424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5318B2 (ja) * 2010-02-24 2012-03-14 株式会社中尾製作所 引込装置
JP4895317B2 (ja) * 2010-02-24 2012-03-14 株式会社中尾製作所 引込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7413A1 (de) * 2005-03-17 2006-09-21 Hettich-Heinze Gmbh & Co. Kg Selbsteinzugsvorrichtung für bewegliche möbelteile
CN1922380A (zh) * 2004-01-13 2007-02-28 株式会社村越精工 缓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380A (zh) * 2004-01-13 2007-02-28 株式会社村越精工 缓冲装置
WO2006097413A1 (de) * 2005-03-17 2006-09-21 Hettich-Heinze Gmbh & Co. Kg Selbsteinzugsvorrichtung für bewegliche möbeltei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67719A (ja) 2009-07-30
TW200936865A (en) 2009-09-01
JP5074214B2 (ja)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9406B1 (ko) 인입기구
KR101391247B1 (ko) 자동 폐쇄 장치
KR101415494B1 (ko) 가동체의 자주왕동기구
KR20130014557A (ko) 인입장치 및 그것에 사용되는 인입본체
KR101114477B1 (ko) 자동 폐쇄 장치가 설치된 슬라이딩 장치
EP3417740B1 (en) Telescopic rail with locking mechanism
US8789241B2 (en) Breakaway hinge receptacle
JP5726556B2 (ja) 開閉体閉止装置
KR102012983B1 (ko) 개폐체 완충 장치
TWI424116B (zh) 拉入機構
CN112654758B (zh) 用于滑动面板和门的减震制动装置
JP2012036625A (ja) 引戸の閉止装置
WO2013008793A1 (ja) ラッチ装置
CN102038371B (zh) 可拉出的家具部件的关闭系统和家具
KR102265941B1 (ko) 가속 또는 제동 장치
JP5044534B2 (ja) ドア引き込み装置
KR101129565B1 (ko) 복식 스프링을 갖는 자동폐쇄장치
JP4950635B2 (ja) 引込機構
JP2009167730A (ja) 引込機構
JP5889666B2 (ja) 開閉体緩衝装置およびその着脱方法
KR100833322B1 (ko) 서랍식 저장실의 레일 장치
JP2008229281A (ja) 引出の摺動機構
JP2009203620A (ja) 引込機構
JP2014004330A (ja) 引出しキャビネット
JP7114494B2 (ja) 引戸の引き込み装置の作動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