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I294454B - New material for injecting or transporting hol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New material for injecting or transporting hol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4454B
TWI294454B TW094108390A TW94108390A TWI294454B TW I294454 B TWI294454 B TW I294454B TW 094108390 A TW094108390 A TW 094108390A TW 94108390 A TW94108390 A TW 94108390A TW I294454 B TWI294454 B TW I2944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mmol
equ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0565A (en
Inventor
Ji Eun Kim
Jae Chol Lee
Kong Kyeom Kim
Jae Soon Bae
Jun Gi Jang
Sang Young Jeon
Min Soo Kang
Wook Dong Cho
Byung Sun Jeon
Yeon Hwan Kim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00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0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4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44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56Ring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rings
    • C07D209/80[b, c]- or [b, d]-condensed
    • C07D209/82Carbazoles; Hydrogenated carb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29445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新穎化合物,其大幅地增進有機發 光顯示器的使用壽命、效能、以及熱穩定性;且亦關於一 5 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其中,在一有機化合物層中含有該相 同的化合物。 【先前技術】 在21世紀先進資訊技術的年代中,大量的資訊將被迅 10 速而容易獲得,所以一使用於多媒體、高效能平面顯示的 面板重要性增加。雖然目前為止,液晶顯示器(LCDs )扮 演著平面顯示器的主要部份,但是有許多嘗試以發展新穎 的平面顯示器為目標,不僅具有成本效益與傑出效能,且 不同於目前的液晶顯示器。相較於液晶顯示器,有機電激 15 發光(EL)裝置或有機發光顯示器具有低驅動電壓的優 點、較咼的響應速度、較高的效能、以及較廣的視角,因 ' 此期待扮演一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先進的平面顯示器。另 . 外,應用有機電激發光現象作為顯示時,可允許整體模組 、 的厚度為2 mm或更小,並可被製造於一厚度為〇3mm或更 20小的塑膠基板上,以滿足顯示器逐漸變薄以及縮小的趨 勢。此外,相較於液晶顯示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有一 額外的優點在於製造成本較低。 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原理機制是基於將電子以及電洞注 入到一有機化合物形成的有機薄膜中,並穿過一陽極以及 1294454 一陰極形成激子(exitGns)。當激子們被重組時,具有某 一,長=光會由該激子中放射出來。在1965年,P〇pe等人 j蒽的單晶中第一次發現電激發光。此後,在1987年,Tang 等人在柯達公司發現,由具有個別功能性薄層結構的有機 5材料所形成之有機發光顯示器可以提供一 1000 Cd/m2或更 同的同發光性’甚至在1 〇V或較小的低電壓之下即可;其 中4層結構舉例可如:一由薄片組成的電洞轉移層以及電 ^ 激發光層結構。在這些發現之後,有機發光顯示器至今仍 , 為顯示裔技術領域中令人關注的研究(Tang,C.W.; 10 Vanslyke,S. A· Appl· Phys· Lett· 1987, 51,913)。有機發 光頒示益的發光可歸類成螢光以及磷光,且磷光能夠提供 —七以上榮光基礎效能的南效能。另一方面,此有機發 光顯示器可根據形成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有機材料之分子量 而加以歸類,舉例如一些由低分子量方法所製備的有機發 15 光顯示器是使用一真空昇華的製程;以及一些由高分子量 方法所製備的有機發光顯示器是使用一例如旋轉塗佈、喷 墨印刷、或滾輪塗佈之溶液製程。 请參閱圖1所示,一傳統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一陽 極、一接受來自於陽極電洞的電洞注入層、一用以轉移電 00 洞的電洞轉移層、一電洞與電子在此結合而放光的電激發 • 光層、一接受來自於陰極電子並將其轉移至電激發光層的 電子轉移層、以及一陰極,且每一薄膜層可經由一真空沈 積製程而形成。其中,具有一多層薄膜結構的有機發光顯 示器之製造理由可如下所述。當使用一適當的電洞轉移層 1294454 :及電子轉移層時,可更有效率地轉移電洞以及電子到一 電^光層’因為在有機材料中,電㈣移動逮率明顯地 =電子。此外,當電洞密度與電子密度在_電激發光層 中達平衡時,可增加發光效能。 下述傳統的有機發光顯示器請參考圖1說明。 口 一基板1是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支撐物,且其可由一矽晶 圓、石英或玻璃板、金屬板、塑膠薄膜或片等所形成。較 佳地,可使用玻璃板;或由合成樹脂例如聚酯、聚甲基丙 烯酯、或聚砜所製成的透明板。 土 10 15 -20 、一第-電極(陽極)2是配置於基板U。陽極將電洞 注入於一電洞注入層3中,且可由金屬,例如鋁、金、銀、 鎳、鈀、或鉑;金屬氧化物’例如銦_錫氧化物或銦-鋅氧 化物;金屬鹵化物;碳黑;或導電高分子,例如 基噻吩)(poly(3-methylthi〇Phene))、聚吡咯 (P〇iypyrr〇ie)、或聚苯胺(polyaniline)而形成之。 電洞注入層3是配置於陽極2上,且使用於該電洞注入 層的材料需由陽極中提供高效能的電洞注入,並且有效率 地傳遞注人的電洞^因此,電洞注人層的材料需具有低離 子電位’不僅對於可見光有—高透明度,且具有良好的電 洞穩定性。 ' 、當電洞注入層與陽極維挤二穩定的界面時,用於電洞 注入層的材料所包含化合物需具有一良好的熱穩定性。玆 典型的材料舉例可包含銅酞菁(copper ph制;;cyaniIJ CuPc)’其是一卟啉銅(p〇rphyrin_c〇pper)錯化物,且揭 1294454 露於柯達公司申請的美國專利第4,356,429號中。因為Cupc 是最穩定的化合物,所以它曾被廣泛的使用在一電洞注入 層中。然而,其在藍色以及紅色區域有一吸收帶,因此對 於製造全彩顯示裝置時會造成問題。近來,受人注目的芳 5香族芳基胺化合物,已知在藍色區域沒有吸收帶(美國專 利第5,256,945號,日本公開公報第1999_219788,並且請參 照下述式4至式12)。特別地,在藍色區域沒有吸收帶的胺 化合物中,可由下述式8至式12作為代表,且其具有一 ι〇〇 C或較高的玻璃轉移溫度(Tg)以及良好的敎度。因此, 10兩者已使用作為電洞注入層的材料。
8 ⑧ 1294454
式12 η來已報‘許夕的電洞注人材料具有—較高破璃轉 皿度、,並更加改進其熱穩定性。其大部分的化合物是衍 生於柯達公司的ΝΡΒ,並由下述式13至示η為代表性化合 物(請參見日本專利特開平9-301934、以及美國專利第 6,334,283 號與第 6,541,129號)。 ⑧ 10 1294454
Me NPB 式 13
It) 此外,日本公開公報第2003-238501號揭露了芳香募胺 (aromatic oligoamine)衍生物,其中該衍生物在一個分子中 具有至少五個氮原子(式18以及式19)。 1294454
式19 另外,近來曰本公開公報第2003-3 17966號以及美國專 利第6,660,410號已揭露了一含有卡唑(carbaz〇le)基團的 材料(式20 ),其在一 ί粦光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特別作為 主體而形成一電激發光層,且相較於傳統已知的CBp(卡唑 聯苯,carbazole biphenyl),可增加有機發光顯示器的使用 壽命。其他用於一電洞注入層中的化合物可如下式21至式 27所示。 10
式21
式23 ⑧ 1294454
式24 式25
5 一電洞傳輸層4是配置於電洞注入層3上。電洞傳輸層 可用於接受.來自該電洞注入層的電洞,並將其傳輸到位於 電洞傳輸層上方一有機電激發光層5中。該電洞傳輸層對於 電洞具有高·的電洞傳輸性以及穩定性,且也作為一阻障層 以保護電子。除了上述基本要求之外,當應用於汽車用 ;1〇 顯示裝置時,舉例如該用於電洞傳輸層的材料較佳可具有 一改良的耐熱性、以及一 80°C或更高的玻璃轉移溫度。滿 足此要求的材料可包含NPB、叉·芳香胺(spyro-arylamine ) 化合物、茈·芳香胺(perylene-arylamine)化合物、疏環庚 三烯(azacycloheptatriene)化合物、雙(二苯基乙稀基苯 15 基)蒽(bis(diphenylvinylphenyl)anthracene )、石夕鍺氧化物、 含矽之芳香胺化合物、或其類似物。 1294454 同時,具有高電洞傳輸速度以及良好電穩定性的芳香 胺化合物,可作為一用於電洞傳輸層重要的有機單分子。 為了增進芳香胺化合物的熱穩定性,電洞傳輸材料可導入 一萘取代基或叉(spyro )基團中(請參.見美國專利第 5 5,554,459 以及 5,840,217 號)。起初,N,N’_ 二苯基-N,N,- 雙(3-甲基苯基:Μ,1’-二苯基_4,4、二胺 (N,N’-d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l,l’-diphenyl_4 ,4’-diamine ; TPD)常作為有機電洞傳輸材料。然而,由 於TPD在60°C或更高的溫度下不穩定,所以目前是採用N-10 萘基 _N-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1^_1^?11比71-1^-phenyl-l,l’-diphenyl-4,4’-diamine; NPD)為基礎的材料、 或以較大數量芳香族取代且具有較高玻璃轉移溫度的胺基 化合物。特別地,使用於電洞傳輸層的有機單分子,具有 高的電洞傳輸速度。此外,因為一電洞傳輸層相連於一電 15 激發光層且彼此間形成一界面,所以應用於電洞傳輸層的 有機單分子必須具有一足夠的離子電位值,其介於一電洞 注入層與一電激發光層之間,以便抑制介於電洞傳輸層·與 電激發光層間的界面產生激子。再者,該用於電洞傳輸層 ' 的有機單分子材料可被要求而控制來自於有機電激發光層 20 的電子傳輸。 一有機電激發光層5是配置於電洞傳輸層4上。有機電 激發光層放射的光是藉由從陽極與陰極各自地注入的電洞 與電子之再結舍,且是由具有高量子效能的材料而形成之。 使用於電激發光層的有機單分子,可功能性歸類為主 13 1294454 體材料以及客體材料,其中發光層的放光是由電洞以及電 子的再結合而達成。一般而言,主體材料或客體材料單獨 使用時即可完成光放射。然而,主體材料為了解決低效能 以及發光性的問題而攙加客體材料,且除了每一分子的唯 5 —特性之外,相同分子自身堆疊(self-packing)的問題會影 響激態分子(excimer)的特性。 更特別地’綠光放射層中單獨使用8-經基喧琳 - (8-hydroxyquinoline)鋁鹽(Alq3)時,可攙入高量子效能材 料,例如唾ϋ定酮(quinacridone)或C545t,以便增強發光 10 效能。用於一藍光放射層的有機材料,由於其具有低熔點 與低發光穩定性,造成在使用初期會產生問題。相較於Alq3 綠光放射材料時,藍光放射材料有較差的使用壽命。此外, Y因為多數使用於藍光放射層的材料是呈現一淡藍色光並非 、純藍光’即不適用於全彩版的顯示器,因此這類的材料亦 15 添加成(perylene)或二苯乙烯胺(distryl amines ; DSA) U增強發光效能。典型用於藍光放射層的有機材料可包含 ( 香族唆氫化合物、叉(spyro)型化合物、含紹有機金屬 化合物、具有一咪唑基(imidazole)的雜環化合物、或熔凝 ' 的芳香族化合物,在此可參考美國專利第5,516,577、 53366,81 1、5,840,217、5,150,006、以及5,645,948號中所揭 露内容。同時,在一紅光放射層的案例中,由於紅光放射 窄小能帶間隙的特性,所以將小量的釭色光放射材料攙入 一大量的綠光放射材料。然而,此類材料具有結構問題, 所以阻礙了元件使用的壽命。 1294454 一電子傳輸層6是配置於有機電激發光層5上。在電子 傳輸層6中,此類型的適用材料(第二電極)需具有一來自於 陰極7的高電子注入效能,並且有效率地傳輸該注入的電 子。為了滿足此特點,此材料必須具有高度的電子親合力 5 與電子移動速度,且對於電子有良好的穩定性。符合上述 要求的材料可包含芳香族化合物,例如四苯基丁二稀(日本 專利特開昭57-51781);金屬錯合物,例如8-羥基喹啉 (8-hydroxyquinoline)銘(日本專利特開昭 59-194393) ; 10-經基曱苯[h]啥琳(10-hydroxybenzo[h]quinoliiie)的金屬錯 10 化物(日本專利特開平6-322362);環戊二烯衍生物(日本專 利特開平2489675 );雙苯乙烯基苯(bisstyrylbenzene)衍 生物(日本專利特開平1-245087、以及特開平2-222484);茈 (?67&1^)衍生物(曰本專利特開平2-189890、以及特開平 3-791);對-苯烯衍生物(日本專利特開平3-33183、·以及特 15 開平11-345686);福嗤(oxazole)衍生物;、或其類似物。. 此外,較佳使用於一電子傳輸層的有機單分子可包含 有機金屬錯化物,且其具有相對高的電子穩定性與電子移 動速度。特別地,目前已知Alq3是最佳的使用材料,因為 其具有傑出的穩定性以及高度的電子親合性。除了上述材 20 料之外,在本領域中通常知識者所已知的其它電子傳輸材 料可包含黃酮(Flavon)或石夕醇(silol)系列,且可由Chisso公 司獲得。 除了上述使用於電子傳輸層的材料之外,即無較佳特 別的選擇。一般而言,電子傳輸材料是以一金屬形成混合 ⑧ 15 1294454 物的形式,而使用於陰極中。此外,亦可使用無機材料例 如氟化鐘(LiF)。 陰極7是將電子注入到有機電激發光層5中,而作為陽 極2用的材料亦可使用於陰極7中。然而,為了更有效率地 5 注入電子,陰極7較佳可使用具有低工作能的金屬材料。其 中,該金屬舉例可包含鋰、鉋、鈉、錫、鎂、銦、耗、链、 及其合金等。 然而,使用有機單分子且由層疊所形成的有機電激發 光顯示裝置,一般而言具有短的使用壽命,且存在耐久性 10不佳以及可靠度的問題。此類問題來自於有機材料中物 理、化學、光化學、以及電化學性質的改變,陰極的氧化 作用’介面層分離’以及有機化合物溶解、結晶、舆裂解 的產生。 15 【發明内容】 如上所述’傳統含有機金屬錯化物例如CuPC、芳香胺 化合物、以及含卡唾基的電洞注入材料,其問題在於無法 實現全彩的需求,並且顯示出較差的穩定性。 - 本發明者合成了新穎的含有 ^ σ坐基之有機化合物, 2〇 其如下式1所示,且發現以此新穎的化合物作為電洞注入以 及傳輸材料時’可促使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效能、使用壽命、 以及熱穩定性有一大幅度提升。本發明是基於此發現。 如上所述,經由調整一適當有機單分子之結構,其可 能獲得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中所需求的顏色。基於此考量 16 1294454 下"工由利用主體-客體的系統(host-guest systems),可提 供各式各樣高效能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然而,此類型裝 置顯示了不充足的電激發光特性、使用壽命、以及實際使 用的耐久性。因此’本發明的架構乃基於上述問題的觀點。 5本發明之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穎的材料,以用於電洞注入 f電洞傳輸層,其可增進電激發光的效能、穩定性、以及 —有機電激發光裝置的使用壽命,並且提供—使用該材料 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1〇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玻璃轉移溫度、良 :、穩疋f生、以及歼華性質之材料,以適用於真空蒸汽沈 積製程。 4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係提供一種如式,1所示之有機化合 乂及種在有機化合物層中含有此化合物之有機電激 發光裝置:
φ , Λ Η r ?2 R2 R4 八 f,Α疋-[R1 —Ν_]或—[R卜山_Ar一]; 3是_|>3一&一] 15 ^-[Rs-T-Ar-l ; C θ Γ 1 J C 疋一[R5—N—]或一[R5-N一Ar—];且 D 是 ττ r f8 R10 、〜[R7- N-]或一[R9‘N—Ar—]。 在上述化學式中,R#jRi〇是相同或不同,且較雈係分 ⑧ 1294454 別包含有一或至少重複兩次以上之至少一選自由氫原子; 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無取代或取代之 芳香族破氫化合物,其中取代基為端基、亞破基、鹵素、 烧基、炫氧基、或胺基基團;具有一芳香族取代基之石夕基 5 團;無取代或取代之雜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其中取代基 為硝基、亞硝基、_素、烷基、烷氧基、或胺基;以一 Ci 至C2G碳氫化合物、或至〇24芳香族破氫化合物取代之嗟 ^ 吩基(thiophene);以及以一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取代之硼基 〔 團所組成之群組。而Ar是為一無取代或取代之芳香族碳氫 1〇 化合物,其中取代基可為石肖基、亞硝基.、鹵素、院基、烧 氧基、或胺基。 在上述化學式中,每1、m、及η是為1或更多的整數, 且〇是為0或更多的整數。較佳地,1、m、及η同時係為1, 〇是為0,且式1化合物之Ri、R2、R3、R4、Rs、R6、以及D 15 不可同時為氫原子。 上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包含單環的芳香族環,例如 ( 苯基、聯苯、以及三聯苯(terphenyl);以及多環的芳香 一― 族環,例如萘基、蒽基(anthracenyl )、菲(phenanthrene )、 ' 芘基(pyrenyl)、以及二苯并基(perylenyl);或其類似 . . ·· ^ -20 物。此外,上述雜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包含噻吩、呋喃、 0比洛(pyrrole )、口米口坐(imidazole )、口塞口圭(thiazole )、 °惡 °坐(oxazole ) 、11 惡二唾(oxadiazole ) 、口塞二嗤 (thiadiazole)、三唾(triazole)、吼口定基(pyridyl)、 °比唆口达基(pyridazyl ) 、σ比嗪(pyrazine )、喧那唆 ⑧ 1294454 (quinoline )、以及異噎那唆(isoquinoline )等等。 較佳地,上述式1所代表之化合物,可為任一選自下述 式2a至式2e之化合物: 5 R2 R3
式2a
式2c
式2b
R2 R3
19 1294454 本發明一更佳態樣中,上述式1所代表之化合物可為任一選 自下述式3a至式3n之化合物:
式3c 式3d 10
式3e 式3f
式3g 式3h ⑧ 1294454
式 3iji 式 3n。 10 在上述式至式以及式3a至式3n中所提及之每,幻 至R8是相同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定義之。 在此之後,本發明將更詳細地說明。 由式1、式2、或式3所示之有機化合物可作為電洞注 .入以及電洞傳輸材料,並且在一有機電激發光裝器中,其 15 可為至少一選自一電洞注入層、一電洞傳輸層、以及一電 (s) 21 1294454 激發光層之層間。 特別地,每一化合物包含'—^唾基團,並容易地接受 及傳輸電洞。此提及之功能是由存在於卡11坐基的環狀結構 所產生,並且呈現一芳香族羥基鍵結於卡唑基團的結構。 5 因此,一含有上述化合物之有機材料層可作為一電洞注入 .層或一電洞傳輸層。此外,該有機材料層可作為一電激發 光層,於此層中,電洞以及電子可再結合而達成光放射。 ' 換言之,本發明的化合物可達成至少一選自由電洞注入、 (: 電洞傳輸、以及光放射所組成之.功能。相似地,在一有機 10 發光顯示器中,該含有上述化合物之層間可作為至少一選 自由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以及電激發光層所組成之 功能。此外,該含有上述化合物之層間可作為一電洞注入/ 電洞傳輸層、電洞注入/電洞傳輸/電激發光層等等。 更特別地,藉由卡唑基團的芳香族羥基、或做為取代 15 基而鍵結於卡唑基團之芳香族羥基基團以及卡唑基本身, 該化合物可穩定安全地接受以及傳輸電洞。另外,鍵結於 / 該卡唑基團之取代基是衍生自一胺基。這類的取代基可維 ' 持電洞的移動,且本發明之化合物結構處於一穩定狀態 • 時,不會妨礙電洞的流動。因此,含有本發明化合物之有 .,20 機電激發光裝置可顯示傑出的穩定性並改進其使用壽命。 另外,本發明中化合物之取代基舉例可如:在一有機 電激發光裝置中,含有R1至R10取代基之化合物呈現一 所需功能而作為有機材料層時,R1至R10可為任何取代 基且超過於上述提及之取代基類型。舉例如,當R1至R10 1294454 代表炫基或以炫基取代的取代基時’每一烧基的鏈長並無 限制。因為包含在化合物中的烧*基鏈長不會影響化合物的 共振長度,所以不會直接影響該化合物的波長或發光裝置 的特性。然而,炫基的鏈長可影響將化合物應用於一有機 5 發光顯示器之方法的選擇’舉例如:一真空沈積方法、或 一溶液塗佈方法。因此’在烧基的鍵長中並無特別的限制’ 且其可包含上式所代表的化合物。 • 關於上式中之R1至R10,特別舉例的芳香化合物可包 含單環芳香環,例如苯基、聯苯、三聯苯(terphenyl)等; 10 以及多環芳香環,例如萘基、蒽基(anthracenyl )、芘基 (pyrenyl)、二苯并基(perylenyl )等。特別舉例的雜環 芳香化合物可包含σ塞吩、σ夫喃、σ比嘻(pyrrole )、咪。坐 (imidazole)、σ塞啥(thiazole)、°惡吐(oxazole)、〇惡 二吐(oxadiazole )、σ塞二吐(thiadiazole )、三嗤(triazole )、 15 11比π定基(pyridyl)、^比。定 p达基(pyridazyl)、°比嗪(pyrazine)、 口奎那唆(quinoline )、異啥那唆(isoquinoline )等。 f 該具有1至20碳原子之脂肪族碳氫化合物可包含直線 型脂肪族碳氫化合物以及支鏈型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特別 ' 舉例的碳氫化合物類型可包含烷基,例如曱基、乙基、正-2〇 丙烷基、異-丙烷基、正-丁烷基、2-丁烷基、異··丁烷基、 : ' 策三·丁烷基、戊烷基、己烷基等等;具有一雙鍵之烯基, 例如苯乙稀基(styryl);以及具有一三鍵之之快基,例如 乙炔。 本發明化合物並無限制,其可包含下述式28至式260 23 ⑧ 1294454 所示之化合物。
式28 式29 式30 ~ 5
式31 式32 式33
24 1294454
式40
25 1294454
式52 ⑧ 1294454 ορο ορο
式53 αρο
5
式57
27 ⑧ 1294454
式60
⑧ 1294454αρ οςο
⑧ 1294454
式75 式76 30 ⑧ 1294454
1294454
式83 式84 32 ⑧ 1294454
Q Q
Q Q
33 ⑧ 1294454
式89
式90
式94
式95 式96 34 ⑧ 1294454
式101 式102 35 ⑧ 1294454
式107
36 1294454
式110
MeO
MeO
OMe
式112 式111
式113
37 ⑧ 1294454
式115
式117 式118 OMe OMe
OMe 式119
式120 38 1294454
式124
OMe OMe
式126 式125 39 1294454 OMe OMe
式127 式128
式132 (S) 40 1294454
OMe OMe
式134
式137 式138 ⑧ 1294454
ςο ςο
式143 式144 42 ⑧ 1294454 OMe OMe
式145 式146
⑧ 1294454
式151 OMe OMe
OMe OMe
式152
式153
式154
式155
式156
式158 44 ⑧ 1294454
式159 OMe OMe
式161 式160
式163 式162
式165
(g 1294454
式168 式169
式170 式171 式172
式173 式174
式175 式176 46 ⑧ 1294454
式177 式178
5 式 179 式 180
式181 式182
式183 式184 式185
47 1294454 α
式186
Q
r) ΛΝ.) \ 式187 式188
式191
式192 式193 式194
式195 式196 式197 (8) 48 1294454
式198 式199 式200
式201 式202 式203
式204 式205
式206 式207
10 式 208 式 209 式 210 49 rs) 1294454
式212
式213 式214
式215 式216
式217 式218 式219 50 1294454
式221
式222
QO CpO
•式 227
式228 式229 51 (s) 1294454
式230 式231
式232 式233
式234 式235 52 (S) 1294454
ςο cp ν、ρ ςο αρ ν、〇 式236
式240
53 ⑧ 1294454 opo Cpo
式246
54 1294454
式248 式249
5 式 250 式 251
式252 式253 (S) 55 1294454
式255
式257 5 式 256
式258
式259 56 ⑧ 1294454 10
式260 上式所示之有機化合物可藉由它們的起始物經過三到 八個製程步驟而合成之。本發明合成製程之一具體實施例 中,上述化合物可由卡唑起始物而製備。首先,將卡唑以 齒素原子或齒化的苯進行處理,以形成一以齒素或鹵化的 笨取代之起始物。接著,將每一 a、b、c、d、4 R1至 Rio所述上式1之化合物導入至起始物中,以取代起始物 的鹵素原子,而形成一所需的化合物。在此製程中,可使 用一催化劑。而在鹵素選擇中,並無特別限制;一般而言, 可使用溴、氯等。 關於本發明化合物的結構式,可經由一習知的技術設 計出一適當的合成製程。 在下述實施例中,將描述一些化合物的合成製程。 “15 圖1是為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較佳具體實施例。本 發明的有機化合物可使用於至少一有機材料層中,且形成 於一陽極及一陰極之間,舉例如··至少一選自由一電洞注 入層、電洞傳輸層、以及一電激發光層所組成之層間。更 特別地,化合物可使用於一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 ⑧ 1294454 洞注入/電洞傳輸層、或一電洞注入/電洞傳輸/電激發光層 中 〇 同時,習知中一具有大能隙之主體材料(例如:CPB) 可攙入於一有機磷光材料(例如:苯基吼啶銥 5 (phenylpyridine iridium)),以成功地提供一高效能裝置。 這指出經由單態-單態躍遷(singlet-singlet transition)的效 : 能限制可克服三重態-三重態躍遷(triplet_triplet 二 transition)。因此,當本發明新穎之電洞注入材料作為一主 ( 體材料以放出磷光為主的激發光時,其可獲得一顯著改進 10 的發光效能與使用壽命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C. Adachi、 Μ· A· Baldo,以及 S· R· Forrest,Applied Physics Letter,77, 904,2000·,C. Adachi、M. A. Baldo、S. R. Forrest、S. Lamansky、Μ· E· Thompsom,以及 R. (j. Kwong,Applied Physics Letter,78; 1622, 2001) o 15 在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中,本發明有機材料層所包含之 上述式1至式3以及式28至式260所代表的化合物,可提 (,、 供顯著改進的發光效能以及使用壽命,並且顯示傑出的穩 、、一- 定性。 • 20 【實施方式】 :在此之後,本發明將藉由隨後的實施例來詳細說明上 式1有機化合物之合成製程、以及應用其之有機電激發光 裝置。然而,應當瞭解以下實施例僅為了說明之目的,並 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 58 1294454 為了製備由上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下式a至h所示的化 合物可作為一起始物。
式a 式b
式c 式d 式e
⑧ 59 1294454 在上述式a至式h中,χ為一齒素原子,且並無限制其選擇 的鹵素原子。而在下述貫施例中,由式a至式h所示之化合 物可選擇為一起始物’其中X是為Br。根據下述實施例1到 實施例8之製程步驟 < 製傷出該起始物。 5 <準備例1>製備式a所示之起始物 將卡唑(5.00 克;29·9 mmol)、1-溴-4-碘化苯(9·30 克;32.9 mmol)、K2C〇3 ( 16.5克;120 mmol)、Cu ( 3·80 克;59.8 mmol)、以及 18-冠 _6( 18-crown-6,0·40克;1.49 mmol)置於50毫升的鄰-二氯化苯中,迴流15小時。在反 10 應完成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且濾除沉澱物。取 濾液水洗三次、並以MgS04乾燥,接著進行減壓濃縮。最 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反應混合物,以得到該作為 起始物之式a化合物(5·85克;61%)。lHNMR(300 MHz, CDC13) 8.13-8.11(d,2H)、7.71-7.69(d,2H)、7·44-7·21(ιη, 15 8H); MS [M+H] 322。 <準備例2>製備式b所示之起始物 將卡嗅(5·00克;29·9 mmol)、1-滨-3-破化苯(9.30 克,32.9 mmol)、K2C03 ( 16·5克;120 mmol)、Cu ( 3.80 克;59.8mmol)、以及 18冠_6(18-cr〇wn_6, 〇·4〇克;i 49 20 mm〇l)置於50¾升的鄰·二氯化苯中,迴流15小時。在反 應70成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且濾除沉澱物。將 濾液以水洗三次、並以Mgs04乾燥,接著進行減壓濃縮。 最後’利用官柱色層分析來純化反應混合物,以得到該作 為起始物之式b化合物(5·85克;61%)。MS[M+H] 322。 25 (S) 60 1294454 <準備例3>製備式c所示之起始物 將式a所示之起始物(1 ·5〇克;4.66 mmol)溶解於二甲 基甲醯胺中(DMF,20毫升),並且加入N-溴代丁二硫亞 胺(NBS ’ 1.82克;ι〇·2 mmol)。反應混合物在50-60X中
反應2小時後,再加入15毫升的水。接著,過濾、水洗所得 的沉澱物,然後在二氯甲烷/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 以取得作為起始物之式c化合物(1.93克;86% ) 。1H 10 15 -20 NMR(300 MHz,CDC13) 8.17(s,2H)、7.75-7.74(d,2H)、 7.51-7.48(d,2H)、7.38-7.35(d,2H)、7.22-7.19(d,2H); MS [M+H] 478。 <準備例4>製備式d所示之起始物 將式b所示之起始物(ι·5〇克;4β66 mm〇l)溶解於 二甲基曱酸胺(DMF ’ 20毫升)中,並且加入N-溴代丁二 硫亞胺(NBS ’ 1·82克;1〇·2 mmol )。反應混合物在50-60 °C中反應2小時後,再加入15毫升的水。接著,過濾、水洗 所得的沉澱物’然後在二氯甲烧/正-己燒溶液中進行再結 晶,以取得作為起始物之式d化合物(ι_93克;86%)。MS [M+H] 478 〇 <準備例5>製備式e所示之起始物 將2,5-一漠石肖基苯(12.0克;42.7 mmol)溶解於二甲 基甲醯胺(DMF,80毫升)中,並且加入cu ( 6·0克;93.94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i2(rc中反應3小時。該反應 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後,將不溶物濾除、並取得濾液進行濃 縮。所得到的產物在乙醇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4,4、二漠 61 1294454 -2,2,-二硝基聯苯(1〇·2克;60%)。MS[M+] 354。 取 4,4’-二溴-2,2’-二硝基聯苯(6·1 克;15.17 mmol) 置於HC130毫升/EtOH75毫升中攪拌,並且加入錫粉(7.2 克;60.68 mmol ),然後將反應混合物迴流24小時。接著, 5 冷卻反應混合物到室溫下、並以10% NaOH溶液中和。最 後,在乙醇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4,4、二溴-2,2,_二胺基聯 苯(3·5克;67%) ; MS[M+H] 341。 將 4,4,_ 二溴 _2,2’-二胺基聯苯(3·5 克;10.23mmol) C .. 溶解於磷酸中,並且在1901下加熱24小時。該反廉混合物 10 冷卻到室溫後,缓慢地加入NaHCOvw以形成固體。然後, 過濾固體,以獲得式e所示之2,7-二溴卡唑(2·2克;66%) 化合物;MS[M+] 323 ° <準備例6>製備式f所示之起始物 將3,6_二溴卡嗤(1.63克;5.00 mmol)、4_溴苯基观酸 15 ( 2·95克;15.0 mmol )、2M碳酸鉀溶液(10毫升)、以及 四(三苯基礙化氫)纪(tetrakis(triplienylphosphine) f . palladium,29.0 毫克;〇·25 mmol)加入 100毫升的 THF 中, 、一- 且反應混合物攪拌迴流24小時,然後冷卻到室溫。接著, 將反應混合物導入甲苯以及鹽水中,且分離該甲苯層。所 、2〇 分離的甲苯層以MgSCU乾燥後,再進行過濾及濃縮。最後, .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反應混合物,以得到該作為起始 物之式f化合物(1.15克;48%)。1H NMR(300 MHz,CDC13) 10.1(s,1Η)、7.77(s,2H)、7.49-7.46(m,6H)、7.37(d,4H)、 7.30(d,2H); MS [M+H] 476。 62 25 1294454 <準備例7>製備式g所示之起始物 將式f所示之化合物(1·43克;3.00 mmol)、1-溴-4-織化苯(1 ·87克;6.60 mmol )、K2CO3 ( 3·32克;24 mmol)、 Cu (0.76 克;12.0 mmol )、以及 18-冠-6( 18-crown-6 ’ 5 0.08克;0·30 mmol)在10毫升的鄰-二氯化苯中,迴流15 小時。在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且濾除 沉澱物。接著,以水洗三次濾液後並以MgS04乾燥,再進 行減壓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反應混合物, 以得到該作為起始物之式g化合物(1·〇2克;54%)。1H 10 NMR (300 MHz, CDC13) 7.77(s,2H)、7.49-7.40(m,8H)、 7·37((1,4H)、7.30(d,2H)、7.20(d,2H); MS [M+H] 630。 <準備例8>製備式h所示之起始物 將式c代表的化合物(2.40克;5·00 mmol)、4-溴苯基 棚酸(3.94克;20·0 mmol )、2M碳酸鉀溶液(20毫升)、 15 以及四(三苯基填化氫)把(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 palladium,58.0毫克;0.50 mmol)力口 入 100毫升的 THF 中。 且反應混合物攪拌迴流24小時,然後冷卻到室溫。接著, 將反應混合物導入甲苯以及鹽水中,且分離該曱苯層。所 分離的甲苯層以MgS04乾燥後,再進行過濾及濃縮。最後, 20 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反應混合物,以得到該作為起始 物之式h化合物(2.09克;59%)。1H NMR(300 MHz,CDC13) 10.1(s,1H)、7.77(s,2H)、7.50-7.46(m,1_、7.37(m,6H)、 7.30(m,4H); MS [M+H] 706。 63 25 1294454 <實施例1>製備式61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〇〇克;2.08 mmol)、二 苯胺(1.16克;6·86 mmol) 、Pd2(dba)3 ( 0·125克;0·13 mmol) 、P(t-Bu)3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 5 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1·80克;18.7 mmol)加入二 甲苯(40毫升)宁,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 : 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寘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 二 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然 C; 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 10 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式 61所示之化合物(1.16克;75%)。1H NMR (300 MHz, CDC13) 6.78(d,2H)、6.96(m,14H)、7.12(m,6H)、7.25(s,2H)、 7.5-7.51(m,14H)、7.65(d,2H); MS [M+H] 745。 <實施例2>製備式62所示之化合物 15 蔣式c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N-苯基-1- 萘基胺(1·50克;6·86 mmol)、Pd2(dba)3 ( 〇·125克;0·13 /- mmol) 、P(t-Bu)3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 、.一. . 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 ,1.80克;18·7 mmol)加入二 ; 甲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摩完成 -.20 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溢.,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 : 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然 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 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式 62所示之化合物(1.46克;79% )。1H NMR (300 MHz,CDC13) ⑧ 1294454 6.78(d,2H)、6.96-7.12(m,14H)、7.25(s,2H)、7.5_7.51(m3 8H)、7.65-7.66(.m,8Η)、7·80-7·81(ιη,6H)、8.11-8.12(m,6H); MS [M+H] 895 〇 <實施例3 >製備式63所示之化合物 5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N-苯基-2- 萘基胺(1.50克;6·86 mmol)、Pd2(dba)3 ( 0.125克;0·13 mmol) 、P(t-Bu)3 (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 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 ,1.80克;18.7 mmol)加入二 .〔 曱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 10 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 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 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 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式63 所示之化合物(1·21 克;65%)。1H NMR (300 MHz,CDC13) 15 6.78(d,2H)、6.96-7.0(m5 8H)、7.12(m,3H)、7·25-7·29(πχ, 8H)、7.51-7.73(m,16H)、7·94-8·05(χη,9H); MS [M+H] 895。 ( <實施例4>製備式64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 )、 N-phenyl-(9- phenanthrenyl)amine(l.85 克;6.86 mmol)、 • 20 Pd2(dba)3 ( 0.125克;0·13 mmol)、P(t-Bu)3 (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 ,1.80 克;18·7 mmol)加入二曱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 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 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 ⑧ 1294454 並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 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 進行再結晶,以得到式64所示之化合物(0.93克;43% )。 1H NMR (300 MHz,CDC13) 6.78(d,2H)、6·96-6·97(ιη, 5 8Η)、7.12(t,3Η)、7.25(s,2Η)、7.41(m,3Η)、7.5-7_51(m, 8H)、7.65(d,2H)、8·32-8·38(χη,12H)、8.62(d,6H)、9.43(m, 6H); MS [M+H] 1045。 <實施例5>製備式65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 c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N-phenyl-(9-10 anthrenyl)amine(1.85克;6.86 mmol)、Pd2(dba)3 ( 0.125克; 0.13 mmol) 、P(t-Bu)3 (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tert-butoxide,1_80克;18.7mmol)加 入二甲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 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 15 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 得到式65所示之化合物(1.24克;57%)。1H NMR (300 MHz, CDC13) 6.78(d,2H)、6.96-6.98(m,8H)、7.12(t,3H)、7.23(s5 2〇 2H)、7.5-7.51(m,8H)、7.65-7.66(m,7H)、7·81-7·84(πι, 10H)、8.14-8.15(m,12H); MS [M+H] 1045。 <實施例6>製備式68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〇〇克;2.08 mmol)、二-(1-萘基)胺(1.85克;6.86 mmol)、Pd2(dba)3 ( 0.125克;0·13 ⑧ 1294454 mmol) 、P(t-Bu)3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 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80克;18.7 mmol)加入到 二曱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5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 式 68 所示之化合物(1.04 克;48%)。1H NMR (300 MHz, (, CDC13) 6-78(d,2H)、7.0-7.05(m,8H>、7.25(s,2H)、 10 7.50_7.66(m,16H)、7·80-7·81(ιη,12H)、8·11-8·16(πι,12H); MS [M+H] 1045。 <實施例7>製備式69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二-(2-萘基)胺(1·85克;6·86 mmol)、Pd2(ciba)3 ( 0.125克;0.13 15 mmol) 、P(t-Bu)3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 化納(sodiumtert-butoxide,1.80克;18.7mmol)加入到 ( 二曱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THF以 •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 -20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烧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 式 69所示之化舍物(0.89克;41%)。1H NMR (300 MHz, CDC13) 6.78(d,2H)、7·0(ί1,2H)、7.26-7-29(m,14H)、 7.5-7.53(m,16Η)、7·94-8·05(ηι,18H);MS [M+H] 1045 〇 25 (s) 1294454 <實施例8>製備式71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ρ,ρ’-二甲苯基胺(2.03克;10.3 mmol) 、Pd2(dba)3 ( 0.19克; 5 0·21 mmol)、P(t-Bu)3 ( 0·06克;0·31 mmol)、以及第三- 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05克;10.96 mmol)加 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 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THF - 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 10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得到式71所示之化合物(1.31克;50%)。1H NMR (300 MHz, CDC13) 2.55(s, 18H)、6·48-6·70(ιη,16Η)、6.95-7·01(πχ, 14Η)、7·2-7·35(πι,4H); MS [Μ+Η] 829。 15 <實施例9>製備式72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m,m’-二曱 苯基胺(1·96毫升;10·3 mmol)、Pd2(dba)3 ( 0·19克;0.21 mmo〇、P(t_Bu)3 (0·06克;0·31 mmol)、以及第三-丁氧 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05 克;10.96 mmol)加入到 20 二曱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及11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 25 式 72所示之化合物(ι·55克;60%)。1H NMR (300 MHz, 68 1294454 CDC13) 2.55(s,18H)、6.48-6.70(m,16H)、6·95-7·01(χη, 14H)、7·2-7·35(ηι,4H); MS [M+H] 829。 〈實施例10>製備式89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3-曱基二 5 苯胺(1.88克;10.3 111111〇1)、?(12(仙&)3(0.19克;0.21111111〇1)、 P(t-Bu)3( 0·06克;0·31 mmol)、以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05克;10.96mmol)加入到二甲苯(30毫 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 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O的混合 10 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 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 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得到式89所示之化合 物(1.62克;66%) ; MS [M+H] 787。 <實施例11 >製備式95所示之化合物 15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N-(3_ 曱基苯基)_1_萘基胺(2.40克;10.3 mmol)、Pd2(dba)3( 0·19 克;0·21 mmoi)、P(t-Bu)3 (0.06克;0·31 mmol)、以及 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_butoxide,1·05克;10.96 mmol) 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 20 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Η2Ό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烧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得到式95所示之化合物(1.92克;65%)。MS [M+H] 937。 25 69 1294454 <實施例12 >製備式96所示之化合物 、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N-(4- 曱基苯基)-1_萘基胺(2·40克;1〇·3 mmol)、Pd2(dba)3( 〇· 19 克;0.21 mmol) 、P(t-Bu)3 (〇·〇6克;0.31 mmol)、以及 5 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05克;1〇·96 mmol) 加入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 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被加到一THF以 及H20的混合溶液,該有機層被分離、以NigS04乾燥,然 後濃縮。該所得到的產物被以管柱色層分析純化,·並在乙 10 酸乙酯/正己烷中再結晶,以得到該由式96代表的化合物 (1·92克;65%)。MS [Μ+Η] 937 〇 <實施例13 >製備式101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N」(3-甲基苯基)-2-萘基胺(2·40克;10.3 mmol)、Pd2(dba)3( 0·19 15 克;0·21 mmol)、P(t>Bu)3 ( 0·〇6克;0·31 mmol)、以及 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 ’ 1·05克;10.96 mmol) 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 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 2〇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烧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獲得式101所示之化合物(1·92克;65%) ’。MS [M+H] 937。 〈實施例14>製備式102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 13 mmol)、N-(4-甲基 1294454 苯基)-2-萘基胺(2.40克;l〇.3mmol)、Pd2(dba)3 (〇·ι9 克;0·21 mmol) 、P(t-Bu)3 ( 0·06 克,· 0·31 mmol)、以及 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_butoxide,1.05克;10.96 mmol) 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 5 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aO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〇4乾燥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得到式102所示之化合物(1.92克;65%)。MS [M+H] 937。 10 <實施例15>製備式113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d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二苯胺(1.16 克;6.86 mmol)、Pd2(dba)3( 0·125克;0·13 mmol)、P(t-Bu)3 (0·04克;0.2 mmol )、以及第三-丁氧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1·80克;18·7 mmol)加入到二甲苯(40毫 15 .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 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 瘡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 最後,利兩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 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式113所示之化 20 合物(1.16克;75°/。); MS [M+H] 745。 <實施例16>製備式114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d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N-苯基-1-萘 基胺(1·50克;6.86 mmol) 、Pd2(dba)3 ( 0·125克;0.13 mmol) 、P(t-Bu)3 ( 0.04克;0·2 mmol)、以及第三-丁氧 71 1294454 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80克;18.7 mmol)加入到 二甲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 5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 式 114所示之化合物(1.46克;79%)。MS [M+H] 895。 <實施例17>製備式115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d所示之化合物(1 ·00克;2·08 mmol)、N-苯基-2-10 萘基胺(1·50克;6.86 mmol)、Pd2(dba)3 ( 0·125克;0·13 mmol) 、P(t-Bu)3 ( 0.04 克;0·2 mmol )、以及第三-丁氧 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80 克;18.7 mmol)加入到 二甲苯(4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15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 式 115所示之化合物(1·21克;65%) ; MS [M+H] 895。 <實施例18>製備式116所示之化合物 20 將式d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 、3-曱基二苯 胺(1.88克;10.3 mmol)、Pd2(dba)3( 0.19克;0·21 mmol)、 P(t-Bu)3( 0·06克;0·31 mmol )、以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05克;10.96 mmol)加入到二曱苯(30 亳 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 72 1294454 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THF以及H20的混合 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 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 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式116所示之化 5 合物(1.62克;66%) ; MS [M+]H] 787。 <實施例19 >製備式120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d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 、Ν·(3-曱基苯 基)-1-萘基胺(2.40克;10.3 mmol)、Pd2(dba)3 ( 0.19克; 0.21 mmol)、P(t-Bu)3 (0·06克;0.31 mmol )、以及第三-10 丁 氧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1 ·05克;10.96 mmol )加 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 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THF 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15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獲得式120所示之化合物(1.92克;65%)。MS [M+H] 937。 <實施例20 >製備式121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d所示之化合物(1.50克;3.13 mmol)、N-(3-甲基 苯基)_2_萘基胺(2·40克;10.3 mmol)、Pd2(dba)3 ( 0·19 20 克;0.21 mmol ) 、P(t-Bu)3 ( 0·06克;0·31 mmol)、以及 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_butoxide,1·05克;10.96mmol) 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 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使有機層分離並以MgS04乾燥 73 1294454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獲得式121所示之化合物(1·92克;65%)。MS [M+H] 937。 <實施例21 >製備式192所示之化合物 5 (1)將式e所示之化合物(5·0克;15.38 mmol)以及二碳 酸二叔丁醋(di-tert-butyl-dicarbonate,5.04克;23.08 mmol) 溶解於50毫升的THF中,並且加入4-(二曱基胺基)吡啶 ( 0.19克;1·54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室溫下 反應2 4小時。當反應完成之後,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在乙 10 醇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6.16克;94%)。 (2) 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6· 16克;14.49 mmol)、二苯 胺(5·89克;34.78 mmol)、Pd2(dba)3( 0· 17克;0·29 mmol)、 P(t-Bu)3( 0·06克;0.29 mmol )、以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4·18 克;43.47 mmol )力口入到二曱苯(30 毫 15 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 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 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 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 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5.88 20 克;67%)。 (3) 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5.88克;9.77 mmol)溶解於 三氟醋酸/氯仿(50毫升/50毫升)中,且將溶液迴流3小時。 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後,以NaOH水溶液終止反應,並且 利用二氯曱烷(MC)萃取.,然後再多次水洗。接著,以 74 1294454
MgSCU乾燥所得到的產物,並使其溶劑蒸乾。最後,利用 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粗產物(乙酸乙酯/正己烷= 1/9),以 得到一化合物(2.9克;59%)。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2.9克;5·78 mmol)、4-溴化 5 苯基_二苯胺(1·36克;4·21 mmol)、Pd2(dba)3 ( 0·05克; 0·084 mmol)、p(t-Bu)3( 0·017克;0.084 mmol)、以及第 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21 克;12·63 mmol) 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 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10 THF以及H2〇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〇4乾燥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烧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獲得式192所示之化合物(1.5克;49%)。MS[M+H] 745。 <實施例22 >製備式193所示之化合物 15 (1)將式e所示之化合物(5.0克;15·38 mmol)以及二 碳酸二叔丁 S旨(di-tert-butyl-dicarbonate,5·04克;23.08 mmol)溶解於50毫升的THF中,並且加入4-(二甲基胺基) 吼唆(0.19克;1.54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室 : 溫下反應24小時。當反應完成之後,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 20 在乙醇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6.16克;94%) ° • (2)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6.16克;14.49 mmol) ' N" 苯基-1-萘胺(7·63克;34·78 mmol)、第三-丁氧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4·18克;43.47 mmol)、Pd2(dba)3 ( 0·17克, 0.29mmol)、以及P(t-Bu)3 (0·06克;〇.29mmol)加入到 75 ⑧ 1294454 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04乾燥之,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5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S旨/正己烧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 一產物(6.0克;59%)。 (3) 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6·0克;8.54mmol)溶解於三 氟醋酸/氯仿(50毫升/50毫升)中,且將溶液迴流3小時。反 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後,以NaOH水溶液終止反應,並且利 10 用二氯甲烷(MC)萃取,然後再多次水洗。接著,以MgS04 乾燥所得到的產物,並使其溶劑蒸乾。最後,利用管柱色 層分析來純化粗產物(乙酸乙酯/正己烷= 1/9),以得到一 化合物(3.8克;74%)。 (4) 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3.8克;6·31 mmol)、4-溴化 15 苯基-N_苯基-1-萘胺(1·57克;4·21 mmol)、Pd2.(dba)3( 0·05 克;0.084 mmol)、P(t-Bu)3 ( 0.017克;0.084 mmol )、以 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lrt-butoxidib,1·21克;12.63 mmol )加入到二曱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 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 20 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 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 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 再結晶,以獲得式193所示之化合物(1·2克;32%);MS[M+H] 895。 76 25 1294454 <實施例23 >製備式194所示之化合物 (1)將式e所示之化合物(5.0克;15.38mmol)以及 二碳酸二叔 丁酉旨(di-tert>butyl-dicarbonate,5·04克;23.08 mmol)溶解在50毫升的THF中,並且加入4-(二甲基胺基) 5 吡啶(0.19克;1.54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室 溫下反應24小時。當反應完成之後,·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 在乙醇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6.16克;94%)。 (2) 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6· 16克;14.49 mmol)、N-苯基_2_萘胺(7·63克;34.78 mmol)、第三。丁氧化鈉(sodium 10 tert_butoxide,4.18克;43.47 mmol )、Pd2(ciba)3 ( 0.17克; 0.29mmol)、以及P(t-Bu)3 (0·06克;0.29mmol)加入到 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04乾燥之, 15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 一產物(6.0克;59%)。 (3) 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6·0克;8.54mmol)溶解於三 氟醋酸/氯仿(50毫升/50毫升)中,且將溶液迴流3小時。反 20 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後,以NaOH水溶液終止反應,並且利 用二氯甲烷(MC)萃取,然後再多次水洗。接著,以MgS04 乾燥所得到的產物,並使其溶劑蒸乾。最後,利用管柱色 層分析來純化粗產物(乙酸乙S旨/正己烷= 1/9),以得到一 化合物(3.8克;74%)。 77 1294454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3·8克;6.31 mmol)、4-溴化 苯基-N-苯基-2-萘胺(1.57克;4·21 mmol)、Pd2(dba)3( 0.05 克;0.084 mmol)、P(t-Bu)3 (0·017克;0.084 mmol)、以 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21 克;12.63 5 mmol)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 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 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 MgS〇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 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 10 再結晶,以獲得式194所示之化合物(1·2克;32%);MS[M+H] 895 〇 <實施例24>製備式197所示之化合物 (1)將式e所示之化合物,(5.0克;15·38 mmol)以及 二碳酸二叔丁酯(di-tert-butyl-dicarbonate,5.04克;23.08 15 mmol)溶解在50毫升的THF中,並且加入4-(二曱基胺基) 吡啶(0.19克;1.54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室 溫下反應24小時。當反應完成之後,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 在乙醇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6.16克;94%)。 (2)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 6.16克;14.49 mmol) 、3-20 曱基-二苯胺(6·37克;34.78 mmol)、第三-丁氧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4.18克;43·47 mmol)、Pd2(dba)3 ( 0.17克; 0.29 mmol)、以及P(t-Bu)3 (0.06克;0.29 mmol)加入到 二曱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78 1294454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04乾燥之,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 一產物(6.3克;69%)。 5 (3)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6.3克;10.0 mmol)溶解於三 氟醋酸/氯仿(50毫升/50毫升)中,且將溶液迴流3小時。反 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後,以NaOH水溶液終止反應,並且利 用二氯曱烷(MC)萃取,然後再多次水洗。接著,以MgS04 乾燥所得到的產物,並使其溶劑蒸乾。最後,利用管柱色 10 層分析來純化粗產物(乙酸乙酯/正己烷= 1/9),以得到一 化合物(3·8克;71%)。 、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3.8克;7.17 mmol)、4-溴化 苯基-(3-甲基)-二苯胺(1·42克;4_21 mmol)、Pd2(dba)3 (0·05克;0.084 mmol)、P(t_Bu)3( 0.017克;0.084 mmol)、 15 以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21 克;12.63 mmol)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 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 將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 以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 20 析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 行再結晶,以獲得式197所示之化合物(1.2克;36%); MS[M+H] 787。 <實施例25>製備式218所示之化合物 (1)將式e所示之化合物(5.0克;15.38 mmol)以及二碳 79 1294454 酸二叔 丁酉旨(di-tert-butyl-dicarbonate,5·〇4克,23.08 mmol) 溶解在50毫升的THF中,並且加入4-(二甲基胺基)17比啶 (0.19克;1.54 mmol)。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室溫下 .反應24小時。當反應完成之後,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在乙 5 醇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6·16克;94%)。 (2)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6.16克;14.49 mmol)、二苯 胺(5.89 克;34.78 mmol )、第三-丁 氧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4· 18 克;43.47 mmol)、Pd2(dba)33 ( 0·17 克;〇.29mmol)、以及P(t-Bu)3 (0·06克;〇.29mmol)加 10 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 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 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04乾燥 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 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 15 獲得一產物(5.88克;67%)。 (3) 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 5.88克;9.77 mmol)溶解於 • ·、 三氟醋酸/氯仿(50毫升/50毫升)中,且將溶液迴流3小時。 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後,j^NaOH水溶液終止反應,並且 利用二氯甲烷(MC)萃取,然後再多次水洗。接著,以 20 MSs〇4乾燥所得到的產物,並使其溶劑蒸乾。最後,利用 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粗產物(乙酸乙酯/正己烷= 1/9),以 得到一化合物(2·9克;59%)。 (4) 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2.9克;5.78 mmol )、4·漠化 苯基曱基 _i_ 萘胺(ι·57 克;4.21 mmol)、Pd2(ciba)3( 0.05
80 1294454 克;0.084 mmol)、P(t-Bu)3 (〇·〇17克;0·084 mmol)、以 及第三-丁氧化鈉(sodium tert-butoxide,1.21 克;12.63 mmol)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 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摩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 5 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 MgS〇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 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 再結晶,以獲得式218所示之化合物(1.5克;49%); MS[M+H] 795 〇 10 <實施例26>製備式219所示之化合物 (1)將式e所示之化合物(5.0克;15_38 mmol)以及二碳 酸二叔丁酯(di-tert-butyl-dicarbonate,5·〇4克;23.08 mmol ) 溶解在50毫升的THF中,並且加入4-(二曱基胺基)吡啶 (〇·19克;1·54ππηο1)。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置於室溫下 15 反應24小時。當反應完成之後,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在乙 醇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一產物(6.16克;94%)。 (2)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6·16克;H.49 mmol) 、Ν-苯基_2-萘胺(7.63克;34.78 111111〇1)、第三-丁氧化鈉(3〇4^1111 tert_butoxide,4·18克;43.47 mmol)、Pd2(dba)3 ( 0·17克; 20 0.29 mmol)、以及P(t-Bu)3 ( 0·06克;〇·29 mmol)加入到 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小時。在反應完 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其加入一 THF以 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MgSCU乾燥之, 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純化所獲得的 (S) 1294454 產物,並且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中進行再結晶,以獲得 一產物(6.0克;59%)。 (3)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6.0克;8·54 mmol)溶解在三 氟醋酸/氯仿(50毫升/50毫升)中,且將溶液迴流3小時。反 5 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後,以NaO.H水溶液終止反應,並且利 用二氯甲烷(MC )萃取,然後再多次水洗。接著,以MgS04 乾燥所得到的產物,並使其溶劑蒸乾。最後,利用管柱色 層分析來純化粗產物(乙酸乙酯/正己烷= 1/9),以得到一 化合物(3·8克;74%)。 10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3·8克;6.31 mmol)、4-溴化 苯基_N-苯基-1-萘胺(1.57克;4.21 mmol)、Pd2(dba)3( 0.05 克;0.084 mmol)、P(t-Bu)3 ( 0·017克;.0.084 mmol)、以 及第三-丁 氧化納(sodium tert-butoxide,1.21 克;12·63 mmol)加入到二甲苯(30毫升)中,且反應混合物迴流3 15 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將 其加入一 THF以及H20的混合溶液中,分離出有機層並以 MgS04乾燥之,然後進行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 來純化所獲得的產物,並且在6酸乙酯/主己烷溶液中進行 再結晶,以獲得式219所示之化合物(1·2克;32%);MS[M+H] 20 895 〇 <實施例27 >製備式252所示之化合物 將式c所示之化合物(1.00克;2.08 mmol)、三苯 基胺-4·硼酸(1.99克;6·87 mmol)、2M碳酸鉀溶液(10 毫升)、以及四(三苯基磷化氫)鈀
82 1294454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 palladium,〇·〇7 克;〇·〇6 mmol)加入到40毫升的THF中,且該反應混合物攪拌迴流 24小時,然後冷卻到室溫。接著,該反應混合物導入曱苯 以及鹽水中,且分離該甲苯層。所分離的甲苯層以MgS04 5 乾燥後,再進行過濾及濃縮。最後’利用管柱色層分析來 純化反應混合物,以得到該作為起始物之式252化合物 (1.15克;55%)。lHNMR(300 MHz,CDCl3) 6.76-6.82(m, 18H)、6.92-6.95(m,6H)、7.31-7.35(m,12H)、7·53-7·60(ιη, 1〇H)、7·76-8·07(χη,6H); MS [M+H] 973。 1〇 <;實施例28>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 將一表面塗佈1000A厚ITO(銦錫氧化物)薄膜之玻璃基 板,浸入到一含有清潔劑的蒸德水中,並且使用超音波洗 條該基板。本實施例所使用之清潔劑是由Fisher公司所購 得的產品’且所使用之蒸德水是由Millipore公司所購得的 15 過濾器經由兩次過濾而獲得。在洗滌ITO 30分鐘之後,藉 由蒸餾水,分別以超音波重複二次洗滌10分鐘。在完成蒸 顧水洗滌之後,再依次使用異丙醇、丙酮、以及甲醇,以 .超音波洗滌之。接著,乾燥所得到的基板,並以一電漿清 潔器傳送之。然後’將基板以氧氣電漿清潔5分鐘後,再傳 2〇 送到一真空沈積裝置中。 如上述ITO透明電極(第一電極)之製備中,上式61所示 之化合物是藉由熱真空沈積而塗佈一 600A的厚度,因而形 成一電洞注入層。接著,一作為電洞傳輸層之NPB是藉由 真空沈積而在電洞注入層上塗饰一400A的厚度。此外,作 83 (S) 1294454 為光放射/電子注入/電子傳輸材料之Alq3是經由真空沈積 而在NPB上塗佈一 500 A的厚度,以完成有機材料薄膜的形 成。在Alq3層上,氟化鋰(LiF)以及鋁是以連續真空沈積 方式而各自產生一 15A以及2500A的厚度,以形成一陰極 5 (第二電極)。在上述製程中,每一有機材料的沈積速度維 持在0.5至1.0A/秒之間,且氟化鋰以及鋁材料的沈積速度 各自維持在0·2 A /秒、以及2至3 A /秒。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7.17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10 一具有3.87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29>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如上述實施例28之ITO透明電極(第一電極)之製備 中,上式61所示之化合物是藉由熱真空沈積而塗佈一 800A的厚度,因而形成一電洞注入層。接著,一作為電洞 15 傳輸層之NPB是藉由真空沈積而在電洞注入層上塗佈一 400 A的厚度。此外,作為光放射/電子注入/電子傳輸材料 之Alq3是經由真空沈積而在NPB上塗佈一 300 A的厚度,以 完成該有機材料薄膜的形成。而其餘的製程步驟是相同於 實施例28。 20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8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86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0>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84 1294454 使用上式63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8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8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5 <實施例31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装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64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8.I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10 一具有3.61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2>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69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8.0V驅動電 15 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搡作下,顯示出一 具有3.82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3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周上式71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20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6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4.4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4>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騍,除了 85 1294454 使用上式72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8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4.3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5 〈實施例35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89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5V 驅動電壓、100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 10 示出一具有4.3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6>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95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3V驅動 15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4.5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7>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96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20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2V驅動電 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一 具有4.4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38>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86 1294454 使用上式113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7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4.2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5 <實施例39>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114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6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10 一具有4.1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40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28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120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61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7.8V驅動 15 電壓、100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98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41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如上述實施例28之ITO透明電極(第一電極)之製備中, 上式192所示化合物是經由熱真空沈積而塗佈一 800 A的厚 20 度,因而形成一電洞注入層。接著,一作為電洞傳輸層之 NPB是經由真空沈積而在電洞注入層上塗佈一 300 A的厚 度。此外,作為光放射/電子注入/電子傳輸材料之Alq3是 經由真空沈積而在NPB上塗佈一 300 A的厚度,以完成該有 機材料薄膜的形成。而其餘的的製程步驟是相同於實施例
87 1294454 28 〇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7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7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5 <實施例42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41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 使用上式193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192之化合物。 /.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9V驅動電 (: 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一 10 具有3.6 ?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43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41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194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192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8V驅動 15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5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44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41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 使用上式197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192之化合物。 -.20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9V驅動電 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一 具有3.9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45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41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⑧ 1294454 使用上式218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192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6.8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8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5 <實施例46>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41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 除了使用上式219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192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8V驅動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10 一具有3.6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實施例47 >製備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重複實施例41製備一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步驟,除了 使用上式252所示之化合物,以取代式192之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得到的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88V驅動 15 電壓、10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顯示出 一具有3.2 cd/A電激發光之光譜。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該使用本發明化合物作為一電洞注入 材料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在一 6.88V驅動電壓、100 20 mA/cm2電流密度之順向電場的操作下,可提供一 3·2至4.5 cd/A傑出的電激發光效果。換而言之,在一含有ΝΡΒ作為 電洞傳輸材料、以及Alq3作為光放射/電子注入/電子傳輸 材料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中,當本發明化合物作為電洞注 入層材料時,相較於傳統的裝置,本發明可有效地改進電 25 激發光的效果。 89 1294454 從上述可得知,當本發明之新穎化合物應用於一種光 放射裝置的有機電激發光(el)裝置中内含之有機化合物 層時,則可增進激發光的效能與其使用壽命。因此,:發 明之化合物可有助於使用在包含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2 5 .裝置領域中。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習知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1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基板 2陽極 3電洞注入層 4笔洞傳輸層 5有機電激發光層 6電子傳輸居 7陰極 胃

Claims (1)

129445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如下式1所示之化合物:
,式1
R2 其中,A係為一[R1 — N-]、 5 為一[R3- N-]、或一[R3-N-Ar-] ; C 係為一[R5-N—]、 R6 Re R10 或一-Ar-] ; D係為Η、-[R7-N—]、或一[R9—N-Ar-]; R1到R10係相同或不同,且分別包含一次或至少重複二次 之至少一選自由氫原子組成之群組;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 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無取代或以一硝基、亞硝基、鹵素、 /0 烷基、烷氧基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具有一芳 \ ~ 香基取代之矽基團;無取代或以一硝基、亞硝基、齒素、 : 烷基、烷氧基或胺基取代之雜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以一 C!至C2G碳氫化合物、或€:6至<:24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取代之 噻吩基;以及以一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取代之硼基所組成之 15 群組; Ar是一無取代或以一石肖基、亞硝基、鹵素、烧基、炫 氧基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以友 每一 1、m、及η係為一 1或大於1之查數’ 〇係為一 0威 91 1294454 大於0之整數;且式1化合物之R!、R2、R3、R4、R5、R6、 以及D係不同時為氫原子。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芳 香族礙氫化合物係包含苯基、聯苯、三聯苯(terphenyl)、 5 萘基、蒽基(anthracenyl)、菲(phenanthrene)、芘基 (pyrenyl)、以及二苯并基(perylenyl)。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雜環 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係包含嗟吩、σ夫喃、σ比11 各(pyrrole )、 口米唾(imidazole ) 、口塞口坐(thiazole )、口惡 口坐(oxazole )、 10 ϋ惡二唾(oxadiazole )、嗟二嗤(thiadiazole )、三口坐 (triazole)、σ比唆基(pyridyl)、11 比唆 11达基(pyridazyl)、 σ比嗪(pyrazine )、喧那唆(quinoline )、以及異唉那唆 (isoquinoline ) 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 15 物係為任一選自由下式2a至式2e所組成之群組: (s)
20 1294454
式2c、
式2d、以及
其中,每一卜m、n、o、以及R1至R8係相同於申請專 利範圍第1項中所定義。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化 合物係為任一選自下式3 a至式3 η之化合物:
10 1294454
式3c、 式3d、
94 1294454
其中,每一R1至R8係相同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 定義之。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式1 所示之化合物係為任一選自下式3a至式3n所示之化合物:
95 1294454
式64、 式63、
式66、
(R) 96 1294454
式71、 式72、
式73、 式74、 97 1294454
式78、 98 1294454
99 1294454
100 (8) 1294454
⑧ 1294454
式93、 式94、
式97、 式98、 102 1294454
5 式 101、
103 (S) 1294454
式 106、 ρο φο
式 107、
式111 、 式112 、 (8 104 1294454
OMe OMe
rs\ 105 1294454
式 123、
式 124、
式 125、 OMe OMe
式 126、 106 (s) 1294454
式 127、
1294454
式 133、
式 135、
式 136、
108 1294454
ςο ,ςο
109 1294454 OMe OMe
式 145、
式 150、 OMe OMe
式 151、
OMe OMe 式 152、 (s) 1294454 OMe OMe
OMe OMe
式 154、 式 153、
式 156、 式 155、
式 158、
式 159、 OMe OMe
式 160、 111 1294454
式 163、
112 10 1294454
113 1294454
式 181、 式182、
式 186、 式 187、 式 188、
114 1294454
式 189、 式 190、 式 191、
式 198、 式 199、 式 200、 10 1294454
OMe 10 式 208、 式 209、 式 210、 116 1294454
式 211、
式 215、 式 216、
式 217、 式 218、 式 219、 117 1294454
式 220、 式 221、 式 222、
式 223、 式 224、 式 225、
式226、以及 式227。
7· —種有機電激發先裝置,其係包含: 一第一電極; 一第二電極;以及 一或多個有機化合物層,係位於該等電極之間; 其中,至少一有機化合物層係包含至少一如申請專 範圍第1至第6射任一項所述之任-化合物。 其Λ如所叙麵電激發光裝置 申明專利範圍第1到第6項中任一 118 1294454 所述化合物之有機化合物層,係為一具有電洞注入以及電 洞傳輸功能之電洞注入/電洞傳輪層。 9·如U利|&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其中’該含有至少-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到第6項中任一項 5所述化合物之有機化合物層,係為—具有電靠入、電洞 Λ .傳輸以及發光功能之電洞注入/電洞傳輸/電激發光層。 > 10.如申哨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其中該3有至少-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到第6項中任一項 所述化合物之有機化合物層,係為一具有電洞注入功能之 10 電洞注層。 11·如申凊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從忒底部,其包含一基板、一陽極、一電洞注入層、一電 洞傳輸層、一有機電激發光層、一電子傳輸層、以及一陰 極,其中,該含有至少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到第6項中任 15 一項所述化合物之有機化合物層,係為至少一選自由該電 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以及該電激發光層所組成之群組。 119
TW094108390A 2004-03-19 2005-03-18 New material for injecting or transporting hol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using the same TWI29445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40018877 2004-03-19
KR1020040116388A KR20050118098A (ko) 2004-03-19 2004-12-30 새로운 정공 주입 또는 수송용 물질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0565A TW200600565A (en) 2006-01-01
TWI294454B true TWI294454B (en) 2008-03-11

Family

ID=3729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8390A TWI294454B (en) 2004-03-19 2005-03-18 New material for injecting or transporting hol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68659A (zh)
KR (1) KR20050118098A (zh)
CN (1) CN1906268A (zh)
TW (1) TWI2944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5018B2 (en) 2007-04-25 2014-09-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ganic compound, anthracene derivative, an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 which the anthracene derivative is used
EP2444470B1 (en) 2007-08-31 2016-10-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KR20090048299A (ko) 2007-11-08 2009-05-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새로운 유기 발광 소자 재료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소자
KR20230119034A (ko) * 2007-12-03 2023-08-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카바졸 유도체, 및 카바졸 유도체를 사용하는 발광소자,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1356953B1 (ko) * 2008-09-19 2014-01-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카바졸 유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810591B1 (ko) * 2009-09-16 2017-12-20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발광층을 위한 화합물
CN104370801B (zh) * 2009-10-20 2017-11-03 东曹株式会社 咔唑化合物及其用途
WO2012161554A2 (ko) * 2011-05-25 2012-11-29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신규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자소자
JP5397568B1 (ja) * 2012-02-15 2014-01-22 東レ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材料および発光素子
KR101627746B1 (ko) 2013-05-27 2016-06-07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상기 유기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3360416B (zh) * 2013-07-16 2016-03-30 山西大学 一种基于咔唑的芳基硼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128460A (zh) * 2019-05-24 2019-08-16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含硅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5449B (zh) * 2021-03-12 2023-09-19 云南大学 基于咔唑的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9302B2 (ja) * 1996-05-23 2005-05-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3709637B2 (ja) * 1996-12-16 2005-10-26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正孔輸送材料およびその用途
JP4088985B2 (ja) * 1997-05-09 2008-05-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新規アミノ化合物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
JP4081869B2 (ja) * 1998-08-17 2008-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新規アミノ化合物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2047271A (ja) * 2000-07-28 2002-02-12 Jsr Corp カルバゾ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カルバゾール系重合体並びに正孔輸送材料
JP2002124389A (ja) * 2000-10-16 2002-04-26 Jsr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6699597B2 (en) * 2001-08-16 2004-03-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and materials for patterning of an amorphous, non-polymeric, organic matrix with electrically active material disposed therein
JP2003075955A (ja) * 2001-09-03 2003-03-12 Konica Corp 銀色調を改良した光熱写真画像形成材料
DE10203328A1 (de) * 2002-01-28 2003-08-07 Syntec Ges Fuer Chemie Und Tec Neue Triarylamin-Derivate mit raumfüllenden Flügelgruppen und ihre Einsatz in elektro-fotografischen und organischen elektrolumineszenten Vorrichtungen
JP5242917B2 (ja) * 2004-03-19 2013-07-24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新規な正孔注入または輸送用物質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68659A (ja) 2011-04-07
CN1906268A (zh) 2007-01-31
KR20050118098A (ko) 2005-12-15
TW200600565A (en) 200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4390B1 (ko) 새로운 정공 주입 또는 수송용 물질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JP6077579B2 (ja) 燐光発光ダイオードにおけるトリフェニレンホスト
JP5566898B2 (ja) 新しい有機発光素子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TWI227655B (en) New material for transporting electron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5018138B2 (ja) 発光材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EP2371812B1 (en) Indenofluorenedione derivative, material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8173273B2 (en) Anthracene derivatives,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792175B1 (ko) 스피로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5345485B2 (ja) フルオレン化合物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KR101468493B1 (ko) 새로운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TW201431868A (zh) 胺衍生物、有機發光材料及使用其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JP2011068659A (ja) 新規な正孔注入または輸送用物質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TW201625508A (zh) 用於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中的化合物及使用該化合物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裝置
EP1680479B1 (en) New organ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40004549A (ko) 새로운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TW201512155A (zh)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化合物及包含該化合物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WO2019181997A1 (ja) 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環構造を有する化合物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05072017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ホスト材料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8449989B2 (en) Organ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4335415A (ja) 電荷輸送材料、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材料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7816020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5041789A (ja) 新規含窒素縮合ヘテロ環化合物、電荷輸送材料、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材料、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