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8492A - 捆束機 - Google Patents
捆束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428492A TW202428492A TW112140152A TW112140152A TW202428492A TW 202428492 A TW202428492 A TW 202428492A TW 112140152 A TW112140152 A TW 112140152A TW 112140152 A TW112140152 A TW 112140152A TW 202428492 A TW202428492 A TW 20242849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guide
- curling
- section
- wir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40000006829 Ficus sunda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184—Strap accumul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185—Details of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10—Bundling rods, sticks, or like elongated objec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捆束機,包括:收容部,收容線材;線材進給部,進給收容於所述收容部的線材;捲曲形成部,構成將由所述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向捆束物的周圍纏繞的環狀進給路徑;及捆束部,將纏緊於捆束物的線材扭轉。所述捲曲形成部包括:捲曲引導件,對由所述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賦予捲繞習性;及誘導引導件,將由所述捲曲引導件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向所述捆束部誘導。所述收容部以所述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偏置地配置。所述捲曲引導件朝向所述一個方向送出線材。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將鋼筋等捆束物利用線材捆束的捆束機。
在混凝土建造物中,為了使強度提高而使用鋼筋,以避免在混凝土澆築時鋼筋從預定的位置偏移的方式利用線材捆束。
因此,提出了稱作鋼筋捆束機的捆束機,包括:進給單元,能夠進給線材並將其向鋼筋的周圍纏繞;及捆束單元,藉由將由進給單元纏繞於捆束物的周圍的線材把持並扭轉而捆束鋼筋,由此,向兩根以上的鋼筋捲繞線材,將捲繞於鋼筋的線材扭轉而將此兩根以上的鋼筋利用線材捆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6791141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若捆束物件的鋼筋的直徑變大,則需要增大向鋼筋的周圍呈環狀地纏繞的線材的進給路徑的直徑。但是,若成為環狀的線材的進給路徑的直徑變大,則在藉由線材進給部對線材的進給而從捲曲引導件送出的線材的進給路徑中,沿著環狀進給路徑的軸向的線材的位置會產生偏差。
環狀進給路徑的直徑越大,則此偏差越擴大。另外,藉由線材的收容部以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偏置地配置,從收容部進給且由捲曲引導件賦予捲繞習性的線材朝向收容部偏置的一個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另一方向。因而,線材有可能不進入誘導引導件。對此,若藉由增大誘導引導件而使得線材進入誘導引導件,則因捆束機的大型化、捆束機的重量增加,操作性有可能惡化。
本公開為了解決這樣的課題而完成,將提供在藉由線材進給部對線材的進給而從捲曲引導件送出的線材的進給路徑中沿著環狀進給路徑的軸向的線材的位置穩定的捆束機作為目的的一例。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公開涉及一種捆束機,包括:收容部,收容線材;線材進給部,進給收容於收容部的線材;捲曲形成部,構成將由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向捆束物的周圍纏繞的環狀進給路徑;及捆束部,將纏緊於捆束物的線材扭轉,捲曲形成部包括:捲曲引導件,對由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賦予捲繞習性;及誘導引導件,將由捲曲引導件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向捆束部誘導,收容部以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偏置地配置,捲曲引導件朝向一個方向送出線材。
以下,參照附圖,關於作為本公開的捆束機的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一例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結構例>
第1A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從側面觀察時的內部結構圖,第1B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從正面觀察時的內部結構圖,第1C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側視圖,第1D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前視圖。
鋼筋捆束機1A是作業者拿在手中使用的形態,包括主體部10A和把手部11A。另外,鋼筋捆束機1A將線材W向箭頭F所示的正方向進給,向作為捆束物的鋼筋S的周圍纏繞,將纏繞於鋼筋S的周圍的線材W向箭頭R所示的反方向進給而向鋼筋S纏緊後,扭轉線材W,將鋼筋S利用線材W捆束。鋼筋捆束機1A利用多根線材W(在本例中為兩根線材W)來捆束鋼筋S。
鋼筋捆束機1A為了實現上述的功能,包括收容線材W的匣2A、將兩根線材W在線材W的徑向上排列並進給的線材進給部3A及引導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的線材引導件4A。另外,鋼筋捆束機1A包括構成將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向鋼筋S的周圍纏繞的環狀進給路徑的捲曲形成部5A和將纏緊於鋼筋S的兩根線材W切斷的切斷部6A。而且,鋼筋捆束機1A包括將纏緊於鋼筋S的兩根線材W扭轉的捆束部7A和驅動捆束部7A的驅動部8A。
匣2A是收容部的一例,將以能夠放出的方式捲繞有長條狀的線材W的卷盤20以能夠旋轉、裝卸的方式收納。線材W使用由能夠塑性變形的金屬線構成的線材、金屬線由樹脂包覆而成的線材或絞合線的線材。
卷盤20包括捲繞線材W的筒狀的轂部21和一體地設置於此轂部21的軸向兩端側的一對凸緣部22、23。凸緣部22、23為直徑比轂部21大的大致圓板狀的形狀,與轂部21同心地設置。在卷盤20中,兩根線材W捲繞於轂部21,能夠從卷盤20同時拉出兩根線材W。
在鋼筋捆束機1A中,如第1D圖所示,匣2A以捲曲形成部5A的後述的捲曲引導件50a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即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偏置地配置。由此,在鋼筋捆束機1A中,如第1B圖所示,相對於由線材進給部3A及線材引導件4A等規定的線材W的進給路徑FL,以順著沿著轂部21的軸向的卷盤20的軸線方向而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偏置的狀態安裝卷盤20。
線材進給部3A包括將並列的兩根線材W夾持並進給的一對進給齒輪30(30L、30R)。在線材進給部3A中,進給馬達31的旋轉動作向一方的進給齒輪30L傳遞。另外,藉由設置於進給齒輪30L及進給齒輪30R的外周的齒輪部的嚙合,一方的進給齒輪30L的旋轉動作向另一方的進給齒輪30R傳遞。由此,一方的進給齒輪30L成為驅動側,另一方的進給齒輪30R成為從動側。
線材進給部3A使兩根線材W沿著一對進給齒輪30L、30R排列的方向並列。在線材進給部3A中,一方的線材W與一方的進給齒輪30L的槽部接觸,另一方的線材W與另一方的進給齒輪30R的槽部接觸,一方的線材W和另一方的線材W彼此接觸。由此,線材進給部3A藉由一對進給齒輪30(30L、30R)旋轉,利用在一方的進給齒輪30L與一方的線材W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在另一方的進給齒輪30R與另一方的線材W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在兩根線材W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將夾持於一對進給齒輪30(30L、30R)之間的兩根線材W沿著線材W的延伸方向進給。
另外,在線材進給部3A中,藉由切換進給馬達31的旋轉方向的正反,進給齒輪30的旋轉方向被切換,線材W的進給方向的正反被切換。
線材引導件4A相對於被向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而配置於進給齒輪30的上游側及下游側。線材引導件4A使進來的兩根線材W沿著一對進給齒輪30排列的方向並列,將其向一對進給齒輪30之間引導。
線材引導件4A構成為相對於被向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而上游側的開口與下游側的開口相比開口面積大,開口的內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為錐狀。由此,將從收納於匣2A的卷盤20拉出的線材W向線材引導件4A插入的動作能夠容易地進行。
捲曲形成部5A包括對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賦予捲繞習性並且限制兩根線材W並列的朝向的捲曲引導件50a和將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了捲繞習性的兩根線材W向捆束部7A誘導的誘導引導件50b。捲曲形成部5A藉由對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通過捲曲引導件50a的兩根線材W賦予捲繞習性,從而形成從捲曲引導件50a通過誘導引導件50b且到達捆束部7A的如第1A圖的雙點劃線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捲曲引導件50a使兩根線材W以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通過。另外,捲曲引導件50a以使兩根線材W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進行誘導。捲曲引導件50a在鋼筋捆束機1A的正面觀察下,如第1D圖所示,被定位於誘導引導件50b的上方且誘導引導件50b的寬度的範圍內。誘導引導件50b的中心在鋼筋捆束機1A的正面觀察下,如第1D圖所示,以捲曲引導件50a為基準而向箭頭C2所示的第二方向偏置。
切斷部6A包括固定刀部60、藉由與固定刀部60的協同配合而將線材W切斷的可動刀部61及將捆束部7A的動作向可動刀部61傳遞的傳遞機構62。切斷部6A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支點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而將線材W切斷。另外,切斷部6A藉由將兩根線材W切斷的動作而以使兩根線材W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進行誘導。
捆束部7A包括將線材W卡止的線材卡止體70和使線材卡止體70工作的套筒71。驅動部8A包括馬達80和進行減速及轉矩的放大的減速器81。
鋼筋捆束機1A在通過環狀進給路徑Ru且由線材卡止體70卡止的線材W的進給路徑的末端包括供線材W的前端抵碰的進給限制部90。另外,在鋼筋捆束機1A中,上述的捲曲形成部5A的捲曲引導件50a和誘導引導件50b設置於主體部10A的前側的端部。而且,在鋼筋捆束機1A中,供鋼筋S抵碰的抵碰部91在主體部10A的前側的端部設置於捲曲引導件50a與誘導引導件50b之間。另外,鋼筋捆束機1A在捲曲引導件50a包括將向捲曲引導件50a施加的力利用主體部10A來接受的凸部56。凸部56是設置於捲曲引導件50a的主體部10A側、向主體部10A的方向突出、能夠與主體部10A接觸的結構。
在鋼筋捆束機1A中,把手部11A從主體部10A向下方向延伸。而且,在把手部11A的下部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有電池15A。另外,在鋼筋捆束機1A中,匣2A設置於把手部11A的前方。在鋼筋捆束機1A中,上述的線材進給部3A、切斷部6A、捆束部7A、驅動捆束部7A的驅動部8A等收納於主體部10A。
在鋼筋捆束機1A中,在把手部11A的前側設置有扳機12A,在把手部11A的內部設置有開關13A。在鋼筋捆束機1A中,控制部100A根據藉由扳機12A的操作而被按下的開關13A的狀態而控制進給馬達31及馬達80。
<本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主要部分結構例>
·捲曲引導件的結構例
第2A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側視圖,第2B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俯視圖,第2C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仰視圖,第2D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前視圖。另外,第2E圖是示出拆卸了捲曲引導件的一部分的部件的狀態的一例的側視圖。而且,第2F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前視剖視圖,第2G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並列朝向誘導部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另外,第2H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送出方向誘導部的一例的剖視圖。在此,第2F圖是第2A圖的A-A線剖視圖。另外,第2H圖是第2A圖的B-B線剖視圖。接著,參照各圖,關於捲曲引導件50a的一例進行說明。
捲曲引導件50a包括第一線材引導件51,第一線材引導件51相對於第2E圖、第2F圖的箭頭D1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將朝向徑向的外周側的線材W的位置沿著箭頭D2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進行限制。
另外,捲曲引導件50a包括第二線材引導件52,第二線材引導件52相對於第2C圖、第2D圖、第2F圖等的箭頭D3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將朝向軸向的一側的線材W的位置沿著箭頭D2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進行限制。
而且,捲曲引導件50a包括第三線材引導件53,第三線材引導件53相對於箭頭D3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將朝向軸向的另一側的線材W的位置沿著箭頭D2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進行限制。
第一線材引導件51包括由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凹狀的曲面等構成的第一引導面51a。
第二線材引導件52是包括與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的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一方的側面接觸的部位及從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第一引導面51a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而向內側突出的部位的形狀。第二線材引導件52在從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第一引導面51a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而向內側突出的部位包括第二引導面52a。
第三線材引導件53是包括與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的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另一方的側面接觸的部位及從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第一引導面51a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而向內側突出的部位的形狀。第三線材引導件53在從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第一引導面51a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而向內側突出的部位包括第三引導面53a。
在捲曲引導件50a中,在第二線材引導件52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之間夾著第一線材引導件51,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和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空出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厚度量的間隔而相向。
捲曲引導件50a包括使兩根線材W以在箭頭D1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通過的並列引導部54。另外,捲曲引導件50a包括以使通過並列引導部54的兩根線材W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進行誘導的並列朝向誘導部55。
並列朝向誘導部55相對於被向箭頭F所示的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在匣2A的下游側以使通過捲曲引導件50a的兩根線材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進行誘導。因此,在捲曲引導件50a中,相對於被向箭頭F所示的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在上游側設置並列朝向誘導部55,在下游側設置並列引導部54。並列朝向誘導部55相對於被向箭頭F所示的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而設置於線材進給部3A的下游側,較佳為設置於線材卡止體70的下游側。
並列引導部54由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和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在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的兩側相向、在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引導面53a之間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外周側被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第一引導面51a堵住的槽部構成。
捲曲引導件50a構成為,在設置並列引導部54的部位,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寬度)Ra1比線材W的直徑Rb長且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短。由此,捲曲引導件50a藉由並列引導部54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Ra1的限制而使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以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通過。需要說明的是,並列引導部54的間隔Ra1較佳為以使兩根線材W並列的方向相對於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成為45度以下的方式為線材W的直徑Rb的1.5倍以下。
並列朝向誘導部55由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外周側的面構成。捲曲引導件50a構成為,在設置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部位,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Ra2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長。由此,在捲曲引導件50a中,通過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兩根線材W能夠在與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交叉的朝向上並列。
在並列朝向誘導部55中,相對於被向箭頭F所示的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上游側的導入部55a以沿著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並列的朝向的方式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另外,在並列朝向誘導部55中,與並列引導部54相連的下游側的匯出部55b在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朝向接近的方向上相對於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以預定的朝向傾斜。
在本例中,在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匯出部55b中,另一方的線材W接觸的第二誘導部55b2相對於一方的線材W接觸的第一誘導部55b1而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內周側突出。
由此,並列朝向誘導部55由以從導入部55a朝向匯出部55b而在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朝向逐漸接近的方向上扭轉的方式傾斜的面構成。
因此,捲曲引導件50a相對於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通過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兩根線材W中的與第一誘導部55b1接觸的一方的線材W,將與第二誘導部55b2接觸的另一方的線材W以朝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內周側的方式進行誘導。與第一誘導部55b1接觸的一方的線材W與驅動側的進給齒輪30L接觸,與第二誘導部55b2接觸的另一方的線材W與從動側的進給齒輪30R接觸。
並且,捲曲引導件50a藉由使以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由並列朝向誘導部55誘導的兩根線材W通過並列引導部54而將其保持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
捲曲引導件50a包括將線材W向誘導引導件50b誘導的送出方向誘導部57。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被向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而設置於捲曲引導件50a的前端側。送出方向誘導部57將藉由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線材W而從捲曲引導件50a送出的線材W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的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誘導。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是匣2A及卷盤20偏置的方向。
捲曲引導件50a在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前端側安裝第四線材引導件58。第四線材引導件58可以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捲曲引導件50a進行裝卸。
送出方向誘導部57包括由第四線材引導件58形成的第四引導面58a和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五引導面53b。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第四引導面58a與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相連,第五引導面53b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相連。
另外,送出方向誘導部57包括由第四線材引導件58形成的第六引導面58b。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第六引導面58b與第一線材引導件51的第一引導面51a相連。
由此,送出方向誘導部57由在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的兩側之第四引導面58a和第五引導面53b空出預定的間隔而相向、在第四引導面58a與第五引導面53b之間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外周側被第六引導面58b堵住的形狀的槽部構成。
送出方向誘導部57藉由使捲曲引導件50a的前端側的一部分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匣偏置方向)傾斜而構成。即,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的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的延伸方向,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傾斜,從並列引導部54相連。由此,在捲曲引導件50a中,在並列引導部54和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連的部位,並列引導部54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而向第一方向彎曲。送出方向誘導部57向第一方向的傾斜角度較佳為3°以上且7°以下。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傾斜角度是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並列引導部54的延伸方向是沿著由捲曲引導件50a規定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的方向。
送出方向誘導部57構成為,第四引導面58a與第五引導面53b的間隔(寬度)與並列引導部54同樣,比線材W的直徑Rb長且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短。
·切斷部的結構例
第3圖是示出切斷部的一例的立體圖。接著,參照各圖,關於切斷部6A的一例進行說明。
固定刀部60相對於被向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進給方向而設置於線材引導件4A的下游側。固定刀部60由成為可動刀部61的旋轉的軸的圓柱形狀的構件構成,包括在圓柱形狀的徑向上貫通的開口60a。開口60a是沿著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並列的朝向的長孔形狀。
可動刀部61以能夠以固定刀部60為軸進行旋轉的方式被支承,包括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旋轉動作而與固定刀部60的開口60a的開口端滑動接觸的刀部61a。
固定刀部60在可動刀部61的刀部61a滑動接觸的開口60a的開口端包括第一抵碰刀部60b和第二抵碰刀部60c。在固定刀部60中,第一抵碰刀部60b和第二抵碰刀部60c沿著兩根線材W並列的方向設置。
固定刀部60相對於基於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的箭頭E1所示的刀部61a的移動方向,在近前側設置第一抵碰刀部60b,在裡側設置第二抵碰刀部60c。固定刀部60包括從開口60a與第二抵碰刀部60c相連的退避凹部60d。退避凹部60d藉由在開口60a的內周面以一根線材W進入的形狀設置從開口60a朝向第二抵碰刀部60c凹陷的凹狀的部位而構成。固定刀部60使第二抵碰刀部60c相對於第一抵碰刀部60b後退的量較佳為線材W的直徑的一半左右。
在切斷部6A中,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可動刀部61的刀部61a與固定刀部60的開口60a的開口端滑動接觸。在切斷部6A中,若在兩根線材W通過了開口60a的狀態下刀部61a從待機位置向箭頭E1方向移動,則並列的兩根線材W中的一方的線材W由刀部61a向第一抵碰刀部60b壓靠,藉由剪切的力施加而被切斷。另外,並列的兩根線材W中的另一方的線材W由刀部61a按壓而彎曲,進入退避凹部60d後,由刀部61a向第二抵碰刀部60c壓靠,藉由剪切的力施加而被切斷。
·捆束部的結構例
第4A圖及第4B圖是示出捆束部及驅動部的一例的剖視俯視圖。接著,參照各圖,關於捆束部7A及驅動部8A的結構進行說明。
捆束部7A包括使線材卡止體70和套筒71工作的旋轉軸72。旋轉軸72經由具有能夠與減速器81一體地旋轉且能夠相對於減速器81在軸向上移動的結構的連結部72b而連結於減速器81。連結部72b包括對旋轉軸72向接近減速器81的方向即後方施力、限制沿著軸向的旋轉軸72的位置的彈簧72c。由此,旋轉軸72構成為能夠一邊接受由彈簧72c向後方推的力一邊向從減速器81離開的方向即前方移動。由此,若沿著軸向而使線材卡止體70向前方移動的力施加,則旋轉軸72能夠一邊接受由彈簧72c向後方推的力一邊向前方移動。
線材卡止體70包括與旋轉軸72連結的中央鉤70C和相對於中央鉤70C開閉的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
中央鉤70C與旋轉軸72的沿著軸向的一方的端部即旋轉軸72的前端經由能夠相對於旋轉軸72旋轉且能夠與旋轉軸72一體地在軸向上移動的結構而連結。
在線材卡止體70中,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第一側鉤70R的前端側在相對於中央鉤70C接近離開的方向上開閉。另外,第二側鉤70L的前端側在相對於中央鉤70C接近離開的方向上開閉。
套筒71具有向供旋轉軸72插入的空間的內周面突出的未圖示的凸部,此凸部進入在旋轉軸72的外周沿著軸向形成的進給螺紋72a的槽部。套筒71以能夠旋轉且能夠在軸向上滑動的方式支承於支承構件76d。若旋轉軸72旋轉,則套筒71藉由未圖示的凸部和旋轉軸72的進給螺紋72a的作用而在沿著旋轉軸72的軸向的方向上根據旋轉軸72的旋轉方向而移動。另外,套筒71與旋轉軸72一體地旋轉。
套筒71包括使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開閉的開閉銷71a。
開閉銷71a向設置於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的開閉引導孔73插入。開閉引導孔73沿著套筒71的移動方向延伸,具有將與套筒71聯動地移動的開閉銷71a的直線方向的動作變換為基於以軸71b為支點的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的旋轉的開閉動作的形狀。
在線材卡止體70中,藉由套筒71向箭頭A2所示的下方向移動,藉由開閉銷71a的軌跡和開閉引導孔73的形狀,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而向從中央鉤70C離開的方向移動。
由此,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打開,在第一側鉤70R與中央鉤70C之間、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形成供線材W通過的進給路徑。
在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打開的狀態下,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線材W通過中央鉤70C與第一側鉤70R之間。通過中央鉤70C與第一側鉤70R之間的線材W被向捲曲形成部5A誘導。並且,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捲繞習性且由誘導引導件50b誘導到捆束部7A的線材W通過中央鉤70C與第二側鉤70L之間。
在線材卡止體70中,藉由套筒71向箭頭A1所示的上方向移動,藉由開閉銷71a的軌跡和開閉引導孔73的形狀,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而向接近中央鉤70C的方向移動。由此,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關閉。
若第一側鉤70R相對於中央鉤70C關閉,則夾在第一側鉤70R與中央鉤70C之間的線材W以能夠在第一側鉤70R與中央鉤70C之間的形態被卡止。另外,若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關閉,則夾在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的線材W以不從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脫出的形態被卡止。
套筒71係,包括藉由將線材W的一方的端部即前端側向預定的方向按壓並彎曲、而將線材W成形為預定的形狀的彎曲部71c1,以及藉由將由切斷部6A切斷後的線材W的另一方的端部即末端側向預定的方向按壓並彎曲、而將線材W成形為預定的形狀的彎曲部71c2。
套筒71藉由向箭頭A1所示的上方向移動,將由中央鉤70C和第二側鉤70L卡止的線材W的前端側利用彎曲部71c1按壓而向鋼筋S側彎曲。另外,套筒71藉由向箭頭A1所示的上方向移動,將由中央鉤70C和第一側鉤70R卡止且由切斷部6A切斷後的線材W的末端側利用彎曲部71c2按壓而向鋼筋S側彎曲。
捆束部7A包括限制與旋轉軸72的旋轉動作聯動的線材卡止體70及套筒71的旋轉的旋轉限制部74。在捆束部7A中,根據沿著旋轉軸72的軸向的套筒71的位置,旋轉限制部74限制與旋轉軸72的旋轉聯動的套筒71的旋轉,藉由旋轉軸72的旋轉動作而套筒71向箭頭A1方向及箭頭A2方向移動。
由此,藉由套筒71不旋轉地向箭頭A1方向移動,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關閉,線材W被卡止。另外,藉由套筒71不旋轉地向箭頭A2方向移動,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打開,線材W的卡止被解除。
在捆束部7A中,若旋轉限制部74對套筒71的旋轉的限制被解除,則套筒71與旋轉軸72的旋轉聯動地旋轉。
由此,卡止了線材W的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和中央鉤70C旋轉,卡止的線材W被扭轉。
<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例>
第5A圖、第5B圖、第5C圖及第5D圖是示出利用切斷部將線材切斷的動作的一例的立體圖。接著,參照各圖,關於在將鋼筋S利用線材W捆束的動作的過程中利用切斷部6A將線材W切斷的動作進行說明。
在切斷部6A中,如第5A圖所示,在可動刀部61的刀部61a移動到待機位置的狀態下,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的兩根線材W通過固定刀部60的開口60a。通過開口60a的兩根線材W並列的朝向是沿著與第1A圖等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交叉的軸向的朝向。
在切斷部6A中,在兩根線材W通過了固定刀部60的開口60a的狀態下,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可動刀部61的刀部61a從待機位置向箭頭E1方向移動。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與後述的捆束部7A的動作聯動。
若可動刀部61的刀部61a從待機位置向箭頭E1方向移動,則並列的兩根線材W中的一方的線材W1由刀部61a向固定刀部60的第一抵碰刀部60b壓靠。另外,另一方的線材W2由刀部61a按壓而沿著刀部61a的移動方向彎曲,進入固定刀部60的退避凹部60d。由此,向一方的線材W1施加剪切的力,一方的線材W1的切斷先於另一方的線材W2而開始。
在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而刀部61a向箭頭E1方向移動從而開始了一方的線材W1的切斷後,若此一方的線材W1被切斷至預定的位置,則另一方的線材W2由刀部61a向第二抵碰刀部60c壓靠。由此,另一方的線材W2的切斷開始。
若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而刀部61a進一步向箭頭E1方向移動,則切斷先開始的一方的線材W1的切斷完成。並且,若刀部61a進一步向箭頭E1方向移動而如第5B圖所示那樣移動至切斷完成位置,則切斷後開始的另一方的線材W2的切斷完成。
若線材W的切斷結束,則藉由以固定刀部60為軸的可動刀部61的旋轉動作,刀部61a向箭頭E2方向移動,如第5C圖所示,返回待機位置。在藉由切斷部6A的上述的動作而被切斷後的兩根線材W中,另一方的線材W2的前端側相對於一方的線材W1而沿著刀部61a的移動方向彎曲。如第5D圖所示,此另一方的線材W2的前端側彎曲的方向是在線材W被向正方向進給、線材W的前端到達了捲曲引導件50a時朝向環狀進給路徑Ru的內周側的方向。一方的線材W1與驅動側的進給齒輪30L接觸而被進給,另一方的線材W2與從動側的進給齒輪30R接觸而被進給。
第6A圖、第6B圖、第6C圖、第6D圖、第6E圖、第6F圖、第6G圖及第6H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第6A圖示出鋼筋S被放入到能夠捆束的位置的狀態。第6B圖示出將線材W向正方向進給並向鋼筋S纏繞的動作。第6C圖示出將纏繞於鋼筋S的線材W卡止的動作。第6D圖示出將線材W向反方向進給並向鋼筋S纏緊的動作。第6E圖示出將纏緊於鋼筋S的線材W的剩餘部分切斷的動作。第6F圖示出將纏緊於鋼筋S的線材W彎曲的動作。第6G圖、第6H圖示出將纏緊於鋼筋S的線材W扭轉的動作。
接著,參照各圖,關於藉由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1A而將鋼筋S利用線材W捆束的動作進行說明。
在鋼筋捆束機1A中,兩根線材W夾持於一對進給齒輪30(30L、30R)之間、各線材W的前端位於進給齒輪30(30L、30R)的夾持位置與切斷部6A的固定刀部60之間的狀態成為待機狀態。另外,在鋼筋捆束機1A中,在待機狀態下,是以下的狀態:套筒71及在套筒71安裝有第一側鉤70R、第二側鉤70L、中央鉤70C的線材卡止體70向箭頭A2所示的後方向移動,如第4A圖所示,第一側鉤70R相對於中央鉤70C打開,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打開。
如第6A圖所示,若鋼筋S被放入到捲曲形成部5A的捲曲引導件50a與誘導引導件50b之間、扳機12A被操作,則進給馬達31被向正旋轉方向驅動,如第6B圖所示,兩根線材W由線材進給部3A向箭頭F所示的正方向進給。
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的兩根線材W在比捲曲引導件50a靠上游側處,藉由線材引導件4A而成為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並列的朝向。
被向正方向進給的兩根線材W通過中央鉤70C與第一側鉤70R之間,被向捲曲形成部5A的捲曲引導件50a進給。兩根線材W因通過捲曲引導件50a而被賦予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向鋼筋S的周圍纏繞的捲繞習性。另外,兩根線材W因通過捲曲引導件50a而以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被誘導。而且,兩根線材W以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通過捲曲引導件50a。
第7A圖是示出在捲曲引導件中進行線材並列的朝向誘導的動作的一例的側視圖,第7B圖是示出在捲曲引導件中進行線材並列的朝向誘導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側視圖,第7C圖是示出在捲曲引導件中進行線材並列的朝向誘導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體圖。
藉由上述的切斷部6A對兩根線材W的切斷動作而被切斷後的兩根線材W的前端側在線材W的前端到達了捲曲引導件50a時,相對於與驅動側的進給齒輪30L接觸而被進給的一方的線材W1,與從動側的進給齒輪30R接觸而被進給的另一方的線材W2的前端側向朝向環狀進給路徑Ru的內周側的方向彎曲。
若藉由下次的捆束動作而兩根線材W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則藉由上次的捆束動作而被切斷後的兩根線材W的前端側通過捲曲引導件50a的並列朝向誘導部55。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通過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兩根線材W中的一方的線材W1與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第一誘導部55b1接觸。相對於此,另一方的線材W2與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第二誘導部55b2接觸。
並列朝向誘導部55從導入部55a朝向匯出部55b,另一方的線材W2接觸的第二誘導部55b2相對於一方的線材W1接觸的第一誘導部55b1而在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內周側突出的方向上傾斜。
由此,相對於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且通過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兩根線材W中的與第一誘導部55b1接觸的一方的線材W1,與第二誘導部55b2接觸的另一方的線材W2以朝向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的內周側的方式被誘導。
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且以成為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的方式由並列朝向誘導部55誘導後的兩根線材W從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匯出部55b進入並列引導部54。
並列引導部54構成為,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Ra1比線材W的直徑Rb長且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短。
由此,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且從並列朝向誘導部55的匯出部55b進入並列引導部54的兩根線材W藉由並列引導部54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Ra1的限制,如第6B圖所示,保持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而藉由並列引導部54。
第7D圖是示出在送出方向誘導部中誘導線材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如第6C圖所示,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且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兩根線材W保持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
另外,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兩根線材W從捲曲引導件50a的出口部即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出口部57a朝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斜著被送出。第一方向是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沿著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彎曲的方向,是卷盤20偏置的方向。需要說明的是,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兩根線材W也可以被賦予向第一方向彎曲的傾向。例如,如第7D圖所示,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兩根線材W一邊與位於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彎曲的第一方向的外側的第二引導面52a和出口部57a處的第四引導面58a側的端面58c接觸一邊被進給。另外,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兩根線材W一邊與位於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彎曲的第一方向的內側的第三引導面53a與第五引導面53b的彎折部58d接觸一邊被進給。由此,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兩根線材W被賦予向第一方向彎曲的傾向,朝向第一方向斜著被送出。
由線材進給部3A從卷盤20拉出並向正方向進給的線材W的前端朝向卷盤20偏置的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箭頭C2所示的第二方向。相對於此,從並列引導部54通過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線材W藉由朝向第一方向被送出,與未設置送出方向誘導部57的情況相比,前端朝向第二方向的量被抑制。
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捲繞習性、以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並列、而且從捲曲引導件50a的出口部57a朝向第一方向送出的兩根線材W被向誘導引導件50b誘導,藉由進一步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而由誘導引導件50b向中央鉤70C與第二側鉤70L之間誘導。並且,兩根線材W被進給至前端與進給限制部90抵碰為止。若線材W的前端被進給至與進給限制部90抵碰的位置,則進給馬達31的驅動停止。
在停止了線材W向正方向的進給後,馬達80被向正旋轉方向驅動。套筒71在利用線材卡止體70將線材W卡止的動作域中,由旋轉限制部74限制與旋轉軸72的旋轉聯動的套筒71的旋轉。由此,如第6C圖所示,馬達80的旋轉被變換為直線移動,套筒71向前方向即箭頭A1方向移動。
若套筒71向前方向移動,則開閉銷71a通過開閉引導孔73。由此,第一側鉤70R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而向接近中央鉤70C的方向移動。若第一側鉤70R相對於中央鉤70C關閉,則夾在第一側鉤70R與中央鉤70C之間的線材W以能夠在第一側鉤70R與中央鉤70C之間移動的形態被卡止。
另外,第二側鉤70L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而向接近中央鉤70C的方向移動。若第二側鉤70L相對於中央鉤70C關閉,則夾在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的線材W以不從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脫出的形態被卡止。
在使套筒71前進至藉由第一側鉤70R及第二側鉤70L關閉的動作而將線材W卡止的位置後,將馬達80的旋轉暫時停止,將進給馬達31向反旋轉方向驅動。
由此,一對進給齒輪30(30L、30R)反轉,如第6D圖所示,夾持於一對進給齒輪30(30L、30R)之間的兩根線材W被向箭頭R所示的反方向進給。由於兩根線材W的前端側以不從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脫出的形態被卡止,所以藉由將線材W向反方向進給的動作而線材W向鋼筋S纏緊。
在將線材W向鋼筋S纏緊並停止了進給馬達31的反旋轉方向的驅動後,藉由將馬達80向正旋轉方向驅動,使套筒71進一步向箭頭A1所示的前方向移動。如第6E圖所示,藉由套筒71向前方向移動的動作由傳遞機構62向切斷部6A傳遞而可動刀部61旋轉,由第一側鉤70R和中央鉤70C卡止的線材W藉由固定刀部60和可動刀部61的動作而被切斷。
在藉由將馬達80向正旋轉方向驅動而使套筒71向箭頭A1所示的前方向移動從而將兩根線材W切斷的大致同時,彎曲部71c1、71c2向接近鋼筋S的方向移動。由此,將由中央鉤70C和第一側鉤70R卡止的兩根線材W的前端側利用彎曲部71c1向鋼筋S側按壓,以卡止位置為支點而向鋼筋S側彎曲。藉由套筒71進一步向前方向移動,卡止於第二側鉤70L與中央鉤70C之間的線材W以由彎曲部71c1夾著的狀態被保持。
另外,將由中央鉤70C和第一側鉤70R卡止且由切斷部6A切斷後的線材W的末端側利用彎曲部71c2向鋼筋S側按壓,以卡止位置為支點而向鋼筋S側彎曲。藉由套筒71進一步向前方向移動,卡止於第一側鉤70R與中央鉤70C之間的線材W以由彎曲部71c2夾著的狀態被保持。在將線材W折彎而成形的動作域中,由旋轉限制部74限制與旋轉軸72的旋轉聯動的套筒71的旋轉,套筒71非旋轉地向前方向移動。
在將兩根線材W各自的前端側及末端側向鋼筋S側折彎後,藉由馬達80進一步被向正旋轉方向驅動,套筒71進一步向前方向移動。若套筒71移動至預定的位置,則旋轉限制部74對套筒71的旋轉的限制被解除。
由此,藉由馬達80進一步被向正旋轉方向驅動,套筒71與旋轉軸72聯動地旋轉,如第6F圖所示,由線材卡止體70卡止的兩根線材W扭轉的動作開始。
在捆束部7A中,在套筒71旋轉而扭轉線材W的動作域中,藉由由線材卡止體70卡止的線材W被扭轉,線材卡止體70沿著旋轉軸72的軸向被向前方拉拽的力施加。另一方面,旋轉軸72接受由彈簧72c向後方推的力。由此,在線材卡止體70中,旋轉軸72一邊接受由彈簧72c向後方推的力一邊向前方移動,如第6G圖所示,一邊向前方移動一邊扭轉線材W。
在捆束部7A中,在套筒71旋轉而扭轉線材W的動作域中,若線材卡止體70與旋轉軸72聯動地進一步旋轉,則線材卡止體70及旋轉軸72一邊向線材W的被扭轉的部位與鋼筋S的間隙變小的方向即前方向移動,一邊進一步扭轉線材W。
因此,如第6H圖所示,線材W的被扭轉的部位與鋼筋S的間隙變小,被扭轉的兩根線材W以沿著鋼筋S的形態向鋼筋S緊貼。
若藉由扭轉兩根線材W而檢知到向馬達80施加的負荷成為最大,則馬達80的正轉停止。接著,藉由馬達80被向反旋轉方向驅動,旋轉軸72反旋轉,若套筒71跟隨旋轉軸72的反旋轉而反旋轉,則由旋轉限制部74限制與旋轉軸72的旋轉的套筒71的旋轉。由此,套筒71向後方向即箭頭A2方向移動。
若套筒71向後方向移動,則彎曲部71c1、71c2從線材W離開,彎曲部71c1、71c2對線材W的保持被消除。另外,若套筒71向後方向移動,則開閉銷71a通過開閉引導孔73。由此,第一側鉤70R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而向從中央鉤70C離開的方向移動。另外,第二側鉤70L藉由以軸71b為支點的旋轉動作而向從中央鉤70C離開的方向移動。由此,捆束了鋼筋S的兩根線材W從線材卡止體70脫出。
<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作用效果例>
第8A圖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作用效果的一例的捲曲引導件的前視剖視圖,第8B圖是示出以往的鋼筋捆束機的課題的一例的捲曲引導件的前視剖視圖。
在鋼筋捆束機1A中,卷盤20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偏置地配置。從此向第一方向偏置的卷盤20、藉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藉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捲繞習性的線材W係,朝向卷盤20偏置的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箭頭C2所示的第二方向。
在這樣的結構的鋼筋捆束機中,如第8B圖所示,在利用兩根線材W來捆束鋼筋S的以往的鋼筋捆束機中,在捲曲引導件50a中,將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Ra3(稱作捲曲引導件的內寬)構成為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長。藉由設為這樣的結構,能夠將兩根線材W以在箭頭D3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上排列的朝向進給。
但是,在捲曲引導件的內寬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長的結構中,各線材W能夠比線材W的直徑Rb份量的長度長地在環狀進給路徑Ru的軸向(稱作左右方向)上移動。在捲曲引導件50a內,若線材W的左右方向的可移動量變大,則藉由將線材W向正方向進給的動作而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W的前端的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的量變大,有可能不進入誘導引導件50b。另外,在捲曲引導件50a內,一方的線材W和另一方的線材W的左右有可能調換,在捲曲引導件50a內兩根線材W有可能扭轉。
相對於此,在利用兩根線材W來捆束鋼筋S的本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1A中,在捲曲引導件50a中,將第二線材引導件52的第二引導面52a與第三線材引導件53的第三引導面53a的間隔Ra1構成為比線材W的直徑Rb長且比線材W的直徑Rb的兩倍的長度短。藉由設為這樣的結構,能夠將兩根線材W以在箭頭D1所示的環狀進給路徑Ru的徑向上排列的朝向進給。
由此,在捲曲引導件50a內,線材W的左右方向的可移動量變小,藉由將線材W向正方向進給的動作而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W的前端的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的量變少,可抑制此前端不進入誘導引導件50b。另外,在捲曲引導件50a內,不存在一方的線材W和另一方的線材W的左右對調的可能性,可抑制在捲曲引導件50a內兩根線材W扭轉。
另外,如第1D圖所示,由線材進給部3A向正方向進給的兩根線材W從捲曲引導件50a的送出方向誘導部57朝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被送出。由此,藉由卷盤20向第一方向偏置,朝向箭頭C2所示的第二方向的線材W的以並列引導部54為基準的位移量WL能夠與不將線材W朝向第一方向送出的情況相比減少。因此,藉由將線材W向正方向進給的動作而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W的前端的位置以並列引導部54為基準而向第二方向偏移的量變少,可抑制此前端不進入誘導引導件50b。
若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的延伸方向的傾斜角度小於3°,則減小位移量WL的效果小,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W的前端的位置向第二方向偏移而不容易進入誘導引導件50b。另一方面,若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的延伸方向的傾斜角度超過7°,則由捲曲引導件50a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W的前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偏移而不容易進入誘導引導件50b。因此,送出方向誘導部57相對於並列引導部54的延伸方向的傾斜角度較佳為3°以上且7°以下。
在捲曲引導件50a中,送出方向誘導部57彎曲的方向的外側的部位容易因線材W接觸而磨損。因此,若將位於送出方向誘導部57彎曲的方向的外側的第四線材引導件58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捲曲引導件50a進行裝卸,則第四線材引導件58能夠更換。
<第二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結構例>
第9圖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主要部分結構的一例的前視圖。需要說明的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1A同等。
第二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1B包括向送出線材W的出口部57a朝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的方向傾斜的捲曲引導件50a2。
捲曲引導件50a2藉由相對於主體部10A的安裝部而以整體向預定的方向傾斜的方式安裝。
捲曲引導件50a2使整體向出口部57a朝向匣2A及收容於匣2A的卷盤20偏置的方向之方向傾斜而安裝於主體部10A。
由此,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通過捲曲引導件50a2的線材W朝向匣2A偏置的方向而從出口部57a送出。由此,藉由捲曲引導件50a2向預定的方向的傾斜而構成送出方向誘導部。
<第三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結構例>
第10A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側視圖,第10B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俯視圖,第10C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仰視圖,第10D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前視圖,示出第三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主要部分結構。
在第三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中,捲曲引導件50a3包括向送出線材W的出口部57a朝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的方向傾斜的送出方向誘導部57。
送出方向誘導部57藉由使捲曲引導件50a3的一部分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傾斜而構成。送出方向誘導部57在出口部57a朝向匣2A及收容於匣2A的卷盤20偏置的方向之方向上,以距與出口部57a相反一側的第1A圖等所示的主體部10A近的一側的彎曲部50a4為起點而傾斜。送出方向誘導部57在彎曲部50a4處彎曲的方向是和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及與周向正交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由此,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通過捲曲引導件50a3的線材W由送出方向誘導部57朝向匣2A偏置的方向而從出口部57a送出。由此,藉由捲曲引導件50a3向預定的方向的傾斜而構成送出方向誘導部。
<第四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結構例>
第11A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側視圖,第11B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俯視圖,第11C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前視圖,示出第四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主要部分結構。
在第四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中,捲曲引導件50a5包括向送出線材W的出口部57a朝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的方向傾斜的送出方向誘導部57。
送出方向誘導部57藉由使捲曲引導件50a5的一部分向箭頭C1所示的第一方向傾斜而構成。送出方向誘導部57在出口部57a朝向匣2A及收容於匣2A的卷盤20偏置的方向之方向上,以出口部57a和與出口部57a相反一側的第1A圖等所示的主體部10A的中間附近的彎曲部50a6為起點而傾斜。送出方向誘導部57在彎曲部50a6處彎曲的方向是與環狀進給路徑Ru的周向正交的方向。
由此,由線材進給部3A進給且通過捲曲引導件50a5的線材W朝向匣2A偏置的方向而從出口部57a送出。由此,藉由捲曲引導件50a5向預定的方向的傾斜而構成送出方向誘導部。
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是利用一根線材W來捆束鋼筋S的結構,藉由匣2A(卷盤20)偏置,也會產生線材W朝向箭頭C2所示的第二方向這一課題。並且,藉由包括送出方向誘導部57,朝向第二方向的線材W的以並列引導部54為基準的位移量WL與不將線材W朝向第一方向送出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由此,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以利用多根線材W來捆束鋼筋S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是利用一根線材W來捆束鋼筋S的結構,線材W的根數不是必須的結構。
本公開涉及一種捆束機,包括:收容部,收容線材;線材進給部,進給收容於收容部的線材;捲曲形成部,構成將由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向捆束物的周圍纏繞的環狀進給路徑;及捆束部,將纏緊於捆束物的線材扭轉,捲曲形成部包括:捲曲引導件,對由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賦予捲繞習性;及誘導引導件,將由捲曲引導件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向捆束部誘導,收容部以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偏置地配置,捲曲引導件朝向一個方向送出線材。
藉由收容部以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偏置地配置,從收容部進給且由捲曲引導件賦予捲繞習性的線材朝向收容部偏置的一個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另一方向。
在本公開中,藉由由捲曲引導件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朝向一個方向送出,朝向另一方向的線材的以捲曲引導件為基準的位移量與不將線材朝向一個方向送出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
在本公開中,藉由由捲曲引導件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朝向一個方向送出,即使環狀進給路徑的直徑變大,也能夠將多根線材以從捲曲引導件進入誘導引導件的方式進給。由此,無需增大誘導引導件,能夠抑制捆束機的大型化、捆束機的重量的增加,抑制操作性的惡化。
1A,1B:鋼筋捆束機
2A:匣
3A:線材進給部
4A:線材引導件
5A:捲曲形成部
6A:切斷部
7A:捆束部
8A:驅動部
10A:主體部
11A:把手部
12A:扳機
13A:開關
15A:電池
20:卷盤
21:轂部
22,23:凸緣部
30,30L,30R:進給齒輪
31:進給馬達
50a:捲曲引導件
50a2:捲曲引導件
50a3:捲曲引導件
50a4:彎曲部
50a5:捲曲引導件
50a6:彎曲部
50b:誘導引導件
51:第一線材引導件
51a:第一引導面
52:第二線材引導件
52a:第二引導面
53:第三線材引導件
53a:第三引導面
54:並列引導部
55:並列朝向誘導部
55a:導入部
55b:匯出部
55b1:第一誘導部
55b2:第二誘導部
56:凸部
57:送出方向誘導部
57a:出口部
60:固定刀部
60a:開口
60b:第一抵碰刀部
60c:第二抵碰刀部
60d:退避凹部
61:可動刀部
61a:刀部
62:傳遞機構
70:線材卡止體
70C:中央鉤
70L:第二側鉤
70R:第一側鉤
71:套筒
71a:開閉銷
71b:軸
71c1,71c2:彎曲部
72:旋轉軸
72a:進給螺紋
72b:連結部
72c:彈簧
73:開閉引導孔
74:旋轉限制部
76d:支承構件
80:馬達
81:減速器
90:進給限制部
91:抵碰部
100A:控制部
A1,A2,C1,C2,D1,D2,D3,E1,E2,F,R:箭頭
FL:進給路徑
Ra1,Ra2:間隔
Rb:直徑
Ru:環狀進給路徑
S:鋼筋
W,W1,W2:線材
WL:位移量
第1A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從側面觀察時的內部結構圖。
第1B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從正面觀察時的內部結構圖。
第1C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側視圖。
第1D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整體結構的一例的前視圖。
第2A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側視圖。
第2B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俯視圖。
第2C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仰視圖。
第2D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前視圖。
第2E圖是示出拆卸了捲曲引導件的一部分的部件的狀態的一例的側視圖。
第2F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一例的前視剖視圖。
第2G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並列朝向誘導部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第2H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送出方向誘導部的一例的剖視圖。
第3圖是示出切斷部的一例的立體圖。
第4A圖是示出捆束部及驅動部的一例的剖視俯視圖。
第4B圖是示出捆束部及驅動部的一例的剖視俯視圖。
第5A圖是示出利用切斷部將線材切斷的動作的一例的立體圖。
第5B圖是示出利用切斷部將線材切斷的動作的一例的立體圖。
第5C圖是示出利用切斷部將線材切斷的動作的一例的立體圖。
第5D圖是示出利用切斷部將線材切斷的動作的一例的立體圖。
第6A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B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C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D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E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F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G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6H圖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側剖視圖。
第7A圖是示出在捲曲引導件中進行線材並列的朝向誘導的動作的一例的側視圖。
第7B圖是示出在捲曲引導件中進行線材並列的朝向誘導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側視圖。
第7C圖是示出在捲曲引導件中進行線材並列的朝向誘導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體圖。
第7D圖是示出在送出方向誘導部中誘導線材的動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第8A圖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作用效果的一例的捲曲引導件的前視剖視圖。
第8B圖是示出以往的鋼筋捆束機的課題的一例的捲曲引導件的前視剖視圖。
第9圖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鋼筋捆束機的主要部分結構的一例的前視圖。
第10A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側視圖。
第10B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俯視圖。
第10C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仰視圖。
第10D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前視圖。
第11A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側視圖。
第11B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俯視圖。
第11C圖是示出捲曲引導件的其他例子的前視圖。
1A:鋼筋捆束機
2A:匣
5A:捲曲形成部
7A:捆束部
50a:捲曲引導件
50b:誘導引導件
54:並列引導部
57:送出方向誘導部
C1,C2:箭頭
W:線材
WL:位移量
Claims (7)
- 一種捆束機,包括: 收容部,收容線材; 線材進給部,進給收容於所述收容部的線材; 捲曲形成部,構成將由所述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向捆束物的周圍纏繞的環狀進給路徑;及 捆束部,將纏緊於捆束物的線材扭轉; 所述捲曲形成部包括: 捲曲引導件,對由所述線材進給部進給的線材賦予捲繞習性;及 誘導引導件,將由所述捲曲引導件賦予了捲繞習性的線材向所述捆束部誘導, 所述收容部以所述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一個方向偏置地配置, 所述捲曲引導件朝向所述一個方向送出線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捆束機,其中, 所述捲曲引導件包括向線材的出口部朝向所述一個方向的方向傾斜的送出方向誘導部。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捆束機,其中, 所述送出方向誘導部的傾斜角度為3°以上且7°以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捆束機,其中, 所述捲曲引導件整體向線材的出口部朝向所述一個方向的方向傾斜。
-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述的捆束機,其中, 所述捲曲引導件使多根線材以在所述環狀進給路徑的徑向上排列的狀態通過。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捆束機,其中, 在所述捆束機的正面觀察下,所述捲曲引導件被定位於所述誘導引導件的上方且所述誘導引導件的寬度的範圍內。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捆束機,其中, 在所述捆束機的正面觀察下,所述誘導引導件的中心以所述捲曲引導件為基準而向與所述一個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71064 | 2022-10-26 | ||
JP2022171064A JP2024063275A (ja) | 2022-10-26 | 2022-10-26 | 結束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28492A true TW202428492A (zh) | 2024-07-16 |
Family
ID=8850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40152A TW202428492A (zh) | 2022-10-26 | 2023-10-20 | 捆束機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40636A1 (zh) |
EP (1) | EP4361378A1 (zh) |
JP (1) | JP2024063275A (zh) |
CN (1) | CN117927030A (zh) |
AU (1) | AU2023254949A1 (zh) |
CA (1) | CA3217379A1 (zh) |
TW (1) | TW202428492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83768B (zh) * | 2015-07-22 | 2020-02-01 |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 捆束機 |
CN112644768B (zh) | 2015-07-22 | 2022-10-28 | 美克司株式会社 | 捆扎机 |
JP6926446B2 (ja) * | 2016-11-10 | 2021-08-25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結束機 |
JP2022164438A (ja) * | 2021-04-16 | 2022-10-27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結束機 |
-
2022
- 2022-10-26 JP JP2022171064A patent/JP2024063275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0-20 TW TW112140152A patent/TW202428492A/zh unknown
- 2023-10-20 CA CA3217379A patent/CA321737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0-20 EP EP23204862.9A patent/EP436137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0-24 CN CN202311389036.9A patent/CN117927030A/zh active Pending
- 2023-10-25 US US18/494,424 patent/US2024014063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0-25 AU AU2023254949A patent/AU2023254949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61378A1 (en) | 2024-05-01 |
US20240140636A1 (en) | 2024-05-02 |
AU2023254949A1 (en) | 2024-05-16 |
JP2024063275A (ja) | 2024-05-13 |
CA3217379A1 (en) | 2024-04-26 |
CN117927030A (zh) | 2024-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19747B2 (ja) | 結束機 | |
CN112644768B (zh) | 捆扎机 | |
CN107849859B (zh) | 捆扎机 | |
TW202140333A (zh) | 捆束機 | |
JP2022164438A (ja) | 結束機 | |
JP7459454B2 (ja) | 結束機 | |
TW202039979A (zh) | 捆束機 | |
TWI843939B (zh) | 捆束機 | |
JP2022156735A (ja) | 結束機 | |
JP7528618B2 (ja) | 結束機 | |
TWI828876B (zh) | 捆束機 | |
TW202428492A (zh) | 捆束機 | |
TW202426744A (zh) | 捆束機 | |
JP2022164437A (ja) | 結束機 | |
JP7367313B2 (ja) | 結束機 | |
JP7581875B2 (ja) | 結束機 | |
JP2024094235A (ja) | 結束機 | |
CN118257427A (zh) | 捆扎机 | |
TW202323147A (zh) | 捆束機 | |
JP2021127567A (ja) | 結束機 | |
JP2023061893A (ja) | 結束機 | |
JP2024156741A (ja) | 結束機 | |
TW202330126A (zh) | 捆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