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200419284A -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image pickup device - Google Patents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image pickup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9284A
TW200419284A TW093102017A TW93102017A TW200419284A TW 200419284 A TW200419284 A TW 200419284A TW 093102017 A TW093102017 A TW 093102017A TW 93102017 A TW93102017 A TW 93102017A TW 200419284 A TW200419284 A TW 2004192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member
optical axis
photographing
mag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2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ki Izumiya
Kazuhiko Suzuki
Yuuichi Atarashi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419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928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wo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18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200419284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可以搭載於行動電話或個人電腦等之攝 影裝置及具備該攝影裝置之行動終端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大量開發出搭載小型且高性能之攝影裝置之行 動電話等附有攝影功能行動資訊終端裝置(以下,稱作行 動終端裝置)。 在此型態之以前的行動終端裝置,除了通常攝影之 外’例如,有可構成用以攝影雜誌或名片之文字等的翻 拍、近距離攝影(以下稱作擴大攝影)的裝置(例如,參 照日本專利公報第2002-262 1 64號)。 該公報揭示之行動終端裝置係對終端裝置本體(電子 機器本體)安裝可以轉動的攝影裝置。更詳細而言,該行 動終端裝置係具備固設於終端裝置本體之平板,及設在該 平板的凸輪溝,及在與攝影裝置成爲一體並轉動的透鏡框 體上,與凸輪溝卡合的突設部,藉由透鏡被限制在凸輪溝 並轉動,調整透鏡間距離,構成調整爲適於擴大攝影之倍 率 〇 然而,上述公報所揭示之行動終端裝置,必須在平板 設置凸輪溝,並在透鏡框體設置突設部,造成機構複雜, 成本或製造上費事的問題。此外,隨著複雜之機構形成不 同之焦點調節,而要求凸輪之製造精確度,而且亦要求透 -5- (2) (2)200419284 鏡之高安裝精確度·高組裝精確度。此外,因爲在調整複 數之倍率之際,會伴隨複數之零件的移動,隨著反覆使 用’而有造成在任一零件可能產生鬆動,或因此進而使焦 點位置偏離的疑慮。 再者,上述公報揭示之行動終端裝置中,因爲在切換 焦點距離進行攝影之際,必須換機,對使用者造成不便。 於是,本發明係一種用以解決以前技術之上述不佳狀 況的裝置,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本較低及製造上比較不 費事,焦點調節容易且高精確度之攝影裝置及具備該攝影 裝置之行動終端裝置。 【發明內容】 爲達成上述目的,依照本發明之第1型態之攝影裝 置,係具有:設置攝影元件之基板,及可以隔離地抵接該 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將入射光集光於前述攝影元件之 光學構件,及覆蓋前述攝影元件與前述光學構件之外框構 件的攝影裝置,其特徵爲具備:被設成突出於前述外框構 件內周面,以隔離前述攝影元件的方式抵接於沿著光軸朝 前方移動之光學構件並限制前述光學構件之隔離距離的突 出部,及利用磁鐵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或 者後方之至少一方向移動的力,而且藉由切換有無產生該 力,切換前述光學構件抵接於前述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 之狀態,或前述光學構件抵接於前述突出部之狀態的力切 換機構。 -6 - (3) (3)200419284 依照上述第1型態,利用力切換機構,可利用磁鐵產 生使光學構件朝光軸之前方或者後方之至少一方向移動的 力’而且藉由切換有無產生該力,切換成光學構件抵接於 基板或者攝影兀件之狀態,或是光學構件抵接於限制光學 構件與攝影裝置之隔離距離的突出部之狀態,因而能在2 個焦點距離下進行攝影處理,同時因爲於兩狀態下皆被定 位,故可實現精確度佳的光學功能。 爲達成上述目的,依照本發明之第2型態之攝影裝 置,係具有:設置攝影元件之基板,及可以隔離地抵接該 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將入射光集光於前述攝影元件之 光學構件,及覆蓋前述攝影元件與前述光學構件之外框構 件,及被彈發地中介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之前方部與前述 光學構件之間,按壓前述光學構件於前述基板或者前述攝 影元件的按壓構件的攝影裝置,其特徵爲具備:利用磁鐵 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拉近之吸引力,而且 可以切換有無產生該吸引力之吸引力產生機構,及被設成 突出於前述外框構件內周面,以隔離前述攝影元件的方式 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之光學構件並限制前述光學構 件之隔離距離的突出部。 依照上述第2型態,設有:利用磁鐵產生使光學構件 沿著光軸朝前方拉近之吸引力,而且可以切換有無產生該 吸引力之吸引力產生機構,及被設成突出於外框構件內周 面,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之光學構件並限制前述光 學構件之位置的突出部。因此,利用吸引力產生機構,在 (4) (4)200419284 不利用磁鐵產生吸引力之狀態,光學構件係利用按壓構 件,與基板或攝影元件抵接,且被定位。此外,利用吸引 力產生機構,在利用磁鐵產生吸引力之狀態下,光學構件 會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進而抵接於突出部而被限制移 動。藉此,攝影裝置可以在光學構件抵接於基板或攝影元 件之場合的焦點距離,或光學構件抵接於突出部之場合的 焦點距離等2個焦點距離進行攝影處理,而且因爲於兩狀 態下皆被定位,故能實現精確度佳的光學功能。此外,因 爲並非具備複雜之機構,且可調節、切換焦點距離,故能 使製造成本較低、比較不費事,且可實現光學功能之多功 能化。 爲達成上述目的,依照本發明之第3型態之攝影裝 置,係具有:設置攝影元件之基板,及可以隔離地抵接該 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將入射光集光於前述攝影元件之 光學構件,及覆蓋前述攝影元件與前述光學構件之外框構 件的攝影裝置,其特徵爲具備:用以構成前述光學構件, 以形成光軸相同的方式前後地層積之前光學構件與後光學 構件,及利用磁鐵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拉 近之吸引力,而且可以切換有無產生該吸引力之吸引力產 生機構,及被設成突出於前述外框構件內周面,以隔離前 述攝影兀件的方式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之前述前光 學構件並限制前述光學構件之隔離距離的突出部,及被彈 發地中介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之前方部或者前述突出部與 前述後光學構件之間,按壓前述後光學構件於前述基板或 -8 - (5) 200419284 者前述攝影元件的第1按壓構件,及被彈發地中介安 前述外框構件之前方部與前述前光學構件之間,按壓 前光學構件於前述後光學構件的第2按壓構件。 依照上述第3型態,光學構件,係由以形成光軸 的方式前後地層積之前光學構件與後光學構件所構成 置利用磁鐵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拉近 引力,而且可以切換有無產生該吸引力之吸引力產 構,及從外框構件內周面突出,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 動之前光學構件並限制從光學構件之攝影元件起的隔 離的突出部,被彈發地中介安裝在在外框構件之前方 面或突出部下面,與後光學構件之上面之間,按壓後 構件於基板或者攝影元件的第1按壓構件,被彈發地 安裝在外框構件之前方部下面與前光學構件之上面之 按壓前光學構件於後光學構件之第2按壓構件。從而 用吸引力產生機構,在不利用磁鐵產生吸引力之狀態 前光學構件係利用第2按壓構件被按壓於後光學構件 用吸引力產生機構,在利用磁鐵產生吸引力之狀態下 光學構件會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進而抵接於突出部 限制移動。藉此,攝影裝置可以在前光學構件抵接於 學構件之場合的焦點距離,或前光學構件抵接於突出 場合的焦點距離等2個焦點距離進行攝影處理,而且 於兩狀態下前光學構件及後光學構件皆被定位,故能 精確度佳的光學功能。此外,因爲並非具備複雜之機 且可調節、切換焦點距離,故能使製造成本較低、比 裝在 前述 相同 ,設 之吸 生機 方移 離距 部下 光學 中介 間, ,利 下, ,利 ,刖 而被 後光 部之 因爲 實現 構, 較不 -9- (6) 200419284 費事’且可實現光學功能之 構件分爲前光學構件與後光 進行焦點調節,故能使移動 按壓構件等之小型化,或從 依照本發明之第4型態 之攝影裝置,其中前述吸引 前述外框構件之前端部,以 的第1構件,及由被安裝在 鐵所構成的第2構件,及使 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 的狀態,或前述第1構件與 垂直方向上分離的狀態的切 依照上述第4型態,當 記載之攝影裝置相同的效果 因爲具備由被安裝在前部之 成的第1構件,及由被安裝 磁鐵所構成的第2構件,及 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在 狀態,與前述第1構件與前 直方向上分離的狀態的切換 使第1構件旋轉下,在形成 生吸引力之狀態,與不產生 的2個狀態下切換攝影裝置 或比較不費事所以較佳。 多功能化。此外,因爲將光學 學構件,僅使前光學構件移動 之光學構件更加小型化,實現 而使攝影裝置更加小型化。 ,於上述第2或第3型態記載 力產生機構係具備由被安裝在 光軸爲中心旋轉之磁鐵所構成 前述光學構件之磁性體或者磁 前述第1構件旋轉下,切換前 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重疊 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 換手段。 然可得到與第2或第3型態所 ,特別是,吸引力產生機構, 以光軸爲中心旋轉之磁鐵所構 在前述光學構件之磁性體或者 使第1構件旋轉下,切換前述 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重疊的 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 手段,故可利用切換手段,在 於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產 吸引力或者產生反發力之狀態 之焦點距離,使製造成本較低 -10- (7) (7)200419284 依照本發明之第5型態,於上述第2或第3型態記載 之攝影裝置,其中前述吸引力產生機構係具備由被安裝在 前述外框構件之前端部,以光軸爲中心旋轉之磁鐵所構成 的第1構件,及由被安裝在前述光學構件之磁鐵所構成的 第2構件,及使前述第1構件旋轉下,切換前述第1構件 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重疊的狀態,或 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上 分離的狀態的切換手段。 依照上述第5型態,當然可得到與第2或第3型態所 記載之攝影裝置相同的效果,特別是,吸引力產生機構, 因爲具備由被安裝在前部之以光軸爲中心旋轉之磁性體或 者磁鐵所構成的第1構件,及由被安裝在前述光學構件之 磁鐵所構成的第2構件,及使第1構件旋轉下,切換前述 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重疊的 狀態,與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 直方向上分離的狀態的切換手段,故可利用切換手段,在 使第1構件旋轉下,在形成於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產 生吸引力之狀態,與不產生吸引力或者產生反發力之狀態 的2個狀態下切換攝影裝置之焦點距離,使製造成本較低 或比較不費事所以較佳。 依照本發明之第6型態,於上述第2或第3型態記載 之攝影裝置,其中前述磁鐵係電磁鐵,具備利用對前述電 磁鐵供給電流之有無以切換有無產生吸引力的切換手段。 依照上述第6型態,當然可得到與第2或第3型態所 -11 - (8) (8)200419284 記載之攝影裝置相同的效果,特別是,磁鐵係電磁鐵,做 成利用切換手段控制對電磁鐵供給電流以切換有無產生口及 引力,而切換攝影裝置之焦點距離,使製造成本較低或比 較不費事所以較佳。 依照本發明之第7型態,提供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其 特徵爲具備上述第1至6型態之任一型態所記載之攝影裝 置。 依照本發明之第7型態,具備上述第1至6型態之任 一型態所記載之攝影裝置的行動終端裝置,係能根據其攝 影裝置,實現攝影功能之多功能化。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所附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型 態。 又,本發明之攝影裝置的沿著光軸 Y的前後方向, 在第1圖至第3圖中,分別被設定成圖視之上下方向,而 進行以下之說明。 在此,擴大攝影模式,係攝影距離(透鏡及被拍攝體 間的距離)比通常攝影模式下短之用以進行攝影處理的模 式。 如第1至第3圖所示,攝影裝置100係具備:基板 PC,及配設於該基板PC之一方之面上的攝影元件2,及 集光於該攝影元件2之攝影區域(後述之光電變換部 2a )且使拍攝體像成像之光學構件1,及覆蓋隱藏光學構 -12- (9) (9)200419284 件1與攝影元件2之透鏡框(外框構件)3,及設在透鏡 框3上面(前部),並具備磁鐵4之旋轉構件5,及設在 該旋轉構件5下方之具有遮光性的遮光板6,及設在該遮 光板6下方’調節射入光學構件1之光量的光圈板7,及 利用遮光板6與光圈板7支撐之濾光片8,及設在光圈板 7與光學構件1之間,按壓光學構件丨於基板PC側之按 壓構件9,及用以進行透鏡框3之定位的定位電氣零件1 0 等。又,由旋轉構件5、遮光板6、光圈板7與濾光片8 構成透鏡框3之前端部1 1 (外框構件之前方部)。 光學構件1,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係由以透明玻 璃或塑膠材料作爲素材,被配置於基板PC側(沿著光軸 Y之後方向)之第1透鏡構件1 2,及在該第1透鏡構件 1 2上方具備之第2透鏡構件1 3,及設在第1透鏡構件1 2 與第2透鏡構件1 3之間,調節射入第1透鏡構件1 2之光 量的光圈部14所構成。又,第1透鏡構件12與第2透鏡 構件1 3之光軸Y係同一光軸。 第1透鏡構件12係具備凸透鏡形狀之第1透鏡部 12a,及在第1透鏡部12a周圍有管狀之下腳部12b,在 下腳部1 2b下端部,於通常攝影模式,會形成抵接於攝影 元件2表面的抵接部1 2 c…。 此外,在下腳部12b上面抵接按壓構件9。於是,藉 由該按壓構件9之按壓力,在通常攝影模式下,第1透鏡 構件1 2會被按壓於基板PC側。 此外,在下腳部1 2 b側部,形成延伸在與透鏡框3抵 -13- (10) (10)200419284 接之側方的延出部12d。該延出部12d上面,於擴大攝影 模式下,會形成抵接設在透鏡框3內壁,於內側所突出之 突出部3 c (後述)的型態。 然後,在延出部1 2d下面,利用接著劑黏貼著對磁鐵 5能產生反應之由磁性金屬等構成之磁性體1 5。該磁性體 1 5係作爲力切換機構或吸引力產生機構之第2構件。 於是,在擴大攝影模式下,藉由該磁性體1 5與旋轉 構件5之磁鐵4在平行於光軸 Y之垂直方向位置會重 疊,而於其間產生吸引力。 接著,該吸引力,係大於利用按壓構件9將第1透鏡 構件1 2按壓於攝影元件2之按壓力,且使第1透鏡構件 12沿著光軸Y朝上方(前方)移動。 此外,延出部1 2d與透鏡框3之內周面係利用嵌合而 防止以光軸Y爲中心之旋轉。 此外,在下腳部12b上面,設置與第2透鏡構件13 卡合之突出狀卡合部12e。該卡合部12e,係被設成從下 腳部12b上面以包圍第1透鏡12a的方式環狀地突出。 此外,第1透鏡構件12之下腳部12b上面的卡合部 12e內側,第1透鏡部12a周圍,係由具遮光性之素材所 形成,並利用接著劑固定著具有限制第1透鏡部1 2a之F 數(Fnumbei*)之光圈的開口 14a的光圈部14。 第2透鏡構件13,係在第2透鏡部13a周圍具備管 狀下腳部13b,在該下腳部13b下方,設置卡合於前述第 1透鏡構件12之卡合部12e的凹部狀被卡合部13c。該被 -14- (11) (11)200419284 卡合部13c,係具有從下腳部13b下面突出的環狀’該外 周面與第1透鏡構件12之卡合部I2e內周面抵接,其下 面則抵接於光圈板1 4。此外,該狀態中,下腳部1 3 b下 面會與第1透鏡構件1 2之下腳部1 2 b上面抵接。接著, 第1透鏡構件12之卡合部I2e與被卡合部13c會被接 著。從而,第2透鏡構件1 3,係形成連動於第1透鏡構 件12朝上下方向(光軸Y之前後方向)移動的型態。 此外,藉由第1透鏡構件12之卡合部12e與第2透 鏡構件1 3之被卡合部1 3 c卡合,防止第1透鏡構件1 2與 第2透鏡構件1 3之光軸Y偏離。 攝影元件2係影像感測器,由例如CMO S型影像感測 器、CCD型影像感測器等所形成。矩形薄板狀的影像元 件2下面係被安裝在基板PC上面。在攝影元件2的上面 中央,形成畫素被配列成2次元之,作爲攝影區域之光電 變換部2a。在其外側之非攝影區域2b,於通常攝影模式 下,會抵接第1透鏡構件12之抵接部12c,而且形成處 理部(圖示省略)。 然後,在處理部外緣附近配置複數之銲墊(圖示省 略)。結線用端子之銲墊,透過電線W而被接續到基板 PC。電線W係被接續到基板PC上之指定電路。 透鏡框3係由具遮光性之素材所形成之框體’且被配 置於光學構件1外側。 在透鏡框3,如第1圖所示’具備圓筒狀上部3&與 角柱狀下部3 b。 -15- (12) (12)200419284 接著,透鏡框3之下部3b下端部係利用接著劑B被 固著在基板PC上。 此外,在透鏡框3內壁,設置在內側突出之突出部 3 c。在擴大攝影模式下,藉由在該突出部3 c下面抵接第 1透鏡構件1 2之延出部1 2d,進行第1透鏡構件1 2及被 層積之第2透鏡構件13之在擴大攝影模式下的定位。 透鏡框3之上部3 a之上端部1 1係由旋轉構件5、遮 光板6、光圈板7與濾光片8所構成。 旋轉構件5係被設在透鏡框3的最上端,配合上部 3a的形狀而爲圓盤狀,且由透光性之材料所形成。 接著,在旋轉構件5,做成沿著外圓的方式以1 8 0度 間隔,設置2個磁鐵4…(力切換機構或引力產生機構之 第1構件)。此外,旋轉構件5,係以磁鐵4可以停止於 9〇度旋轉之位置的方式被構成可以旋轉移動。從而,因 爲利用旋轉構件的旋轉移動,可切換有無產生磁鐵4與磁 性體1 5的吸引力,所以旋轉構件5可當作力切換機構、 吸引力產生機構之切換手段。 又,旋轉構件5之旋轉移動,爲例如利用未圖示之驅 動手段等而自動執行之構成亦可,爲例如利用未圖示之扳 手之切換等而以手動執行之構成亦可。 接著,在第2圖所示之通常攝影模式狀態下,旋轉構 件5之磁鐵4,如第4圖之俯視圖所示,係位於從磁性體 15偏離90度之處。另一方面,在第3圖所示之擴大攝影 模式狀態下,如第5圖之俯視圖所示,藉由旋轉構件5移 -16- (13) (13)200419284 動停止於90度旋轉後之位置,在與光軸Y平行之垂直方 向上,磁鐵4及磁性體1 5之兩位置會重疊。 接著,藉由爲形成擴大攝影模式而使旋轉構件以光軸 Υ爲中心旋轉移動,在垂直方向磁鐵4的位置與磁性體 1 5的位置重疊時,磁鐵4與磁性體1 5之間吸引力會變成 大於利用按壓構件9將光學構件1朝攝影元件2之方向按 壓之力,第1透鏡構件12則朝上方(前方)移動。然 後,在透鏡框3之突出部3d下面會抵接第1透鏡構件12 之延出部12d,而被限制再朝上移動。在此,被層積於第 1透鏡構件12之第1透鏡構件12亦同樣地朝上方向移 動。以此方式,藉由光學構件1沿著光軸Y朝前方(上 方)移動,形成可以近距離攝影之焦點距離。 遮光板6係利用接著劑等被安裝在旋轉構件5下方。 接著,遮光板6在其中央具有作爲第1光圈之開口 6a。 光圈板7係利用接著劑等被安裝在遮光板6下方。接 著,光圈板7係由具遮光性之素材所形成,具有限制第2 透鏡構件13之第2透鏡部13a之F數(F number)之第 2光圈的開口部7a。 濾光片8係由具吸收紅外線特性之素材所形成,在遮 光板6中央形成之開口 6a的下方且在光圈板7中央形成 之開口部7a的上方,做成被支撐在遮光板6與光圈板7 的方式利用接著劑等接合。 按壓構件9,例如,係利用線圈彈簧等之彈性構件構 成,且被配置於光學構件1與光圈板7之間。接著,在通 -17- (14) (14)200419284 常攝影模式下,光圈板7按壓按壓構件9後,按壓構件9 會彈性變形。該按壓構件9,係利用指定按壓力將光學構 件1向第2圖中、下方按壓,讓光學構件!彈壓到攝影元 件2。此時’加上從光圈板7向下方之攝影元件2的力 時’因爲利用按壓構件9彈性變形,發揮吸收此力的緩衝 作用’所以此力並不會被傳達到攝影元件2,而能保護攝 影元件2。 定位電氣零件1 〇,例如,電容器、電阻、二極體 等’在第2圖,係被配置於基板PC上之攝影元件2與透 鏡框3之間,接近透鏡框3。此外,從基板PC到定位電 氣零件10之上端部爲止的高度係製作成高於從基板PC 到攝影元件2之上端部爲止的高度。定位電氣零件1 〇, 係成爲將透鏡框3固著在基板PC上之際之,透鏡框3的 定位指標。此外,由於定位電氣零件1 0之上端比攝影元 件2之上端還高,所以能防止透鏡框3接觸到攝影元件2 而損壞攝影元件2的電線W。 又,定位電氣零件1 〇,未侷限於例如電容器、電 阻、二極體等,對攝影裝置1 〇〇而言爲必要之電氣零件即 可 ° 如此,在本實施型態之攝影裝置1 〇〇,被設在透鏡框 3上端部之旋轉構件5的磁鐵4,在平行於光軸Y之垂直 方向上不與磁性體1 5重疊,光學構件1抵接於攝影元件 2的焦點距離(通常攝影模式),以及在旋轉構件5旋轉 移動下,在平行於光軸Y之垂直方向,藉由磁鐵4與磁 -18- (15) (15)200419284 性體1 5之兩位置重疊,光學構件1沿著光軸γ朝上方移 動,抵接於突出部3 c而被限制移動之,從光學構件1到 被拍攝體爲止之距離比通常攝影模式下之距離還短的可擴 大攝影之焦點距離,形成可在前述2個焦點距離進行攝影 處理(攝影模式)。 此外,因爲在通常攝影模式下光學構件1係抵接於攝 影元件2,在擴大攝影模式下光學構件1則抵接於突出部 3 c,而分別被定位,所以,例如,能形成易於維持光學構 件1之光軸Υ,與攝影元件2之光電變換部2a之中心一 致之狀態,實現精確度佳之光學功能。 此外,因爲能配置磁鐵4、磁性體1 5等簡單構件, 或利用旋轉構件5的移動,進行焦點距離的調節、攝影模 式的切換,故能使製造成本較低、比較不費事,且可實現 光學功能之多功能化。 又,本發明之攝影裝置1 〇 〇的形狀、構成等並未侷限 於上述型態。例如,在攝影裝置1 00,以磁鐵4與磁性體 1 5作爲力切換機構或吸引力產生機構之第1構件、第2 構件爲例進行說明,但在旋轉構件具備磁性體、在光學構 件1具備磁鐵亦可。 此外,磁鐵4係電磁鐵,不使旋轉構件5旋轉移動, 而因應有無供給電流,切換與磁性體1 5之間有無產生吸 引力的構成亦可。 此外,不侷限於磁鐵4與磁性體5的組合,雙方皆爲 磁鐵,運用其間產生之吸引力與反發力,使光學構件i移 -19- (16) (16)200419284 動,執行切換焦點距離(攝影模式)的構成亦可。 此外,以利用按壓構件9,從光學構件1朝攝影元件 2之方向被按壓之狀態(通常攝影模式),切換到在磁鐵 4與磁性體1 5之間產生吸引力之狀態(擴大攝影模式) 的構成進行說明,但以相反方式,例如,從按壓構件被配 置於攝影元件與光學構件之間,且朝光圈板7之方向被按 壓之狀態(擴大攝影模式),切換到藉由在被配置於攝影 元件2或基板PC上之磁鐵4與磁性體1 5之間產生吸引 力,而朝攝影元件2側移動之狀態(通常攝影模式)的構 成亦可。 此外,光學構件1係以具備第1透鏡構件12與第2 透鏡構件1 3的構成進行說明,僅具備一透鏡構件的構成 亦可。 又,在製造第1透鏡構件1 2之際,進行預先於模鑄 配置磁性體15而製造之置入(insert )成型亦可。 其次,針對上述攝影裝置1 00之變形例之攝影裝置 2 00參照第6圖至第7圖予以說明。 又,在以下之說明,與上述攝影裝置1〇〇之各構成要 素相同之名稱者除有特別說明者外,與攝影裝置1 〇〇是相 同的。 第6圖係在通常攝影模式之場合的攝影裝置200之部 分省略剖面圖,第7圖係在擴大攝影模式之場合的攝影裝 置200之部分省略剖面圖。 如第6圖至第7圖所示,攝影裝置200之光學構件的 -20- (17) (17)200419284 第2透鏡構件(前光學構件)1 3係形成延伸於透鏡框3 內周面方向的延出部13e。該延出部13e,在擴大攝影模 式,係與突出部3c抵接,利用該抵接,完成第2透鏡構 件1 3之定位。 在第2透鏡構件13上面與光圈板7下面之間,彈發 地安裝朝第1透鏡構件(後光學構件)1 2之方向按壓第2 透鏡構件1 3的第2按壓構件(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 項之第2按壓構件)1 6。 此外,在第2透鏡構件13之延出部13下面與第1透 鏡構件1 2上面之間’配置磁性體1 7,旋轉構件5之磁鐵 4則被配置成對應於該磁性體1 7之位置。 再者,在突出部3c下面與第1透鏡構件12上面之 間,彈發地安裝朝下方向按壓第1透鏡構件1 2之第3按 壓構件(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第1按壓構件) 1 8。利用該第3按壓構件1 8之按壓力,並不會影響到磁 鐵4與磁性體1 7的位置關係之變化,在通常攝影模式、 擴大攝影模式下,皆會使第1透鏡構件12之抵接部12c 彈壓於攝影元件2之非攝影區域2b。 此外,如第6圖所示,在旋轉構件5之磁鐵4的位置 與磁性體1 7的位置未重疊之狀態,就通常攝影模式而 言,利用第2按壓構件1 6之按壓力,第2透鏡構件1 3會 抵接於第1透鏡構件1 2上。 此外,如第7圖所示,當移動構件5旋轉,磁鐵4與 磁性體1 7之位置重疊而產生吸引力時,以推開第2按壓 -21 - (18) (18)200419284 構件之按壓力的方式僅使第2透鏡構件1 3朝上方移動’ 第2透鏡構件1 3之延出部1 3 e抵接於突出部3 c,因此限 制再朝上移動,完成擴大攝影模式之光學構件1的定位。 在該擴大攝影模式,因爲第2透鏡構件1 3會朝被拍攝體 方向移動,相較於通常攝影模式之場合,至被拍攝體爲止 的距離變短,所以,更能進行被拍攝體的翻拍、近距離攝 影。 如此,根據攝影裝置200,被層積之二個光學構件之 中,藉由僅使一方移動,就可進行焦點調節,在2種攝影 模式(焦點距離)下進行攝影處理。 此外,因爲僅使第2透鏡構件1 3移動進行焦點調 節,且相較於使第1透鏡構件1 2與第2透鏡構件1 3雙方 皆移動之場合,可以將用以移動之按壓力做成更小,所以 能將第2按壓構件1 6、第3按壓構件1 8小型化,及小型 化攝影裝置200。 第8A圖及第8B圖係顯示適用本發明之行動終端裝 置之一例之,行動電話的外觀構成圖。如第8A圖及第8B 圖所示,行動電話110,係第1框體110a及第2框體 1 1 〇b利絞鏈結合部1 1 〇c能開閉地被連結形成之折疊式裝 置。 如第8 A圖所示,在折疊時成爲內側之面,配設後述 之輸入部112及顯示部113。在輸入部112,設置攝影按 鍵、功能鍵等。此外,如第8B圖所示,朝折疊時成爲外 側之面設置上述之攝影裝置1 0 0。如第8 A圖及第8 B圖所 -22- (19) (19)200419284 示,在行動電話1 1 〇之上部配設天線1 1 4a。此外,在第2 框體1 1 0 b內之背面側,設置充電電池包等之電源控制部 117° 第9圖係顯示第8A圖及第8B圖所示之行動電話11〇 之功能構成的方塊圖。如第9圖所示,行動電話1 1 〇之構 成係具備:控制部1 1 1、輸入部1 1 2、顯示部1 1 3、有天 線1 1 4 a之無線通訊部1 1 4、記憶部1 1 5、攝影裝置1 〇 〇、 電源控制部1 1 7、送受話部1 1 8等,各部則利用匯流排 1 1 9被接續起來。 控制部 111 係由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 1 la、以可改寫之半導體元件所構成之 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111b、以非易失性之半導體記憶體所構 成之 ROM ( Read Only Memory) 111c 等所構成。 在ROM1 11c除記憶著未圖示之,行動電話110之基 本動作控制程式、通訊處理程式、用以顯示於顯示部1 1 3 之顯示用資料 '有關攝影之參數資料(自動攝影用之預設 値之設定資料、預視(preview )顯示處理用之預設値之 設定資料),也記憶著攝影控制程式c 1、碼辨識程式2、 碼辨識用資料c3。在此,碼辨識用資料C3,係用以判斷 於畫像資料是否包含作爲資訊碼之二次元碼的設定碼類似 性係數(Q )之際的基準資料。 CPUllla,係依照從輸入部112輸入之各種指示或從 無線通訊部1 14輸入之資料,而將被記憶於R〇Ml 1 lc之 各種程式之中被指定之程式展開於RAMI lib的工作區, -23- (20) (20)200419284 根據該輸入指示及輸入資料依上述程式而執行各種處理。 然後,CPU1 1 la,將該處理結果收納至Ram之指定區 域,同時使其顯示於顯示部1 1 3。 具體而言,CPU1 1 la係讀出記憶於R0M1丨lc之攝影 控制程式c 1,並執行後述之攝影控制處理。 攝影控制處理方面,CPU1 1 la係依照從輸入部1 12輸 入之使用者操作指示等,而控制攝影裝置1 00,將拍攝之 攝影畫像資料收納於RAM 1 1 1 b之指定記憶體等之外,也 以圖框速率25fps,使其預視顯示於顯示部1 13。 此外,CPU1 11a係依照碼辨識程式C2,對攝影畫像 資料執行辨識可能是二次元碼之二次元碼對象的碼處理。 具體而言,CPU1 11a,係藉由每隔5個圖框,對照攝影畫 像資料與碼辨識用資料c3,以對攝影畫像資料執行判斷 是否包含二次元碼。更具體而言,CPUllla,係藉由對照 攝影畫像資料,與作爲類似性係數算定用資訊的碼辨識用 資料c3,對二次元碼對象算出碼類似性係數,且根據此 碼類似性係數之値,辨識出可能是二次元碼的二次元碼對 象(資訊碼對象)或二次元碼。 再者,CPU1 1 la,係在碼類似性係數有可能包含碼, 但判斷成非決定性之數値的二次元碼對象之場合,利用攝 影裝置100從通常攝影模式切換成進行擴大攝影模式之攝 影處理以控制使旋轉構件5旋轉移動之驅動手段。 此外,C P U 1 1 1 a係在對攝影畫像資料辨識二次元碼之 場合,進行二次元碼之解碼處理,同時顯示於顯示部 •24· 113° (21) 200419284 此外,CPU 1 1 la係根據進行解碼處理卷 訊而執行動作。 輸入部1 1 2係具備數字鍵、各種功能昏 通話模式及攝影模式之模式切換開關等,f| 之實施指示的輸入等。 顯不部 113,係由 LCD ( Liquid Cryst 板等所構成,根據從控制部i i〗輸入之顯月 面顯示。此外,顯示部1 1 3係顯示利用後 1 〇 〇預視攝影之畫像,或利用控制部11 1 內容等。 無線通訊部1 1 4係具備在與無線基地局 間進行關於收訊或發訊等之無線訊號的 1 1 4 a,依照從控制部1 1 1輸入之指示,在與 間,例如,執行對應於依照IMT — 2000之 如,W— CDMA或cdma2000)的行動電話月 且藉由依此通訊方式被設定之通訊頻道,幸j 之送受訊或資料通訊。 記憶部1 1 5係記憶利用控制部1 1 1執朽 資料等。例如,記憶部1 1 5係記憶利用攝影 之畫像資料、透過無線通訊部1 14送受訊之 話記錄資料等。 攝影裝置1 〇 〇係採用第1圖至第5圖E 將透過光學構件1輸入之畫像以攝影元件2 t的資訊碼之資 目關、進行切換 ί用於攝影處理 al Display)面 ^資料而進行畫 述之攝影裝置 $解碼之碼資訊 3 (未圖示)之 送受訊的天線 I無線基地局之 .通訊方式(例 Ϊ之通訊協定, I行送受話聲音 F之處理結果的 〖裝置100攝影 :郵件資料、通 L說明之構成, 變換成電氣訊 -25- (22) (22)200419284 號,產生畫像資料。此外,攝影元件2之CCD型影像感 測器等係具有檢出周圍光量的光學感測器功能,將因應周 圍光量的檢出訊號輸出至控制部111。 此外,攝影裝置1 〇 〇之旋轉構件5,係利用基於控制 部1 11之控制而被驅動之驅動手段(未圖示),而旋轉移 動。亦即,攝影裝置1 〇〇係利用控制部1 1 1之控制構成可 以切換依照通常攝影模式與擴大攝影模式的攝影處理。 電源控制部1 1 7係由例如鋰電池、鎳氫電池、鎳鎘電 池等2次電池所構成,投入電源時,會因應控制部1 1 1之 控制,從正(plus )側端子及負(minus )側端子,供給 指定電壓之電源到驅動行動電話1 1 〇各部之驅動電路。 送受話部118係具有麥克風、揚聲器、A/D變換 部、及D/A變換部(任一皆未圖示),將從麥克風被輸 入之使用者的送話聲音進行A/ D變換處理,將此送話聲 音資料輸出至CPUllla,同時將從CPUllla輸入之受話 聲音資料、或收訊音、操作確認音、快門聲音等聲音資料 進行D/ A變換處理,而從揚聲器輸出。 以下,參照第 圖所示之流程圖,針對行動電話110 之攝影控制處理加以說明。 藉由行動電話110之使用者按下輸入部H2之指定按 鍵,CPU 1 1 1 a判斷其係攝影處理指示的輸入,讀出記億於 ROM1 1 lc之攝影控制程式cl展開於RAMI 1 lb,依照該攝 影控制程式c 1,開始攝影處理之控制。 此時,使用者藉由將行動電話110之攝影裝置100向 -26- (23) 200419284 著被拍攝體,而對被拍攝體進行攝影。 接著,CPU1 1 la,具體而言,係將收靜 之畫像資料之圖框的計數(count)重新設 0 )(步驟 S 1 0 1 ),且將通常攝影模式之 始指示輸出至攝影裝置100。 然後,攝影裝置1 00則進行通常攝影模 理,利用光學構件1集光,且將成像於攝影 變換部2a的被拍攝體之攝影畫像資料依序 部 1 1 1 (步驟 S102 )。 之後,控制部1 1 1之CPU1 1 la,將由攝 序輸入之攝影畫像資料收納至RAMlllb,i 攝影畫像以圖框速率25fps顯示於顯示部11 處理(步驟 S103 )。此外,CPU1 1 la在執 理的同時,會對從攝影裝置1〇〇輸入之畫像 累加計數(N = N + 1 )(步驟S 1 04 ),判斷 於「5」(步驟S105 )。 然後,在CPU1 1 la判斷圖框數等於「5 驟 S 1 0 5 : Y e s ),進行步驟S 1 0 6,在判斷 「5」之場合(步驟S105 : No ),移至步騷 進行後續工程。 其次,在步驟S106〜步驟S108,CPU1 憶於ROMUlc之碼辨識程式c2並展開於 照該碼辨識程式c2 ’開始碼辨識處理之主 言,CPUllla,係藉由在圖框數等於「5」f 3 在 RAM 1 1 1 b 定成0 ( N = 攝影處理的開 式下之攝影處 元件2之光電 地輸出至控制 影裝置100依 同時執行使該 3之預視顯示 行預視顯示處 的圖框數進行 圖框數是否等 」之場合(步 圖框數不等於 $ S102 ,反覆 1 1 a會讀出記 RAMI 11b,依 空制。具體而 诗比較對照被 -27- (24) (24)200419284 拍攝體的攝影畫像資料,與碼辨識用資料,執行二次元碼 之辨識處理。 在此,辨識處理之方法方面,例如,有藉由對被拍攝 體之攝影畫像資料檢出顯示其係二次元碼之指定開始記號 的辨識方法,或者,利用被拍攝體之攝影畫像資料之濃度 的辨識方法、辨識二次元碼之指定馬賽克圖案之方法等, 但並非以此爲限。 更詳細而言,CPUllla,於步驟S106,係藉由比較攝 影畫像資料與當作類似性係數算定資訊之碼辨識用資料 c3,算出用以判斷該攝影畫像資料是二次元碼之可能性的 碼類似性係數(Q )。 其次,CPU1 1 la係判斷算出之碼類似性係數(Q )値 是否在「〇 · 5」以上(步驟S 1 0 7 ),在判斷Q爲「0 · 5」以 上之場合(步驟S1 07 : Yes ),判斷有可能是指定之二次 元碼,進行步驟S 1 0 8。 另一方面,CPU 1 1 1 a,在判斷算出之碼類似性係數 (Q )爲低於〇·5之場合(步驟S107 : No ),除了判斷爲 二次元碼的可能性低,將圖框之計數重新設定成「0」 (N = 0)(步驟S109)之外,移至步驟S102,且反覆進行後 續工程之預視顯示處理與每隔5個圖框的碼辨識處理。 如此,CPU1 11a每隔5個圖框對被拍攝體之攝影畫像 資料執行二次元碼的辨識處理。從而,可減低CPU1 1 la 的處理負荷,並能減輕對同時執行被拍攝體之攝影畫像資 料之取得處理,及該攝影畫像資料之預視顯示處理的影 -28- (25) (25)200419284 於步驟SI 08,CPU1 1 la係判斷碼類似性係數(Q )是 否爲「1」,且在判斷是「1」之場合(步驟 S 1 0 8 : Yes ),會判斷是二次元碼並進行步驟S1 10。 另一方面,C P U 1 1 1 a於判斷碼類似性係數(Q )是在 「0.5」以上但非「1」之場合(步驟 S108 ·· No ),會辨 識爲有可能是二次元碼但不明確之二次元碼對象(資訊碼 對象)。於是,CPU1 1 la則以攝影裝置100可擴大攝影的 方式,控制未圖示之驅動手段,藉由使旋轉構件5旋轉移 動,執行擴大攝影模式設定處理(步驟Sill),移至步 驟 S109 。 接著在後續工程,擴大攝影模式之攝影處理方面,利 用CPU1 Ua之控制,藉由隨著攝影裝置100之旋轉構件5 旋轉移動,使磁鐵4與磁性體15在與光軸垂直方向上位 置重疊,而在光學構件1之第1透鏡構件12朝光軸方向 前方移動,抵接於突出部3C之狀態下,用光學構件1與 攝影元件2,取得擴大攝影模式下之被拍攝體的攝影畫像 資料,且預視顯示於顯示部1 1 3。此外,C P U 1 1 1 a係同時 進行此擴大攝影模式下之攝影處理與預視顯示處理,並對 依照擴大攝影模式之攝影畫像資料,每隔5個圖框執行碼 辨識處理。此時,因爲擴大攝影模式下之攝影處理,比起 通常攝影模式下之攝影處理’較適於被拍攝體之距離近之 場合的攝影處理,所以能提局一次兀碼的辨識率,且對通 常攝影模式下可能是二次元碼但未確定之二次元碼對象, -29- (26) (26)200419284 提高辨識出爲二次元碼之可能性。從而’提升對被拍攝體 之攝影畫像資料的二次元碼之辨識率。 在步驟S110,CPUllla係執行已辨識之二次元碼之 解碼處理,且使該二次元碼之碼資訊內容顯示於顯示部 1 1 3 (步驟 S 1 1 2 )。 在此,顯示於顯示部1 1 3之碼資訊內容方面,係例如 URL位址、電子郵件位址等之文字資訊,或任意之畫像資 訊等。 又,除了在顯示部113顯示碼資訊內容之文字資訊、 畫像資訊等以外,例如,在碼資訊內容爲聲音資訊之場 合,由送受話部1 8執行放音處理之構成亦可。 其次,CPUllla係根據使用者操作輸入部112,判斷 是否已針對顯示於顯示部1 1 3之碼資訊內容輸入指定之處 理指示訊號(步驟S 1 1 3 ),在判斷已輸入指示訊號之場 合(步驟S113 : Yes ),執行因應該指示之處理(步驟 S 1 1 4 )並進行步驟S 1 1 5。 在此,針對碼資訊內容之指定處理方面,例如,在碼 資訊內容爲URL位址之場合,爲對該URL位址之接續指 示、在碼資訊內容爲電子郵件位址之場合,爲該電子郵件 位址收件人之電子郵件的作成指示,在碼資訊內容爲電話 號碼、電子郵件位址等之場合,則進行至通訊錄之保存處 理之外,還有顯示部1 1 3之顯示畫像之保存處理等,但並 非以此爲限。 另一方面,CPU1 1 la,於步驟S1 13,在判斷並無來自 (27) (27)200419284 使用者所輸入之指示訊號之場合(步驟s 1 1 3 : Ν ο ),則 進行步驟S 1 1 5。 接著,於步驟S 1 1 5,C P U 1 1 1 a係根據使用者操作輸 入部1 1 2,判斷是否輸入攝影處理之結束指示,在判斷已 輸入之場合,藉由對攝影裝置100輸出攝影處理之結束指 示,結束本攝影控制處理。 另一方面,CPUllla於判斷並未輸入攝影處理之結束 指示之場合(步驟S 1 1 5 : No ),則進行步驟S 1 09,反覆 進行以下之工程。 如此作法,上述之攝影控制處理中,可同時進行由攝 影裝置1 〇 〇對被拍攝體之攝影畫像資料的取得處理,及對 該攝影畫像資料之預視顯示處理,並自動地執行該攝影畫 像資料中之指定二次兀碼資料之辨識處理,及二次元碼資 料之解碼處理。從而,使用者例如爲了辨識、解讀附在名 片或雜誌等的二次元碼時即使不做麻煩的設定也可以藉與 通常之攝影處理場合相同的操作下,自動地進行二次元碼 的讀取、解讀,故使用上極爲方便。 此外,例如,由於通常攝影模式導致攝影畫像資料之 焦點沒對好,或是包含很多雜訊,而無法明確辨識出二次 元碼,但在可能可以辨識出之場合,則攝影裝置1 00以自 動地切換成適於辨識二次元碼之擴大攝影模式之方式進行 攝影處理。從而,對使用者而言,不必費事於攝影模式設 定變更,就能提高二次元碼之辨識精確度。 此外,在通常攝影模式之攝影畫像資料包含二次元碼 •31 - (28) (28)200419284 的可能性低之場合,或能明確辨識出二次元碼之場合,因 爲不必切換攝影模式,所以較有效率。 又’本實施型態之記述內容係關於本發明之行動電話 1 1 0之較佳一例,但並非以此爲限。例如,攝影裝置1 〇 〇 之旋轉構件5之移動方法可爲任意之方法。再者,藉由磁 石產生之吸引力使光學構件1移動之構成方面可爲任意之 方法。 此外,本行動電話1 1 0之攝影裝置係以搭載上述之攝 影裝置100爲例進行說明,而搭載攝影裝置1〇〇之變形例 之攝影裝置200的構成亦可。 此外,上述中,採用二次元碼作爲資訊碼之一例進行 說明,但並不限定於二次元碼,例如,條碼、色碼等任一 種資訊碼亦可。 此外,上述之攝影控制處理中,以在進行二次元碼解 碼時,除了使此碼資訊內容顯示於顯示部113,也根據使 用者對指定處理之指示,執行因應二次元碼之資訊內容之 各種處理的構成進行說明,但利用CPU1 1 la,在解讀碼資 訊內容時自動地執行指定處理之構成亦可。 其他有關本實施型態之行動電話1 1 0的細部構成、及 詳細動作方面,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係能做適當 變更。 此外,本發明之行動終端裝置並非侷限於行動電話 110,個人電腦、PDA等亦可。 此外,本發明之攝影裝置係可以組裝入行動電話、個 -32- (29) (29)200419284 人電腦、P D A、A V裝置、電視、家庭電氣產品等種種裝 置。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之攝影裝置之部分省略斜視圖。 第2圖係顯示沿著第1圖之Π-ΙΙ線所得之,攝影裝 置之通常攝影模式狀態的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沿著第1圖之Π-ΙΙ線所得之,攝影裝 置之擴大攝影模式狀態的剖面圖。 第4圖係用以說明通常攝影模式下旋轉構件之位置的 俯視圖。 第5圖係用以說明擴大攝影模式下旋轉構件之位置的 俯視圖。 第6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攝影裝置之變形例的通常攝 影模式狀態的剖面圖。 第7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攝影裝置之變形例的擴大攝 影模式狀態的剖面圖。 第8A圖係以及第8B圖係分別顯示內藏本發明之攝 影裝置之行動電話之一例的正面圖以及背面圖。 第9圖係顯示第8圖所示之行動電話機之內部構成的 方塊圖。 第1 0圖係用以說明第8圖所示之行動電話之攝影控 制處理的流程圖。 •33- (30) (30)200419284 圖號說明 1〇〇攝影裝置 1光學構件 2攝影元件 3透鏡框 4磁鐵 5旋轉構件 6遮光板 7光圈板 8濾光片 9按壓構件 1 〇定位電氣構件 15磁性體
-34-

Claims (1)

  1. (1) (1)20041928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攝影裝置,具有設置攝影元件之基板,及可以 隔離地抵接該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將入射光集光於前 述攝影元件之光學構件,及覆蓋前述攝影元件與前述光學 構件之外框構件的攝影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被設成突出於前述外框構件內周面,以隔離前述攝影 元件的方式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之光學構件並限制 前述光學構件之隔離距離的突出部,及 Φ 利用磁鐵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或者後 方之至少一方向移動的力,而且藉由切換有無產生該力, 切換前述光學構件抵接於前述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之狀 態,或前述光學構件抵接於前述突出部之狀態的力切換機 構。 2. —種攝影裝置,具有設置攝影元件之基板,及可以 隔離地抵接該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將入射光集光於前 述攝影元件之光學構件,及覆蓋前述攝影元件與前述光學 β 構件之外框構件,及被彈發地中介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之 前方部與前述光學構件之間,按壓前述光學構件於前述基 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的按壓構件的攝影裝置,其特徵爲具 備: 利用磁鐵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拉近之 吸引力,而且可以切換有無產生該吸引力之吸引力產生機 構,及 被設成突出於前述外框構件內周面,以隔離前述攝影 -35- (2) (2)200419284 元件的方式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之光學構件並限制 前述光學構件之隔離距離的突出部。 3 . —種攝影裝置,具有設置攝影元件之基板’及可以 隔離地抵接該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將入射光集光於前 述攝影元件之光學構件,及覆蓋前述攝影元件與前述光學 構件之外框構件的攝影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用以構成前述光學構件,以形成光軸相同的方式前後 地層積之前光學構件與後光學構件,及 · 利用磁鐵產生使前述光學構件沿著光軸朝前方拉近之 吸引力,而且可以切換有無產生該吸引力之吸引力產生機 構,及 被設成突出於前述外框構件內周面,以隔離前述攝影 元件的方式抵接於沿著光軸朝前方移動之前述前光學構件 並限制前述光學構件之隔離距離的突出部,及 被彈發地中介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之前方部或者前述 突出部與前述後光學構件之間,按壓前述後光學構件於前 · 述基板或者前述攝影元件的第1按壓構件,及 被彈發地中介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之前方部與前述前 光學構件之間,按壓前述前光學構件於前述後光學構件的 第2按壓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攝影裝置,其中 則述吸引力產生機構係具備由被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 之則端部,以光軸爲中心旋轉之磁鐵所構成的第1構件, 及由被安裝在前述光學構件之磁性體或者磁鐵所構成的第 -36- (3) (3)200419284 2構件,及使前述第1構件旋轉下,切換成前述第1構件 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重疊的狀態,或 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上 分離的狀態之任一狀態的切換手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攝影裝置,其中 前述吸引力產生機構係具備由被安裝在前述外框構件 之前端部,以光軸爲中心旋轉之磁鐵所構成的第1構件, 及由被安裝在前述光學構件之磁鐵所構成的第2構件,及 使前述第1構件旋轉下,切換成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 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重疊的狀態,或前述第1構 件與前述第2構件在平行於光軸的垂直方向上分離的狀態 之任一狀態的切換手段。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攝影裝置,其中 前述磁鐵係電磁鐵,具備利用對前述電磁鐵供給電流 之有無以切換有無產生吸引力的切換手段。 7、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之任一項之攝影裝置。
TW093102017A 2003-02-03 2004-01-29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image pickup device TW20041928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6120A JP4110988B2 (ja) 2003-02-03 2003-02-03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9284A true TW200419284A (en) 2004-10-01

Family

ID=3284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2017A TW200419284A (en) 2003-02-03 2004-01-29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image pickup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10988B2 (zh)
TW (1) TW200419284A (zh)
WO (1) WO20040704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2610B2 (ja) 2004-01-08 2009-08-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5316314A (ja) * 2004-04-30 2005-11-10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
JP4708753B2 (ja) * 2004-09-29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7108540A (ja) * 2005-10-14 2007-04-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装置
CN101361362B (zh) * 2006-03-02 2010-08-18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4339883B2 (ja) 2006-11-17 2009-10-07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撮像モジュール用結像レンズ、並びに、撮像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内視鏡
US8411192B2 (en) 2007-11-15 2013-04-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vice
JP5460300B2 (ja) * 2009-12-22 2014-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SG11201700008WA (en) 2014-07-23 2017-02-27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Light emitter and light detector modules including vertical alignment features
CN107087095A (zh) * 2017-06-30 2017-08-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及摄像头
WO2020079735A1 (ja) * 2018-10-15 2020-04-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光学装置、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用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94300B (zh) * 2019-03-05 2020-05-21 英屬開曼群島商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鏡頭模組內的濾光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6520A (ja) * 1984-11-26 1986-06-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焦点調節装置
JPS63206728A (ja) * 1987-02-24 1988-08-26 Canon Inc 物体移動兼位置決め装置
JPH0222985A (ja) * 1988-07-12 1990-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接写装置
JPH0829656A (ja) * 1994-07-14 1996-02-02 Konica Corp レンズ鏡胴
JPH10104491A (ja) * 1996-09-27 1998-04-24 Kyocera Corp レンズ調整装置
JPH1172693A (ja) * 1997-08-29 1999-03-16 Canon Inc カメラの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613193B2 (ja) * 2001-03-30 2005-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2320122A (ja) * 2001-04-20 2002-10-31 Konica Corp 撮像装置
JP2002350608A (ja) * 2001-05-23 2002-12-04 Konica Corp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金型及び撮像レンズの成形方法
JP2004104423A (ja) * 2002-09-09 2004-04-02 Rohm Co Ltd 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10988B2 (ja) 2008-07-02
WO2004070447A1 (ja) 2004-08-19
JP2004266340A (ja) 200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4955B (zh) 自动对焦组件
CN102714698B (zh) 用于拍摄图像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359590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TW200417807A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image pickup device
US20080122945A1 (en) Shutter key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age sensor
TW200419284A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image pickup device
CN201869265U (zh) 声控拍照手机
CN101382636A (zh) 相机透镜模块
CN209488641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068616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용 카메라 모듈, 이동 통신 단말기,그리고 카메라 모듈의 제어 방법
JP2003250071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1373673B (zh) 按键模组及应用该按键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4349947B2 (ja) 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0113522B (zh) 镜头偏移装置及拍摄设备
KR20210050486A (ko) 단말 장비
TW200419177A (en) Digital-camera-provided binoculars
CN210578856U (zh) 一种带定位功能可穿戴的儿童数码相机
CN101170645A (zh) 摄像装置
CN111373300A (zh) 一种增加拍摄画幅的拍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4246172A (ja)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7475986B2 (ja) 電子機器
JP2013251617A (ja) カメラ
JP2008250205A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4246127A (ja)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2006049936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通信端末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付加レン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