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7591A - 作物增产的一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作物增产的一个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85107591A CN85107591A CN 85107591 CN85107591A CN85107591A CN 85107591 A CN85107591 A CN 85107591A CN 85107591 CN85107591 CN 85107591 CN 85107591 A CN85107591 A CN 85107591A CN 85107591 A CN85107591 A CN 851075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ssin lactones
- plant
- crop
- fringe
- hand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yran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按照本方法,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一类主要作物的产量能得到提高。在这一方法中,在上述作物的植株处于生长时期的一个特定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即(2a,3a,22R,23R)-四羟基-24S-甲基-B-高-7-氧杂-5a-胆甾烷-6-酮处理。其结构式为:
Description
本发明与作物增产的一个方法,和此方法中应用的一种作物增产剂有关。更具体说,本发明的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植株,从而使作物增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作物增产剂,其中含芸苔素内酯作为一种活性组分。
迄今为止,已发现许多化合物可以作为控制植物生长及繁殖的物质,芸苔素内酯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甾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1979年从芸苔花粉(
Brassica
napus L.)中提取出来,并确定为(2α,3α,22R,23R)-四羟基-24S-甲基-B-同-7-氧杂-5α-胆甾烷-酮,结构式如下:(NatureVol,281,PP216-217(1979)
已知大量甾族化合物是动物和昆虫激素,而芸苔素内酯是第一个已知的是有植物生理活性的甾族化合物。因此,认为芸苔素内酯是继乙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之后的第六类植物激素。目前正从学术方面研究它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专一作用。
已有多种生物试法测定芸苔素内酯对植物的生理效应。包括:菜豆第二节间伸长的生物试法。水稻叶片向下倾斜的生物试法,萝卜的萝卜子素的生物试法等,并与其它种植物激素作了比较〔TheSociety for Chemical Regulation of Plants,Japan,
18(No.1),38-54(1983)〕。汇集现有的报告,看出芸苔素内酯具有与其它种植物激素不同的独特性质。而且,当芸苔素内酯与生长素同用于植物的各种伸长试验时,芸苔素内酯显示出很强的增效作用。当芸苔素内酯与细胞分裂素同用于愈伤组织的增殖试验时,芸苔素内酯也有这种增效作用。所以,充分证明芸苔素内酯具有明显的独特作用,这些作用是那些已知的激素在单独使用时很难观察到的。关于芸苔素内酯在植物界的分布方面,除了芸苔素内酯本身,已发现十多种芸苔素内酯类似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实验证明,这些芸苔素内酯类似物广泛存在于水稻(
Cryza
sativa),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中国大白菜(BrassicaPekinensis),茶(Thea sinehsis),栗子(Castaneaspp),扁豆(Dolichos Lablab),黑松(Pinusthunbergii),宽叶香蒲(Typhe Latifolia),蚊母树等高等植物中。
过去,芸苔素内酯对植物的作用是用芸苔素处理菜豆。当时用的芸苔素是从芸苔花粉中提取的粗提取物〔J、W·M:tchel和L.E·Gregor/,Nature New Biology,239,253(1972)〕。还有用芸苔素内酯甾类等合成的类似化合物处理萝卜,莴苣、菜豆,胡椒(Piper nigrum),马铃薯(Solanum tnberosum)〔Sciencl,Vol.212(1981),33-34〕。在这些文献中,植物处理的方法归纳为:用芸苔素时,利用羊毛脂糊处理菜豆幼苗;用芸苔素内酯甾类化合物时,利用水溶液喷施幼苗的方法。
在日本获准的No Sho57-118503专利中,披露2R,3S,22S,23S-四羟基-24S-乙基-22S,23S,23S-5α-胆甾烷-6-酮(22S,23S-高芸苔素内酯)及它们的衍生物,属于一种合成的芸苔素内酯类似物。专利说明,这种物质能促进西红柿(Lycopersicon esculentum),胡萝卜(Daucus carota),绿豆(Phaseolus aureus)小萝卜(Raphanus sativus),黄瓜(Cucumis sativus),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等植物的生长。处理方法是在种植于土壤之前,用这种22S,23S-高芸苔素内酯溶液浸泡上述那些植物的种子或幼苗。这一专利还进一步说明,在栽培前,以22S,23S-高芸苔素内酯溶液浸泡马铃薯块茎,白薯幼苗,茶树的插枝及烟草种子等,这种22S,23S-高芸苔素内酯表现出促进生长的效应。在开花期用22S,23S-高芸苔素内酯喷施果树,果实的直径和重量都有所增加。在另一篇日本获准的No.Sho.58-90578专利中,也谈到新合成的2R,3S,22R,23R-四羟基-24S-乙基-5α-胆甾烷-6-酮及其衍生物(22R,23R-高芸苔素内酯衍生物)。并且说明了它们用于促进各种植物的生长和改良农产品质量的问题。在这篇专利中,还介绍了赤豆的伸长试验;在发芽或刚发芽后,用22R,23R-高芸苔素内酯衍生物处理种子。但是没有详细介绍作物是如何增产的。
总之,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人工控制植物生长以使作物增产,调节农产品的数量,改良品质,节省劳力以及调整收获期等。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植物激素和具有与植物激素等同性质的人工合成化合物以及与此相拮抗的化学物质。目前认可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实际上,许多化学物质已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农业,它们的性质与那五种植物激素的性质相似。
另一方面,在对植物进行离体生物测定时,大量化合物显示了生理活性。但实际应用的化合物种类却很少。在常规离体生物测定时,以准确检测某个特定的反应为出发点,尽量减小此反应与其它器官或组织的相互影响,使实验系统得以简化。可是,植物体由许多器官组成,这些器官的年龄和功能都不相同,并且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协同,使植物体得以生长。因此,离体生长测定所观察到的活性很难严格地在整体植株中表现出来。就是说,离体生物测定的结果不一定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往往观察到,在离体外生物测定中表现相似活性的物质,但却对栽培的植物表现出很不相同的活性。另外还知道由于使用某种化合物的浓度不同,因而也常常显示很不相同的活性。还有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就是由于植物的种类或年龄不同,用同种生长促进剂处理植株,观察到不同的生长现象。总之,植物对外缘物质的生长反应随植物的种类及其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极端情况下,植物对这类生长促进剂会表现出相反反应。因此,根据离体生物试验,几乎不可能估计其调节生长的活性。所以,发明一种新植物生长长调节剂面临极大困难,只有可能重复“试验和误差”实验,以检验其实际应用。
到目前已知的关于“试验”的所有较好的方法是,使用含芸苔素内酯的粗提物,或合成的芸苔素内酯类似物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是都没有发现纯芸苔素内酯本身对植物生长有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一直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新方法,应用芸苔素内酯促进植物生长,特别是使作物增产的新方法。* *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方法,即在特定条件下,应用芸苔素内酯使作物增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芸苔素内酯的作物增产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如何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植物。即在作物生长期的一个特定阶段施加芸苔素内酯。
本发明的其它和长远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在下面进行较充分的说明。
自从发现了芸苔素内酯之后,又产生了许多合成芸苔素内酯类似物,其结构与芸苔素内酯相似,并对各种植物进行了试验。即使这类合成类似化合物在离体生物测定水平上显示促进植物生长的高活性,但是在整体植物水平上仍然不总是有效的,它们的活性按植物种类和年龄、处理方法、所使用的浓度等而显示不同程度的活性。现在谈只用芸苔素内酯本身的例子。为了利用芸苔素内酯所具有的各种植物生理活性之一种,必须对每一种植物研究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植物的方法。基于上述观点,本发明者仔细注意了芸苔素内酯显示的各种活性中的增产效应。并研究了一个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个体植株的方法,以检查与有关其它因素如施用时间、浓度等相关时,这种效应的强度。通过这样广泛的研究,现在发现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作物的产量能显著提高,只要在植株生长期的一个特定阶段用芸苔素内酯进行一定处理。用芸苔素内酯处理这些植物的条件十分严格。因此,对单株植物的处理条件是固定的,所以不能期望芸苔素内酯的增产效果非常理想。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某种植物相联系的条件改变了,就会发生相反效果。所谓条件包括芸苔素内酯浓度,处理方法,某种植物施加芸苔素内酯的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即使熟练的工作人员也很难考虑得非常全面。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作物增产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作物植株生长期的一个特定阶段,用(2α,3α,22R,23R)-四羟基-24S-甲基-B-高-7-氧杂-5α-胆甾烷-6-酮处理。其结构式I如下: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作物增产剂,它含有一种活性组分为上面结构式(I)的化合物。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结构式(I)的化合物怎样用于增产。* * * *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重要的是作物植株在其生长期的一个特定阶段用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对单个植株生长期的这个特定阶段是固定的,所谓“生长期”在这里是指作物正常地从发芽到成熟—结籽粒,种子、果实、块茎等的一整个时期。在有些情况下,“生长期”包括种子,籽粒或长成块茎本身。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在作物植株生长期—从萌发前的种子(籽粒)或块茎到结出成熟的种子(籽粒)、果实,及长成块茎的这一时期的一个特定阶段,用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植株。因此诸如包括发芽,幼苗,分蘖或分枝,抽穗、开花等都是上述生长期的中间阶段。
本发明所用的芸苔素内酯是晶体结构物质,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部分溶于水。它可以按Mori等人〔Mori et,al.,Agric.Biol. Chem.47(3),663-664(1983)〕方法的改进法合成。芸苔素内酯有作为田液的液体类型,还有作为水分散剂的乳化浓缩剂或固体(粉末或颗粒状)类型。用时,加足量水稀释得到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还可以制备芸苔素内酯的羊毛脂糊,这种类型的芸苔素内酯可以直接施加在植物某一部位上。
制备芸苔素内酯的液体类型时,将芸苔素内酯溶于或均匀与一种有机溶剂混合。如需要,可在有机溶剂中加润湿剂等一类助溶助混剂。有机溶剂的醇类为甲醇、乙醇、丙醇等。有机溶剂的酮类为丙酮、丁酮、异丁酮。有机溶剂的甘醇类为乙(撑)二醇,丙(撑)二醇,有机溶剂的脂类为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有机溶剂的半醚类有乙二醇-甲基醚。有机溶剂的酰胺类有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胺。有机溶剂的甾类有二乙基砜;醚类有二氧杂环乙烷,四氢呋喃;脂族和芳族烃类有乙烷,甲苯,二甲苯及它们的混合物。
制备芸苔素内酯的固体类型(如粉末,片或颗粒状)时,将芸苔素内酯与一种固体载体,如粘土、酸性粘土,皂土,滑石,硅藻土或矿物质类材料同时,加入润滑剂,分散剂,乳化剂等一类辅助剂充分混合。
制备芸苔素内酯糊状类型时,将芸苔素内酯与凡士林、羊毛脂、石油冻等蜡类物质混合。如需要,添加扩散剂,或分散剂等一种辅助剂。
加辅助剂是使上述芸苔素内酯的各种类型产品易于扩散、渗透、分散、结合、润湿、悬浮等。辅助剂分为无离子表面活化剂和阴离子表面活化剂两类。无离子表面活化剂有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化乙烯十二烷基醚,聚烷基苯基甘醇烷基醚和聚氧乙烯树脂酸醚。阴离子表面活化剂有二萘甲烷二硫酸氢钠,木质硫酸氢钠和十二烷苯硫酸氢钠。还有石蜡,D-山梨糖醇等添加剂。
各种类型产品中芸苔素内酯的量和浓度按处理植物的种类,产品类型,处理方法等可以调整。一般来说,现在芸苔素内酯在液体或固体类型中的含量约为10-1000ppm。实际使用时,加水或一种扩散剂后,芸苔素内酯含量最终为101-104ppm。当然芸苔素内酯的最终浓度按照处理目的,处理植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等其它变化因子而有一个宽范围的可调性。
现在知道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植物有多种方式。一种是在植物的种子或块茎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一般是以给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产品类型的稀释水溶液,分散剂或乳化剂,浸泡植物一定的时间。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将糊状芸苔素内酯类型产品直接涂或类似方法涂在种子或块茎上。植物无论是在发芽阶段,还是在幼苗、分枝或分蘖、抽穗、开花和成熟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最好按常规喷施方法。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的水溶液,分散剂或乳化剂喷施植株。在这场合,再加上述一种或几种辅助剂与芸苔素内酯溶液、分散剂或乳化剂结合使用,就会部份或大大改善处理剂的润湿及扩散性质、渗透能力、分散能力、沉积性质、粘贴性质及悬浮能力。喷施可以用任何一种喷雾器。当植物幅原广阔时,最好用飞机进行空中低剂量喷施,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处理完。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其它一种或数种处理,如除草、农药处理结合进行。结合处理的方法是:将一种或数种其它植物激素、化肥、除草剂、消毒剂、除虫剂等加入芸苔素内酯的产品类型中。
从下面的图文并茂,会更全面了解本发明。
图1(A)-1(C)的曲线图显示了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用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处理小麦的试验结果。
图2(A)-2(C)的曲线图显示了小麦开花后用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后的粒重,并显示了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与小麦穗的某个部位结籽粒的关系的试验结果。
图3的曲线图表示小麦开花后经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测定每个小穗上的粒重的试验结果。
图4的曲线图表示小麦开花后经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测定每个小穗上粒重的试验结果。
图5的曲线图表示小麦开花后经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某几个小穗的总粒重与芸苔素内酯浓度的关系。
图6(A)和6(B)的曲线图表示大豆用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处理后,芸苔素内酯对大豆前期生长的作用。
图7(A)和7(B)的曲线图表示在大豆的一定生长阶段用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后,芸苔素内酯对大豆的光合作用及其有关因素的作用。
图8(A)和8(B)的曲线图表示在大豆的一定生长阶段用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后,芸苔素内酯对结籽的作用。
图9(A)和9(B)的曲线图表示大豆经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后,芸苔素内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本发明的方法能用以提高了禾本科作物—小麦的产量。在此情况下,萌发前的小麦种子或在开花至成熟期的小麦植株,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当一块地的小麦在各个生长阶段都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检查芸苔素内酯对小麦生长过程的影响。从小麦分蘖一开始进行喷施,当芸苔素内酯浓度提高时,结果发现分蘖穗重和主茎穗重都明显地减少。还发现,从小穗分化中期喷施芸苔素内酯,则这块地的分蘖穗重降低,而对主茎穗重没有影响。与此相反,从一开始开花喷施芸苔素内酯,则这块地的分蘖穗重和主茎穗重比对照显著增加,因此小穗上部小花结籽粒百分比提高。进一步发现,芸苔素内酯处理增加了取样小穗每一座果位置中每一籽粒的重量。用浓度10-2ppm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后,每个小穗的一个籽粒重、每个小穗的总粒重及总粒重都增加到最大量,比对照增加10%。芸苔素内酯处理使粒重大大增加,尤其是穗上部籽粒和小穗的籽粒重。这样,小麦开花前用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籽粒成熟和产量都有坏影响。但从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用芸苔素内酯处理后,小穗上部小花结籽粒百分比和小穗上部籽粒重提高,使籽粒增产。所以,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用芸苔素内酯处理,尤其是小穗上部结籽粒的百分比和粒重往往低的部位,处理后结籽粒百分比和粒重出乎意料地明显增加。实例2将证明另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小麦种子经芸苔素内酯处理,也显示了芸苔素内酯的增产效果。按照处理方法和植物种类决定芸苔素内酯浓度。如小麦,最好整株喷洒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浓度建议为约10-1-10-3ppm,芸苔素内酯处理次数按照处理方法,植物种类及施用浓度而不同。一般来说,喷施芸苔素内酯浓度为10-2ppm时,处理次数为1-5次。
现阶段还不知道这种增产效果的机理。但是按照本发明者的研究表明,幼叶中的光合效率、气孔传导(gs)和叶肉传导(gm)都得到略微促进,而哀志叶中的光合效率、气孔传导和叶肉传导等则受抑制。因此认为,由于芸苔素内酯处理,气孔传导和叶肉传导都参与了光合效率的改变。
在玉米用芸苔素内酯处理的例子里,从植株的前期抽丝阶段至结穗、长出穗丝阶段,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喷洒后,可以看到极显著的增产效果。本发明者对穗长和直径,玉米粒重,穗的行数,每行的粒数及空瘪粒数等进行了研究。在玉米刚长出穗丝的阶段,就用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喷施穗和穗丝。发现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尤其对穗的不育顶部的长度和空瘪粒数有很大影响,使玉米粒重比对照增产18-33%。在小麦的例子里,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有助于穗上部小花的结籽粒率提高,一般地这部份的小花结籽粒往往极稀少。
在用芸苔素内酯处理水稻的例子里,水稻种子浸在芸苔素内酯的水溶液中或水稻在最高分蘖期,用芸苔素内酯处理后,看到增产效果。在水稻的几个生长阶段用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的试验结果是,一块地的种子浸于10-2ppm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后,分蘖数和穗数比对照分别提高7%和15%,所以,虽然千粒重几乎没有改变,但脱壳大米增产17%(如表4所示)。当一块地的水稻处于最高分蘖期,用10-2ppm和10-4ppm浓度的芸苔素内酯进行叶面处理,每穗粒数比对照增加11-13%。所以平均穗重增加5-7%(表5)。但是,水稻在其小园锥花序形成和开花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则产量没有明显提高。关于在水稻最高分蘖期进行叶面处理后,穗的小穗结籽粒数增加率问题是从上往下数第一至第四小穗轴上结籽粒数增加率为7-9%。再往下的小穗轴上结籽粒数增加率竟高达15-17%。这说明一个事实:位置较靠下的小穗轴结籽粒往往不饱满,而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对这些籽粒的饱满起很大影响。在水稻形成小园锥花序阶段进行叶面处理,也可以看到结籽粒数增加率提高。但不如上例提高得多。因此,在水稻分蘖最旺盛阶段喷施芸苔素内酯,它的增产效果明显地表现在提高了穗下部的结籽粒率。
本发明的方法还应用于豆科作物大豆的增产。在大豆的几个生长阶段里,用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后,发现芸苔素内酯促进上胚轴、节间、叶柄和枝条等的伸长。然而,这种促进作用随器官种类和芸苔素内酯的浓度而改变,如较高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叶面积的增长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发现芸苔素内酯对第一分枝的节序,分枝数,分枝上的节数及主茎的节数影响不大。说明对器官形成没有促进作用。在大豆的第四片具三小叶的叶片展开时,以及这第四片具三小叶的叶片完全展开后施加芸苔素内酯。则提高了光合效率。大豆开花前后,用芸苔素内酯连续处理。大豆茎上每二叶位上的叶片内绿素含量增加,显示出芸苔素内酯对叶子有延缓衰老作用。关于芸苔素内酯对大豆结夹和产量的影响,作了测定试验,大豆开花前经芸苔素内酯连续处理,增加分枝上的夹数及每个豆夹里的籽粒数,这样,每一植株的总籽粒重提高了。与此相反,大豆开花后经芸苔素内酯连续处理,由于促进分枝和叶柄伸长发生弯曲,因而降低了结夹率和产量。所以,对大豆来说,处理从第三片具三小叶的叶片展开到开始开花这一阶段,就可以增加分枝上的豆夹数和每个豆夹里的籽粒数。说明芸苔素内酯对大豆有增产效果。总之,按照本发明增加豆科作物产量的方法是在大豆第三片具三小叶的叶片展开到刚开始开花这一阶段,往植株的某一部份,如花、叶子、茎、根等,或整个植株施加芸苔素内酯。如对植株的某一部份进行处理时,用芸苔素内酯的水溶液、乳化剂、或分散剂类型时,可以用浸种、喷雾、涂抹等方式进行处理。芸苔素内酯浓度按处理方法或植物种类而不同。例如大豆,最好整株喷施浓度约10-1-10-4ppm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乳化剂或分散剂。处理次数按处理方法,植物种类和所用的芸苔素内酯浓度而不等,但一般是1-5次。
关于本发明的方法用于马铃薯增产的问题,最好用浓度为10-3-10-5ppm芸苔素内酯的水溶液、分散剂或乳化剂浸块茎10-30个小时。这样,每一植株的块茎产量比对照增加10-20%。其中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为约10-4ppm。用浓度10-4ppm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整株喷施2次,这块地每株的块茎数和重量几乎与对照相同。块茎产量不增加。由此证明,块茎栽种于土壤之前用芸苔素内酯处理,适于马铃薯增产。
因为芸苔素内酯广泛存在于天然可食蔬菜中,是一种天然物质,所以关于芸苔素内酯的安全和生物降解性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举出芸苔素内酯产品类型实例和“BR处理”实例。“BR处理”是指用芸苔素内酯处理,“BR处理”将在有关各种测定指标的表和说明中使用。实例1(一种液体类型)
100毫克芸苔素内酯和10毫升Neoesterin(一种润湿剂,由Kumiai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日本出售)溶于990毫升乙醇,均匀混合配成液体产品类型。使用前,加水稀释,定容为原体积的1,000-1,000,000倍。实例2(一种乳化浓缩剂类型)
乳化浓缩剂由下列组分均匀混合而配制成:
芸苔素内酯 占重量的0.01%
二甲基甲酰胺 占重量的60%。
二甲苯 占重量的30%
Nitten(一种润湿剂,由 占重量的10%
Nissan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出售)
实例3(一种遇水分散的粉末状类型)
这种在水中分散的粉末型由下列组分充分混合并磨成粉状而配制:
芸苔素内酯 占重量的0.1%
硅藻土 占重量的85%
聚乙烯醇 占重量的5%
十二烷苯磺酸钠 占重量的9.9%实例4(一种糊状类型)
均匀混合以下组分制成糊状类型:
芸苔素内酯 占重量的0.001%
乙醇 占重量的10%
羊毛脂 占重量的90%BR处理实例1
用Asakaze小麦作复合试验。按表1所示的方法测定芸苔素内酯施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小麦所得到的效果。
100ppm芸苔素内西酯的乙醇溶液以1∶5000用Neose-terin水溶液稀释。稀释液以10-4,10-2或100ppm的浓度足量喷洒小麦整株。按常规栽培小麦。在表周期,II,III,IV中作了收割后的产量计算。
还作了五种测定指标:(1)对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2)对分蘖的影响;(3)对抽穗的影响;(4)对穗重的影响;(5)对主茎上穗结籽粒的影响。
下面逐一说明试验测定结果。另外,试验周期II,III和IV的结果分别表示在图1(A),1(B),1(C)中。试验IV的结果还图示于图2(A),2(B),2(C)及图3-5中。试验结果:(1)对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浓度为10-2或100ppm时,叶鞘和根的伸长被强烈抑制,而根数有一些增加。(2)对分蘖的影响
在试验周期II和III中,当芸苔素内酯浓度较高时,分蘖数增加。但另一方面,生产茎的百分比减少,所以生产茎数减少。(3)对抽穗的影响
在试验周期II中,BR处理延迟抽穗时期。
表1 试验方法
复合试验 | 栽培方法 | BR处理方法 |
IIIIIIIV | (A)培养四上(B)播于2升盛土的烧杯中播种深度:5cm于1984年1月12号盆播种子。花盆放入温室至3月3号,然后放室外。盆播种子于1983年11月4号,花盆放在室外。同上 | 用一定浓度的BR水溶液浸种24小时从3月3号(分蘖开始)到4月20号(开始抽穗,4月29日)期间,BR水溶液处理7次从3月3号(小穗分化中期)到4月20号(开始抽穗,4月27日)期间,BR水溶液处理7次从5月2号(开花开始)至30号期间,BR水溶液处理5次 |
注:(1)“BR”指芸苔素内酯
(2)在试验周期II,III,IV中,于6月8号收割小麦。(4)对穗重的影响
试验周期II中,当芸苔素内酯浓度提高时,分蘖的穗重和主茎的穗重大大减少了。在试验周期III中,BR处理使分蘖的穗重减少,但主茎的穗重没有看到有什么变化。在试验周期IV中,BR处理使分蘖的穗重和主茎的穗重明显增加。(5)对主茎上穗结籽粒的影响
试验周期IV中,BR处理使小穗上部小花结籽粒的百分比提高。而且,BR处理使取样小穗的每一结籽粒位置上一个籽粒的重量、穗的上、中、下三部份每个小穗的粒重以及每个小穗的总粒重都增加了。浓度为102ppm的BR处理使总粒重增加到最大,比对照提高10%。发现BR处理使粒重增加在小穗和穗上部籽粒的粒重增加尤为突出。
图1(A),1(B),1(C)的曲线分别表示于试验周期II,III,IV的结果。左边纵坐标表示每盆的总穗重(单位为支/盆)。右边纵坐标表示每盆的分蘖穗重或主茎穗重(单位为支/盆)。这三个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处理所使用的芸苔素内酯(单位为ppm)。实线上带黑点(-·-·-)表示总穗重。虚线上带空心三角形(…△…△…)表示主茎的穗重。虚线上带空心圆圈(…○…○…)表示分蘖的穗重。一垂直线段表示平均值间的最小误差(p=0.05)。括弧里的值为对照为100时的相对数值。从图1(A),1(B)可以清楚看出,当试验周期II、III中的芸苔素内酯浓度增加时,穗总重减少。
图2(A),2(B),2(C),3,4,5表示试验周期IV的结果:芸苔素内酯对主茎上穗结籽粒的影响。图2(A),2(B),2(C)表示粒重以及芸苔素内酯处理浓度分别与穗上、中、下三部位上小穗顶部可育小花结籽粒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在图2(A),2(B),2(C),3、4中,穗的上部小穗(上部小穗)指的是从顶部小穗往下数第三个小穗;穗下部的小穗(下部小穗)指的是从底部小穗往上数第三个小穗。图2(A),2(B),2(C)中,小穗籽粒的位置按以下任意确定:最底层位置定“a”,依次向上定“b”、“c”,“d”。左边纵坐标表示粒重(G.W.单位毫克),右边纵坐标表示顶部可育小花结籽粒的百分数(G.S.)。横坐标表示芸苔素内酯处理浓度(单位:ppm)。图2(A)中,实线
a(-●-●-)表示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上部小穗最靠下位置结籽粒的结果。虚线
b(…○…○…)表示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上部小穗的b位置结籽粒的结果。线
c(…▲…▲…)加“G.S.”标记表示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上部小穗的c位置结籽粒的“G.S.”。线c(-△-·-△-)标有“ G.W.”表示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上部小穗的c位置结籽粒的“G.W.”。图2(B),2(C)中,线
a、
b与图2(
A)中线
a、
b的意义相同。线
c(-△-·-△-)表示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中、下部小穗的d位置结籽粒的“G.S.”。线
d(-□-·□-)标有“G.W.”表示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中、下部小穗的“d”位置结籽粒的“G.W.”。图2(A)没有线d是因为上部小穗只有3个籽粒。相反地,图2(B),2(C)有线d是因为中、下部小穗上结4个籽粒。
图3曲线表示在一定浓度芸苔素内酯的条件下,每个小穗的粒重。图中纵坐标代表每小穗的粒重(以毫克为单位)。横坐标代表芸苔素内酯浓度(以ppm为单位)。线(--●--●--)表示中部小穗,线(-△-△-)表示下部小穗,线(-○-·-○-)表示上部小穗。
图4曲线表示在一定浓度芸苔素内酯的条件下,每个小穗的粒重(以百分比为单位)。纵坐标代表每个小穗的粒重(以百分比为单位)。横坐标代表芸苔素内酯浓度(以ppm为单位)。线(-●--●-,-△-△-,-○-·-○-)与图3的意义相同。
图5曲线表示穗上、中、下部的小穗结籽粒的总粒重与芸苔素内酯浓度的关系。纵坐标代表上、中、下部位的小穗(上、中、下部小穗)结籽粒的总粒重(毫克)。横坐标代表芸苔素内酯浓度(ppm)。图5中,一段垂直线段表示平均值间的最小误差(p=0.05)。括弧里的数值为对照是100时的相对值。实例2
小麦种子(Norin61号品种)用芸苔素内酯浸泡方法处理,种子萌发前浸入不同浓度(10-1,10-3,10-5ppm)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中12小时。浸泡时同时加种子消毒剂。浸泡后种子用水冲洗,室温下干燥2天。然后作下述试验:
取一只立方形盆,60cm长,60cm宽,40cm深。盛入洪积土壤。盆中播种小麦种子3行,每行30颗种子。覆盖3cm厚的洪积土。种后2个月,测定穗总重和穗总数,计算一个穗重。试验结果如下面表2所示。
表2
剂 | 浓度(ppm) | 穗的总重 | 穗总数 | 一个穗重 |
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对照 | -10-110-3- | 116112100 | 101100100 | 115112100 |
注:表内结果为对照是100时的相对值。
从表2可以证明,当种子经芸苔素内酯处理,穗的总重和一个穗重都大大增加了。实例3
温室栽种玉米(Zea mays)。从玉米刚抽丝阶段起,以足量浓度为10-4,10-2或100的芸苔素内酯喷洒玉米穗和穗丝1-3次。试验条件如下:
玉米品种:Honey Bantam
试验范围:每块地3株
土壤:冲积壤土
喷洒间隔期:从早期抽丝阶段,每隔一周喷洒1-3次。
研究时间: 第三次喷洒那天之后一周后取样研究。
测定指标:玉米穗的长度、直径、重量,穗顶端不育部份的长度,每列粒数,每个穗列数,空瘪籽粒数和总籽粒数。
表3说明试验结果。下面是每个测定指标的详细结果。(1)对穗长的影响:
芸苔素内酯处理使穗长增加幅度为0-15%。(2)对穗直径的影响:
在每块实验地,芸苔素内酯处理都使穗直径增加幅度为2-14%。(3)对穗顶端不育部份长度的影响:
试验地喷洒芸苔素内酯水溶液2次或3次。穗顶端不育部份长度大大变短。特别是施用芸苔素内酯浓度为100ppm时,穗顶端不育部份长度比对照短39-46%。如试验地施用芸苔素内酯浓度为10-4ppm,则穗顶端不育部份长度短25-36%。因此,芸苔素内酯处理明显增强玉米穗的成熟。(4)对穗重的影响:
每一块试验地的穗重都比对照增加了。及浓度为100ppm,10-2ppm和10-4ppm的芸苔素内酯处理,使穗重分别增加25%33%和18%(喷洒1-3次后的平均值)。5)对每列籽粒数的影响:
芸苔素内酯处理使每列籽粒数(指籽粒竖直排成一列的数)增加幅度为0-13%。(6)对穗行数的影响:
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穗的行数(籽粒在同一水平面排成一行的数没有影响。(7)对空瘪籽粒数的影响:
观察到对空瘪籽粒数方面有明显效果。当实验地施用芸苔素内酯浓度为100ppm时,空瘪籽粒数与对照相比为不到10%。当实验地施用芸苔素内酯浓度是10-2ppm或10-4ppm时,空瘪籽粒数分别是11-24%或15-35%。(8)对总籽粒数的影响:
芸苔素内酯处理使总籽粒数增加幅度为10-25%。
上述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抽丝阶段进行芸苔素内酯处理,使除了穗行数之外的各项指标都提高了,总之,对玉米增产的效果是由穗不育顶部长度的缩短和空瘪籽粒数的减少来达到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对这两项测定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两项测定指标的变化很大。因此认为,芸苔素内酯处理促进了通常不易成熟的顶端部份籽粒的成熟,并减少了空瘪籽粒数,从而达到了使玉米增产的效果。
表3
芸苔素内酯浓度(ppm)和喷洒次数 | 穗长(cm) | 穗直径(cm) | 穗的顶端不育部分的长度 | 穗重(克) |
100 123 | 19,3(107)18.8(104)19.2(107) | 4.3(102)4.5(107)4.5(107 | 1.9(68)1.1(39)1.3(46) | 196(115)215(126)226(133) |
10-2 123 | 18.5(103)19.2(107)20.7(115) | 4.7(112)4.8(114)4.6(109) | 1.9(68)2.0((71)2.3(82) | 216(127)225(132)236(139) |
10-4 123 | 19.3(107)18.7(104)18.0(100) | 4.5(107)4.5(107)4.4(105) | 2.3(82)0.7(25)1.0(36) | 220(129)204(120)181(106) |
对照 | 18.0(100) | 4.2(100) | 2.8(100) | 170(100) |
表3(续)
芸苔素内酯浓度(ppm)和喷洒次数 | 每行粒数 | 每穗的行数 | 空瘪籽粒数 | 总粒数 |
100 123 | 43(108)41(103)42(105) | 12(92)13(100)14(108) | 4(7)2(4)5(9) | 512(110)531(114)583(125) |
10-2 123 | 40(100)41(103)43(108) | 14(108)13(100)13(100) | 6(11)10(19)13(24) | 554(119)523(112)546(117) |
10-4 123 | 45(113)44(110)41(103) | 12(92)13(100)13(100) | 8(15)16(30)19(35) | 532(114)556(119)514(110) |
对照 | 40(110) | 13(100) | 54(100) | 466(100) |
注:括弧里的数值是对照作为100时的相对数(以百分比为单位)
实例4
此例说明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水稻种子直接种在稻田里。在催芽以前,水稻种子(品种:Musashi kogane)先用10-2ppm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浸泡24小时,种子于30℃萌发。然后以10∶8的比例用Calper(Hodogaya化学有限公司,日本)涂种子。直接栽种于已灌水稻田。试验条件如下:
播种日期:1984年5月11号
播种方式:在已灌水稻田里,以1.5cm间距行播(行间距30cm)
种子播种深度:1cm(用洪积土壤覆盖)
种子播种量:500克/公亩
面积:20m2/块地(重复一次/试验)
收获日期:10月2号
测定指标:株高和分蘖数(7月24号),带壳水稻籽粒重、千粒重、穗数(收获后)。
表4为试验结果。下面是单项测定指标的一般估算。
平均株高不受芸苔素内酯处理多少影响。但分蘖数比对照增加7%。处理地块的穗数比对照增加15%。没有观察到千粒重有改变。所以,单位试验面积的带壳水稻谷粒重量比对照增加17%以上。
表4
芸苔素内酯处理催芽前的种子后,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芸苔素内酯浓度ppm | 平均株高cm% | 分蘖数% | 带壳水稻谷粒重克/3.3米2% | 千粒重克% | 穗数数/3.3米2% |
10-2对照 | 67.8(101)67.1(100) | 1275(107)1192(100) | 2018(117)1725(100) | 21.3(99)21.52(100) | 910(115)791(100) |
注:括弧里的数值(当百分比)是对照为100时的相对数。
实例5
水稻(品种:Musashikogane)为材料。芸苔素内酯水溶液浓度为10-2或10-4ppm,在水稻某生长阶段进行叶面喷洒。生长阶段如最高分蘖期,幼小园锥花序形成阶段以及开花阶段等。为考定芸苔素内酯对增产的效果及其施用时间,试验条件如下:
移栽时间:1984年5月17号
开始抽穗时间:8月12号
收获时间:10月8号
试验地区:稻田
试验面积:10m2/块地(重复一次/试验)
喷洒时间:分蘖最高期
(6月27号)
幼小园锥花序形成阶段
(7月20号)
开花(8月14号)
喷洒溶液量:15升/公亩
测定指标:产量、穗数、平均穗重、千粒重,每个穗及小穗的籽粒数。
收获每块地的20个穴水稻。考定产量,穗数、平均穗重,千粒重和每个穗的籽粒数。检查每个整穗的籽粒数、穗顶部往下数第1-4个小穗(上部第1至第4小穗)的籽粒数及第4小穗以下的小穗结籽粒数。
试验结果列在表5、表6中。下面简述一下。
一块地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在田间水稻最高分蘖期阶段整株喷洒。穗数没有改变,但每穗籽粒数在每个浓度下比对照增加11-13%。这样,处理地块中穴的平均穗重增加5-7%。因此,在任何浓度芸苔素内酯的条件下,使每20穴的穗重增产效果高达10%。在这一例中,从穗顶部往下数第1至第4小穗的籽粒数比对照增加7-9%。与之相比的是,下部小穗的籽粒数比对照增加15-17%。说明穗下部结籽粒的增长率提高了。在幼小园锥花序形成阶段进行喷洒的实验地,无论芸苔素内酯的浓度如何,第4小穗以下的小穗籽粒数增加9%。在分蘖最旺盛阶段进行喷洒的实验地,穗顶部第1至第4小穗籽粒数仅增加2-3%。所以与对照相比,每个穗的籽粒数增加5-6%。而千粒重比对照实验地略降低为98%,每20个穴的穗重与对照几乎相等。在开花阶段进行喷洒的实验地,平均穗重,千粒重及籽粒数都和对照相同,两块地每20穴的穗重没有差别。实例6
一组盛土的花盆栽种大豆种子(品种:Enrei)每盆间苗至2或3棵。在大田条件下按表7所示方法进行试验。100ppm的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以1∶5000用Nitten水溶液稀释。稀释后的芸苔素内酯溶液以足量浓度为10-2或100ppm喷洒整株大豆幼苗。按常规方法栽培大豆。每周更换花盆的位置。
考定试验周期I-IV的每一测定指标,如表7。表7中,按每一测定指标列出试验结果。试验周期I-IV中取得的试验结果列于表8、9并图示6-9中。
表7
BR处理方法 测定指标
试验周期III | 发芽后,每盆的3株,在初生叶展开阶段,BR连续处理植株两天。于6月15号播种。发芽后,每盆(1/5000公亩)定2棵苗。施2克复合化肥(N、P2O5、K2O的比例为12∶15∶15)作为基肥。于第4片具三小叶的叶片展开和第3片具三小叶叶片完全展开时,用BR连续处理两天。 | BR处理两周后,检查植株的生长状况。在实验地的植株第4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时,用BR处理。处理10天后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片内有关因子。处理20天后,测定植株生长状况。另一块实验地的植株第4片具三小叶叶片完全展开时,BR处理。处理的第二天测定叶片内光合作用及其它有关因子。 |
(续表7)
BR处理方法 测定指标
试验周期II | 于6月16号播种。每盆(1/2000公亩)定3棵苗。施8克化肥(N,P2O5、K2O的比例为12∶15∶15),施4克硫酸镁钾(K∶Mg=55∶100)。从第3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到开花阶段,每隔6天BR处理4次。 | 10月3号收获。考定植株某部位的大小,产量成份和种子重量。 |
IV | 与试验周期III的播种、施肥同。从开花到成熟阶段,每间隔6天BR处理7次。 | 同试验周期III。 |
表5 在大田水稻的生长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增产效果
喷洒时间 | 芸苔素内酯浓度ppm | 产量(每块地20个穴的穗重)克(%) | 20个穴的穗数(%) | 穗重的平均值克(%) |
分蘖最旺盛阶段 | 10-210-4 | 1567(110)1.568(110) | 9.94(104)975(102) | 1.56(105)1.59(107) |
幼小园锥花序形成阶段 | 10-210-410-2 | 1426(100)1440(101)1439 | 927(97)947(99)974 | 1.51(102)1.52(102)1.47 |
开花 | 10-4 | (101)1425(100) | (102)946(99) | (99)1.50(101) |
对照 | - | 1425(100) | 956(100) | 1.49(100) |
表5续)
喷洒时间 | 千粒重克(%) | 籽粒数 | ||
一个穗(%) | 从上往下数第一至第四个小穗轴(%) | 第四个小穗轴以下(%) | ||
分蘖最旺盛阶段 | 24.6(98)24.8(99) | 69.1(113)67.9(111) | 36.8(100)36.2(107) | 32.0(117)31.5(115) |
幼小园锥花序形成阶段 | 24.5(98)24.5(98) | 64.2(105)64.9(106) | 34.4(102)34.8(103) | 29.9(109)29.8(109) |
开花 | 24.7(99)24.8(99) | 61.3(100)64.3(105) | 34.1(101)34.8(103) | 27.1(99)29.3(107) |
对照 | 25.1(100) | 61.2(100) | 33.8(100) | 27.4(100) |
表6
大田水稻经芸苔素内酯处理后的穗重分布
(在分蘖最旺盛阶段喷洒)
(A)
BR浓度(ppm) | 穗重(克) | ||||||||
0~0.75 | 0.75~1.0 | 1.0~1.25 | 1.25~1.5 | 1.5~1.75 | 1.75~2.0 | 2.0~2.25 | 2.25~2.5 | 2.5~ | |
10-210-4 | 3.32.3 | 5.16.5 | 11.49.0 | 16.619.7 | 21.121.4 | 21.123.6 | 14.712.6 | 5.74.6 | 1.00.7 |
对照 | 3.5 | 8.1 | 15.4 | 20.4 | 24.3 | 18.4 | 6.5 | 2.7 | 1.2 |
(续表6)
(B)
注:(1)“BR”指的是芸苔素内酯。
BR浓度(ppm) | 穗重(%) | |||||||
0~0.75 | 0~1.0 | 0~1.25 | 0~1.5 | 0~1.75 | 0~2.0 | 0~2.25 | 0~2.5 | |
10-210-4 | 3.32.3 | 8.48.8 | 19.817.8 | 36.437.5 | 57.558.9 | 78.682.1 | 93.394.7 | 99.099.3 |
对照 | 3.5 | 11.6 | 27.0 | 47.4 | 71.7 | 90.1 | 96.6 | 99.3 |
(2)表(A)中,黑线上方各格内穗重之间差0.25克。
(3)表(A)中,每个数值表示总穗重的百分比(在相应重量范围内)。
(4)表(B)中,每一数值为表(A)中相应范围内数值的总和,以百分比为单位。试验结果:1.BR处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按照试验周期I-IV的方法,在大豆生长的几个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从而确定在大豆生长的每一阶段芸苔素内酯的作用。(1)、在幼苗阶段用BR处理(初生叶展开阶段)(试验周期I):
在浓度为100ppm的情况下,上胚轴伸长比对照加速43%,但初生叶和第一片具三小叶叶片的展开受抑制为11-14%。在浓度为10-2ppm的情况下,观察到每一器官的生长都被促进了一些,但BR处理没有很大效果。(2)、在幼苗阶段用BR处理(在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阶段)(试验周期II):
(a)、茎的生长:当浓度为10-2ppm时,第三节间的伸长(迅速伸长阶段的中期)和第四节间的伸长(迅速伸长阶段的初期)被促进分别比对照为45%和65%。由于BR处理,第二节间的伸长(伸长末期)被突然抑制。当浓度为100ppm时,对伸长阶段中期节间伸长的促行作用比浓度为10-2ppm时的作用要弱。并且它对伸长阶段末期节间伸长的抑制作用更强了。
(b)、叶片的生长:浓度为10-2ppm的BR处理,没有观察到它对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的叶面积、干重和叶柄长度有什么影响。浓度为100ppm的BR处理,则对这些因素有很大影响。浓度为100ppm时,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的叶面积和干重比对照减少19%,而叶柄长度比对照长12%。
(3)、在第三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到开始开花阶段,BR连续处理(试验周期III):
浓度为100ppm的BR连续处理,叶面积变小而叶柄变长,如表8所示。在这一方面,试验周期III与试验周期II和I相似。BR处理对植株部位的其它大小因素没有很大影响,如表9所示。BR处理对第一分枝的节序、分枝数分枝上的节数及主茎上的节数等几乎没有影响。(4)、在开始开花到成熟阶段,BR连续处理(试验周期IV):
本试验结果与试验周期II的结果基本相同。2.BR处理对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1)、在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前BR处理:
在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阶段进行BR处理。处理后10天测定。光合效率(CER)稍有提高,当浓度为10-2ppm时,叶绿素含量(Chl atb)和叶肉传导(gm)略微增加,而气孔传导(gs)没有变化。而浓度为100ppm,气孔传导比对照减少12%。(2)、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完全展开后BR处理:
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完全展开后进行BR处理。处理后第二天测定。当浓度为10-2ppm时,光合效率提高10%,当浓度为100ppm时,光合效率提高13%与对照比)。“gm”和“gs”值比对照也提高一点。BR处理后10天测定叶绿素含量没有改变。
开花前后,BR连续处理。所有处理地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有一
表8
注:(1)“BR”指芸苔素内酯。
(2)每个数值为测定10片叶子的平均值。
(3)在“茎上叶片位置”这一列下面,每一叶片完全展开后开始计算天数。如:3(第三片具三小的叶子)处理40天;5(第五片具三小叶的叶子)处理36天;7(第七片具三小叶的叶子)处理55天;10(第十片具三小叶的叶子)处理46天。
(4)括弧里的数值是当时对照为100时的相对数(以百分比为单位)。
表9
BR连续处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试验周期 | BR浓度(ppm) | 主茎 | 第一分枝的节序 | 分枝数(每株) | 分枝上的节数(每株) | ||
茎长(cm) | 节数 | 平均节长(cm) | |||||
III(开花前BR处理) | 010-2100 | 57.657.763.2 | 13.513.513.6 | 4.274.274.65 | 3.53.43.1 | 8.88.68.9 | 23.925.225.8 |
IV开花后BR处理) | 010-2100 | 58.959.560.0 | 13.413.613.5 | 4.404.384.44 | 3.53.63.2 | 8.68.68.7 | 24.925.125.9 |
表9(续)
试验周期 | 分枝长度(cm) | ||||
1 | 2 | 3 | 4 | ||
III(开花前BR处理) | 21.825.522.2 | 21.226.121.6 | 19.419.918.2 | 15.115.413.5 | |
IV(开花后BR处理) | 27.731.029.9 | 28.029.730.7 | 19.720.024.2 | 13.713.919.7 |
注:(1)“BR”指芸苔素内酯。
(2)每个数值为每次处理8盆,每盆有3株的测定值的平均值。
(3)在分枝长度这一栏中,数字1,2,3,4分别代表第1,第2,第3和第4分枝。
点提高,说明BR有阻止叶片衰老的效果,如表9所示。3.BR处理对结夹,结籽和产量的影响:
大豆植株开花前用芸苔素内酯连续处理(试验周期III),没有发现处理植株的总夹数与对照有什么差别。但是分枝的夹数与主茎上的夹数之比有很大改变。BR处理后,主茎上的夹数比对照减少16-18%。与此相反,分枝上的夹数比对照增加12%。还发现经BR处理,每个夹的籽粒数增加6-9%。
在试验周期IV中,大豆植株开花后用芸苔素内酯连续处理。看到当浓度为10-2ppm时,处理地块的每株总夹数、分枝夹数与主茎夹数之比与开花前处理(试验周期II)的效果一致。只是分枝夹数与主茎夹数之比值变小了。当处理地块的浓度为100ppm时,每株分枝和主茎上的结夹数都比对照减少。而BR处理对每个夹中的籽粒数没有影响。(2)、对产量的影响:
在试验周期III中,每盆主茎上的粒重经BR处理比对照减少15%,但分枝上的粒重却增加18-21%。这样每盆的总粒重增加8%。由于BR处理,主茎的每颗籽粒重减轻3-5%,但没有看到分枝经BR处理后有什么变化。
在试验周期IV中,每盆经BR处理,分枝的粒重没有改变,而主茎的粒重当浓度为10-2ppm时减轻9%,当浓度为100ppm时,减轻20%(均比对照)。所以,每盆的总粒重分别减少3%和8%。无论是分枝还是主茎上结籽粒的每颗粒重,比对照无明显不同。
图6(A),6(B)分别表示了试验周期I和II的结果。图6(A)的曲线是平均图示数值,当大豆幼苗处于初生叶没开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两次。处理后两周,检查每盆的3株(一次处理5盆),并取得数据。图6(B)的曲线也是平均图示数值,当大豆幼苗处于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阶段,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两次,处理后三周,检查每盆的2株(一次处理5盆)。图6(A)中,左边纵坐标代表叶面积(cm2),右边纵坐标代表除叶片外各种器官的长度(cm)。图中线上带园圈代表叶片,线上带黑点代表除叶片外的器官。线
a代表第一片具三小叶叶片,线
b代表初生叶,线
c代表第二片具三小叶叶片。另一方面,线
d代表上胚轴,线
e代表下胚轴,线
f代表第一个节间,线
g代表第二个节间。图6(B)中,左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以cm2为单位的叶面积,左边纵坐标的下半部份代表以cm为单位的叶柄长度。右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以克为单位的叶片干重,而右边纵坐标的下半部份代表以cm为单位的节间长度。线
a为叶面积,线b为叶片干重,线
c为叶柄长度。关于节间长度,靠近实线带黑点的数字代表相应的节间。如:线2代表第二个节间,线5代表第五个节间。在图6(A),6(B)中,横坐标代表处理所用的芸苔素内酯浓度(ppm为单位)。从图6(A)明显看出,经芸苔素内酯处理,叶片扩张受到强烈抑制,而上胚轴伸长受到很大影响,对其它器官的生长没有影响。图6(B)说明,由于芸苔素内酯处理,使叶片面积和干重都减少了。但叶柄长度增加,并且发现对节间长度有很大影响。
在图7(A)、7(B)中,左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以CO2毫克/平方分米/小时为单位的光合效率(CER)左边纵坐标的下半部份代表叶肉输导(gm),以cm/秒为单位,右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以厘米/秒为单位的气孔传导(gs),右边纵坐标的下半部份代表以毫克/平方分米为单位的叶绿索含量。图7(A)、7(B)中的横坐标代表处理所用的芸苔素内酯浓度,以ppm为单位。图7(A)和7(B)的曲线代表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其有关因素的影响。图7(A)表示平均图示数值。当大豆植株的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展开时,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两次。处理后10天,从每个处理地块取4片叶子检查,取得数据。图7(B)表示平均图示数值。当大豆植株的第四片具三小叶叶片完全展开后,用芸苔素内酯处理两次。处理的第二天,从每一处理地块取4片叶子检查。
图8(A)、8(B)表示芸苔素内酯处理对大豆结夹结籽粒的影响。图8(A)中,曲线代表试验周期III的平均图示数值。大豆植株开花前用芸苔素内酯重复处理(可处理到4次)。收获后检查每盆的3株(一次处理8盆)。图8(B)中,曲线代表试验周期IV的平均图示数值。大豆植株开花后用芸苔素内酯处理至7次。收获后检查每盆的3株(一次处理8盆)。图8(A)、8(B)中,左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每株的总夹数,左边纵坐标的下半部份代表每株的分枝结夹数。右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每株主茎上的结夹数,右边纵坐标的下半部份代表每个夹里的籽粒数。图8(A)、8(B)中,横坐标代表处理所用的芸苔素内酯浓度(单位为ppm)。括弧里的数值为对照是100时的相对值。为方便起见,分枝的数据以断续线带黑点表示,主茎的数据以实线上带园圈表示。
图9(A)、9(B)表示试验周期III和IV中,芸苔素内酯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图9(A)和9(B)中左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总粒重(单位是克/盆),中间部份代表分枝上的籽粒重(单位是克/盆),下半部份代表分枝上的每一颗籽粒重(单位是克/籽粒)。右边纵坐标的上半部份代表主茎的粒重(单位是克/盆),下半部份代表主茎上的每颗籽粒重(单位是克/籽粒)。图9(A)和9(B)的结果是每盆3株(一次处理8合)的平均值。括弧里的数值是对照为100时的平均值。在图8(A)和8(B)中,分枝的数据以断续线上加黑点表示,主茎的数据以实线上加园圈表示。一段垂直线段代表平均值间的最小误差(p=0.05)。实例7
马铃薯(品种:Danshaku)的一块块茎分为三部份。每一部份浸入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24小时后,种入土壤。一块地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洒。在开花阶段整株喷洒10-4ppm浓度的芸苔素内酯两次。收获后,研究表明,每株块茎数和块茎重体现了芸苔素内酯的增产效果。所用试验条件如下:
栽种日期:1985年3月8号
试验地点:作物大田
试验面积:60cm×4米/块地(三次重复)
土壤:火山灰土壤
处理:(浸泡处理)
栽种前一天,马铃薯的一个块茎分为三部份,分别用10-3、10-4或10-5ppm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浸泡24小时。
(叶面处理)
开花阶段,用10-4ppm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溶液整株喷洒两次,以每株2 0毫升的量喷洒。
测定指标:每株块茎数和块茎重(扔掉比乒乓球小的块茎)。
试验结果列于下面表10中。对每个测定指标简述一下。
块茎经浸泡处理的地块,块茎数在每级浓度的情况下都比对照增加17-20%。另一方面,在浓度为10-4ppm芸苔素内酯的地块,块茎平均重量略有增加,而浓度为10-3和10-5ppm时,地块的块茎平均重量略有减少。因此,在浓度为10-3、10-4和10-5ppm的地块,每株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6%、20%和10%。故认为,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每株的块茎数增加了。
与浸泡处理的地块相反,用叶面处理的地块,块茎平均重量有些降低,虽然观察到每株块茎数略有增加。因此,叶面处理的地块,每株产量与对照几乎相等。
可以理解为:前面的典型实例在现有说明书的范围内可以变动,范围包括植物种类和熟练工作人员人工的处理条件。这样才能取得基本相同的结果。
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许多很不相同的具体化内容。因此可以认为,本发明不局限特定方面的具体化内容,除非附有权利要求。
表10 芸苔素内酯对马铃薯增产的影响
芸苔素内酯处理 | 芸苔素内酯浓度(ppm) | 每块地的株数 | 块茎数 | 每块地产量(公斤) | 每株的块茎数 |
浸泡处理 | 10-310-410-5 | 484649 | 357336354 | 30.930.429.9 | 7.44(120)7.30(118)7.22(117) |
叶面处理 | 10-4 | 48 | 308 | 26.9 | 6.42(104) |
对照 | - | 48 | 297 | 26.4 | 6.19(100) |
注:(1)括弧里的值是对照为100时的相对数(以百分比为单位)。
(2)对照的块茎不经浸泡就种入土壤中。
表10(续)
芸苔素内酯处理 | 块茎平均重 | 每株产量(克) |
浸泡处理 | 86.6(97)90.5(102)84.5(95) | 664(116)661(120)610(110) |
叶面处理 | 87.3(98) | 560(101) |
对照 | 88.9(100) | 550(100) |
注:(1)括弧里的值是对照为100时的相对数(以百分比为单位)。
(2)对照的块茎不经浸泡就种入土壤中。补正文件名称 页 行 补正前 补正后权项 1 结构式有错 已补正说明书 1 同上 同上
2 倒6 Cryza Oryza
2 倒4 茶(Thea sinehsis) 茶(Thea sinensis)
3 2~3 〔J.W·M:tctchel和 〔J.W.Mitchel和L.E.
L.E.Gregorl, Gregory,
3 5~6 马铃薯(solanum tn-马铃薯(
berosum)〔sciencl,
3 10 多了“23S” 删去“23S”
6 漏了结构式(r) 已补上
9 1 101-104 101-104
15 倒4 Neose- Neoes
18 12 浓度为102ppm 浓度为102ppm
18 (…△…△…)…(…○…○…) (△△)(○○)
19 9 “b”“c”“d”。 “b”“c”“d”在图2(A),2(B),2(C)
左边纵坐标表示 中,左边纵坐标表示
19 13 虚线b(…○…○…) 虚线b(○○)
20 (Norin61号品种) (Variety61号品种)
20 倒2 种后2个月, 种后7个月,
25 倒2 40(110) 40(100)
31 漏了“注:“BR”表示芸
苔素内酯” 已补上
32 4 9.94 994
32 一横线划错 已补正
33 6 (100) (109)
33 漏了“注:括弧里的数
值是对照作为100时
的相对数(以百分比为 已补上
单位)”37 倒8 (chl atb) (chl a+b)39 表8(续)漏了部分数字 已补上42 2~3 漏了“(1)对结夹和结的
影响”: 已补上
Claims (1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作物是禾本科作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禾本科作物在它们的开花-成熟时期,用结构式I的化合物处理。
4.按照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禾本科作物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5.按照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禾本科作物是玉米(Zea Mays)。
6.按照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禾本科作物是水稻(Oryza Sativa)。
7.按照权利要求1,2和6所述的方法,其中小麦(Trit-icum aestivum)在发芽前,用结构式I的化合物处理。
8.按照权利要求1,2和6所述的方法,其中水稻(Oryzasative)在发芽前,用结构式I的化合物处理。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作物是豆科作物。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豆科作物在第三片具三小叶叶片出现至开始开花阶段,用结构式I的化合物处理。
11.按照权利要求9和10所述方法,其中豆科作物是大豆(Glycine max)。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作物是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马铃薯块茎在栽种入土壤之前,以结构式I的化合物处理整个块茎或切成几小块的块茎。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一种药剂,其中结构式I的化合物是以水溶液形式存在于药剂中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6537/85 | 1985-05-31 | ||
JP60116537A JPS61277601A (ja) | 1985-05-31 | 1985-05-31 | 豆科作物の増収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5107591A true CN85107591A (zh) | 1986-11-26 |
Family
ID=1468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85107591 Pending CN85107591A (zh) | 1985-05-31 | 1985-10-12 | 作物增产的一个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S61277601A (zh) |
CN (1) | CN8510759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2641C (zh) * | 2003-11-25 | 2007-01-03 | 任百岩 | 一种燕麦的高产栽培方法 |
CN103141251A (zh) * | 2013-02-28 | 2013-06-12 |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天然芸苔素内酯在辣椒上的应用 |
CN106171382A (zh) * | 2016-07-01 | 2016-12-07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白及幼苗假鳞茎快速膨大的方法 |
CN108235853A (zh) * | 2017-12-31 | 2018-07-03 |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水稻穗重的施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61082A (ja) * | 2006-12-27 | 2008-07-17 | Kao Corp | マメ類の増収栽培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90578A (ja) * | 1981-11-24 | 1983-05-30 | Sumitomo Chem Co Ltd | 新規ステロイド類の製造法 |
-
1985
- 1985-05-31 JP JP60116537A patent/JPS61277601A/ja active Pending
- 1985-10-12 CN CN 85107591 patent/CN8510759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2641C (zh) * | 2003-11-25 | 2007-01-03 | 任百岩 | 一种燕麦的高产栽培方法 |
CN103141251A (zh) * | 2013-02-28 | 2013-06-12 |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天然芸苔素内酯在辣椒上的应用 |
CN103141251B (zh) * | 2013-02-28 | 2019-03-19 |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天然芸苔素内酯在辣椒上的应用 |
CN106171382A (zh) * | 2016-07-01 | 2016-12-07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白及幼苗假鳞茎快速膨大的方法 |
CN106171382B (zh) * | 2016-07-01 | 2019-04-12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白及幼苗假鳞茎快速膨大的方法 |
CN108235853A (zh) * | 2017-12-31 | 2018-07-03 |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水稻穗重的施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S61277601A (ja) | 1986-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uang et al. | Why high grain yield can be achieved in single seedling machine-transplanted hybrid rice under dense planting conditions? | |
CN1157117C (zh) | 一种具有抗逆助长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 |
CN1120663C (zh) | 含2-咪唑啉-5-酮杀真菌剂的新组合物 | |
US20230247993A1 (en) |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 |
CN1212765C (zh) | 一种水稻抗倒伏制剂 | |
CN85107591A (zh) | 作物增产的一个方法 | |
Tarova et al. | Agro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ew apple clonal rootstocks of the Michurinsk State Agrarian University selection using different breeding methods | |
CN106857229B (zh) | 一种英国小麦种质的利用方法 | |
CN1030817C (zh)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
CN105103829A (zh) | 一种湿地植物小叶章的室内人工培养方法 | |
CN1870892A (zh) | 通过调节植物激素水平、比率和/或辅因子来改善植物生长和作物生产力的方法 | |
CN1529550A (zh) | 用于提高农作物产率的包括多萜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提取方法 | |
CN1281131C (zh) | 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法和用途 | |
Tiver et al. | STUDIES OF THE FLAX PLANT 2.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DROUGHT ON GROWTH AND OIL PRODUCTION IN A LINSEED VARIETY. | |
AU2011244984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rooted cutting of plant of the genus Eucalyptus and method for raising mother tree of the plant of the genus Eucalyptus for cutting | |
CN112493121A (zh) | 一种适用于高产油用牡丹实生选种方法 | |
Oves et al. | In vitro tuberization in potato varieties of different ripe time | |
Mitrofanov et al. | Mobile forms effect of nutrients on grain yield productivity in crop rotation on soil-protecting experimental plot | |
Tulinov et al. | Assessment of the parameters of adaptability of individual populations of the cocksfoot in the Arctic region | |
Bodjona et al. | Macro-propagation of Dessert Bananas (Dankodu and Tsikodu) and Plantain (Savé)(Musa) spp. by PIF Technique in Togo, West Africa | |
Çil | Breeding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Assisted With Speed Breeding & Drough Tolerance Tests | |
Baldin et al. | Endophytic bacteria in seed germination and rooting of Pinus spp. | |
Elmurodov et al. | Dependence of the reproduction coefficient on donor cells in in vitro improvement of potato cultivars | |
Noor et al. | Adoption of Efficient Varieties,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Improving Agronomic Attributes, And Yield of Winter Wheat | |
Pujasatria et al. | Check Chapter 6 updates 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