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9059Y - 双内胎轮胎 - Google Patents
双内胎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89059Y CN2789059Y CN 200520041045 CN200520041045U CN2789059Y CN 2789059 Y CN2789059 Y CN 2789059Y CN 200520041045 CN200520041045 CN 200520041045 CN 200520041045 U CN200520041045 U CN 200520041045U CN 2789059 Y CN2789059 Y CN 278905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re
- tire
- double
- inner tube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内胎轮胎,旨在提供一种在爆胎后仍可以继续保持车辆平衡行驶,减少因爆胎而发生车祸的危险性的车用轮胎。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外胎壁里面由至少两个独立的内胎,共同支撑整个轮胎;内胎之间由改装后的钢圈分隔并固定,轮胎橡胶部分来填充内胎之间空隙;两个内胎分别由各自的充气管充气,充气管开口位于轮胎的同一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轮胎,具体说是一种双内胎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的顺畅,汽车的时速可达到200公里以上,飞驰的汽车因质量、负荷、高温、压到路面杂物等原因,车胎会发生突然爆裂,导致车身失控,司机往往来不及反应就酿成惨剧,给人身和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这种高速带来的安全隐患下,很多人致力于改进轮胎的构造,让科技带来的速度更安全地服务于人类。中国专利公开号CN2312818Y,公开日为1999年4月7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汽车双胎轮辋,和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42536Y,公告日为2004年9月22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双胎同毂车轮中,公开了将两个普通轮胎从外部轴连的做法,将车辆的轮胎从四个增加到八个,从而避免了其中任何一个轮胎被戳破导致车身失控的情况。但是该设计仅仅增加了轮胎的个数,没有根本解决单个轮胎的耐用性,反而使得车辆结构更加复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08317Y,公告日为2004年3月31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新型轮胎,该申请案公开了在一个轮胎内部设置双胎隔壁的做法,用狭长的橡胶隔壁隔出两个独立的腔胎。其不足之处是说明书中并没有明确揭示两个腔胎的充气管位置,并且,在一个腔胎爆裂的情况下,狭长柔韧的橡胶隔壁能否瞬间承受整个车身的重量而不变形,从而导致另一腔胎串气,也是很值得怀疑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爆胎后仍可以继续保持车辆平衡行驶,大大减少因爆胎而发生车祸的双内胎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法来实现的:
一种双内胎轮胎,包括外胎、内胎和钢圈,在不改变车胎现有大小、宽度、外形的情况下,将其设计成外胎里面有至少两个独立的内胎。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内胎与内胎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拥有各自的独立的充气管,充气管位于轮胎的同一侧;改造后的钢圈固定和分隔双内胎,钢圈与内胎的接触面为尽可能接近弧形的平面连接而成,钢圈中轴线处有三角形突起用于分隔双内胎;轮胎的橡胶部分填充双内胎之间的空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内胎共同支撑一只轮胎的外胎,当其中一只内胎漏气或者爆裂时,轮胎的橡胶部分和另一侧的内胎支撑整个轮胎的外胎,使得整个轮胎尽可能照常运行,避免发生因为一旦爆胎导致车身强烈失控或者车辆无法继续行驶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圈轴孔,2、固定钢圈的螺栓孔,3、右侧内胎充气管(气门嘴),4、右侧内胎,5、右侧内胎充气空间,6、左侧内胎充气管(气门嘴),7、左侧内胎,8、左侧内胎充气空间,9、环形凸起9,10、轮胎橡胶部分,11、外胎壁,100、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钢圈100,钢圈轴孔1,和固定钢圈的螺栓孔2。同时还设有外胎壁11,在外胎壁里面由两个独立的内胎4、7来共同支撑整个轮胎。改装后的钢圈100环绕钢圈中轴线有用于分隔两个内胎的环形凸起9。内胎4、7之间由该凸起9将双内胎分开并固定,并由轮胎橡胶部分10来填充内胎之间空隙,两个内胎分别由各自的充气管3、6充气,形成右侧内胎充气空间5和左侧内胎充气空间8。充气管3、6开口均位于轮胎的同一侧。钢圈100与内胎4、7的接触面由一系列的平面连接成的平滑面,呈弧形状。所述的接触面,以充气完毕后内胎表面为弧形的切线面连接而成。
使用时,先将外胎按图1所示,装套在改装后的钢圈外,再分别将内胎装入外胎内,将充气管(气门嘴)方向置于车辆外测。充气时,应该交替轮流充气,慢慢使两个内胎分别达到所需要的气压,确保两侧内胎气压一致,即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用轮胎气压计对轮胎气压进行测量,发现两侧内胎气压不一致时要及时充气,保持平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一侧的内胎被刺破或者漏气的情况下,轮胎的橡胶部分10和另一侧的内胎一起,能有效的缓冲轮胎变化带来的车身摇晃,保持车辆平衡,短时间内可继续行驶。
Claims (7)
1、一种双内胎轮胎,包括外胎、内胎和钢圈,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胎里有至少两个独立的内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胎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钢圈中轴线处有环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内胎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钢圈与内胎的接触面由一系列的平面连接成的平滑面,呈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内胎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接触面,以充气完毕后内胎表面为弧形的切线面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胎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内胎分别有各自的充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内胎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管位于轮胎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胎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内胎之间由轮胎的橡胶部分来填充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041045 CN2789059Y (zh) | 2005-04-21 | 2005-04-21 | 双内胎轮胎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041045 CN2789059Y (zh) | 2005-04-21 | 2005-04-21 | 双内胎轮胎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89059Y true CN2789059Y (zh) | 2006-06-21 |
Family
ID=3678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0410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9059Y (zh) | 2005-04-21 | 2005-04-21 | 双内胎轮胎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89059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7353A (zh) * | 2013-11-28 | 2014-02-19 | 广西大学 | 双环形气腔并置车轮内胎 |
CN104669941A (zh) * | 2015-02-12 | 2015-06-03 | 李建青 | 一种防穿防爆车轮 |
CN107499062A (zh) * | 2017-08-29 | 2017-12-22 | 邵波 | 一种轮径保持法及轮径不变轮胎 |
-
2005
- 2005-04-21 CN CN 200520041045 patent/CN278905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7353A (zh) * | 2013-11-28 | 2014-02-19 | 广西大学 | 双环形气腔并置车轮内胎 |
CN104669941A (zh) * | 2015-02-12 | 2015-06-03 | 李建青 | 一种防穿防爆车轮 |
CN107499062A (zh) * | 2017-08-29 | 2017-12-22 | 邵波 | 一种轮径保持法及轮径不变轮胎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935892A (en) | Pneumatic tired wheel | |
CN206765714U (zh) | 一种安全轮胎 | |
CN2789059Y (zh) | 双内胎轮胎 | |
CN103213459A (zh) | 一种防爆轮胎 | |
CN2635409Y (zh) | 桥式防爆轮胎 | |
EP0323895A1 (en) | Aerodynamic profile tire | |
CN212446978U (zh) | 一种摩托车、电动车缺气保用轮胎 | |
CN205523447U (zh) | 抗爆轮胎 | |
CN107364284A (zh) | 双刚度模块化金属弹性轮胎 | |
CN2725057Y (zh) | 双内胎防爆安全轮胎 | |
CN203236983U (zh) | 一种防爆轮胎 | |
CN201761308U (zh) | 安全型轮胎 | |
CN200957745Y (zh) | 新型汽车轮胎通用支撑体 | |
CN214492404U (zh) | 防爆轮胎 | |
CN2391758Y (zh) | 一种免充气内胎 | |
CN2595599Y (zh) | 不充气橡胶中空缓冲子轮胎 | |
CN2878109Y (zh) | 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 | |
CN212446984U (zh) | 一种防爆车轮 | |
CN219856681U (zh) | 一种轮胎填充芯、外胎及防爆轮胎 | |
CN2561612Y (zh) | 多气腔安全轮胎 | |
CN2330534Y (zh) | 具有多气室的分体式新型汽车轮胎 | |
CN2287094Y (zh) | 双芯轮胎 | |
CN2492407Y (zh) | 防爆内胎 | |
CN2496688Y (zh) | 一种轮子 | |
CN221187970U (zh) | 一种重型越野汽车用双气道接口的轮辋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