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786665Y -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6665Y
CN2786665Y CN200420002336.3U CN200420002336U CN2786665Y CN 2786665 Y CN2786665 Y CN 2786665Y CN 200420002336 U CN200420002336 U CN 200420002336U CN 2786665 Y CN2786665 Y CN 27866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ixing member
fixing
bimetallic strip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200023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户松义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66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66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04Bases; Housings; Mountings
    • H01H37/043Mountings on controlled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热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并面对定影部件;开关,设置在所述热截断单元和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压力部件,设置在定影部件相对于所述热截断单元的另一侧;轴承部件,设置在支撑所述压力部件的位置;所述轴承部件在被过度加热而变软时会使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使定影部件推向开关,从而使开关机械按压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通过双金属片的受力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Description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定影装置和包括该热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一般配备热定影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辊和压力辊,并且当纸张通过加热辊和压力辊时,转移到纸张上的调色剂被热定影。
上述热定影装置的加热辊一般包括沿其轴线的加热器,以及为避免因加热器置于加热辊周围而使加热辊过热的热截断装置。
上述热截断装置被设置成例如包括遇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恒温器,双金属片由过热引起热变形,这样使提供给加热器的电源切断。
例如,在实用新型JP-B-6-008869中提出,一个双金属片盘被附接到盘支撑架的低端,并由固定帽的棘爪从其外侧被固定,这样大部分双金属片盘直接对着热源暴露,改进了热恒温器的响应度。有一个美国申请与JP-B-6-008869相对应,其专利号为USPN4,794,364。
但是,在JP-B-6-008869中公开的恒温器中,由于加热辊和双金属片盘不互相接触,加热辊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性低的空气传导到双金属片盘,因此,限制了热响应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热定影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热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其中改进了对定影部件的过热的响应度,提供给加热单元的电源能可靠地切断。
为了达到此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定影装置,该装置包括: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并面对定影部件;开关,设置在所述热截断单元和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压力部件,设置在定影部件相对于所述热截断单元的另一侧;轴承部件,设置在支撑所述压力部件的位置;所述轴承部件在被过度加热而变软时会使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使定影部件推向开关,从而使开关机械按压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通过双金属片的受力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定影装置,该装置包括: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和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该双金属片面对定影单元并与其接触,通过该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的热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的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包括:构型成进给纸张的纸张进给部分;和构型成在由纸张进给部分所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其中图像形成部分包括热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并面对定影部件;开关,设置在所述热截断单元和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压力部件,设置在定影部件相对于所述热截断单元的另一侧;轴承部件,设置在支撑所述压力部件的位置;所述轴承部件在被过度加热而变软时会使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使定影部件推向开关,从而使开关机械按压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通过双金属片的受力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包括:构型成进给纸张的纸张进给部分;和构型成在由纸张进给部分所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其中图像形成部分包括热定影装置,该热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和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该双金属片面对定影单元并与其接触,通过该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的热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的电源。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结合附图所进行的如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其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作为成像设备的激光打印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侧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激光打印机的定影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是激光打印机中取自图2的线III-III的截面图;
图4是激光打印机中取自图2的线IV-IV的截面图;
图5是激光打印机中取自图2的线V-V的截面图;
图6是显示支持板和加热辊未安装的状态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显示第一恒温器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第二恒温器的立体图;
图9是激光打印机的定影部分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热传导部件总是和加热辊和双金属片接触)的截面图;以及
图10是激光打印机的定影部分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双金属片和加热辊直接接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作为成像设备的激光打印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侧截面图。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用于馈送作为定影媒体的纸张3的纸张馈送部分4,用于在馈纸3上成像的图像形成部分5,以及主体外壳2中的其它部件。
纸张馈送部分4包括馈纸盘6,设置在馈纸盘中的压纸板7,馈纸辊8和设置在馈纸盘6的一端上的馈纸块9,设置在纸张3的传送方向相对于馈纸辊8的下游侧(以下纸张3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简称为“传送方向下游侧”,纸张3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简称为“传送方向上游侧”,并将作说明)的纸屑移除辊10和11,以及设置在传送方向相对于纸屑移除辊10和11的下游侧的配准辊12。
压纸板7可以和纸张3堆叠成层叠的状态,并被可摆动地支持在相对于馈纸辊8的远端,以使近端可以垂直移动,而且被一个未显示的弹簧从其后侧向上推动。因此,随着纸张3层叠的数量增加,压纸板7抵抗弹簧的推动力向下摆动,而相对于馈纸辊8的远端成了一个支点。馈纸辊8和馈纸块9设置成彼此面对,馈纸块9由设置在其后侧的弹簧13压向馈纸辊8。
压纸板7上的最上面的纸张3被未显示的弹簧从压纸板7的后侧压靠住馈纸辊8,在纸张被容于馈纸辊8和馈纸块9之间时,馈纸辊8旋转,这样纸张一张一张地被馈送。在激光打印机1中,当纸张3的纸屑被纸屑移除辊10和11移除后,纸张被送到配准辊12。
配准辊12由一对辊构成,并将纸张3对准后送到成像位置。附带一提,成像位置是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移到纸张3上的转移位置,而且在此实施例中,还是感光鼓29和转移辊31之间的接触位置。
另外,该纸张馈送部分4包括多用途盘14,用以馈送堆在多用途盘14上的纸张3的多用途侧馈纸辊15和多用途侧馈纸块16。多用途侧馈纸辊15和多用途侧馈纸块16彼此面对设置,多用途侧馈纸块16被设置在其后侧的弹簧17压向多用途侧馈纸辊15。堆在多用途盘14上的纸张3通过多用途侧馈纸辊15的旋转被保持于多用途侧馈纸辊15和侧馈纸块16之间,并一张张被馈送。纸张3由纸屑移除辊11移除纸屑后被送到配准辊12。
成像部分5包括扫描部分18,处理部分19,作为热定影装置的定影部分20和其它部件。
扫描部分18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中的上部,并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未显示),被驱动旋转的多边形镜21,透镜22和23,反射镜24,25和26。激光束从激光发射单元24基于图像数据发出,穿过或者被多边形镜21,透镜22,反射镜24和25,透镜23和反射镜26反射,如用点划线示出的那样,并通过高速扫描被照射在处理部分19的感光鼓29的表面。
处理部分19被设置在扫描部分18下面,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外壳2中的鼓盒27,显影盒28,感光鼓29,栅控型电晕充电单元30以及转移辊31。
显影盒28可拆卸地安装到鼓盒27中,包括显影辊32,层厚调节刀片33,供给辊34以及调色剂槽35。
调色剂槽35中填充作为显影剂的正向充电的无磁性单组分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可用聚合物调色剂,该调色剂通过众所周知的诸如悬浮聚合的聚合方法共聚可聚合单体,例如,诸如苯乙烯的苯乙烯单体,诸如丙烯酸,烷基(C1-C4)丙烯酸盐,或者烷基(C1-C4)偏丙烯酸盐的丙烯酸单体而得到。上述聚合显影剂约为球形,它的流动性非常好,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附带一提,上述调色剂和石蜡或者色彩剂如碳黑混合,并被加入添加剂如硅石,以增加流动性。添加剂的粒子直径约为6um-10um。
调色剂槽35中的调色剂,通过由设置在调色剂槽35中央的旋转轴36支持的搅动器37,在图1中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上被搅动,并通过向供给辊34开口的调色剂提供口38从调色剂槽35放出。附带一提,调色剂槽35的两边壁具有窗39,以探测调色剂的剩余量,因此调色剂槽35中的调色剂剩余量可以被探测到。窗39通过旋转轴36支持的清洁器40清洁。
供给辊34可旋转地被设置在调色剂槽35相对于调色剂提供口38的相面对一侧的对面位置,显影辊32可旋转地设置成面对供给辊34。供给辊34和显影辊32以这样的状态相互接触,它们各自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紧。
供给辊34是传导性泡沫材料制成的辊体覆盖金属制成的辊轴,并通过未显示的马达在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
显影辊32是传导性橡胶材料制成的辊体覆盖金属制成的辊轴。更具体地,显影辊32的辊体是这样制成的,含有碳细微粒子或类似物的传导性聚氨酯橡胶或者硅酮橡胶制成的辊主体的表面被覆盖含有氟的聚氨酯橡胶或者硅酮橡胶的覆盖层。附带一提,在显影的同时,显影偏压从未显示的电源被施加于显影辊32,辊通过未显示的马达在图1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
层厚度调节刀片33被设置在显影辊32的附近。层厚度调节刀片33包括绝缘硅酮橡胶制成,并在金属板弹簧部件制成的刀主体的尖端部具有半圆的截面的压力部分41,刀片33由显影盒28支持在显影辊32的附近,设置压力部分41是为了被刀主体的弹力压到显影辊32上。
从调色剂提供口38放出的调色剂通过供给辊34的旋转被提供给显影辊32,并在此时通过供给辊34和显影辊32之间的摩擦而被正向充电,进一步地,根据显影辊32的旋转,提供给显影辊32的调色剂进入层厚度调节刀片33的压力部分41和显影辊32之间的间隔,作为具有规定厚度的薄层被支撑在显影辊32上。
感光鼓29被可旋转地支持在鼓盒27中供给辊34相对于显影辊32的相面对一侧的对面位置。感光鼓29包括接地的感光鼓主体,它的表面由诸如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正向充电的感光层形成,感光鼓通过未显示的马达在图1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
栅控型电晕充电单元30被设置在感光鼓29上面并面对着感光鼓29。栅控型电晕充电单元30与感光鼓29离开一定的间隔以避免相互接触。栅控型电晕充电单元30被构型成充以正电并从诸如钨丝材料制成的充电线产生电晕放电。栅控型电晕充电单元30被设置成通过施加未显示的电源提供的电压向感光29的表面均匀地充以正电。
转移辊31被设置在感光鼓29的下面面对着感光29,并可旋转地由鼓盒27支持。转移辊31是传导性橡胶材料制成的辊体覆盖金属制成的辊轴,在转移时,转移偏压从未显示的电源施加,转移辊通过未显示的马达在图1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
感光鼓29的表面由栅控型电晕充电单元30均匀地充以正电,然后,静电潜像由通过扫描部分18发射的激光束形成,然后,当感光鼓面对显影辊32,支持在显影辊32上并且充以正电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辊32的旋转面对并接触感光鼓29时,调色剂被提供到在感光鼓29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即提供到均匀充以正电的感光鼓29的曝光部分,该曝光部分通过激光束曝光,其电势较低,因而调色剂被选择性地支持,从而调色剂图像被形成,这样得到反转的显影。
因此,当纸张3通过感光鼓29和转移辊31之间时,被支持在感光鼓29表面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给转移辊31的转移偏压被转移到纸张3上。
定影部分20被设置在传送方向相对于处理部分19的下游侧,并如图2-3所示,包括作为定影部件和定影辊的加热辊42,作为加热单元的定影加热器43,作为压力部件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压力辊44,传送机构部分45,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剥离棘爪46(见图5),热敏电阻47,以及作为热截断单元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恒温器48,以上部件都由作为支持单元的定影框49支持。
如图2所示,定影框49包括一对支持板50,其在轴向保持加热辊42并互相面对,用于可旋转地支持加热辊42的轴承部件51设置在各自的支持板50上。每个轴承部件51被形成为环状,该环状具有相应于加热辊42的外径的内径,这样加热辊42的外周表面可以被可旋转地接纳。每个轴承部件51由材料(例如聚亚苯基硫化物:熔点280摄氏度)构成,该材料当温度超过热定影温度(例如220摄氏度)时将变软,在该定影温度时,转移到纸张3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
支持多个压力辊44的压力辊支持板52被设置在各自的支持板50上。相应于各自的压力辊44的压力辊附接槽53分别被形成在各自的压力辊支持板52中。弹簧54被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压力辊附接槽53中。每个弹簧54的一端被固定到压力辊附接槽53上,另一端被附接到压力辊44的辊轴59上。
各自的压力辊支持板52被可摆动地设置到各自的支持板50,可摆动地支撑到各自的支持板50的压力杆55和压力辊支持板52接合,且各自的压力杆55的摆动导致各自的压力辊支撑板52摆动,通过这样做,完成各自的压力辊44和加热辊42的压力接触和释放。
该定影框49包括一个设置在各自的支持板50之间的直立框56。
如图3所示,直立框56被设置在纸张3的传输方向上的加热辊42和后述的传送辊61之间,且具有一个基本为L字形的截面,水平盖板74和与水平盖板74形成基本垂直弯曲的垂直盖板75被整体形成。在水平盖板74的自由端部分面对加热辊42的上部,且垂直盖板75的自由端面对在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上的传送辊61的一侧的状况下,如图2所示,直立框被支持在各自的支持板50之间,以致它的纵向与加热辊42的轴向平行。
直立框56配备有一个第一导引部件76。这个第一导引部件76由沿着加热辊42的轴向延伸的金属钢板构成,具有带有基本为L字形截面的平板形状,整体形成一个支撑片76a和一个引导片76b且设置在加热辊42和传送辊61之间。该第一导引部件76被设置成使支撑片76a连接到垂直盖板75,引导片76b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自由端面对加热辊42的表面,且其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基部(带有支撑片76a的连续部分)面对传送辊61的表面。
尽管第一导引部件76沿着加热辊42的轴向设置在面向状态,但是未显示的用于暴露剥离棘爪46的开口形成于引导片76b中在后述的剥离棘爪46设置的位置上。
直立框56配备有,如图2所示,一个用于支撑后述的传送机构部分45的压带辊62的压带辊支撑部件65。数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这样的压带辊支撑部件65被沿着加热辊42的轴向以规定的间距设置。
从平面来看,每个压带辊支撑部件65形成基本为C字形的形状,且包括由树脂构成且设置成相互面对同时相互之间隔开一个规定间距的第二导引部件85。每个第二导引部件85从直立框56的垂直盖板75朝传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形成突出,像一个板形,且在传送辊61上形成具有如图5所示的沿着传送辊61的表面的曲线形状。
在每个第二导引部件85中,用于接纳支撑压带辊62的支撑轴86的两个支撑凹槽87,这将在以后说明,形成从侧面看具有一个向下部开口的基本为U字形的形式,同时沿着纸张3的传送方向相互之间隔开一个规定间距。
在定影框49中,如图2所示,一个支持板50配备一个加热辊传动机构57,用于在外部与轴承部件51相配,以及一个设置在加热辊传动机构57的一侧与加热辊传动机构57啮合的输入齿轮58,来自未显示的电动机的功率向该齿轮输入。顺便提及,一个与输入齿轮58和设置在传送辊61的辊轴63处的未显示的传送辊驱动齿轮啮合的传输齿轮77(参见图3),被设置于在加热辊42的轴向与输入齿轮58重叠的位置。
通过对金属如铝进行拉拔成形使加热辊42形成圆柱状,并将轴向的两端压入各自的轴承部件51。当通过输入齿轮58和加热辊传动机构57输入来自未显示的电动机的功率时,加热辊42以如图7中箭头指示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卤素加热器或同类设备构成的通过通电产生热量的定影加热器43设置在加热辊42的轴心,并为了加热加热辊42而沿着加热辊42的轴向设置。在定影时通过一个未显示的CPU来控制定影加热器43的开或关,且加热辊42的表面保持在一个设定的热定影温度。顺便提及,施加来自一个未显示的电源的电力的电线69与定影加热器43连接。
如图3所示,数个压力辊44(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被设置在加热辊42的下面,以便沿着纸张3的传送方向面向加热辊42。每个压力辊44由热阻橡胶材料制成的辊体60覆盖在由金属制成的辊轴59上,并如图2所示,辊轴59的各自的轴端被插入各自的压力辊支持板52的压力辊附接槽53中,且各自以附接弹簧54的状态支撑。在压力杆55在将各自的压力辊44压到加热辊42的方向上摆动的状态中,辊轴59通过弹簧54推动,以便压力辊44压到加热辊42。顺便提及,当加热辊42驱动旋转时,各自的压力辊44根据加热辊42的旋转驱动以如图7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顺便提及,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各自的压力辊44互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沿着纸张3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一侧的压力辊44a和下游一侧的压力辊44b来区分。
如上所述,在设置数个压力辊44的情况下,由于纸张3能够通过那些数个压力辊44被压到加热辊42,纸张3与加热辊42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这样,纸张3可以被快速且可靠地定影,同时可以实现热定影的加速(例如,根据打印速度大约为100mm/秒)和小型化。
传送机构部分45设置在传送方向的相对于加热辊42和压力辊44的下游一侧,且包括传送辊61和数个设置在传送辊61上面面向传送辊的压带辊62。
如图3所示,传送辊61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辊体64覆盖在由金属制成的辊轴63上,且设置成在纸张3的传送方向上通过直立框56面向加热辊42,虽然在图2中未显示,将辊轴63插入各自的支持板50,以便传送辊在支持板50之间沿着加热辊42的轴向被可旋转地支撑。
当通过输入齿轮58、传输齿轮77和未显示的传送辊驱动齿轮输入来自未显示的电动机的功率时,驱动传送辊61以箭头指示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图2所示,在定影框49的每个压带辊支撑部件65中,数对,在本实施例中为两对压带辊62被设置成在纸张3的传送方向上从上面相继面向和接触传送辊61。
即,如图8所示,在相互面对的压带辊支撑部件65的第二导引部件85之间,两个支撑轴86被接纳在各自的支撑凹槽87内并通过啮合工具88在垂直方向上被可旋转和可移动地支撑。这两个压带辊62在各自的支撑轴86的轴方向上并排设为一对。顺便提及,当传送辊61驱动旋转时,每个压带辊62根据传送辊61的旋转驱动以如图7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传送机构部分45中,传送辊61的旋转速度比加热辊42的旋转速度略高,以便使通过传送辊61和压带辊62传送纸张3的速度比通过加热辊42和压力辊44传送纸张3的速度略高,且在本实施例中,当加热辊42的旋转速度达到100%时,传送辊61的旋转速度将超出100%并且不大于大约103%。
如图2所示,在定影框49的直立框56处设置各自的压带辊支撑部件65的位置,如图5所示,数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剥离棘爪46被摆动地设置能在从传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到上游一侧面向加热辊42的情况下与加热辊42接触和分离。
每个剥离棘爪46包括一个棘爪主体91,一个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的尖端部件92,一个与从加热辊42剥离的纸张3接触的,并用于将尖端部件92从加热辊42的表面分离的接触部件93,以及一个用于将剥离的纸张3导引到传送机构部分45的导引部件94,并通过例如,热阻树脂如聚亚苯基硫化物(PPS)的整体模制来整体形成。
每个剥离棘爪46通过摆动轴96可摆动地设置到剥离棘爪附接板95,该剥离棘爪附接板95被形成为从直立框56向下突出,突出的位置在设置直立框56的压带辊支撑部件65的位置,且在设立重心的位置,以便使尖端部件92平常通过自身的重量接触到加热辊42的表面。根据上述结构,尖端部件92设置成在加热辊42的旋转方向上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加热辊42和压力辊44之间的接触部分的下游一侧,从加热辊42旋转的反方向接触加热辊42的表面。
热敏电阻47是一个接触型温度传感器,且如图2所示,形成一个具有弹性的平面矩形,且在加热辊42和加热辊42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一侧的压力辊44a之间的接触部分的上游一侧,以及在加热辊42轴向的中心部分,该热敏电阻的基端支撑在定影框49的直立框56的一侧盖板74上,以便它的自由端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
热敏电阻47检测加热辊42的表面温度并输出一个检测信号给未显示的CPU,且该CPU在来自热敏电阻47的检测信号的基础上控制定影加热器43的驱动和停上,并使加热辊42的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设定的热定影温度。
数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恒温器48被设置在加热辊42相对于压力辊44的相对侧上,在加热辊42和各自的压力辊44之间的接触部分在加热辊42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一侧,以及沿着轴向与加热辊重叠。顺便提及,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各自的恒温器48互相区分的情况下,设置在加热辊42轴向外侧的恒温器48称为第一恒温器48a,且设置在加热辊42轴向内侧的恒温器48称为第二恒温器48b。
第一恒温器48a设置在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在加热辊42的轴向的最外面的一侧面向压带辊支撑部件53,并通过一个覆盖在定影框49上部的覆盖部件70(参见图5)来支撑。此外,第二恒温器48b设置在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面向在加热辊42的轴向的内侧邻近面向第一恒温器48a的压带辊支撑部件53的压带辊支撑部件53,并通过一个覆盖在定影框49上部的覆盖部件70(参见图3)来支撑。
第一恒温器48a和第二恒温器48b设置成面向加热辊42的与纸张3的调色剂图像在其上形成的图像区域接触的定影区域。
如图4所示,每个恒温器48包括一个作为外壳的双金属片箱66以及一个放置在双金属片箱66中的双金属片67。
双金属片箱66为圆柱形,有一个底部和一个在它的较低部分处的开口,且在它的较高部分形成一个接触点73,该接触点和双金属片67通常处于分离的状态,当双金属片67热变形时,该接触点与热变形的双金属片67接触。
双金属片67由热变形的金属,例如,当温度超过热定影温度(例如,220℃)10℃到30℃时热变形的合金构成。双金属片67以面对的状态从双金属片箱66的较低部分开口处向加热辊42暴露,且一个作为从双金属片箱66弯曲地突出到加热辊42的表面的突出部的突出部件72被设置在暴露的表面上。
在定影框49中,如图2所示,设置一个与每个恒温器48的接触点73连接的传导板68。传导板68形成为具有一个基本为L字形的弯曲,它的关于弯曲部分的一侧在加热辊42上沿着加热辊42的轴向延伸并相继与各自的恒温器48的接触点73连接,且其关于弯曲部分的另一侧延伸后面向一个轴承部件51并与定影加热器43连接的电线69连接。
传导板68与一个未显示的电源连接,以便与接触点73的接触引起一个超额电流用于切断电线69的电源供给。
一个介于双金属片67和加热辊42之间并与那些表面接触的热传导部件71,作为开关单元和具有高热传导性的部件,设置在每个恒温器48中。
每个热传导部件71被支撑在,例如,如图3所示,纸张3的传输方向上的每个恒温器48的下游一侧。
更具体地,第一恒温器48a配备有一个第一热传导部件71a。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热传导部件71a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基本为矩形的平板,并被设置成使它的基端固定到双金属片箱66的较低部分,且它的自由端与从双金属片箱66暴露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的表面接触。
第二恒温器48b配备有一个第二热传导部件71b。如图6和图8所示,第二热传导部件71b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基本为L字形的平板,并被设置成使它的基端被用螺栓,如图2所示,固定到在加热辊42的轴向上面向第二恒温器48b的压带辊支撑部件53的外侧的定影框49的直立框56上,且它的自由端与从双金属片箱66暴露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的表面接触。
如图5所示,在正常的状态下(一个非过热状态,将在以后说明),第一热传导部件71a被设置成使它的正面总是与第一恒温器48a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接触,且它的背面在加热辊42的定影区域面向加热辊42的表面,同时通常和该表面间隔一个微小的间隙。如图4所示,在正常的状态下,第二热传导部件71b被设置成使它的正面总是与第二恒温器48b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接触,且它的背面在加热辊42的定影区域面向加热辊42的表面,同时通常间隔一个微小的间隙。
热传导部件71由比空气具有更高热传导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铜、黄金、银、铜、铁或不锈钢,且由磷青铜形成为最佳,磷青铜在热传导性和弹性上极好。
在定影部分20中,如图1所示,在当纸张3从转移位置传送的纸张3相继通过,同时被保持在加热辊42和数个压力辊44之间的期间,转移到纸张3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接着,纸张3在传送机构部分45中传送,同时被保持在传送辊61和压带辊62之间,且被传送到一个纸张排出通道78。
这时,在定影部分20中,如图5所示,已经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压力辊44b之间的纸张3的前端(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一端)第一次与通常与加热辊42接触的剥离棘爪46的尖端部件92接触,并从加热辊42的表面剥离。随后,从加热辊42的表面剥离的纸张3的前端与剥离棘爪46的接触部件93接触,并通过引导部件94的引导到达传送机构部分45,且在传送机构部分45中,纸张被传送的同时保持在传送辊61和压带辊62之间。
这时,纸张3在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被保持在加热辊42和各自的压力辊44之间,并在传送方向的下游一侧被保持在传送辊61和各自的压带辊62之间,因此,一个张力在它们之间产生。接着,由于与纸张3接触的剥离棘爪46的接触部件93在张力的作用下被压向从棘爪主体91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斜向上的方向,因此,剥离棘爪46以顺时针方向摆动,同时摆动轴96成为一个支点,且尖端部件92与加热辊42的表面分离。
其后,当纸张3的后端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时,由于纸张3的张力丧失,剥离棘爪46因为自身的重量而摆动,以致尖端部件92再次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
结果,在定影部分20中,在定影操作过程中,每次纸张3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时,剥离棘爪46的尖端部件92可以被从加热辊42的表面分离。
因此,即使不提供大而昂贵的机械,用简单的结构,在定影操作过程中,每次纸张3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时,除了当有需要时(即除了当纸张3的前端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时)以外,剥离棘爪46可以被从加热辊42分离到可能的程度。结果,在定影操作过程中,和剥离棘爪46一直与加热辊42接触的情况相比较,可能减少这样的缺点,如调色剂沉积在剥离棘爪46上,沉积的调色剂再次粘附到加热辊42,以及纸张3被沾污或者加热辊42由于在定影操作中连续接触而被磨损以及耐久性被降低。
更具体地说,在纸张3例如是A4尺寸的情况中,除了当纸张3大约30毫米的前端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以及当纸张3大约30毫米的后端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b之间时,当在240毫米的其余中间部分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的过程中时,剥离棘爪46的尖端部件92可以被从加热辊42的表面分离。
之后,如图1所示,传送到纸张排出通道78的纸张3被传送到纸张排出辊79,并被纸张排出辊79排出到纸张排出盘80上。
在这个时候,例如,即使已经通过加热辊42和传送方向下游侧压力辊44之间的纸张3的前端有一个与加热辊42的表面相同方向的弧形卷曲,如图3所示,具有卷曲的纸张3的前端首先与第一导引部件76的导引片76b接触,并且在传送机构部分45中被第一导引部件76的导引片76b导向纸张3的传送位置(在传送辊61和传送方向上游侧压带辊62之间的接触部分,下文也是一样如此),与将纸张3从加热辊42和各自的压力辊44之间传送出来一致。在传送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具有卷曲的纸张3的前端,尤其是它的使其与加热辊42接触的表面相对的表面接着与传送辊61接触,纸张被传送到传送位置,同时被传送辊61在相反于纸张3的前端的卷曲方向的方向上被压平。因此,在由于纸张3的弯曲或类似情况引起的卡纸事件被防止的同时,纸张3可以被可靠地导向传送位置。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一个翻转传送部分81,用于在纸张3的两面都形成图像。这个翻转传送部分81包括纸张排出辊79,翻转传送通道82,舌门83,以及多个翻转传送辊84。
纸张排出辊79由一对辊子组成,被设置成向前的旋转和反向旋转可以被改变。如上所述,在纸张3被排出到纸张排出盘80上的情况时,纸张排出辊79向前方向旋转,并且在纸张3被翻转的状态下,纸张排出辊79以相反方向旋转。
翻转传送通道82沿着垂直方向设置,以致纸张3可以被从纸张排出辊79传送到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5的下面的多个翻转传送辊84,它的上游侧端被设置在靠近纸张排出辊79,下游侧端被设置在靠近翻转传送辊84。
舌门83可摆动地设置以面向纸张排出通道78和翻转传送通道82之间的分枝部分,并且被设置成通过一个未显示的螺线管的激励或非激励能够改变被纸张排出辊79翻转的纸张3的从朝向纸张排出通道78的方向到朝向翻转传送通道82的方向的传送方向。
多个翻转传送辊84以基本水平的方向被设置在馈纸盘6的上面,在最上游侧的翻转传送辊84被设置在翻转传送通道82的后端附近,并且最下游侧的翻转传送辊84被设置在配准辊12的下面。
在图像被形成在纸张3的两面的情况中,翻转传送部分81被操作如下。也就是说,当图像被形成在一面的纸张3被传送机构部分45从纸张排出通道78传送到纸张排出辊79时,在保持纸张3的状态下,纸张排出辊79向前旋转,并且一次传送纸张3到外侧(纸张排出盘80的一侧),当纸张3的大部分被传送到外侧并且纸张3的后端被纸张排出辊79保持时,向前旋转被停止。接着,纸张排出辊79被反向旋转,舌门83改变传送方向,以致纸张3被传送到翻转传送通道82,并且在前后被颠倒的状态下,纸张3被传送到翻转传送通道82。顺便提及,当纸张3的传送被结束时,舌门83被改变到初始状态,也就是说,被从传送机构部分45传送的纸张3被传送到纸张排出辊79的状态。接着,翻转地被传送到翻转传送通道82的纸张3被传送到翻转传送辊84,并且当被向上翻转时,纸张被从翻转传送辊84传送到配准辊12。被传送到配准辊12的纸张3配准后在翻转的状态下被再次传送到图像形成位置,并且通过上面的结构图像被形成在纸张3的两面。
在定影部分20中,由于一个未显示的CPU或电路的错误操作一般不会使定影加热器43工作,并且当加热辊42的表面被过度加热到超过设定的定影温度(例如,220℃),并且加热辊42的表面达到超过热定影温度例如10-30℃的双金属片67的热变形温度时,热量通过每一个设置成面向加热辊42同时和其间隔一个微小的间隙的热传导部件71被传导到每一个恒温器48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双金属片67的热变形就出现了。然后,双金属片67和接触点73由于双金属片67的热变形而互相接触,随后,接触点73和传导板68互相接触,并且因此引发一过载电流流到传导板68,并且连接到定影加热器43的导线69被切断,加热辊42的过热被预防。
在定影部件20中,即使每一个恒温器48的双金属片67没有被热变形,当由于进一步过热温度被上升到轴承部件51被变软的温度(例如,大约260℃)时,轴承部件51被软化。然后,因为加热辊42被来自压力辊44的推动压力沿推动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向上移动,它按压各自的热传导部件71,结果,每一个恒温器48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被热传导部件71机械地按压,并且每一个双金属片67由此被机械地变形。然后,双金属片67和接触点73由于双金属片67的机械变形互相接触,随后,接触点73和传导板68互相接触。结果,流到传导板68的过载电流以及连接到定影加热器43的导线被切断。根据上面所述,定影加热器的电源供给被切断,并且加热辊42的进一步过加热可以被可靠预防。
也就是说,在定影部分20,当加热辊42被过分地加热,定影加热器47的电源供给可以被每一个恒温器48的双金属片67的热变形切断,进一步,即使双金属片67没有热变形,轴承部件51变软,以致由轴承部件51支撑的加热辊42被向上移动,与各自的的热传导部件71接触,也机械地切断电源供给。也就是说,在过热的时候,加热辊42肯定被压力辊44的压力接触向上移动,并且被机械地与热传导部件接触,以致电源供给被切断。因此,由于上述的电源供给的切断,反应性能可以被提高,定影加热器47的电源供给可以被确定地切断,达到过热被可靠防止。
在定影部分20和每一个恒温器48中,热传导部件71介入双金属片67和加热辊42之间,并且使热传导部件71作用于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上。也就是说,当加热辊42的表面被过加热时,热量通过热传导部件71传导给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以致双金属片67被热变形,并且定影加热器47的电源供给被切断。当加热辊42的表面达到轴承部件51的软化和熔化温度时,由于加热辊42通过热传导部件71的按压,双金属片67被机械变形,并且定影加热器47的电源供给被切断。因此,能可靠地提供对电源供给的切断,也就是说,由于每一个恒温器48的双金属片67的热变形引起的电源供给的切断,和由于通过热传导部件71的按压引起的双金属片67机械变形引起的电源供给的切断,并且反应性能可以被提高。
在定影部分20中,即使用来推动加热辊42的部件不被特别地设置,当加热辊42的表面达到轴承部件51的软化和熔化温度时,压力辊44挤压加热辊42,并且加热辊42可通过热传导部件71与双金属片67接触,因此,结构可以被简化,并且部件数量可以被减少。
在定影部分20以及每一个恒温器48中,由于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通过热传导部件71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因此与加热辊42表面的可靠接触可以被这个突出部件72确保。因此,过热预防可以被更可靠地达到。
在每一个恒温器48中,由于在过热时,双金属片67通过热传导部件71与加热辊42的定影区域接触,在定影区域被加热到高于设定的热定影温度的情况下,定影加热器47的电源供给可以被很快地切断。因此过热预防可以被更可靠地达到。
进一步,由于设置了热传导部件71,因此在正常状态中,该部件总是不与加热辊42的表面的定影区域接触,这不会影响保持在加热辊42和压力辊44之间的纸张3的调色剂图像以及热定影,并且与一直保持接触的情况相比较,热传导部件71和加热辊42的互相损害可以被减少,并且设备的耐久性可以被提高。
在定影部分20中,如图3所示,每一个恒温器48的热传导部件71在加热辊42的旋转方向被支撑在每一个恒温器48的上游侧,即使在传送方向下游侧被从加热辊42和压力辊44之间传送出去的纸张3的前端绕在加热辊42上的情况中,也可能会减少与被绕的纸张3接触引起的对每一个热传导部件71的损害。
在定影部分20和第一恒温器48a中,由于第一热传导部件71a被设置在双金属片箱66处,第一热传导部件71a和双金属片箱66可以被装配在一起,通过可靠的装配达到对过热的可靠防止。
在第二恒温器48b中,由于第二热传导部件71b被设置在与双金属片箱66不同的直立框56处,装配的设计布局的自由度可以被提高,达到高效的布局安排。
由于激光打印机1包括以上述方式达到可靠的过热防止的定影部分20,设备的可靠性可以被提高。
在上述描述中,使各自的热传导部件71介入各自的双金属片和加热辊42之间,以致在正常状态下,它的前表面一直与各自的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接触,其后表面在加热辊42的定影区域中面向加热辊42的表面,同时通常和该表面间隔一个微小的间隙。然而,例如,恒温器48被设置成面向加热辊42的表面上的定影区域的外侧,如图9所示,可以使热传导部件71介入双金属片67和加热辊42之间,以致在正常状态下,它的前表面一直与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接触,并且它的后表面一直与加热辊42的表面上的定影区域的外侧接触。
在使热传导部件71如上所述的与双金属片67的表面和加热辊42的表面都接触的情况下,当加热辊42的表面被过加热并且达到双金属片67的热变形温度时,暴露于加热辊42的双金属片67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而没有空气媒介,并且切断电源供给。也就是说,来自加热辊42表面的热量首先被传导给热传导部件71,然后从热传导部件71传导给双金属片67,双金属片67由于传导的热被热变形,从而切断电源供给。因此,与通过空气的传导相比,反应性能可以被提高,定影加热器43的电源供给可以被很快地切断,达到可靠的过热防止。
在如图9所示的结构中,由于双金属片67通过具有热传导性高于空气的热传导部件71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快速的反应性能可以被确实地保证。
在如图9所示的结构中,由于使热传导部件71一直与加热辊42的表面在定影区域的外侧接触,即使这些因热传导部件71和加热辊42表面的互相接触而磨损,对热定影的影响也可以被减少。
在如图9所示的结构中,尽管双金属片67和加热辊42的表面通过热传导部件71互相接触,例如,如图10所示,热传导部件71可以不被设置,并且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和加热辊42的表面可以使其在加热辊42的表面上的定影区域的外侧直接互相接触。
如上所述,同样,当使双金属片64的突出部件72和加热辊42的表面直接互相接触时,快速的反应性能可以被确定地保证。
在如图10所示的结构中,由于使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2接触在加热辊42的表面上的定影区域的外侧,与上述相同,即使这些因双金属片67的突出部件71和加热辊42表面的互相接触而磨损,对热定影的影响也可以被减少。
如上所述,尽管突出部件72被设置在每一个恒温器48的双金属片67上,向加热辊42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件可以被设置在例如用来与加热辊42的表面接触的热传导部件7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可靠地提供两种切断电源供给,也就是说,通过热切断单元的双金属片的热变形切断电源供给,以及通过开关单元,由热切断单元的双金属片的机械变形切断电源供给,并且反应性能可以被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定影部件没有在过热状态的情况下,开关单元与定影部件不接触,因此,与接触的情况相比较,它们互相的损害可以被减少,并且装置的耐久性可以被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开关单元在定影辊的旋转方向支撑在热切断单元的上游侧,甚至在定影部件绕在定影辊上的情况下,由被绕的定影部件引起的开关单元的损坏可以被减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定影部件被过分加热时,被设置成暴露于定影部件的双金属片与定影部件接触而没有空气媒介,并且切断电源供给。也就是说,由于过热产生的热量被从定影部件传导到双金属片而没有空气媒介,并且双金属片被热变形从而切断电源供给。因此和通过空气的传导相比,反应性能可以被提高,对加热单元的电源供给可以被快速切断,并且达到确定的过热防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双金属片直接与定影部件接触,快速的反应性能可以被确实地保证。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双金属片通过具有高热传导性的部件与定影部件接触,快速的反应性能可以被确实地保证。
根据本实用新型,因为双金属片或者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部件在过度加热时与定影部件的定影区域相接触,在定影区域被过度加热到高于定影温度的温度的情况下,通向加热单元的电源就可以被快速地切断。这样,就可以达到更可靠的防止过热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过度加热的时候,由支承部件来支承的定影部件被移动并与双金属片或者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部件相接触以切断电源。这样,就可以可靠保证在过度加热时候的反应性能,并且达到可靠防止过热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因为双金属片或者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部件在定影部件不被过度加热时是不与定影部件相接触的,与相接触的情况相比,它们相互之间的损伤就会减少,并且可以提高装置的耐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金属片或者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部件可以通过突出来确保与定影部件的可靠接触。这样,就可以达到更可靠的防止过热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轴承部件由于过度加热而变软时,定影部件就在压力部件的推动力的作用下向开关单元或者双金属片移动。这样,就可以确保在过度加热时的定影部件的可靠的移动,达到可靠防止过热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过热的情况下,即使是在不特别设置压力部件的情况下,定影部件被压力辊所挤压,并且使定影部件可以与开关单元、双金属片或者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部件相接触。这样,就可以简化结构,并且也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金属片和机架是可以被组装在一起的,并且可以通过该可靠的组装来实现可靠的防止过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因为开关单元或者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部件被设置在不同于机架的部件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在该组装中的设计布局的自由度,并且可以达到高效的布局安排。
因为上述的成像设备包括可以达到可靠防止过热的热定影装置,这样就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上面已经基于说明和叙述的目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是这并不是为了要穷尽或者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公开的精确的范围内,根据上述原理或者根据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可以对此进行修改和改进。本实施例被选择和被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中的熟练的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和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作符合实际的修改。后面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进一步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2)

1.一种热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
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
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设置在所述热截断单元和所述定影部件之间;
所述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并面对定影部件,
压力部件,设置在定影部件相对于所述热截断单元的另一侧;
轴承部件,设置在支撑所述压力部件的位置;
所述轴承部件在被过度加热而变软时会使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使定影部件推向开关,从而使开关机械按压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通过双金属片的受力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关被构型成当定影部件没有被过度加热时,其不与该定影部件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定影部件包括一个定影辊,并且其中所述的开关被设置在热截断单元的相对于定影辊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压力部件包括一个能够使定影媒介保持抵靠定影部件的压力辊,并且
其中,开关被构型成与定影装置的相对于压力辊的相对侧面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双金属片和开关的外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双金属片的外壳,并且
其中开关与外壳是分开设置的。
7.一种热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
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和
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该双金属片面对定影单元并与其接触,通过该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的热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的电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双金属片被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直接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影部件具有一个将与定影媒介相接触的定影区域,并且
其中双金属片被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的定影区域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被构型成可移动地支撑定影部件的支撑单元,
其中,定影部件被构型成通过其由于过度加热引起的移动从而与双金属片相接触,并且构型成通过与双金属片相接触而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双金属片被构型成当定影部件并没有被过度加热时,其不与该定影部件相接触。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双金属片包括一个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相接触的突出。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把定影部件推向双金属片的压力部件,并且包括一个保持定影媒介抵靠定影部件的压力辊,
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包括一个轴承部件,当所述的轴承部件由于过度加热而变软时允许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并且
其中双金属片被构型成与定影装置的相对于压力辊的相对侧面相接触。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双金属片被构型成通过一个具有高热传导性的热传导部件与定影部件相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的定影部件具有一个与定影媒介相接触的定影区域,并且
其中热传导部件被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的定影区域相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可移动地支撑定影部件的支撑单元,
其中定影部件被构型成通过其由于过度加热而导致的移动从而与热传导部件相接触,并且构型成通过与热传导部件相接触从而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热传导部件被构型成当定影部件并没有被过度加热时,其不与该定影部件相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包括一个与定影部件相接触的突出。
19.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把定影部件推向开关或者双金属片的压力部件,并且包括一个保持定影媒介抵靠定影部件的压力辊,
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包括一个轴承部件,当该轴承部件被过度加热而变软时允许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并且
其中热传导部件被构型成与定影装置的相对于压力辊的一个相对侧面相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热传导部件和开关的外壳。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热传导部件的外壳,并且
其中开关被设置成与外壳是分开的。
22.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构型成进给纸张的纸张进给部分;和
构型成在由纸张进给部分所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其中图像形成部分包括热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
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
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设置在所述热截断单元和所述定影部件之间;
所述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并面对定影部件,
压力部件,设置在定影部件相对于所述热截断单元的另一侧;
轴承部件,设置在支撑所述压力部件的位置;
所述轴承部件在被过度加热而变软时会使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使定影部件推向开关,从而使开关机械按压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通过双金属片的受力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开关被构型成当定影部件没有被过度加热时,其不与该定影部件相接触。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定影部件包括一个定影辊,并且其中,开关被设置在热截断单元的相对于定影辊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压力部件包括一个保持纸张抵靠定影部件的压力辊,并且
其中开关被构型成与定影装置的相对于压力辊的一个相对侧面相接触。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双金属片和开关的外壳。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双金属片的外壳,并且
其中开关与外壳是分开设置的。
2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构型成进给纸张的纸张进给部分;和
构型成在由纸张进给部分所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其中图像形成部分包括热定影装置,该热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与定影媒介相接触;
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用向其提供的电源加热定影部件;和
具有可以热变形的双金属片的热截断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截断单元设置在定影部件的一侧,该双金属片面对定影单元并与其接触,通过该热截断单元的双金属片的热变形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的电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双金属片被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直接相接触。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定影部件具有一个与纸张相接触的定影区域,并且
其中双金属片是被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的定影区域相接触。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可移动地支撑定影部件的支撑单元,并且
其中定影部件构型成通过其因过度加热而导致的移动而与双金属片相接触,并且构型成通过与双金属片相接触来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双金属片被构型成当定影部件没有被过度加热时,其不与该定影部件相接触。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双金属片包括一个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相接触的突出。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把定影部件推向双金属片的压力部件,并且包括一个保持纸张抵靠定影部件的压力辊,
其中支撑部件包括一个轴承部件,当该轴承部件由于过度加热而变软时允许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并且
其中双金属片构型成与定影装置的相对于压力辊的一个相对侧面相接触。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双金属片通过一个具有高热传导性的热传导部件与定影部件相接触。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定影部件具有一个与纸张相接触的定影区域,并且
其中热传导部件被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的定影区域相接触。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可移动地支撑定影部件的支撑单元,并且
其中定影部件构型成通过其因过度加热而导致的移动而与热传导部件相接触,并且构型成通过与热传导部件的接触切断提供到加热单元上的电源。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传导部件被构型成当定影部件没有被过度加热时,其不与该定影部件相接触。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传导部件包括一个构型成与定影部件相接触的突出。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构型成把定影部件推向开关或者双金属片的压力部件,并且包括一个保持纸张抵靠定影部件的压力辊,
其中支撑部件包括一个轴承部件,当所述的轴承部件由于过度加热而变软时允许压力部件移动定影部件,并且
其中热传导部件构型成与定影装置的相对于压力辊的一个相对侧面接触。
41.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热传导部件和开关的外壳。
42.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热截断单元包括一个容纳热传导部件的外壳,并且其中开关是与外壳分开设置的。
CN200420002336.3U 2003-02-10 2004-02-10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6665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2179 2003-02-10
JP2003032179A JP4144366B2 (ja) 2003-02-10 2003-02-10 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6665Y true CN2786665Y (zh) 2006-06-07

Family

ID=329585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2000233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6665Y (zh) 2003-02-10 2004-02-10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B200410004899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0247C (zh) 2003-02-10 2004-02-10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899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0247C (zh) 2003-02-10 2004-02-10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09153B2 (zh)
JP (1) JP4144366B2 (zh)
CN (2) CN2786665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32601A1 (de) * 2005-01-07 2006-07-2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
KR100717013B1 (ko) 2005-07-21 2007-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유닛 및 이를 적용한 정착장치
JP4797494B2 (ja) * 2005-08-02 2011-10-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加昇温度防止装置
US7312420B2 (en) * 2005-09-20 2007-12-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witching device and system
JP4906485B2 (ja) * 2005-12-28 2012-03-2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部品取付構造
JP2007212579A (ja) * 2006-02-07 2007-08-23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
US8050608B2 (en) * 2007-08-02 2011-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apparatus having a biased pressing roller
JP4661928B2 (ja) * 2008-09-19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KR101528771B1 (ko) * 2008-12-09 2015-06-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985738B2 (ja) * 2009-09-30 2012-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93081B2 (en) 2009-12-08 2013-07-23 Magna Closures Inc. Wide activation angle pinch sensor section and sensor hook-on attachment principle
US9234979B2 (en) 2009-12-08 2016-01-12 Magna Closures Inc. Wide activation angle pinch sensor section
JP5991736B2 (ja) 2012-05-10 2016-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6635070B2 (ja) * 2017-02-21 2020-01-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69B2 (ja) * 1986-05-24 1994-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サ−モスタツト
US5286950A (en) * 1991-03-26 1994-02-15 Kanegafuch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and heat roller therefor
JPH07306608A (ja) * 1994-05-11 1995-11-21 Tec Corp 熱定着装置
JP3209883B2 (ja) 1994-06-17 2001-09-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印刷装置の画像定着器
JP3392584B2 (ja) 1995-04-25 2003-03-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9114317A (ja) 1995-10-20 1997-05-02 Fuji Xerox Co Ltd サーモスタット
JPH10312131A (ja) * 1997-05-14 1998-11-24 Canon Inc 定着装置
US6617951B2 (en) * 2001-08-24 2003-09-09 Tsung-Mou Yu Safety sw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1578A (zh) 2004-08-18
JP2004240365A (ja) 2004-08-26
CN100380247C (zh) 2008-04-09
JP4144366B2 (ja) 2008-09-03
US20040222214A1 (en) 2004-11-11
US7009153B2 (en) 2006-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6665Y (zh)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US6794611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ry metal member in contact with heater, such rotary memb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for
US75518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ing improved transfer fixing apparatus
US7031648B2 (en) Transfer fixing apparatus
US6741832B2 (en) Thermal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11310C (zh) 成像装置
US6345169B1 (en) Fixing apparatus with heat ray generating device
JP2009204917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94391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23072A (ja) 定着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1293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fixing device
CN100350333C (zh) 图象形成设备
CN104834199A (zh) 定影带、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020405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interrupting application of driving signal at a drive unit
JP3158030B2 (ja) 定着装置
EP2629154A2 (en) Fixing rol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766237B2 (ja) 画像加熱装置
JP200131216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762191Y (zh) 热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JP201702687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2033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5705B2 (ja) ヒートローラ、該ヒートローラを備えた定着装置、及び該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89315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0878055B1 (ko) 토너량 규제블레이드
CN102709110A (zh) 热敏开关、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