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21989454U - 沉井式的湿式泵站 - Google Patents

沉井式的湿式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89454U
CN221989454U CN202420451886.0U CN202420451886U CN221989454U CN 221989454 U CN221989454 U CN 221989454U CN 202420451886 U CN202420451886 U CN 202420451886U CN 221989454 U CN221989454 U CN 221989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wallboard
pump
pump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4518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杰
陈鹏涛
闫国华
余华翔
张一磊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e Energy Gas Power Generation C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he Energy Gas Power Generation Chuzhou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e Energy Gas Power Generation C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he Energy Gas Power Generation Ch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89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89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井式的湿式泵站,泵室内通过隔墙A分隔成进水室和出水室,泵室侧壁分别连通有引水管和出水管,引水管将进水室与河道连通,进水室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连通管与出水管连通,泵室内底面低于河床,泵室内位于隔墙A顶部位置设有层板A,层板A高于地面,泵室内位于层板A上方形成观察室,层板A对应于进水室和出水室分别设有人孔A和人孔B,层板A下方、对应于人孔A和人孔B位置处分别设有爬梯。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泵站无需建设在河岸边上,不会对河道环境产生污染,直接通过引水管引入泵室,无需要额外建设配电房,从而减少了征地,进一步降低了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沉井式的湿式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给水泵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式的湿式泵站。
背景技术
火电厂生产用水来主要自周围的江河、湖泊或采用城市中水。取水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低洼。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位于江河湖泊附近的火电厂都是在江河湖泊的河岸边上建设泵站或泵房,进行取水。泵房建设就需要征地,而且还要配套建设配电房及检修间等,这就导致建设成本较高。而且直接位于河岸边上进行建造,会对水体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沉井式的湿式泵站,泵站无需建设在河岸边上,不会对河道环境产生污染,直接通过引水管引入泵室,无需要额外建设配电房,从而减少了征地,进一步降低了建设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包括泵室,所述泵室内通过墙板A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泵室的侧壁还分别连通设有引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引水管将进水室与河道连通,所述泵室内底面位于进水室的范围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连通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泵室内底面低于河道位于引水管端部的河床,所述泵室内位于墙板A顶部位置设有层板A,所述层板A高于地面,所述泵室内位于层板A上方形成观察室,所述连通管向上穿过层板A后延伸至出水室上方、并向下穿过层板A后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层板A对应于进水室范围内和出水室范围内分别对应设有人孔A和人孔B,所述层板A下方、对应于人孔A和人孔B位置处的一侧分别设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水室内、位于层板A的下方设有墙板B,所述墙板B顶部与层板A连接,所述墙板B的一端与泵室对应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泵室对应侧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潜水泵位于墙板A与墙板B之间,所述引水管位于墙板B背向墙板A的一侧,所述引水管穿过泵室与墙板B连接的侧壁进入泵室内、并位于墙板B所隔挡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层板A下方、位于墙板B背向墙板A一侧的上部、对应于墙板B连接泵室侧壁一端固定有层板B,所述层板B将墙板B以及对应的泵室相邻两侧的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层板B还有一侧边沿上部固定有墙板C,所述墙板C顶部向上延伸至与层板A连接,所述层板B、墙板B和墙板C以及对应的泵室相邻两侧的侧壁围成配电室,所述层板A对应于配电室范围内设有人孔C,所述层板A下方对应于人孔C位置处设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通管位于层板A位置处的部分沿着连通管内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设有蝶阀、止回阀和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潜水泵设有多个,沿着墙板A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潜水泵分别通过各自的连通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延伸方向与墙板B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河道对应于引水管所在侧的河岸对应于引水管位置处设有引水口,所述引水管对应于河道的一端固定设于引水沟的端部,所述引水沟与引水口连接,所述引水沟的两侧沟壁顶部分别设有支撑板,所述引水沟的两侧沟壁分别与河岸连接,所述引水沟的两侧内壁、端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为钢筋砼结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与引水沟的两侧沟壁和端部沟壁的河岸表面还分别设有护砌。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护砌的材料为砼预制联锁块。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引水沟与引水口连接处的端面设有格栅,所述格栅顶部高于河道液面、所述格栅底部低于引水沟的底部内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引水管的端部与引水沟的端部侧壁齐平,并且引水沟的端部侧壁对应于引水管位置处还固定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墙板B与泵室设有间隙的一端与泵室的侧壁之间设有闸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层板A为网眼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泵站无需建设在河岸边上,不会对河道环境产生污染,直接通过引水管引入泵室,无需要额外建设配电房,从而减少了征地,进一步降低了建设成本。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通过墙板B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引入泵室的水不会对潜水泵造成冲击,而且还能便于闸门设置,从而便于检修室将潜水泵所在的进水室抽干后进行检修,另外还能直接在泵室内设置配电室,充分利用泵室的空间。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通过层板A的网眼钢板的作用,平时只需在层板A上观察即可,而且通过连通管所设置的蝶阀和流量计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流量和操作蝶阀。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通过引水沟的结构,保证了引水管与河道的有效连通,并且不会影响河道内的水流。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通过引水沟两侧的支撑板以及引水沟周围河岸所设的护砌,以及引水沟本身结构为钢筋砼结构,有效保证了引水沟的河岸强度,保证引水管的引水效果。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通过格栅和过滤网的结构,对河道内的漂浮物和鱼类起到了拦截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引水管的引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泵室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引水口位置处所在端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可知,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包括泵室1,所述泵室1内通过墙板A2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水室3和出水室4,所述泵室1的侧壁还分别连通设有引水管5和出水管7,所述引水管5将进水室3与河道9连通,所述泵室1内底面位于进水室3的范围内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通过连通管8与出水管7连通,所述泵室1内底面低于河道9位于引水管5端部的河床,所述泵室1内位于墙板A2顶部位置设有层板A15,所述层板A15高于地面,所述泵室1内位于层板A15上方形成观察室29,所述连通管8向上穿过层板A15后延伸至出水室4上方、并向下穿过层板A15后与出水管7连通,所述层板A15对应于进水室3范围内和出水室4范围内分别对应设有人孔A16和人孔B17,所述层板A15下方、对应于人孔A16和人孔B17位置处的一侧分别设有爬梯19。
所述进水室3内、位于层板A15的下方设有墙板B12,所述墙板B12顶部与层板A15连接,所述墙板B12的一端与泵室1对应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泵室对应侧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潜水泵6位于墙板A2与墙板B12之间,所述引水管5位于墙板B12背向墙板A2的一侧,所述引水管5穿过泵室1与墙板B12连接的侧壁进入泵室1内、并位于墙板B12所隔挡的范围内。
所述层板A15下方、位于墙板B12背向墙板A2一侧的上部、对应于墙板B12连接泵室1侧壁一端固定有层板B24,所述层板B24将墙板B12以及对应的泵室1相邻两侧的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层板B24还有一侧边沿上部固定有墙板C13,所述墙板C13顶部向上延伸至与层板A15连接,所述层板B24、墙板B12和墙板C13以及对应的泵室1相邻两侧的侧壁围成配电室14,所述层板A15对应于配电室14范围内设有人孔C18,所述层板A15下方对应于人孔C18位置处设有爬梯19。
所述连通管8位于层板A15位置处的部分沿着连通管8内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设有蝶阀25、止回阀26和流量计27。
所述潜水泵6设有多个,沿着墙板A2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潜水泵6分别通过各自的连通管8与出水管7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延伸方向与墙板B12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河道9对应于引水管5所在侧的河岸23对应于引水管5位置处设有引水口10,所述引水管5对应于河道9的一端固定设于引水沟11的端部,所述引水沟11与引水口10连接,所述引水沟11的两侧沟壁顶部分别设有支撑板20,所述引水沟11的两侧沟壁分别与河岸23连接,所述引水沟11的两侧内壁、端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为钢筋砼结构。
与引水沟11的两侧沟壁和端部沟壁的河岸23表面还分别设有护砌22。
所述护砌22的材料为砼预制联锁块。
所述引水沟11与引水口10连接处的端面设有格栅21,所述格栅21顶部高于河道9液面、所述格栅21底部低于引水沟11的底部内壁。
所述引水管5的端部与引水沟11的端部侧壁齐平,并且引水沟11的端部侧壁对应于引水管5位置处还固定设有过滤网28。
所述墙板B12与泵室1设有间隙的一端与泵室1的侧壁之间设有闸门。
所述层板A15为网眼钢板。
本申请使用的时候,引水管5将河道9内的水引入至泵室1内的进水室3内,然后通过潜水泵6的作用将进水室3内的水泵入出水管7输送至企业。
工作人员正常巡检的时候只需要在层板A15上进行巡检,并可以直接观察流量计27并操作蝶阀25。还可以通过人孔C18以及对应的攀爬梯19进入到电控室14进行观察;墙板B12与泵室1的侧壁之间的区域还能设有闸门,平时工作时闸门开启,其中一个潜水泵运行、另一个潜水泵不使用,定期更换潜水泵运行;当潜水泵需要维修时或者停产大检修时,闸门关闭,然后待潜水泵将水抽完后,工作人员即可通过人孔A16以及对应的攀爬梯19进入到进水室内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再打开闸门即可;如果出水管7有问题的话,工作人员可通过人孔B17以及对应的攀爬梯19进入到出水室内进行维修,检修所用的相关装备平时都可以放置于观察室29内。

Claims (10)

1.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室(1),所述泵室(1)内通过墙板A(2)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水室(3)和出水室(4),所述泵室(1)的侧壁还分别连通设有引水管(5)和出水管(7),所述引水管(5)将进水室(3)与河道(9)连通,所述泵室(1)内底面位于进水室(3)的范围内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通过连通管(8)与出水管(7)连通,所述泵室(1)内底面低于河道(9)位于引水管(5)端部的河床,所述泵室(1)内位于墙板A(2)顶部位置设有层板A(15),所述层板A(15)高于地面,所述泵室(1)内位于层板A(15)上方形成观察室(29),所述连通管(8)向上穿过层板A(15)后延伸至出水室(4)上方、并向下穿过层板A(15)后与出水管(7)连通,所述层板A(15)对应于进水室(3)范围内和出水室(4)范围内分别对应设有人孔A(16)和人孔B(17),所述层板A(15)下方、对应于人孔A(16)和人孔B(17)位置处的一侧分别设有爬梯(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3)内、位于层板A(15)的下方设有墙板B(12),所述墙板B(12)顶部与层板A(15)连接,所述墙板B(12)的一端与泵室(1)对应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泵室对应侧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潜水泵(6)位于墙板A(2)与墙板B(12)之间,所述引水管(5)位于墙板B(12)背向墙板A(2)的一侧,所述引水管(5)穿过泵室(1)与墙板B(12)连接的侧壁进入泵室(1)内、并位于墙板B(12)所隔挡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A(15)下方、位于墙板B(12)背向墙板A(2)一侧的上部、对应于墙板B(12)连接泵室(1)侧壁一端固定有层板B(24),所述层板B(24)将墙板B(12)以及对应的泵室(1)相邻两侧的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层板B(24)还有一侧边沿上部固定有墙板C(13),所述墙板C(13)顶部向上延伸至与层板A(15)连接,所述层板B(24)、墙板B(12)和墙板C(13)以及对应的泵室(1)相邻两侧的侧壁围成配电室(14),所述层板A(15)对应于配电室(14)范围内设有人孔C(18),所述层板A(15)下方对应于人孔C(18)位置处设有爬梯(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8)位于层板A(15)位置处的部分沿着连通管(8)内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设有蝶阀(25)、止回阀(26)和流量计(2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6)设有多个,沿着墙板A(2)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潜水泵(6)分别通过各自的连通管(8)与出水管(7)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延伸方向与墙板B(12)的延伸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9)对应于引水管(5)所在侧的河岸(23)对应于引水管(5)位置处设有引水口(10),所述引水管(5)对应于河道(9)的一端固定设于引水沟(11)的端部,所述引水沟(11)与引水口(10)连接,所述引水沟(11)的两侧沟壁顶部分别设有支撑板(20),所述引水沟(11)的两侧沟壁分别与河岸(23)连接,所述引水沟(11)的两侧内壁、端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为钢筋砼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与引水沟(11)的两侧沟壁和端部沟壁的河岸(23)表面还分别设有护砌(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砌(22)的材料为砼预制联锁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沟(11)与引水口(10)连接处的端面设有格栅(21),所述格栅(21)顶部高于河道(9)液面、所述格栅(21)底部低于引水沟(11)的底部内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井式的湿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5)的端部与引水沟(11)的端部侧壁齐平,并且引水沟(11)的端部侧壁对应于引水管(5)位置处还固定设有过滤网(28)。
CN202420451886.0U 2024-03-08 沉井式的湿式泵站 Active CN221989454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89454U true CN221989454U (zh) 2024-11-1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82322B (zh) 一种水下混凝土破损干室舱修复智能止水方法
CN104452685B (zh) 一种分级浮升式挡水坝
CN221989454U (zh) 沉井式的湿式泵站
CN206805220U (zh) 一种农田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
CN212896116U (zh) 水垫塘检修排水及回充水系统
CN215977119U (zh) 一种水下混凝土破损干室舱修复智能止水装备
CN206418579U (zh) 一种集成式煤污水提升泵站
CN105369779B (zh) 防洪闸与排涝泵站一体结构
CN113550272B (zh) 一种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
CN209277121U (zh) 泵闸双层排水结构
CN205205789U (zh) 防洪闸与排涝泵站一体结构
CN210712774U (zh) 一种滚水坝内置沉沙池的新型结构
CN204311415U (zh) 一种分级浮升式挡水坝
CN220978306U (zh)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CN108149644B (zh) 一种滚水坝前水力自动减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9277122U (zh) 泵闸结合排水结构
CN218757725U (zh) 一种补给水泵房
CN209741972U (zh) 一种兼有放水功能的分层取水闸门井结构
CN208456765U (zh) 一种承压水发电装置
CN206916713U (zh) 一种引水发电系统用进水口拦污栅装置
CN218235337U (zh) 一种电站大坝发电取水自动调节冲沙进水量装置
CN220890254U (zh) 矿区排水系统
CN219450911U (zh) 一种适用于深层取水的桥式泵房
CN217173490U (zh) 河道水体循环自净系统
CN111305172A (zh) 一种引水排涝双向有压隧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