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21837882U -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37882U
CN221837882U CN202420283875.6U CN202420283875U CN221837882U CN 221837882 U CN221837882 U CN 221837882U CN 202420283875 U CN202420283875 U CN 202420283875U CN 221837882 U CN221837882 U CN 221837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verse
marble
frame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838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张长庆
周智慧
曹培晶
李梦楠
李航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838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37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37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37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透光墙面总成,包括:第一架体,其适于连接待施工的墙体;第二架体,其连接在第一架体远离墙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架体上定位有云石片,所述第一架体设置有面型光源,所述面型光源用于向云石片发射面型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向云石片发射面型光,使得云石片表面能够受光均匀,减少云石片表面阴影,改善云石墙面带来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装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发展,透光云石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透光云石具有半透明或透明的特性,可以通过其表面透出光线,营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强室内设计的美感和艺术效果,其中,尤其以天然的透光云石色泽绚丽,被广泛用于各种高档场所中的透光玉石拼画、透光灯柱、透光背景、透光墙以及各种透光造型中。
室内墙面采用透光云石进行装饰时,为强化装饰效果,突显天然石材独特的纹理,会在石材背面增加光源,形成透光装饰墙面,然而现行的展示装置,无法达到所预期的装饰效果,原因在于,当前展示装置通常是在石材背面设置灯条、灯管等线型光源,由这些线型光源对云石片的背部进行直接照射,由于光源线性发射的特点,云石片表面的亮度会随着云石片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变化而改变,导致云石片表面的亮度不够均匀,容易在钢架及挂点部位形成阴影,对透光造型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旨在提供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包括:第一架体,其适于连接待施工的墙体;第二架体,其连接在第一架体远离墙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架体上定位有云石片,所述第一架体设置有面型光源,所述面型光源用于向云石片发射面型光。
进一步地,所述面型光源包括调光板,所述调光板定位在第一架体上,所述调光板、云石片彼此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调光板相对云石片平行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灯条,所述灯条的发光端侧向平行对准调光板的内部,所述调光板为透光材质且用于将灯条发射的线型光转化为面型光。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板远离所述云石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反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板相对云石片平行的两端设置有聚光槽,所述灯条定位在所述聚光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云石片包括天然云石层,所述天然云石层靠近第一架体的一端一体连接有钢化玻璃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纵骨,所述第一纵骨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定位有若干第一横骨,所述调光板定位于上下相邻两组第一横骨之间,第二架体包括若干第二横骨,每组第二横骨择一、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横骨上,所述云石片定位于上下相邻两组第二横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骨远离墙体的一端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开口朝上,所述第二横骨靠近墙体的一端设有可纵向插接所述卡槽的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骨上螺栓连接有下挂件,所述下挂件配合第一横骨外壁形成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二横骨上螺栓连接有上挂件,所述卡接部形成于所述上挂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骨竖直方向两端各形成有凹槽,所述云石片的四周粘接有用于卡接所述凹槽的保护套,所述云石片通过保护套卡接定位在上下相邻两组第二横骨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骨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固定件,若干固定件彼此配合形成有定位槽,所述调光板卡接定位在上下相邻两组第一横骨的定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云石片发射面型光,使得云石片表面能够受光均匀,减少云石片表面阴影,改善云石墙面带来的视觉效果;
2、通过“两组灯条分别从两侧向透光材质的调光板内部发射线型光”来形成面型光源,不仅造价成本低,出光更为均匀、柔和,且由于灯条置于调光板两侧进行发光,可极大缩短光源与云石片之间的距离,利于装饰墙面的轻薄化,起到节省装饰空间的作用;
3、通过设置反光膜,可由反光膜将原本射向调光板背面的线型光进行反射,使光线从调光板的正面射出,加强调光板的正面的出光效果,使得在相同发光功率情况下,能够减少光能的损耗,提高云石墙面的亮度,改善光线在调光板表面的均匀性,减少影子和暗区的出现,使调光板打在云石片表面的面型光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墙面总成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墙面总成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墙面总成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
附图标记:1、第一架体;11、第一纵骨;12、第一横骨;13、卡槽;14、下挂件;15、固定件;2、第二架体;21、第二纵骨;22、第二横骨;23、卡接部;24、上挂件;25、凹槽;26、铜饰面板;3、云石片;31、天然云石层;32、钢化玻璃层;33、保护套;4、面型光源;41、调光板;42、灯条;43、聚光槽;5、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为:
参考图1~图4,一种透光墙面总成,包括第一架体1,第一架体1用于连接待施工的墙体,在第二架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架体2,第二架体2上定位有云石片3,第一架体1上设有面型光源4,用于向云石片3发射面型光。使得云石片3表面能够受光均匀,减少云石片3表面阴影,改善云石墙面带来的视觉效果。
面型光源4的实施结构具有多样性,例如:
面型光源4的实施例一:第一架体1上设置面积接近云石片3的灯板,灯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LED灯珠,工作时,灯板通过LED灯珠进行整面发光,以平面的形式覆盖云石片3,对云石片3背部进行照明,使云石片3表面均匀透光,该实施例下,通过灯板正对云石片3背部发射面型光,虽能使云石片3受光效果好,墙面明亮,但在大面积墙面加工时造价成本较高,不利于普及。
面型光源4的实施例二:第一架体1上设置有反射板及线型光源,线型光源可为LED灯条42,将灯条42定位于反射板和云石片3之间,使用时,让灯条42朝向反射板进行照面,由反射板对灯条42射出的线型光进行漫反射,使线型光转化为面型光并打在云石片3的背部,使云石片3表面均匀受光,该方案相较上一实施例,造价成本低,适合大面积使用,然而,由于光线反射角度的限制,反射板和云石片3之间需预留一定宽度来容纳灯条42,导致施工完后的装饰墙面厚度较大,造成了装饰空间的浪费,且为了固定灯条42,通常需要在反射板和云石片3之间设置支架,通过支架对灯条42进行固定,由于支架设置在反光框架和云石片3之间,使得灯条42发射并经由反射板反射的光线仍会部分被支架所阻挡,从而会对墙面的亮度造成影响。
参考图2~图4,考虑到上述面型光源4两种实施例所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出第三种面型光源4:面型光源4包括调光板41,调光板41为透光材质,调光板41与云石片3彼此平行间隔设置,在调光板41相对云石片3平行的两侧端部各连接有一组线型光源,线型光源可选用LED灯条42,灯条42的发光端侧向平行对准调光板41的内部,使用时,可由两组灯条42分别从两侧向调光板41内部发射线型光,光线会进入调光板41并在调光板41内部发生多次全反射,这个过程会使得光线在调光板41内部传播,并在调光板41的表面产生面型光的效果,从而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地照射在云石片3的背面,相较于上述两种面型光源4实施例,本实施例造价成本低,出光更为均匀、柔和,且由于灯条42置于调光板41两侧进行发光,可极大缩短光源与云石片3之间的距离,利于装饰墙面的轻薄化,起到节省装饰空间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三种面型光源4实施例相较于前两种实施例具有优越性,故而本申请的附图只对第三种实施例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中,调光板41优选用亚克力(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C(聚碳酸酯)等光学性能良好、具有高透光性和高光学均匀性的材质,使得调光板41能够更为有效地传播光线并产生均匀的发光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调光板41远离云石片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反光膜,反光膜可为铝箔膜、聚酯薄膜或聚乙烯薄膜等反光特性良好的材质。灯条42从两侧向调光板41内部照明后,调光板41的正面、背面均会发光,通过设置反光膜,可由反光膜将原本射向调光板41背面的线型光进行反射,使光线从调光板41的正面射出,加强调光板41的正面的出光效果,使得在相同发光功率情况下,能够减少光能的损耗,提高云石墙面的亮度,且设置反光膜可增强光线在调光板41内的反射程度,改善光线在调光板41表面的均匀性,减少影子和暗区的出现,使调光板41打在云石片3表面的面型光更为均匀。
进一步的,调光板41相对云石片3平行的两端设置有聚光槽43,灯条42定位在聚光槽43内,聚光槽43是“通过在调光板41两侧端部各自粘结两组铝条,由两组铝条组成”,铝条也可替换选用其他同样具有不透光特性的材质,通过设置聚光槽43,可以起到隐藏容置灯条42、减少结构阴影的作用,此外,由于聚光槽43内壁不透光,可以对灯条42发射的光线进行约束,使灯条42的光线集中进入调光板41,减少光能损失。
考虑到天然的透光云石价格昂贵,材质比其他石材较为疏松,材料本身的强度不足,板材过薄时易碎裂,无法制成大板使用,而过厚又影响透光,对此,本实施例中云石片3采用复合结构,其包括天然云石层31,天然云石层31靠近第一架体1的一端一体粘结有钢化玻璃层32,这样能够减少天然透光云石片3的厚度,节约珍贵的天然云石资源,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提升强度又不影响透光效果。
申请人在透光云石装饰墙面售后服务过程中还发现另一问题:现有透光云石装饰墙面为方便对石材板内的光源进行检修,通常会在石材表面开设维修口,从而破坏了装饰面的整体美观性。对此,本申请还对云石墙面的连接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具体为:
第一架体1包括第一纵骨11和若干第一横骨12,第一纵骨11具有两组且竖直延伸,若干第一横骨12沿第一纵骨11长度方向、间隔定位于两组第一纵骨11之间,每组第一横骨1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纵骨11相连接,上下相邻两组第一横骨12配合两侧第一纵骨11一同形成窗口框架结构,调光板41、灯条42对应定位在该窗口框架结构内,第二架体2包括第二纵骨21和若干第二横骨22,第二纵骨21具有两组且竖直延伸,若干第二横骨22设置于两组第二纵骨21之间,每组第二横骨22择一、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横骨12上,云石片3定位在上下相邻的两组横骨之间,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纵骨11、第一横骨12为镀锌方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架体2相对第一架体1构成可拆卸拼装结构,使用时只需将第二横骨22从第一横骨12上拆卸下来即可对面型光源4进行检修。
第二横骨22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横骨12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例如第二横骨22可采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第一横骨12上,结构简单,易于拆卸,然而如此会导致紧固件一端暴露在第二横骨22外壁,影响观感,需要额外粘贴铜板进行遮挡,较为麻烦。
对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第二横骨22和第一横骨12的连接结构:第一横骨12远离墙体的一端形成有开口竖直朝上的卡槽13,第二横骨22靠近墙体的一端设有卡接部23,安装时,只需由下至上逐一将第二横骨22通过将卡接部23纵向插接悬挂在对应第一横骨12的卡槽13内,即可完成第二架体2的安装,安装快速高效,施工周期短,而当灯条42出现故障时,只需从上至下逐个将第二横骨22的卡接部23依次从对应的第一横骨12的卡槽13中取出,即可完成第二架体2的拆卸,使第一架体1和面型光源4暴露,方便检修灯条42、调光板41的检修更换,此外,卡槽13和卡接部23采用纵向插接的形式进行连接可以使第二横骨22尽可能靠近第一横骨12,从而缩短墙面厚度,节省装饰空间。
为降低部件生产难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骨12上螺丝连接有下挂件14,卡槽13通过下挂件14配合第一横骨12外壁而形成,第二横骨22上螺栓连接有上挂件24,卡接部23形成于上挂件24。
第二横骨22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各形成有凹槽25,单一云石片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卡接在上下相邻两组第二横骨22的凹槽25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横骨22通过卡接部23卡接悬挂第一横骨12的同时,第二横骨22之间也可通过凹槽25、云石片3彼此上下堆叠连接,增强云石墙面外表面的支撑强度,使云石墙面结构更为稳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横骨22为钢材。
为防止第二横骨22上下堆叠设置而对云石片3的边缘造成损伤,在云石片3的四周通过弹性密封胶粘接有不锈钢材质的保护套33,云石片3通过保护套33卡接定位在上下相邻第二横骨22的凹槽25内。
第一架体1还包括若干固定件15,固定件15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横骨12上,固定件15彼此配合形成有定位槽,调光板41卡接定位在上下相邻两组第一横骨12的定位槽内。具体装配时,可先在上下相邻的两组第一横骨12分别靠近墙体的一端连接安装第一批固定件15,形成定位槽的单侧槽面,然后将调光板41放入上下相邻的两组第一横骨12所组成的窗口内,待调光板41一端抵靠该单侧槽面后,随后在上下相邻的两组第一横骨12分别远离墙体的另一端安装第二批固定件15,即可形成完整的定位槽,对调光板41进行双向夹紧固定,检修时,只需将上述第二批固定件15拆卸下来即可将调光板41取出。出于美观考虑,本实施方式中,于第二横骨22远离第一架体1的一端卡接有铜饰面板26,本实施方式一种,第二横骨22的凹槽25的槽宽要大于保护套33的厚度,当保护套33卡接入凹槽25后,凹槽25远离第一纵骨11的一端还会余有空隙,可通过在该空隙内嵌入自带螺孔的木条,通过螺栓将铜饰面板26紧固连接在木条上,从而使铜饰面板26能够可靠连接在第二架体2上,防止日常使用中铜饰面板26的脱落。
透光墙面总成还包括阻燃多层板制成的基层5,安装时,可先将基层5安装在墙面上,再将第一架体1、第二架体2逐次安装在基层5上,基层5由阻燃多层板制成,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架体(1),其适于连接待施工的墙体;
第二架体(2),其连接在第一架体(1)远离墙体的一端;
所述第二架体(2)上定位有云石片(3),所述第一架体(1)设置有面型光源(4),所述面型光源(4)用于向云石片(3)发射面型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型光源(4)包括调光板(41),所述调光板(41)定位在第一架体(1)上,所述调光板(41)、云石片(3)彼此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调光板(41)相对云石片(3)平行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灯条(42),所述灯条(42)的发光端侧向平行对准调光板(41)的内部,所述调光板(41)为透光材质且用于将灯条(42)发射的线型光转化为面型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41)远离所述云石片(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反光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41)相对云石片(3)平行的两端设置有聚光槽(43),所述灯条(42)定位在所述聚光槽(43)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石片(3)包括天然云石层(31),所述天然云石层(31)靠近第一架体(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钢化玻璃层(32)。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纵骨(11),所述第一纵骨(1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定位有若干第一横骨(12),所述调光板(41)定位于上下相邻两组第一横骨(12)之间,第二架体(2)包括若干第二横骨(22),每组第二横骨(22)择一、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横骨(12)上,所述云石片(3)定位于上下相邻两组第二横骨(22)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骨(12)远离墙体的一端形成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开口朝上,所述第二横骨(22)靠近墙体的一端设有可纵向插接所述卡槽(13)的卡接部(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骨(12)上螺栓连接有下挂件(14),所述下挂件(14)配合第一横骨(12)外壁形成有所述卡槽(13),所述第二横骨(22)上螺栓连接有上挂件(24),所述卡接部(23)形成于所述上挂件(2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骨(22)竖直方向两端各形成有凹槽(25),所述云石片(3)的四周粘接有用于卡接所述凹槽(25)的保护套(33),所述云石片(3)通过保护套(33)卡接定位在上下相邻两组第二横骨(22)的凹槽(25)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光墙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骨(12)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固定件(15),若干固定件(15)彼此配合形成有定位槽,所述调光板(41)卡接定位在上下相邻两组第一横骨(12)的定位槽内。
CN202420283875.6U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Active CN221837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83875.6U CN221837882U (zh)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83875.6U CN221837882U (zh)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37882U true CN221837882U (zh) 2024-10-15

Family

ID=93002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83875.6U Active CN221837882U (zh)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37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8129A (zh) 超薄发光天花板
CN101858137A (zh) 超薄发光地板
CN201502122U (zh) 一种超薄发光天花板
US20080151536A1 (en) Luminous glass wall
CN221837882U (zh)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CN105650604B (zh) Led面板灯及其边框型材
CN201425177Y (zh) 一种led方灯
WO2024200103A1 (en) Artificial skylight
CN202580846U (zh) 一种直下式led面光源
CN203501070U (zh) 一种用于灯箱的散热件及灯箱
CN203036560U (zh) 一种led面板灯及其导光板
CN118148317A (zh) 一种透光墙面总成
CN202008043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13900979U (zh) 侧发光led面板灯
CN201081173Y (zh) 双面出光的建筑装饰照明用led面光源
CN201764320U (zh) 一种侧发光型led室内照明面板灯具
CN101856186A (zh) 超薄发光画灯
CN219571788U (zh) 一种墙面灯槽透光盖板隐形支撑构造
CN216346019U (zh) 一种横向采光系统
CN2821377Y (zh) 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
CN213018970U (zh) 一种led格栅灯
CN215215947U (zh) 一种多根条形led灯管相互铰接搭建的led灯
CN212777056U (zh) 一种散射性无边平面发光结构
CN209370883U (zh) 线型面板灯
CN222796928U (zh) 一种发光墙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