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19869U - 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19869U CN221519869U CN202323483843.5U CN202323483843U CN221519869U CN 221519869 U CN221519869 U CN 221519869U CN 202323483843 U CN202323483843 U CN 202323483843U CN 221519869 U CN221519869 U CN 2215198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ing
- motorcycle
- units
- supporting plat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03 re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该摩托车包含一车架单元及二踏板,该车架单元包括一主架体及二侧管。其中,该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包含二支架单元及二减震单元。每一个该支架单元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一本体、一第二连接件及一支撑件,且每一该支撑件是与该侧管相间隔地界定出一间距。当该等第一连接件及该等第二连接件有助于该等本体稳定地连接该等侧管,提升了该等支架单元整体的结构刚性,悬设于该等侧管上方的该等支撑件可避免震动直接传导至该等支撑件,该等减震单元则吸收部分的震动,可减少使用者踩踏该等踏板时因震动所产生的不舒适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重型摩托车会在主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二各自供二脚踏板设置的踏板支架,而该等脚踏板适用于供骑乘者跨坐且骑乘该现有的大型重型摩托车时可供其脚部踏置,以提升骑乘时的舒适感。
当骑乘者骑乘该现有的大型重型摩托车时,难免会因为引擎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并依序经由摩托车的主架体、踏板支架而传递至该等脚踏板,导致骑乘者的脚部产生震动而降低舒适感。此外,若破坏该现有的大型重型摩托车的车架与该等脚踏板的连接关系,并将踏板支架的钢骨结构部分替换为一如弹性气垫的减震件,以达预期的降震效果时,却又难以维持该现有的大型重型摩托车整体结构的刚性,因而造成骑乘安全的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达到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震动并可同时维持整体结构刚性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于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该摩托车包含一车架单元及二个该踏板,该车架单元包括一主架体,及二分别连接该主架体左右两侧的侧管。该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包含二适用于分别衔接该等侧管与该等踏板之间的支架单元,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等支架单元的减震单元。
每一个该支架单元包括一连接该侧管的第一连接件、一连接该第一连接件且与对应的该侧管彼此并排设置的本体、一与该第一连接件相间隔地设置于远离该主架体的一侧且衔接于该本体与该侧管的第二连接件,及一自该本体朝另一个该侧管延伸的支撑件,且每一个该支撑件是与个别的该侧管相间隔地界定出一间距。
每一个该减震单元包括一适用于设置该第一连接件与该侧管之间的第一减震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每一个该支撑件包括一连接该本体的后支撑板,及一自该后支撑板朝该主架体延伸的前支撑板,且每一个该减震单元还包括一连接该后支撑板并适用于设置在该后支撑板与该侧管之间的第二减震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每一个该后支撑板具有一连接于该前支撑板的片体部,及多个适用于自该片体部朝该侧管延伸的支撑柱,且每一个该第二减震件具有多个分别供该等支撑柱穿设固定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每一个该支撑件包括一连接该本体的后支撑板,及一自该后支撑板朝该主架体延伸的前支撑板,且每一个该减震单元还包括一连接该前支撑板并适用于设置在该前支撑板与该侧管之间的第三减震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每一个该前支撑板具有一适用于自该后支撑板朝该侧管倾斜延伸的衔接部,及一适用于自该衔接部末端远离且与个别的该侧管相间隔设置的板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每一个该第二减震件适用于与个别的该侧管彼此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每一个该第三减震件适用于与个别的该侧管彼此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含二分别连接该支架单元的固定单元,其中,每一个该固定单元包括一自该本体沿左右方向远离该摩托车延伸的后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含二分别连接该支架单元的固定单元,其中,每一个该固定单元包括一连接该本体且设置于邻近该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前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功效]
借由该等第一连接件及该等第二连接件与该等侧管的连接关系,使得该等本体分别连接该等侧管时,能够维持该等支架单元整体的结构刚性,悬设于该等侧管上方的该等支撑件可避免所述引擎产生的震动直接传导至该等踏板,该等减震单元则能吸收部分的震动,以减少使用者踩踏该等踏板时因震动所产生的不舒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借由每一个连接该后支撑板并适用于设置在该后支撑板与该侧管之间的第二减震件,可有效减少该等侧管将震动传导至该等支撑件,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借由每一个该后支撑板的该等支撑柱,与每一个该第二减震件的该等开孔的结构设计,可将该等第二减震件稳定地贴合设置于该等后支撑板底部,使该等第二减震件能有效地发挥其降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借由每一个该减震单元的设置在该前支撑板与该侧管之间的第三减震件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降低该等侧管将震动传导至该等支撑件,以达到降震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借由每一个该前支撑板的该衔接部与该板体部的连接关系,可使得该前支撑板呈弯折的形状,相较于该前支撑板、该后支撑板整体呈板状的结构,该前支撑板呈弯折的结构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抗弯折能力,并达到增加耐负重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该第二减震件适用于与个别的该侧管彼此间隔,可进一步吸收所述引擎产生的震动,以达到预期的减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该第三减震件适用于与个别的该侧管彼此间隔,可以在该支撑件接触所述侧管时吸收部分的震动,并达到减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该固定单元借由该后固定板,可进一步增加所述踏板装设的接触面积,并提升使用者踩踏时的舒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该固定单元借由该前固定板,可进一步提升该等本体连接该等侧管强度,并增加该等支架单元整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2是一俯视角度的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二支架单元分别设置于该摩托车的该等踏板下方;
图3是一俯视图,说明其中一个该支架单元与一固定单元;
图4是一局部放大的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减震单元与该支架单元的连接关系;及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其中一个该支架单元的一第二支撑板的多个支撑柱,与其中一个该减震单元的一第二减震件的多个开孔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列表
1····支架单元
11···第一连接件
12···本体
13···第二连接件
14···支撑件
141···后支撑板
141a··片体部
141b··支撑柱
142···前支撑板
142a··衔接部
142b··板体部
2····减震单元
21···第一减震件
22···第二减震件
221···开孔
23···第三减震件
3····固定单元
31···前固定板
32···后固定板
9····摩托车
91···车架单元
911···主架体
912···侧管
913···引擎
92···踏板
D····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的一实施例,摩托车9包含一车架单元91,及二个分别供使用者的脚部踩踏的踏板92。该车架单元91包括一主架体911、二分别连接该主架体911左右两侧的侧管912,及一设置于该主架体911且产生震动的引擎913。该实施例包含二适用于分别衔接该等侧管912与该等踏板92之间的支架单元1、二分别设置于该等支架单元1的减震单元2,及二分别连接该支架单元1的固定单元3。在本实施例中,该摩托车9是属于供使用者跨坐的大型重型摩托车,且本实施例适用于连接该等侧管912且支撑该等踏板92,并用以供使用者的脚部踩踏放置。
每一个该支架单元1包括一连接该侧管912的第一连接件11、一连接该第一连接件11且与对应的该侧管912彼此并排设置的本体12、一与该第一连接件11相间隔地衔接于该本体12与该侧管912的第二连接件13,及一自该本体12朝另一个该侧管912延伸且适用于支撑对应的该踏板92的支撑件14。其中,每一个该支撑件14是与个别的该侧管912相间隔地界定出一间距D。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该第一连接件11是焊接于该本体12。每一个该本体12是呈管状而实质上沿平行于该侧管912的延伸方向设置。每一个该第一连接件11与每一个该第二连接件13则是螺锁在对应的该侧管912上,并用以加强每一个该支架单元1与该侧管912彼此连接的机械强度,可提升该支架单元1整体的结构刚性。
参阅图3、图4及图5,每一个该支撑件14包括一连接该本体12的后支撑板141,及一自该后支撑板141倾斜向下朝该侧管912延伸的前支撑板142。其中,每一个该后支撑板141具有一与对应的该侧管912彼此间隔的片体部141a,及二个如图5所示地适用于自该片体部141a朝该侧管912延伸的支撑柱141b。每一个该前支撑板142具有一适用于自该后支撑板141朝该侧管912倾斜延伸的衔接部142a,及一适用于自该衔接部142a末端远离且与个别的该侧管912相间隔设置的板体部142b。在本实施例中,该后支撑板141是呈弯折结构,搭配该支撑件14的材质设计为如不锈钢等高机械强度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该支撑件14整体的结构强度,并使得该支撑件14整体能够稳定地悬设于该等侧管912上方,可有效提升该支撑件14支撑该等踏板92与使用者脚部的重量。
每一个该减震单元2包括一适用于设置该第一连接件11与该侧管912之间的第一减震件21、一连接该后支撑板141并适用于设置在该后支撑板141与该侧管912之间的第二减震件22,及一连接该前支撑板142并适用于设置在该前支撑板142与该侧管912之间的第三减震件23。在本实施例中,该等第二减震件22接触该等侧管912的面积是大于该第一减震件21与该第三减震件23接触该等侧管912的面积,可吸收所述引擎913所产生大部分的震动。此外,该第一减震件21、该第二减震件22与该第三减震件23的材质是选自如天然橡胶、聚氨酯橡胶等高吸震能力的材质,可高效地吸收由该引擎913所产生的震动。
每一个该第二减震件22具有二个分别对应该等支撑柱141b所开设的开孔221。在本实施例中,该等开孔221是供该等支撑柱141b穿设固定,该等第二减震件22便能稳定地套设固定于该等支撑柱141b,故当该等第二减震件22分别碰触位于下方的该等侧管912时,接触面积相对较大的该等第二减震件22便能够较稳定地与该等侧管912接触,可确保该等第二减震件22能发挥基本的吸震效果。
每一个该固定单元3包括一连接该本体12且设置于邻近该第二连接件13的一侧的前固定板31,及一自该本体12朝左右方向远离该摩托车9延伸的后固定板32。其中,该等前固定板31适用于分别连接该等侧管912,且搭配该等第一连接件11、该等第二连接件13与该等侧管912的连接关系,使得每一个该本体12与该侧管912能形成三点支撑的连接关系,可提升该支架单元1整体的结构刚性。该等后固定板32则适用于支撑该等踏板92,使得所述踏板92能较大面积地与本实施例接触,并达到提升踩踏舒适性的效果。
参阅图3、图4及图5并搭配图1及图2,本实施例使用时,使用者是跨坐于该摩托车9并发动所述引擎913以进行骑乘作业。当所述引擎913发动时,所述引擎913因运作所产生的震动会经由该主架体911而传导至该等侧管912。此时,借由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一连接件11与该等侧管912之间的该等第一减震件21,可吸收部分的所述引擎913所产生的震动,大幅减少了震动直接传导至该等本体12与该等支撑件14的比例。此外,基于该支架单元1整体的结构刚性,当该等支撑件14分别悬设于该等侧管912上方的结构设计时,有助于使该等支撑件14与该等侧管912彼此相间隔,使所述引擎913所产生的所述震动难以借由直接接触的方式向上传导至该等支撑件14,位于该等支撑件14上方的该等踏板92则极少量地自所述侧管912接收震动,大部分的震动便难以直接传导至使用者的脚部,以达到减震效果。
此外,即便使用者因骑乘过程中因颠簸、上下车等动作,而使得脚步因过度用力向下踩踏使得该等支撑件14向下移动而碰触该等侧管912时,位于该等支撑件14下方的该等第二减震件22与该等第三减震件23依然能够有效吸收大部分的震动,使得本实施例能够维持基本的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的该实施例,借由该等第一连接件11、该等第二连接件13及该等前固定板31与该等侧管912的连接关系,可提升该等支架单元1装设于该等侧管912的结构刚性,有助于该等支撑件14维持悬设在该等侧管912上方,可避免震动直接向上传递,该等第一减震件21、该等第二减震件22与该等第三减震件23则可吸收所述引擎913大部分所产生的震动,使震动极少量地传递至所述踏板92,以达到减震效果。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包含一车架单元及二个所述踏板,所述车架单元包括一主架体,及二分别连接所述主架体左右两侧的侧管,所述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包含:
二支架单元,适用于分别衔接所述侧管与所述踏板之间,每一个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一连接所述侧管的第一连接件、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且与对应的所述侧管彼此并排设置的本体、一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间隔地衔接于所述本体与所述侧管的第二连接件,及一自所述本体朝另一个所述侧管延伸的支撑件,且每一个所述支撑件是与个别的所述侧管相间隔地界定出一间距;及
二减震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单元,每一个所述减震单元包括一适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管之间的第一减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件包括一连接所述本体的后支撑板,及一连接所述后支撑板的前支撑板,且每一个所述减震单元还包括一连接所述后支撑板并适用于设置在所述后支撑板与所述侧管之间的第二减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后支撑板具有一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板的片体部,及多个适用于自所述片体部朝所述侧管延伸的支撑柱,且每一个所述第二减震件具有多个分别供所述支撑柱穿设固定的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件包括一连接所述本体的后支撑板,及一自所述后支撑板朝所述主架体延伸的前支撑板,且每一个所述减震单元还包括一连接所述前支撑板并适用于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板与所述侧管之间的第三减震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前支撑板具有一适用于自所述后支撑板朝所述侧管倾斜延伸的衔接部,及一适用于自所述衔接部末端远离且与个别的所述侧管相间隔设置的板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减震件适用于与个别的所述侧管彼此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三减震件适用于与个别的所述侧管彼此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所述支架单元的固定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自所述本体沿左右方向远离所述摩托车延伸的后固定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所述支架单元的固定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连接所述本体且设置于邻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前固定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83843.5U CN221519869U (zh) | 2023-12-20 | 2023-12-20 | 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83843.5U CN221519869U (zh) | 2023-12-20 | 2023-12-20 | 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19869U true CN221519869U (zh) | 2024-08-13 |
Family
ID=92207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83843.5U Active CN221519869U (zh) | 2023-12-20 | 2023-12-20 | 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19869U (zh) |
-
2023
- 2023-12-20 CN CN202323483843.5U patent/CN2215198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30633B1 (ko) | 자전거용 안장 | |
CN101041366B (zh) | 自行车座垫总成 | |
CN221519869U (zh) | 摩托车踏板的减震装置 | |
KR101042540B1 (ko) | 자전거용 안장 조립체 | |
CN1555324B (zh) | 脚踏装置 | |
CN206675879U (zh) | 多功能健身车 | |
CN208746136U (zh) | 一种前置快拆式自行车儿童座椅 | |
NL2033110A (en) | Additional sea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bicycles | |
KR101027253B1 (ko) | 자전거 안장축 스프링 장치 | |
CN210932300U (zh) | 一种健康康复训练一体化轮椅 | |
CN210258721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支撑机构 | |
CN208683040U (zh) | 一种新型柔性减震自行车架及自行车 | |
CN207257887U (zh) | 可伸缩调节的自行车脚踏 | |
CN219134366U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 |
CN202859991U (zh) | 挺腰收腹运动机 | |
CN214729401U (zh) | 代步车的车架以及代步车 | |
CN216401605U (zh) |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自行车后座 | |
CN212828809U (zh) | 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 | |
CN203651972U (zh) | 一种多功能减震童车座椅 | |
CN214729403U (zh) | 代步车的鞍座支架以及代步车 | |
CN214689980U (zh) | 车架和电动车 | |
CN206734476U (zh) | 摩托车坐垫安装结构 | |
CN215399036U (zh) | 一种带有高效减震缓冲结构的自行车 | |
CN214165113U (zh) | 一种滑雪车 | |
CN215944798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组件及电动三轮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