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2119747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97477U
CN221197477U CN202322928136.6U CN202322928136U CN221197477U CN 221197477 U CN221197477 U CN 221197477U CN 202322928136 U CN202322928136 U CN 202322928136U CN 221197477 U CN221197477 U CN 221197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icrowave
cooking appliance
cooking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81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平
梁家荣
郑弘佑
胡广川
郭浩正
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281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97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97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97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盖体,可分离地扣合于底座,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底座与盖体合围成烹饪腔;多个透光孔,设于盖体的多个壁面,透光孔能够透光,透光孔用于对烹饪腔内进行观察。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微波炉,为了提升烹饪腔内的亮度,通常在烹饪腔内设置照明灯,但是这会升高产品的成本,并导致产品结构复杂,或者只在门窗处设置金属网格增加进光量,但是此种结构只有一个进光面,从而导致进光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盖体,可分离地扣合于底座,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底座与盖体合围成烹饪腔;多个透光孔,设于盖体的多个壁面,透光孔能够透光。
本申请所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盖体,其中,底座集成设有多个电器组件,以使烹饪器具能够正常运行,盖体可分离地扣合于底座,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盖体与底座合围成烹饪腔,底座的上表面用于放置食材,在烹饪器具运行的情况下,烹饪器具能够对放置于底座的食材进行烹饪。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提升烹饪腔内的亮度,本申请在盖体的多个壁面设有透光孔。可理解地,在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过程中,食材的状态发生变化,用户需要对食材进行观察,由于盖体扣合于底座,烹饪腔内需要通过外界射入的光线照亮才能够使用户观察到食材,若进入烹饪腔内的光线较少,则会导致烹饪腔内亮度过低,不便于用户对烹饪腔内进行观察。为了避免烹饪腔内的亮度过低,本申请在盖体设有透光孔,透光孔能够透光,以使外界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孔射入烹饪腔内。多个透光孔分别设于盖体的多个壁面,从而使得光线能够从多个角度射入烹饪腔内,并且由于增加了透光孔的数量,从而使得射入烹饪腔内的光线增加,提升了烹饪腔内的亮度,便于用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通过在盖体的多个壁面设置透光孔,从而能够使光线通过多个角度射入烹饪腔,并且由于透光孔的数量增多,从而增加了烹饪腔内的进光量,提升了烹饪腔内的亮度,便于用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此种结构无需在烹饪器具中设置照明灯,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透光孔设于盖体的多个侧壁和盖体的顶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透光孔所设置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地,多个透光孔分别设于盖体的多个侧壁和盖体的顶壁。如此,可以使光线通过多个角度射入烹饪腔内,由于盖体的顶壁设有透光孔,相较于将透光孔设于盖体的侧壁而言,设于顶壁的透光孔能够射入更多的光线,提升烹饪腔内的亮度的效果更好,便于用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观察。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盖体包括:多个加强板,加强板设于相邻的两个盖体的侧壁之间,透光孔避让加强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盖体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提升盖体的强度,避免由于在盖体的壁面上设置透光孔而导致盖体的强度下降,本申请在盖体中还设置有多个加强板。具体地,加强板设于相邻的两个盖体的侧壁之间,透光孔避让加强板,即加强板上不设置透光孔。如此,可以通过强度较高的加强板对相邻的两个设有透光孔的侧壁进行连接,以确保盖体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提升盖体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加强板具有弧形折弯。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加强板进行限定。具体地,加强板具有弧形折弯,弧形折弯的两侧分别连接盖体的两个侧壁。相较于将加强板设置为直角折弯的结构而言,具有弧形折弯的加强板一方面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具有更高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对其进行清理,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微波组件,设于底座,微波组件用于向烹饪腔内辐射微波。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组件,微波组件设于底座,微波组件能够生成微波并向烹饪腔内辐射微波。在烹饪器具采用微波加热模式对食材进行烹饪时,需要将盖体扣合于底座,使盖体与底座合围成烹饪腔,微波组件运行并向烹饪腔内辐射微波,以对放置于底座上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具体地,盖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对烹饪腔内的微波进行屏蔽,减少烹饪腔内的微波向外泄漏。通过在烹饪器具中设置微波组件,可以使烹饪器具具有微波加热的功能。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微波组件包括:微波发生器,用于生成微波;导波管,与微波发生器相连,导波管用于将微波沿朝向烹饪腔的方向传播。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微波组件的结构进行限定。微波组件包括微波发生器和导波管,其中,微波发生器用于生成微波,微波发生器与导波管连通,微波发生器所生成的微波传向导波管,导波管将微波向烹饪腔内辐射,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烹饪。如此,可实现微波组件对食材进行微波加热的功能。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微波组件还包括:表面波发生装置,设于底座,导波管能够将微波传向表面波发生装置,表面波发生装置能够将微波沿朝向底座的顶壁的方向传播。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微波组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使微波组件能在底座的上表面形成表面波,本申请在微波组件中还设有表面波发生装置。具体地,表面波发生装置与导播管连通,导波管将微波传向表面波发生装置,表面波发生装置将微波向底座的顶壁辐射,以在底座的上表面形成表面波,实现对放置于底座上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通过在微波组件中设置表面波发生装置,可通过表面波发生装置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微波搅拌件,可避免表面波发生装置与电磁组件发生干涉,满足在烹饪器具中同时设置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的结构设计。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表面波发生装置包括:表面波发生板,表面波发生板上设有多个翅片组,任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翅片沿朝向底座的顶壁的方向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表面波发生装置进行限定。表面波发生装置包括表面波发生板,表面波发生板上设有多个翅片组,任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翅片沿朝向底座的顶壁的方向延伸,翅片趋于垂直于底座的顶壁。导波管将微波传向表面波发生板,微波沿翅片向底座的顶壁辐射,由于翅片趋于垂直于底座的顶壁,因此微波在由翅片向底座的顶壁传播的过程中快速衰减,从而使得微波能够在底座的上表面保持均匀,实现对食材的均匀的微波加热。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多个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翅片组,位于表面波发生板的两端;多个第二翅片组,位于第一翅片组朝向表面波发生板的中心的一侧,第一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低于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翅片组的结构进行限定。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翅片组和多个第二翅片组,其中,多个第一翅片组分别设于表面波发生板的两端,多个第二翅片组位于第一翅片组朝向表面波发生板的中心的一侧,即多个第一翅片组分别位于多个翅片组的两侧。任一第一翅片组和任一第二翅片组均包括多个翅片,第一翅片组件中的翅片的高度与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不同,第一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低于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如此,可以对烹饪腔内的微波场强进行调节,使得微波更加集中于烹饪腔的中心区域,提升烹饪器具对食材微波加热的效率。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底座还包括:电磁组件,电磁组件用于对放置于底座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使烹饪器具具有电磁加热功能,本申请在底座中还设置了电磁组件,电磁组件能够对放置于底座上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具体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在电磁组件运行的情况下,电磁线圈发热,电磁线圈能够对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实现电磁组件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电磁组件与微波组件相互独立。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磁组件进行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电磁组件与微波组件相互独立运行,烹饪器具具有多种烹饪模式,在烹饪器具处于微波烹饪的情况下,电磁组件关停,微波组件运行,以对食材进行微波加热,在微波组件运行的情况下,需要将盖体扣合于底座,以使盖体与底座合围成烹饪腔,避免微波泄漏。在烹饪器具处于电磁加热的情况下,微波组件关停,电磁组件运行,以对置物板上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也可以同时运行。如此,可以使烹饪器具具有多种不同的烹饪模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能够发热;电磁屏蔽板,设于电磁线圈背离微波组件的一侧,电磁屏蔽板用于屏蔽微波。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磁组件的结构进行限定。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和电磁屏蔽板,在电磁组件运行的情况下,电磁线圈能够发热,以对放置于底座上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表面波发生板设有安装槽,电磁线圈位于安装槽内,电磁线圈的形状可以为多种。进一步地,电磁屏蔽板设于电磁线圈的顶部,电磁屏蔽板能够屏蔽微波。在微波组件运行的情况下,电磁屏蔽板对微波组件所辐射的微波进行屏蔽,以避免电磁线圈出现打火的现象,提升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底座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用于对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进行散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底座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底座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用于对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进行散热。可理解地,在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运行的情况下,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自身会发热,若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过热,则会影响自身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底座内的其他电器部件受损。为了避免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过热的情况发生,本申请在底座中还设置了散热部,散热部能够形成气流,以对微波组件和电磁组件进行散热。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多个抑波齿,设于盖体朝向底座的边沿,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抑波齿与底座贴合,抑波齿用于阻止烹饪腔内的微波朝外界泄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盖体的结构进行限定。可理解地,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若盖体与底座之间存在间隙,则会导致烹饪腔内的微波通过缝隙向外界泄漏。为了进一步减少烹饪腔内的微波泄漏,本申请在盖体上还设置了用于阻止微波泄漏的抑波齿。具体地,抑波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抑波齿设于盖体的边沿,多个抑波齿沿杆体的边沿依次设置。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多个抑波齿与底座的表面贴合,以减小抑波齿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并且抑波齿具有阻止烹饪腔内的微波泄漏的作用。如此,通过在盖体的边沿设置多个抑波齿可以阻止烹饪腔内的微波向外界泄漏,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提升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通过在盖体的边沿设置多个抑波齿,并时抑波齿能够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与底座的表面相贴合,从而能够在盖体扣合于底座的情况下,使抑波齿与底座之间形成重合面,以减小抑波齿与底座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小了烹饪腔内的微波向外泄漏。并且,抑波齿自身具有阻止烹饪腔内的微波泄漏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烹饪腔内的微波外泄,进而提升了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提升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炉或微波电磁炉一体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炉或微波电磁炉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示出了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器具,110底座,120盖体,121烹饪腔,122透光孔,123加强板,124抑波齿,130微波组件,131微波发生器,132表面波发生装置,133表面波发生板,134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底座110;盖体120,可分离地扣合于底座110,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底座110与盖体120合围成烹饪腔121;多个透光孔122,设于盖体120的多个壁面,透光孔122能够透光。
本申请所提出的烹饪器具100,包括底座110和盖体120,其中,底座110集成设有多个电器组件,以使烹饪器具100能够正常运行,盖体120可分离地扣合于底座110,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盖体120与底座110合围成烹饪腔121,底座110的上表面用于放置食材,在烹饪器具100运行的情况下,烹饪器具100能够对放置于底座110的食材进行烹饪。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对烹饪腔121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提升烹饪腔121内的亮度,本申请在盖体120的多个壁面设有透光孔122。可理解地,在烹饪器具100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过程中,食材的状态发生变化,用户需要对食材进行观察,由于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烹饪腔121内需要通过外界射入的光线照亮才能够使用户观察到食材,若进入烹饪腔121内的光线较少,则会导致烹饪腔121内亮度过低,不便于用户对烹饪腔121内进行观察。为了避免烹饪腔121内的亮度过低,本申请在盖体120设有透光孔122,透光孔122能够透光,以使外界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孔122射入烹饪腔121内。多个透光孔122分别设于盖体120的多个壁面,从而使得光线能够从多个角度射入烹饪腔121内,并且由于增加了透光孔122的数量,从而使得射入烹饪腔121内的光线增加,提升了烹饪腔121内的亮度,便于用户对烹饪腔121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通过在盖体120的多个壁面设置透光孔122,从而能够使光线通过多个角度射入烹饪腔121,并且由于透光孔122的数量增多,从而增加了烹饪腔121内的进光量,提升了烹饪腔121内的亮度,便于用户对烹饪腔121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此种结构无需在烹饪器具100中设置照明灯,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图2、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透光孔122设于盖体120的多个侧壁和盖体120的顶壁。
在该实施例中,对透光孔122所设置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地,多个透光孔122分别设于盖体120的多个侧壁和盖体120的顶壁。如此,可以使光线通过多个角度射入烹饪腔121内,由于盖体120的顶壁设有透光孔122,相较于将透光孔122设于盖体120的侧壁而言,设于顶壁的透光孔122能够射入更多的光线,提升烹饪腔121内的亮度的效果更好,便于用户对烹饪腔121内的食材进行观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盖体120包括:多个加强板123,加强板123设于相邻的两个盖体120的侧壁之间,透光孔122避让加强板123。
在该实施例中,对盖体12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提升盖体120的强度,避免由于在盖体120的壁面上设置透光孔122而导致盖体120的强度下降,本申请在盖体120中还设置有多个加强板123。具体地,加强板123设于相邻的两个盖体120的侧壁之间,透光孔122避让加强板123,即加强板123上不设置透光孔122。如此,可以通过强度较高的加强板123对相邻的两个设有透光孔122的侧壁进行连接,以确保盖体120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提升盖体120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加强板123具有弧形折弯。
在该实施例中,对加强板123进行限定。具体地,加强板123具有弧形折弯,弧形折弯的两侧分别连接盖体120的两个侧壁。相较于将加强板123设置为直角折弯的结构而言,具有弧形折弯的加强板123一方面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具有更高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对其进行清理,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微波组件130,设于底座110,微波组件130用于向烹饪腔121内辐射微波。
在该实施例中,对烹饪器具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100包括微波组件130,微波组件130设于底座110,微波组件130能够生成微波并向烹饪腔121内辐射微波。在烹饪器具100采用微波加热模式对食材进行烹饪时,需要将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使盖体120与底座110合围成烹饪腔121,微波组件130运行并向烹饪腔121内辐射微波,以对放置于底座110上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具体地,盖体12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对烹饪腔121内的微波进行屏蔽,减少烹饪腔121内的微波向外泄漏。通过在烹饪器具100中设置微波组件130,可以使烹饪器具100具有微波加热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微波组件130包括:微波发生器131,用于生成微波;导波管,与微波发生器131相连,导波管用于将微波沿朝向烹饪腔121的方向传播。
在该实施例中,对微波组件130的结构进行限定。微波组件130包括微波发生器131和导波管,其中,微波发生器131用于生成微波,微波发生器131与导波管连通,微波发生器131所生成的微波传向导波管,导波管将微波向烹饪腔121内辐射,以对烹饪腔12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如此,可实现微波组件130对食材进行微波加热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微波组件130还包括:表面波发生装置132,设于底座110,导波管能够将微波传向表面波发生装置132,表面波发生装置132能够将微波沿朝向底座110的顶壁的方向传播。
在该实施例中,对微波组件13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使微波组件130能在底座110的上表面形成表面波,本申请在微波组件130中还设有表面波发生装置132。具体地,表面波发生装置132与导播管连通,导波管将微波传向表面波发生装置132,表面波发生装置132将微波向底座110的顶壁辐射,以在底座110的上表面形成表面波,实现对放置于底座110上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通过在微波组件130中设置表面波发生装置132,可通过表面波发生装置132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微波搅拌件,可避免表面波发生装置132与电磁组件发生干涉,满足在烹饪器具100中同时设置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的结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表面波发生装置132包括:表面波发生板133,表面波发生板上设有多个翅片组,任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134,翅片134沿朝向底座110的顶壁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对表面波发生装置132进行限定。表面波发生装置132包括表面波发生板133,表面波发生板133上设有多个翅片组,任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134,翅片134沿朝向底座110的顶壁的方向延伸,翅片134趋于垂直于底座110的顶壁。导波管将微波传向表面波发生板133,微波沿翅片134向底座110的顶壁辐射,由于翅片134趋于垂直于底座110的顶壁,因此微波在由翅片134向底座110的顶壁传播的过程中快速衰减,从而使得微波能够在底座110的上表面保持均匀,实现对食材的均匀的微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多个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翅片组,位于表面波发生板133的两端;多个第二翅片组,位于第一翅片组朝向表面波发生板133的中心的一侧,第一翅片组中的翅片134的高度低于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134的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对翅片组的结构进行限定。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翅片组和多个第二翅片组,其中,多个第一翅片组分别设于表面波发生板133的两端,多个第二翅片组位于第一翅片组朝向表面波发生板133的中心的一侧,即多个第一翅片组分别位于多个翅片组的两侧。任一第一翅片组和任一第二翅片组均包括多个翅片134,第一翅片组件中的翅片134的高度与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134的高度不同,第一翅片组中的翅片134的高度低于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134的高度。如此,可以对烹饪腔121内的微波场强进行调节,使得微波更加集中于烹饪腔121的中心区域,提升烹饪器具100对食材微波加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底座110还包括:电磁组件,电磁组件用于对放置于底座110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对烹饪器具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使烹饪器具100具有电磁加热功能,本申请在底座110中还设置了电磁组件,电磁组件能够对放置于底座110上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具体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在电磁组件运行的情况下,电磁线圈发热,电磁线圈能够对放置于底座110的上表面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实现电磁组件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电磁组件与微波组件130相互独立。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磁组件进行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电磁组件与微波组件130相互独立运行,烹饪器具100具有多种烹饪模式,在烹饪器具100处于微波烹饪的情况下,电磁组件关停,微波组件130运行,以对食材进行微波加热,在微波组件130运行的情况下,需要将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以使盖体120与底座110合围成烹饪腔121,避免微波泄漏。在烹饪器具100处于电磁加热的情况下,微波组件130关停,电磁组件运行,以对置物板上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130也可以同时运行。如此,可以使烹饪器具100具有多种不同的烹饪模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能够发热;电磁屏蔽板,设于电磁线圈背离微波组件130的一侧,电磁屏蔽板用于屏蔽微波。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磁组件的结构进行限定。电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和电磁屏蔽板,在电磁组件运行的情况下,电磁线圈能够发热,以对放置于底座110上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表面波发生板133设有安装槽,电磁线圈位于安装槽内,电磁线圈的形状可以为多种。进一步地,电磁屏蔽板设于电磁线圈的顶部,电磁屏蔽板能够屏蔽微波。在微波组件130运行的情况下,电磁屏蔽板对微波组件130所辐射的微波进行屏蔽,以避免电磁线圈出现打火的现象,提升了烹饪器具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底座110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用于对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进行散热。
在该实施例中,对底座11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底座110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用于对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进行散热。可理解地,在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运行的情况下,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自身会发热,若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过热,则会影响自身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底座110内的其他电器部件受损。为了避免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过热的情况发生,本申请在底座110中还设置了散热部,散热部能够形成气流,以对微波组件130和电磁组件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9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多个抑波齿124,设于盖体120朝向底座110的边沿,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抑波齿124与底座110贴合,抑波齿124用于阻止烹饪腔121内的微波朝外界泄漏。
在该实施例中,对盖体120的结构进行限定。可理解地,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若盖体120与底座110之间存在间隙,则会导致烹饪腔121内的微波通过缝隙向外界泄漏。为了进一步减少烹饪腔121内的微波泄漏,本申请在盖体120上还设置了用于阻止微波泄漏的抑波齿124。具体地,抑波齿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抑波齿124设于盖体120的边沿,多个抑波齿124沿杆体的边沿依次设置。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多个抑波齿124与底座110的表面贴合,以减小抑波齿124与底座110之间的间隙,并且抑波齿124具有阻止烹饪腔121内的微波泄漏的作用。如此,通过在盖体120的边沿设置多个抑波齿124可以阻止烹饪腔121内的微波向外界泄漏,提升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提升烹饪器具100的安全性。
通过在盖体120的边沿设置多个抑波齿124,并时抑波齿124能够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与底座110的表面相贴合,从而能够在盖体120扣合于底座110的情况下,使抑波齿124与底座110之间形成重合面,以减小抑波齿124与底座110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小了烹饪腔121内的微波向外泄漏。并且,抑波齿124自身具有阻止烹饪腔121内的微波泄漏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烹饪腔121内的微波外泄,进而提升了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提升了烹饪器具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100包括微波炉或微波电磁炉一体机。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包括微波炉或微波电磁炉一体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微波炉可视性的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微波炉因需要使用腔体导致可视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烹饪器具100的底座110包含微波部分(即微波组件130)和电磁部分(即电磁组件);微波部分和电磁部分共用一套电控板,达到成本降低的效果。
微波部分包含:磁控管(即微波发生器131)、变频器、波导(即导波管)、玻璃板、表面波发生器(即表面波发生装置132)和金属盖子(即盖体120)。
其中表面波发生器包括金属周期翅片134(即翅片134),多个金属周期翅片134呈等距周期排布,共四列,用于激励表面波,高度为中间高,两边低。其中金属盖子中为方正的腔体,同时在金属盖子的底部边缘处具有扼流齿(即抑波齿124),用于阻隔微波的溢出。玻璃板为微晶玻璃板,可耐电磁炉及微波炉的高温。
电磁部分包含:电磁线圈、温控器、风扇、电磁屏蔽板。其中,电磁线圈位于表面波发生器中间,其顶部放置屏蔽微波的电磁屏蔽板,同时电磁线圈用金属铝进行隔开,从而形成密闭空间,放置电磁线圈,防止微波干扰电磁。电磁屏蔽板为金属板,微波在屏蔽板上方产生电流,电流在表面进行传输,通过金属中的电阻逐渐消散,从而达到抑制微波。
用户在拿开金属盖子的时候,可用作电磁炉,进行电磁炉的相关操作,在盖上金属盖子后,可用作微波炉,进行微波炉的相关操作,从而将该烹饪器具100作为电磁-微波的相关复合机。
如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金属盖子的顶面以及周边侧面改成金属网孔(即透光孔122)设置,光线能从四面进光,提高进光度,增加可视面效果,从而提高可视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盖体,可分离地扣合于所述底座,在所述盖体扣合于所述底座的情况下,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合围成烹饪腔;
多个透光孔,设于所述盖体的多个壁面,所述透光孔能够透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孔设于所述盖体的多个侧壁和所述盖体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盖体的侧壁之间,所述透光孔避让所述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具有弧形折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波组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微波组件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内辐射微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包括:
微波发生器,用于生成微波;
导波管,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相连,所述导波管用于将所述微波沿朝向所述烹饪腔的方向传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还包括:
表面波发生装置,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导波管能够将所述微波传向所述表面波发生装置,所述表面波发生装置能够将所述微波沿朝向所述底座的顶壁的方向传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波发生装置包括:
表面波发生板,所述表面波发生板上设有多个翅片组,任一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翅片沿朝向所述底座的顶壁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组包括:
多个第一翅片组,位于所述表面波发生板的两端;
多个第二翅片组,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组朝向所述表面波发生板的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翅片组中的翅片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底座的食材进行电磁加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组件与所述微波组件相互独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
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能够发热;
电磁屏蔽板,设于所述电磁线圈背离所述微波组件的一侧,所述电磁屏蔽板用于屏蔽微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用于对所述微波组件和所述电磁组件进行散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抑波齿,设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底座的边沿,在所述盖体扣合于所述底座的情况下,所述抑波齿与所述底座贴合,所述抑波齿用于阻止所述烹饪腔内的微波朝外界泄漏。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炉或微波电磁炉一体机。
CN202322928136.6U 2023-10-31 2023-10-3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21197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8136.6U CN221197477U (zh) 2023-10-31 2023-10-3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8136.6U CN221197477U (zh) 2023-10-31 2023-10-3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97477U true CN221197477U (zh) 2024-06-21

Family

ID=9152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28136.6U Active CN221197477U (zh) 2023-10-31 2023-10-3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97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2971B2 (ja) 加熱調理器
EP3051208B1 (en) Cooking device
EP2884186B1 (en) Arc-shaped microwave oven
EP2741575A1 (en)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JP2533896B2 (ja) マイクロ波調理器具
AU2004282483B2 (en) Microwave oven and radiating structure of microwave in microwave oven
GB2076530A (en) A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liance
CN221197477U (zh) 烹饪器具
CN212719866U (zh) 一种具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
KR20090071266A (ko) 다기능 전자레인지
CN215226742U (zh) 烹饪设备
CN221381209U (zh) 烹饪器具
CN221197478U (zh) 烹饪器具
EP4142432A1 (en) Cooker
CN221865463U (zh) 烹饪设备
CN221058462U (zh) 一种微波天线及烹饪设备
CN219555185U (zh) 波导及微波烹饪器具
WO2023051196A1 (zh) 烹饪器具
WO2023000783A1 (zh) 烹饪器具
CN114245506B (zh) 烹饪设备
KR101339801B1 (ko) 다기능 전자레인지
CN217243866U (zh) 烹饪器具
CN210197367U (zh) 烹饪装置
EP4340544A1 (en) Cooking appliance
CN221197474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