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21086874U -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6874U
CN221086874U CN202321969234.8U CN202321969234U CN221086874U CN 221086874 U CN221086874 U CN 221086874U CN 202321969234 U CN202321969234 U CN 202321969234U CN 221086874 U CN221086874 U CN 221086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ssembly
housing
shell
hemm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92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斌
冀滢檩
李飞龙
蒋雪麒
黄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92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6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6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6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vetailed Work, And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ing Machines For Wo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滚边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所述汽车滚边装置包括:壳体;滚头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驱动组件,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滚头基座连接;滚轮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与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滚轮组件设置成在工作时能带动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滑轨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滚头基座发生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头装置无法跟随板材的位置波动而调整滚边轨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侧围门洞区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分。一般采用外钣金包裹内钣金的结构,其中外钣金采用铝制材料,内钣金采用钢制材料。现有技术中针对侧围门洞区域的装配最常采用的点焊连接或者SPR自冲铆连接的方式,但是点焊连接的方式无法应用于铝制外板包裹内板的结构,SPR自冲铆连接受门洞区域搭接宽度及厚度的限制,无法很好工作。
对此可以考虑采用包边工艺进行包边,滚边作为包边工艺中的一种,是采用与机械臂连接的滚边装置将外钣金的折边进行滚压并包裹住内钣金实现装配。滚边装置就是用于将外钣金进行折边和滚压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滚边工具在工作时该滚边工具均是通过气缸进行调节实现力平衡,由于工作基体本身自重较大,工作基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滚轮,滚轮会增加工作基体的重量,且滚头装置滚轮滚边时与板材刚性接触,无法跟随板材位置波动调整滚边轨迹,会导致滚边轨迹不平整,滚边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滚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滚头装置无法跟随板材的位置波动而调整滚边轨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汽车滚边装置的结构,以提升汽车滚边装置的工作效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滚边装置,包括:
壳体;
滚头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
驱动组件,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滚头基座连接;
滚轮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与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滚轮组件设置成在工作时能带动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滑轨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滚头基座发生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
第一滚轮组,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轴连接;
第二滚轮组,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组与所述第一滚轮组发生相对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具有预设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具有连杆,所述第二滚轮组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组件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三滚轮组,所述第三滚轮组具有至少两个固定设置的第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滚轮之间具有固定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组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机器人连接;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以将所述驱动组件封装在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所述视觉检测装置通过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滚头基座,且将滚轮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滑轨组件与滚头基座连接,从而使得滚轮组件在工作时能够跟随板材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滚轮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滚头基座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头装置无法跟随板材的位置波动而调整滚边轨迹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滚轮组,从而简化了滚轮组件的工作程序,进而提升了滚边装置的工作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边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边装置第一视角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边装置第二视角剖视图;
图中:1、壳体;2、滚头基座;3、驱动组件;30、驱动轴;31、连杆;4、滑轨组件;40、滑轨;41、滑块;5、滚轮组件;50、第一滚轮组;500、第一滚轮;51、第二滚轮组;510、第二滚轮;52、第三滚轮组;520、第三滚轮;6、限位块;7、底板;8、连接法兰;9、支架;10、视觉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除非另有限定,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边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边装置第一视角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边装置第二视角剖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汽车滚边装置包括壳体1、滚头基座2、驱动组件3、滑轨组件4以及滚轮组件5。其中,滚头基座2和驱动组件3均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驱动组件3通过滑轨组件4与滚头基座2相连接,从而使得滚轮组件5在工作时能够跟随板材的波动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整个驱动组件3一起移动。
具体来说,汽车的滚边装置包括壳体1、滚头基座2、驱动组件3、滑轨组件4和滚轮组件5。滚头基座2和驱动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而滑轨组件4则包括滑轨40和滑块41,其中滑轨40固定在滚头基座2上且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滑块41则设置在驱动组件3上,从而使得驱动组件3通过滑轨组件4与滚头基座2相连接。滚轮组件5则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驱动组件3相连接,从而使得滚轮组件5在工作状态下跟随板材上下移动时会带动驱动组件3沿着滑轨40的延伸方向一起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整个驱动组件3和滚轮组件5能够跟随板材边缘的位置而调整滚边轨迹。
当然了,滑轨组件4中滑块41和滑轨40的位置可相互调换,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滚头基座2,且将滚轮组件5和驱动组件3通过滑轨组件4与滚头基座2连接,从而使得滚轮组件5在工作时能够跟随板材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滚轮组件5和驱动组件3沿着滑轨组件4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与滚头基座2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头装置无法跟随板材的位置波动而调整滚边轨迹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滚轮组件5包括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其中,第一滚轮组50与驱动组件3的驱动轴30连接,而第二滚轮组51则通过连杆31与驱动组件3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滚轮组50与第二滚轮组51能够发生相对位移。此外,第一滚轮组50与第二滚轮组51具有预设角度的夹角,以使得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能够满足不同的滚边需求。
具体来说,滚轮组件5包括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第一滚轮组50通过驱动轴30与驱动组件3连接,而第二滚轮组51则通过连杆31与驱动组件3连接,以使得第一滚轮组50能够与第二滚轮组51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板材能够被放入到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之间。
此外,第一滚轮组5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滚轮500,而第二滚轮组51也同样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滚轮510,其中,左侧的第一滚轮500与左侧的第二滚轮510之间具有预设角度的夹角,而右侧的第一滚轮500与右侧的第二滚轮510之间平行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能够实现多角度的板材滚边。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左侧或右侧相对位置,只为说明第一滚轮500和第二滚轮510的角度关系,其实际位置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再次不过多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且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之间具有预设的角度,从而使得第一滚轮组50和第二滚轮组51在工作时能够适用不同的板材滚边需求,且该预设角度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提升了滚边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滚轮组件5还具有第三滚轮组52,该第三滚轮组52具有至少两个固定设置的第三滚轮520,且该第三滚轮520之间具有固定的夹角,从而使得滚轮组件5的适用范围能够被进一步提升,进而能够提升滚边装置的工作效率。
具体来说,滚轮组件5还具有第三滚轮组52,该第三滚轮组52设置在滚轮组件5的底部,且该第三滚轮组52具有至少两个固定设置的第三滚轮520,而第三滚轮520之间具有固定的夹角。当板材需要滚边操作时,首先通过具有固定夹角的第三滚轮520对板材的包边进行预滚边处理,将包边的角度滚边至90°,然后通过左侧的第一滚轮500和左侧的第二滚轮510再次进行滚边处理,使其从90°最终滚边至30°,最后通过右侧的第一滚轮500和右侧的第二滚轮510进行最终滚边,使其滚边至0°,从而完成整个滚边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滚轮组52,能够进一步提升滚轮组件5的适用范围,进而能够提升滚边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处还设置有限位限位块6和底板7。其中,底板7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以将驱动组件3封装在壳体1内,而限位块6也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以使得滚轮组件5在上下移动时不会与壳体1发生碰撞。
此外,壳体1还设置有连接法兰8和支架9且位于壳体1的顶部。其中连接法兰8与机器人相连接,而支架9则与视觉检测装置10相连接。从而使得滚边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进而进一步提升了滚边装置的使用效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滚头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
驱动组件,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滚头基座连接;
滚轮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与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滚轮组件设置成在工作时能够跟随板材的波动而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滑轨组件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滚轮组件能够跟随板材的波动而调整滚边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
第一滚轮组,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轴连接;
第二滚轮组,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组与所述第一滚轮组发生相对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具有预设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具有连杆,所述第二滚轮组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三滚轮组,所述第三滚轮组具有至少两个固定设置的第三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轮之间具有固定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机器人连接;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以将所述驱动组件封装在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所述视觉检测装置通过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
CN202321969234.8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Active CN221086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9234.8U CN221086874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9234.8U CN221086874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6874U true CN221086874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2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9234.8U Active CN221086874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6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0778B2 (en) Hemming working method and panel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637134B2 (en) Flanging with a leading and following flanging die
US9006605B2 (en) Sheet-metal composite, method for joining sheets and joining device
EP0858847B1 (en) Thin sheet forming dies
EP0979692A2 (en) Multi-axis roller hemmer
MXPA02004286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dobladillar hoja metalica.
CN221086874U (zh) 一种汽车滚边装置
US20140360993A1 (en) Multi-function and multi-vehicle-type robot apparatus for common use
US7134309B2 (en) Pre-hemming apparatus
EP1694462B1 (en) Short-flanged sheet material forming and joining
CN209812341U (zh) 多用途侧围抓手及应用其的自动化夹具定位装置
CN108436374A (zh) 变压器油箱自动焊接变位机
US20020073888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ructural body and structural body
CN218168333U (zh) 一种钣金件开窗的滚动折边装置
CN207386366U (zh) 一种型材撞角机
CN113714358A (zh) 一种钣金件开窗的滚动折边装置及其折边方法
CN217372168U (zh) 一种后门三角固定窗自动组立设备
KR102063044B1 (ko) 헤밍 시스템
US5746086A (en) Driving device with force-limiting element for a bending unit
EP0592848B1 (en) Hemming press
CN219789869U (zh) 一种滑门下铰链安装加强结构
CN221337403U (zh) 一种沟槽波纹管焊接机
US20240033800A1 (en) Cam-type press apparatus
WO2006085858A2 (en) Flanged sheet material sta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21018164U (zh) 薄板卷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