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7396U - 一种除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67396U CN220567396U CN202322089170.9U CN202322089170U CN220567396U CN 220567396 U CN220567396 U CN 220567396U CN 202322089170 U CN202322089170 U CN 202322089170U CN 220567396 U CN220567396 U CN 220567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ir outlet
- air
- fan blade
- impe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41000886569 Cyprogenia stegari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器,除湿器包括:外壳、蒸发器、风机组件和压缩机,外壳内设有容纳空间,且外壳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蒸发器设于容纳空间靠近第一进风口的一侧;风机组件设于容纳空间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且风机组件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通;压缩机设于风机组件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侧;其中,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蒸发器、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从第一出风口吹出。本实用新型解决除湿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器。
背景技术
除湿器也称为除湿机、吸湿器、抽湿机、去湿机,是由压缩机、热交换器、涡轮风机、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涡轮风机将空气抽入除湿器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降低。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除湿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除湿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容纳空间,且外壳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蒸发器,蒸发器设于容纳空间靠近第一进风口的一侧;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容纳空间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且风机组件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通;压缩机,压缩机设于风机组件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侧;其中,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蒸发器、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从第一出风口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外壳内设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蒸发器、风机组件和压缩机,外壳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通过侧出风的设置优化了容纳空间内部风道系统阻力。蒸发器设于容纳空间靠近第一进风口的一侧,用于干燥流向风机组件的空气;风机组件设于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外界的空气进入第一进风口后先经过蒸发器后流入第二进风口,最终从风机组件的第二出风口流出,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通,使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流向外界;压缩机设于风机组件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侧,使除湿器内部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风机壳体内设有风叶安装位,其中,第二进风口、风叶安装位和第二出风口相通以形成通风风道;风叶轮,风叶轮设于风叶安装位,且风叶轮设有叶轮旋转方向;导向件,导向件设于风机壳体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风机壳体设有用于安装风叶轮的风叶安装位,风机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经蒸发器蒸发后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风机组件,通过风叶轮驱动空气由第二进风口进入,并随叶轮旋转方向运动至第二出风口,最后从第二出风口流向外界空间。风叶轮设有叶轮旋转方向,叶轮旋转方向可以是顺时针。导向件设于风机壳体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端用于对流至第二出风口的空气进行导向,同时通过导向件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机组件还包括:导向件靠近风叶轮的一端为弯向风叶轮的弧形,导向件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端为弯向第一出风口的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导向件靠近风叶轮的一端设置为平滑的弧形结构,可使得风机壳体第二出风口的气流更加均匀和稳定,以进一步降低噪音;同时导向件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端为弯向第一出风口的弧形能够更好的出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叶轮的外壁和风机壳体的内壁存在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当风叶轮绕第一轴线并沿叶轮旋转方向转动时,风叶轮驱动空气沿叶轮旋转方向流向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轴线和风机壳体的内壁存在第一半径,第一半径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风叶轮的外壁和风机壳体的内壁存在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风机壳体的内壁和风叶轮的外壁之间形成扩压段,可以使空气在通过扩压段时进行减速,从而减小由于空气流通造成风叶轮振动而产生的噪音。通过风叶轮驱动空气由第一进风口进入,并随叶轮旋转方向运动至第一出风口,最后从第一出风口流向外界空间;第一轴线即风叶轮的旋转轴,风叶轮绕第一轴线做旋转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风机壳体和导向件的连接点,第一间隙处于最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风机壳体和导向件的连接点,第一间隙处于最小,能够避免空气由第二进风口进入时未经过通风风道,逆着风叶旋转方向的方向直接流向第二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机组件还包括:风机组件还包括:基板,基板安装至容纳空间,且基板上设有与第二进风口相通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风机组件设于除湿器的外壳围成的容纳空间内,且基板上设有和第二进风口相通的通孔,通孔用于为空气流入第二进风口提供一个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机壳体靠近风叶安装位的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围绕风机壳体的外周缘设置;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配合位,基板上设有与多个安装配合位配合的多个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安装板围绕风机壳体的外周缘设置,通过安装板增大风机壳体和基板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风机壳体和基板连接的稳定性;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配合位,基板上设有与多个安装配合位配合的多个安装孔,通过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安装配合位与基板上的安装孔的配合实现风机组件的组装,其组装方便,组装速度快,并实现风机壳体和基板的拆卸,便于后续对风机壳体内风叶轮的检查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叶轮上设有多个风叶翅片,且多个风叶翅片延叶轮旋转方向反向凹陷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除湿器工作时,风叶轮开始旋转工作并获得一个叶轮旋转方向;多个风叶翅片延叶轮旋转方向反向凹陷设置,风叶翅片据此能够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多个风叶翅片设有最低凹陷处,且多个风叶翅片的厚度在最低凹陷处向两侧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风叶翅片设有最低凹陷处,最低凹陷处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且风叶翅片在最低凹陷处厚度最厚,从最低凹陷处向两侧逐渐减小,从而使风叶翅片形状呈流线型,设置成流线型可以更好地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外壳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通过侧出风的设置优化了容纳空间内部风道系统阻力;
(2)风叶轮的外壁和风机壳体的内壁存在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风机壳体的内壁和风叶轮的外壁之间形成扩压段,可以使空气在通过扩压段时进行减速,从而减小由于空气流通造成风叶轮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3)导向件设于风机壳体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端用于对流至第二出风口的空气进行导向,同时通过导向件降低噪音;
(4)多个风叶翅片延叶轮旋转方向反向凹陷设置,风叶翅片据此能够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部分外壳的除湿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一种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风机壳体和风叶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风机壳体和风叶轮配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风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壳;11-容纳空间;12-第一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20-蒸发器;30-风机组件;300-风机壳体;301-风叶安装位;302-第二进风口;303-第二出风口;310-内壁;320-导向件;330-安装板;331-安装配合位;340-弧线段;350-直线段;360-风叶轮;361-风叶翅片;362-导向面;363-外壁;370-基板;371-通孔;372-安装孔;4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器,包括:外壳10、蒸发器20、风机组件30和压缩机40,外壳10内设有容纳空间11,且外壳10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12,外壳10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13;蒸发器20设于容纳空间11靠近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风机组件30设于容纳空间11远离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且风机组件30上设有第二进风口302和第二出风口303,第二出风口303和第一出风口13连通;压缩机40设于风机组件30远离第二出风口303的一侧;其中,由第一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蒸发器20、第二进风口302和第二出风口303,从第一出风口13吹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外壳10内设有容纳空间11用于容纳蒸发器20、风机组件30和压缩机40,外壳10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12,外壳10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13,通过侧出风的设置优化了容纳空间11内部风道系统阻力。蒸发器20设于容纳空间11靠近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用于干燥流向风机组件30的空气;风机组件30设于远离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外界的空气进入第一进风口12后先经过蒸发器20后流入第二进风口302,最终从风机组件30的第二出风口303流出,第二出风口303和第一出风口13连通,使从第二出风口303流出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13流向外界;压缩机40设于风机组件30远离第二出风口303的一侧,使除湿器内部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进一步的,参见图3,风机组件30包括:风机壳体300、风叶轮360和导向件320,风机壳体300内设有风叶安装位301,其中,第二进风口302、风叶安装位301和第二出风口303相通以形成通风风道;风叶轮360设于风叶安装位301,且风叶轮360设有叶轮旋转方向;导向件320设于风机壳体300靠近第二出风口303的一端。
具体的,风机壳体300设有用于安装风叶轮360的风叶安装位301,风机壳体300上设有第二进风口302,经蒸发器20蒸发后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302进入风机组件30,通过风叶轮360驱动空气由第二进风口302进入,并随叶轮旋转方向运动至第二出风口303,最后从第二出风口303流向外界空间。风叶轮360设有叶轮旋转方向,叶轮旋转方向可以是顺时针。导向件320设于风机壳体300靠近第二出风口303的一端用于对流至第二出风口303的空气进行导向,同时通过导向件320降低噪音。
优选的,导向件320设计为半圆的蜗舌结构,半圆设计能够增大第二出风口303的出风面积,同时通过增大蜗舌结构的半径从而增加风机组件30的静压,降低风机组件30的转数,达到降噪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增大蜗舌结构的半径还能够有效降低风机组件30的涡旋噪音和旋转噪音。
优选的,结合图7,风机壳体300设有弧线段340和直线段350,弧线段340和直线段350连接,且直线段350设于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直线段350在出风口处能够减小出风的阻力。
进一步的,导向件320靠近风叶轮360的一端为弯向风叶轮360的弧形,导向件320靠近第二出风口303的一端为弯向第一出风口13的弧形。
具体的,将导向件320靠近风叶轮360的一端设置为平滑的弧形结构,可使得风机壳体300第二出风口303的气流更加均匀和稳定,以进一步降低噪音;同时导向件320靠近第二出风口303的一端为弯向第一出风口13的弧形能够更好的出风。
进一步的,参见图6,风叶轮360的外壁363和风机壳体300的内壁310存在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当风叶轮360绕第一轴线并沿叶轮旋转方向转动时,风叶轮360驱动空气沿叶轮旋转方向流向第二出风口303;其中,第一轴线和风机壳体300的内壁310存在第一半径,第一半径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的,风叶轮360的外壁363和风机壳体300的内壁310存在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沿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风机壳体300的内壁310和风叶轮360的外壁363之间形成扩压段,可以使空气在通过扩压段时进行减速,从而减小由于空气流通造成风叶轮360振动而产生的噪音。通过风叶轮360驱动空气由第一进风口12进入,并随叶轮旋转方向运动至第一出风口13,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外界空间;第一轴线即风叶轮360的旋转轴,风叶轮360绕第一轴线做旋转运动。其中,r表示风叶轮360的外径,R3、R2、R1分别表示由风叶轮360的旋转轴到风机壳体300内壁310的三个不同位置处的距离(即第一半径)。假设在一定范围内,在内壁310上沿风叶旋转方向依次选取第一位置点、第二位置点和第三位置点,R3表示第一轴线到风机壳体300内壁310第三位置点的距离,R2第一轴线到风机壳体300内壁310第二位置点的距离,R1表示第一轴线到风机壳体300内壁310第一位置点的距离,R3>R2>R1。
进一步的,在风机壳体300和导向件320的连接点,第一间隙处于最小。
具体的,在风机壳体300和导向件320的连接点,第一间隙处于最小,能够避免空气由第二进风口302进入时未经过通风风道,逆着风叶旋转方向的方向直接流向第二出风口303。
进一步的,参见图3和图8,风机组件30还包括:基板370,基板370安装至容纳空间11,且基板370上设有与第二进风口302相通的通孔371。
具体的,风机组件30设于除湿器的外壳10围成的容纳空间11内,且基板370上设有和第二进风口302相通的通孔371,通孔371用于为空气流入第二进风口302提供一个通道。
进一步的,参见图6-图8,风机壳体300靠近风叶安装位301的一侧设有安装板330,安装板330围绕风机壳体300的外周缘设置;安装板330上设有多个安装配合位331,基板370上设有与多个安装配合位331配合的多个安装孔372。
具体的,安装板330围绕风机壳体300的外周缘设置,通过安装板330增大风机壳体300和基板370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风机壳体300和基板370连接的稳定性;安装板330上设有多个安装配合位331,基板370上设有与多个安装配合位331配合的多个安装孔372,通过设置在安装板330上的安装配合位331与基板370上的安装孔372的配合实现风机组件30的组装,其组装方便,组装速度快,并实现风机壳体300和基板370的拆卸,便于后续对风机壳体300内风叶轮360的检查和更换。
优选的,安装配合位331内设有螺纹,螺钉从基板370远离风机壳体300的一侧穿过安装孔372实现和安装板330上安装配合位331的螺纹配合,从而实现风机壳体300和基板370的组装。
进一步的,参见图4和图5,风叶轮360上设有多个风叶翅片361,且多个风叶翅片361延叶轮旋转方向反向凹陷设置。
具体的,除湿器工作时,风叶轮360开始旋转工作并获得一个叶轮旋转方向;多个风叶翅片361延叶轮旋转方向反向凹陷设置,风叶翅片361据此能够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优选的,各个风叶翅片361之间的间隔相同,也就是说风叶翅片361在风叶轮360上均匀设置,能够使风叶轮360的出风更均匀,并能够减少风机组件30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风叶翅片361设有导向面362,导向面362为倾斜的平面,导向面362由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向靠近风叶安装位301的一侧倾斜,导向面362用于对流向风叶轮360的空气进行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多个风叶翅片361设有最低凹陷处,且多个风叶翅片361的厚度在最低凹陷处向两侧逐渐减小。
具体的,风叶翅片361设有最低凹陷处,最低凹陷处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且风叶翅片361在最低凹陷处厚度最厚,从最低凹陷处向两侧逐渐减小,从而使风叶翅片361形状呈流线型,设置成流线型可以更好地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容纳空间(11),且所述外壳(10)的正面设有第一进风口(12),所述外壳(10)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13);
蒸发器(20),所述蒸发器(20)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1)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
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1)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12)的一侧,且所述风机组件(30)上设有第二进风口(302)和第二出风口(303),所述第二出风口(303)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3)连通;
压缩机(40),所述压缩机(40)设于所述风机组件(30)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303)的一侧;
其中,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蒸发器(20)、所述第二进风口(30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303),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3)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包括:
风机壳体(300),所述风机壳体(300)内设有风叶安装位(301),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302)、所述风叶安装位(30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303)相通以形成通风风道;
风叶轮(360),所述风叶轮(360)设于所述风叶安装位(301),且所述风叶轮(360)设有叶轮旋转方向;
导向件(320),所述导向件(320)设于所述风机壳体(300)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30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320)靠近所述风叶轮(360)的一端为弯向所述风叶轮(360)的弧形,所述导向件(320)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303)的一端为弯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3)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叶轮(360)的外壁(363)和所述风机壳体(300)的内壁(310)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所述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
当所述风叶轮(360)绕第一轴线并沿所述叶轮旋转方向转动时,所述风叶轮(360)驱动空气沿所述叶轮旋转方向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303);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风机壳体(300)的内壁(310)存在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沿所述叶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机壳体(300)和所述导向件(320)的连接点,所述第一间隙处于最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还包括:
基板(370),所述基板(370)安装至所述容纳空间(11),且所述基板(37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进风口(302)相通的通孔(3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壳体(300)靠近所述风叶安装位(301)的一侧设有安装板(330),所述安装板(330)围绕所述风机壳体(300)的外周缘设置;
所述安装板(330)上设有多个安装配合位(331),所述基板(370)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安装配合位(331)配合的多个安装孔(37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叶轮(360)上设有多个风叶翅片(361),且所述多个风叶翅片(361)延所述叶轮旋转方向反向凹陷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风叶翅片(361)设有最低凹陷处,且所述多个风叶翅片(361)的厚度在所述最低凹陷处向两侧逐渐减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89170.9U CN220567396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除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89170.9U CN220567396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除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67396U true CN220567396U (zh) | 2024-03-08 |
Family
ID=9009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89170.9U Active CN220567396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除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67396U (zh) |
-
2023
- 2023-08-04 CN CN202322089170.9U patent/CN2205673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006217A1 (ja) | プロペラファンおよび送風ユニット | |
US6254336B1 (en) | Sirocco fan having an inclined cutoff | |
CN108252949A (zh) | 混流风轮及混流风机 | |
JP2008240590A (ja) | ターボファン | |
KR20030025428A (ko) | 사류식 에어제트 송풍기 | |
CN108462279B (zh) | 电机支架及吸油烟机 | |
CN112918218A (zh) | 空调装置及汽车 | |
US20140315479A1 (en) | Turbo fan and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reof | |
CN220567396U (zh) | 一种除湿器 | |
CN213808156U (zh) |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 |
TW200530539A (en) | Integral air conditioner | |
KR100748966B1 (ko) | 송풍장치 | |
KR100468468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15596000U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JP2002357194A (ja) | 貫流ファン | |
CN214984714U (zh) | 空调装置及汽车 | |
CN213808155U (zh) |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3808153U (zh) |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111911425B (zh) |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216111362U (zh) | 一种蜗壳式节能风机 | |
CN213808152U (zh) |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 |
KR100912526B1 (ko) | 팬과 쉬라우드의 조립체 | |
CN211474520U (zh) | 轴流风轮及空调器 | |
TWI633260B (zh) | 無渦漩管道型風機 | |
JP2016017458A (ja) | ファンハウジングおよび送風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