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3194U - 空气预热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预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73194U CN213873194U CN202022660247.XU CN202022660247U CN213873194U CN 213873194 U CN213873194 U CN 213873194U CN 202022660247 U CN202022660247 U CN 202022660247U CN 213873194 U CN213873194 U CN 213873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 pipe
- pipe
- heat exchanger
- valve
- preheating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其热能转换效率高,能更加节约能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所述换热器A(43)包括上进端口(43‑1)、下出端口(43‑2)、翅片管(43‑3)、弯通管(43‑4);所述上进端口(43‑1)设置在换热器A(43)的最上端;所述下出端口(43‑2)设置在换热器A(43)的最下端;所述翅片管(43‑3)设置在上进端口(43‑1)与下出端口(43‑2)的中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能转换效率高,节约能源,能使使用单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降低环境污染,对企业和社会带来非常有益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预热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用蒸汽换热的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是锅炉、蒸汽机等蒸汽设备用的余热利用设备,即将做功后排出的蒸汽采用换热器转化成热空气,供给锅炉、蒸汽机等蒸汽设备燃烧使用,降低燃烧成本,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蒸汽预热器的转换效率还很低,特别是蒸汽通过换热器转化后还有一大部分蒸汽被排出,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热能没有被利用,因此希望能有一种转换效率高的蒸汽换热的空气预热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其热能转换效率高,能更加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预热室(8)、通道 B(9)、圆筒B(10)、中法兰B(11)、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
(22)、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换热器A(4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
所述左下隔板(41)与右上隔板(42)组成Z字形通道。
当空气从中法兰B(11)经过圆筒B(10)、通道B(9),从右上隔板(42)的下端进入预热室(8);进入预热室(8)的空气由上而下的从换热器A(43)的下端流向换热器A(43)的上端,流向预热室(8)的上部,所述预热室(8)上部的空气从左下隔板(41)的上端流向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供锅炉用,所述空气的流向是从低到高,作用是加长了空气流通的通道。
当蒸汽从蒸汽进口(51)进入换热器A(43)后,经过换热器A(43)从上到下逐渐流向汽水出口(52),所述蒸汽温度逐渐下降冷凝,蒸汽在所述换热器A(43) 里,越向下温度越低,冷凝的效率越高,形成的水越多,直至全部转化成水与微量的蒸汽,从所述汽水出口(52)处流出;实现将蒸汽热量高效的转化成热空气和水,使空气预热效率高,不把蒸汽的热量浪费的排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能转换效率高,节约能源,能使使用单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降低环境污染,对企业和社会带来非常有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A的蒸汽蒸汽流向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原理图。
图中,1.上法兰A;2.上阀门A;3.吊耳;4.上支管A;5.上主管;6.上阀门B;7. 上法兰B;8.预热室;9.通道B;10.圆筒B;11.中法兰B;12.下法兰B;13.下阀门B; 14.下支管B;15.下主管;16.支架;17.下支管A;18.下法兰A;19.下阀门A;20.通道A;21.圆筒A;22.中法兰A;23.上通管A;24.上后阀门A;25.上后支管A;26. 上后分管A;27.上通管B;28.上后阀门B;29.上后支管B;30.上后分管B;31.上分管A;32.上分管B;33.下后分管A;34.下后阀门A;35.下后分管B;36.下后阀门B; 37.下分管A;38.下分管B;39.下通管A;40.下通管B;41.左下隔板;42.右上隔板; 43.换热器A;44.蒸汽流向;45.被预热空气流向;46.换热器B1;47.换热器B2;48. 上支管B;49.下后支管A;50.下后支管B;51.蒸汽进口;52.汽水出口;43-1.上进端口;43-2.下出端口;43-3.翅片管;43-4.弯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8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法兰A(1)、上阀门A(2)、吊耳(3)、上支管A(4)、上主管(5)、上阀门B(6)、上法兰B(7)、预热室(8)、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下法兰B(12)、下阀门B(13)、下支管B(14)、下主管(15)、支架(16)、下支管A(17)、下法兰A(18)、下阀门A(19)、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上通管A(23)、上后阀门A(24)、上后支管A(25)、上后分管A(26)、上通管B(27)、上后阀门B(28)、上后支管B(29)、上后分管B(30)、上分管A (31)、上分管B(32)、下后分管A(33)、下后阀门A(34)、下后分管B(35)、下后阀门B(36)、下分管A(37)、下分管B(38)、下通管A(39)、下通管B (40)、换热器A(43)、上支管B(48)、下后支管A(49)、下后支管B(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所述换热器A(43)包括上进端口(43-1)、下出端口(43-2)、翅片管(43-3)、弯通管(43-4);所述上进端口(43-1)设置在换热器A(43)的最上端;所述下出端口(43-2)设置在换热器 A(43)的最下端;所述翅片管(43-3)设置在上进端口(43-1)与下出端口(43-2) 的中间。
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为横向设置,上下多层分布。
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的连接方式为串联通接。
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的连接方式是,采用弯通管(43-4)连接。
所述左下隔板(41)设置在预热室(8)的左端下方。
所述右上隔板(42)设置在预热室(8)的右端上方。
所述预热室(8)的左下口有左下隔板(41),左部有上通口。
所述预热室(8)的右上口有右上隔板(42),右部有下通口。
在图6中,所述换热器A(43)设置在预热室(8)的中部,左端与左下隔板(41) 连接,右端与右上隔板(42)连接;所述换热器A(43)的上端留有空间,所述空间高度不低于100mm,所述换热器A(43)的下端留有空间,所述空间高度不低于100mm。
所述预热室(8)的上端设置有吊耳(3),下端设置有支架(16)。
所述预热室(8)的左端顺序与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
串通连接。
所述预热室(8)的右端顺序与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串通连接。
图1、图2中,所述预热室(8)的左前壁上部连接有上分管A(31),所述上分管A(31)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支管A (4)连接;所述上支管A(4)与上阀门A(2)的一端连接,所述上阀门A(2)的另一端与上主管(5)连接。
图1、图2中,所述预热室(8)的左前壁下部连接有下分管A(37),所述下分管A(37)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支管A (17)连接;所述下支管A(17)与下阀门A(19)的一端连接,所述下阀门A(19) 的另一端与下主管(15)连接。
图1、图4中,所述预热室(8)的右前壁上部连接有上分管B(32),所述上分管B(32)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支管B (48)连接;所述上支管B(48)与上阀门B(6)的一端连接,所述上阀门B(6) 的另一端与上主管(5)连接。
图1、图4中,所述预热室(8)的右前壁下部连接有下分管B(38),所述下分管B(38)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支管B (14)连接;所述下支管B(14)与下阀门B(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下阀门B(13) 的另一端与下主管(15)连接。
图1、图2、图4中,图1、图2、图4中,所述上支管A(4)的左端设有上法兰 A(1),右端设有上法兰B(7);所述下支管A(17)的左端设有下法兰A(18)。
图3、图2中,所述预热室(8)的左后壁上部连接有上后分管A(26),所述上后分管A(26)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后支管A(25)连接;所述上后支管A(25)与上后阀门A(24)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后阀门A(24)的另一端与上通管A(23)连接。所述上通管A(23)与上主管(5) 连接。
图3、图2中,所述预热室(8)的左后壁下部连接有下后分管A(33),所述下后分管A(33)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后支管A(49)连接;所述下后支管A(49)与下后阀门A(34)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后阀门A(34)的另一端与下通管A(39)连接,所述下通管A(39)与下主管(15) 连接。
图3、图4中,所述预热室(8)的右后壁上部连接有上后分管B(30),所述上后分管B(30)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后支管B(29)连接;所述上后支管B(29)与上后阀门B(28)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后阀门B(28)的另一端与上通管B(27)连接,所述上通管B(27)与上主管(5) 连接。
图3、图4中,所述预热室(8)的右后壁下部连接有下后分管B(35),所述下后分管B(35)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后支管B(50)连接;所述下后支管B(50)与下后阀门B(36)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后阀门B(36)的另一端与下通管B(40)连接,所述下通管B(40)与下主管(15) 连接。
实施例二。
在图7、图8中,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预热室(8)、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换热器A(43)、蒸汽进口(51)、汽水出口(5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A(43)包括上进端口(43-1)、下出端口(43-2)、翅片管(43-3)、弯通管(43-4),蒸汽可通过上进端口(43-1),经过翅片管(43-3)、弯通管(43-4) 从上到下逐渐流向下出端口(43-2),使蒸汽热量转化成热空气和水,对预热室(8)的空气产生预热作用。
所述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在上端,下出端口(43-2)在下端,所述翅片管(43-3)从上进端口(43-1)到下出端口(43-2)由高到低分层排列,所述翅片管(43-3)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用弯通管(43-4)连接。
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预热室(8)、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换热器A(43)、蒸汽进口(51)、汽水出口(5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8) 的右边设有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左边设有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在所述预热室(8)的左端下口设置有阻隔空气流通的的左下隔板(41);在所述预热室(8)的右端上口设置有阻隔空气流通的的右上隔板(42)在所述预热室(8)的中部设置有换热器A(43),所述换热器A(43)的左端与左下隔板(41)连接,右端与右上隔板(42)连接;所述换热器A(43)的上端不高于左下隔板(41)上端30mm,下端不高于右上隔板(42)下端30mm;所述预热室(8)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51)装置,下部设置有汽水出口(52)装置。
实施例三。
在图7、图8中,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预热室(8)、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换热器A(4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 (42)。
所述左下隔板(41)与右上隔板(42)组成Z字形通道。
当空气从中法兰B(11)经过圆筒B(10)、通道B(9),从右上隔板(42)的下端进入预热室(8);进入预热室(8)的空气由上而下的从换热器A(43)的下端流向换热器A(43)的上端,流向预热室(8)的上部,所述预热室(8)上部的空气从左下隔板(41)的上端流向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供锅炉用。
当蒸汽从蒸汽进口(51)进入换热器A(43)后,经过换热器A(43)从上到下逐渐流向汽水出口(52),所述蒸汽温度逐渐下降冷凝,蒸汽在所述换热器A(43) 里,越向下温度越低,冷凝的效率越高,形成的水越多,直至全部转化成水与微量的蒸汽,从所述汽水出口(52)处流出;实现将蒸汽热量高效的转化成热空气和水,使空气预热效率高,不把蒸汽的热量浪费的排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所述换热器A(43)包括上进端口(43-1)、下出端口(43-2)、翅片管(43-3)、弯通管(43-4),蒸汽可通过上进端口(43-1),经过翅片管(43-3)从上到下逐渐流向下出端口(43-2),使蒸汽热量转化成热空气和水,对预热室(8)的空气产生预热作用。
不把蒸汽的热量浪费的排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所述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在上端,下出端口(43-2)在下端,所述翅片管(43-3)从上进端口(43-1)到下出端口(43-2)由高到低分层排列。
所述换热器A(43)包括上进端口(43-1)、下出端口(43-2)、翅片管(43-3),当蒸汽进入上进端口(43-1)后,经过翅片管(43-3)、弯通管(43-4)从上到下逐渐流向下出端口(43-2),所述蒸汽热量逐渐传给翅片管(43-3),温度逐渐下降冷凝,蒸汽在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里,越向下温度越低,冷凝的效率越高,形成的水越多,直至全部转化成水与微量的蒸汽,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处流出;实现将蒸汽热量高效的转化成热空气和水,使通过的空气预热效率高,不把蒸汽的热量浪费的排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Claims (10)
1.空气预热器,包括上法兰A(1)、上阀门A(2)、吊耳(3)、上支管A(4)、上主管(5)、上阀门B(6)、上法兰B(7)、预热室(8)、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下法兰B(12)、下阀门B(13)、下支管B(14)、下主管(15)、支架(16)、下支管A(17)、下法兰A(18)、下阀门A(19)、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上通管A(23)、上后阀门A(24)、上后支管A(25)、上后分管A(26)、上通管B(27)、上后阀门B(28)、上后支管B(29)、上后分管B(30)、上分管A(31)、上分管B(32)、下后分管A(33)、下后阀门A(34)、下后分管B(35)、下后阀门B(36)、下分管A(37)、下分管B(38)、下通管A(39)、下通管B(40)、换热器A(43)、上支管B(48)、下后支管A(49)、下后支管B(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下隔板(41)、右上隔板(42);所述换热器A(43)包括上进端口(43-1)、下出端口(43-2)、翅片管(43-3)、弯通管(43-4);所述上进端口(43-1)设置在换热器A(43)的最上端;所述下出端口(43-2)设置在换热器A(43)的最下端;所述翅片管(43-3)设置在上进端口(43-1)与下出端口(43-2)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隔板(41)设置在预热室(8)的左端下方;所述右上隔板(42)设置在预热室(8)的右端上方;所述预热室(8)的左下口有左下隔板(41),左部有上通口;所述预热室(8)的右上口有右上隔板(42),右部有下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为横向设置,上下多层分布;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的连接方式为串联通接;所述换热器A(43)的翅片管(43-3)的连接方式是,采用弯通管(43-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A(43)设置在预热室(8)的中部,左端与左下隔板(41)连接,右端与右上隔板(42)连接;所述换热器A(43)的上端留有空间,所述空间高度不低于100mm,所述换热器A(43)的下端留有空间,所述空间高度不低于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8)的上端设置有吊耳(3),下端设置有支架(16);所述预热室(8)的左端顺序与通道A(20)、圆筒A(21)、中法兰A(22)串通连接;所述预热室(8)的右端顺序与通道B(9)、圆筒B(10)、中法兰B(11)串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8)的左前壁上部连接有上分管A(31),所述上分管A(31)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支管A(4)连接;所述上支管A(4)与上阀门A(2)的一端连接,所述上阀门A(2)的另一端与上主管(5)连接;所述预热室(8)的左前壁下部连接有下分管A(37),所述下分管A(37)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支管A(17)连接;所述下支管A(17)与下阀门A(19)的一端连接,所述下阀门A(19)的另一端与下主管(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8)的右前壁上部连接有上分管B(32),所述上分管B(32)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支管B(48)连接;所述上支管B(48)与上阀门B(6)的一端连接,所述上阀门B(6)的另一端与上主管(5)连接;所述预热室(8)的右前壁下部连接有下分管B(38),所述下分管B(38)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支管B(14)连接;所述下支管B(14)与下阀门B(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下阀门B(13)的另一端与下主管(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管A(4)的左端设有上法兰A(1),右端设有上法兰B(7);所述下支管A(17)的左端设有下法兰A(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8)的左后壁上部连接有上后分管A(26),所述上后分管A(26)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后支管A(25)连接;所述上后支管A(25)与上后阀门A(24)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后阀门A(24)的另一端与上通管A(23)连接,所述上通管A(23)与上主管(5)连接;所述预热室(8)的左后壁下部连接有下后分管A(33),所述下后分管A(33)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后支管A(49)连接;所述下后支管A(49)与下后阀门A(34)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后阀门A(34)的另一端与下通管A(39)连接,所述下通管A(39)与下主管(1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8)的右后壁上部连接有上后分管B(30),所述上后分管B(30)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上进端口(43-1)连接,外端与上后支管B(29)连接;所述上后支管B(29)与上后阀门B(28)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后阀门B(28)的另一端与上通管B(27)连接,所述上通管B(27)与上主管(5)连接;所述预热室(8)的右后壁下部连接有下后分管B(35),所述下后分管B(35)的内端与所述换热器A(43)的下出端口(43-2)连接,外端与下后支管B(50)连接;所述下后支管B(50)与下后阀门B(36)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后阀门B(36)的另一端与下通管B(40)连接,所述下通管B(40)与下主管(15)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60247.XU CN213873194U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空气预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60247.XU CN213873194U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空气预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73194U true CN213873194U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705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60247.XU Active CN213873194U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空气预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73194U (zh) |
-
2020
- 2020-11-17 CN CN202022660247.XU patent/CN2138731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91666B (zh) |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式换热装置 | |
CN205448333U (zh) | 一种低氮全预混回水冷凝预热的纯铜锅炉 | |
CN201599788U (zh) | 一种带夹套径向热管省煤器 | |
CN213873194U (zh) | 空气预热器 | |
CN200989662Y (zh) |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式换热装置 | |
CN112393271A (zh) | 空气预热器 | |
CN201582901U (zh) |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 |
CN201269622Y (zh) | 清洁燃料工业锅炉多级节能系统 | |
CN201016608Y (zh) | 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用热交换器 | |
CN104075336B (zh) |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 |
CN210892745U (zh) | 一种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窑头余热锅炉 | |
CN207487144U (zh) | 喷淋式冷凝燃气锅炉 | |
CN211925709U (zh) | 一种焦炉荒煤气初冷火管锅炉 | |
CN211260758U (zh) | 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 | |
CN203928848U (zh) | 一种冷凝式换热板片及其应用的冷凝换热器 | |
CN219036586U (zh) | 一种低压高温卧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 |
CN206449621U (zh) | 一种大型快装冷凝式燃气水管过热蒸汽锅炉 | |
CN217442330U (zh) | 一种折流式烟气冷凝器 | |
CN218544385U (zh) | 一种三回程高效蒸汽发生器 | |
CN218723367U (zh) | 一种均流换热容积式换热器 | |
CN220567904U (zh) | 一种用于工业余热回收的熔盐储能波节双盘管换热器 | |
CN218480636U (zh) | 一种水冷壁管组 | |
CN217031150U (zh) | 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 |
CN216203253U (zh) | 一种大型模块组装式三锅筒蒸汽锅炉 | |
CN214700629U (zh) | 一种燃机配套的脱硝冷凝一体化余热蒸汽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