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3938U -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53938U CN213653938U CN202022263418.5U CN202022263418U CN213653938U CN 213653938 U CN213653938 U CN 213653938U CN 202022263418 U CN202022263418 U CN 202022263418U CN 213653938 U CN213653938 U CN 213653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upper chord
- auxiliary
- main
- beam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包括底板,底板上平行设置多组主桁架,每组主桁架均包括桁架上弦,桁架上弦两侧设置主桁架腹筋,桁架上弦每一侧的主桁架腹筋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在底板上还设置有多组副桁架,副桁架与主桁架间隔布置,每组副桁架均包括桁架上弦筋,桁架上弦筋的两侧设置副桁架腹筋。可以跨越多个梁进行铺设安装,且梁之间的叠合楼板所承受的弯矩会相对较小,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楼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由于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但现有的普通叠合楼板其铺设距离往往不会超过一个梁间距,具有板块小、吊装效率低的缺点,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来说,频繁的吊装作业会严重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度,而且由于叠合楼板在安装到两个梁之后是简支状态,在后续的现浇混凝土作业中,叠合板本身会承担所有的弯矩,导致叠合楼板的跨度不大,且在现浇混凝土作业中还需要对叠合楼板进行一定的支撑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可以跨越多个梁进行铺设安装,且梁之间的叠合楼板所承受的弯矩会相对较小,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包括底板,底板上平行设置多组主桁架,每组主桁架均包括桁架上弦,桁架上弦两侧设置主桁架腹筋,桁架上弦每一侧的主桁架腹筋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在底板上还设置有多组副桁架,副桁架与主桁架间隔布置,每组副桁架均包括桁架上弦筋,桁架上弦筋的两侧设置副桁架腹筋,桁架上弦筋每一侧的副桁架腹筋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在底板的中间位置处还开设有与主桁架垂直布置的若干个孔洞。所述主桁架腹筋上部弯折处两侧各通过一个上焊点与桁架上弦焊接。所述孔洞是圆形孔。所述孔洞是矩形孔。所述孔洞位于主桁架和副桁架的中间位置,副桁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整个底板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孔洞位于主桁架和副桁架的中间位置,副桁架的长度是整个底板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桁架上弦是上弦筋。所述桁架上弦是上弦管。所述上弦管是中空钢管,上弦管内填充硬质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底板的板幅变大,更有利于前期的制作与运输,可以跨越多个梁进行铺设安装,在相同铺设面积的前提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吊装作业的效率,由于叠合楼板的跨梁铺设,其安装跨度得到显著提高,两个梁之间的叠合楼板所承受的弯矩也会变小,后续的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减少支撑或是不用支撑就可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作业步骤,加快整体工程的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的放大视图;
图3是底板上孔洞为矩形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普通叠合楼板安装承受弯矩的简易示图;
图5是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安装承受弯矩的简易示图;
图6是普通叠合楼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可以是现有的钢板或者混凝土板,底板1上平行设置多组主桁架2,主桁架2能有效增强连续叠合楼板的整体强度,并提高连续叠合楼板与后续浇注的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能力,如图2所示,每组主桁架2均包括桁架上弦3,桁架上弦3两侧设置主桁架腹筋4,桁架上弦3每一侧的主桁架腹筋4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其中主桁架腹筋4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主桁架腹筋4的上端与桁架上弦3固定连接,每组主桁架2均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
为了进一步增加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的安装强度,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多组副桁架5,副桁架5与主桁架2间隔布置,均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每组副桁架5均包括桁架上弦筋6,桁架上弦筋6可以是钢筋,桁架上弦筋6的两侧设置副桁架腹筋7,桁架上弦筋6每一侧的副桁架腹筋7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其中副桁架腹筋7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副桁架腹筋7的上端与桁架上弦筋6固定连接。
在底板1的中间位置处还开设有与主桁架2垂直布置的若干个孔洞8,孔洞8内安装剪力钉12,剪力钉12则与叠合楼板底部的钢梁11固定连接,从而保证底板1与钢梁11之间的安装强度。
分析普通叠合楼板10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在安装之后所承受的弯矩,如图4所示,普通叠合楼板10位于两根钢梁11之间,其上浇注混凝土时所承受的弯矩为C,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安装在钢梁11上时,由于横跨多个钢梁11,当其上浇注同等质量的混凝土时,弯矩部分上移,会形成负弯矩区B,两根钢梁11之间所承受的弯矩实际为A,其中C=A+B,即每两根钢梁11之间叠合楼板所承受的弯矩会显著减小,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可以不对底板1进行额外的支撑,进而有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有效提高整体工程的进度。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时,首先将整体连续叠合楼板吊装到钢梁11上的安装位置,使底板1跨越多个钢梁11,并让底板1上的孔洞8与底部的钢梁11位置相对应,之后在孔洞8内安装剪力钉12,将底板1固定到钢梁11上,安装完毕之后便可以在底板1的上部铺设上层钢筋或钢筋笼,再进行混凝土浇注,便能形成整体楼板。
主桁架腹筋4和桁架上弦3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主桁架腹筋4上部弯折处两侧各通过一个上焊点9与桁架上弦3焊接。
如图1所示,底板1上的孔洞8是圆形孔,每个圆形孔内均可以安装一个剪力钉12,如图3所示,所述孔洞8也可以是矩形孔,矩形孔内则可以安装多个剪力钉12。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8位于主桁架2和副桁架5的中间位置,副桁架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整个底板1长度的四分之一,当副桁架5的长度是整个底板1长度的四分之一时,即主桁架2和副桁架5的中间位置与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相重合,孔洞8一侧的副桁架5为整体副桁架5长度的一半,孔洞8一侧的底板1长度是整体底板1长度的一半,孔洞8同一侧位置处的副桁架5长度是底板1长度的四分之一。
所述桁架上弦3可以是上弦筋,上弦筋由钢筋制成,桁架上弦3也可以是上弦管,上弦管是中空钢管,为进一步提升主桁架2的刚性,可在上弦管内填充硬质填充物,所述硬质填充物可以是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多种材料。所述桁架上弦3还可以采用角钢、H型钢等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9)
1.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平行设置多组主桁架(2),每组主桁架(2)均包括桁架上弦(3),桁架上弦(3)两侧设置主桁架腹筋(4),桁架上弦(3)每一侧的主桁架腹筋(4)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多组副桁架(5),副桁架(5)与主桁架(2)间隔布置,每组副桁架(5)均包括桁架上弦筋(6),桁架上弦筋(6)的两侧设置副桁架腹筋(7),桁架上弦筋(6)每一侧的副桁架腹筋(7)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在底板(1)的中间位置处还开设有与主桁架(2)垂直布置的若干个孔洞(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腹筋(4)上部弯折处两侧各通过一个上焊点(9)与桁架上弦(3)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8)是圆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8)是矩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8)位于主桁架(2)和副桁架(5)的中间位置,副桁架(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整个底板(1)长度的四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8)位于主桁架(2)和副桁架(5)的中间位置,副桁架(5)的长度是整个底板(1)长度的四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上弦(3)是上弦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上弦(3)是上弦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管是中空钢管,上弦管内填充硬质填充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3418.5U CN21365393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3418.5U CN21365393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53938U true CN213653938U (zh) | 2021-07-09 |
Family
ID=7670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63418.5U Active CN21365393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53938U (zh)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22263418.5U patent/CN2136539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2816B (zh) | 预制拼装的鱼腹工字型预应力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 | |
CN109958049B (zh) | 一种模块化钢-混组合小箱梁简支连续桥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211089A (zh) |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的构造 | |
CN110924287A (zh) | 一种半装配式大跨度组合箱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458877A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刚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700103A (zh) | 一种连续性组合梁施工方法 | |
CN112982162A (zh) | 一种钢筋桁架式钢-混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 |
CN205188793U (zh) | 预制拼装的鱼腹工字型预应力钢混组合连续梁桥 | |
CN114704013A (zh) | 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 |
CN21445954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刚构桥 | |
CN211772741U (zh) | 大跨变宽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连续梁桥 | |
CN218345930U (zh) | 一种桥梁结构 | |
CN211446560U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梁 | |
CN111794423A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 |
CN213653938U (zh) | 一种跨梁支座的连续叠合楼板 | |
CN219671054U (zh) | 一种整体吊装预制的钢混组合小箱梁 | |
CN214573279U (zh) | 组合桥梁结构 | |
CN218437691U (zh) | 一种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轻型装配式楼盖体系 | |
CN111502093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951913U (zh) |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的构造 | |
CN213927078U (zh) | 一种带角钢连接件预制板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混合梁 | |
CN212388355U (zh) | 一种钢桁架桥的桥面结构 | |
CN111172856B (zh) | 中承式纵向分块预制箱梁 | |
CN114351564A (zh) | 无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3080397U (zh) | 一种装配式马鞍壳形底板连续箱梁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250000 north of No. 5 road and west of Panwang Road, Longshan Industrial Park, Longshan street, Zhangqi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Wan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2, unit 1, building 5, No. 81, Qianfo Shandong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Bo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