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1356U -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01356U CN213501356U CN202021268854.5U CN202021268854U CN213501356U CN 213501356 U CN213501356 U CN 213501356U CN 202021268854 U CN202021268854 U CN 202021268854U CN 213501356 U CN213501356 U CN 2135013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box
- intaglio print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late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包括油墨箱以及回墨箱,油墨箱一侧开有油墨加注口,油墨箱上顶面设有支撑板,油墨箱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电机,支撑板上转动设有传动盘,传动盘与电机传动连接,传动盘边缘固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上滑动套有滑槽,滑槽两侧对称固接有用于控制回墨箱的顶板,回墨箱固接在顶板上,支撑板上表面转动设有若干支撑轮,顶板均放置在支撑轮上,回墨箱内底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除渣刷,印版滚筒位于回墨箱内,印版滚筒的外表面与除渣刷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凹版印刷机在使用时印版滚筒上粘连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清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用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纸张表面平滑度通常要加入填料等助剂,但由于印纸生产厂家以及制作标准的不同,印刷时受到印刷压力和油墨粘性的作用,纸张会出现起毛掉粉现象,脱落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会粘连在印版滚筒上,当这些物质附着在印版滚筒上然后经过刮墨刀口时,会造成刮墨不净形成刀丝,从而影响刮墨和后续的印刷效果,因此,提供了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凹版印刷机在使用时印版滚筒上粘连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清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包括油墨箱以及回墨箱,油墨箱一侧开有油墨加注口,油墨箱上顶面设有支撑板,油墨箱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电机,支撑板上转动设有传动盘,传动盘与电机传动连接,传动盘边缘固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上滑动套有滑槽,滑槽两侧对称固接有用于控制回墨箱的顶板,回墨箱固接在顶板上,支撑板上表面转动设有若干支撑轮,顶板均放置在支撑轮上,回墨箱内底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除渣刷,印版滚筒位于回墨箱内,印版滚筒的外表面与除渣刷充分接触;
油墨箱上固接有挂墨刀以及喷墨管,挂墨刀与印版滚筒外表面贴合,喷墨管上连通有若干喷墨嘴,喷墨管以及回墨箱内底面均与油墨箱连通,喷墨管以及油墨箱之间设有油墨泵。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在转动盘开始转动后,同样的也会带动传动杆做圆周运动,而套在传动杆上的滑槽以及固定在滑槽两侧的顶板因为是防止在支撑轮上,而支撑轮是可以在支撑板上转动的,因此套在传动杆上的滑槽以及固定在滑槽两侧的顶板便可以在传动杆的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2、在顶板进行往复运动时,固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回墨箱便可以开始往复震荡,与印版滚筒的外表面充分接触除渣刷便可轴向摩擦印版滚筒,而印版滚筒在使用时也在径向转动,因此除渣刷在轴向摩擦印版滚筒也可径向印版滚筒,通过轴向摩擦与径向摩擦相互结合,除渣刷便可以有效的将粘在印版滚筒上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刷下印版滚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给墨装置在给墨前,通过给墨装置轴向与径向相互结合的方式摩擦印版滚筒,提高了滚筒的清洁范围,高效的将粘在印版滚筒上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刷下印版滚筒,为后续的上墨以及印刷提供了便利,可行性高,便于大范围推广。
进一步,所述油墨箱上还固接有墨辊。可以对清洁完成的印版滚筒进行一个扫尾工作。
进一步,所述印版滚筒外表面还与墨辊贴合,墨辊随着印版滚筒转动而转动。可以对清洁完成的印版滚筒进行一个扫尾工作。
进一步,所述油墨箱与回墨箱的连通处设有冷却管以及过滤软管。冷却油墨并且在回墨箱震荡时冷却管有移动回旋的余地。
进一步,所述过滤软管内设有回墨过滤网。在油墨回到油墨箱前过滤填料、纸毛以及纸粉。
进一步,所述油墨箱顶面固接有若干支撑柱。提高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固接在支撑柱上。提高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内镶嵌有轴承,传动盘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便于转动传动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中顶板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中冷却管的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油墨箱1、支撑柱2、电机3、过滤软管4、冷却管5、油墨泵6、输墨管7、墨辊8、喷墨管9、喷墨嘴10、挂墨刀11、印版滚筒12、回墨箱13、除渣刷14、顶板15、支撑轮16、支撑板17、传动杆18、滑槽19、传动盘20。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实施例如图1所示油墨加注口设置在油墨箱1的上表面左侧,四个支撑柱2焊接在油墨上表面中心,支撑板17固接在支撑柱2上,电机3安装在油墨箱1与支撑板17之间,支撑板17内镶嵌有一个深沟轴承,传动盘20下表面焊接有一个连接轴,传动盘20通过连接轴与深沟轴承键连接,传动盘20上的连接轴与电机3传动通过一个联轴器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传动杆18焊接在传动盘20边缘,滑槽19滑动套在传动杆18上,于控制回墨箱13的顶板15焊接在滑槽19的上下两侧,回墨箱13焊接在顶板15上,支撑板17上表面还镶嵌有四个轴承,支撑轮16键连接在轴承内,顶板15均放置在支撑轮16上,回墨箱13内底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除渣刷14,印版滚筒12位于回墨箱13内,印版滚筒12的外表面与除渣刷14充分接触。
如图1所示油墨箱1左侧焊接有一个立柱,挂墨刀11、喷墨管9以及墨辊8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立柱上,墨辊8以及挂墨刀11与印版滚筒12外表面贴合,墨辊8随着印版滚筒12转动而转动,若干喷墨嘴10均布连通在喷墨管9上,喷墨管9以及回墨箱13内底面均通过输墨管7与油墨箱1连通,喷墨管9以及油墨箱1之间的输墨管7上安装有油墨泵6,油墨泵6的出料口朝向喷墨管9,油墨箱1与回墨箱13的输墨管7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一个冷却管5以及一个过滤软管4,如图3所示,冷却管5包裹在输墨管7外,输墨管7与过滤软管4通过一个螺纹圈拆卸连接在一起,一个回墨过滤网安装在过滤软管4内。
使用时将本给墨装置安装在凹版印刷机内,安装时需要注意印版滚筒12的外表面与除渣刷14充分接触,墨辊8以及挂墨刀11与印版滚筒12外表面贴合,然后给油墨箱1加入适当的油墨,将电机3以及油墨泵6电连接在凹版印刷机的电源处,启动凹版印刷机的电源,便可开始引印刷。
如图1所示印版滚筒12逆时针旋转,油墨泵6将油墨箱1内的油墨抽出然后再经喷墨嘴10喷在印版滚筒12上,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过纸,然后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便可完成印刷。
印刷完成后,纸张可能会出现起毛掉粉现象,脱落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会粘连在印版滚筒12上,此时启动电机3,转动盘开始转动,同样的也会带动传动杆18做圆周运动,而套在传动杆18上的滑槽19以及固定在滑槽19两侧的顶板15因为是防止在支撑轮16上,而支撑轮16是可以在支撑板17上转动的,因此套在传动杆18上的滑槽19以及固定在滑槽19两侧的顶板15便可以在传动杆18的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在顶板15进行往复运动时,固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回墨箱13便可以开始往复震荡,与印版滚筒12的外表面充分接触除渣刷14便可轴向摩擦印版滚筒12,而印版滚筒12在使用时也在径向转动,因此除渣刷14在轴向摩擦印版滚筒12也可径向印版滚筒12,通过轴向摩擦与径向摩擦相互结合,除渣刷14便可以有效的将粘在印版滚筒12上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刷下印版滚筒12。
本实用新型在给墨前,通过给墨装置轴向与径向相互结合的方式摩擦印版滚筒12,提高了滚筒的清洁范围,高效的将粘在印版滚筒12上的填料、纸毛以及纸粉刷下印版滚筒12,为后续的上墨以及印刷提供了便利,可行性高,便于大范围推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包括设在凹版印刷机上的印版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箱以及回墨箱,油墨箱一侧开有油墨加注口,油墨箱上顶面设有支撑板,油墨箱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电机,支撑板上转动设有传动盘,传动盘与电机传动连接,传动盘边缘固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上滑动套有滑槽,滑槽两侧对称固接有用于控制回墨箱的顶板,回墨箱固接在顶板上,支撑板上表面转动设有若干支撑轮,顶板均放置在支撑轮上,回墨箱内底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除渣刷,印版滚筒位于回墨箱内,印版滚筒的外表面与除渣刷充分接触;
油墨箱上固接有挂墨刀以及喷墨管,挂墨刀与印版滚筒外表面贴合,喷墨管上连通有若干喷墨嘴,喷墨管以及回墨箱内底面均与油墨箱连通,喷墨管以及油墨箱之间设有油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箱上还固接有墨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外表面还与墨辊贴合,墨辊随着印版滚筒转动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箱与回墨箱的连通处设有冷却管以及过滤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软管内设有回墨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箱顶面固接有若干支撑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固接在支撑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内镶嵌有轴承,传动盘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68854.5U CN213501356U (zh) | 2020-07-01 | 2020-07-01 |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68854.5U CN213501356U (zh) | 2020-07-01 | 2020-07-01 |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01356U true CN213501356U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643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68854.5U Active CN213501356U (zh) | 2020-07-01 | 2020-07-01 |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01356U (zh) |
-
2020
- 2020-07-01 CN CN202021268854.5U patent/CN2135013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06171U (zh) | 一种凹版印刷机用储墨装置 | |
JPH06182978A (ja) |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装置を洗浄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213501356U (zh) | 凹版印刷机用给墨装置 | |
CN208993262U (zh) | 一种纸箱印刷机 | |
CN214056943U (zh) | 一种绿色印刷机滚筒清洁装置 | |
CN107498995A (zh) | 一种胶印机的毛刷辊式清洗装置 | |
CN210792471U (zh) | 一种凹版印刷辊筒 | |
CN113232423B (zh) | 一种喷码机用节能环保防堵塞墨盒装置 | |
CN213798775U (zh) | 印刷机用供墨装置 | |
CN216069240U (zh) | 一种高速印刷机的上墨装置 | |
CN216033093U (zh) | 一种凹版印刷机循环喷墨装置 | |
CN217671763U (zh) | 一种印刷机自动擦拭机构 | |
CN214563856U (zh) | 一种包装纸印刷装置 | |
CN211567313U (zh) | 一种印刷机用刮墨刀刀架 | |
CN116552128A (zh) | 一种印刷包装机械印刷油检储装置 | |
CN211251718U (zh) | 一种可避免油墨飞溅的拼接式彩印版结构 | |
CN220163242U (zh) | 一种旋转式3d打印喷头 | |
CN212194687U (zh) | 一种全自动滚筒式平型网版印刷机 | |
CN111845039A (zh) | 一种方便刮墨的印刷机 | |
CN207496255U (zh) | 胶印机的毛刷辊式清洗装置 | |
CN212529007U (zh) | 花纸绿色印刷色层厚度控制系统 | |
CN219338977U (zh) | 一种印刷机滚筒用自动清洗设备 | |
CN221536499U (zh) | 一种防止物料粘附内壁的分散釜 | |
CN221213078U (zh) | 一种可回收油墨的纸箱印刷机 | |
CN211968875U (zh) | 一种纸质标签的轮转机印刷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