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3423582U -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582U
CN213423582U CN202022438750.0U CN202022438750U CN213423582U CN 213423582 U CN213423582 U CN 213423582U CN 202022438750 U CN202022438750 U CN 202022438750U CN 213423582 U CN213423582 U CN 213423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image
lens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87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雄宇
兰宾利
周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Oufei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87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第五透镜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通过将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胶合设计,不仅简化镜头模组的组装工艺,降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加工难度,也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解像率提升。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行业的发展,前视、侧视、自动巡航、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等汽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侧视摄像头为用来监控汽车左右两侧路况的车载摄像头,可作为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中的摄像头系统分析视频内容。
但现有的侧视摄像镜头的分辨率较低,景深范围小,远距离细节的呈现和大角度范围的清晰成像无法同时满足,而不能实时准确的判断远距离拍摄的细节而做出预警或不能大角度范围的障碍做出规避,而导致驾驶风险的存在。针对上述的问题,传统的摄像镜头通常采用多片式的组合,以达到车载过程的需求,但是多片式的组合同样也会导致制作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由于成像效果不佳所带来的的行车风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与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且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
本申请通过将第四透镜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第五透镜像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这样设计不仅简化了后续镜头模组的组装工艺,降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加工难度,由于这三个透镜胶合为一体,则制作过程中只需要更多的关注胶合后的公差控制,对于单个透镜的加工要求降低;同时,采用三透镜胶合的方式还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解像率提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5<f12/f<-1;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光学成像系统提供负光焦度,有利于大角度光束射入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光学成像系统的广角化。超过关系式上限,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过短,负曲折力过强,易产生较严重的边缘像差;超过关系下限,则所述组合焦距曲折力不足,不利于广角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1<Rs4/f2<3;其中,Rs4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的设置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使得第二透镜在实现正曲折力校正像差的条件下,降低第二透镜的组装偏心敏感度,进而提升透镜的组装良率,降低生产成本,这里的合理设置即为让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上述的关系式。如果超过关系式上限,则第二透镜像侧面越接近平面,易于后面的平面组件相互反射而增加鬼影的产生;超过关系式下限,则第二透镜像侧面太弯,不利于降低透镜的组装公差敏感度,降低生产良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6<f3/f<14;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在实施例中,由于光线由具有较强曲折力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射出,边缘光线射入像面易产生较大的场区,因此,通过设置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让整个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上述的关系式,从而有利于校正边缘像差,提升成像解析度;超过关系式范围则不利光学成像系统像差的校正,进而降低成像品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16.2<(Rs6+Rs7)/(Rs6-Rs7)<54.5;其中,Rs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s7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三透镜物侧和像侧曲率半径合理设置,即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控制第三透镜的弯曲程度,降低鬼影产生的风险,提升系统解像能力。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1.0<f456/f<2.0;其中,f456为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实施例中,满足上述关系式,能对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群组的光焦度分配进行合理控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光线束射出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光线高度,以减小光学系统高级像差和镜片的外径;另一方面可校正前透镜组产生的场曲对解像力的影响。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3<Rs9/SAGs9<26;其中,Rs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s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处至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轴向距离。实施例中,第四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通过控制其胶合面的曲率半径和矢高值的大小关系,有利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胶合,降低胶合透镜的胶合偏心;同时有利于校正系统像差,改善成像质量。如果超过关系式上限,所述胶合面越平,不利于所述光学系统像差的校正;超过关系式下限,所述胶合面过于弯曲,不利于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胶合工艺,提升工艺难度,增加胶合偏心公差范围,降低生产良率,不利于低成本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3<Rs10/SAGs10<26;其中,Rs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s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处至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轴向距离。第五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通过控制其胶合面的曲率半径和矢高值的大小关系,有利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胶合,降低胶合透镜的胶合偏心;同时有利于校正系统像差,改善成像质量。超过关系式上限,胶合面越平,不利于光学系统像差的校正;超过关系式下限,胶合面过于弯曲,不利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胶合工艺,提升工艺难度,增加胶合偏心公差范围,降低生产良率,不利于低成本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4.8mm<f*tan(FOV/2)<6.2mm;其中,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通过满足条件式适当地配置透镜能够充分增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的各透镜的放大率,因此能够对色差、像面弯曲及歪曲像差良好地进行修正。通过满足条件式的下限,能够使透镜系统小型化,进而能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小型化,能够将摄像装置收纳在有限的空间内,且能够实现低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3<TTL/CT456<4;其中,TTL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总长,CT456为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之和。通过满足关系式,合理搭配胶合透镜的厚度与光学总长的关系,有利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超过关系式上限,所述光学系统总长过长,不利于小型化,超过关系式下限,所述胶合透镜厚度之和较大,由于玻璃镜片的密度较大,则不利用所述光学系统的轻量化。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感光元件和上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安装在所述镜筒内,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通过在镜头模组中加入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降低了镜头模组的组装工艺难度,降低透镜加工的公差要求,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申请提供的镜头模组,使得电子设备在具有良好拍摄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第一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
图2a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第二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
图3a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第三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
图4a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第四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
图5a是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第五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具体的,六片透镜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如下: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且第五透镜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光阑可设置于物面至第六透镜之间的任一位置,如设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
本申请,通过设置六片式透镜结构,对六片光学透镜的屈折力和面型合理配置,使光学成像系统在成像时具有更高像素、更广的成像范围和更大的进光量。同时,本申请通过将第四透镜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第五透镜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这样设计不仅简化了后续镜头模组的组装工艺,降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加工难度,由于这三个透镜胶合为一体,则制作过程中只需要更多的关注胶合后的公差控制,对于单个透镜的加工要求降低;同时,采用三透镜胶合的方式还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解像率提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5<f12/f<-1;其中,f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光学成像系统提供负光焦度,有利于大角度光束射入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光学成像系统的广角化。超过关系式上限,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过短,负曲折力过强,易产生较严重的边缘像差;超过关系下限,则组合焦距曲折力不足,不利于广角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1<Rs4/f2<3;其中,Rs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即Y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的设置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使得第二透镜在实现正曲折力校正像差的条件下,降低第二透镜的组装偏心敏感度,进而提升透镜的组装良率,降低生产成本,这里的合理设置即为让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上述的关系式。如果超过关系式上限,则第二透镜像侧面越接近平面,易于后面的平面组件相互反射而增加鬼影的产生;超过关系式下限,则第二透镜像侧面太弯,不利于降低透镜的组装公差敏感度,降低生产良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6<f3/f<14;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在实施例中,由于光线由具有坚强曲折力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射出,边缘光线射入像面易产生较大的场区,因此,通过设置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让整个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上述的关系式,从而有利于校正边缘像差,提升成像解析度;超过关系式范围则不利光学成像系统像差的校正,进而降低成像品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16.2<(Rs6+Rs7)/(Rs6-Rs7)<54.5;其中,Rs6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s7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三透镜物侧和像侧曲率半径合理设置,即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控制第三透镜的弯曲程度,降低鬼影产生的风险,提升系统解像能力。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1.0<f456/f<2.0;其中,f456为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实施例中,满足上述关系式,能对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群组的光焦度分配进行合理控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光线束射出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光线高度,以减小光学系统高级像差和镜片的外径;另一方面可校正前透镜组产生的场曲对解像力的影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3<Rs9/SAGs9<26;其中,Rs9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s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处至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轴向距离。实施例中,第四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通过控制其胶合面的曲率半径和矢高值的大小关系,有利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胶合,降低胶合透镜的胶合偏心;同时有利于校正系统像差,改善成像质量。如果超过关系式上限,胶合面越平,不利于光学系统像差的校正;超过关系式下限,胶合面过于弯曲,不利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胶合工艺,提升工艺难度,增加胶合偏心公差范围,降低生产良率,不利于低成本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3<Rs10/SAGs10<26;其中,Rs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s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处至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轴向距离。第五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通过控制其胶合面的曲率半径和矢高值的大小关系,有利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胶合,降低胶合透镜的胶合偏心;同时有利于校正系统像差,改善成像质量。超过关系式上限,胶合面越平,不利于光学系统像差的校正;超过关系式下限,胶合面过于弯曲,不利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胶合工艺,提升工艺难度,增加胶合偏心公差范围,降低生产良率,不利于低成本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4.8mm<f*tan(FOV/2)<6.2mm;其中,FOV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通过满足条件式而适当地配置透镜,能够充分增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的各透镜的放大率,因此能够对色差、像面弯曲及歪曲像差良好地进行修正。通过满足条件式的下限,能够使透镜系统小型化,进而能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小型化,能够将摄像装置收纳在有限的空间内,且能够实现低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3<TTL/CT456<4;其中,TTL为光学成像系统在光轴方向上的总长,CT456为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之和。通过满足关系式,合理搭配胶合透镜的厚度与光学总长的关系,有利于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超过关系式上限,光学系统总长过长,不利于小型化,超过关系式下限,胶合透镜厚度之和较大,由于玻璃镜片的密度较大,则不利用光学系统的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感光元件和上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安装在镜筒内,电子感光元件的感光面位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穿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入射到电子感光元件的感光面上的物的光线可转换成图像的电信号,电子感光元件可以为CMOS或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该镜头模组可以是数码相机的独立的镜头,也可以是集成在如汽车、无人机等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通过在镜头模组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提升成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加工陈本,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镜头模组设置在壳体内。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无人机、电子书籍阅读器、行车记录仪、可穿戴装置等。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高成像效果和更低的制作成本,让其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下面将以几个具体数值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具体数值并不代表本申请的方案只能采用该数据,具体数值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a和图1b,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平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均为平面;
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为平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上述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Plastic)。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7、保护玻璃L8和成像面S17。光阑STO设置在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用于控制进光量。其他实施例中,光阑STO还可以设置在物面和第六透镜之间的任一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在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与成像面S17之间,其包括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过滤掉红外光线,使得射入成像面S17的光线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nm。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材质为玻璃(玻璃),并可在玻璃上镀膜。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S17。
表1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波长587.6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091
表1a
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中只有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7为非球面,该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01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a中Y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表1b给出了可用于第一实施例中非球面镜面S12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02
表1b
图1b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系统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和弧矢成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b可知,第一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2a和图2b,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平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均为平面;
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为平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上述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Plastic)。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7、保护玻璃L8和成像面S17。光阑STO设置在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用于控制进光量。其他实施例中,光阑STO还可以设置在物面和第六透镜之间的任一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在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与成像面S17之间,其包括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过滤掉红外光线,使得射入成像面S17的光线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nm。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材质为玻璃(玻璃),并可在玻璃上镀膜。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S17。
表2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波长587.6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11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21
表2a
其中,表2a的各参数含义均与第一实施例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2b给出了可用于第二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22
表2b
图2b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系统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和弧矢成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2b可知,第二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3a和图3b,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平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均为平面;
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为平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上述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Plastic)。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7、保护玻璃L8和成像面S17。光阑STO设置在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用于控制进光量。其他实施例中,光阑STO还可以设置在物面和第六透镜之间的任一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在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与成像面S17之间,其包括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过滤掉红外光线,使得射入成像面S17的光线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nm。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材质为玻璃(GLASS),并可在玻璃上镀膜。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S17。
表3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波长587.6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31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41
表3a
其中,表3a的各参数含义均与第一实施例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3b给出了可用于第三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42
表3b
图3b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系统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和弧矢成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3b可知,第三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四实施例
请参考图4a和图4b,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平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均为平面;
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为平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上述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Plastic)。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7、保护玻璃L8和成像面S17。光阑STO设置在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用于控制进光量。其他实施例中,光阑STO还可以设置在物面和第六透镜之间的任一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在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与成像面S17之间,其包括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过滤掉红外光线,使得射入成像面S17的光线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nm。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材质为玻璃(玻璃),并可在玻璃上镀膜。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S17。
表4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波长587.6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51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61
表4a
其中,表4a的各参数含义均与第一实施例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4b给出了可用于第四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62
表4b
图4b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系统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和弧矢成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4b可知,第四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五实施例
请参考图5a和图5b,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平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均为平面;
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于近圆周处为平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和于近圆周处均为凹面;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和近圆周处均为凸面。
上述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Plastic)。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7、保护玻璃L8和成像面S17。光阑STO设置在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用于控制进光量。其他实施例中,光阑STO还可以设置在物面和第六透镜之间的任一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在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与成像面S17之间,其包括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过滤掉红外光线,使得射入成像面S17的光线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nm。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材质为玻璃(玻璃),并可在玻璃上镀膜。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S17。
表5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波长587.6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71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81
表5a
其中,表5a的各参数含义均与第一实施例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5b给出了可用于第五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82
表5b
图5b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系统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和弧矢成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5b可知,第五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表6示出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f12/f、Rs4/f2、f3/f、(Rs6+Rs7)/(Rs6-Rs7)、Rs9/SAGs9、Rs10/SAGs10、f*tan(FOV/2)、TTL/CT456、f456/f的值。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83
Figure BDA0002748325560000191
表6
由表6可知,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均满足下列条件式:-5<f12/f<-1,1<Rs4/f2<3,6<f3/f<14,16.2<(Rs6+Rs7)/(Rs6-Rs7)<54.5,3<Rs9/SAGs9<26,3<Rs10/SAGs10<26,4.8<f*tan(FOV/2)<6.2,3<TTL/CT456<4,1.0<f456/f<2.0。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
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其物侧与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与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胶合,且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胶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5<f12/f<-1;
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1<Rs4/f2<3;
其中,Rs4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6<f3/f<14;
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16.2<(Rs5+Rs6)/(Rs5-Rs6)<54.5;
其中,Rs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s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1.0<f456/f<2.0;
其中,f456为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3<Rs8/SAGs8<26;
其中,Rs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于光轴处曲率半径,SAGs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处至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轴向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3<Rs10/SAGs10<26;
其中,Rs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s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处至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轴向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4.8mm<f*tan(FOV/2)<6.2mm;
其中,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式:
3<TTL/CT456<4;
其中,TTL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于所述光轴上的总长,CT456为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之和。
1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感光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安装在所述镜筒内,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CN202022438750.0U 2020-10-28 2020-10-28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423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8750.0U CN213423582U (zh) 2020-10-28 2020-10-28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8750.0U CN213423582U (zh) 2020-10-28 2020-10-28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582U true CN213423582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48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8750.0U Active CN213423582U (zh) 2020-10-28 2020-10-28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507A (zh) * 2022-01-14 2022-02-2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507A (zh) * 2022-01-14 2022-02-2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089507B (zh) * 2022-01-14 2022-05-20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3657B2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ncluding eight lenses of +−+−−++−, +−++−++−, ++++−++− or +−+−+−+− refractive powers,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627603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82875B2 (en) Image capturing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625423B (zh) 一种成像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33675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835201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239988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258030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装置及汽车
CN211698386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装置及汽车
CN112965205A (zh) 成像透镜组、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US20210223516A1 (en) Image captur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814111U (zh)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CN114488473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364700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423582U (zh)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210302700A1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2873044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及汽车
CN115079380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终端
CN112099195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及汽车
CN111929812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180559A (zh)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180555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2087890A1 (zh)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469438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2462488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7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Oufei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5 No.2, Hongyuan Road,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Oufei photo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