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3358855U -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8855U
CN213358855U CN202021995709.7U CN202021995709U CN213358855U CN 213358855 U CN213358855 U CN 213358855U CN 202021995709 U CN202021995709 U CN 202021995709U CN 213358855 U CN213358855 U CN 213358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ch basin
permeable material
escape canal
drainage
cement mort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5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泓剑
庄佳栋
郑熙
蔡卓
戴建智
林宏毅
许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zi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57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8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8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8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包括设置在透水混凝土路面侧边上的排水沟,排水沟呈“U”字形状设置,排水沟深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深度,排水沟的下层为素土层,排水沟的面层铺设有粒径为10‑30mm的天然鹅卵石。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缓解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的压力,防止路面积水,提高路面安全性、通行舒适性和路面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路面新型材料是指将透水良好、空隙率高的材料应用于道路面层、基层和土基,在保证一定的道路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能够使雨水顺利进入铺面结构内部,流过具有临时贮水能力的基层,渗入土基或通过铺面内部的排水管排出,从而达到雨水渗流地下、减少地表径流的一种铺装形式。
现有的技术中,参照图1,为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1,其由下而上依次为夯实的素土层11、土工布层12、第一砂滤层13、碎石垫层14、第二砂滤层15、第一透水混凝土层16、第二透水混凝土层17和双丙聚氨酯密封处理层18,具有渗水、抗压、耐磨、防滑、美观环保、舒适易维护等特点,使道路成了会呼吸的景观道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城市强降水时,透水混凝土路面能够使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但是收集雨水超过一定的饱和度后,雨水就会从透水混凝土路面溢出,造成路基长期积水,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具有能够缓解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的压力,防止路面积水,提高路面安全性、通行舒适性和路面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包括设置在透水混凝土路面侧边上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呈“U”字形状设置,所述排水沟深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深度,所述排水沟的下层为素土层,所述排水沟的面层铺设有粒径为10-30mm的天然鹅卵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侧边上增设排水沟,能够辅助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缓解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的压力,排水沟的深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深度能够增加排水沟的蓄水量,有效防止路面积水,提高路面安全性、通行舒适性和道路使用寿命;而且在排水沟面层上铺设天然鹅卵石,使得排水沟兼具排水和美观的效果,贴近自然,增加园林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沟下方设置有厚度为20mm的水泥砂浆,所述天然鹅卵石铺设在水泥砂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砂浆不仅能够便于天然鹅卵石的铺设,水泥砂浆凝固后能够使天然鹅卵石稳定安装,防止天然鹅卵石脱落,增加后续补天然鹅卵石的工作;而且水泥砂浆能够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避免排水沟下层的素土层的土壤被雨水直接冲刷,导致土层松动,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素土层上方设置有土工布,所述水泥砂浆位于土工布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具有隔离、排水的作用,不仅不影响水通过渗入到地下,而且能够起到隔离素土层的土壤,防止土壤流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土工布上方铺设有防护网,所述水泥砂浆位于防护网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对土工布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铺设在土工布上增加重量,避免土工布移位;而且防护网上有很多网格,当水泥砂浆铺设在防护网上时,部分水泥砂浆嵌入网格内,水泥砂浆与防护网的联结更加紧密、稳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网通过地钉与素土层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钉能够很好地将防护网、土工布固定在素土层的土壤上,防止防护网和土工布移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网与土工布之间铺设有砂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层不仅能够利于水流通过渗入地下,而且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隙,导致其具有一定的蓄水空间,缓解了素土层蓄水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泥砂浆上设置有铺设网,所述铺设网部分嵌入水泥砂浆内,所述天然鹅卵石铺设在铺设网的网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网上的网孔排列整齐,能够将天然鹅卵石放置到铺设网的网孔内,使得天然鹅卵石有序排列,提高排水沟的观赏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竖直设置的引流部和水平设置的汇流部,所述引流部和汇流部连通设置,所述引流部的上端高于天然鹅卵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能够辅助排水,使得排入排水沟内的水不仅能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而且能够通过排水沟将雨水排出排水沟,防止雨水量过大时对素土层的蓄水能力造成较大的挑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部上端设置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上设置有多个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盖能够过滤落叶等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排水管造成排水管堵塞,增加清理排水管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部上端还设置有土工布片和放置板,所述土工布片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搭接在引流部上端端口上,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板和土工布的设置进一步过滤杂质,且能够将泥沙等进行过滤,防止泥沙进入排水管,长时间后导致排水管被泥沙堵塞,增加清理排水管内泥沙的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侧边设置排水沟能够辅助透水混凝土路面排水,防止路面大面积积水,增加路面安全性、通行舒适性和路面使用寿命;
天然鹅卵石的使用使得排水沟兼具排水的实用的效果和美观的效果,使得排水沟贴近自然,充分与周围环境结合;
排水沟内排水管的设置能够缓解透水混凝土和排水沟的排水压力,使得雨水不仅通过渗入地下这一条排水方法,而且能够通过排水管迅速排出,防止路面和排水沟内大面积积水,提高路面和排水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排水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透水混凝土路面;11、素土层;12、土工布层;13、第一砂滤层;14、碎石垫层;15、第二砂滤层;16、第一透水混凝土层;17、第二透水混凝土层;18、双丙聚氨酯密封处理层;2、排水沟;21、天然鹅卵石;22、铺设网;23、水泥砂浆;24、防护网;25、砂石层;26、土工布;3、排水管;31、引流部;32、汇流部;4、过滤盖;41、滤孔;5、放置板;51、放置部;52、连接部;53、土工布片;54、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1以及设置在透水混凝土路面1侧边上以用于辅助透水混凝土路面1排水的排水沟2,排水沟2的深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1的深度,排水沟2沿着透水混凝土路面1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在透水混凝土路面1一侧边设置一条排水沟2,也可以在透水混凝土路面1两旁均设置排水沟2,两条排水沟2增大了排水量,能够加快雨水的收集。排水沟2的设置有效防止透水混凝土路面1上积水,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适性,有利于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雨水通过排水沟2渗入到地下,还原地下水,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
排水沟2与素土层11之间依次排布有天然鹅卵石21、铺设网22、水泥砂浆23、防护网24、砂石层25和土工布26。其中,土工布26铺设在经过轻度夯实的素土层11上,水流能够有效隔离素土层11的土壤,防止土壤流失;砂石层25采用粗沙和碎石块混合铺在素土层11上,砂石层25具有很好的空隙,不仅能够便于水流通过,而且能够具有一定的蓄水空间,缓解素土层11蓄水的压力,土工布26能够隔离砂石和土壤。
防护网24铺设在砂石层25上表面上,且通过地钉将防护网24固定在素土层11上,不仅能够对砂石层25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保证砂石均匀固定分布在土工布26上,而且防护网24上有很多网格,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23铺设在防护网24上时,水泥砂浆23与防护网24联结更紧密。在水泥砂浆23尚未凝固的时候,将铺设网22嵌入水泥砂浆23上,再将鹅卵石铺设在铺设网22的网孔上,铺设网22的网孔排布均匀,天然鹅卵石21选用粒径为10-30mm的,使得铺设在上方的天然鹅卵石21观赏性更佳。
参照图2和图4,排水沟2内沿着排水沟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3,排水管3包括竖直设置的引流部31和水平设置的汇流部32,引流部31和汇流部32连通设置,引流部31的上端高于天然鹅卵石21。排水沟2呈“U”字形状设置,排水沟2两侧形成一定的坡度,有利于透水混凝土路面1上的雨水沿着排水沟2两侧缓慢流下,缓慢流动的过程中,泥沙混合雨水沿着排水沟2流动到排水沟2底部,能够防止泥沙冲入到排水管3内。
参照图3,排水管3的汇流部32埋设在素土层11内,每根排水管3包括一件汇流部32和多件引流部31,引流部31的上端设置有盖设在引流部31上端端口处的过滤盖4,过滤盖4上设置有多个滤孔41,过滤盖4能够过滤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排水管3造成排水管3堵塞。
引流部31上端还设置有土工布片53和放置板5,放置板5包括设置在引流部31内的放置部51和设置在放置部51两端连接部52,放置部51上有多个漏水孔54,连接部52搭接在引流部31上端端口上,连接部52呈“匚”字结构设置,连接部52的一端与放置部51垂直连接,土工布片53放置在放置部51上,能够对流入引流部31的泥沙进行拦截,防止泥沙流入汇流部32。过滤盖4螺纹连接在连接部52上,将过滤盖4和放置板5从引流部31上取下,再将过滤盖4和连接部52分离,即可将土工布片53取出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透水混凝土路面1的侧边挖深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1的排水沟2,在排水沟2内沿其长度方向铺设排水管3道的汇流部32,在汇流部32上垂直连接引流部31,将引流部31和汇流部32连通,将放置板5搭接在引流部31上端端口上,在放置板5上放置土工布片53,将过滤盖4与放置板5的连接部52螺纹连接。
对排水沟2内的土壤进行轻度夯实,形成素土层11,将土工布26铺设在素土层11上方,再将粗沙和碎石块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铺设在土工布26上形成砂石层25,在砂石层25上铺设防护网24,并用地钉将防护网24固定在素土层11上;将混合均匀的水泥砂浆23铺设在防护网24上,在水泥砂浆23尚未凝固的时候将铺设网22铺设在水泥砂浆23上,再将天然鹅卵石21铺设在铺设网22的网孔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侧边上的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呈“U”字形状设置,所述排水沟(2)深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1)深度,所述排水沟(2)的下层为素土层(11),所述排水沟(2)的面层铺设有粒径为10-30mm的天然鹅卵石(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下方设置有厚度为20mm的水泥砂浆(23),所述天然鹅卵石(21)铺设在水泥砂浆(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1)上方设置有土工布(26),所述水泥砂浆(23)位于土工布(26)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26)上方铺设有防护网(24),所述水泥砂浆(23)位于防护网(24)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24)通过地钉与素土层(11)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24)与土工布(26)之间铺设有砂石层(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23)上设置有铺设网(22),所述铺设网(22)部分嵌入水泥砂浆(23)内,所述天然鹅卵石(21)铺设在铺设网(22)的网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内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包括竖直设置的引流部(31)和水平设置的汇流部(32),所述引流部(31)和汇流部(32)连通设置,所述引流部(31)的上端高于天然鹅卵石(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1)上端设置有过滤盖(4),所述过滤盖(4)上设置有多个滤孔(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1)上端还设置有土工布片(53)和放置板(5),所述土工布片(53)设置在放置板(5)上,所述放置板(5)搭接在引流部(31)上端端口上,所述放置板(5)上设置有漏水孔(54)。
CN202021995709.7U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Active CN213358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5709.7U CN213358855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5709.7U CN213358855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8855U true CN213358855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1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5709.7U Active CN213358855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8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4987A (zh) * 2022-03-09 2022-06-10 潍坊风雷益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透水混凝土雨污水净化势能转换发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4987A (zh) * 2022-03-09 2022-06-10 潍坊风雷益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透水混凝土雨污水净化势能转换发电系统
CN114604987B (zh) * 2022-03-09 2024-09-27 潍坊风雷益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透水混凝土雨污水净化势能转换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3788U (zh) 一种透水路面雨水入渗结构
CN112252115A (zh) 海绵城市可回收利用雨水的道路结构
CN204728165U (zh) 生态透水路面
CN211036590U (zh) 一种透水路基防护结构
CN211256552U (zh) 海绵型高渗透路面铺装结构
CN101914882B (zh)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062672U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211872469U (zh) 一种透水路基结构
CN209338948U (zh) 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CN205617188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213358855U (zh)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21154715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CN207079438U (zh) 用于海绵城市透水铺装下改善透水率的装置
CN209836713U (zh) 一种带有改性透水结构的硬质道路
CN111827152A (zh) 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21710453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地下水位区域的透水砖铺装结构
CN215329163U (zh) 一种用于人行道及绿化带的组合式海绵城市系统的结构
CN2141161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10916868U (zh) 一种新型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N212052138U (zh)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CN212895755U (zh) 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排水装置
CN21028801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人行道
CN110616619A (zh) 一种便于渗水的草坪场地及施工方法
CN210946366U (zh) 一种透水路基防护结构
CN217105418U (zh) 一种堤后反滤式多用途排水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37, East Xinpu Road, Longwen District,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37, East Xinpu Road, Longwen District,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37, East Xinpu Road, Longwen District,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Zhongzi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37, East Xinpu Road, Longwen District,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