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0272U -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50272U CN212650272U CN202021723454.9U CN202021723454U CN212650272U CN 212650272 U CN212650272 U CN 212650272U CN 202021723454 U CN202021723454 U CN 202021723454U CN 212650272 U CN212650272 U CN 2126502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ylinder body
- tortoise
- pipeline
- sedimentation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41000270708 Testudinida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9344 polycultur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1000270666 Testudin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05 fresh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46 nitrify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08664 Nitro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58 cul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50 d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647 drug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79 heat-resista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266 hiber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52 non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00 non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72 piscicul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16 radical scaveng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包括缸体和沉淀池,缸体和沉淀池之间设置高压泵,高压泵入口通过吸水管路连接沉淀池,高压泵出口通过排水管路连接缸体,缸体底部通过回水管路连接沉淀池,吸水管路外接投药管路和清水管路,缸体底部外接清水管路;缸体中部设置可拆卸的隔板将缸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一侧缸体上部设置龟生活区,龟生活区与缸体之间设置可供龟爬上爬下的斜坡,龟生活区内设置两组斜坡将龟生活区分为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均设置带喷嘴的冲洗管一,冲洗管一外接清水管路,每个腔室底部均为漏斗状,外接泄放管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鱼龟混养装置自动清洗,清洗方便、节约人工成本,有利于延长龟和龟的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和龟的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鱼缸中,对水的净化都是采用多级机械过滤器,滤器容易脏堵、不宜清洗,脏堵后会产生以下严重的问题。1):滤器脏堵后,水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鱼的生存,容易导致鱼的死亡;2):滤器脏堵后,循环水泵的吸排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缸中的液位。面临以上问题,现在市面上,对鱼缸和龟缸的清洗以及滤器的清洗,大部分采用手动拆卸清洗,工作量大,不易清洁,滤器使用寿命短。同时,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碎屑,堵塞泵的吸口,使循环水泵的排出压力为零,最终导致缸中水循环停止。如果滤器清洗和泵的故障排除不及时,会造成缸中鱼的死亡,经济性能下降。
随着鱼缸和龟缸使用时间的延长,在缸壁上会出现一层污垢,污垢会影响缸的美观,甚至出现对水的污染,需要及时清除,否则影响鱼的寿命。污垢在缸壁黏附久了,容易滋生细菌,去除比较困难,影响缸的美观。目前市面对鱼缸的清洁,主要使用抹布或者其他材料,对缸壁进行清洁;还有利用动物(清道夫鱼)对缸壁污物的吞噬,进行清洁。总之,不论哪一种清洁方式,对缸壁污垢的清洁,不完全、不彻底。部分污染物还是粘贴在缸壁上无法去除。
缸中药物的投放,一般是直接投入或者溶解后投放,容易形成药物局部的高浓度区,对缸中鱼和龟的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喂食后溶解于水中的物质;鱼和龟的排泄物,以及其他可溶于水的杂质等,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对鱼和龟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能够直接影响鱼和龟的寿命。
鱼和龟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目前都是分开饲养,这就需要购置两套设备,一方面占体积,增加清洗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会减少饲养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以达到自动清洗,清洗方便、有利于延长鱼和龟的寿命,鱼龟混养增加饲养乐趣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包括缸体和沉淀池,所述缸体和沉淀池之间设置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入口通过吸水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所述高压泵出口通过排水管路与缸体连接,所述缸体底部通过回水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所述吸水管路外接投药管路和清水管路,所述缸体底部外接清水管路;所述缸体中部设置可拆卸的隔板将缸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一侧缸体上部设置龟生活区,所述龟生活区与缸体之间设置可供龟爬上爬下的斜坡,所述龟生活区内设置两组斜坡将龟生活区分为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均设置带喷嘴的冲洗管一,所述冲洗管一外接清水管路,每个腔室底部均为漏斗状,外接泄放管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缸体底部为漏斗状,所述缸体内位于漏斗上方设置带孔底板,所述带孔底板上方设置加热器和水气总管,所述水气总管上开设水气孔,所述水气总管与所述排水管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生化过滤器和机械过滤器,将沉淀池从上到下分为清水区、过渡区和沉淀区,所述过渡区内设置带喷嘴的冲洗管二,所述冲洗管二外接清水管路;所述沉淀池底部为漏斗状,漏斗顶部设置粗滤网,所述粗滤网与机械过滤器之间填充生化球,漏斗底部设置泄放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缸体底部通过L型管连接所述沉淀区,所述吸水管路的入口处通过半U型管连接所述清水区。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池顶部安装有放气球阀,所述过渡区的池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一,所述沉淀区的池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二。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水管路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喷水枪或冲洗管二的快速接头,所述高压泵入口处的吸水管路上设置空气阀和压力传感器三。
上述方案中,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水分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龟生活区的第三腔室顶部安装有保温灯。
上述方案中,所述龟生活区每个腔室底部的漏斗之上设置带孔底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确定缸体内的液位,自动开启清水注入;水分浓度传感器可以根据缸体内的水受污染程度进行自动更换;
2、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自动开启机械过滤器的清洗工作;
3、根据水分浓度传感器的数据,开启添加药物,药物通过高压泵、经过水气总管进入缸体内,分散均匀,不会形成局部浓度过高的情况;
4、在鱼缸上部设置龟生活区,通过斜坡可以让龟自行爬上爬下,并且将龟生活区隔离为三个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对龟进出生活区时身体的冲洗,第二腔室是龟的进食区域,第三腔室是龟的休息区域,从而给龟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
5、龟生活区的三个腔室分别设置带喷嘴的冲洗管一,可以对龟生活区进行定期自动冲洗;
6、排水管路上的快速接头可以用于连接喷水枪或冲洗管二,可利用高压泵产生的高压对缸体进行半自动清洗,也可以对机械过滤器进行自动清洗。
7、鱼龟混养,可以避免疾病的相互传染,增加了鱼和龟的寿命,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高压泵部分和沉淀池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龟生活区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龟生活区侧视图。
图中,1、缸体;2、沉淀池;3、排水管路;4、高压泵;5、投药管路;6、投药箱;7、清水管路;8、支架;9、隔板;10、鱼生活区;11、龟生活区;12、斜坡;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第三腔室;16、冲洗管一;17、喷嘴;18、泄放管路;19、过滤器;20、带孔底板;21、加热器;22、水气总管;23、水气孔;24、生化过滤器;25、机械过滤器;26、清水区;27、过渡区;28、沉淀区;29、冲洗管二;30、粗滤网;31、生化球;32、泄放口;33、L型管;34、半U型管;35、放气球阀;36、压力传感器一;37、压力传感器二;38、快速接头一;39、快速接头二;40、空气阀;41、压力传感器三;42、液位传感器;43、水分浓度传感器;44、温度传感器;45、保温灯;46、手动阀;47、吸水管路;48、水位控制器一;49、水位控制器二;50、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缸体1和沉淀池2,缸体1和沉淀池2之间设置高压泵4,高压泵4的入口通过吸水管路47与沉淀池连接,高压泵4的出口通过排水管路3与缸体1连接,缸体1底部通过回水管路与沉淀池2连接,吸水管路47通过投药管路5连接投药箱6,吸水管路47与清水管路7相连,在与吸水管路47连接的清水管路7上设置进水阀50,缸体1底部外接清水管路7;缸体1和沉淀池2之间可通过支架8连接支撑。
高压泵4的控制系统有两个模式,正常运转模式和清洗模式。在正常运转模式时,压力保持2公斤左右;在清洗模式时,压力保持5公斤左右。
缸体1中部设置可拆卸的隔板9可将缸体1分为左右两部分,在进行一侧缸体1清洗和换水时,可以将鱼隔离到另一侧缸体1内,避免来回捞鱼带来的麻烦和对鱼的干扰。在清洗和换水结束后可将隔板9取下。
其中一侧缸体1上部设置龟生活区11,如图3和图4所示,龟生活区11与缸体1之间设置供龟爬上爬下的斜坡12,龟生活区11内设置两组斜坡12将龟生活区11分为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均设置带喷嘴17的冲洗管一16,冲洗管一16外接清水管路7,每个腔室底部均为漏斗状,外接泄放管路18,泄放管路18上设置过滤器19。龟生活区每个腔室底部的漏斗之上设置带孔底板20。第一腔室13用于对龟进出生活区时身体的冲洗,第二腔室14是龟的进食区域,可以在里面投放饲料,第三腔室15是龟的休息区域,里面可以盛放沙子等物质,以方便龟壳的退化、龟的冬眠等,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给龟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
斜坡12的表面必须保持一定的粗糙度,以便龟容易爬上爬下斜坡12。
本实施例中,缸体1底部为两个漏斗状,缸体1内位于漏斗上方设置带孔底板20,带孔底板20上方设置加热器21和水气总管22,水气总管22上开设水气孔23,水气总管22与排水管路3连接。
加热器21的材料选择耐腐蚀的不锈钢,其作用是对缸中水进行加热;技术要求是:加热器21的功率大小,根据缸的大小、每次加注水的速率、鱼自身对水温度的依赖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尺寸大小根据缸的大小来决定;安装在鱼生活区10的最低部,但是不与缸体1相接触,一般距离缸体1底部大约20mm左右;其形状根据实际缸体1的形状决定;但无论什么形状,都在美观的前提下。
水气总管22选择不锈钢或者PVC管,作用是让水气混合后,形成柱状气泡;技术要求是:一般是安装在加热器21的顶部,距离加热器21的顶部大约25mm左右,但是位置并非固定,可以根据实际的美观来设计,可以是平的、站立的等几种形式。如果安装在加热器21的顶部,需要选择耐热材料;水气总管22的形状可以根据缸的形状和美观来决定。水气总管22主要在正面(鱼生活区10)开启水气孔23,但是也可以开在反面(加热器21面),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水气孔23安装在水气总管22上,可以和水气总管22一体,也可以是是单独的可拆卸的;技术要求:选择耐腐蚀材料;为了缸内的美观性能,水气孔23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样式,以便满足缸内的美观性,如设计成间歇喷射、螺旋喷射或者是尖嘴式的、瓶口式的等等。
如图2所示,沉淀池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生化过滤器24和机械过滤器25,将沉淀池2从上到下分为清水区26、过渡区27和沉淀区28,过渡区27内设置带喷嘴17的冲洗管二29,冲洗管二29外接清水管路7;沉淀池2底部为漏斗状,漏斗顶部设置粗滤网30,粗滤网30与机械过滤器25之间填充生化球31,漏斗底部设置泄放口32。
冲洗管二29可以为多根,相邻的冲洗管二29上的喷嘴17间隔排布,这样在喷射过程中就会形成喷射叠加的现象,这样就会产生无死角喷射,对机械过滤器25的清洗更加干净。喷嘴17距离机械过滤器25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一般选择在10-20mm之间;喷嘴17与冲洗管二29的连接是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等;喷嘴17的强度至少承受3-5公斤的压力;喷嘴17的形状根据实际选取。
机械过滤器25选择耐腐蚀性的材料如不锈钢和钢衬胶等;机械过滤器25的形状为沉淀池2的形状,可以自由拆卸;机械过滤器25的周边与沉淀池2的内壁加强密封,避免脏的水从沉淀区28进入到清水区26内;机械过滤器25的过滤精度,可以根据鱼的品种、数量、杂质的粒径等,对照筛网数目与粒径对照表进行适当的选择;机械过滤器25的强度要求是:至少能够承受5-7公斤的压力,以免被喷嘴17喷射的压力将其破坏;机械过滤器25要选择好的材质,以便增加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的次数,同时也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遭到破坏。
生化过滤器24的过滤孔径比机械过滤器25孔径更大,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更多的硝化细菌,尽量不要过度清洗;生化过滤器24的形状为沉淀池2的形状,可以自由拆卸;生化过滤器24的周边与沉淀池2的内壁加强密封,避免水中有害物质经过半U型管34、高压泵4、进入到鱼生活区10后,对鱼的生命造成影响;生化过滤器24的强度要求是:至少能够承受2-3公斤的压力;生化过滤器24要选择好的材质,以便增加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的次数,同时也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遭到破坏。
生化球31作用是过滤和培养更多的硝化细菌,以便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分解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有利于鱼寿命的增加;生化球31是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屏障,安装在沉淀池2的最低处;生化球31是高级浸水无毒塑料,经过加工成的网结构的生物过滤膜,其直径一般为2-3cm,多为片状结构、内部多孔,有利于氧气的对流交换;安装在机械过滤器25和粗滤网30之间,与粗滤网30相接触,而与机械过滤器25的距离不小于30mm。生化球31直径的大小与粗滤网30网孔直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尺寸,以便更好的增加水的流动和硝化细菌的粗聚集。
缸体1的漏斗底部通过L型管33(回水管路)连接沉淀区28,L型管33可以将鱼生活区10中脏的杂质和细菌都引到沉淀区28,L型管33的下端尽可能远离机械过滤器25,而靠近沉淀区28的底部,这样使得更多的杂质更容易沉淀下来。L型管33在本实施例中是两组管路,两组管路呈对称布置,也可以是多组管路。
吸水管路47的入口处通过半U型管34连接清水区26,半U型管34的材料选择耐腐蚀的如不锈钢、PVC等材料;技术要求是:半U型管34的短边尽量与清水区26的上表面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为半U型管34长边长度的2/3;半U型管34的底部距离生化过滤器24的距离不要太小,避免生化过滤器24上生成的硝化细菌被吸入到半U型管34内,进而进入高压泵4,造成生成的硝化细菌的损失;半U型管34要与沉淀池2的上表面密封良好,不存在泄漏。
沉淀池2顶部安装有放气球阀35,材料选择耐腐蚀材料,放气球阀35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以便损坏后进行更换。放气球阀35里面球的质量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起到自动关闭和放气的作用,钢球的质量定义为:在L型管33内水位高出清水区26顶部约为10-15mm时,利用水的重力作用,能够自动关闭;L型管33内水位低于清水区26顶部10mm时,会慢慢的打开,以便在换水、放空沉淀区28等操作时,能够与大气相通,使得水顺利的排出设备。
过渡区27的池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一36,沉淀区28的池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二37,当机械过滤器25出现脏堵时,在过渡区27和沉淀区28就会产生压力差,压力传感器一36和压力传感器二37将监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后,控制器会根据设定压差值与实际的压差值,进行对比后,发出对机械过滤器25的自动清洗动作。
高压泵4出口连接的排水管路3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喷水枪或冲洗管二29的快速接头一38,冲洗管二29上设置快速接头二39,高压泵4入口处的吸水管路47上设置空气阀40和压力传感器三41。空气阀40的控制是比例微分积分控制,以便精确的控制缸内空气量;其作用是为缸中鱼和龟提供适宜的空气浓度。压力传感器三41用于监控高压泵4的吸入口的压力,防止高压泵4的干吸,造成高压泵4的损坏。
缸体1侧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42、水分浓度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4,用于对缸体1内的液位、水质和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缸中液位变化时,可将信号传给控制器,开启或关闭清水注入阀门;当检测到水中溶解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可以开启药物添加阀门或开启清水阀门补水,从而使得缸中的鱼和龟在适宜的药物浓度下生长,有利于增加鱼和龟的寿命。当检测到缸体1内的水温下降时,可开启加热器21对水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龟生活区11的第三腔室15顶部安装有保温灯45,可以给龟提供一个比较合适温度的环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个管路上均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电动阀。为了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的考虑,在鱼缸底部的清水管路上设置手动阀46,在投药管路5上设置手动阀46。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工作原理介绍如下:
1、鱼缸加水:
开启鱼缸底部连接在清水管路7上的相关阀门,往鱼缸内加水。由于系统第一次运转,所以需要系统放气操作。在加水过程中,不时的按压放气球阀35,检查放气球阀35的灵活性,以便放掉系统中多余的气体。当L型管33内水位高出清水区26顶部约为10-15mm时,检查放气球阀35是否能够自动关闭。检查高压泵4的油位,合上高压泵4的电源,进行点启动,如无异常,按下系统运行按钮,系统开始运转。然后在控制板上手动设置所需空气量,以便系统自动调节空气阀40的开度大小,合理调节鱼缸中的空气量,使缸中空气量达到鱼和龟适合生存的范围,同时又保证了合理的气泡数量。
2、水循环:
在清水区26的清洁水经过半U型管34后,进入到高压泵4的入口,然后经过高压泵4的加压后,进入排水管路3,然后进入水气总管22后,经过水气孔23进入到鱼生活区10内;鱼生活区10内的含有杂质的脏水经过带孔底板20,L型管33后,进入到沉淀区28内,再经机械过滤器25和生化过滤器24后进入到清水区26,然后再进入到半U型管34内,从而进入循环程序。
3、机械过滤器25的清洗:
当缸体1中水经过一段时时间的循环后,水中的杂质如鱼的粪便、饲料的残渣等,都会经过L型管33进入沉淀区28,大的颗粒会聚集在沉淀区28底部的漏斗处,而轻质的杂质会漂浮到机械过滤器25的下表面,随着时间的延长,杂质会在机械过滤器25的下表面和沉淀区28的底部形成聚集,聚集久了后,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当机械过滤器25在逐渐被堵塞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一36和压力传感器二37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到两个压力信号后,对两个压力信号进行对比,然后将实际的压差信号与设定的压差信号进行对,如果实际压差信号大于设定值压差信号,控制器执行机械过滤器25的自动清洗程序,具体清洗程序如下:
当检测到实际压力差大于设定值后,在系统的控制下,首先高压泵4自动停止运转,然后自动关闭吸水管路47上相应的阀门(包括空气阀40)、以及缸体1底部的阀门,打开沉淀池2底部阀门以及吸水管路上相应的阀门,首次使用需要用软管将快速接头一38和快速接头二39连接起来,快速接头一38和快速接头二39连接后保持连接状态,无须拆下来。高压泵4入口连接在清水管路7上的进水阀50自动打开,系统检测到相关阀的开关动作到位并且压力传感器三41检测到压力信号后,然后系统控制高压泵4启动,外部清水经过吸水管路47后,进入高压泵4的入口,然后经过高压泵4的加压后,经过快速接头一38、软管和快速接头二39,到达冲洗管二29,经过喷嘴17后变成高压的针状的细流,喷射到机械过滤器25上,对机械过滤器25进行清洗,喷洗的时间可以设定为2-3分钟,也可以更长。如果在时间设定值内,对机械过滤器25清洗的不够彻底,即清洗后压差还是存在,那么在程序控制下,会重复以上动作,对滤器继续进行自动清洗,直到压差接近于零为止。
4、缸壁的半自动化清洗:
鱼缸用久后,会在缸壁上产生污垢,这时就需要对缸壁进行清洗,清洗程序如下:
通过隔板9将鱼赶到缸体1的右侧,将隔板9插入后,对左侧缸体1进行清洗。在控制板上进行相应的操作,选择左侧清洗模式,然后系统会自动执行以下动作,首先停止高压泵6的运转,然后打开沉淀池2底部的阀门,关闭和打开吸水管路47上相应的阀门(包含空气阀40),关闭缸体1右侧漏斗下部的阀,自动打开清水管路7上的进水阀50。然后手动将快速接头一38连接喷水枪(仅此为手动),其余阀件相应阀件的动作都为自动。
当系统检测到相关阀的开关动作到位后且压力传感器41检测到压力信号后,高压泵4自动启动,启动后会自动调节水压到清洗设定值。然后用喷水枪对缸壁手动清洗。
高压泵4运行后,外部清水经过进水阀50和吸水管路47进入高压泵4的入口,然后经过高压泵4加压后,从喷水枪高速喷出,手持喷水枪对缸壁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经过L型管33进入沉淀区28,最后由底部的阀门排出。清洗结束后,按下左侧清洗停止按钮,首先高压泵4自动停止,然后相应的阀件动作,阀件动作结束后,进入自动补水程序,补水结束后,将隔板9取出,完成左侧清洗。同理,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右侧缸体1的清洗。
注意:根据养鱼的规则,缸中的水最好是不要一次性换掉1/2,为了遵循这个规则,可以先清洗左侧或者右侧的某一部分,当清洗完一部分后,重新加注清水后,运转一段时间,当鱼对新加入的清水环境适应后,再对未清洗部分进行清洗。也可以按照步骤进行两部分的同时清洗。
5、药物的添加:
当缸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分的蒸发流失或者清水的自动注入后,缸中的含药量会升高或者下降。这时就需要对缸中的溶液浓度,进行实时的检测,通过自动泄放缸中的浓药液或者补给新药液,以便满足鱼和龟生存环境的稳定性。
水分浓度传感器43检测到实际值与设定值有偏差时,系统会自动投药或者停止投药,自动打开投药管路5上的阀门(手动阀46为常开阀),使得投药箱6中的药物进入高压泵4的进口,经过高压泵4的加压后,跟随循环水一起进入水气总管22后,经过水气孔23进入到鱼生活区10内。在加药过程中,水分浓度传感器43不停的将检测到的溶液的导电率传递给控制系统,因此控制系统可以对溶液的实时浓度,做出精准的分析,以便达到精确控制溶液浓度的目的。
6、龟生活区11的自动冲洗:
龟在生活区居住时间久了,会散发出腥臭味,为了不影响环境卫生,所以龟生活区11需要定期自动冲洗,以便保证环境的洁净。龟生活区11冲洗时,系统会自动打开和关闭相应的阀件,利用清水管路7上的清水对龟生活区进行冲洗。
冲洗时,清水管路7上的相应阀件自动打开,外界清水通过冲洗管一16进入相应的腔室,然后经过喷嘴17喷出后,对龟生活区11的侧壁及底面进行冲洗,冲洗后的脏污水由底部的泄放管路18排出。冲洗结束后,清水管路7上的相应阀件自动关闭前,在液位控制器一48和液位控制器二49的控制下,能够保证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内的液位在合适的设定位置。第三腔室15在冲洗结束后,保持干燥状态。
龟生活区11的缸壁在自动冲洗过程中无法冲洗干净时,也可以采用高压泵连接喷水枪的方式进行手动清洗,清洗过程与鱼缸的半自动清洗过程相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和沉淀池,所述缸体和沉淀池之间设置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入口通过吸水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所述高压泵出口通过排水管路与缸体连接,所述缸体底部通过回水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所述吸水管路外接投药管路和清水管路,所述缸体底部外接清水管路;所述缸体中部设置可拆卸的隔板将缸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一侧缸体上部设置龟生活区,所述龟生活区与缸体之间设置可供龟爬上爬下的斜坡,所述龟生活区内设置两组斜坡将龟生活区分为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均设置带喷嘴的冲洗管一,所述冲洗管一外接清水管路,每个腔室底部均为漏斗状,外接泄放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底部为漏斗状,所述缸体内位于漏斗上方设置带孔底板,所述带孔底板上方设置加热器和水气总管,所述水气总管上开设水气孔,所述水气总管与所述排水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生化过滤器和机械过滤器,将沉淀池从上到下分为清水区、过渡区和沉淀区,所述过渡区内设置带喷嘴的冲洗管二,所述冲洗管二外接清水管路;所述沉淀池底部为漏斗状,漏斗顶部设置粗滤网,所述粗滤网与机械过滤器之间填充生化球,漏斗底部设置泄放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底部通过L型管连接所述沉淀区,所述吸水管路的入口处通过半U型管连接所述清水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顶部安装有放气球阀,所述过渡区的池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一,所述沉淀区的池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喷水枪或冲洗管二的快速接头,所述高压泵入口处的吸水管路上设置空气阀和压力传感器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水分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龟生活区的第三腔室顶部安装有保温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龟生活区每个腔室底部的漏斗之上设置带孔底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23454.9U CN212650272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23454.9U CN212650272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50272U true CN212650272U (zh) | 2021-03-05 |
Family
ID=74769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2345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50272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50272U (zh) |
-
2020
- 2020-08-17 CN CN202021723454.9U patent/CN2126502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70180U (zh) | 一种循环水玻璃钢水族箱系统 | |
CN205962378U (zh) | 家庭观赏鱼养殖系统 | |
CN105432547B (zh) | 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 | |
CN110663626B (zh) | 一种鱼缸底部排泄物清除装置 | |
KR20140061585A (ko) | 여과조를 구비하는 수족관 | |
CN212650272U (zh) |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 |
CN109258544B (zh) | 一种自动排污换水鱼缸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869614A (zh) | 一种新型鱼龟混养装置 | |
CN209898002U (zh) | 自动净化设备及鱼缸 | |
CN205266656U (zh) | 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 | |
CN209862003U (zh) | 一种鱼缸活水装置 | |
CN112243946B (zh) | 一种立体蛙类养殖系统 | |
CN210695512U (zh) | 一种鱼苗孵化装置 | |
CN217509681U (zh) | 一种节能高效的锦鲤养殖系统 | |
CN210076366U (zh) | 育苗用水过滤装置 | |
CN208609705U (zh) | 一种鱼菜养殖系统中的养鱼单元 | |
CN220068595U (zh) | 虹吸排污结构、气举过滤器以及鱼缸 | |
CN214903014U (zh) | 一种猪舍饮水及自动消毒系统 | |
CN212087657U (zh) | 一种便于底部清污的水族箱 | |
CN217051980U (zh) | 一种物理过滤与生化过滤一体机 | |
CN209898001U (zh) | 一种自动净化设备的加药机构 | |
CN218499824U (zh) | 一键清洗鱼缸的装置 | |
CN220683604U (zh) | 一种自清洁垃圾回收装置 | |
CN216701345U (zh) | 一种龟缸过滤喷淋装置 | |
KR101526824B1 (ko) | 활어 보관 냉장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