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0033U -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80033U CN212580033U CN202021570531.1U CN202021570531U CN212580033U CN 212580033 U CN212580033 U CN 212580033U CN 202021570531 U CN202021570531 U CN 202021570531U CN 212580033 U CN212580033 U CN 2125800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channel
- sub
- conveying channel
- bas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10,10-dioxo-2-[4-(N-phenylanilino)phenyl]thioxanthen-9-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2ccccc2S(=O)(=O)c2ccc(cc12)-c1ccc(cc1)N(c1ccccc1)c1ccccc1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一输送通道、设置在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二输送通道、设置在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运载板沿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运载板沿第二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运载板沿第三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以及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并形成输送回路;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直线方向上延伸;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呈预定夹角。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后车架的生产加工效率,属于汽车生产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车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后车架生产装配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后车架转挂作业,但是采用人工进行后车架转挂作业会存在如下问题:人员成本上升,部分车型作业工时不饱和,采用人员转挂搬运,人员效率低;后车架总成装配线设备结构复杂,采用流水工位、搬运线、升降机等负责设备机构构成。综上所述,现有的后车架装配线与主线合装工位的生产配合非一体化设计,因此中间后车架总成存在多次人工和设备转载的工序和流程,呈现人员和设备累赘而造成投资、人员效率偏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对后车架的生产和搬运转移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一输送通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二输送通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以及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并形成输送回路;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直线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之间呈预定夹角。
作为优选方案,预定夹角为九十度。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水平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的第一电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的第二电机。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伸缩器或第二伸缩器;所述第一伸缩器有多个并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伸缩器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或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的停止板;所述第二伸缩器有多个并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运载板的设有角锥槽,所述第二伸缩器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卡入所述角锥槽内的角锥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布设的多个第一滚筒;多个所述第一滚筒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游,多个所述第一滚筒的滚动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第三输送通道包括用于升降输送所述运载板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用于升降输送所述运载板的第四子通道;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一子通道输送的第一驱动器、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二子通道输送的第二驱动器、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三子通道输送的第三驱动器,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四子通道输送的第四驱动器;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三子通道、所述第四子通道,以及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依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剪叉臂、安装在所述第一剪叉臂上的第一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转向传送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第四驱动器包括第二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剪叉臂、安装在所述第二剪叉臂上的第二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转向传送带、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三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三输送带的第三电机;第三驱动器包括第四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四输送带的第四电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驱动器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三子通道布设的多个第二滚筒;多个所述第二滚筒位于所述第四输送带的上游,多个所述第二滚筒的滚动方向与第四输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提高后车架的生产和转运效率,减少生产成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采用L型布局,便于对后车架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零件安装,节省装配线的占地空间,实现装配线与后续的合装装备直接对接,减少大型升降机的中间转移配置,实现设备的简化,降低投资成本。运载后车架的运载板自动循环,无需人员吊装转挂,提高后车架的转移效率。运载板采用停止板和角锥块以及夹轮实现定位,实现后车架在装配线上的精准定位,提高后车架生产装配的效率和品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器、第四驱动器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三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一驱动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第一驱动器或第二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运载板、第一伸缩器、停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运载板、第二伸缩器、角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架体,2为第一驱动机构,3为第二驱动机构,4为第三驱动机构,5为第一伸缩器,6为第二伸缩器,7为停止板,8为角锥块, 9为运载板,10为控制器,21为第一输送带,31为第二输送带,32为第一滚筒,41为第二滚筒,42为第三输送带,43为第四输送带,44为第一驱动器;45为第四驱动器,91为角锥槽,441为第一底板,442为第一剪叉臂,443为第一基板,444为第一转向传送带,445为第一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叙述方便,除另有说明外,下文所说的上下方向与图3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
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包括架体1、设置在架体1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9的第一输送通道、设置在架体1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9的第二输送通道、设置在架体1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9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运载板9沿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运载板9沿第二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以及用于驱动运载板9沿第三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4;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以及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并形成输送回路;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直线方向上延伸;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呈预定夹角。将后车架放置在运载板9上并固定,运载板9可以用来承载后车架。后车架依次经过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时,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两侧的工人对后车架进行零件,装配完成后吊走后车间,运载板9通过第三输送通道返回到第一输送通道重新运载下一个后车架。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以及第三输送通道均为运载板9和后车架输送的一个空间。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夹角为九十度。后车架从第一输送通道进入第二输送通道之后,后车架的朝向不变,但是运动方向改变了90°。例如转向前是后车架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向第一输送通道两侧工人,两侧工人可以对后车架左右两侧进行零件的安装,经过转向后,变成了后车架的前后两侧分别朝向第二输送通道两侧工人,两侧工人可以对后车架前后两侧进行零件的安装,第一输送通道的方向与第二输送通道呈L形分布,也降低的装配线长度。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水平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两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带21和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21的第一电机(图中未标出);运载板9下表面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输送带21接触,运载板9的中间部分悬空。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包括两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带31和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31的第二电机(图中未标出)。运载板9下表面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输送带31接触,运载板9的中间部分悬空。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还包括第一伸缩器5;第一伸缩器5有多个并沿着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31 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第一伸缩器5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伸入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内的停止板7。第一伸缩器5位于运载板9的下方并位于两根第一输送带21或两根第二输送带31之间,第一伸缩器5 的伸缩部上设有停止板7。所有第一伸缩器5与所有运载板9一一对应,运载板9在第一输送带21或第二输送带31的带动下移动的时候,沿着第一输送带21或第二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安排有不同的工人对后车架进行不同的工序处理,运载板9运载后车架到达一个工人面前的时(一个工位),第一伸缩器5带动停止板7同时向上伸出在运载板 9运动方向的前面,使得运载板9暂时停止移动(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31不停止),等工人对后车架进行处理后,停止板7下降,运载后车架的运载板9前进一个工位再次被拦停,进行下一道工序处理。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还包括第二伸缩器6;第二伸缩器6有多个并沿着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31 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运载板9的设有角锥槽91,第二伸缩器6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卡入角锥槽91内的角锥块8。第二伸缩器6有多个并沿着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第二伸缩器6与运载板9一一对应,第二伸缩器6位于运载板9的下方并位于两根第一输送带21或两根第二输送带31之间,运载板9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角锥块8卡入的角锥槽91。当运载板9前进一个工位的时候,第二伸缩驱动角锥块8卡进运载板9的角锥槽91内,从而使得运载板 9暂时停止前进,角锥块8(棱锥块)为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板块,因此能够防止运载板9反正转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还包括第三伸缩器(图中未画出);架体1两侧均有第三伸缩器,第三伸缩器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夹紧运载板9的夹轮(图中未画出)。通过第三伸缩器驱动夹轮对运载板9进行限位,防止运载板9从运动方向的两端滑出。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伸缩器5、第二伸缩器6以及第三伸缩器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动伸缩杆。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三输送带42和用于驱动第三输送带42的第三电机;第三驱动器包括第四输送带43和用于驱动第四输送带43的第四电机。第一输送带21位于第四输送带43 的上方,第二输送带31位于第三输送带42的上方。第一输送带21位于第四输送带43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输送带31位于第三输送带42 的运动方向相反,采用上下布置的方式,节省了装配线的占地空间。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31、第三输送带42、第四输送带43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运载板9,多个运载板9在装配线上循环移动,每个运载板9均可以运载后车架,实现多个工位上的后车架依次加工,提高效率。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还包括多个沿第二输送通道布设的多个第一滚筒32;多个第一滚筒32位于两个第二输送带 31的上游,多个第一滚筒32的滚动方向与第二输送带31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21与第二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滚筒32的滚动方向与第二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相同,运载板9先从第一输送带21移动到第一滚筒32,然后经过第一滚筒32的转向作用运动到第二输送带31上,最终运载板9的运动方向转了90°。经过第一滚筒32的转向,能够使得后车架的方向发生改变。
第三驱动器还包括多个沿第三子通道布设的多个第二滚筒41;多个第二滚筒41位于第四输送带43的上游,多个第二滚筒41的滚动方向与第四输送带43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三输送带42与第四输送带43 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三输送带42与第四输送带43呈L形分布,第二滚筒41的滚动方向与第四输送带43的运动方向相同。运载板9 先从第三输送带42移动到第二滚筒41,然后经过第二滚筒41的转向作用运动到第三输送带42上,最终运载板9的运动方向转了90°,使得第四输送带43上的运载板9与第一输送带21上的运载板9的摆动方向一致,便于装配线将完成循环运动的运载板9再次送出。
第二滚筒41位于第一滚筒32下方;第一滚筒32位于第一输送带 21与第二输送带31的连接处,第二滚筒41位于第三输送带42与第四输送带43的连接处;所有滚筒的转动方向均与第二输送带31相同,所有滚筒的转动方向与第四输送带43相同。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输送通道位于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下方,节省了装配线的占地空间,第三输送通道包括用于升降输送运载板9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用于升降输送运载板9的第四子通道;第三驱动机构4包括用于运载板9 沿第一子通道输送的第一驱动器44、用于运载板9沿第二子通道输送的第二驱动器(图中未标出)、用于运载板9沿第三子通道输送的第三驱动器(图中未标出),用于运载板9沿第四子通道输送的第四驱动器 45;第二输送通道、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第四子通道,以及第一输送通道依次连通。第一输送通道上的运载板9依次经过第二输送通道、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第四子通道,最后从第四子通道回到第一输送通道,形成循环流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44包括第一底板441、安装在第一底板441上的第一剪叉臂442、安装在第一剪叉臂442上的第一基板443、安装在第一基板443上的第一转向传送带444、安装在第一底板441上的第一液压缸445;第一液压缸445的伸缩端与第一基板 443连接。第一驱动器44在输送位置与接收位置之间切换;第一驱动器44在上极限位置的时候属于接收位置,第一转向传送带444接收从第二输送带31传递过来的运载板9,然后下降;第一驱动器44在下极限位置的时候属于输送位置,将第一转向传送带444上的运载板9送到第三输送带42。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驱动器45包括第二底板、安装在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剪叉臂、安装在第二剪叉臂上的第二基板、安装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转向传送带、安装在第二底板上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第二基板连接。第四驱动器45在输送位置与接收位置之间切换;第四驱动器45在上极限位置的时候属于输送位置,将后车架送到第二转向传送带上的运载板9固定之后,第二转向传送带将运载板9和后车架一起送到第一输送带21,第四驱动器45在下极限位置的时候属于接收位置,第二转向传送带接收从第四输送带43运输过来的运载板9,然后第二转向传送带带动运载板9上升运载下一个后车架。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架体1具有下支架和安装在下支架上的上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均呈L形,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31 均安装在上支架上,第三输送带42和第四输送带43均安装在下支架上。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支架的两侧均设有防护网。防护网起到防护作用,运载板9从第三输送带42和第四输送带43返回的时候处于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31的下方,防护网防止进入阻碍运载板9运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线还包括控制器10;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第三驱动机构4、第一伸缩器5、第二伸缩器6、第三伸缩器、与控制器10信号连接。控制器1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第三驱动机构4、第一伸缩器5、第二伸缩器6、第三伸缩器的停止与启动。控制器10采用PLC程序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后车架吊运到第二转向传送带上的运载板后将后车架送出,运载板依次经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一滚筒以及第二输送带到达第一转向传送带,然后将完成加工的后车架吊走。运载板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传带上移动的时候,每前进一个工位停止一次,等到工人将零件安装到后车架之后再前进一个工位,后车架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传带完成所有工序后移动到第一转向传送带,然后将后车架吊运到其他的合装设备。运载板在第一转向传送带的带动下下降然后依次经过第三输送带、第二滚筒以及第四传送带后回到第二转向传送带,完成一次循环,最后第二转向传送带上升准备下一次的后车架运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一输送通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二输送通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用于输送运载板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以及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并形成输送回路;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直线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之间呈预定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预定夹角为九十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分别在水平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的第一电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伸缩器或第二伸缩器;所述第一伸缩器有多个并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伸缩器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或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的停止板;所述第二伸缩器有多个并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运载板的设有角锥槽,所述第二伸缩器的伸缩部上设有用于卡入所述角锥槽内的角锥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布设的多个第一滚筒;多个所述第一滚筒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游,多个所述第一滚筒的滚动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第三输送通道包括用于升降输送所述运载板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用于升降输送所述运载板的第四子通道;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一子通道输送的第一驱动器、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二子通道输送的第二驱动器、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三子通道输送的第三驱动器,用于所述运载板沿所述第四子通道输送的第四驱动器;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三子通道、所述第四子通道,以及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依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剪叉臂、安装在所述第一剪叉臂上的第一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转向传送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第四驱动器包括第二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剪叉臂、安装在所述第二剪叉臂上的第二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转向传送带、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三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三输送带的第三电机;第三驱动器包括第四输送带和用于驱动第四输送带的第四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器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三子通道布设的多个第二滚筒;多个所述第二滚筒位于所述第四输送带的上游,多个所述第二滚筒的滚动方向与第四输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70531.1U CN212580033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70531.1U CN212580033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80033U true CN212580033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57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57053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80033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80033U (zh) |
-
2020
- 2020-07-31 CN CN202021570531.1U patent/CN2125800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06360U (zh) | 一种硬盘驱动架自动装金属柱装置 | |
CN109128851B (zh) | 一种汽车外饰件冲孔、焊接或粘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 |
CN102423736B (zh) | 自动喷涂机 | |
CN110759060A (zh) | 一种电池包翻转装置 | |
BR112018003487B1 (pt) | Aparelho de fabricação de placas de vidro | |
CN108313732B (zh) | 一种自动运送装置 | |
CN210937722U (zh) |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用送料机 | |
CN114401817B (zh) | 装载系统以及包括这种装载系统的解除约束装置 | |
CN112220334A (zh) | 一种锅体成型自动生产线 | |
CN212580033U (zh) | 一种后车架自动转挂的装配线 | |
CN108689172B (zh) | 一种玻璃面板的自动上下料加工装置 | |
CN204773676U (zh) | 一种轮胎后充气定型装置 | |
JP2011212767A (ja) | 加工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ワーク搬入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CN109175131B (zh) | 一种使用带有上料机构和卸料机构的冲压生产线自动化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 | |
CN111873855B (zh) | 适用于接触网腕臂的管件耳环自动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 |
CN208700050U (zh) | 一种玻璃面板的自动上下料加工装置 | |
CN213222871U (zh) | 汽车刹车盘自动喷涂设备 | |
CN210823119U (zh) | 一种玻璃纤维自动装箱线 | |
CN110900141B (zh) | 一种液压支架自动化拆装线 | |
CN214721660U (zh) | 一种工件转运装置及自动焊接生产线 | |
CN114643526A (zh) | 一种矩形金属壳体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 |
CN210413149U (zh) | 一种移动式双焊接机器人工作站 | |
CN218841607U (zh) | 一种物流取放设备 | |
WO1994021404A1 (en) | Transfer feeder | |
CN210998692U (zh) | 一种圆柱体打印用机械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