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2363098U -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3098U
CN212363098U CN202021960981.1U CN202021960981U CN212363098U CN 212363098 U CN212363098 U CN 212363098U CN 202021960981 U CN202021960981 U CN 202021960981U CN 212363098 U CN212363098 U CN 212363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latform
shooting
light sourc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09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翠红
姜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eiyi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eiy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eiyi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eiy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09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3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3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3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具有工作平台,机架上机架,工作平台上设有备料工位,还设有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相邻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备料工位上设有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转移装置,第一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和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检测区内设有第一拍摄组件和第二拍摄组件,第一拍摄组件包括第一照射光源及第一线扫相机,各组第二拍摄组件均包括第二照射光源和第二线扫相机;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组第三拍摄组件,各组第三拍摄组件均包括第三照射光源和第三线扫相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序高效的进行笔记本外壳的检测,实用高效。

Description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了。而随着电脑性能的不断提升,笔记本电脑因其携带方便,处理性能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欢迎。笔记本电脑因其小型化的需求,因此其零部件的生产精度要求较高,只有尺寸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后期的装配。其中,电脑盖板作为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笔记本电脑外观的重要体现,而且其需要与显示屏、内板能形成连接,因此其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极高。由于电脑盖板整体薄而大,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精度会影响其尺寸外,在其转移和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划伤和碰伤,因此需要对电脑盖板进行尺寸检测和外观检测。在对电脑盖板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测时,往往需要依靠人工和机器进行组合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劳动强度大,错检和漏检的几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能够有序高效的进行笔记本外壳的检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机架;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笔记本外壳的备料工位,还设有用于检测笔记本外壳的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相邻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备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笔记本外壳定位和转移的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用于将从第一检测区检测完成后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真空平台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第二真空平台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第一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和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均与转移装置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上表面的第一拍摄组件、以及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下表面的第二拍摄组件,所述第一拍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一照射光源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线扫相机,第一照射光源和第一线扫相机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上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各组第二拍摄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二照射光源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线扫相机,第二照射光源和第二线扫相机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下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
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侧边的第三拍摄组件,各组第三拍摄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三照射光源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三线扫相机,第三照射光源和第三线扫相机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侧边进行光照和拍摄。
上述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均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拐角的第四拍摄组件,所述第四拍摄组件包括调节支架、固定在调节支架的光源支架、固定在光源支架上的环形光源、及与环形光源同轴设置且固定在光源支架上的第一拍摄相机,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第一调节弧槽和转孔,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弧槽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与转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贯穿转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一调节弧槽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调节孔并穿过第一调节弧槽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螺纹配合将调节支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上述工作平台上固定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底座和第二滑动底座,所述第一滑动底座位于第一检测区内,所述第二滑动底座位于第二检测区,工作平台上固定设有与第一滑动底座配合的第一滑轨,第一真空平台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动底座的配合及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工作平台上还固定设有与第二滑动底座配合的第二滑轨,第二真空平台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动底座的配合及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所述第一滑动底座和第二滑动底座上均固定设有调整笔记本外壳的拍摄角度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均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端。
上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拍摄未进入第一检测区的笔记本外壳的第二拍摄相机,各个所述第二拍摄相机均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第一真空平台通过第二拍摄相机的拍摄和第一真空平台上的旋转电机的驱动对第一真空平台上的笔记本外壳进行位置的校正。
上述转移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横向底座,所述横向底座与第一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底座上水平滑动设有移动支座,所述移动支座经驱动电机的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横向底座上,且移动支座的滑动方向与横向底座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支座上设有由升降电机驱动升降设置在移动支座上的升降支座,所述升降支座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真空吸头,各个第一真空吸头移动支座的水平滑动和升降支座的升降将第一真空平台上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
上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线扫相机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照射光源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调节螺杆,第一照射光源经第一调节螺杆穿过第一调节槽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工作平台上固定设有第一光源支架,所述第一照射光源转动连接在第一光源支架上,所述第一光源支架上设有第二调节槽,第一线扫相机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调节螺杆,第一线扫相机第二调节螺杆穿过第二调节槽后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一光源支架上,第一照射光源经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调节槽的滑动配合进行拍摄角度调节,第一线扫相机经第二调节螺杆与第二调节槽的滑动配合进行光照角度调节。
上述第一滑动底座的两侧均相对设有三组第二拍摄组件,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多个与各个第二拍摄组件对应的第一调节底板,各个所述第一调节底板上均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三调节槽,各个所述第三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得过与第三调节槽对应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三调节槽内配设有第三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穿过第三调节槽和对应的第二调节孔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第一调节底板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调节底板上固定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第四调节槽,支撑底座上设有多个与第四调节槽对应的第三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槽内配设有第四调节螺杆,第四调节螺杆穿过第四调节槽和对应的第三调节孔并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后将调节板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调节板上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各个第二线扫相机和各个第二照射光源固定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板上。
上述第二滑动底座的两侧均相对设有四组第三拍摄组件,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个与各个第三拍摄组件对应的第二调节底板,各个所第二调节底板上均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五调节槽,各个所述第五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得过与第五调节槽对应的第四调节孔,所述第五调节槽内配设有第五调节螺杆,第五调节螺杆穿过第五调节槽和对应的第四调节孔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第二调节底板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各个所述第二调节底板上均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上均转动设有调节杆,各个所述定位底座上均设有锁紧螺孔,各个锁紧螺孔内均配设有锁紧螺栓,各个锁紧螺孔的轴线均与调节杆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各个调节杆转动后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螺孔的配合固定在定位底座上,各个调节杆上均设有调节块,各个调节块上均设有通孔,调节杆穿过对应调节杆上的通孔后通过锁紧件将锁紧块固定在调节杆上,各个所述调节块上均设有横向调节孔,横向调节孔的轴线与调节杆的轴线垂直设置,各个横向调节孔均滑动设有横向调节杆,各个横向调节杆沿横向调节杆的轴线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安装螺孔,各个所述横向调节杆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板,各个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调节槽,各个安装孔内均设有锁紧螺杆,各个第二安装板通过锁紧螺杆穿过安装调节槽后与安装螺孔的配合固定在对应的横向调节杆上,各个所述第三线扫相机和各个所述第三照射光源固定在对应的第二安装板上。
上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在检测完成的笔记本外壳的置料平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平台上设置备料工位、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通过第一真空平台将笔记本外壳送入第一检测区进行笔记本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检测,检测完成后在通过第一真空平台将笔记本外壳转移出,转移出后通过转移装置将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通过第二真空平台输送至第二检测区后对笔记本外壳的侧边进行拍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时难度大,容易产生错检的情况,有效的通过自动化手段取代了人工检测,高效实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设置第四拍摄组件,通过调节支架来调节第一拍摄相机和环形光源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笔记本外壳的形状进行笔记本外壳角度的调节,便捷实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上设置旋转电机,在第一真空平台将笔记本外壳送入第一检测区并检测完成后通过旋转电机进行笔记本外壳的旋转,并且在第一真空平台退出第一检测区时进行二次检测,在第二真空平台将笔记本外壳送入第二检测区并检测完成后通过旋转电机进行笔记本外壳的旋转,并且在第二真空平台退出第二检测区时进行二次检测,通过反复多角度的检测,有效的保证了检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便捷实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二拍摄相机,通过在未检测前,通过对笔记本外壳的检测对笔记本外壳进行位置的校准,并且在校准的过程中通过旋转电机对笔记本外壳进行正位,从而保证笔记本外壳在进入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时位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高效实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移动支座横向滑动设置在横向支座上,然后通过升降支座带动第一真空吸头对笔记本外壳进行吸取,将第一真空平台上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有效的保证了转移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用便捷。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机架,将第一线扫相机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将第一照射光源转动连接在第一光源支架上,可以有效的根据笔记本外壳的形状进行角度的调节,保证了线扫描时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便捷实用。
(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动底座的两侧设置三组第二拍摄组件,通过第一调节底板的调节和支撑底座及第一安装板的调节,对第二线扫相机和第二照射光源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对笔记本外壳进行扫描,高效实用。
(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检测区内设置第二调节底板,通过第二调节底板、横向调节杆的调节对第三线扫相机和第三照射光源进行位置的调节,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和适用性,高效便捷。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平台上设置置料平台,将检测完成后的笔记本外壳防止在置料平台上,能够有效的保证笔记本外壳的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后续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拿去,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检测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拍摄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调节底板上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检测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调节底板上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设有机架2;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笔记本外壳的备料工位,还设有用于检测笔记本外壳的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相邻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备料工位、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呈品字型分布,所述备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笔记本外壳定位和转移的第一真空平台3和第二真空平台4,备料工位上还设有用于将从第一检测区检测完成后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4的转移装置8,所述转移装置8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机架2上,第一真空平台3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第二真空平台4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第一真空平台3的滑动方向和第二真空平台4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真空平台3和第二真空平台4的滑动方向均与转移装置8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上表面的第一拍摄组件5、以及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下表面的第二拍摄组件6,所述第一拍摄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一照射光源51及固定在机架2上的第一线扫相机52,第一照射光源51和第一线扫相机52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上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各组第二拍摄组件6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二照射光源61和固定在机架2上的第二线扫相机62,第二照射光源61和第二线扫相机62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下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
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侧边的第三拍摄组件9,各组第三拍摄组件9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三照射光源91和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三线扫相机92,第三照射光源91和第三线扫相机92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侧边进行光照和拍摄;
所述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均设有两个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拐角的第四拍摄组件7,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的两个第四拍摄组件7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拍摄组件7包括调节支架73、固定在调节支架73的光源支架76、固定在光源支架76上的环形光源72、及与环形光源72同轴设置且固定在光源支架76上的第一拍摄相机71,所述调节支架73上设有第一调节弧槽731和转孔,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弧槽731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与转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贯穿转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一调节弧槽731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调节孔并穿过第一调节弧槽731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螺纹配合将调节支架73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光源支架76和调节支架73之间设有升降板75,所述升降板75的一端固定在光源支架76的底部,所述调节支架73上设有升降槽731,所述升降板75上设有升降调节螺孔,所述升降槽731内配设有升降调节螺栓,升降调节螺栓穿过升降槽731后与升降调节螺孔螺纹配合,升降板75升降调节后通过升降调节螺栓和升降调节螺孔的配合固定在调节支架73上,所述光源支架76包括固定在升降板75上的定位支架761和转动支架762,所述转动支架762转动连接在定位支架761上并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所述环形光源72转动连接在转动支架762上,并通过锁紧件锁紧;
所述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底座31和第二滑动底座41,所述第一滑动底座31位于第一检测区内,所述第二滑动底座41位于第二检测区,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有与第一滑动底座31配合的第一滑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滑动底座31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丝杆,第一滑动底座31上固定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有可与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动螺孔,第一真空平台3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动底座31的配合及丝杆和滑动螺孔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工作平台1上还固定设有与第二滑动底座41配合的第二滑轨,第二真空平台4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动底座41的配合及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内,所述第一滑动底座31和第二滑动底座41上均固定设有调整笔记本外壳的拍摄角度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真空平台3和第二真空平台4均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第一真空平台3在滑动进入第一检测区并完成检测后通过旋转电机的转动进行旋转,旋转角度为180度,第二真空平台4在滑动进入第二检测区并完成检测后通过旋转电机的转动进行旋转,旋转角度也为180度;
所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拍摄未进入第一检测区的笔记本外壳的第二拍摄相机22,各个所述第二拍摄相机22均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机架2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与第二拍摄相机22对应的顶部安装板21,所述顶部安装板21上设有升降滑槽,所述第二拍摄相机22上固定设有升降调节螺杆,第二拍摄相机22通过升降调节螺杆穿过升降滑槽后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顶部安装板21上,第一真空平台3通过第二拍摄相机22的拍摄和第一真空平台3上的旋转电机的驱动对第一真空平台3上的笔记本外壳进行位置的校正;
所述转移装置8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横向底座81,所述横向底座81与第一真空平台3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底座81上水平滑动设有移动支座82,所述移动支座82经驱动电机的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横向底座81上,且移动支座82的滑动方向与横向底座8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支座82上设有由升降电机驱动升降设置在移动支座82上的升降支座83,所述升降支座83上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真空吸头84,各个第一真空吸头84移动支座82的水平滑动和升降支座83的升降将第一真空平台3上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4;
所述机架2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00,所述第一线扫相机52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100上,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有第一调节槽110,所述第一照射光源51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调节螺杆,第一照射光源51经第一调节螺杆穿过第一调节槽110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一支架100上,所述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有第一光源支架53,所述第一照射光源51转动连接在第一光源支架53上,所述第一光源支架53上设有第二调节槽531,第一线扫相机52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调节螺杆,第一线扫相机52第二调节螺杆穿过第二调节槽531后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一光源支架53上,第一照射光源51经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调节槽110的滑动配合进行拍摄角度调节,第一线扫相机52经第二调节螺杆与第二调节槽531的滑动配合进行光照角度调节;
所述第一滑动底座31的两侧均相对设有三组第二拍摄组件6,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多个与各个第二拍摄组件6对应的第一调节底板12,各个所述第一调节底板12上均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三调节槽121,各个所述第三调节槽12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真空平台3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得过与第三调节槽121对应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三调节槽121内配设有第三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穿过第三调节槽121和对应的第二调节孔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第一调节底板12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一调节底板12上固定设有支撑底座13,所述支撑底座13上设有调节板14,调节板14上设有第四调节槽141,支撑底座13上设有多个与第四调节槽141对应的第三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槽141内配设有第四调节螺杆,第四调节螺杆穿过第四调节槽141和对应的第三调节孔并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后将调节板14固定在支撑底座13上,所述调节板14上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15,各个第二线扫相机62和各个第二照射光源61固定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板15上;
所述第二滑动底座41的两侧均相对设有四组第三拍摄组件9,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个与各个第三拍摄组件9对应的第二调节底板16,各个所第二调节底板16上均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五调节槽161,各个所述第五调节槽16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二真空平台4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得过与第五调节槽161对应的第四调节孔,所述第五调节槽161内配设有第五调节螺杆,第五调节螺杆穿过第五调节槽161和对应的第四调节孔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第二调节底板16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各个所述第二调节底板16上均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底座17,所述定位底座17上均转动设有调节杆171,各个所述定位底座17上均设有锁紧螺孔,各个锁紧螺孔内均配设有锁紧螺栓,各个锁紧螺孔的轴线均与调节杆17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各个调节杆171转动后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螺孔的配合固定在定位底座17上,各个调节杆171上均设有调节块18,各个调节块18上均设有通孔,调节杆171穿过对应调节杆171上的通孔后通过锁紧件将锁紧块固定在调节杆171上,各个所述调节块18上均设有横向调节孔,横向调节孔的轴线与调节杆171的轴线垂直设置,各个横向调节孔均滑动设有横向调节杆181,各个横向调节杆181沿横向调节杆181的轴线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安装螺孔,各个所述横向调节杆181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板19,各个第二安装板19上均设有安装调节槽,各个安装孔内均设有锁紧螺杆,各个第二安装板19通过锁紧螺杆穿过安装调节槽后与安装螺孔的配合固定在对应的横向调节杆181上,各个所述第三线扫相机92和各个所述第三照射光源91固定在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9上;
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在检测完成的笔记本外壳的置料平台11,所述第二真空平台4和置料平台11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二真空平台4上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置料平台11的搬运机构10,所述搬运机构10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搬运轨道101,所述搬运轨道101内转动设有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丝杆,所述搬运轨道101上还设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搬运块102,所述搬运块102上升降设置搬运板103,所述搬运板103通过驱动电机升降设置在搬运块102上,所述搬运板103上设有多个第二真空吸头104,第二真空平台4上的笔记本外壳通过第二真空吸头104转移至置料平台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检测时,先将笔记本外壳放置在第一真空平台3上,放置完成后通过第二拍摄相机22对笔记本外壳进行位置的拍摄,如若有误差则通过旋转电机的驱动进行位置的矫正,矫正完成后通过第一真空平台3将笔记本外壳输送进入第一检测区,通过调整各个第一照射光源51和各个第一线扫描相机的位置对笔记本外壳的上表面和小表面进行拍摄,并通过调节环形光源72和第一拍摄相机71的位置对笔记本外壳的拐角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通过旋转电机旋转180度之后退出第一检测区检测区时进行二次扫描,二次扫描完成后通过调节移动支座82和升降支座83的位置将第一真空吸头84对准笔记本外壳进行吸取,并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4,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4后再次通过第二拍摄相机22和旋转电机进行位置的矫正,矫正完成后通过第二真空平台4转移至第二检测区内,通过调整第三线扫相机92和第三光源的角度和位置及环形光源72及第一拍摄相机71的角度和位置对笔记本外壳的侧边和拐角进行光照和拍摄,拍摄完成后通过旋转电机旋转180度之后转移出第二检测区,并在退出第二检测区时进行二次拍摄,待第二真空平台4将笔记本外壳转移处第二检测区后通过第二真空吸头104将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置料平台11待用,如此反复的对笔记本外壳进行检测,高效实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具有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设有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笔记本外壳的备料工位,还设有用于检测笔记本外壳的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相邻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备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笔记本外壳定位和转移的第一真空平台(3)和第二真空平台(4),备料工位上还设有用于将从第一检测区检测完成后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4)的转移装置(8),所述转移装置(8)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机架(2)上,第一真空平台(3)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第二真空平台(4)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第一真空平台(3)的滑动方向和第二真空平台(4)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真空平台(3)和第二真空平台(4)的滑动方向均与转移装置(8)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上表面的第一拍摄组件(5)、以及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下表面的第二拍摄组件(6),所述第一拍摄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一照射光源(51)及固定在机架(2)上的第一线扫相机(52),第一照射光源(51)和第一线扫相机(52)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上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各组第二拍摄组件(6)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二照射光源(61)和固定在机架(2)上的第二线扫相机(62),第二照射光源(61)和第二线扫相机(62)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下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
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侧边的第三拍摄组件(9),各组第三拍摄组件(9)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三照射光源(91)和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第三线扫相机(92),第三照射光源(91)和第三线扫相机(92)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侧边进行光照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均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拐角的第四拍摄组件(7),所述第四拍摄组件(7)包括调节支架(73)、固定在调节支架(73)的光源支架(76)、固定在光源支架(76)上的环形光源(72)、及与环形光源(72)同轴设置且固定在光源支架(76)上的第一拍摄相机(71),所述调节支架(73)上设有第一调节弧槽(731)和转孔,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弧槽(731)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与转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贯穿转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一调节弧槽(731)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调节孔并穿过第一调节弧槽(731)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螺纹配合将调节支架(73)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底座(31)和第二滑动底座(41),所述第一滑动底座(31)位于第一检测区内,所述第二滑动底座(41)位于第二检测区,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有与第一滑动底座(31)配合的第一滑轨,第一真空平台(3)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动底座(31)的配合及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工作平台(1)上还固定设有与第二滑动底座(41)配合的第二滑轨,第二真空平台(4)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动底座(41)的配合及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所述第一滑动底座(31)和第二滑动底座(41)上均固定设有调整笔记本外壳的拍摄角度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真空平台(3)和第二真空平台(4)均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拍摄未进入第一检测区的笔记本外壳的第二拍摄相机(22),各个所述第二拍摄相机(22)均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第一真空平台(3)通过第二拍摄相机(22)的拍摄和第一真空平台(3)上的旋转电机的驱动对第一真空平台(3)上的笔记本外壳进行位置的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8)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横向底座(81),所述横向底座(81)与第一真空平台(3)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底座(81)上水平滑动设有移动支座(82),所述移动支座(82)经驱动电机的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横向底座(81)上,且移动支座(82)的滑动方向与横向底座(8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支座(82)上设有由升降电机驱动升降设置在移动支座(82)上的升降支座(83),所述升降支座(83)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真空吸头(84),各个第一真空吸头(84)移动支座(82) 的水平滑动和升降支座(83)的升降将第一真空平台(3)上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00),所述第一线扫相机(52)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100)上,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有第一调节槽(110),所述第一照射光源(51)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调节螺杆,第一照射光源(51)经第一调节螺杆穿过第一调节槽(110)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一支架(100)上,所述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有第一光源支架(53),所述第一照射光源(51)转动连接在第一光源支架(53)上,所述第一光源支架(53)上设有第二调节槽(531),第一线扫相机(52)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调节螺杆,第一线扫相机(52)第二调节螺杆穿过第二调节槽(531)后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第一光源支架(53)上,第一照射光源(51)经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调节槽(110)的滑动配合进行拍摄角度调节,第一线扫相机(52)经第二调节螺杆与第二调节槽(531)的滑动配合进行光照角度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底座(31)的两侧均相对设有三组第二拍摄组件(6),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多个与各个第二拍摄组件(6)对应的第一调节底板(12),各个所述第一调节底板(12)上均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三调节槽(121),各个所述第三调节槽(12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真空平台(3)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得过与第三调节槽(121)对应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三调节槽(121)内配设有第三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穿过第三调节槽(121)和对应的第二调节孔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第一调节底板(12)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一调节底板(12)上固定设有支撑底座(13),所述支撑底座(13)上设有调节板(14),调节板(14)上设有第四调节槽(141),支撑底座(13)上设有多个与第四调节槽(141)对应的第三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槽(141)内配设有第四调节螺杆,第四调节螺杆穿过第四调节槽(141)和对应的第三调节孔并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后将调节板(14)固定在支撑底座(13)上,所述调节板(14)上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15),各个第二线扫相机(62)和各个第二照射光源(61)固定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板(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底座(41)的两侧均相对设有四组第三拍摄组件(9),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个与各个第三拍摄组件(9)对应的第二调节底板(16),各个所第二调节底板(16)上均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五调节槽(161),各个所述第五调节槽(16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二真空平台(4)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穿过与第五调节槽(161)对应的第四调节孔,所述第五调节槽(161)内配设有第五调节螺杆,第五调节螺杆穿过第五调节槽(161)和对应的第四调节孔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第二调节底板(16)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各个所述第二调节底板(16)上均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底座(17),所述定位底座(17)上均转动设有调节杆(171),各个所述定位底座(17)上均设有锁紧螺孔,各个锁紧螺孔内均配设有锁紧螺栓,各个锁紧螺孔的轴线均与调节杆(17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各个调节杆(171)转动后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螺孔的配合固定在定位底座(17)上,各个调节杆(171)上均设有调节块(18),各个调节块(18)上均设有通孔,调节杆(171)穿过对应调节杆(171)上的通孔后通过锁紧件将锁紧块固定在调节杆(171)上,各个所述调节块(18)上均设有横向调节孔,横向调节孔的轴线与调节杆(171)的轴线垂直设置,各个横向调节孔均滑动设有横向调节杆(181),各个横向调节杆(181)沿横向调节杆(181)的轴线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安装螺孔,各个所述横向调节杆(181)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板(19),各个第二安装板(19)上均设有安装调节槽,各个安装孔内均设有锁紧螺杆,各个第二安装板(19)通过锁紧螺杆穿过安装调节槽后与安装螺孔的配合固定在对应的横向调节杆(181)上,各个所述第三线扫相机(92)和各个所述第三照射光源(91)固定在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在检测完成的笔记本外壳的置料平台(11)。
CN202021960981.1U 2020-09-10 2020-09-10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Active CN212363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0981.1U CN212363098U (zh) 2020-09-10 2020-09-10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0981.1U CN212363098U (zh) 2020-09-10 2020-09-10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3098U true CN212363098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0981.1U Active CN212363098U (zh) 2020-09-10 2020-09-10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30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779A (zh) * 2020-09-10 2020-11-13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779A (zh) * 2020-09-10 2020-11-13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9554B (zh) 笔记本外壳外观检测设备
CN110665828A (zh) 全自动外观检测机
CN107639038B (zh) 产品瑕疵自动化检测平台
CN111318477A (zh) 多螺纹孔自动检测机
CN106515214A (zh) 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CN110398849B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光学检测系统
CN212363098U (zh)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CN117092114B (zh) 一种基于ai的外观检测系统
CN111781211B (zh) 一种芯片字符检测及计数器
CN111928779A (zh) 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CN114088354A (zh) 一种电子后视镜测试系统
CN212255102U (zh) 笔记本外壳外观检测设备
CN115739654A (zh) 一种高精度检测的手机中板外观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788622A (zh) 实训用基于相机的键盘自动装配装置
CN115646846A (zh) 用于3c产品的检测设备
CN110850702B (zh) 手表镜片检测机
CN213091513U (zh) 笔记本外壳外观检测设备用线扫机构
CN212747675U (zh) 笔记本外壳视觉检测设备用正位装置
CN215986793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08433417U (zh) 自动排版检测一体化装置
CN112289242A (zh) 一种显示面板检测装置
CN219919023U (zh) 相机测试装置
CN117686507A (zh) 一种键盘自动化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CN111896552A (zh) 一种新型笔记本外壳缺陷检测设备
CN212034186U (zh) 光学多功能展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