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9429U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29429U CN212229429U CN202021244613.7U CN202021244613U CN212229429U CN 212229429 U CN212229429 U CN 212229429U CN 202021244613 U CN202021244613 U CN 202021244613U CN 212229429 U CN212229429 U CN 2122294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force receiving
- process cartridge
- photosensitive drum
- sepa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至包括有分离构件的电子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包括:感光鼓;显影辊;第一壳体,支撑所述显影辊;当处理盒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感光鼓位于所述处理盒的下端侧,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位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的上侧;一体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支撑所述感光鼓,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一个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分隔力接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分离构件的力而移动,通过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使得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隔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尤其涉及处理盒容纳显影剂的壳体。
背景技术
通常,普通处理盒包括有用于容纳待使用的显影剂的第一壳体和用于收集显影后残留的废显影剂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安装有显影辊、搅拌架以及送粉辊等部件,第二壳体上安装有充电辊和感光鼓等部件,普通处理盒通常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中,当需要成像时,充电辊会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布上预定的静电荷,感光鼓利用本身的光敏特性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被显影辊显影后再被转移至成像介质,从而完成显影过程。
此外为了解决处理盒中不工作时的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会导致显影辊变形或感光鼓被污染的问题,处理盒上通常设置有接触部件,电子成像设备可通过驱动分离构件与接触部件接触并推动接触部件来迫使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
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是通过可拆卸安装在处理盒上的护盖连接的,分隔力接收部件则安装在该护盖上,而采用该种方式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需要的的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过高,并且在将护盖安装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容易发生相对滑动,进而导致护盖安装不易,此外第一壳体上安装有凹部的接触部件,电子成像设备会驱动分离构件与接触部件接触,进一步地,分离构件会与接触部件的凹部啮合,当分离构件推动接触部件时,接触部件会带动第一壳体与其一同转动,这会使得接触部件的凹部与分离构件之间的接触点位置会不断发生变化,也就导致接触部件的凹部与分离构件产生较大的摩擦损耗,从而降低了接触部件和分离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组装不易以及处理盒的接触部件会与电子成像设备的分离构件产生较大的摩擦损耗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包括有分离构件的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处理盒包括:
感光鼓,其表面具有感光层;
显影辊,用于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绕在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
第一壳体,支撑所述显影辊,其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部;
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电子成像设备中,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感光鼓位于所述处理盒的下端侧,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位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的上侧;
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支撑所述感光鼓,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一个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分隔力接收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分离构件的力而移动,通过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使得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其两侧端的驱动端盖部和导电端盖部,所述驱动端盖部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移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包括轨道部、安装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从所述轨道部移动到所述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轨道部和所述安装部中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安装部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轨道部的间隙宽度,所述轨道部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间隙宽度。
进一步的,分隔力接收部件包括主体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导向部、迫推部以及第一限位部,在重力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所述导向部、所述迫推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用于导向所述分离构件移动至一个缩回位置,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于接触从所述缩回位置伸出的分离构件以接收所述分离构件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迫推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沿重力方向从所述处理盒上脱落,所述迫推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接触以传递使得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轨道部,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还设置有主体部,在重力方向上,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轨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迫推部位于所述轨道部的另一侧,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迫推部都与所述轨道部接触以限制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偏摆。
在采用了上述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将驱动端盖部和导电端盖部与第二壳体一体成形,以及在第二壳体上安装可移动的分隔力接收部件,降低了处理盒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更加简单易操作,减少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所需的零件,从而降低了处理盒的生产成本,同时还让电子成像设备在驱动分离构件推动分隔力接收部件使处理盒中的感光鼓和显影辊分离时,分离构件与分隔力接收部件之间的接触点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减少了分离构件与分隔力接收部件间的摩擦损耗,延长了分离构件与分隔力接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第一壳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第二壳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第一壳体上的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第一导电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第二壳体上的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分隔力接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分隔力接收部件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第二壳体上的开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与电子成像设备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电子成像设备中的分离构件被第一接触部迫压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电子成像设备中的分离构件移动至第二接触部朝向M方向一侧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电子成像设备中的分离构件分离感光鼓和显影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以下说明中,首先做如下定义:第一力接收部19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轴线A1转动,处理盒向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托盘安装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开口部30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分离构件60可沿水平向左的M方向和水平向右的N方向移动。
处理盒
如图1、图2所示,处理盒包括相互结合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内可储存显影所需的显影剂,第二壳体2可用于收集显影后残留的废显影剂,处理盒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末端设置有驱动端盖部5和导电端盖部4,驱动端盖部5用于支撑接收电子成像设备所传递的驱动力的第一力接收部19和第二力接收部6a,导电端盖部4上安装有可与电子成像设备中导电部(未示出)相接触并接收电力的第一电传导部25和第二电传导部11,处理盒上还安装有分隔力接收部件3,分隔力接收部件3用于使处理盒中的感光鼓6和显影辊(未示出)分离。
第一壳体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第一力接收部19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力接收部1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护部18和支撑架20,并且支撑架20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护部18更靠近第一壳体1,第一力接收部19的一部分可从第一护部18的第一中空部18a中伸出,第一力接收部19上的齿轮部分与支撑架20相接触,此外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力传递部21从支撑架20的第二中空部20a伸出并和第一力接收部19连接,第一力接收部19可接收电成像设备传递的驱动力带动第一力传递部21一同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A1转动,第一力接收部19的附近还设置有与第一力接收部19齿轮部分啮合的送粉辊齿轮17和显影辊齿轮14,第一力接收部19能带动送粉辊齿轮17和显影辊齿轮14转动;显影辊齿轮14与显影辊13相连接,显影辊13为显影剂的承载元件,显影辊齿轮14可带动显影辊13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A2转动;送粉辊齿轮17与送粉辊16相连接,送粉辊齿轮17可带动送粉辊16转动,送粉辊16可将第一壳体1中的显影剂输送给显影辊13;第一力传递部21与搅拌架齿轮22啮合,第一力传递部21可带动搅拌架齿轮22转动,搅拌架齿轮22与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部的搅拌架(未示出)相连接;在显影辊13附近安装有出粉刀15,出粉刀15可让显影辊13表面上的显影剂分布均匀;搅拌架齿轮22可带动搅拌架(未示出)转动,搅拌架(未示出)用于搅拌位于第一壳体1内部的显影剂;第一电传导部25在第一方向上安装在第一壳体1远离第一力接收部19的末侧,第一电传导部25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导电树脂材料、金属材料等,第一电传导部25具有第一槽25a,第一槽25a中安装有电接触部25b,具体地,第二壳体2的导电端盖部4上设置有第三中空部4c,电接触部25b可穿过第三中空部4c安装至第一槽25a中,电接触部25b用于接收电子成像设备的导电部(未示出)传递的电力并供应至显影辊13、送粉辊16和出粉刀15中至少一个,需要说明是电接触部25b也可选择与第一导电部25一体成形,当电接触部25b与第一导电部25一体成形时,导电端盖部4上需相应的设置一个允许第一导电部25进入第三中空部4c中的开口;第一电传导部25上还设置有第一孔25c,第一孔25c中可安装第一轴销26,具体地,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电传导部25远离第一壳体1一侧的第一轴销26可穿过导电端盖部4上与第一孔25c同轴的第二孔4a插入至第一电传导部25中使得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连;第一壳体1上还设置有密封部24和第一弹性部23,可打开第一壳体1上的密封部24向第一壳体1内添加显影剂,第一弹性部23可使得处理盒工作时,处理盒上的显影辊13和感光鼓6可以保持紧密接触状态;此外当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时,第一力接收部19会从驱动端盖部5上的第四中空部5a中伸出,以及第一护部上设置18有可与分隔力接收部件3相接触的第一受力部18b。
第二壳体
如图1、图2、图5所示,分别位于处理盒在第一方向上两侧的末端的驱动端盖部5和导电端盖部4与第二壳体2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形,因此驱动端盖部5和导电端盖部4分别位于第二壳体2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末端,从而成为了第二壳体2的一部分,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感光鼓6,感光鼓6的表面可形成静电潜像,第二力接收部6a设置在感光鼓6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末端,第二力接收部6a从驱动端盖部5的中空部5b中伸出,第二力接收部6a可接收电子成像设备传递的驱动力带动感光鼓6绕第三轴线A3转动,感光鼓6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末侧安装有第二轴销8,第二轴销8可穿过导电端盖部4上的第三孔4b插入至感光鼓6中;感光鼓6附近设置有充电辊7,充电辊7与感光鼓6的表面接触,并用于向感光鼓6表面充上预定量的电荷,充电辊7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部9a和第二支撑部9b上,第一支撑部9a和第二支撑部9b分别连接与第二弹性部10a和第三弹性部10b,第二弹性部10a和第三弹性部10b可让充电辊7与感光鼓6保持紧密接触;导电端盖部4上安装有第二电传导部11,第二电传导部11可接收电子成像设备的导电部(未示出)传递的电力并供应给充电辊7;第二壳体2上安装有清洁元件12,清洁元件12用于清洁感光鼓6上残留的显影剂;此外分隔力接收部件3安装在第二壳体2上,分隔力接收部件3可在第二壳体2上移动,具体地,第二壳体2在第二方向上靠近感光鼓6的一侧设置有开口部30,分隔力接收部件3安装在第二壳体2上的开口部30中,用于迫使处理盒中的感光鼓6和显影辊13分离,优选地,开口部30选择设置在驱动端盖部5上,当然开口部30也可设置在可拆卸地安装在驱动端盖部5的部件上。
分隔力接收部件
如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分隔力接收部件3上包括有主体部3a、第一接触部3b、第二接触部3c、导向部3d、迫推部3e以及第一限位部3f,主体部3a可在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接触部3c从主体部3a的表面突起并在第二方向上向着远离第二壳体2的方向延伸,第二接触部3c用于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分离构件60接触并接收分离构件60的力;第一接触部3b也从主体部3a的表面突起并在第二方向上向着远离第二壳体2的方向延伸,第一接触部3b还与第二接触部3c接触,优选地第一接触部3b上设置有斜面,当分离构件60与第一接触部3b接触时,第一接触部3b的斜面会迫压分离构件60,当然第一接触部3b上的斜面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弧面等结构,或者也可以直接将迫压分离构件60的结构设置在第二接触部3c上;在第二方向上,导向部3d在主体部3a上设置在与第一接触部3b相对的一侧,导向部3d用于引导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开口部30中的移动,为了尽量不让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第一方向产生晃动,导向部3d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L1应等于开口部30上与之配合的部分在第一方向的宽度,优选地,导向部3d选择由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部分组成,当然导向部3d也可选择由单独的一部分组成;导向部3d在第二方向上远离主体部3a的一侧连接有迫推部3e,迫推部3e在第二方向上向着处理盒内部延伸,当第二接触部3c接收分离构件60的力后,分离构件60会推动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开口部30中移动,进一步地,第二接触部3c会带动迫推部3e与第一护部18接触并使得迫推部3e迫推第一护部18,进而让第一护部18带动第一壳体1绕第一壳体1的旋转中心(未示出)转动,进而使得位于第一壳体1上的显影辊13与第二壳体2中的感光鼓6分离;导向部3d上还连接有第一限位部3f,第一限位部3f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限位部3f用于限制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使得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迫使显影辊13和感光鼓6分离的过程中,分隔力接收部件3不会从沿第二方向从处理盒中掉落,当然第一限位部3f可以不需要单独设置在分隔力接收部件3上,因为迫推部3e也具有第一限位部3f防止分隔力接收部件3沿第二方向从处理盒中掉落的功能,只是设置第一限位部3f可以增大分隔力接收部件3与处理盒的接触面积,使得分隔力接收部件3受力更均匀,从而分隔力接收部件3在开口部30中移动可以更加平稳、顺畅。
开口部
如图7、图8所示,开口部30包括有轨道部30a、安装部30b以及第二限位部30c,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安装部30b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轨道部30a的间隙宽度,所述轨道部30a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0c的间隙宽度。轨道部30a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面,该两个面与第三方向平行,轨道部30a的两个面在第一方向上相距的距离为L2,L2等于导向部3d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L1,即L2=L1,第二限位部30c分别从轨道部30a上相对的两个面上向外延伸,分隔力接收部件3可从安装部30b安装入开口部30中,当将分隔力接收部件3从安装部30b中并沿第三方向将分隔力接收部件3推向轨道部30a中时,分隔力接收部件3的导向部3d会与第二限位部30c接触并挤压第二限位部30c,使得开口部30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即第二限位部30c在第一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增大,从而可以让导向部3d通过进入至轨道部30a中,当导向部3d通过第二限位部30c后,第二限位部30c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会恢复至没有增加前的宽度,导向部3d在没有一定程度的外力加持下,导向部3d只能与第二限位部30c抵接而无法通过第二限位部30c,即使得安装至轨道部30a中的分隔力接收部件3不会沿第三方向从开口部30中脱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轨道部,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还设置有主体部,在重力方向上,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轨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迫推部位于所述轨道部的另一侧,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迫推部都与所述轨道部接触以限制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偏摆。
如图9所示,电子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60,其可沿水平向左的M方向和水平向右的N方向移动,分离构件60上设置有用于与分隔力接收部件3接触并可推动分隔力接收部件3移动的凸出部60a,分离构件60具有旋转中心61,第四弹性部件62设置在分离构件60上远离分离构件60旋转中心12的一侧,用于使得分离构件60在预定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以下根据图1至图11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处理盒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连接过程以及处理盒上的滑动构件3迫使感光鼓6和显影辊13分离的过程。
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连接过程:先将第二壳体2上的第一力接收部19放入至第四中空部5a中,接着将第一壳体1上第一导电构件上的第一孔25c在第一方向与第二壳体2上的导电端盖部4上的第二孔4a同轴对齐,然后将第一轴销26与第二孔4a同轴对齐并插入至第二孔4a中,当推动第一轴销26在第二孔4a继续移动时,第一轴销26会穿过第二孔4a并进入至第一孔25c中,此时便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在一起了。
处理盒上的感光鼓6和显影辊13分离的过程:电子成像设备中的分离构件60沿M方向朝着处理盒上的分隔力接收部件3移动时,分离构件60会与分隔力接收部件3的第一接触部3b接触,分离构件60会对第一接触部3b施加一个在第二方向上朝向第二壳体2的力,从而使得分隔力接收部件3的主体部3a与第二壳体2相抵接,即分隔力接收部件3不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同时开口部30中的第二限位部30c可抵接分隔力接收部件3,从而使得分隔力接收部件3不能在第三方向上发生进一步位移,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部3b的斜面会迫压分离构件60,使得处于预定位置的分离构件60克服与其连接的第四弹性部62的弹性力并绕其旋转中心61转动至缩回位置,当分离构件60继续沿M方向移动时,分离构件60会完全越过第一接触部3b,当分离构件60完全越过第一接触部3b时,第一接触部3b不再迫压分离构件60,第四弹性部件62的弹性力使得分离构件60沿其旋转中心61旋转并回到预定位置,回到预定位置的分离构件60上的凸出部60a位于第二接触部3c朝向M方向一侧的空间中,再进一步地,电子成像设备控制分离构件60沿N方向移动,分离构件60会与第二接触部3c接触并给第二接触部3c施加一个沿N方向的力,第二接触部3c在该力的作用下会在开口部30的轨道部30a中移动,与此同时分隔力接收部件3的迫推部3e会与第一护部18的第一受力部18b相接触并给第一受力部18b施加一个沿N方向的力,第一受力部18b在该力的作用下会带动第一壳体1绕其旋转中心(未示出)转动,也就使得位于第一壳体1上的显影辊13与第二壳体2中的感光鼓6分离,显影辊13与感光鼓6的分离距离如图11中的P所示。在上述分离过程中,分离构件60推动分隔力接收部件3移动时,因为分隔力接收部件3始终沿第三方向移动的,也就使得分离构件60与分隔力接收部件3之间的接触点位置基本不发生改变,即减少了分离构件60与分隔力接收部件3之间的摩擦损耗。
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将驱动端盖部和导电端盖部与第二壳体一体成形,以及在第二壳体上安装可移动的分隔力接收部件,降低了处理盒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更加简单易操作,减少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所需的零件,从而降低了处理盒的生产成本,同时还让电子成像设备在驱动分离构件推动分隔力接收部件使处理盒中的感光鼓和显影辊分离时,分离构件与分隔力接收部件之间的接触点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减少了分离构件与分隔力接收部件间的摩擦损耗,延长了分离构件与分隔力接收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包括有分离构件的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处理盒包括:
感光鼓,其表面具有感光层;
显影辊,用于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绕在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
第一壳体,支撑所述显影辊,其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部;
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电子成像设备中,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感光鼓位于所述处理盒的下端侧,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位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的上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支撑所述感光鼓,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一个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分隔力接收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分离构件的力而移动,通过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使得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其两侧端的驱动端盖部和导电端盖部,所述驱动端盖部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移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包括轨道部、安装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从所述轨道部移动到所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轨道部和所述安装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安装部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轨道部的间隙宽度,所述轨道部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间隙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分隔力接收部件包括主体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导向部、迫推部以及第一限位部,在重力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所述导向部、所述迫推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用于导向所述分离构件移动至一个缩回位置,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于接触从所述缩回位置伸出的分离构件以接收所述分离构件的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迫推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沿重力方向从所述处理盒上脱落,所述迫推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接触以传递使得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的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轨道部,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还设置有主体部,在重力方向上,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轨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迫推部位于所述轨道部的另一侧,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迫推部都与所述轨道部接触以限制所述分隔力接收部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偏摆。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44613.7U CN212229429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处理盒 |
US17/229,912 US11112749B1 (en) | 2020-06-30 | 2021-04-14 | Process cartridge |
DE202021102014.8U DE202021102014U1 (de) | 2020-06-30 | 2021-04-15 | Verarbeitungsbox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44613.7U CN212229429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处理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29429U true CN212229429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91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44613.7U Active CN212229429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294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5354A (zh) * | 2021-03-01 | 2021-06-15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21244613.7U patent/CN2122294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5354A (zh) * | 2021-03-01 | 2021-06-15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953C (zh) | 处理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7918266B (zh) | 带有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 |
US10948872B2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electrical contact portion mounted on a projection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a storing portion | |
JPS5840578A (ja) | クリ−ニング装置の脱着装置 | |
CN113721438B (zh) | 显影盒和处理盒 | |
CN212229429U (zh) | 一种处理盒 | |
EP0228062A2 (en) |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unit | |
KR910003928B1 (ko) | 화상형성 장치 | |
CN210534540U (zh) | 具有活动件的处理盒 | |
CN104950624B (zh) | 感光体盒 | |
CN212675366U (zh) | 具有活动件的处理盒 | |
WO2023237043A1 (zh) | 处理盒 | |
CN217484720U (zh) | 一种处理盒 | |
US11112749B1 (en) | Process cartridge | |
CN1172290A (zh) | 照相制版部件 | |
CN210776192U (zh) | 处理盒 | |
CN205827067U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21239186U (zh) | 显影盒 | |
CN221668182U (zh) | 显影盒 | |
CN220252394U (zh) | 一种显影装置 | |
CN217386150U (zh) | 处理盒 | |
CN219590673U (zh) | 显影盒、鼓盒、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WO2019242485A1 (zh) |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 |
CN221551076U (zh) | 粉盒和成像设备 | |
CN220323734U (zh) | 处理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