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1832806U -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2806U
CN211832806U CN201921987907.6U CN201921987907U CN211832806U CN 211832806 U CN211832806 U CN 211832806U CN 201921987907 U CN201921987907 U CN 201921987907U CN 211832806 U CN211832806 U CN 211832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tomizing
heat
electric contact
gener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79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志勇
傅显钧
李金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79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2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2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其中,发热体包括雾化面,用于加热雾化液,雾化面按区域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和第一电触区;雾化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电触区,每个加热单元通过第一电触区和第二电触区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对发热体的雾化面进行分区,使得雾化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均具有独立闭合的加热电路,为不同的加热单元间隔加热提供了硬件基础,从而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产生有害物质。

Description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体一般采用电阻加热雾化,采用发热丝或者发热膜进行加热,但局部温度容易加热过高,造成有害物质释放,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体局部温度容易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包括雾化面,用于加热雾化液,所述雾化面按区域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和第一电触区;所述雾化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电触区,每个加热单元通过第一电触区和第二电触区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陶瓷发热体,所述陶瓷发热体远离雾化面的一侧上开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朝向所述雾化面的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本体和两个以上的分支,每个分支呈夹角设置,分支包括顶面和侧面,所述雾化面包括两个以上子雾化面,所述子雾化面设置于所述分支的顶面和/或侧面,每个子雾化面上均按区域设置有一个以上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加热单元共用一个所述第二电触区,第二电触区与第一电触区相对设置,每个发热元件位于各自加热单元第一电触区与第二电触区之间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座、控制器和上面任一所述的发热体;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数量与第一电触区的数量相同,第二电极的数量与第二电触区的数量相同,第一电极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一电触区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电触区电性连接,使得每个加热单元均能够形成独立的加热电路;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中的各个加热单元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雾化座与发热体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对立设置的子发热体,所述雾化面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对立设置的子雾化面,每个子发热体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子雾化面,每个子雾化面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相对立的子雾化面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储液仓,与所述发热体连接,所述储液仓用于存储雾化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导液件,位于所述储液仓与发热体之间,所述导液件内设置有出液通道,所述导液件用于将存液仓内的雾化液导出至发热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呈套状设置在发热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导液件相抵触,另一端与雾化座相抵触,以防止雾化液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对发热体的雾化面进行分区,使得雾化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均具有独立闭合的加热电路,为不同的加热单元间隔加热提供了硬件基础,从而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产生有害物质。
另外,不同的加热单元间隔加热,对导液件和陶瓷发热体的供液、导液要求低,容易实现供液平衡,避免局部温度过高,防止雾化面上的加热元件脱离,延长发热体的寿命。另外,在加热单元间隔加热的间隙还可以补充雾化液,进一步防止干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体,还为设置不同的加热模式、控制雾化量提供了硬件基础,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与雾化座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又一个实施例中V型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又一个实施例中W型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盖体100,出气口110;壳体200,储液仓210,出液口211、导液件220、出液通道221,限流件222,发热体230,导液槽231,雾化面232,加热单元233,发热元件234,第一电触区235,第二电触区236,子发热体237,子雾化面238;本体270,分支280,顶面281,侧面282;雾化座240,第一电极241,第二电极242,第一密封件250,第二密封件260;底座300,进气口310;气流通道400,雾化腔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体,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外形结构如图1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如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如图3所示,从图1至图3中可以看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盖体100、壳体200和底座300,壳体200位于盖体100与底座300之间,电子雾化装置内设置有气流通道400,气流通道400贯穿盖体100、壳体200和底座300,盖体100远离壳体200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10,底座300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310,进气口310和出气口110均与气流通道400相连通,壳体200内从远离盖体10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储液仓210、导液件220、发热体230和雾化座240,储液仓210用于存储雾化液,储液仓210靠近导液件220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211,导液件220内开设有出液通道221,出液通道221通过出液口211与储液仓210相连通,从而导液件220能够将存液仓内的雾化液导出至发热体23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液件220内还设置有限流件222,限流件222能够改变出液通道221的开口端的内径,从而能够限制导液件220导出雾化液的量。另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为雾化型电子烟,雾化液为烟油。
如图2和图3所示,发热体230设置在导液件220与雾化座240之间,如图4和图5所示,发热体230靠近导液件220的一端开设有导液槽231,导液槽231朝向雾化面232的方向延伸,导液槽231能够加快雾化液下液的速度;发热体230在远离导液件220、靠近雾化座240的一端设置有雾化面232,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雾化面232按区域间隔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加热单元233,每个加热单元233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234和第一电触区235;雾化面232上还设置有第二电触区236,第二电触区236与第一电触区235相对设置,第二电触区236为两个加热单元233共用,每个发热元件234位于各自加热单元233第一电触区235与第二电触区236之间的区域,每个加热单元233通过各自的第一电触区235和其共用的第二电触区236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233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233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发热体230为多孔陶瓷发热体230,加热单元233上的发热元件234为发热膜或发热丝。
如图4所示,雾化座24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241和第二电极242,第一电极241的数量与第一电触区235的数量相同,均为两个;第二电极242的数量与第二电触区236的数量相同,均为一个,两个第一电极241的一端均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发热体230的两个第一电触区235电性连接;第二电极242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电触区236电性连接,使得每个加热单元233均能够形成独立的闭合加热电路。
另外,如图3所示,雾化座240与发热体230的雾化面232之间形成有雾化腔500,雾化腔500与气流通道400相连通,外部空气从底座300上的进气口310进入电子雾化装置内的气流通道400,把雾化腔500内的雾气通过气流通道400带出,供用户吸食。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200内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50和第二密封件260,用于防止雾化液渗漏,第一密封件250呈套状设置在发热体230的外部,第一密封件250的一端与导液件220相抵触,另一端与雾化座240相抵触,第二密封件260设置在盖体100和壳体200之间。
另外,发热体230雾化面232上加热单元233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两个,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雾化面232按区域间隔设置有四个独立的加热单元233,每个加热单元233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234和第一电触区235;雾化面232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一个第二电触区236,第二电触区236与第一电触区235相对设置,第二电触区236为四个加热单元233共用,每个发热元件234位于各自加热单元233第一电触区235与第二电触区236之间的区域,每个加热单元233通过各自的第一电触区235和其共用的第二电触区236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233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233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与图6所示发热体230相配合的雾化座240上,第一电极241的数量为四个,第二电极242的数量为一个,四个第一电极241的一端均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发热体230的四个第一电触区235电性连接;第二电极242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电触区236电性连接,使得每个加热单元233均能够形成独立的闭合加热电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雾化面232按区域间隔设置有六个独立的加热单元233,每个加热单元233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234和第一电触区235;雾化面232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一个第二电触区236,第二电触区236与第一电触区235相对设置,第二电触区236为六个加热单元233共用,每个发热元件234位于各自加热单元233第一电触区235与第二电触区236之间的区域,每个加热单元233通过各自的第一电触区235和其共用的第二电触区236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233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233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与图7所示发热体230相配合的雾化座240上,第一电极241的数量为六个,第二电极242的数量为一个,六个第一电极241的一端均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发热体230的六个第一电触区235电性连接;第二电极242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电触区236电性连接,使得每个加热单元233均能够形成独立的闭合加热电路。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雾化面232按区域间隔设置有八个独立的加热单元233,每个加热单元233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234和第一电触区235;雾化面232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两个第二电触区236,第二电触区236与第一电触区235相对设置,每四个加热单元233共用一个第二电触区236,每个发热元件234位于各自加热单元233第一电触区235与其共用的第二电触区236之间的区域,每个加热单元233通过各自的第一电触区235和其共用的第二电触区236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233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233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与图8所示发热体230相配合的雾化座240上,第一电极241的数量为八个,第二电极242的数量为两个,八个第一电极241的一端均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发热体230的八个第一电触区235电性连接;两个第二电极242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两个第二电触区236电性连接,使得每个加热单元233均能够形成独立的闭合加热电路。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发热体230中各个加热单元233加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发热体230中的各个加热单元233的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各个加热单元233都是独立的控制回路,可以同步加热,也可以异步加热,每个加热单元233的加热功率可以是变功率,也可以是恒功率。另外,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发热体230中不同的加热单元233交叉依次加热或者间隔加热,也可以根据口味一致性调整不同区域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体230,通过对发热体230的雾化面232进行分区,使得雾化面23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233,每个加热单元233均具有独立闭合的加热电路,为不同的加热单元233间隔加热提供了硬件基础,从而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产生有害物质。另外,不同的加热单元233间隔加热,对导液件220和陶瓷发热体230的供液、导液要求低,容易实现供液平衡,避免局部温度过高,防止雾化面232上的加热元件脱离,延长发热体230的寿命。另外,在加热单元233间隔加热的间隙还可以补充雾化液,进一步防止干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体230,还为设置不同的加热模式、控制雾化量提供了硬件基础,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
另外,在5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热体230的雾化面232均为一个平面,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发热体230的雾化面232并不限制于一个平面,雾化面232可以凹凸设置,以增大雾化面积。如图9和图10所示,发热体230的形状为V型或者W型,发热体230包括本体270和两个以上的分支280,其中,V型发热体230包括两个分支280,W型发热体230包括三个分支280,每个分支280呈夹角设置,分支280包括顶面281和侧面282,雾化面232包括两个以上子雾化面238,子雾化面238设置于分支280的顶面281和/或侧面282,每个子雾化面238上均按区域设置有一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2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V型发热体230可以包括五个子雾化面238,W型发热体230可以包括七个子雾化面238,每个子雾化面238上均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加热单元23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体230包括间隔、对立设置的两个以上子发热体237,雾化面232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对立设置的子雾化面238,每个子发热体237均包括一个子雾化面238,相对立的子发热体237的子雾化面232之间形成有雾化腔500,雾化腔500与电子雾化装置内的气流通道400相连通,每个子发热体237的子雾化面238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233,每个加热单元233均具有一个独立闭合的加热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体,通过对发热体的雾化面进行分区,使得雾化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均具有独立闭合的加热电路,为不同的加热单元间隔加热提供了硬件基础,从而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产生有害物质。另外,不同的加热单元间隔加热,对导液件和陶瓷发热体的供液、导液要求低,容易实现供液平衡,避免局部温度过高,防止雾化面上的加热元件脱离,延长发热体的寿命。另外,在加热单元间隔加热的间隙还可以补充雾化液,进一步防止干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体,还为设置不同的加热模式、控制雾化量提供了硬件基础,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热体,包括雾化面,用于加热雾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按区域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发热元件和第一电触区;所述雾化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电触区,每个加热单元通过第一电触区和第二电触区与电源连接,以形成对应加热单元的独立闭合加热电路,相邻加热单元的加热电路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陶瓷发热体,所述陶瓷发热体远离雾化面的一侧上开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朝向所述雾化面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本体和两个以上的分支,每个分支呈夹角设置,分支包括顶面和侧面,所述雾化面包括两个以上子雾化面,所述子雾化面设置于所述分支的顶面和/或侧面,每个子雾化面上均按区域设置有一个以上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加热单元共用一个所述第二电触区,第二电触区与第一电触区相对设置,每个发热元件位于各自加热单元第一电触区与第二电触区之间的区域。
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发热体;
雾化座,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数量与第一电触区的数量相同,第二电极的数量与第二电触区的数量相同,第一电极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一电触区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电触区电性连接,使得每个加热单元均能够形成独立的加热电路;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中的各个加热单元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雾化座与发热体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对立设置的子发热体,所述雾化面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对立设置的子雾化面,每个子发热体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子雾化面,每个子雾化面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相对立的子雾化面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仓,与所述发热体连接,所述储液仓用于存储雾化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液件,位于所述储液仓与发热体之间,所述导液件内设置有出液通道,所述导液件用于将存液仓内的雾化液导出至发热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呈套状设置在发热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导液件相抵触,另一端与雾化座相抵触,以防止雾化液渗漏。
CN201921987907.6U 2019-11-15 2019-11-15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1832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7907.6U CN211832806U (zh) 2019-11-15 2019-11-15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7907.6U CN211832806U (zh) 2019-11-15 2019-11-15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2806U true CN21183280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7907.6U Active CN211832806U (zh) 2019-11-15 2019-11-15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280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29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气溶胶发生装置及雾化芯加工方法
WO2022183756A1 (zh) * 2021-03-01 2022-09-09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WO2023019763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芯和电子烟
WO2024012131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060721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WO2024139324A1 (zh) * 2022-12-30 2024-07-04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加热雾化控制方法、电子雾化装置、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29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气溶胶发生装置及雾化芯加工方法
WO2022183756A1 (zh) * 2021-03-01 2022-09-09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WO2023019763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芯和电子烟
WO2024012131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060721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WO2024139324A1 (zh) * 2022-12-30 2024-07-04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加热雾化控制方法、电子雾化装置、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2806U (zh) 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JP6872604B2 (ja) 超音波電子タバコ用の霧化器
US11234464B2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206260851U (zh) 石英管烟弹及使用其的低温烟
CN108308715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202407082U (zh) 电子烟吸嘴
EP3153036B1 (en) E-cigarette atomizer
CN108308716A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108185535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US20190216132A1 (en) Porous sintered bodies for use as liquid storage and vaporizer
CN109105958A (zh)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185536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108125276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105852224B (zh) 一种烟弹及低温烟具
US20220256924A1 (en) Atomiz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CN106235416B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787027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7978958U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207626557U (zh) 一种烟油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N110250578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07978959U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216088899U (zh)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6182356U (zh) 电子烟具及吸烟器具
CN209047461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2869245B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其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