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7147U - 无耳带口罩 - Google Patents
无耳带口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47147U CN211747147U CN202020173988.2U CN202020173988U CN211747147U CN 211747147 U CN211747147 U CN 211747147U CN 202020173988 U CN202020173988 U CN 202020173988U CN 211747147 U CN211747147 U CN 211747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nonwoven fabric
- fabric layer
- gauze mask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2334 Spandex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59 spandex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21 ear drop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50 melt-blown nonwov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497 Asphy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40 repell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54 tympanic membra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耳带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还包括弹性固定部,弹性固定部设置于口罩本体的内侧,弹性固定部的两端与口罩本体连接,中部与口罩本体分离,固定部上开设有开孔,开孔与佩戴者双耳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无耳带口罩,代替了传统的需要耳带线进行固定的口罩,结构更加简单;佩戴时,只需要将弹性固定部从头部套入,然后使得双耳从开孔露出即可,使用方便;整个口罩对佩戴者的受力点位于佩戴者的后脑勺,而非双耳,由此,佩戴舒适,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双耳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耳带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长方形的主要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过滤口罩等,杯状的主要有KN95、N95等型号的口罩。上述口罩一般在口罩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悬挂于使用者双耳进行固定的耳带线。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佩戴时间长的情况下,耳带线会勒使用者的耳朵,佩戴不舒适,轻则可能会产生勒痕,重则可能会对耳朵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佩戴舒适的无耳带口罩,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耳带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还包括弹性固定部,弹性固定部设置于口罩本体的内侧,弹性固定部的两端与口罩本体连接,中部与口罩本体分离,固定部上开设有开孔,开孔与佩戴者双耳配合。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无耳带口罩,代替了传统的需要耳带线进行固定的口罩,结构更加简单;佩戴时,只需要将弹性固定部从头部套入,然后使得双耳从开孔露出即可,使用方便;整个口罩对佩戴者的受力点位于佩戴者的后脑勺,而非双耳,由此,佩戴舒适,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双耳造成损伤;更为重要的是,口罩的生产过程省略了增加耳带线这一工序,生产效率更高,使用全自动口罩机进行生产,对于传统口罩的生产效率为60~100片/min,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生产效率高达600~800片/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固定部为弹性无纺布、氨纶丝预制弹性布、弹性膜或者弹性膜预制弹性布中的一种。由此,弹性无纺布、氨纶丝预制弹性布、弹性膜或者弹性膜预制弹性布的弹性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孔为两个,两个开孔分别设置于弹性固定部的两端。由此,开孔设置为两个,正好可以在佩戴时对口罩进行定位,佩戴更舒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口罩本体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为表层,第二无纺布层为底层,弹性固定部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由此,佩戴时,第一无纺布层与外界接触,第二无纺布层与佩戴者接触,弹性固定部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便于佩戴,同时在不使用时,弹性固定部是盖合于第二无纺布层的中部位置的,能够对口罩内侧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无纺布层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翻折边,翻折边与第一无纺布层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口罩本体还包括鼻梁条,鼻梁条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的翻折边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由此,鼻梁条可以夹紧鼻梁,进一步提高整个口罩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口罩本体还包括第三无纺布层,第三无纺布层设置于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口罩本体为三层,一般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满足医用口罩的标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口罩本体还包括第四无纺布层,第四无纺布层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与第三无纺布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无纺布层为双层热风无纺布,第四无纺布层的其中一层为平面层,另一层为凸起层,平面层靠近第二无纺布层,凸起层靠近第三无纺布层。由此,由于第三无纺布层的阻力最大,第四无纺布层能够对第三无纺布层进行支撑,使得第三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空间增大,进而有效的增强口罩的透气性能,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层由若干个凸起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纺布层为拒水型无纺布。由此,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无纺布层为静电驻极熔喷无纺布。由此,经过驻极整理的熔喷无纺布,带有持久的静电,可依靠静电效应捕集微细尘埃,因此具有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无耳带口罩,代替了传统的需要耳带线进行固定的口罩,结构更加简单;佩戴时,只需要将弹性固定部从头部套入,然后使得双耳从开孔露出即可,使用方便;整个口罩对佩戴者的受力点位于佩戴者的后脑勺,而非双耳,由此,佩戴舒适,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双耳造成损伤;更为重要的是,口罩的生产过程省略了增加耳带线这一工序,生产效率更高,使用全自动口罩机进行生产,对于传统口罩的生产效率为60~100片/min,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生产效率高达600~800片/min。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无耳带口罩的内侧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无耳带口罩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无耳带口罩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中的附图标记:1-口罩本体;2-弹性固定部;11-第一无纺布层;12-第二无纺布层;13-第三无纺布层;14-鼻梁条;15-第四无纺布层;21-开孔;121-翻折边;151-平面层;152-凸起层;152a-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耳带口罩。
如图1~2所示,该无耳带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弹性固定部2。弹性固定部2设置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弹性固定部2的两端与口罩本体1通过热熔粘接或者超声波焊接,中部与口罩本体1分离。固定部上开设有开孔21,开孔21与佩戴者双耳配合。
弹性固定部2为用于生产纸尿裤等市售的弹性无纺布、氨纶丝预制弹性布、弹性膜或者弹性膜预制弹性布中的一种。由此,弹性无纺布、氨纶丝预制弹性布、弹性膜或者弹性膜预制弹性布的弹性好。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孔21为两个,两个开孔21分别设置于弹性固定部2的两端。开孔21形状可以为开口朝向外侧的半椭圆形。由此,开孔21设置为两个,正好可以在佩戴时对口罩进行定位,佩戴更舒适。
口罩本体1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1和第二无纺布层12,第一无纺布层11为表层,第二无纺布层12为底层,弹性固定部2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由此,佩戴时,第一无纺布层11与外界接触,第二无纺布层12与佩戴者接触,弹性固定部2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便于佩戴,同时在不使用时,弹性固定部2是盖合于第二无纺布层12的中部位置的,能够对口罩内侧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第二无纺布层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翻折边121,翻折边121与第一无纺布层11通过热熔粘接或者超声波焊接。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固定部2的宽度要略小于两个翻折边121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热熔压合过程只使得弹性固定部2两端部与第二无纺布层12连接,而弹性固定部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则与第二无纺布层12分离开。
口罩本体1还包括鼻梁条14,鼻梁条14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无纺布层1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鼻梁条14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的翻折边121与第一无纺布层11之间。由此,鼻梁条14可以夹紧鼻梁,进一步提高整个口罩的稳定性。
口罩本体1还包括第三无纺布层13,第三无纺布层13设置于第一无纺布层11与第二无纺布层12之间。
第一无纺布层11为拒水型无纺布。由此,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第三无纺布层13为静电驻极熔喷无纺布。由此,经过驻极整理的熔喷无纺布,带有持久的静电,可依靠静电效应捕集微细尘埃,因此具有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等优点。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本体1为三层,一般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满足医用口罩的标准。
实施例2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无耳带口罩。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耳带口罩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口罩本体1还包括第四无纺布层15,第四无纺布层15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与第三无纺布层13之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无纺布层15为双层热风无纺布。第四无纺布层15的其中一层为平面层151,另一层为凸起层152,平面层151靠近第二无纺布层13,凸起层152靠近第三无纺布层13。由此,第四无纺布层15能够对第三无纺布层13进行支撑,使得第三无纺布层13内侧的空间增大,即使得第三无纺布层13与第二无纺布层12之间的空隙增大,进而有效的增强口罩的透气性能,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凸起层152由若干个凸起152a构成。凸起152a可以为半球形、棱锥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凸起152a为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无耳带口罩,代替了传统的需要耳带线进行固定的口罩,结构更加简单;佩戴时,只需要将弹性固定部2从头部套入,然后使得双耳从开孔21露出即可,使用方便;整个口罩对佩戴者的受力点位于佩戴者的后脑勺,而非双耳,由此,佩戴舒适,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双耳造成损伤;
更为重要的是,口罩的生产过程省略了增加耳带线这一工序,生产效率更高。使用全自动口罩机进行生产:对于传统口罩的生产效率为60~100片/min,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生产效率高达600~800片/min。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无耳带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固定部(2),所述弹性固定部(2)设置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所述弹性固定部(2)的两端与口罩本体(1)连接,中部与口罩本体(1)分离,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开孔(21),所述开孔(21)与佩戴者双耳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部(2)为弹性无纺布、氨纶丝预制弹性布、弹性膜或者弹性膜预制弹性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21)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孔(21)分别设置于弹性固定部(2)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1)和第二无纺布层(12),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为表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为底层,所述弹性固定部(2)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翻折边(121),所述翻折边(121)与第一无纺布层(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还包括鼻梁条(14),所述鼻梁条(14)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的翻折边(121)与第一无纺布层(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还包括第三无纺布层(13),所述第三无纺布层(13)设置于第一无纺布层(11)与第二无纺布层(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还包括第四无纺布层(15),所述第四无纺布层(15)设置于第二无纺布层(12)与第三无纺布层(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无纺布层(15)为双层热风无纺布,所述第四无纺布层(15)的其中一层为平面层(151),另一层为凸起层(152),所述平面层(151)靠近第二无纺布层(12),所述凸起层(152)靠近第三无纺布层(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耳带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层(152)由若干个凸起(152a)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3988.2U CN211747147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无耳带口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3988.2U CN211747147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无耳带口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47147U true CN211747147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0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7398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7147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无耳带口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47147U (zh) |
-
2020
- 2020-02-14 CN CN202020173988.2U patent/CN2117471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47147U (zh) | 无耳带口罩 | |
KR200433854Y1 (ko) | 일회용 방진 마스크 | |
CN211721958U (zh) | 透气性好的无纺布口罩 | |
JP3233117U (ja) | マスク着用補助具 | |
CN213523933U (zh) | 趣味性儿童口罩 | |
JP3165189U (ja) | 衛生マスク | |
CN215531817U (zh) | 一种呼吸护罩 | |
CN212590403U (zh) | 一种石墨烯抗菌口罩 | |
KR102328657B1 (ko) | 밀착형 마스크 | |
CN212590445U (zh) |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 |
KR200296073Y1 (ko) | 마스크 | |
CN215224951U (zh) | 一种壳聚糖口罩 | |
CN217117599U (zh) | 一种具有多层过滤功能的3d立体口罩 | |
CN211961010U (zh) | 一种设有铜纤维层的无绳口罩 | |
CN213096274U (zh) | 一种防起雾式口罩 | |
CN214630119U (zh) | 一种折叠式口罩 | |
CN212728921U (zh) | 折叠式防护颗粒口罩 | |
CN215603353U (zh) | 一种制作组织切片时使用的口罩 | |
CN212545700U (zh) | 一种新型保暖防雾口罩 | |
CN212728931U (zh) | 一种便于使用听诊器的医用防护服 | |
CN214677700U (zh) | 一种医用高阻隔防尘口罩 | |
CN213785518U (zh) | 一种透气性好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 |
CN212728883U (zh) | 立体剪裁双重防护夹层口罩 | |
CN213344431U (zh) | 一种口罩 | |
CN213188204U (zh) | 一种3d透气防护口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