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2760U -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22760U CN211422760U CN201922336624.1U CN201922336624U CN211422760U CN 211422760 U CN211422760 U CN 211422760U CN 201922336624 U CN201922336624 U CN 201922336624U CN 211422760 U CN211422760 U CN 2114227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exchange tube
- fan
- fixed
- hea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框两端的内侧设有竖直方向的进液集箱、出液集箱,进液集箱、出液集箱的上端与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均为L形,第一换热管的入口端与进液集箱上端的侧部相连接,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管的入口端相连接,第二换热管内的流道呈S形向上,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三换热管的入口端相连接,第三换热管的出口端与出液集箱下端的侧部相连接,固定框的背部固定有风扇固定板,风扇固定板上设有矩形的通孔,风扇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固定在风扇固定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均匀性好、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热水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水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
目前,汽车散热器大多采用散热器芯的两端直接和进水室、出水室连接的形式,散热器芯为多根并排的换热管组成,水沿进水室经散热器芯直接进入出水室,此种方式会导致进水室一侧的散热器芯内的水温度较高,而出水室侧的散热器芯内水温较低,影响换热效果。由于水具有一定的温度,散热器芯使用时会发生膨胀,而膨胀会造成散热器芯与进水室、出水室之间的焊缝炸裂,影响汽车散热器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散热器大多采用一组风扇,无法根据水温进行调整,打不打节能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包括固定框、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为矩形框式结构,所述固定框两端的内侧设有竖直方向的进液集箱、出液集箱,所述进液集箱、出液集箱的上端与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均为由2-3根管道并排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均为L形,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入口端与进液集箱上端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管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内的流道呈S形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三换热管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的出口端与出液集箱下端的侧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框的背部固定有风扇固定板,所述风扇固定板上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风扇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固定在风扇固定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的外侧均固定有若干组的第二肋片。
优选地,所述进液集箱、出液集箱的外侧固定有第一肋片,所述进液集箱下端的前部固定有进液管,所述出液集箱上端的前部固定有出液管。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上设有安装用的螺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框上的螺钉孔进行固定安装,热水从进液管进入进液集箱,热水从液集箱上部进入到第一换热管内,热水首先经L形的流道流入到入口位于右下角的第二换热管内,热水沿第二换热管上S形的流道流入到入口位于左上角的第三换热管内,热水最终从出液集箱下部的入口进入出液集箱,热水经换热后从出液管排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吹风实现对热水的降温冷却。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均为由2-3根管道并排组成,从而能够确保水流的均匀性,具有均匀性好的优点;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道形状,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水温分布的均匀性,能够有效提高换热效率;第一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均为L形,第二换热管呈S形,能够有效抵消热膨胀,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一风扇、第二风扇,能够根据水温确定开启风扇的数量,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2、进液集箱,3、第一肋片,4、第一换热管,5、第二换热管,6、第二肋片,7、出液管,8、进液管,9、第三换热管,10、出液集箱,11、风扇固定板,12、第一风扇,13、第二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包括固定框1、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为矩形框式结构,所述固定框1两端的内侧设有竖直方向的进液集箱2、出液集箱10,所述进液集箱2、出液集箱10的上端与固定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均为由2-3根管道并排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4、第三换热管9均为L形,所述第一换热管4的入口端与进液集箱2上端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4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管5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5内的流道呈S形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5的出口端与第三换热管9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9的出口端与出液集箱10下端的侧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框1的背部固定有风扇固定板11,所述风扇固定板11上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风扇固定板11上固定有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所述第一风扇12固定在风扇固定板11的两侧。
所述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的外侧均固定有若干组的第二肋片6。
所述进液集箱2、出液集箱10的外侧固定有第一肋片3,所述进液集箱2下端的前部固定有进液管8,所述出液集箱10上端的前部固定有出液管7。
所述固定框1上设有安装用的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框1上的螺钉孔进行固定安装,热水从进液管8进入进液集箱2,热水从液集箱2上部进入到第一换热管4内,热水首先经L形的流道流入到入口位于右下角的第二换热管5内,热水沿第二换热管5上S形的流道流入到入口位于左上角的第三换热管9内,热水最终从出液集箱10下部的入口进入出液集箱10,热水经换热后从出液管7排出,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吹风实现对热水的降温冷却。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均为由2-3根管道并排组成,从而能够确保水流的均匀性,具有均匀性好的优点;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道形状,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水温分布的均匀性,能够有效提高换热效率;第一换热管4、第三换热管9均为L形,第二换热管5呈S形,能够有效抵消热膨胀,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能够根据水温确定开启风扇的数量,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包括固定框(1)、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为矩形框式结构,所述固定框(1)两端的内侧设有竖直方向的进液集箱(2)、出液集箱(10),所述进液集箱(2)、出液集箱(10)的上端与固定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均为由2-3根管道并排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4)、第三换热管(9)均为L形,所述第一换热管(4)的入口端与进液集箱(2)上端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4)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管(5)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5)内的流道呈S形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5)的出口端与第三换热管(9)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9)的出口端与出液集箱(10)下端的侧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框(1)的背部固定有风扇固定板(11),所述风扇固定板(11)上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风扇固定板(11)上固定有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所述第一风扇(12)固定在风扇固定板(11)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第三换热管(9)的外侧均固定有若干组的第二肋片(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集箱(2)、出液集箱(10)的外侧固定有第一肋片(3),所述进液集箱(2)下端的前部固定有进液管(8),所述出液集箱(10)上端的前部固定有出液管(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上设有安装用的螺钉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36624.1U CN211422760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36624.1U CN211422760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22760U true CN211422760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5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36624.1U Active CN211422760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22760U (zh) |
-
2019
- 2019-12-24 CN CN201922336624.1U patent/CN2114227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26510B1 (ko) | 연료전지차량용 냉각장치 | |
CN206471715U (zh) |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散热箱 | |
CN108258594A (zh) |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散热箱 | |
CN20988068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封装 | |
CN216153012U (zh) | 一种塑料管挤出机的冷却定型装置 | |
CN201928569U (zh) | 一种通讯机柜水冷散热器 | |
CN211422760U (zh) |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 |
CN211019734U (zh) | 一种新型散热电气柜 | |
CN213687954U (zh) | 一种节水闭式冷却塔 | |
CN211234028U (zh) | 一种大型设备用油的箱式风冷型翅片管散热器 | |
CN216744568U (zh) | 一种新型水箱散热器 | |
CN210569191U (zh) | 一种电暖换热结构和电暖风机 | |
CN209945093U (zh) |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 |
CN207365770U (zh) | 一种汽车热管式散热器 | |
CN210217899U (zh) | 一种环路式热管中冷器 | |
CN208128726U (zh) | 一种水冷板 | |
CN101553375B (zh) | 热交换器 | |
CN220472370U (zh) | 一种散热器 | |
CN113048812A (zh) | 散热器及制冷设备 | |
CN206513434U (zh) | 多流程叉流式水冷中冷器 | |
CN220322084U (zh) | 一种冷凝系统的冷却装置 | |
CN204553196U (zh) | 高效节能的热水泵机械密封冷却装置 | |
CN214757537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大功率逆变器 | |
CN217716000U (zh) | 一种酿酒用风冷水冷一体式冷凝装置 | |
CN216592916U (zh) | 一种采棉机用铝制板翅式油冷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