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1223619U -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3619U
CN211223619U CN201922421490.3U CN201922421490U CN211223619U CN 211223619 U CN211223619 U CN 211223619U CN 201922421490 U CN201922421490 U CN 201922421490U CN 211223619 U CN211223619 U CN 21122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vehicle
reinforcing structure
plat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14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14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其中,车辆B柱组件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B柱内板设于B柱外板的一侧,并与B柱外板围合形成空腔,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B柱内板朝向B柱外板的一侧,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贴合在B柱内板上,使得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好,进而将侧碰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加强结构上,从而提升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同时,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B柱内板朝向B柱外板的一侧,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上,即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均位于空腔内,防止了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占用车辆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B柱下部安装有侧碰传感器,侧碰传感器能够采集车辆两侧方向(车辆一侧车门向车辆另一侧车门的方向)的加速度,然后传递给车辆的车载电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进行判断是否打开气囊。
但是,现有的B柱下部开设有穿设安全带卷收器的过孔,即B柱下部切除了部分刚性的钣金,导致安装在车辆的B柱下部的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B柱组件,该车辆B柱组件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B柱内板设于B柱外板的一侧,并与B柱外板围合形成空腔,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B柱内板朝向B柱外板的一侧,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上。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自B柱内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向B柱内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且第一加强结构的延伸长度小于B柱内板的宽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板,加强板贴合于B柱内板,且相邻的两个加强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为一个加强板,加强板贴合于B柱内板。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车辆B柱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加强结构,第二加强结构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连接;其中,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二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和B柱外板围合成的腔体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支撑板,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连接;其中,相邻两个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为一个加强支撑板,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连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强支撑板连接第一加强结构的端部具有第一翻边,连接B柱外板的一端具有第二翻边;其中,第一翻边贴合于第一加强结构,第二翻边贴合于B柱外板。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和/或者第二加强结构开设有减重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中的车辆B柱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其中,车辆B柱组件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B柱内板设于B柱外板的一侧,并与B柱外板围合形成空腔,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B柱内板朝向B柱外板的一侧,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贴合在B柱内板上,使得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好,进而将侧碰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加强结构上,从而提升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同时,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B柱内板朝向B柱外板的一侧,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上,即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均位于空腔内,防止了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占用车辆内部空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B柱外板,20′-B柱内板,210′-过孔,40′-侧碰传感器,100′-车辆;
10-B柱外板,20-B柱内板,30-第一加强结构,310-翻边,320-减重孔,40-侧碰传感器,50-第二加强结构,510-第一翻边,520-第二翻边,530-翻边,540-减重孔,1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首先,对本申请文件中的“下部”进行解释。
在车辆上,对应车顶的一侧为上部,对应车底的一侧为下部,对应车头的一侧为前部,对应车尾的一侧为后部,比如:车辆B柱组件安装在车辆上,且是自车辆的车顶向车底的方向延伸,或者说是自车辆的车底向车顶的方向延伸,即车辆B柱是竖直安装在车辆上的,那么,车辆B柱组件的下部即为车辆B柱组件上对应车底的一端。
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所示,车辆B柱组件具有B柱外板10′和B柱内板20′,B柱内板20′连接在B柱外板10′的一侧,在将车辆B柱组件装配在车辆100′上后,B柱外板10′对应车辆100′外侧,B柱内板20′对应车辆100′内侧,即车辆B柱组件自车辆100′外侧向车辆100′内侧的方向依序为B主外板10′、B柱内板20′;其中,侧碰传感器40′连接在B柱内板20′位于车辆100′内侧的下部,但是,由于车辆B柱内板20′的下部开设有穿设安全带卷收器的过孔210′,即切除了部分刚性的钣金,导致安装在B柱内板20′下部的侧碰传感器40′安装点的动刚度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B柱组件,参见图2-图4所示,该车辆B柱组件包括:B柱外板10、B柱内板20、第一加强结构30和侧碰传感器40,B柱内板20设于B柱外板10的一侧,并与B柱外板10围合形成空腔,第一加强结构30贴合于B柱内板20朝向B柱外板10的一侧,侧碰传感器40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30上。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B柱外板10可以包括:B柱外板本体和B柱外板加强板,B柱外板加强板连接在B柱外板本体的一侧,在B柱外板10和B柱内板20连接后,自车辆100的外侧向车辆100的内侧依序为:B柱外板本体、B柱外板加强板和B柱内板20,由此,加强了B柱外板的刚性,进而加强了车辆B柱组件的刚性。
上述中的B柱内板20可以包括:B柱内板本体和B柱内板加强板,B柱内板加强板连接在B柱内板本体的一侧,在B柱内板20和B柱外板10连接后,自车辆100的外侧向车辆100的内侧依序为:B柱外板10、B柱内板加强板和B柱内板本体,或者B柱外板10、B柱内板本体和B柱内板加强板,由此加强了B柱内板的刚性,进而加强了车辆B柱组件的刚性。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B柱组件自车辆100的外侧向车辆100的内侧依序为:B柱外板本体、B柱外板加强板、B柱内板加强板和B柱内板本体,在该实施例中,不仅加强了B柱外板的刚性,而且加强了B柱内板的刚性,从而使得车辆B柱组件的刚性更好。
上述中的B柱内板20和B柱外板连接后形成空腔,第一加强结构30贴合于B柱内板20朝向B柱外板10的一侧,换言之,第一加强结构30位于空腔内,并贴合于B柱内板20上,且第一加强结构30朝向B柱内板20位于空腔内的表面一侧的形状与第一加强结构30的贴合位置的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在第一加强结构30贴合于B柱内板20的表面后,第一加强结构30和B柱内板20之间无间隙,由此,使得第一加强结构30加强了B柱内板20的刚性。
上述中的侧碰传感器40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30上,即侧碰传感器40位于B柱外板10和B柱内板20之间的空腔内,且连接在第一加强结构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其一,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贴合在B柱内板上,使得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好,进而将侧碰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加强结构上,从而提升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其二,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B柱内板朝向B柱外板的一侧,侧碰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加强结构上,即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均位于空腔内,防止了第一加强结构和侧碰传感器占用车辆内部空间。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加强结构30自B柱内板2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向B柱内板2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且第一加强结构30的延伸长度小于B柱内板20的宽度。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B柱内板20的宽度方向即为B柱内板20对应车头的一侧向B柱内板20对应车尾的一侧的方向,或者为B柱内板20对应车尾的一侧向B柱内板20对应车头的一侧的方向,那么,第一加强结构30自B柱内板2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向B柱内板2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即第一加强结构30沿着车头向车尾的方向延伸,或者沿着车尾向车头的方向延伸;上述中的第一加强结构30的延伸长度小于B柱内板20的宽度,即自车头向车尾或者自车尾向车头的方向上,第一加强结构30的长度小于B柱内板20的宽度。
示例性地,参见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加强结构30自B柱内板20对应车尾的一侧向B柱内板20对应车头的一侧延伸,且延伸长度小于B柱内板20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通过第一加强结构加强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而且减少了第一加强结构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
以下通过两个实施例对第一加强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第一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1:
第一加强结构30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板,加强板贴合于B柱内板20,且相邻的两个加强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至少两个加强板中,任意两个加强板的延伸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中的相邻的两个加强板彼此拼接,即相邻的两个加强板之间无间隙,其使得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更好,进而使得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更好,比如,第一加强结构30包括3个加强板,每一个加强板贴合在B柱内板20朝向空腔内的表面,且3个加强板之间无缝隙;上述中的相邻的两个加强板彼此间隔,即相邻的两个加强板之间有缝隙,其使得第一加强结构满足加强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的基础上,第一加强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加强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的贴合在B柱内板朝向空腔内的表面,不仅加强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而且每一个加强板的尺寸小,对材料的整体性要求低。
进一步地,多个加强板中,趋于第一加强结构30的中部位置的加强板的强度大于趋于第一加强结构30的边缘位置的加强板的强度;或者,多个加强板中,相邻两个加强板的强度不同,由此,不仅能够确保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进而确保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而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具体来讲,两个加强板的强度不同,其可以是两个加强板的材料不同,也可以是附加在两个加强板上的材料和/或者结构的不同,比如:两个结构相同、材料相同、尺寸相同的加强板,其中一个加强板上加设了加强筋,从而加强了该加强板的强度。
示例性一,第一加强结构30包括5个加强板,5个加强板彼此拼接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加强结构30,且两侧的两个加强板的强度小于中间三个加强板的强度,使得第一加强结构30的强度集中、整体强度好,且由于两侧的加强板的强度低,降低了制作成本。
示例性二,第一加强结构30包括5个加强板,5个加强板彼此拼接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加强结构30,第一个、第三个和第五个加强板的强度相同,第二个和第四个加强板的强度相同,且第一个加强板的强度大于第二个加强板的强度,使得第一加强结构30的整体强度好,且由于第二个和第四个加强板的强度低,降低了制作成本。
实施例2:
参见图3-图6所示,第一加强结构30为一个加强板,加强板贴合于B柱内板20。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第一加强结构30为一个加强板,即其为一个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加强结构为一个加强板,从而减少了第一加强结构和B柱内板安装所耗费的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一加强结构30的强度,进而加强安装在第一加强结构30上的侧碰传感器40的安装点的动刚度,第一加强结构30的部分边缘或者全部边缘具有翻边310,比如,参见图5所示,第一加强结构30除了对应车头的一侧的边缘未设置翻边310外,其余位置的边缘均设置有翻边310,翻边310使得第一加强结构30的边缘的强度好,不易出现变形,从而加强了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进而加强了安装在第一加强结构上的侧碰传感器的安装点的动刚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所示,车辆B柱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加强结构50,第二加强结构50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其中,侧碰传感器40固设于第二加强结构50、第一加强结构30和B柱外板10围合成的腔体内。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第二加强结构50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换言之,第二加强结构50将B柱内板20和B柱外板10之间围合形成的空腔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且第一加强结构3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空腔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空腔内,而侧碰传感器40固设于其中一个空腔的第一加强结构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其一,第二加强结构加强了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使得连接在第一加强结构上的侧碰传感器的安装点的动刚度进一步加强;其二,第二加强结构位于B柱外板和B柱内板围合形成的空腔内,防止了第二加强结构占用车辆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加强侧碰传感器的安装点的动刚度,第二加强结构50将B柱内板20和B柱外板10之间围合形成的空腔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且第一加强结构3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空腔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空腔内,而侧碰传感器40固设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较小的那个空腔的第一加强结构30上。
以下通过两个实施例对第二加强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第二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1: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50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支撑板,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其中,相邻两个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至少两个加强支撑板中,任意两个加强支撑板的延伸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中的第二加强结构50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支撑板,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即多个加强支撑板中,每一个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上述中的两个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即相邻的两个加强支撑板之间无间隙,其使得第二加强结构的强度好,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进而使得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更好,比如,第二加强结构50包括3个加强支撑板,每一个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且3个加强支撑板之间无缝隙;上述中的相邻的两个加强支撑板彼此间隔,即相邻的两个加强支撑板之间有缝隙,其使得第二加强结构满足加强第一加强结构的基础上,第二加强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个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的形式所形成的第二加强结构,不仅加强了第一加强传感器的强度,而且每一个加强支撑板的尺寸小,对材料的整体性要求低。
进一步地,第二加强结构50的多个加强支撑板中,趋于第二加强结构50的中部位置的加强支撑板的强度大于趋于第二加强结构50的边缘位置的加强支撑板的强度;或者,第二加强结构50的多个加强支撑板中,相邻两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不同,由此,不仅能够确保第二加强结构的强度,以此来加强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而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具体来讲,两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不同,其可以是两个加强支撑板的材料不同,也可以是附加在两个加强支撑板上的材料和/或者结构的不同,比如:两个结构相同、材料相同、尺寸相同的加强支撑板,其中一个加强支撑板上加设了加强筋,从而加强了该加强支撑板的强度。
示例性一,第二加强结构50包括3个加强支撑板,3个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加强结构50,且两侧的两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大于中间加强支撑板的强度,使得第二加强结构50的整体强度好,且由于中间加强支撑板的强度低,降低了制作成本。
示例性二,第二加强结构50包括5个加强支撑板,5个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加强结构50,第一个、第三个和第五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相同,第二个和第四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相同,且第一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大于第二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使得第二加强结构50的整体强度好,且由于第二个和第四个加强支撑板的强度低,降低了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强度低的材料的制作成本小于强度高的材料的制作成本。
实施例2:
第二加强结构50为一个加强支撑板,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结构30连接,另一端与B柱外板10连接。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第二加强结构50为一个加强支撑板,即其为一个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加强结构为一个加强支撑板,从而减少了第二加强结构和B柱外板安装所耗费的时间。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加强支撑板连接第一加强结构30的端部具有第一翻边510,连接B柱外板10的一端具有第二翻边520;其中,第一翻边510贴合于第一加强结构30,第二翻边520贴合于B柱外板10。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第一翻边510可以焊接在第一加强结构30上,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第一翻边510和第一加强结构30,同样地,第二翻边520可以焊接在B柱外板10上,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第二翻边520和B柱外板10。
在本市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翻边增大了第一加强结构和加强支撑板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加强支撑板和第一加强结构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第二翻边增大了加强支撑板和B柱外板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加强支撑板和B柱外板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从而加强了第二加强结构的强度,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最终实现了加强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二加强结构50的强度,进而加强第一加强结构30的强度,第二加强结构50的两侧边缘中至少一侧边缘具有翻边,比如,参见图7和图8所示,第二加强结构50的两侧边缘均具有翻边530,翻边530使得第二加强结构50的边缘的强度好,不易出现变形,从而加强了第二加强结构的强度,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加强结构的强度,最终实现了加强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制作材料的使用,降低制作成本,第一加强结构30和/或者第二加强结构50开设有减重孔。
示例性地,参见图5和图6所示,作为第一加强结构30的加强板上开设有减重孔320;参见图7和图8所示,作为第二加强结构50的加强支撑板上开设有减重孔54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00,参见图2和图3所示,该车辆100包括:上述中的车辆B柱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车辆100上安装上述中的车辆B柱组件,加强了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动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的车辆B柱组件与上述中的车辆B柱组件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上述中车辆B柱组件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实用新型车辆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实用新型中车辆B柱组件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B柱外板;
B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设于所述B柱外板的一侧,并与所述B柱外板围合形成空腔;
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贴合于所述B柱内板朝向所述B柱外板的一侧;
侧碰传感器,所述侧碰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自所述B柱内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向所述B柱内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且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B柱内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贴合于所述B柱内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为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贴合于所述B柱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B柱外板连接;
其中,所述侧碰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和所述B柱外板围合成的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加强支撑板,所述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B柱外板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支撑板彼此拼接或者彼此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为一个加强支撑板,所述加强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B柱外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端部具有第一翻边,连接所述B柱外板的一端具有第二翻边;
其中,所述第一翻边贴合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二翻边贴合于所述B柱外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和/或者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开设有减重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B柱组件。
CN201922421490.3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122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1490.3U CN211223619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1490.3U CN211223619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3619U true CN21122361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1490.3U Active CN211223619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3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3282A (zh) * 2023-02-19 2023-04-18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B柱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3282A (zh) * 2023-02-19 2023-04-18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B柱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8362B1 (en) vehicle body
EP1975042A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0949529A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1223619U (zh)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10001783B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US10046633B2 (en) Vehicle rear portion structure
CN216580722U (zh) 车辆的顶盖后横梁结构、车身以及车辆
KR101664505B1 (ko) 충돌 성능 개선을 위한 파단형 티엠 마운트 브라켓
CN112339869B (zh) 一种中通道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JP2008068822A (ja) ドアビームの取付構造
CN210706834U (zh) 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支架
CN219584288U (zh) 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JP503974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9412239U (zh) 发动机盖锁钩总成、加强板总成、发动机盖总成及车辆
CN113200090B (zh) 后悬架安装结构及车身结构
CN221418430U (zh) 备胎安装支架及安装总成
CN220391349U (zh) 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115285230B (zh) 立柱组件、车身结构、车辆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99040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240123926A1 (en) Onboard equipment attachmen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