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0832608U -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608U
CN210832608U CN201921934698.9U CN201921934698U CN210832608U CN 210832608 U CN210832608 U CN 210832608U CN 201921934698 U CN201921934698 U CN 201921934698U CN 210832608 U CN210832608 U CN 210832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connecting pipe
pipe
air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46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晓翔
彭强强
任照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ui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ant Electric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ant Electric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stant Electric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46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6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包括室外机、室内机、排气连接管、吸气连接管、液管连接管及热水组件;室外机包括第一机箱、压缩机、四通阀、板式换热器及室外冷凝器,室外冷凝器通过液管连接管与排气连接管相连接;热水组件设于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室内机包括第二机箱、室内蒸发器、再热器及排风冷凝器,室内蒸发器两端分别与吸气连接管和液管连接管相连接,排气连接管设有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再热器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排风冷凝器连接于第二排气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成本,又可以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机制冷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室外机中放热变成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室内蒸发器中吸热后变为中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
目前的空调机在冬季制热时,其采用对流换热的方式制热,这种方式产生的热风容易让空气变得干燥,使得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下降。所以一些用户为了提高冬季时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会在室内地面覆设水地暖盘管,以对室内进行辐射供暖。这种供暖方式中,空调机和水地暖盘管都需要配备单独的室外机来对室内供暖,这样无疑增加了用户的购置成本和安装成本,且空调机和水地暖在冬夏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一些用户还安装有空气能热水器,其也需要配备单独的室外机,使得用户购置和安装这些设备的成本更大。
此外,现有的空调机在制冷和排出室内回风的同时,排出的室内回风会带出空气中的部分冷量,导致空调机的制冷效率下降,同时,室外高温空气与室内蒸发器盘管换热后,低温空气进入室内,由于室内蒸发器盘管的温度低,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出风温度较低,导致室内局部范围内温度的较低,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既可以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成本,又可以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包括室外机、室内机、排气连接管、吸气连接管、液管连接管及热水组件;
所述室外机包括第一机箱、压缩机、四通阀、板式换热器及室外冷凝器,所述第一机箱包括第一箱体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固设于第一箱体内,并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左区域和右区域,所述压缩机、四通阀及板式换热器均安装于所述右区域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四通阀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排气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室外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左区域中,其通过所述液管连接管与排气连接管相连接;
所述热水组件设于所述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
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二机箱、室内蒸发器、再热器及排风冷凝器,所述第二机箱包括第二箱体和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将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所述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中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蒸发器安装于新风区域,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气连接管和液管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排气连接管于室内机一侧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均与所述吸气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再热器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并位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后侧,所述排风冷凝器安装于排风区域,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气连接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包括底座、侧围板、顶盖及风机支架,所述侧围板围接于底座上,所述顶盖固设于侧围板顶部,所述风机支架固设于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左区域中,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右区域的底座上,所述板式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右区域的侧围板上,所述室外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左区域的侧围板上。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风机、水泵、气液分离器及控制盒,所述室外风机安装于风机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一侧,所述水泵和气液分离器安装于所述右区域一侧的中隔板上,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吸气管相连接,所述控制盒设于中隔板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热水组件包括热水箱、热水器气管、热水电磁阀、热水器液管、单向阀组、换热盘管、第五单向阀、热水器电子膨胀阀及储液罐,所述热水箱上设有热水器气管和热水器液管,所述热水器气管与排气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电磁阀设于热水器气管上,所述热水器液管通过单向阀组与所述液管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单向阀组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所述换热盘管设于热水箱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气管和热水器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五单向阀和热水器电子膨胀阀依次设于所述热水器液管上,所述第五单向阀使制冷剂经储液罐流向单向阀组。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控制的流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两端通过换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换热管道于所述液管连接管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设有板换电子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所述水泵,所述出水管道流出的冷/热水由所述进水管道和水泵循环回板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箱体包括底板、前端板、左侧板、后端板、右侧板及盖板,所述前端板、左侧板、后端板及右侧板依次围接于所述底板四周,所述前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风口和新风口,所述后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盖板覆盖住所述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于所述排气连接管与再热器之间设有再热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于所述再热器与吸气连接管之间依次设有再热电子膨胀阀和第六单向阀,所述第六单向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由所述再热器流向吸气连接管,所述再热器于新风口的一侧设有湿膜加湿器,所述第二排气连接管于所述排风冷凝器与吸气连接管之间设有排风电子膨胀阀,所述吸气连接管于所述室内蒸发器与液管连接管之间设有蒸发器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安装于新风区域内,并位于所述新风口一侧,所述回风风机安装于排风区域内,并位于所述排风口一侧,所述新风风机与再热器之间、所述回风风机与排风冷凝器之间分别设有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新风口内侧也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室内蒸发器、再热器与排风冷凝器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固设于底板上,所述第二箱体的侧边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接水盘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室外机由中隔板分隔成左区域和右区域,在左区域中安装有用于散热的室外冷凝器,在右区域中安装有压缩机、板式换热器及水泵,其中板式换热器与室内的水地暖盘管相连接,以对室内辐射热量或冷量,水泵用于板式换热器冷热水的循环,同时,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分出一路进入热水组件中与水换热来产生热水,提高了整机的集成度、降低了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机由风道隔板分隔成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新风区域中安装有室内蒸发器和再热器,排风区域安装有排风冷凝器,室外新风由室内蒸发器降温后,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情况,通过再热器将低温空气重新加热到对人体舒适的常温空气后往室内送风,保证制冷时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室内回风经过排风冷凝器时,回风空气与排风冷凝器换热,回收室内回风空气中的冷量,提高室内机制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室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盖板);
图8为第二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制冷模式时的系统流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制热模式时的系统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室外机,110.第一机箱,111.第一箱体,1111.底座,1112.侧围板,1113.顶盖,1114.风机支架,112.中隔板,113.左区域,114.右区域,120.压缩机,121.排气管,122.吸气管,130.四通阀,140.板式换热器,141.换热管道,142.板换电子膨胀阀,143.进水管道,144.出水管道,150.室外冷凝器,160.室外风机,170.水泵,180.气液分离器,190.控制盒;
200.室内机,210.第二机箱,211.第二箱体,2111.底板,2112.前端板,2113.左侧板,2114.后端板,2115.右侧板,2116.盖板,212.风道隔板,213.新风区域,214.排风区域,215.排风口,216.新风口,217.回风口,218.送风口,219.接水盘,2191.排水管,220.室内蒸发器,221.蒸发器电子膨胀阀,230.再热器,231.再热电磁阀,232.再热电子膨胀阀,233.第六单向阀,240.排风冷凝器,241.排风电子膨胀阀,250.温湿度传感器,260.新风风机,270.回风风机,280.初高效过滤器;
300.排气连接管,310.第一排气连接管,320.第二排气连接管;
400.吸气连接管;
500.液管连接管;
610.热水箱,620.热水器气管,630.热水电磁阀,640.热水器液管,650.单向阀组,651.第一单向阀,652.第二单向阀,653.第三单向阀,654.第四单向阀,660.换热盘管,670.第五单向阀,680.热水器电子膨胀阀,690.储液罐;
700.湿膜加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包括室外机100、室内机200、排气连接管300、吸气连接管400、液管连接管500及热水组件。
配合图1至图5所示,室外机100包括第一机箱110、压缩机120、四通阀130、板式换热器140及室外冷凝器150,第一机箱110包括第一箱体111和中隔板112,中隔板112固设于第一箱体111内,并将第一箱体1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左区域113和右区域114,第一箱体111包括底座1111、侧围板1112、顶盖1113及风机支架1114,侧围板1112围接于底座1111上,顶盖1113固设于侧围板1112顶部,风机支架1114固设于底座1111上,并位于左区域113中,压缩机120安装于右区域114的底座1111上,板式换热器140安装于右区域114的侧围板1112上,室外冷凝器150安装于左区域113的侧围板1112上。
室外机100还包括室外风机160、水泵170、气液分离器180及控制盒190,室外风机160安装于风机支架1114上,并位于室外冷凝器150的一侧,水泵170和气液分离器180安装于右区域114一侧的中隔板112上,气液分离器180与吸气管122相连接,控制盒190设于中隔板112的上端。
压缩机120、四通阀130及板式换热器140均安装于右区域114中,压缩机120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121和吸气管122,排气管121与四通阀130的进口端相连接,吸气管122、排气连接管300及吸气连接管400与四通阀130的出口端相连接,室外冷凝器150安装于左区域113中,其通过液管连接管500与排气连接管300相连接。
板式换热器140的两端通过换热管道141分别与液管连接管500和吸气连接管400相连接,换热管道141于液管连接管500与板式换热器140之间设有板换电子膨胀阀142,板式换热器140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道143,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道144,出水管道144上设有水泵170,出水管道144流出的冷/热水由进水管道143和水泵170循环回板式换热器140。
热水组件设于排气管121和液管连接管500之间,热水组件包括热水箱610、热水器气管620、热水电磁阀630、热水器液管640、单向阀组650、换热盘管660、第五单向阀670、热水器电子膨胀阀680及储液罐690,热水箱610上设有热水器气管620和热水器液管640,热水器气管620与排气管121相连接,热水电磁阀630设于热水器气管620上,热水器液管640通过单向阀组650与液管连接管500相连接,单向阀组650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换热盘管660设于热水箱610内,其两端分别与热水器气管620和热水器液管640相连接,第五单向阀670和热水器电子膨胀阀680依次设于热水器液管640上,第五单向阀670使制冷剂经储液罐690流向单向阀组650。
单向阀组650包括第一单向阀651、第二单向阀652、第三单向阀653及第四单向阀654,第一单向阀651、第二单向阀652和第三单向阀653、第四单向阀654分别连接于液管连接管500的两侧,且第一单向阀651与第四单向阀654、第二单向阀652与第三单向阀653控制的流向相同。
配合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室内机200包括第二机箱210、室内蒸发器220、再热器230及排风冷凝器240,第二机箱210包括第二箱体211和风道隔板212,风道隔板212将第二箱体2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新风区域213和排风区域214,新风区域213和排风区域214中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250。第二箱体211包括底板2111、前端板2112、左侧板2113、后端板2114、右侧板2115及盖板2116,前端板2112、左侧板2113、后端板2114及右侧板2115依次围接于底板2111四周,前端板21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风口215和新风口216,后端板21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回风口217和送风口218,盖板2116覆盖住新风区域213和排风区域214。
室内机200还包括新风风机260和回风风机270,新风风机260安装于新风区域213内,并位于新风口216一侧,回风风机270安装于排风区域214内,并位于排风口215一侧,新风风机260与再热器230之间、回风风机270与排风冷凝器240之间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250,新风口216内侧也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250。
室内蒸发器220安装于新风区域213,其两端分别与吸气连接管400和液管连接管500相连接,排气连接管300于室内机200一侧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气连接管310和第二排气连接管320,第一排气连接管310和第二排气连接管320均与吸气连接管400相连通,再热器230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310上,并位于室内蒸发器220的后侧,排风冷凝器240安装于排风区域214,并连接于第二排气连接管320上。室内蒸发器220、再热器230与排风冷凝器240的底部设有接水盘219,接水盘219固设于底板2111上,第二箱体211的侧边设有排水管2191,排水管2191与接水盘219相连通,接水盘219用于盛接室内蒸发器220、再热器230及排风冷凝器240换热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排水管2191排出。
第一排气连接管310于排气连接管300与再热器230之间设有再热电磁阀231,第一排气连接管310于再热器230与吸气连接管400之间依次设有再热电子膨胀阀232和第六单向阀233,第六单向阀233用于控制制冷剂由再热器230流向吸气连接管400,再热器230于新风口216的一侧设有湿膜加湿器700,第二排气连接管320于排风冷凝器240与吸气连接管400之间设有排风电子膨胀阀241,吸气连接管400于室内蒸发器220与液管连接管500之间设有蒸发器电子膨胀阀221,室内蒸发器220的一侧设有初高效过滤器280,室外新风经过初高效过滤器280过滤后进入新风区域213。在本实施例中,初高效过滤器280安装于新风口216中(位于整机的外侧),且新风口216的一侧板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初高效过滤器280能够快速地送装入或者抽出新风口216,初高效过滤器280的安装或者检修时的拆卸非常便捷。
参考图9所示,制冷工作过程如下:
从室外机100的压缩机120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分成四路:
第一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直接出来经过热水电磁阀630进入热水箱610内部的换热盘管660,在换热盘管660中与热水箱610内部的水换热,以将热水箱610内的水加热,同时换热盘管660内的制冷剂冷凝成为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出换热盘管660。
第二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出来,经过四通阀130进入室外冷凝器150,在室外冷凝器150中,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换热,冷凝成为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之后流出室外冷凝器150。
第三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出来,经过四通阀130进入第二排气连接管320,再进入排风冷凝器240,在排风冷凝器240中,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室内回风空气换热,回收室内回风空气中的冷量,制冷剂冷凝成为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出排风冷凝器240。
第四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出来,经过四通阀130进入第一排气连接管310,再经过再热电磁阀231进入再热器230,在再热器230中,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经过室内蒸发器220后的低温空气换热,将低温空气重新加热到对人体舒适的常温空气,同时制冷剂冷凝成为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出再热器230。
从热水箱610内部的换热盘管660出来的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第六单向阀233和热水器电子膨胀阀680后,与从室外冷凝器150出来的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汇合,汇合前,室外冷凝器150出来制冷剂先经过了单向阀组650中的第三单向阀653,汇合后的制冷剂绕回单向阀组650,经过第二单向阀652后再流出单向阀组650。
单向阀组650出来的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分成两路,一路由液管连接管500进入室内机200一侧的吸气连接管400,另一路经过板换电子膨胀阀142节流降压成为气液两相的低温制冷剂,然后进入板式换热器140与水换热,使水温降低,达到制冷水的目的,以供末端设备辐射冷量,同时制冷剂吸热蒸发成为气态,流向吸气连接管400。
从排风冷凝器240流出的制冷剂经过排风电子膨胀阀241、从再热器230流出的制冷剂经过再热电子膨胀阀232和第六单向阀233、从液管连接管500进入吸气连接管400的液态制冷剂,三者汇合一起,进入蒸发器电子膨胀阀221,节流降压成为气液两相低温制冷剂,然后进入室内蒸发器220,与室外新风空气换热,使空气降温,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水,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同时制冷剂吸热蒸发成为气态,流出室内蒸发器220,并与从板式换热器140流出的气态制冷剂汇合,一起经过四通阀130,再经过气液分离器180最后返回压缩机120的吸气口。
参考图10所示,制热工作过程如下:
压缩机120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分成三路:
第一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直接出来经过热水电磁阀630进入热水箱610内部的换热盘管660,在换热盘管660中与热水箱610内部的水换热,将热水箱610内的水加热,同时换热盘管660内的制冷剂冷凝成为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出换热盘管660,之后进入热水器电子膨胀阀680节流降压。
第二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出来,经过四通阀130进入板式换热器140与水换热,使水升温,达到制热水的目的,同时制冷剂冷凝成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出板式换热器140,之后制冷剂进入板换电子膨胀阀142节流降压。
第三路从压缩机120排气管121出来,经过四通阀130进入吸气连接管400,再进入室内蒸发器220,在室内蒸发器220中,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室外新风空气换热,使空气升温,达到新风制热的目的,同时制冷剂冷凝成为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蒸发器电子膨胀阀221节流降压成为气液两相的低温制冷剂,并分成两路,一路进入液管连接管500,另一路经过排风电子膨胀阀241后进入排风冷凝器240,与室内回风空气换热,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制冷剂,同时室内回风经过降温后排到室外,达到回收室内回风热量的目的,从排风冷凝器240出来的气态制冷剂进入排气连接管300。
从板换电子膨胀阀142出来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与从液管连接管500过来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汇合后进入单向阀组650,经过第四单向阀654,再和从热水器电子膨胀阀680出来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汇合,汇合后的制冷剂绕回单向阀组650,再经过第一单向阀651,进入室外冷凝器150,与室外空气换热,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制冷剂。
从排风冷凝器240出来的气态制冷剂流经排气连接管300,再与从室外冷凝器150出来的气态制冷剂汇合,一起经过四通阀130和气液分离器180回到压缩机120吸气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室内机、排气连接管、吸气连接管、液管连接管及热水组件;
所述室外机包括第一机箱、压缩机、四通阀、板式换热器及室外冷凝器,所述第一机箱包括第一箱体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固设于第一箱体内,并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左区域和右区域,所述压缩机、四通阀及板式换热器均安装于所述右区域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四通阀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排气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室外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左区域中,其通过所述液管连接管与排气连接管相连接;
所述热水组件设于所述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
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二机箱、室内蒸发器、再热器及排风冷凝器,所述第二机箱包括第二箱体和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将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所述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中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蒸发器安装于新风区域,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气连接管和液管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排气连接管于室内机一侧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均与所述吸气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再热器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并位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后侧,所述排风冷凝器安装于排风区域,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气连接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包括底座、侧围板、顶盖及风机支架,所述侧围板围接于底座上,所述顶盖固设于侧围板顶部,所述风机支架固设于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左区域中,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右区域的底座上,所述板式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右区域的侧围板上,所述室外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左区域的侧围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风机、水泵、气液分离器及控制盒,所述室外风机安装于风机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一侧,所述水泵和气液分离器安装于所述右区域一侧的中隔板上,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吸气管相连接,所述控制盒设于中隔板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组件包括热水箱、热水器气管、热水电磁阀、热水器液管、单向阀组、换热盘管、第五单向阀、热水器电子膨胀阀及储液罐,所述热水箱上设有热水器气管和热水器液管,所述热水器气管与排气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电磁阀设于热水器气管上,所述热水器液管通过单向阀组与所述液管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单向阀组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所述换热盘管设于热水箱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气管和热水器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五单向阀和热水器电子膨胀阀依次设于所述热水器液管上,所述第五单向阀使制冷剂经储液罐流向单向阀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控制的流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两端通过换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换热管道于所述液管连接管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设有板换电子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所述水泵,所述出水管道流出的冷/热水由所述进水管道和水泵循环回板式换热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包括底板、前端板、左侧板、后端板、右侧板及盖板,所述前端板、左侧板、后端板及右侧板依次围接于所述底板四周,所述前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风口和新风口,所述后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盖板覆盖住所述新风区域和排风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于所述排气连接管与再热器之间设有再热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于所述再热器与吸气连接管之间依次设有再热电子膨胀阀和第六单向阀,所述第六单向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由所述再热器流向吸气连接管,所述再热器于新风口的一侧设有湿膜加湿器,所述第二排气连接管于所述排风冷凝器与吸气连接管之间设有排风电子膨胀阀,所述吸气连接管于所述室内蒸发器与液管连接管之间设有蒸发器电子膨胀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安装于新风区域内,并位于所述新风口一侧,所述回风风机安装于排风区域内,并位于所述排风口一侧,所述新风风机与再热器之间、所述回风风机与排风冷凝器之间分别设有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新风口内侧也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蒸发器、再热器与排风冷凝器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固设于底板上,所述第二箱体的侧边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接水盘相连通。
CN201921934698.9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4698.9U CN21083260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4698.9U CN21083260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608U true CN21083260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469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60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6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1836A (zh) * 2019-11-11 2020-01-10 恒量电器(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WO2023095418A1 (ja) * 2021-11-29 2023-06-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媒体循環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1836A (zh) * 2019-11-11 2020-01-10 恒量电器(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WO2023095418A1 (ja) * 2021-11-29 2023-06-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媒体循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00A (zh) 整体式辐射空调机组
CN2133955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6897553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CN213395606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369718A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节能制冷装置
CN109556215A (zh) 一种变频多联辐射中央空调热水机组
CN110748969A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775725A (zh) 三管制多联机的室内机及三管制多联机
CN210832608U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CN11237800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5020832B (zh) 适用于地铁内的一体式空调机组
CN208108335U (zh) 空调机组
CN203785138U (zh) 一种可处理新风的双温辐射房间空调器
CN108679740A (zh) 一种温湿分控空调外机
CN112594788A (zh) 一种厨房空调结构及厨房空调器
CN201488141U (zh) 热泵型节能一体空调器
CN108344086A (zh) 一种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325988U (zh) 一种变频多联辐射中央空调热水机组
CN210772861U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
CN110671835B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及方法
CN207299324U (zh)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13630742U (zh) 全联供热泵除湿热水机组
CN110671836A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装置
CN21354265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08487727U (zh) 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Room 509, Building 1, Elegant Commercial Plaza,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Rui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S2-1, Floor 7, No. 54, Huli Avenue, Hul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before: Constant electric (Xiam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