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4277U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24277U CN210224277U CN201921441129.0U CN201921441129U CN210224277U CN 210224277 U CN210224277 U CN 210224277U CN 201921441129 U CN201921441129 U CN 201921441129U CN 210224277 U CN210224277 U CN 2102242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microstrip line
- directional high
- reflection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6—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urved in two dimensions, e.g. paraboloid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反射式地机构和天线机构;反射式地机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天线机构的,用于反射天线的电磁波的反射凹口。通过在反射式地机构上内凹形成反射凹口,使得反射凹口的内部边缘兼为反射振子的作用,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朝向反射凹口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朝向天线机构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背景技术
天线是无线系统中的关键组件,现有天线都包括具有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振子。
然而,在所述天线实际应用于时,比如遥控设备、无线路由设备等;往往仅仅需要某一方向进行控制操作,这就要求天线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仅仅朝向这一特定方向辐射,或者,在这一特定方向高增益辐射;但是,现有天线结构在发射电磁波时,被发射出的电磁波在扩散辐射时,会以所述振子为中心,朝向振子的周围立体空间进行扩散辐射;这显然与对天线电磁波辐射情况明显不符,造成天线使用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具备定向高增益功能的天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不能朝向特定方向高增益辐射电磁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用于遥控设备,包括:
基板;
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式地机构和天线机构;
所述反射式地机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天线机构的,用于反射所述天线的电磁波的反射凹口。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凹口的内侧边缘设置为阶梯状或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凹口的底部尺寸小于所述反射凹口的口部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设置于两相对端面的顶层和底层;
所述顶层和/或底层上设置有反射式地机构;
所述顶层和/或底层上设置有天线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包括内凹式金属地和齐平式金属地;
所述内凹式金属地设置于底层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于顶层上;或者,所述内凹式金属地设置于顶层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于底层上;所述反射凹口设置于内凹式金属地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有平齐式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还包括馈源和微带线;
所述馈源设置于所述顶层或底层上;
所述微带线用于电连接所述天线机构和馈源,以及用于电连接天线机构和反射式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
所述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
所述第一微带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馈源;
所述第二微带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和内凹式金属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第一微带线、馈源和齐平式金属地设置于所述顶层上;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第二微带线和内凹式金属地设置于所述底层上;
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在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上正投影重合;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在所述顶层上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在所述底层上的延伸方向相反,且相对于所述微带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呈T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二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一连接部,其设置为蛇形;
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部和第二连接部,其设置为蛇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延伸长度皆为所述基板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设置为PCB基板,所述PCB基板设置为长方体形,其长度为33mm,厚度为1.6mm。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遥控设备,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式地机构和天线机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天线机构的,用于反射所述天线的电磁波的反射凹口。通过在反射式地机构上内凹形成反射凹口,使得反射凹口的内部边缘兼为反射振子的作用,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朝向反射凹口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朝向天线机构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反射式地机构的内凹式金属地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的主辐射方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的主视变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底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顶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图6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另一主视变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定向高增益天线;11、基板;12、天线机构;13、反射式地机构;14、微带线;15、馈源;16、反射凹口;17、顶层;18、底层;161、开口;162、底部;163、内侧边缘;121、第一天线振子;122、第二天线振子;1211、第一连接部;1212、第一折弯部;1213、第一端部;1221、第二连接部;1222、第二折弯部;1223、第二端部;131、齐平式金属地;132、内凹式金属地;133、外侧边缘;141、第一微带线;142、第二微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10,旨在提供一种定向高增益的2.4G天线;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包括基板11、反射式地机构13和天线机构12。所述天线机构12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上,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并扩散至天线机构12周围空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天线机构12发射的电磁波时,并不能选定辐射方向,所述电磁波以所述天线机构12为中心,朝向周围立体空间中自由辐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也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上;需要指明的是,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与所述天线机构12电连接,进而实现天线机构12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设置有一反射凹口16,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天线机构1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凹口16包括朝向所述天线机构12的开口161和底部16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高增益天线10中的天线机构12电连接有电源,即所述天线机构12设置为有源振子天线结构;同时,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则兼为定向高增益天线10的反射振子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上开设反射凹口16,即将反射式地机构13局部挖开形成反射凹口16,而反射凹口16的内部边缘形成的曲线或折线效果,相当于反射振子走线,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的天线机构12和反射式地机构13形成等同于天线的有源振子和反射振子的效果,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12朝向反射凹口16方向的矢量场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16朝向天线机构12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定向高增益天线10在特定方向的增益高达3.5dBi;也就是说,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中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的方向的增益高达3.5dBi;进而,使得所述天线中电磁波反射聚拢方向的增益是其相反方向增益的比为3.1-8.6;也就是说,所述天线朝向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开口方向的增益,与其相反方向的增益的比为3.1-8.6。如图4中所示,所述点m1处即为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中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方向;所述点m2为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中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方向;也就是说,所述天线朝向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开口方向的增益,与其相反方向的增益的比为3.1-8.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还具有一连接所述开口161和底部162的内侧边缘163;所述内侧边缘163和底部162为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反射电磁波的部位;进一步的,所述内侧边缘163设置为阶梯状;可以理解,阶梯状内侧边缘163可以有效的缩小被聚拢反射的电磁波的出射角度,以及起到了反射振子的作用,将辐射而来的电磁波超向所述天线机构12的方向反射叠加增益,进而实现了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定向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凹口16的底部宽度小于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处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内部宽度,自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向所述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处递增。需要说明的是,当且仅当电磁波接触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和底部162,才能会被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和底部162反射聚拢;可知,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将所述反射凹口16设置其为大口小底的结构,进而使得天线机构12发射的电磁波更多的进入反射凹口16中,也即才能使得所述反射凹口16定向反射聚拢处更多的电磁波,有效提升天线的定向增益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机构12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开口161处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当且仅当电磁波接触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和底部162,才能会被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和底部162反射聚拢;因此将天线机构12的宽度,而当天线机构12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的宽度时,才能保证所述天线机构12发射处的电磁波更多的进入所述反射凹口16;而当天线机构12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的宽度时,势必造成部分电磁波未能进入反射凹口16,进而降低所述天线定向增益的效果;同时,当所述天线机构12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的宽度时;使得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的长度大于所述天线机构12的延伸长度,进而使得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起到反射振子走线,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12朝向反射凹口16方向的矢量场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16朝向天线机构12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因此,上述设置有效的保证反射式地机构13能够反射更多由天线机构12自由辐射来的电磁波;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天线的定向增益提供了保障。
请参阅图4,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宽度L2与所述基板11的宽度L1相同;可以理解,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处的内侧边缘163至基板11边缘处的宽度L3,小于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处的内侧边缘163,至基板11边缘处的宽度L4;也就是说,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到基板11的边缘的宽度,自所述反射凹口16开口161处至所述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处递增;也即,所述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161处宽度,进而有效的保证反射式地机构13充分反射,由天线机构12自由辐射来的电磁波;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天线的定向增益提供了保障。
在本实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设置为对称式阶梯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侧边缘163相对所述基板11宽度中线相互对称;进而保证了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在反射所述电磁波时,使得被反射的电磁波被朝向特定的方向,即朝着反射凹口16的开口方向聚拢辐射,实现了天线的定向增益。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设置为弧形;并且,所述反射凹口16的底部162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处的边缘的宽度,自所述反射凹口16的口部向所述反射凹口16的底部递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可以设置为弧形、阶梯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皆可以实现对电磁波朝向天线机构12的定向反射。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机构12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宽度;即所述天线机构12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处的宽度。进而,有效的保证反射式地机构13充分反射由天线机构12自由辐射来的电磁波;为实现天线的定向增益提供了保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设置为对称式弧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侧边缘163相对所述基板11宽度中线相互对称;具体的,所述反射凹口16结构的内侧边缘163设置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进而保证了反射式地机构13的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在反射所述电磁波时,使得被反射的电磁波被朝向特定的方向,即朝着反射凹口16的开口161处方向聚拢辐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中天线的定向增益。
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包括顶层17和底层18,所述顶层17和底层18设置于所述基板11的两相对的端面上;所述顶层17和/或底层18上设置有反射式地机构13;所述顶层17和/或底层18上设置有天线机构12。也就是说,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可以设置顶层17或底层18上,以及同时设置于所述顶层17和底层18上;所述天线机构12可以设置顶层17或底层18上,以及同时设置于所述顶层17和底层18上。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包括齐平式金属地131和内凹式金属地132;所述齐平式金属地131设置于所述顶层17上,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设置于所述底层18上;或者,所述齐平式金属地131设置于所述底层18上,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设置于所述顶层17上。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包括两个独立的金属地,并且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两个相对的端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齐平式金属地131和内凹式金属地132之间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地机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电连接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凹口16设置于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131设置有平齐式边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反射凹口16设置于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朝向所述天线机构12的端面边缘处;通过将所述反射凹口16设置于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上,进而使得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天线机构12发射的电磁波的特定方向的聚拢反射。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还包括馈源15和微带线14;所述馈源15设置于所述顶层17或底层18上;所述微带线14用于电连接所述天线机构12和馈源15,以及用于电连接天线机构12和反射式地机构1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馈源15用于为所述天线机构12供电;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微带线14和馈源15,进而实现了对天线机构12的电源供应,保证了天线机构12正常发射电磁波。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机构1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所述微带线14包括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所述第一微带线141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馈源15;所述第二微带线142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和内凹式金属地1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设置于所述顶层17上;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第二微带线142和内凹式金属地132设置于所述底层18上。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并朝向四周立体空间发射出去;可以理解,所述顶层17设置有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所述底层18设置有第二天线振子122、第二微带线142和内凹式金属地13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沿所述基板1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沿所述基板11长度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一天线振子121连接时呈现L字形;当所述第二微带线142和第二天线振子122连接时呈现L字形;通过设置第一微带线141、第二微带线142和馈源15,有效的为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提供了电源供应,保证了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发射电磁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齐平式金属地131覆盖所述顶层17长度方向的一半区域,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沿所述基板11宽度方向的延伸长度,为所述基板11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沿所述基板11宽度方向的延伸长度为所述基板11顶层17的宽度的一半。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的长度,进而使得所述反射凹口16的内侧边缘163起到反射振子的作用,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12朝向反射凹口16方向的矢量场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16朝向天线机构12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9,其中所述A部包括顶层17中的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部分齐平式金属地1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11、第一折弯部1212和第一端部1213,即所述第一折弯部1212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和第一端部121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12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同时,所述第一折弯部121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1213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中第一折弯部1212的部分走线粗细最细;在本实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弯部1212设置为往复折弯形或蛇形。可以理解,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的中间部分设置折弯形,进而实现在基板11宽度方向的有限空间内,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天线振子121的长度,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达到特定辐射频点,也有效的增加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的感性。进一步的,通过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的第一折弯部1212的宽度变窄,即将所述第一折弯部1212走线的粗细变细,进而更进一步实现了在基板11宽度方向的有限空间内,有效的增加所述第一折弯部1212的折弯次数,而折弯次数越多第一折弯部1212的走线长度越长,最终显著增加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的长度,保证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达到特定分辐射频点;也有效的增加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的感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在所述顶层17和底层18上的位置相对设置,即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沿所述基板1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重合;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在所述顶层1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在所述底层18上的延伸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相对于所述微带线14对称(如图6中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在沿所述基板1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重合;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沿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和第二微带线142沿所述基板1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呈T字型;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对称设置,进而保证了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的延伸长度相同,进而保证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发射出的电磁波数量和分布均衡相同,进而有效提升天线机构12的辐射强度。
请参阅图10,其中所述B部包括底层18中的第二天线振子122、第二微带线142和部分内凹式金属地132;具体的,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沿所述基板11宽度方向的延伸长度为所述基板11宽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21、第二折弯部1222和第二端部1223,即所述第二折弯部1222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21和第二端部1223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12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122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带线142;同时,所述第二折弯部122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部1223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中第二折弯部1222的部分走线粗细最细;在本实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折弯部1222设置为往复折弯形或蛇形。可以理解,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的中间部分设置折弯形,进而实现在基板11宽度方向的有限空间内,有效的增加了第二天线振子122的长度,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达到特定辐射频点,也有效的增加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的感性;进一步的,通过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的第二折弯部1222的宽度变窄,即将所述第二折弯部1222走线的粗细变细,进而更进一步实现了在基板11宽度方向的有限空间内,有效的增加所述第二折弯部1222的折弯次数,而折弯次数越多第二折弯部1222的走线长度越长,最终显著增加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的长度,保证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达到特定分辐射频点;也有效的增加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的感性。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向高增益天线10的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还可以设置于所述底层18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设置于所述底层18时,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的自身结构特征以及相互配合连接关系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一微带线141、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设置于所述顶层17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对应的,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向高增益天线10的第二天线振子122、第二微带线142和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还可以设置于所述顶层17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第二微带线142和内凹式金属地132设置于所述顶层17时,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第二微带线142和内凹式金属地132的自身结构特征以及相互配合连接关系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振子122、所述第二微带线142和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设置于所述底层18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与所述馈源15电连接的第一天线振子121为天线机构12的有源振子,而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相对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两端面上的内凹式金属地132,则兼为反射振子的作用;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的天线机构12和反射式地机构13形成等同于天线的有源振子和反射振子的效果,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12朝向反射凹口16方向的矢量场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16朝向天线机构12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10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还可以同时设置于所述PCB基板11的顶层17或底层18上,两者成一字型设置;此时,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10仅仅设置所述第一微带线141即可,所述微带线1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另一端连接所述馈源15和反射式地机构13。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可以仅仅包括内凹式金属地132;此时,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二天线振子122、微带线14、馈源15和内凹式金属地132,可以同时设置于所述基板11的顶层17或底层18上;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二天线振子122和微带线14呈T字型;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各占所述基板11宽度方向的一半,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占用所述基板11长度方向的一半区域;进而有效的反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发射出的电磁波,实现天线的定向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包括内凹式金属地132和齐平式金属地131;此时,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二天线振子122、微带线14、馈源15和齐平式金属地131,同时设置于所述基板11的顶层17或底层18上,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设置于所述基板11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第二天线振子122和微带线14呈T字型;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各占所述基板11宽度方向的一半,所述内凹式金属地132占用所述基板11长度方向的一半区域;进而有效的反射所述第一天线振子121和第二天线振子122发射出的电磁波,实现天线的定向增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设置为PCB基板,所述PCB基板设置为长方体,其长度为33mm,厚度为1.6mm;所述顶层17和底层18设置为PCB基板11两最大面积的端面,所述反射式地机构13设置于所述PCB基板11端面长度方向的一半。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用于遥控其它装置;所述遥控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10。
具体的,所述遥控设备设置为2.4G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可以设置为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风扇遥控器或汽车遥控器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式地机构和天线机构;所述反射式地机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天线机构的,用于反射所述天线的电磁波的反射凹口。可以理解,所述天线机构设置为有源振子天线结构;同时,所述反射式地机构则兼为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反射振子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反射式机构上开设反射凹口,即将反射式地机构局部挖开形成反射凹口,而反射凹口的内部边缘形成的曲线或折线效果,相当于反射振子走线,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天线机构和反射式地机构形成等同于天线的有源振子和反射振子的效果,进而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呈现电流相位滞后效果,在天线机构朝向反射凹口方向的矢量场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抵消,而在反射凹口朝向天线机构的方向的电磁波矢量场呈现叠加增强,最终使得定向高增益天线电磁波辐射呈现定向增益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在特定方向的增益高达3.5dBi;也就是说,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中反射式地机构的反射凹口的开口的方向的增益高达3.5dBi;进而,使得所述天线中电磁波反射聚拢方向的增益是其相反方向增益的比为3.1-8.6;也就是说,所述天线朝向反射式地机构的反射凹口的开口方向的增益,与其相反方向的增益的比为3.1-8.6。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用于遥控设备,包括:
基板;
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式地机构和天线机构;
所述反射式地机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天线机构的且用于反射所述天线的电磁波的反射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凹口的内侧边缘设置为阶梯状或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凹口的底部尺寸小于所述反射凹口的口部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设置于两相对端面的顶层和底层;
所述顶层和/或底层上设置有所述反射式地机构;
所述顶层和/或底层上设置有所述天线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式地机构包括内凹式金属地和齐平式金属地;
所述内凹式金属地设置于底层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于顶层上;或者,所述内凹式金属地设置于顶层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于底层上;
所述反射凹口设置于所述内凹式金属地上;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有平齐式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向高增益天线还包括馈源和微带线;
所述馈源设置于所述顶层或底层上;
所述微带线用于电连接所述天线机构和所述馈源,以及用于电连接天线机构和反射式地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
所述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
所述第一微带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馈源;
所述第二微带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和所述内凹式金属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馈源和所述齐平式金属地设置于所述顶层上;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所述第二微带线和所述内凹式金属地设置于所述底层上;
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在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上正投影重合;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在所述顶层上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在所述底层上的延伸方向相反,且相对于所述微带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呈T字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二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一连接部,其设置为蛇形;
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部和第二连接部,其设置为蛇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延伸长度皆为所述基板宽度的一半。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设置为PCB基板,所述PCB基板设置为长方体,其长度为33mm,厚度为1.6mm。
14.一种遥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定向高增益天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1129.0U CN210224277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PCT/CN2020/103540 WO2021036596A1 (zh) | 2019-08-29 | 2020-07-22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1129.0U CN210224277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24277U true CN210224277U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9920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41129.0U Active CN210224277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24277U (zh) |
WO (1) | WO202103659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36596A1 (zh) * | 2019-08-29 | 2021-03-04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CN113594694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4453B (zh) * | 2009-07-23 | 2013-05-22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可重置式天线 |
EP2491615B1 (en) * | 2009-10-22 | 2015-12-23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Metamaterial lens feed for multiple beam antennas |
DK2757632T3 (da) * | 2013-01-18 | 2020-05-04 | Space Eng S P A | Multireflektorantenneterminal |
EP3062392A1 (de) * | 2015-02-24 | 2016-08-31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Reflektor mit einer elektronischen Schaltung und Antennenvorrichtung mit einem Reflektor |
CN210224277U (zh) * | 2019-08-29 | 2020-03-3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21441129.0U patent/CN210224277U/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22 WO PCT/CN2020/103540 patent/WO202103659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36596A1 (zh) * | 2019-08-29 | 2021-03-04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CN113594694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36596A1 (zh) | 2021-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38815B2 (ja) | 携帯電話機 | |
US20110063187A1 (en) | Planar directional antenna | |
TWI518992B (zh) | 高增益天線及無線裝置 | |
TWI380509B (en) | Planar reconfigurable antenna | |
JP7451714B2 (ja) | アンテナ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 |
CN210224277U (zh) | 一种定向高增益天线及遥控设备 | |
TWI605637B (zh) | 天線系統 | |
CN107925151B (zh) | 无线收发装置和基站 | |
US20240039147A1 (en) | Microwave-Doppler Detecting Module and Device Thereof | |
JPH10209739A (ja) | 逆f形アンテナ | |
JP2004363848A (ja) | アンテナ実装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pcカード | |
JP4171008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無線機 | |
US10854988B2 (en) | Microwave system | |
KR20100059076A (ko) | 접지 패턴을 이용한 지향성 광대역 안테나 | |
EP2889961B1 (en) | Reflecting board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 |
CN115411504A (zh) | 天线、通信设备、电磁波辐射方法 | |
JP3716991B2 (ja) | 2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 |
JPH07226624A (ja) | アンテナ補助装置 | |
CN220368144U (zh) | 多极化碟型天线 | |
CN219180769U (zh) |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6600393U (zh) | 无线接入面板及无线通信系统 | |
KR200348650Y1 (ko) | 야기 안테나 구조를 이용한 고이득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 |
CN219643109U (zh) | 天线 | |
US20240088545A1 (en) | Microwave-Doppler Detecting Module and Device Thereof | |
JP2003204218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