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2175U - 一种空气扰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扰流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62175U CN210162175U CN201920502044.2U CN201920502044U CN210162175U CN 210162175 U CN210162175 U CN 210162175U CN 201920502044 U CN201920502044 U CN 201920502044U CN 210162175 U CN210162175 U CN 210162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iler
- air
- triangular
- triangular plates
-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67 As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扰流板,包括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上表面沿第一扰流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三角板,所述三角板垂直于第一扰流板设置,且三角板的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所述第二扰流板设置在第一扰流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扰流板和第一扰流板之间通过所述三角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和第一扰流板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宽度方向的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个扰流板,在上下两个扰流板之间设置空气通道和间隔设置三角板,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后轮升力,提高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扰流板。
背景技术
汽车扰流板是汽车尾部安装的一个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附加板。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利用其倾斜度,可使风力直接产生向下的压力,减少车辆尾部的气升动力,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但现有汽车的后扰流板一般为一个尾翼板,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其对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改善有限,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其不能很好的降低后轮升力,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扰流板,使其具有更优异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能更好的降低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后轮升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扰流板,包括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上表面沿第一扰流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三角板,所述三角板垂直于第一扰流板设置,且三角板的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所述第二扰流板设置在第一扰流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扰流板和第一扰流板之间通过所述三角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和第一扰流板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宽度方向的空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分别沿其长度呈与汽车尾部相匹配的月牙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扰流板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扰流板长度的一半且小于等于第一扰流板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扰流板与第一扰流板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5°-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板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翼端板。
进一步的,所述翼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板、翼端板、第二扰流板、三角板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扰流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PC系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个扰流板,在上下两个扰流板之间设置空气通道和间隔设置三角板,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后轮升力,提高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1、第一扰流板,2、第二扰流板,3、三角板,4、翼端板,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扰流板,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扰流板1和第二扰流板2;所述第一扰流板1的上表面沿第一扰流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三角板3,所述三角板3垂直于第一扰流板设置1,且三角板1的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所述第二扰流板2设置在第一扰流板1的上方,所述第二扰流板2和第一扰流板1之间通过所述三角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2和第一扰流板1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扰流板1和第二扰流板2宽度方向的空气通道。
通过设置上下两个扰流板,在上下两个扰流板之间设置空气通道和间隔设置三角板,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后轮升力,提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导流沿车体流动的行驶风,延迟气流从汽车尾部分离,抑制该行驶风向车辆下方卷入形成涡流,减少行驶阻力,所述第一扰流板1和第二扰流板2分别设计为沿其长度呈与汽车尾部相匹配的月牙形。
所述第二扰流板2与第一扰流板2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优选15°-20°,此时,降低车辆的后轮升的效果最好,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最优。
为了抑制沿车体侧面流动的行驶风向车体后方卷入形成涡流,减少行驶阻力,所述第一扰流板1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翼端板4。
为了方便空气扰流板的安装,所述翼端板4上分别设置有安装螺孔5。在安装时,将扰流板安装螺孔5与汽车尾部的安装螺孔对齐,用螺栓和螺母固定,从而将后扰流板安装在汽车尾部。
所述第一扰流板1、翼端板4、第二扰流板2、三角板3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元件组装,优选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具有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扰流板1、翼端板4、第二扰流板2、三角板3的材质可以为合金、塑料等各种材质,优选聚碳酸酯PC系合金材质,聚碳酸酯PC系合金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
下面结合一个优选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内容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扰流板,包括第一扰流板1和第二扰流板2;所述第一扰流板1和第二扰流板2分别沿其长度呈与汽车尾部相匹配的月牙形;所述第一扰流板1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翼端板4,所述翼端板4上分别设置有安装螺孔5;所述第一扰流板1的上表面沿第一扰流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三角板3,所述三角板3垂直于第一扰流板1设置,且三角板3的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所述第二扰流板2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扰流板1长度的一半且小于等于第一扰流板1长度,所述第二扰流板2设置在第一扰流板1的上方,所述第二扰流板2和第一扰流板1之间通过所述三角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2与第一扰流板1之间的角度为15°-20°的角度,所述第二扰流板2和第一扰流板1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扰流板1和第二扰流板2宽度方向的空气通道。
所述第一扰流板1、翼端板4、第二扰流板2、三角板3均为聚碳酸酯PC系合金材质,且一体成型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上表面沿第一扰流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三角板,所述三角板垂直于第一扰流板设置,且所述三角板的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所述第二扰流板设置在第一扰流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扰流板和第一扰流板之间通过所述三角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和第一扰流板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宽度方向的空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分别沿其长度呈与汽车尾部相匹配的月牙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板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扰流板长度的一半且小于等于第一扰流板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板与第一扰流板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5°-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翼端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螺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翼端板、第二扰流板、三角板为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扰流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PC系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02044.2U CN210162175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空气扰流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02044.2U CN210162175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空气扰流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62175U true CN210162175U (zh) | 2020-03-20 |
Family
ID=6979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02044.2U Active CN210162175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空气扰流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62175U (zh) |
-
2019
- 2019-04-12 CN CN201920502044.2U patent/CN2101621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31066A (zh) | 汽车用空气动力部件 | |
CN102826123B (zh) | 一种汽车底部结构 | |
CN102741114A (zh) | 具有旋涡生成器的空气导流件和设置有所述空气导流件的货运车辆 | |
CN210162175U (zh) | 一种空气扰流板 | |
CN220220945U (zh) | 底盘总成及车辆 | |
CN220076520U (zh) | 机舱底护板和车辆 | |
CN216301272U (zh) | 车辆 | |
CN201573709U (zh) | 汽车阻风装置 | |
CN111055934A (zh) | 一种汽车下导流板组件 | |
CN203666809U (zh) | 机动车前轮空气扰流装置 | |
CN110510012A (zh) | 一种货运卡车及其驾驶室导流套件 | |
CN218662194U (zh) | 定风翼及其摩托车 | |
CN217706007U (zh) | 一种汽车尾翼 | |
CN208715311U (zh) | 一种汽车前端导流板 | |
CN101486358A (zh) | 厢式半挂车及厢式半挂车用的导流罩 | |
CN110104078B (zh) | 一种镂空式可降阻减升suv后扰流板 | |
CN218967049U (zh) | 一种尾翼组件 | |
CN204846090U (zh) | 一种货车车顶导流结构 | |
CN211308765U (zh) | 一种适用于轻型汽车的碟型扰流板 | |
CN206067948U (zh) | 多元化几何结构汽车车轮阻风板总成及汽车 | |
CN205601936U (zh) | 车辆前地板和车辆 | |
CN215245164U (zh) | 一种带侧裙板的半挂车 | |
CN220114561U (zh) | 门槛外饰板结构及车辆 | |
CN206734230U (zh)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 | |
CN218258425U (zh) | 一种降阻汽车导风板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