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6934U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06934U CN210006934U CN201920931042.5U CN201920931042U CN210006934U CN 210006934 U CN210006934 U CN 210006934U CN 201920931042 U CN201920931042 U CN 201920931042U CN 210006934 U CN210006934 U CN 210006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circuit board
- charging
- conductive
- charg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壳体和电路板相对设置,电路板和储能元件电连接,壳体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电路板上具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导电组件和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对应设置,且每个导电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和导电件,充电座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且充电座的背离电路板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充电座具有与第一通孔朝向相同的安装孔,导电件的第一端卡接在电路板的远离充电座的一侧,导电件的第二端从第二通孔伸入安装孔内并和充电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组件结构简单,可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强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谷歌眼镜、智能头箍等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多种智能穿戴设备可提供GPS导航、接打电话、收发信息、摄影拍照、跟踪用户的日常活动、睡眠情况等功能,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智能穿戴设备通常内部都设置有电池,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以智能手表为例,现有的智能手表主要是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开口,开口连通智能手表壳体内的局部空间形成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置USB接口,USB接口为金属框型结构,外部的数据线的一端插入USB接口内,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与电源连接,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
但是,由于USB接口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得智能手表的体积较大,影响智能手表的便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充电组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壳体和电路板平行相对设置,电路板和储能元件之间电连接,壳体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电路板上具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通孔;
导电组件和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导电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和导电件,充电座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且充电座的背离电路板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充电座具有与第一通孔朝向相同的安装孔,导电件的第一端卡接在电路板的远离充电座的一侧,导电件的第二端从第二通孔伸入安装孔内并和充电座连接。
可选的,导电件的第一端沿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安装孔的孔径。
可选的,导电件的第一端沿第二通孔径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导电件的第一端的朝向充电座的一侧表面抵接在电路板上。
可选的,导电组件还包括可导电的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第二通孔内,固定件具有沿第二通孔的轴向延伸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侧壁的第一端沿电路板的板面向外延伸形成外延端面,外延端面贴设在电路板上;容置腔的侧壁的第二端沿电路板的板面向内延伸形成内延端面,导电件的第一端被收容于容置腔内且与内延端面抵接。
可选的,导电件的第一端沿第二通孔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固定件的外延端面沿第二通孔的轴向上的厚度。
可选的,充电座的外壁和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可选的,导电件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充电座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可选的,导电件为螺纹紧固件。
可选的,充电座的外壁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台阶面,第一通孔的内壁上与第一台阶面对应的部位具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抵接在第二台阶面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充电组件主要由壳体、电路板、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组成,壳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外壳,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侧并与壳体平行,电路板与储能元件电连接,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在电路板上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使导电组件设置在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内;导电组件具体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和导电件,充电座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通孔内,并且充电座具有与第一通孔朝向相同的安装孔,导电件位于电路板一侧,通过使导电件的第一端卡接在电路板的远离充电座的一侧使导电件相对固定,导电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通孔并伸入充电座的安装孔内与充电座连接,并且充电座背离电路板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这样外接电源通过与充电座的充电接触点电连接,从而导通导电组件及电路板为储能元件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简单、稳固性好且充电可靠,占用空间小,设置有该充电组件的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便携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通孔;111-第二台阶面;2-电路板;21-第二通孔;3-导电组件;31-充电座;311-安装孔;312-第一台阶面;32-导电件;321-第一端;322-第二端;33-固定件;331-容置腔;332-外延端面;333-内延端面;4-密封件;5-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包括壳体1、电路板2、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3,壳体1和电路板2平行相对设置,电路板2和储能元件之间电连接,壳体1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1,电路板2上具有与第一通孔11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通孔21。
导电组件3和第一通孔11及第二通孔21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导电组件3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31和导电件32,充电座31设置在第一通孔11内,且充电座31的背离电路板2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充电座31具有与第一通孔11朝向相同的安装孔311,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卡接在电路板2的远离充电座31的一侧,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从第二通孔21伸入安装孔311内并和充电座31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可以用于设置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箍、可佩带式多点触控投影机等智能穿戴设备上,也可以用于设置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OS机或车载电脑等移动终端上,通过外接电源与上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组件的电连接,可以为电子设备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充电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在上述电子设备中,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充电组件主要由壳体1、电路板2、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3组成,壳体1可以是前述电子设备的外壳,电子设备的壳体1具有容置腔331,容置腔331内通常设置有电路板2、电池、芯片等部件,通过壳体1将这些部件组装为一个整体,并且壳体1可保护电子设备内部的这些部件不受外界灰尘、水汽等异物的影响。
具体的,电路板2和储能元件均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电路板2通常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侧,电路板2可以与壳体1内壁平行并紧贴壳体1内壁设置,电路板2和储能元件电连接,导电组件3和电路板2之间可导电,外接电源与导电组件3导通后,电流可流经导电组件3和电路板2,并由电路板2传输至储能组件,以此对储能组件进行充电,储能组件可以为电池。
导电组件3设置在壳体1和电路板2之间,并且外接电源可与导电组件3连接,通过导电组件3可导通外接电源与电路板2。具体的,壳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1,电路板2上与第一通孔11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连通,导电组件3设置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形成的连通孔内,这样导电组件3的一端通过壳体1的第一通孔11可以暴露在壳体1外部,便于导电组件3与外接电源连接,导电组件3的另一端通过电路板2的第二通孔21可与电路板2导通,从而通过导电组件3电连接外接电源与电路板2,通过电路板2与储能元件的电连接为储能元件充电。
导电组件3具体由充电座31和导电件32组成,充电座31和导电件32均可导电,充电座31设置在壳体1的第一通孔11内,充电座31具有安装孔311,安装孔311与第一通孔11的朝向相同,并且安装孔311为两端开口的通孔,导电件32设置在电路板2一侧,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卡接在电路板2的远离充电座31的一侧,通过将导电件32设置在第二通孔21内及将其第一端321卡接在电路板2上,可将导电件32的位置固定在电路板2上,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沿第二通孔21的轴向延伸,并且导电件32可通过第二通孔21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从而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可以与充电座31连接。
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与充电座31的朝向壳体1外部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这样安装孔311具有一定的容置空间未被导电件32占据,充电座31的背离电路板2的一端,即安装孔311未被导电件32占据的该容置空间可形成充电接触点,外接电源与导电组件3连接的插头可以伸入安装孔311内,并且外接电源的插头与安装孔311的内壁抵触,从而通过安装孔311的内壁导通外接电源的插头与导电件32,导电件32导通电路板2,电流可通过外接电源的插头传输至安装孔311的内壁,经过安装孔311的内壁传输至导电件32,再经过导电件32传输至电路板2,流经电路板2的电流可传输至储能元件,从而通过导电组件3与外接电源的电连接为储能元件充电。
可导电的充电座31及导电件32可以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另外,充电座31也可以为不导电的塑料或橡胶材质,而导电件32与外接电源的插头的导通则是通过插头直接伸入至与导电件32的端面抵接,或者导电件32的外壁与充电座31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插头伸入至空隙内并与导电件32的侧壁抵接,从而插头可直接与导电件32导通;其中,为了保证导电件32与充电座31连接的稳定性,导电件32的外壁可以与充电座31的内壁抵接,插头伸入充电座31安装孔311的容置空间内并与导电件32的端面抵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充电座31也设置为可导电体,是为了保证充电的可靠性,防止外接电源的插头接触不到导电件32而只能接触到充电座31的内壁时,无法导通导电件32,因而充电座31也可导电,这样能够保证接入外接电源后,能够通过充电座31导通导电件32及电路板2。
另外,对于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可以通过在电路板2和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粘结层5,通过粘结层5的粘结力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这样可保证壳体1的第一通孔11和电路板2的第二通孔21相对形成连通孔,避免由于电路板2的偏移而使第二通孔21和第一通孔11的位置不对应,防止由此造成的导电组件3无法安装的问题;示例性的,粘结层5可以为双面胶层,或者可以为固体胶层或液体胶层等。
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外接电源与充电组件连接的插头通常包括二极插,二极插包括一个正极接头和一个负极接头,因而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的第一通孔11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11的位置与两极插头的两个接头对应,电路板2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一通孔11对应的第二通孔21,两个导电组件3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通孔11和两个第二通孔21形成的两个连通孔内,二极插的两个接头可分别伸入两个导电组件3的充电座31内;或者,外接电源与充电组件连接的插头可以为二极带接地插,二极带接地插包括三个接头,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为三个,三个第一通孔11分别和三个接头相对应,同样设置与三个第一通孔11分别对应的三个第二通孔21,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具体实施时,外接电源与充电组件连接的插头可以为转接插头,转接插头上可以设置有电源接口或USB接口,通过转接插头连接充电组件与外接电源线,完成对储能元件的充电。
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及电路板2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内设置导电组件3,导电组件3包括设置在第一通孔11内的充电座31和设置在电路板2一侧的导电件32,通过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卡接在电路板2上,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在外接电源与充电组件连接时,插头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即可导通导电件32及电路板2实现对储能元件的充电。充电组件的结构简单,且充电组件设置在壳体1和电路板2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1和和第二通孔21内,因而充电组件不会占用电子设备的额外空间,可相应较小电子设备的体积,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并且导电组件3与电路板2及壳体1的固定牢靠,可保证充电组件的充电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沿第二通孔21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安装孔311的孔径。如图1所示,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设置在电路板2一侧,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通过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径向尺寸大于安装孔311的孔径,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端322的径向尺寸,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并且在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时,由于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径向尺寸大于安装孔311的尺寸,因而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无法伸入安装孔311内,而是通过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的连接处形成的台阶面卡接在充电座31朝向电路板2一端的端面上,这样可将导电件32固定在电路板2一侧,保证导电组件3的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电路板2一侧并卡接在充电座31上的导电件32应当可导通电路板2,即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应当与电路板2接触,从而接入外接电源时,电流可由导电件32传输至电路板2,进而为储能元件充电。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沿第二通孔21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第二通孔21的孔径,且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朝向充电座31的一侧表面可以抵接在电路板2上。
对于导电件32位置的固定及导电件32与电路板2的导通,可以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1的孔径,这样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无法伸入第二通孔21内,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之后,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位于电路板2的远离壳体1的一侧;进一步将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朝向充电座31一侧的表面抵接在电路板2上,可将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固定在电路板2上,并且通过导电件32第一端321与电路板2表面的接触,可导通导电件32与电路板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路板2的表面为平面,为了提高导电件32第一端321与电路板2抵接的稳定性,可将导电件32第一端321与电路板2接触的一侧表面设置为平面,这样导电件32与电路板2为平面接触,稳定性好,导电件32与电路板2的连接更稳固,且可提高导电件32与电路板2接触导通的可靠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组件3还可以包括可导电的固定件33,固定件33可以设置在第二通孔21内,固定件33具有沿第二通孔21的轴向延伸的容置腔331,容置腔331的侧壁的第一端沿电路板2的板面向外延伸形成外延端面332,外延端面332贴设在电路板2上;容置腔331的侧壁的第二端沿电路板2的板面向内延伸形成内延端面333,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被收容于容置腔331内且与内延端面333抵接。
如图1所示,导电组件3还包括固定件33,固定件33设置在导电件32与电路板2之间,可以通过固定件33导通导电件32与电路板2,通过设置固定件33可以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位于电路板2的第二通孔21内,并且通过固定件33固定导电件32的位置。
具体的,固定件33可以具有容置腔331和由容置腔331的侧壁延伸形成的外延端面332和内延端面333,固定件33的容置腔331位于第二通孔21内,并且容置腔331的侧壁沿第二通孔21的轴向延伸,容置腔331侧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沿电路板2的板面向外延伸和向内延伸形成外延端面332和内延端面333,其中,外延端面33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1的孔径,通过外延端面332使固定件33抵接在电路板2的表面上,将固定件33固定在电路板2上,内延端面333位于第二通孔21内,导电件32可伸入第二通孔21,并且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可伸入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内,而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则抵接在内延端面333上,如此可使导电件32完全位于第一通孔11及第二通孔21内,并且可将导电件32固定在固定件33上,通过可导电的固定件33接触导通导电件32和电路板2。
其中,固定件33的外延端面332和电路板2的表面抵接,固定件33的内延端面333和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抵接,以此导通导电件32和电路板2,固定件33的容置腔331的外径应小于电路板2上的第二通孔21的孔径,以使容置腔331可以位于第二通孔21内,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的径向尺寸应小于容置腔331的内径,以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可位于容置腔331内;另外,为了提高导电件32与固定件33之间、固定件33与电路板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可以与固定件33容置腔331的内壁抵接,固定件33容置腔331的外壁可以与第二通孔21的内壁抵接。
固定件33可以为金属件,可以通过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将固定件33的外延端面332固定连接在电路板2上。
具体的,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沿第二通孔21的轴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固定件33的外延端面332沿第二通孔21的轴向上的厚度。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固定件33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位于电路板2的第二通孔21内,而固定件33的外延端面332则搭接在电路板2的板面上。对比前述的不设置固定件33,而使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直接搭接在电路板2的板面上的实施方式,设置固定件33的充电组件占用的电子设备的额外空间,主要是搭接在电路板2上的外延端面332的厚度带来的,而不设置固定件33的充电组件占用的电子设备的额外空间,则主要是搭接在电路板2上的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沿第二通孔21轴向上的长度,也即导电件32第一端321的厚度带来的。
因而,通过控制固定件33的外延端面332的厚度小于导电件32第一端321的厚度,可以使设置固定件33之后的充电组件外露在电路板2上的高度更小,可以减小充电组件沿第一通孔11及第二通孔21轴向上的总体高度,这样不会过多增大电子设备的厚度,满足电子设备轻薄化的需求,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座31的外壁和第一通孔11的内壁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4。充电座31设置在壳体1的第一通孔11内,充电座31的外壁和第一通孔11的内壁之间不可避免的具有缝隙,通过在充电座31的外壁和第一通孔11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件4,密封件4可以密封充电座31与第一通孔11之间的缝隙,避免外界的水汽、灰尘等通过缝隙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可能会损坏电路板2和导电组件3等部件。
通过设置密封件4提高充电组件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延长电路板2及导电组件3等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中,密封件4可以为套在充电座31外壁上的密封圈,并且密封圈处于被充电座31外壁和第一通孔11内壁挤压的状态,以使密封圈紧密贴合在充电座31外壁和第一通孔11内壁之间,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件32的第二端322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在导电件32第二端322的外壁设置外螺纹,在充电座31安装孔311的内壁设置与导电件32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使导电件32与充电座31的安装孔311螺纹紧固连接,这样不仅可确保导电件32外壁与充电座31安装孔311的内壁抵接,保证充电座31与导电件32之间可导通,并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使导电件32与充电座31的连接更牢固,既提高了充电组件的连接可靠性,也保证了充电组件的充电可靠性。
具体的,导电件32可以为螺纹紧固件。导电件32具体可以为螺纹紧固件,这样可提高导电件32的通用性,降低导电件32的制造难度,且提高了导电件32的可替代性,节省导电件32的生产成本。通过螺纹紧固件本身的外螺纹与充电座31内螺纹的连接,将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充电座31内,同时螺纹紧固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以螺纹紧固件作为导电件32实现导电件32与充电座31的固定连接,并且导通充电座31和电路板2。示例性的,螺纹紧固件可以为螺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座31的外壁上可以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台阶面312,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与第一台阶面312对应的部位可以具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台阶面111,第一台阶面312抵接在第二台阶面111上。
如图1及图3至图5所示,为了保证充电座31与第一通孔11连接的可靠性,在充电座31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台阶面312,第一台阶面312朝向充电座31的外侧凸出,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与充电座31的第一台阶面312对应的部位具有第二台阶面111,第一通孔11的第二台阶面111相对向内凸出,这样在第一通孔11内安装充电座31时,第一台阶面312会抵接在第二台阶面111上,以此将充电座31固定在第一通孔11内,通过导电件32与充电座31的螺纹紧固连接,导电件32的第一端321及固定件33的内延端面333抵接在充电座31的端面上,可进一步使第一台阶面312紧贴第二台阶面111,使充电座31与第一通孔11连接牢靠。
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充电座31的外壁上设置卡扣,在第一通孔11的相应位置上设置卡孔,通过卡扣与卡孔的卡合连接将充电座31固定在第一通孔11内,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主要由壳体、电路板、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组成,壳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外壳,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侧并与壳体平行,电路板与储能元件电连接,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在电路板上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使导电组件设置在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内;导电组件具体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和导电件,充电座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通孔内,并且充电座具有与第一通孔朝向相同的安装孔,导电件位于电路板一侧,通过使导电件的第一端卡接在电路板的远离充电座的一侧使导电件相对固定,导电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通孔并伸入充电座的安装孔内与充电座连接,并且充电座背离电路板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这样外接电源通过与充电座的充电接触点电连接,从而导通导电组件及电路板为储能元件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简单、稳固性好且充电可靠,占用空间小,设置有该充电组件的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便携性较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充电组件。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箍、可佩带式多点触控投影机等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OS机或车载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外接电源与上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组件的电连接,可以为电子设备充电。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电子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充电组件设置在电子设备中,通过充电组件与外接电源的电连接,为电子设备中的储能元件充电,示例性的,储能元件可以为电池。其中,充电组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显示屏、摄像头和操控按钮等部件,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类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还包括穿戴在用户手腕部位的腕带,或者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智能眼镜还包括眼睛框架。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电子产品,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组件,充电组件主要由壳体、电路板、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组成,壳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外壳,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侧并与壳体平行,电路板与储能元件电连接,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在电路板上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使导电组件设置在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内;导电组件具体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和导电件,充电座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通孔内,并且充电座具有与第一通孔朝向相同的安装孔,导电件位于电路板一侧,通过使导电件的第一端卡接在电路板的远离充电座的一侧使导电件相对固定,导电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通孔并伸入充电座的安装孔内与充电座连接,并且充电座背离电路板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这样外接电源通过与充电座的充电接触点电连接,从而导通导电组件及电路板为储能元件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简单、稳固性好且充电可靠,占用空间小,设置有该充电组件的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便携性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储能元件和至少两个导电组件,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储能元件之间电连接,所述壳体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通孔;
所述导电组件和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充电座和导电件,所述充电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充电座的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形成充电接触点,所述充电座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朝向相同的安装孔,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电路板的远离所述充电座的一侧,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安装孔内并和所述充电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通孔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的朝向所述充电座的一侧表面抵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可导电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固定件具有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的第一端沿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向外延伸形成外延端面,所述外延端面贴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容置腔的侧壁的第二端沿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向内延伸形成内延端面,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被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内延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电件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延端面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上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的外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充电座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螺纹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的外壁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对应的部位具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抵接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31042.5U CN210006934U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31042.5U CN210006934U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06934U true CN210006934U (zh) | 2020-01-31 |
Family
ID=6930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31042.5U Active CN210006934U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069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5799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1385394A (zh) * | 2020-03-04 | 2020-07-0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
2019
- 2019-06-20 CN CN201920931042.5U patent/CN2100069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5799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1385394A (zh) * | 2020-03-04 | 2020-07-0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78901B2 (en) | Electronic product and its cable set | |
CN101350844B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210006934U (zh)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20200006717A1 (en) | Mobile terminal protection assembly, mobile terminal protection frame, and battery case | |
JP2000349875A (ja) | 無線通信機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コネクタ | |
CN202759133U (zh) | 一种旋转接头充电连接器 | |
US2019024530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 |
CN108696782B (zh) | 一种线控组件及线控式蓝牙耳机 | |
WO2018058578A1 (zh) | 智能手表 | |
US20180013244A1 (en) | Butt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applying same | |
CN110265799A (zh) |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08522801U (zh) | 移动终端 | |
WO2015033530A1 (ja) | 電子機器 | |
CN210694140U (zh) | 一种具有天线的摄像头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 |
CN112486250A (zh) |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 |
US8877368B2 (en) | Thin battery | |
CN216015856U (zh) | 充电结构及电子笔 | |
CN211880487U (zh) | 一种水下摄像机 | |
CN209897239U (zh) | 颈挂式换电蓝牙耳机 | |
CN210407343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10350825U (zh) | 充电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0493395B (zh) | 移动终端 | |
CN212628354U (zh) | 耳机 | |
CN209896303U (zh) | 具有塑性外壳的弹簧顶针连接器 | |
KR200276118Y1 (ko) | 전자제품의 보조배터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