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0818U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煲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20818U CN219920818U CN202320553388.2U CN202320553388U CN219920818U CN 219920818 U CN219920818 U CN 219920818U CN 202320553388 U CN202320553388 U CN 202320553388U CN 219920818 U CN219920818 U CN 2199208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heat preservation
- heat
- inner pot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0110029822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298222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95 porrid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煲体及烹饪器具,煲体包括内锅、保温圈、至少一根发热丝和反射件,保温圈设置于内锅的侧部,保温圈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发热丝环绕地设置于保温圈的背向内锅的外侧,用于对内锅的侧部加热;反射件设置于发热丝的背向内锅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反射件能够更好地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和光,经由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温圈朝向内锅反射,以及将内锅散发的热量朝向内锅侧部反射,向内锅聚集热量,从而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此外,保温圈还具有可视效果,用户能够在取出内锅后,透过保温圈直接观察到发热丝相关结构,有利于用户高效检查该处结构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诸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的烹饪器具,其设置有线圈以便利用电磁加热内锅。一些烹饪器具将线圈设置于内锅的底部和侧部。为了将线圈设置在内锅的侧部,还设置有环形的线圈座,线圈缠绕于线圈座。
有些烹饪器具的侧部不设置线圈,而是设置与电源板连接的发热丝。然而发热丝的热量除向内锅传递之外,也会向其他方向传递,导致热量散失不能向内锅聚集热量,热量利用率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煲体及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煲体包括:
内锅;
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置于所述内锅的侧部,所述保温圈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
至少一根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保温圈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用于对所述内锅的侧部加热;以及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丝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
根据本方案,反射件能够更好地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和光,经由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温圈朝向内锅反射,以及将内锅散发的热量朝向内锅侧部反射,向内锅聚集热量,从而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此外,保温圈还具有可视效果,用户能够在取出内锅后,透过保温圈直接观察到发热丝相关结构,有利于用户高效检查该处结构的情况,假设该处结构发生坏损,无需将整个煲体拆开,即可快速确定,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所述反射件构造为环形构件并套设于所述保温圈的外侧面。
根据本方案,可以将发热丝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产生的热量和光都朝向内锅反射,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反射件直接套在保温圈上,无需其他零件,装配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反射件构造为沿竖向延伸的直壁。
根据本方案,反射件能够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和光沿径向朝向内锅反射。反射件与保温圈之间接触面积大,可以使反射件牢固可靠地套设在保温圈上,不脱离,反射件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可选地,所述反射件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凹形部,所述凹形部沿周向延伸并与所述至少一根发热丝位置对应,所述凹形部为弧形。
根据本方案,凹形部的内表面能够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和光集中朝向内锅的侧部反射,在内锅侧部形成热量较高的聚集区域,可以集中加热内锅侧部,加热效果好。
可选地,所述保温圈的外侧面形成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发热丝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形部在竖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在竖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方案,发热丝可以嵌在保温圈的凹槽内,使发热丝相对于保温圈的位置保持固定。竖向上的尺寸比凹槽大的凹形部能够更好地将热量和光朝向内锅的侧部聚集。
并且/或者所述反射件包括与所述凹形部相连的直壁部,所述直壁部至少位于所述凹形部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直壁部与所述保温圈的外侧面贴合,所述凹形部相对于所述直壁部径向向外凹陷。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直壁部,反射件与保温圈之间接触面积较大,可以使反射件牢固可靠地套设在保温圈上,不脱离。
可选地,所述反射件设置有一个所述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全部的所述发热丝位置对应。
根据本方案,借助于一个凹形部,全部的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和光集中朝向内锅的侧部反射,聚集区域内的热量更高,内锅侧部集中加热的效果更好。
可选地,所述煲体包括至少两根所述发热丝,至少两根所述发热丝沿竖向方向间隔地设置,所述反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凹形部,每一个所述凹形部与一根所述发热丝位置对应。
根据本方案,每一个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和光可以被各自的凹形部集中反射朝向内锅的侧部反射,在内锅侧部形成热量较高的两个以上聚集区域,集中对内锅侧部不同位置进行加热。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凹形部直接相连或通过直壁部相连;
根据本方案,具有凹形部的反射件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或者所述反射件还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形部,所述凸形部沿周向延伸,所述凸形部与所述凹形部相连并形成波浪形。
根据本方案,可以提高反射件的设计自由度。
可选地,所述保温圈为单独构件;
根据本方案,保温圈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并且装配过程简单。
或者所述保温圈为分体构件并包括上保温圈和下保温圈,所述上保温圈设置在所述下保温圈的上方并且连接至所述下保温圈,所述下保温圈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所述发热丝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下保温圈。
根据本方案,将保温圈构造成两个零件,带有发热丝的零件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可以减少透明材料的用量,降低材料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煲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煲体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侧加热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侧加热组件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类似于图5的侧部加热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煲体 2内锅
3底座 4外壳
5中板 6卡槽
10底部加热组件 11线圈盘
12底部线圈 13台阶部
20侧部加热组件 21保温圈
22发热丝 23上保温圈
24下保温圈 25卡槽
26第一凸筋 27安装槽
28第二凸筋 29第三凸筋
30凹槽 31扎带
40电源板组件 41电源板
42电源支架 50反射件
51开口 52直壁部
53凹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煲体1(如图1所示)。煲体1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2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2的清洗。内锅2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2的加热装置,以对内锅2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具有与煲体1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1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1,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1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1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盖合在煲体1上时,其覆盖在内锅2之上,和内锅2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和内锅2之间,用于在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煲体1可以包括底座3、设置于底座3上方的外壳4和设置于该外壳4内侧的中板5。中板5位于外壳4的上方。外壳4位于中板5和底座3之间并可以将中板5的外周和底座3的外周连接在一起。中板5可以与底座3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具体地,中板5可以间隔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底座3可以间隔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螺钉柱。安装柱与螺钉柱位置上下对应,螺钉穿过螺钉柱并旋入安装柱,以将中板5与底座3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煲体1的各个部件、部分等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朝上”、“朝下”等是相对于处于水平放置且正立状态下的煲体1而言的。如果没有其它的限定,方向术语“朝内”、“朝外”、“向内”、“向外”、“内侧”、“外侧”等中的“内”是指靠近煲体1的中心,“外”是指远离煲体1的中心。
煲体1还包括用作加热装置的底部加热组件10和侧部加热组件20。底部加热组件10设置于底座3的上方并位于内锅2的底部或者说下侧,用于对内锅2的底部加热。侧部加热组件20设置于外壳4的内侧并位于内锅2的侧部或者说外侧,用于对内锅2的侧部加热。
煲体1还包括电源板组件40。电源板组件40设置于煲体1的后端,以及侧部加热组件20的外侧。电源板组件40能够与底部加热组件10和侧部加热组件20均电连接,以向底部加热组件10和侧部加热组件20供电。具体地,电源板组件40包括电源板41和电源支架42。电源板41通过电源支架42设置于底座3。
底部加热组件10可以包括线圈盘11和底部线圈12。线圈盘11位于内锅2的底部,底部线圈12相对于内锅2环绕地设置于线圈盘11。具体地,底部线圈12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线圈盘11。线圈盘11可以构造成具有凹陷结构的盘状构件,内锅2的至少底部位于线圈盘11内。底部线圈12具有两个引线端。两个引线端均能够连接至电源板41,以实现底部线圈12的电连接。
如图3所示,侧部加热组件20可以包括保温圈21和至少一根发热丝22。保温圈21能够设置于内锅2的侧部,具体地,保温圈21位于中板5与线圈盘11之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保温圈21可以通过中板5与线圈盘11的顶部上下夹紧的方式固定。如图3所示,线圈盘11的顶部设置有台阶部13,台阶部13朝向内侧。保温圈21的底端延伸至线圈盘11的顶端内侧,限位并抵接于台阶部13。发热丝22能够环绕地设置于保温圈21的背离内锅2的外侧面,用于对内锅2的侧部加热。发热丝22的两端均能够通过电线连接至电源板41,以实现发热丝22的电连接。
保温圈21可以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其材料可以包括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透明塑料或半透明塑料等任何合适材料。保温圈21还具有可视效果,用户能够在取出内锅2时,透过保温圈21直接观察到发热丝22相关结构,有利于用户高效检查该处结构的情况,假设该处结构发生坏损,无需将整个煲体1拆开,即可快速确定,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温圈21可以为单独构件。该实施方式可以便于保温圈21的生产制造和装配。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图示实施方式,保温圈21包括上保温圈23和下保温圈24。下保温圈24位于上保温圈23的下方且两者相连。上保温圈23的上端连接至中板5,下上保温圈23的下端连接至线圈盘11。下保温圈24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发热丝22能够环绕地设置于下保温圈24的外侧面。
如图3所示,中板5可以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卡槽25,上保温圈23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筋26,该第一凸筋26能够插接于该卡槽25内。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中板5可以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筋26,上保温圈23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卡槽25。由此,上保温圈23与中板5彼此可以插接固定,在水平方向上和在高度方向上限制上保温圈23的移动。同时可以避免水沿着中板5的内侧面溢流到保温圈21的背离内锅2的外侧。
上保温圈23的下端可以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27。安装槽27的开口向下。下保温圈24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筋28,该第二凸筋28能够插接于安装槽27内。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保温圈23的下端可以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凸筋28,下保温圈24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27。借助于安装槽27,上保温圈23与下保温圈24彼此可以插接固定,在水平方向上和在高度方向上限制上保温圈23与下保温圈24彼此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能够使上保温圈23和下保温圈24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便于以整体形成安装至煲体1内,装配效率高。
下保温圈24的下端可以设置有环形的限位部。限位部可以构造成向下延伸的第三凸筋29,线圈盘11的顶部设置有台阶部13,台阶部13朝向内侧。第三凸筋29位于台阶部13的内侧,限位并抵接于台阶部13内。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可以构造成开口向下的开槽,台阶部13插接于该开槽内。由此,可以将下保温圈24与线圈盘11彼此之间可以卡接固定,线圈盘11能够向上支撑下保温圈24,并且限制下保温圈24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下保温圈24牢固可靠地设置于煲体1内。同时可以避免水沿着保温圈21溢流到保温圈21的外侧和线圈盘11的底侧。
将保温圈21构造成两个零件,其中一个零件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可以减少透明材料的用量,降低材料成本。
如图4至图6所示,为了更好地固定发热丝22,保温圈21的外侧面形成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30。具体是下保温圈24的外侧面形成有该凹槽30。发热丝22能够容纳于该凹槽30内。由此,发热丝22可以嵌在保温圈21的凹槽30内,发热丝22能够与保温圈21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避免其沿保温圈21的外侧面上下移动。
为了方便固定发热丝22,煲体1还包括扎带31。扎带31可以设置在保温圈21的外侧,且每根发热丝22的两个接出端通过扎带31紧固。扎带31将发热丝22的两个接出端固定,同时还可以将发热丝22与保温圈21紧固。
发热丝22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图示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一根发热丝22,该方实施方式中,保温圈21设置有一个凹槽30。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两根发热丝22,至少两根发热丝22可以沿竖向方向间隔地设置;该方实施方式中,保温圈21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30,每一个凹槽30内可以容纳有一根发热丝22。
侧部加热组件20还可以包括反射件50。反射件50设置于发热丝22的背向内锅2的外侧。也就是说,发热丝22位于反射件50和保温圈21之间。反射件50能够更好地将发热丝22产生的热量和光,经由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温圈21朝向内锅2反射,以及将内锅2散发的热量朝向内锅2侧部反射,向内锅2聚集热量,从而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此外,保温圈21还具有可视效果,用户能够在取出内锅2后,透过保温圈21直接观察到发热丝22相关结构,有利于用户高效检查该处结构的情况,假设该处结构发生坏损,无需将整个煲体1拆开,即可快速确定,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反射件50可以采用高反射热能材料或光能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铝板、铜板、镀锌板、不锈钢板等材料制成。
反射件50可以构造为环形构件并套设于保温圈21的外侧面。反射件50的上端可以限位于上保温圈23的安装槽27内。反射件50也可以称为反射圈。可以将发热丝22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产生的热量和光都朝向内锅2反射,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反射件50直接套在保温圈21上,无需其他零件,装配效率高。参见图6,反射件50还可以设有开口51。发热丝22的接出端能够经由开口51延伸出。具体地,发热丝22的两个接出端被扎带31固定后,而后从开口51穿出。
在图1至图6所示的反射件50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反射件50构造为沿竖向延伸的直壁。进一步说,反射件50的竖向截面的形状呈直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沿竖向延伸”不仅仅局限于以与竖向平行的方式延伸,还包括以相对于竖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反射件50能够将发热丝22产生的热量和光沿径向朝向内锅2反射。反射件50与保温圈21之间接触面积大,可以使反射件50牢固可靠地套设在保温圈21上,反射件50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在图7和图8所示的反射件5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反射件50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凹形部53。具体地,反射件50包括直壁部52和凹形部53。直壁部52至少位于凹形部53的上方和下方。凹形部53能够沿周向延伸并与至少一根发热丝22位置对应。反射件50可以由薄板制成,反射件50在凹形部53处向外凸出,由此凹形部53为弧形。
以此实施方式,凹形部53的内表面能够将发热丝22产生的热量和光集中朝向内锅2的侧部反射,在内锅2侧部形成热量较高的聚集区域,可以集中加热内锅2侧部,加热效果好。
凹形部53在竖向上的尺寸L1可以大于或等于凹槽30在竖向上的尺寸L2。竖向上的尺寸比凹槽30大的凹形部53能够更好地将热量和光朝向内锅2的侧部聚集。
反射件50可以设置有一个凹形部53,凹形部53与全部的发热丝22位置对应。图示实施方式仅示出了一个发热丝22,其位置与一个凹形部53对应。对于未示出的至少两根发热丝22的实施方式,至少两根发热丝22的位置与该一个凹形部53对应。借助于一个凹形部53,全部的发热丝22产生的热量和光集中朝向内锅2的侧部反射,聚集区域内的热量更高,内锅2侧部集中加热的效果更好。
对于未示出的至少两根发热丝22的实施方式,反射件50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凹形部53,每一个凹形部53与一根发热丝22位置对应。该方案中,每一个发热丝22产生的热量和光可以被各自的凹形部53集中反射朝向内锅2的侧部反射,在内锅2侧部形成热量较高的两个以上聚集区域,集中对内锅2侧部不同位置进行加热。
相邻的凹形部53可以直接相连。可替代地,相邻的凹形部53可以通过直壁部52相连,也就是说直壁部52还可以设置在相邻的凹形部53之间。该方案中,具有凹形部53的反射件50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可选地,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反射件50还可以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形部,凸形部能够沿周向延伸。凸形部与凹形部53相连并形成波浪形。当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反射件5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形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
内锅;
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置于所述内锅的侧部,所述保温圈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
至少一根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保温圈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面,用于对所述内锅的侧部加热;以及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丝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构造为环形构件并套设于所述保温圈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构造为沿竖向延伸的直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凹形部,所述凹形部沿周向延伸并与所述至少一根发热丝位置对应,所述凹形部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圈的外侧面形成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发热丝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形部在竖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在竖向上的尺寸;并且/或者
所述反射件包括与所述凹形部相连的直壁部,所述直壁部至少位于所述凹形部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直壁部与所述保温圈的外侧面贴合,所述凹形部相对于所述直壁部径向向外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设置有一个所述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全部的所述发热丝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至少两根所述发热丝,至少两根所述发热丝沿竖向方向间隔地设置,所述反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凹形部,每一个所述凹形部与一根所述发热丝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凹形部直接相连或通过直壁部相连;或者
所述反射件还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形部,所述凸形部沿周向延伸,所述凸形部与所述凹形部相连并形成波浪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圈为单独构件;或者
所述保温圈为分体构件并包括上保温圈和下保温圈,所述上保温圈设置在所述下保温圈的上方并且连接至所述下保温圈,所述下保温圈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所述发热丝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下保温圈。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盖体;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53388.2U CN219920818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53388.2U CN219920818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20818U true CN219920818U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849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53388.2U Active CN219920818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20818U (zh) |
-
2023
- 2023-03-17 CN CN202320553388.2U patent/CN2199208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20818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940309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877976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024743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895343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24446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962593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024744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920815U (zh) |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24448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108471649A (zh) |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 |
CN220327311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92735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895342U (zh) |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92734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9940311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20069440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500850U (zh)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5077457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327312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602053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735105U (zh) |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1172324U (zh) | 光波炉及其炉头 | |
CN217510260U (zh) |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7875963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