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4097U - 一种终端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14097U CN219414097U CN202320273437.7U CN202320273437U CN219414097U CN 219414097 U CN219414097 U CN 219414097U CN 202320273437 U CN202320273437 U CN 202320273437U CN 219414097 U CN219414097 U CN 2194140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base
- terminal
- supporting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终端支架包括底座、支撑件和调节件。底座,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底座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和与连接面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支撑面设有支撑调节部,支撑调节部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支撑件,用于支撑与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支撑件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调节件,调节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支撑件,调节件的第二端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调节件的第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按压部用于释放调节件,以解除对支撑件的固定作用,使支撑件可贴合底座。由此一来,同时满足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和能够便利收折于底座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终端支架是指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辅助配件,终端支架能够支撑终端设备保持用户预设的角度,使用户能够便利地使用终端设备。终端支架的构成材料为常见的材料,例如塑料、金属等。终端支架支撑终端设备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安装于终端设备后展开用于支撑的部件以支撑终端设备,或直接将终端设备放置于终端支架上。其中,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不同使用场景对于终端支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终端支架使用时,需要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以便于用于使用终端设备。终端支架使用完毕时,需要终端支架能够便利地收折于底座,以使终端支架便于用户携带或收纳。
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满足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和能够便利收折于底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终端支架,旨在解决无法同时满足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和能够便利收折于底座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终端支架,用于支撑终端设备,包括,底座,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底座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和与连接面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支撑面设有支撑调节部,支撑调节部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支撑件,用于支撑与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支撑件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调节件,调节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支撑件,调节件的第二端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调节件的第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按压部用于释放调节件,以解除对支撑件的固定作用,使支撑件可贴合底座。
优选地,支撑调节部为齿状结构,调节件的第二端设置有与齿状结构匹配的抵接部,以使抵接部与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抵接。
优选地,支撑调节位设置为卡孔,调节件设置与卡孔适配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靠近调节件的第二端;第一卡接部用于将插入卡孔的调节件第二端卡接固定于卡孔内。
优选地,调节件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多个支撑调节位的至少一侧设有与限位凸部相适配的滑槽;限位凸部限位于滑槽内,以将调节件的第二端限位于底座。
优选地,滑槽的宽度大于限位凸部的厚度。
优选地,调节件的第一端与支撑件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两个弹臂分别抵接支撑件和调节件,以使调节件的第二端弹性抵接底座。
优选地,支撑件设置有收容部,收容部用于收容被释放的调节件,以使调节件被释放时可贴合底座。
优选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将收折状态下的支撑件固定于底座。
优选地,固定部为卡接扣,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支撑件卡接固定于底座。
优选地,固定部为磁铁,底座材质为金属或底座设置磁铁,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支撑件磁吸固定于底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终端支架包括底座、支撑件和调节件。底座,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底座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和与连接面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支撑面设有支撑调节部,支撑调节部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支撑件,用于支撑与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支撑件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调节件,调节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支撑件,调节件的第二端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调节件的第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按压部用于释放调节件,以解除对支撑件的固定作用,使支撑件可贴合底座。由此一来,同时满足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和能够便利收折于底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的一个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底座 | 220 | 收容部 |
110 | 连接面 | 300 | 调节件 |
120 | 支撑面 | 310 | 调节件第一端 |
121 | 支撑调节部 | 311 | 按压部 |
1211 | 支撑调节位 | 320 | 调节件第二端 |
122 | 滑槽 | 321 | 抵接部 |
200 | 支撑件 | 322 | 限位凸部 |
210 | 固定部 | 330 | 第一卡接部 |
211 | 卡接扣 | 400 | 扭簧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终端支架是指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辅助配件,终端支架能够支撑终端设备保持用户预设的角度,使用户能够便利地使用终端。其中,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不同使用场景对于终端支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现有技术中,终端支架使用完毕时,终端支架的支撑件200无法便利地收折于终端支架的底座100,并且,当终端支架收折后,终端支架因外力影响无法稳定地保持收折,而是终端支架的支撑件200相对终端支架的底座100翘起或松动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终端支架,解决无法同时满足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和能够便利收折于底座的需求的问题。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终端支架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终端支架收折状态的剖面图。
请参阅图1和图5,如图1和图5所示,底座100,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底座100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110和与连接面110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120,支撑面120设有支撑调节部121,支撑调节部121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1211;支撑件200,用于支撑与底座100连接的终端设备,支撑件200一端与底座100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调节件300,调节件3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件第一端310铰接于支撑件200,调节件第二端320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1211;调节件第一端310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311,按压部311用于释放调节件300,以解除对支撑件200的固定作用,使支撑件200可贴合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底座100,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底座100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110和与连接面110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120,支撑面120设有支撑调节部121,支撑调节部121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1211;支撑件200,用于支撑与底座100连接的终端设备,支撑件200一端与底座100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调节件300,调节件3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件第一端310铰接于支撑件200,调节件第二端320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1211;调节件第一端310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311,按压部311用于释放调节件300,以解除对支撑件200的固定作用,使支撑件200可贴合底座100。底座100设置连接面110,可以通过在连接面110上设置连接部件,以使连接面110与终端设备接触时,底座100与终端设备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同时,因为连接面110和支撑面120相对,因此在连接面110上设置连接部件不会影响支撑面120上部件的功能。支撑面120设置支撑调节部121,用户可以通过支撑调节部121,调节终端支架支撑的角度,以满足用户所需的支撑角度。终端支架设置有支撑件200,支撑件200与底座100铰接,因此,可以支撑终端设备与桌面形成不同的支撑角度。终端支架还设置有调节件300,调节件第一端310与支撑件200铰接,调节件第二端320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1211,由此一来,用户通过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即可实现调节终端支架支撑的角度。此外,调节件第一端310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311,用户通过按压按压部311,以释放调节件300并解除对支撑件200的固定作用,使得支撑件200可贴合底座100,从而实现支撑件200收折于底座100;由于只需要用户按压按压部311即可实现上述功能,便于用户在使用完终端支架后收折支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支架本身并非终端设备一部分,而是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辅助配件。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终端支架支撑的角度,是通过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实现的,因此,需要便于用户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同时,调节件第二端320与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需要调节件300相对底座100固定,以使终端支架支撑的角度保持不变。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二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
请参阅图1和图5,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调节部121为齿状结构,调节件第二端320设置有与齿状结构匹配的抵接部321,以使抵接部321与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1211抵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调节部121为齿状结构,调节件第二端320设置有与齿状结构匹配的抵接部321,以使抵接部321与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1211抵接。用户在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只需要将调节件第二端320的抵接部321沿齿部的表面滑动或脱离齿部,然后将调节件第二端320的抵接部321与所需支撑角度相对应的支撑调节位1211抵接,从而实现调节终端支架支撑的角度,整个过程便于用户操作,同时,通过抵接部321与支撑调节位1211抵接,能够使得调节件300相对底座100固定,保持终端支架支撑角度不变。
方式二。
可选地,支撑调节位1211设置为卡孔(图中未示出),调节件300设置与卡孔适配的第一卡接部330(图中未示出),第一卡接部330靠近调节件第二端320;第一卡接部330用于将插入卡孔的调节件第二端320卡接固定于卡孔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调节位1211设置为卡孔,调节件300设置与卡孔适配的第一卡接部330,第一卡接部330靠近调节件第二端320;第一卡接部330用于将插入卡孔的调节件第二端320卡接固定于卡孔内。用户在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只需要将调节件第二端320插入与所需支撑角度相对应的卡孔,从而实现调节终端支架支撑的角度,该操作方便、简洁。此外,第一卡接部330将插入卡孔的调节件第二端320固定于卡孔内,避免调节件300相对底座100偏移,保持支撑角度不变。
可选地,卡孔可以是通孔或者盲孔,第一卡接部330设置的位置能够卡接通孔或盲孔的孔口。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30和卡孔之间的卡接并非紧密卡接,而是卡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卡接部330,以便于按压按压部311时可以解除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为了使整个操作过程连贯,避免用户的误操作,需要把调节件第二端320限位于底座100。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图3是终端支架收折状态的正视图。
请参阅图1和图3,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件第二端320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322,多个支撑调节位1211的至少一侧设有与限位凸部322相适配的滑槽122;限位凸部322限位于滑槽122内,以将调节件第二端320限位于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调节件第二端320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322,多个支撑调节位1211的至少一侧设有与限位凸部322相适配的滑槽122;限位凸部322限位于滑槽122内,以将调节件第二端320限位于底座100。用户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由于限位凸部322限位于滑槽122内,调节件第二端320运动的动作幅度较小,以使整个操作过程连贯,同时,限位凸部322限位于滑槽122内使得调节件第二端320限位于底座100,以使用户无法将调节件第二端320与底座100分离,避免用户在调节时误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件300设置有限位凸部322,限位凸部322限位于滑槽122内,使得调节件第二端320限位于底座100的同时,也限定调节件第二端320仅能在滑槽122区域内运动。用户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需要调节件第二端320能够相对支撑调节位1211移动。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3,如图1和图3所示,滑槽122的宽度大于限位凸部322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滑槽122的宽度大于限位凸部322的厚度。限位凸部322与滑槽122边缘之间存在空间,因此,用户调节调节件第二端320与不同支撑调节位1211连接时,限位凸部322能够通过该空间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调节件第二端320能够相对支撑调节位121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调节完终端支架的支撑角度后,需要终端支架不受外力干扰,保持调整后的支撑角度不变。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为保证调节件第二端320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和支撑调解部稳定连接,本申请提出另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中,调节件第一端310与支撑件200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400;扭簧400的两个弹臂分别抵接支撑件200和调节件300,以使调节件第二端320弹性抵接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调节件第一端310与支撑件200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400;扭簧400的两个弹臂分别抵接支撑件200和调节件300,以使调节件第二端320弹性抵接底座100。通过在调节件第一端310与支撑件200铰接处设置扭簧400,扭簧400施加的力使得调节件第二端320稳固地抵接底座100,从而保持用户调节后的支撑角度,不受外力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按压按压部311时,释放调节件300并解除对支撑件200的固定作用,支撑件200随着用户按压按压部311而贴合底座100,但是若需要实现收折,则调节件300也需要随着用户按压按压部311而贴合底座100。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图4是终端支架收折状态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1和图4,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件200设置有收容部220,收容部220用于收容被释放的调节件300,以使调节件300被释放时可贴合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0设置有收容部220,收容部220用于收容被释放的调节件300,以使调节件300被释放时可贴合底座100。通过在支撑件200上设置收容部220,使得用户按压按压部311时,被释放的调节件300收容于收容部220,以使调节件300和支撑件200均随着用户的按压而贴合底座100,实现收折终端支架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支架处于收折状态时,需要将支撑件200固定于底座100,从而减少终端支架占用的空间,便于用户携带。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3,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件200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部210;固定部210用于将收折状态下的支撑件200固定于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0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部210;固定部210用于将收折状态下的支撑件200固定于底座100。在支撑件200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部210,设置的固定部210即可满足当终端支架处于收折状态时,将支撑件200固定于底座100的需求,使得收折状态下的终端支架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固定部210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二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方式一、固定部210为卡接扣211。方式二、固定部210为磁铁。
方式一、固定部210为卡接扣211。
请参阅图1和图3,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部210为卡接扣211,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支撑件200卡接固定于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10为卡接扣211,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支撑件200卡接固定于底座100。使用卡接扣211能够稳固地使收折于底座100的支撑件200固定于底座100,同时,卡接扣211容易实现且成本较低,利于生产。
方式二、固定部210为磁铁。
可选地,固定部210为磁铁(图中未示出),底座100材质为金属或底座100设置磁铁(图中未示出),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支撑件200磁吸固定于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10为磁铁,底座100材质为金属或底座100设置磁铁,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支撑件200磁吸固定于底座100。使用磁铁便于用户使收折于底座100的支撑件200固定于底座100,当用户按压按压部311将支撑件200贴合底座100的同时,磁铁与底座100设置的磁铁或与金属底座100磁吸连接,实现上述功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支架,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终端支架包括底座100、支撑件200和调节件300。底座100,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底座100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110和与连接面110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120,支撑面120设有支撑调节部121,支撑调节部121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1211;支撑件200,用于支撑与底座100连接的终端设备,支撑件200一端与底座100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调节件300,调节件3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件第一端310铰接于支撑件200,调节件第二端320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支撑调节位1211;调节件第一端310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311,按压部311用于释放调节件300,以解除对支撑件200的固定作用,使支撑件200可贴合底座100。由此一来,同时满足终端支架能够自由地选择支撑终端设备的角度和能够便利收折于底座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支架,用于支撑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于连接终端设备,所述底座具有与终端设备接触的连接面和与所述连接面相对且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有支撑调节部,所述支撑调节部具有多个支撑调节位;
支撑件,用于支撑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桌面抵接;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可活动的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调节位;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释放所述调节件,以解除对所述支撑件的固定作用,使所述支撑件可贴合所述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部为齿状结构,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齿状结构匹配的抵接部,以使所述抵接部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调节位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位设置为卡孔,所述调节件设置与所述卡孔适配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靠近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将插入所述卡孔的所述调节件第二端卡接固定于所述卡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多个所述支撑调节位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限位凸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以将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限位于所述底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凸部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弹臂分别抵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弹性抵接所述底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用于收容被释放的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调节件被释放时可贴合所述底座。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收折状态下的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底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卡接扣,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所述支撑件卡接固定于所述底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磁铁,所述底座材质为金属或所述底座设置磁铁,以使被解除固定作用的所述支撑件磁吸固定于所述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10004 | 2022-06-06 | ||
CN2022214100043 | 2022-06-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14097U true CN219414097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0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7343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9414097U (zh) | 2022-06-06 | 2023-02-17 | 一种终端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14097U (zh) |
-
2023
- 2023-02-17 CN CN202320273437.7U patent/CN21941409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18202B2 (en) | Support for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 |
US10992333B2 (en) | Smart phone holder | |
WO2020155028A1 (zh) | 夹持支架 | |
US20220228703A1 (en) | Object support structure | |
EP1913837A2 (en) | Book grip | |
US11178963B2 (en) | Book holder capable of holding books having various thicknesses | |
CN219414097U (zh) | 一种终端支架 | |
US20090072113A1 (en) | Support stand for structures that hold pag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US7597366B2 (en) | Clamp mechanism | |
CN209540372U (zh) | 一种旋转支架 | |
EP4382795A1 (en) | Object fixing structure | |
CN207460280U (zh) | 智能移动终端夹持装置 | |
KR101502732B1 (ko) | 액자용 지지대 | |
CN215173599U (zh) | 电子设备支架 | |
WO1997030610A1 (en) | Foldable bookstand | |
CN212178283U (zh) | 固定装置和扩展设备 | |
CN208285361U (zh) | 一种手机支撑装置 | |
US8284545B2 (en) | Electronic reader with paper clamping mechanism | |
CN214510094U (zh) | 一种便于操作的书夹机构及阅读架 | |
CN107463203B (zh) | 一种终端配件及终端组件 | |
CN217463901U (zh) | 行动装置支撑结构 | |
CN214959666U (zh) | 手机支撑架 | |
CN21943703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其电子设备保护壳 | |
TWI663075B (zh) | 板夾置放架及包括該板夾置放架之板夾 | |
CN222215779U (zh) | 手机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