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6728U - 冷柜 - Google Patents
冷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16728U CN219316728U CN202320148055.1U CN202320148055U CN219316728U CN 219316728 U CN219316728 U CN 219316728U CN 202320148055 U CN202320148055 U CN 202320148055U CN 219316728 U CN219316728 U CN 2193167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foot support
- door body
- support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57 he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冷柜,包括:箱体;门体,与所述箱体通过铰链结构相铰链,所述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板;底脚支撑,位于所述铰链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铰链板;底脚,位于所述底脚支撑的下方,并与所述底脚支撑螺纹连接。在底脚与铰链板之间设置底脚支撑,底脚支撑与底脚螺纹连接,以对冷柜进行正常的调平。底脚支撑支撑铰链板,底脚不与铰链板相连接,从而避免在铰链板上开设螺纹孔,因而既能够实现对铰链板的支撑,又不会降低铰链板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柜。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体积较大的冷柜,其门体也会较重,导致铰链板承受的门体压力较大,容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在铰链板下方设置底脚,通过底脚支撑铰链板。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底脚与铰链板螺纹连接,需要在铰链板上开设螺纹槽,会损坏铰链板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底脚与铰链板螺纹连接会损坏铰链板的强度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柜,包括:箱体;门体,与所述箱体通过铰链结构相铰链,所述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板;底脚支撑,位于所述铰链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铰链板;底脚,位于所述底脚支撑的下方,并与所述底脚支撑螺纹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冷柜,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底脚与铰链板之间设置底脚支撑,底脚支撑与底脚螺纹连接,以对冷柜进行正常的调平。底脚支撑支撑铰链板,底脚不与铰链板相连接,从而避免在铰链板上开设螺纹孔,因而既能够实现对铰链板的支撑,又不会降低铰链板的强度。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门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门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限位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限位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上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底脚支撑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底脚支撑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第一侧壁;111、第一包边;12、第二侧壁;121、第三包边;13、顶板;131、上梁;1311、第一折边;1312、第一翻边;1313、第二翻边;132、后板;1321、第二折边;1322、第三翻边;1323、第四翻边;1324、第五翻边;21、第一门体;211、第一凹槽;212、第一凸起;22、第二门体;221、第二凹槽;222、第二凸起;3、限位件;31、第一限位部;311、第一导向斜面;312、第二导向斜面;32、第二限位部;33、第三限位部;331、第一槽壁;332、第二槽壁;333、容纳槽;34、第一遮挡边;35、第二遮挡边;4、底脚;5、底脚支撑;51、第一支撑部;52、第二支撑部;53、减重槽;55、螺纹孔;56、第一螺钉孔;57、定位凸起;58、连接板;6、铰链板;7、底杠;71、定位槽;711、翻折边;72、第一滚轮;73、第二滚轮;74、第三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开门冷柜,包括箱体8和门体。箱体限定出制冷空间,门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第一门体21背离第二门体22的一侧与箱体相铰接,第二门体22背离第一门体21的一侧与箱体相铰接。
限位件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第一限位部31夹设在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之间的缝隙内,防止冷柜运输过程中,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发生碰撞。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31为弹性材质,例如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进一步对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发生碰撞导致的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变形。
本申请中冷柜在运输过程中在包装箱内的状态是立式冷柜正常使用状态,即冷柜箱体的长度方形沿上下方向。
第二限位部32位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的上方,并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的顶端相抵接。
以第一门体21为左门体,第二门体22为右门体为例,左门体的左侧与箱体相铰接,右门体的右侧与箱体相铰接。因此,左门体的左侧和右门体的右侧较牢固,运输过程中发生下垂的概率较小,左门体的右侧尤其是右侧顶端及右门体的左侧尤其是左侧顶端容易发生下垂,尤其是左门体和右门体较大较重的情况下。
因此,第二限位部32一部分位于第一门体21上方,并与第一门体21的顶端面相抵接,一部分位于第二门体22上方,并与第二门体22的顶端面相抵接。换言之,第二限位部32同时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相抵接,并位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的上方。
这样,在第一门体21发生下垂时,由于第二限位部32的存在,第二门体22能够对第一门体21具有牵制作用,防止第一门体21下垂;在第二门体22发生下垂时,由于第二限位部32的存在,第一门体21能够对第二门体22具有牵制作用,防止第二门体22下垂。
而且第二限位部32位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的上方,有效的缓解了左门体的右侧顶端和右门体的左侧顶端发生下垂的情况。
如图5所示,限位件3还包括第三限位部33,第三限位部33连接在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之间,第三限位部33高于第二限位部32。
该方案中,第三限位部33高于第二限位部32,使得第三限位部33与第二限位部3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第三限位部33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有效增强了限位件3的抗变形能力。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门体21的顶端面设有向上的第一凸起212,第二门体22的顶端面设有向上的第二凸起222,第三限位部33的底壁面设有容纳槽333,第一凸起212和第二凸起222位于容纳槽333内。
该方案中,第一凸起212和第二凸起222起到支撑第三限位部33的作用,增强第三限位部33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限位件3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可选地,容纳槽333上与第二限位部32相连接的槽壁(命名为第一槽壁331)呈倾斜状,以增强限位件3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可以理解,容纳槽333上与第二限位部32相连接的槽壁也可以为竖直槽壁。
可选地,容纳槽333上与第一限位部31相连接的槽壁(命名为第二槽壁332)呈竖直状,以简化限位件3的结构,降低限位件3的制造成本,可以理解,容纳槽333上与第一限位部31相连接的槽壁也可以为倾斜槽壁。
可选地,第一门体21朝向第二门体22的侧壁(例如左门体的右侧壁)的顶端设有第一凹槽211,第二门体22朝向第一门体21的侧壁(例如右门体的左侧壁)的顶端设有第二凹槽221,第二限位部32位于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内,并与第一凹槽211的槽底壁和第二凹槽221的槽底壁相抵接。
该方案中,第二限位部32的部分设于第一凹槽211内,并与第一凹槽211的槽底壁相抵接,第二限位部32的部分设于第二凹槽221内,并与第二凹槽221的槽底壁相抵接。
在保证第二限位部32的厚度的情况下,设置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容纳第二限位部32,可以避免第二限位部32凸出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的顶端面,从而可以使冷柜与外包装箱更好地配合。
可选地,第二限位部32的顶端面不凸出第一凹槽211的顶端面及第二凹槽221的顶端面。
可选地,第一凸起212设于第一凹槽211的槽底壁且与第一门体21的前端面平齐,第二凸起222设于第二凹槽221的槽底壁且与第二门体22的前端面平齐。
该方案中,第一凸起212和第二凸起222分别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的前端面平齐,使得第二槽壁332成竖直状,以简化第一限位部31和第三限位部33的连接处的结构,从而简化限位件3的结构。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限位件3还包括第一遮挡边34和第二遮挡边35。
第一遮挡边34设于第一限位部31朝向第一门体21的一侧,并位于第一门体21的前端;第二遮挡边35设于第一限位部31朝向第二门体22的一侧,并位于第二门体22的前端。
该方案中,设置第一遮挡边34和第二遮挡边35能够增强第一限位部31和第三限位部33的连接强度,还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第一门体21向前移动及第二门体22向前移动。
可选地,第一遮挡边34和第二遮挡边35呈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增强第一遮挡边34和第二遮挡边35的强度。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3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导向斜面311,沿自上而下的方向,第一导向斜面311朝向第一限位部31的内侧倾斜。
和/或,第一限位部31朝向冷柜的箱体的端面(即第一限位部31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导向斜面312,沿从第一门体21到箱体的方向(即沿从前向后的方向),第二导向斜面312朝向第一限位部31的内侧倾斜。
该方案中,第一导向斜面311和第二导向斜面312的设置,方便限位件3从上往下、由前向后插入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之间。
可选地,第一门体21与第二门体22之间的缝隙与第一限位部31过盈配合,以增强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之间的缝隙与第一限位部31的配合牢固性,一方面防止第一限位部31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之间的缝隙脱出,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防止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下垂。
和/或,限位件3为弹性件且为一体式结构,以增强限位件3的强度,降低限位件3的成型成本。
可选地,对开门冷柜还包括外壳1,外壳罩设在箱体的外侧。
如图6至图9所示,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例如左侧壁)、第二侧壁12(例如右侧壁)和连接在第一侧壁11的顶端和第二侧壁12的顶端的顶板13,顶板13包括上梁131和位于上梁131后侧并与上梁131连接的后板132。
该方案中,将顶板13拆分成上梁131和后板132,上梁131和后板132相连接,提高了顶板13的强度。
上梁131的后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折边1311,后板132的前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折边1321,第一折边1311和第二折边1321相连接,实现上梁131与后板132的连接。
第一折边1311和第二折边132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卡接等多种形式。
第一折边1311和第二折边1321的设置,一方面分别增强上梁131和后板132的强度,另一方面从外观上看不到上梁131和后板132的连接,不影响外壳的美观。
可选地,第一侧壁11的顶端设有第一包边111,例如第一侧壁11的顶端朝向顶板13延伸形成第一包边111,第一包边111包裹在顶板13的上方。
该方案中,第一包边111能够遮挡第一侧壁11与顶板13之间的缝隙,还能够增强第一侧壁11与顶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包边111包裹在上梁131的上方并包裹在后板132的上方,且第一包边111与上梁131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接,第一包边111与后板132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接。
上梁131朝向第一侧壁11的端面设有第一翻边1312,第一翻边1312位于第一侧壁11的内侧,以消除上梁131与第一侧壁11之间的缝隙。
后板132朝向第一侧壁11的端面设有第三翻边1322,第三翻边1322位于第一侧壁11的内侧,以消除后板132与第一侧壁11之间的缝隙。
或者,顶板13设有第二包边,例如顶板13朝向第一侧壁11的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包边,第二包边包裹在第一侧壁11的外侧。
该方案中,第二包边能够遮挡第一侧壁11与顶板13之间的缝隙,还能够增强第一侧壁11与顶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包边包裹在第一侧壁11的外侧,且第一包边111与第一侧壁11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接。
可选地,第二侧壁12的顶端设有第三包边121,第三包边121包裹在顶板13的上方。
该方案中,第三包边121能够遮挡第二侧壁12与顶板13之间的缝隙,还能够增强第二侧壁12与顶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三包边121包裹在上梁131的上方并包裹在后板132的上方,且第三包边121与上梁131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接,第三包边121与后板132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接。
上梁131朝向第二侧壁12的端面设有第二翻边1313,第二翻边1313位于第二侧壁12的内侧,以消除上梁131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缝隙。
后板132朝向第二侧壁12的端面设有第四翻边1323,第四翻边1323位于第二侧壁12的内侧,以消除后板132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缝隙。
或者,顶板13设有第四包边,第四包边包裹在第二侧壁12的外侧。
该方案中,第四包边能够遮挡第二侧壁12与顶板13之间的缝隙,还能够增强第二侧壁12与顶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第四包边包裹在第二侧壁12的外侧,且第四包边与第二侧壁12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接。
可选地,外壳还包括后侧壁,后侧壁连接在第一侧壁11的后端面和第二侧壁12的后端面之间,后板132朝向后侧壁的端面设有第五翻边1324,第五翻边1324位于后侧壁的内侧,以消除后板132与后侧壁之间的缝隙。
如图10至图15所示,门体与箱体通过铰链结构相铰链,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板6,铰链板6位于门体的下方。
铰链板6固定在箱体上,铰链板6上设有铰链轴和铰链孔中的一个,门体上设有铰链轴和铰链孔中的另一个,铰链轴位于铰链孔内并相对于铰链孔转动,以实现门体相对于箱体的运动,实现冷柜开关门。
底脚支撑5位于铰链板6的下方用于支撑铰链板6;底脚4位于底脚支撑5的下方,并与底脚支撑5螺纹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底脚支撑5设有螺纹孔55,底脚4插入螺纹孔55内,且底脚4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孔55的内螺纹配合,实现底脚4与底脚支撑5下端部的螺纹连接。旋转底脚4,可以实现对冷柜的调平。
底脚支撑5的上端部支撑铰链板6,以增强铰链板6的强度,避免门体的重力将铰链板6压变形。
而且将底脚4和底脚支撑5设于铰链板6处,能够防止冷柜前倾。
可选地,冷柜还包括底杠7,底杠7支撑在箱体的下方,底脚支撑5设有第一定位部,铰链板6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以限制底脚支撑5相对于底杠7的位置。
该方案中,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实现底脚支撑5相对于底杠7的限位,实现对底脚支撑5位置的固定,避免底脚支撑5相对于铰链板6发生移动。
可选地,底脚支撑5与底杠7相抵接。
该方案中,底脚支撑5与底杠7相抵接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底脚支撑5的限位,而且简单方便、成本低。
底脚支撑5位于底杠7的前侧。底脚支撑5的后表面与底杠7的前表面相抵接。
关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具体形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底脚支撑5朝向底杠7延伸的定位凸起57,第二定位部包括底杠7设有的定位槽71,定位凸起57与定位槽71相适配,定位凸起57位于定位槽内并至少部分与定位槽相抵接。
该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底脚支撑5朝后延伸形成的定位凸起57,第二定位部包括底杠7的前表面设有的定位槽。
如图15所示,底杠7向后弯折形成翻折边711,翻折边711构成定位槽的上槽壁,定位凸起57插入定位槽内,且定位凸起57的上表面与翻折边711相抵接。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底脚支撑5朝向底杠7的表面设有的定位槽,第二定位部包括底杠7设有的定位凸起57,定位凸起57与定位槽相适配,定位凸起57位于定位槽内并至少部分与定位槽相抵接。
该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底脚支撑5的后表面设有的定位槽,第二定位部包括底杠7向前凸出形成的定位凸起57。
可选地,冷柜还包括第一滚轮72、第二滚轮73和第三滚轮74,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分别设于底杠7长度方向相对的端部,第三滚轮74设于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之间。
该方案中,第三滚轮7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滚轮74沿底杠7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均位于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之间。
对于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冷柜,只在冷柜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无法实现对冷柜良好的支撑,因此,设置第三滚轮74以增强对冷柜的支撑效果。在需要挪动冷柜时,推动冷柜,第一滚轮72、第二滚轮73和第三滚轮74转动,以实现冷柜的运动。
如图14所示,底杠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从前向后的方向依次设置。每一底杠7沿从第一门体21到第二门体22的方向(冷柜的宽度方向)延伸上设有一个第一滚轮72、一个第二滚轮73,两个第三滚轮74,两个第三滚轮74均位于同一底杠7上的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之间,且相比于位于同一底杠7上的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第三滚轮74更靠近冷柜的底壁面的中部。这样冷柜为长方体时,冷柜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第一滚轮72、第二滚轮73、第一滚轮72和第二滚轮73。
可选地,底脚支撑5设有第三定位部,铰链板6设有第四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相配合,以限位底脚支撑5与铰链板6的相对位置。
该方案中,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相配合,以实现底脚支撑5与铰链板6之间的限位,避免底脚支撑5相对于铰链板6发生运动。
可选地,第三定位部为第一螺钉孔56,第四定位部为与第三定位部相适配的第二螺钉孔,螺钉穿过第一螺钉孔56和第二螺钉孔实现底脚支撑5与铰链板6的连接。
第一螺钉孔56和第二螺钉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配合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实现对底脚支撑5的三点限位,底脚支撑5稳定性高。
可以理解,第三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也可以为卡接。
可选地,底脚支撑5包括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
第二支撑部52与第一支撑部51相连接并位于第一支撑部51的下方,第一支撑部5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支撑部52的横截面积。
该方案中,沿自上而下的方向,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依次设置。第一支撑部5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支撑部52的横截面积。一方面第二支撑部52的横截面积较大,可以实现底脚支撑5结构的稳定,避免使用过程中底脚支撑5发生偏移;另一方面第一支撑部51的横截面积较小,可以减少底脚支撑5的材料用量,降低底脚支撑5的成本。
可选地,沿自上而下的方向,第二支撑部52的横截面积增大,以进一步增强底脚支撑5的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底脚支撑5发生偏移。
可选地,底脚支撑5设有减重槽53。
该方案中,设置减重槽53可以减少底脚支撑5的材料用量,降低底脚支撑5的成本。
减重槽53沿自上而下的方向贯穿底脚支撑5,以进一步减少底脚支撑5材料的用量。
可以理解,底脚支撑5也可以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减重槽53。
可选地,冷柜还包括盖板,盖板盖设在减重槽53的前端。
该方案中,减重槽53设于底脚支撑5的前表面。盖板盖设在减重槽53的前端,实现对减重槽53的遮盖,使得减重槽53不影响冷柜的美观。
盖板为冷柜的现有结构,减重槽53设置在冷柜的前端并与盖板相对应,从可以利用现有的盖板实现对减重槽53的遮挡,使得冷柜不会因为盖板的存在而影响美观。
可选地,底脚支撑5还包括连接板58,连接板58设于减重槽53内,并位于第二支撑部52的下端。螺纹孔55设于连接板58。
如图10所示,门体包括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冷柜为对开门冷柜。铰链板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相配合,换言之,第一门体21通过一铰链板6与箱体铰接,第二门体22通过另一铰链板6与箱体铰接。
底脚4和底脚支撑5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相配合。与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配合的底脚支撑5结构相同,从而可以实现通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门体,与所述箱体通过铰链结构相铰链,所述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板;
底脚支撑,位于所述铰链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铰链板;
底脚,位于所述底脚支撑的下方,并与所述底脚支撑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杠,支撑在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底脚支撑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铰链板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底脚支撑相对于所述底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脚支撑与所述底杠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所述底脚支撑朝向所述底杠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所述底杠设有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至少部分与所述定位槽相抵接;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所述底脚支撑朝向所述底杠的表面设有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所述底杠设有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至少部分与所述定位槽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于所述底杠长度方向相对的端部,所述第三滚轮设于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脚支撑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铰链板设有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相配合,以限位所述底脚支撑与所述铰链板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支撑包括:
第一支撑部;
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横截面积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脚支撑设有减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设于所述底脚支撑的前表面,所述冷柜还包括:
盖板,盖设在所述减重槽的前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48055.1U CN219316728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冷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48055.1U CN219316728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冷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16728U true CN219316728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2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48055.1U Active CN219316728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冷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16728U (zh) |
-
2023
- 2023-01-19 CN CN202320148055.1U patent/CN2193167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167757A1 (en) | Multi-joint link hinge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US9115928B2 (en) | Home appliance comprising a transfer element between a body and a door thereof | |
KR101558129B1 (ko) | 미닫이용 도어프레임 | |
US20060143860A1 (en) | Refrigerator | |
CN108253711A (zh) | 冰箱 | |
AU2011354119B2 (en) | Built-in electrical household applianc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assembly and built-in furniture unit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 |
CN104697285B (zh) | 伸缩瓶座 | |
CN108302856A (zh) | 冰箱 | |
CN104329878B (zh) | 一种双向开关门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 |
AU2017276348A1 (en) | Easy-to-fold and easy-to-assemble box and pet house using the box | |
CN108278841A (zh) | 冰箱 | |
CN219316728U (zh) | 冷柜 | |
CN219318790U (zh) | 对开门冷柜 | |
US20240068285A1 (en) | Integrated hinge structure for plastic boards | |
KR101232512B1 (ko) | 미닫이 도어의 개폐장치 | |
CN108286861A (zh) | 冰箱 | |
CN105571258A (zh) | 用于冰箱的搁物架及冰箱 | |
ITMI20090071A1 (it) | Cerniera perfezionata per un elettrodomestico da incasso | |
KR101017074B1 (ko) | 파티션용 슬라이딩 연결장치 | |
CN108204180A (zh) | 嵌入式铰链装置 | |
CN212645057U (zh) | 一种冰箱 | |
CN220017892U (zh) | 用于冷柜的箱壳、冷柜 | |
KR20110119465A (ko) | 가구용 경첩 | |
CN202266134U (zh) | 箱门铰链的安装结构 | |
WO2021017395A1 (zh) | 一种冷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