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5535U - 后轮罩总成 - Google Patents
后轮罩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95535U CN219295535U CN202320350423.0U CN202320350423U CN219295535U CN 219295535 U CN219295535 U CN 219295535U CN 202320350423 U CN202320350423 U CN 202320350423U CN 219295535 U CN219295535 U CN 2192955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wheel
- wheel cover
- section
- inner plate
- cover in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轮罩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的接合面垂直于横向,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沿后轮罩外板的外轮廓向前延伸形成门槛梁加强段,所述门槛梁加强段贴合于后轮罩外板的后侧顶面与后轮罩外板形成固定,所述门槛梁加强段具有沿横向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门槛梁加强段翻边,能够使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轮罩总成。
背景技术
在现有乘用车中,后轮罩部位是车身重量的组成部分,连接车架、侧围及后地板;既是后减震器的安装部位又是后排安全带安装位置。后轮罩区域的刚/强度直接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及乘员舒适性;现有车型后轮罩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内/外板搭接处相对薄弱无法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导致车身刚/强度差,影响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舒适性不能够得到满足。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后轮罩总成,能够使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后轮罩总成,能够使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后轮罩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的接合面垂直于横向,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沿后轮罩外板的外轮廓向后延伸形成门槛梁加强段,所述门槛梁加强段贴合于后轮罩外板的后侧顶面与后轮罩外板形成固定,所述门槛梁加强段具有沿横向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门槛梁加强段翻边。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内板包括后轮罩内板上段、后轮罩内板下段和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通过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在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位于后轮罩内板下段内侧。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具有与后轮罩内板下段连接的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所述后轮罩内板下段具有与后轮罩内板上段连接的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和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相适配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跨过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接合的边沿将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与后轮罩内板上段之间具有上加强腔室。
进一步,还包括将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连接的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位于后轮罩内板上段外侧。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将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的横向中部覆盖,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将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的横向中部覆盖。
进一步,所述后轮罩外板包括后轮罩外板前段和后轮罩外板后段,所述后轮罩外板前段和后轮罩外板后段在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门槛梁加强段的末端位于后轮罩外板前段和后轮罩外板后段连接处的后侧。
进一步,还包括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所述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连接于后轮罩内板下段的前侧下方,所述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还连接于后轮罩外板前段。
进一步,门槛梁加强板后段的横断面呈“U”形,所述后轮罩外板后段具有形成对“U”形敞口封闭的后轮罩外板后段功能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后轮罩总成,通过将门槛梁加强板后段与构成后轮罩主体的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使得为后轮罩提供了沿纵向与门槛梁连接的传力通道,并且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沿后轮罩外板的外轮廓向后延伸形成门槛梁加强段,所述门槛梁加强段贴合于后轮罩外板的后侧顶面与后轮罩外板形成固定,使得该结构的强度以及后轮罩总成的结构强度均得到提升,并且所述门槛梁加强段具有沿横向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门槛梁加强段翻边,该门槛梁加强段翻边与后轮罩内板的翻边以及后轮罩外板的翻边形成固定,并且门槛梁加强段与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了传力腔室,该传力腔室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并具备减振吸振的能力,使得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横向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后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的纵向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后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的高度方向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后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的内即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后后轮罩总成靠近与之适配车轮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的外与内方向相反,所述的前即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后沿纵向靠近车辆纵向中部的方向,所述的后在纵向与前方向相反,所述的上、下对应高度方向的顶、底,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后轮罩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门槛梁加强板后段7,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的接合面垂直于横向,位于后轮罩总成顶部的车辆钣金件、梁等构件对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的接合面的压迫变形,提升后轮罩总成在车辆上装配后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后轮罩总成受外力作用下抵抗形变的能力,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后段7沿后轮罩外板的外轮廓向后延伸形成门槛梁加强段71,所述门槛梁加强段71贴合于后轮罩外板的后侧顶面与后轮罩外板形成固定,不仅满足了后轮罩总成与门槛梁的紧固连接,还形成一条后轮罩总成与门槛梁相互作用的传力途径,能够使后轮罩总成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所述门槛梁加强段71具有沿横向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门槛梁加强段翻边,进一步满足后轮罩总成的结构稳定性。本方案将门槛梁加强板后段7与构成后轮罩主体的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使得为后轮罩提供了沿纵向与门槛梁连接的传力通道,并且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后段7沿后轮罩外板的外轮廓向后延伸形成门槛梁加强段71,所述门槛梁加强段71贴合于后轮罩外板的后侧顶面与后轮罩外板形成固定,使得该结构的强度得到提升,并且所述门槛梁加强段71具有沿横向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门槛梁加强段翻边,该门槛梁加强段翻边与后轮罩内板的翻边以及后轮罩外板的翻边形成固定,并且门槛梁加强段71和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了传力腔室,该传力腔室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并具备减振吸振的能力,使得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所述门槛梁加强段翻边呈锯齿状,进一步提高其与后轮罩内板以及后轮罩外板的连接强度,降低门槛梁加强段71连接处发生的开裂,进一步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罩内板包括后轮罩内板上段1、后轮罩内板下段2和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1和后轮罩内板下段2通过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在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位于后轮罩内板下段2内侧。本方案将后轮罩内板拆分,使得单个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以及选用材料能做出调整,区别于现有冲压形成的一体式后轮罩内板,能够在形成支撑以及具备传力功能的部分提供良好的刚/强度,并且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的布置也同样提供了一条向上延伸至D柱的传力途径,使得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1具有与后轮罩内板下段2连接的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所述后轮罩内板下段2具有与后轮罩内板上段1连接的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和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相适配的连接。如图所示,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和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的结合位置呈“L”形,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在后轮罩内板上段1的折弯处向内凹陷,以使得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与后轮罩内板上段1之间形成上加强腔室,满足后轮罩内板结构强度的需求,使得本方案向上的传力途径更为的稳定,同时该处加强腔室的底部用于装配车辆悬挂系统,提升车辆布局的紧凑性,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轮罩的行车振动,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跨过后轮罩内板上段1和后轮罩内板下段2接合的边沿将后轮罩内板上段1和后轮罩内板下段2连接,该跨过即为图示中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在后轮罩内板的内侧贴合,并且在高度方向上由下至上延伸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该跨过连接处的形式,满足了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门槛梁加强板后段7形成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具备沿高度方向向上的传力途径,使得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将后轮罩内板上段1和后轮罩内板下段2连接的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位于后轮罩内板上段1外侧;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将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的横向中部覆盖,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将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的横向中部覆盖。也即图中所示的,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在后轮罩内板的外侧贴合,且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为由上至下延伸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结构,为进一步提高由车轮罩传递至车身D柱的传力可靠性,对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的布置处进行了结构补强,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具有由外向内凹陷的内加强筋,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具有由内向外凹陷的外加强筋,内加强筋和外加强筋的布置,能够进一步满足钣金覆盖件结构强度的需求,同时在后轮罩内板上装配后也能提升后轮罩总成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3和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4在横向上相对布置的构型,进一步加固了后轮罩总成与车身D柱相互作用的传力途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罩外板包括后轮罩外板前段5和后轮罩外板后段6,所述后轮罩外板前段5和后轮罩外板后段6在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门槛梁加强段71的末端位于后轮罩外板前段5和后轮罩外板后段6连接处的后侧。如图所示的,后轮罩外板也由两块板材拼接形成,但是后轮罩外板拼接处的拼接方向和后轮罩内板拼接处的拼接方向近似垂直,进一步降低由多块板材拼接形成强度减弱的情况发生,门槛梁加强段71对后轮罩外板前段5和后轮罩外板后段6的连接使得后轮罩外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得到满足,同时也使得后轮罩总成与门槛梁之间形成了传力途径,使得后轮罩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8,所述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8连接于后轮罩内板下段2的前侧下方,所述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8还连接于后轮罩外板前段5,进一步提升后轮罩总成的结构强度;门槛梁加强板后段7的横断面呈“U”形,所述后轮罩外板后段6具有形成对“U”形敞口封闭的后轮罩外板后段功能盖板,所述后轮罩外板后段功能盖板由后轮罩外板后段6的翻边沿纵向向下斜向前延伸形成,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8以及后轮罩外板后段功能盖板的布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由后轮罩总成与门槛梁传力途径的结构强度,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的接合面垂直于横向,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后段沿后轮罩外板的外轮廓向后延伸形成门槛梁加强段,所述门槛梁加强段贴合于后轮罩外板的后侧顶面与后轮罩外板形成固定,所述门槛梁加强段具有沿横向将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连接的门槛梁加强段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包括后轮罩内板上段、后轮罩内板下段和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通过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在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位于后轮罩内板下段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具有与后轮罩内板下段连接的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所述后轮罩内板下段具有与后轮罩内板上段连接的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段前边沿和后轮罩内板下段后边沿相适配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跨过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接合的边沿将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与后轮罩内板上段之间具有上加强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后轮罩内板上段和后轮罩内板下段连接的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位于后轮罩内板上段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将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的横向中部覆盖,所述后轮罩内板内侧加强件将后轮罩内板外侧加强件的横向中部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外板包括后轮罩外板前段和后轮罩外板后段,所述后轮罩外板前段和后轮罩外板后段在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门槛梁加强段的末端位于后轮罩外板前段和后轮罩外板后段连接处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所述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连接于后轮罩内板下段的前侧下方,所述后轮罩内板前连接板还连接于后轮罩外板前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门槛梁加强板后段的横断面呈“U”形,所述后轮罩外板后段具有形成对“U”形敞口封闭的后轮罩外板后段功能盖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0423.0U CN219295535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后轮罩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0423.0U CN219295535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后轮罩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95535U true CN219295535U (zh) | 2023-07-04 |
Family
ID=8698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50423.0U Active CN219295535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后轮罩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95535U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50423.0U patent/CN2192955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66491C (zh) | 车架构件的冲击能吸收结构及其方法 | |
JPH0750301Y2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WO2011024552A1 (ja) | 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 |
CN110341805B (zh) | 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 | |
US4789198A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1278216A (zh) | 整体式车门内加强件 | |
CN102233903A (zh) | 车身增强结构 | |
JP2019151287A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 | |
CN210364065U (zh) | 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 | |
CN112896323B (zh) |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 |
CN111017034B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214875145U (zh) | 汽车后侧围总成 | |
CN219295535U (zh) | 后轮罩总成 | |
CN221138321U (zh) |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 |
JPH08133131A (ja) | 車両用フロアの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 |
CN212243575U (zh) |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 |
CN220721197U (zh) | 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 |
JP2003095141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CN219382610U (zh) | 车辆后车身总成 | |
CN221541735U (zh) | 车架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 | |
CN218986772U (zh) |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5474288U (zh) | 汽车顶盖及具有该汽车顶盖的飞行汽车 | |
JP7443979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CN219565249U (zh) | 后侧围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
JPH1134916A (ja) | 車体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