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0754U -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80754U CN219280754U CN202320354448.8U CN202320354448U CN219280754U CN 219280754 U CN219280754 U CN 219280754U CN 202320354448 U CN202320354448 U CN 202320354448U CN 219280754 U CN219280754 U CN 2192807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wall
- reinforcing
- anchor
- system sui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包括横梁、竖梁和锚索,所述横梁沿水平方向嵌设于锚固桩,所述横梁的一侧抵靠于挡土板;所述竖梁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横梁背离所述挡土板的一侧;以及,所述锚索的一端与所述竖梁连接,所述锚索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坡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梁抵靠于产生裂缝或变形的挡土板,并利用竖梁和锚索,将横梁和产生裂缝或变形的挡土板一同张拉紧固于坡体,对发生病害的桩板墙进行加固,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节约工程投资,不仅减少了桩基受力,避免桩基进一步变形恶化,而且对挡土板最不利的受力位置进行了加固,避免挡土板进一步开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支挡工程措施,主要由矩形桩、挡土板和墙厚反滤层构成,已被广泛用于建筑、铁路、公路和市政的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加固中。
但是,部分桩板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雨水侵蚀、地质条件变化等自然因素和早期施工的人为因素等影响,而出现了桩体变形较大和挡土板开裂等病害,导致桩板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为了保护桩板墙上方建筑、铁路、公路市政等主体工程的正常使用和运营,或者为了避免桩板墙进一步变形而出现垮塌的风险,往往需要进行处理,工程上多采用拆除重建的方法。
实际上,虽然桩板墙发了较大的变形和挡土墙开裂,但由于桩板墙本身刚度大容许变形能力强,并没有完全倒塌或破坏,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从经济性和使用功能来说,均应考虑其承载能力。
因此,将发生了较大变形的桩板墙和开裂的挡土墙即并没有完全倒塌或破坏,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的桩板墙和挡土墙拆除重建,往往会影响既有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且重建的投资大,施工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发生了较大变形的桩板墙和开裂的挡土墙即并没有完全倒塌或破坏,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的桩板墙和挡土墙拆除重建,往往会影响既有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且重建的投资大,施工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所述桩板墙为既有桩板墙,所述桩板墙包括多个锚固桩和多个挡土板,各所述锚固桩的一侧均抵靠于坡体,所述挡土板设置于所述锚固桩的一侧,所述挡土板的板身开裂形成有裂缝;
所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沿水平方向嵌设于多个所述锚固桩中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之间,所述横梁的一侧抵靠于所述挡土板;
竖梁,所述竖梁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横梁背离所述挡土板的一侧;以及,
锚索,所述锚索的一端与所述竖梁连接,所述锚索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坡体内。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横梁包括第一钢筋笼和第一混凝土体,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一端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中的一个所述锚固桩,所述第一钢筋笼的另一端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中的另一个所述锚固桩,所述第一混凝土体包覆于所述第一钢筋笼。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竖梁包括第二钢筋笼和第二混凝土体,所述第二钢筋笼沿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钢筋笼,所述第二混凝土体包覆于所述第二钢筋笼。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锚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筋笼连接,所述锚索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坡体内。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第一混凝土体和所述第二混凝土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横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竖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竖梁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竖梁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中一个所述锚固桩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竖梁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中另一个所述锚固桩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挡土板设置于所述锚固桩朝向所述坡体的一侧。
可选地,上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中,所述挡土板设置于所述锚固桩背离所述坡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通过横梁抵靠于产生裂缝或变形的挡土板,并利用竖梁和锚索,将横梁和产生裂缝或变形的挡土板一同张拉紧固于坡体,对发生病害的桩板墙进行加固,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不用对产生病害的桩板墙进行拆除重建,提高经济性、节约工程投资,提高了对产生病害的桩板墙的施工效率,且避免出现因拆除既有桩板墙导致既有工程运营受较大影响的情况,不仅减少了桩基受力,避免桩基进一步变形恶化,而且对挡土板最不利的受力位置进行了加固,避免挡土板进一步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桩板墙的侧视结构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组件”、“件”、“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桩板墙的侧视结构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桩板墙为既有桩板墙,桩板墙包括多个锚固桩100和多个挡土板200,各锚固桩100的一侧均抵靠于坡体300,挡土板200设置于锚固桩100的一侧,挡土板200的板身开裂形成有裂缝400;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包括横梁500、竖梁600和锚索700,横梁500沿水平方向嵌设于多个锚固桩100中相邻两个锚固桩100之间,横梁500的一侧抵靠于挡土板200;竖梁600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横梁500背离挡土板200的一侧;以及,锚索700的一端与竖梁600连接,锚索700的另一端锚固于坡体300内。
在产生裂缝400的挡土板200所对应的两个相邻的锚固桩100上钻孔,形成植筋孔,利用植筋孔,将横梁5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相邻的锚固桩100上,再将竖梁600连接于横梁500在水平方向的中间位置,通过锚索700将竖梁600锚固于坡体300后,使挡土板200与桩通过竖梁600、横梁500连成整体,整体受力好,安全度高,对于横向开裂产生裂缝400或者变形过大的挡土板200,采用横梁500进行补强,避免进一步开裂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既有桩板墙是指已经建设完成的桩板墙,图3中的上下方向为竖直方向,以垂直于图3的视线方向为水平方向,锚固桩100的底部设置于地面线800以下,锚固桩100的顶端倾斜形成有边坡线900,边坡线900的下方为坡体30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横梁500抵靠于产生裂缝400或变形的挡土板200,并利用竖梁600和锚索700,将横梁500和产生裂缝400或变形的挡土板200一同张拉紧固于坡体300,对发生病害的桩板墙进行加固,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不用对产生病害的桩板墙进行拆除重建,提高经济性、节约工程投资,提高了对产生病害的桩板墙的施工效率,且避免出现因拆除既有桩板墙导致既有工程运营受较大影响的情况,不仅减少了桩基受力,避免桩基进一步变形恶化,而且对挡土板200最不利的受力位置进行了加固,避免挡土板200进一步开裂。
在一实施例中,横梁500包括第一钢筋笼和第一混凝土体,第一钢筋笼的一端嵌设于相邻两个锚固桩100中的一个锚固桩100,第一钢筋笼的另一端嵌设于相邻两个锚固桩100中的另一个锚固桩100,第一混凝土体包覆于第一钢筋笼。
在相邻两个锚固桩100上形成植筋孔后,利用植筋孔进行植筋,以将第一钢筋笼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锚固桩100连接,以提高横梁500自身的负载能力,提高对挡土板200的加固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竖梁600包括第二钢筋笼和第二混凝土体,第二钢筋笼沿竖向连接于第一钢筋笼,第二混凝土体包覆于第二钢筋笼。
在安装好第一钢筋笼后,在第一钢筋笼上沿竖向连接第二钢筋笼,以使横梁500与竖梁600连接并交叉,将横梁500和竖梁600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提高对挡土板200的加固效果,以提高对边坡坡体300的防护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竖梁600和横梁500的负载能力,锚索700的一端与第二钢筋笼连接,锚索700的另一端锚固于坡体300内。
在一实施例中,为使横梁500与竖梁600形成一体结构,且使横梁500与竖梁600的连接处具有负载能力,避免横梁500和竖梁600在受力时而分离破坏,第一混凝土体和第二混凝土体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为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挡土板200的负载能力,横梁5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横梁50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横梁500和竖梁600的负载能力,以提高挡土板200的负载能力,竖梁6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竖梁60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竖梁600与相邻两个锚固桩100中一个锚固桩100之间的间距等于竖梁600与相邻两个锚固桩100中另一个锚固桩100之间的间距。
当仅设置一根竖梁600时,为保证竖梁600和横梁500被锚索700张拉紧固的结构强度,提高挡土板200的负载能力,竖梁600设置于横梁500在水平方向的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挡土板200设置于锚固桩100朝向坡体300的一侧。
当挡土板200为桩后挡板时,横梁500与竖梁600通过锚索700的张拉,将挡土板200抵靠于坡体300,横梁500与竖梁600设置于挡土板200背离坡体300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挡土板200设置于锚固桩100背离坡体300的一侧。
当挡土板200为桩前挡板时,横梁500与竖梁600通过锚索700的张拉,将挡土板200抵靠于锚固桩100,横梁500与竖梁600设置于挡土墙背离锚固桩100的一侧。
需要说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墙为既有桩板墙,所述桩板墙包括多个锚固桩(100)和多个挡土板(200),各所述锚固桩(100)的一侧均抵靠于坡体(300),所述挡土板(200)设置于所述锚固桩(100)的一侧,所述挡土板(200)的板身开裂形成有裂缝(400);
所述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包括:
横梁(500),所述横梁(500)沿水平方向嵌设于多个所述锚固桩(100)中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100)之间,所述横梁(500)的一侧抵靠于所述挡土板(200);
竖梁(600),所述竖梁(600)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横梁(500)背离所述挡土板(200)的一侧;以及,
锚索(700),所述锚索(700)的一端与所述竖梁(600)连接,所述锚索(700)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坡体(3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00)包括第一钢筋笼和第一混凝土体,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一端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100)中的一个所述锚固桩(100),所述第一钢筋笼的另一端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100)中的另一个所述锚固桩(100),所述第一混凝土体包覆于所述第一钢筋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600)包括第二钢筋笼和第二混凝土体,所述第二钢筋笼沿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钢筋笼,所述第二混凝土体包覆于所述第二钢筋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7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筋笼连接,所述锚索(700)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坡体(300)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体和所述第二混凝土体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梁(50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6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竖梁(60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600)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100)中一个所述锚固桩(100)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竖梁(600)与相邻两个所述锚固桩(100)中另一个所述锚固桩(100)之间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00)设置于所述锚固桩(100)朝向所述坡体(300)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00)设置于所述锚固桩(100)背离所述坡体(300)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4448.8U CN219280754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4448.8U CN219280754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80754U true CN219280754U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18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54448.8U Active CN219280754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80754U (zh) |
-
2023
- 2023-03-01 CN CN202320354448.8U patent/CN2192807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827133B1 (en) | Method for stabilizing deep excavations or earth slope instability near existing civil objects | |
CN100564700C (zh) | 格构式钢柱塔吊基础座的施工方法 | |
US4728225A (en) | Method of rehabilitating a waterfront bulkhead | |
KR100817901B1 (ko) | 절취사면 보강토옹벽 구조물 | |
CN101942797B (zh) | 一种缆索约束桥墩抗震结构 | |
US20110299937A1 (en) | Pre-stressed concrete foundation for a marine building structure | |
CN110158497A (zh) | 一种高悬臂落石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US2138037A (en) | Earth retainer | |
CN112982432A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1113674U (zh) | 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 | |
CN219280754U (zh) | 一种适用于桩板墙加固补强的受力系统 | |
CN201778281U (zh) | 缆索约束桥墩抗震结构 | |
CN111794245A (zh) | 一种利用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6765965U (zh) | 一种背靠式钢筋混凝土支挡结构 | |
CN217974413U (zh) |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 |
CN216041229U (zh) | 边坡支护用抗滑桩结构 | |
KR102558051B1 (ko) | 경사식 또는 교차식 프리스트레스가 도입된 엄지말뚝과 이를 이용한 자립식 가설 흙막이 시공방법 | |
CN214938883U (zh) | 抗滑桩板墙结构 | |
CN210117729U (zh) | 一种边坡抗滑墙结构 | |
CN211646635U (zh) | 截污栈道悬挑支架结构 | |
CA3146957A1 (en) | Prefabricated, modular hydropower foundation system for soil conditions | |
CN114411762A (zh) | 后锚式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WO2011154799A2 (en) | Pre-stressed concrete foundation for a marine building structure | |
CN113216225A (zh) | 一种抵御高边坡墙背填土压力的超静定防护结构 | |
CN218540639U (zh) | 底部锚固的连接式钢管桩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