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8922294U - 一种自动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2294U
CN218922294U CN202320028106.7U CN202320028106U CN218922294U CN 218922294 U CN218922294 U CN 218922294U CN 202320028106 U CN202320028106 U CN 202320028106U CN 218922294 U CN218922294 U CN 218922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ear
cooking stove
stir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81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峰峰
丘健强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81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2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2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2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机体、炒菜炉、翻炒组件、盖板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机体上设有炒菜腔、进料口以及出料口;炒菜炉可转动地安装于炒菜腔,并在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转动;炒菜炉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进料口或者出料口对应;翻炒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炒菜炉内;盖板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机体上,所述盖板组件用于封盖开口。驱动组件包括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炒菜炉转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翻炒组件转动,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板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炒菜机能通过炒菜炉、盖板组件以及翻炒组件自动转动对菜品进行充分翻炒,使得菜肴更加入味,出餐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
自动炒菜机可以对投放到炒菜炉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以及翻炒,在炒菜过程或者完成后,可以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使得炒菜炉转动,从而获得美味的食物,然后将其倒出炒菜炉。
而目前的炒菜机仅通过转动炒菜炉对菜品进行翻炒,存在转动过程中翻炒不充分,以及出餐时菜品不易倒出菜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炒菜炉、盖板组件以及翻炒组件转动实现自动翻炒菜品以及出餐的自动炒菜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炒菜腔、进料口以及出料口;
炒菜炉,炒菜炉可转动地安装于炒菜腔,并在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转动;炒菜炉设有开口;开口用于与进料口或者出料口对应;
翻炒组件,翻炒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炒菜炉内;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机体上;盖板组件用于封盖开口;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炒菜炉转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翻炒组件转动,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板组件转动。
进一步地,机体上设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炒菜炉、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角度检测组件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分别为第一角度检测组件、第二角度检测组件以及第三角度检测组件,第一角度检测组件检测炒菜炉的转动角度,第二角度检测组件检测翻炒组件的转动角度,第三角度检测组件检测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均具有传动轴;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多个检测器、感应器、安装座以及转座,转座与传动轴连接,安装座与转座同轴设置并安装于机体,电路板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电连接并安装于安装座,检测器设于安装座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感应器设于转座上,感应器用于在转座转动过程中与其中一个检测器电性连接,检测器检测转座转动的角度,并发送检测信号。
进一步地,检测器为霍尔传感器,多个所述霍尔传感器在所述安装座的周向上间隔排布,感应器为磁铁。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第一电机安装于机体,第一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转轴,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连接炒菜炉。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安装于机体,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翻炒组件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轴设置并连接炒菜炉。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第三电机安装于机体,第三齿轮连接第三电机的转轴,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并连接盖板组件,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盖板组件设有第一套筒,炒菜炉设有第二套筒,翻炒组件设有连接杆,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外部,第二套筒套接于连接杆;盖板组件通过第一套筒与第四齿轮连接,炒菜炉通过第二套筒与第二齿轮连接,翻炒组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安装壳以及加热机构,安装壳的两端可转动地套装于炒菜炉外,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壳上并用于封盖开口,加热机构设于安装壳的侧面并用于对炒菜炉进行加热。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炒菜炉、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转动,在炒菜时,盖板组件与炒菜炉的同步周转过程中菜品不会从开口溢出,并且在炒菜炉、翻炒组件转动过程中菜品能够得到充分翻炒,烹饪出来的菜肴更加美味。翻炒组件在转动时还可以将菜品导出炒菜炉,出餐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板组件、炒菜炉以及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壳以及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角度检测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1、机体;10、进料口;11、炒菜炉;12、安装壳;120、盖板;121、加热机构;21、第一驱动机构;22、第二驱动机构;23、第三驱动机构;231、传动轴;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第四齿轮;4、角度检测组件;41、电路板;42、检测器;43、感应器;44、安装座;45、转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机体1、炒菜炉11、翻炒组件、盖板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具体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第一驱动机构21可以驱动炒菜炉11转动,第二驱动机构22可以驱动翻炒组件转动,第三驱动机构23可以驱动盖板组件转动。
在机体1上设有炒菜腔、进料口10以及出料口,将炒菜炉11安装于炒菜腔内之后,炒菜炉11可在炒菜腔的进料口10以及出料口之间转动。炒菜炉11设有开口,炒菜炉11在炒菜腔内转动的过程中,炒菜炉11的开口可转动至与机体1的进料口10或者出料口贯通。将翻炒组件安装于炒菜炉11内之后,转动翻炒组件可对菜品进行搅拌。盖板组件安装于机体1上,转动盖板组件可封盖或者打开炒菜炉11的开口。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炒菜机处于初始位置时,盖板组件封盖炒菜炉11的开口,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驱动机构21带动炒菜炉11转动,当炒菜炉11的开口转动至与机体1的进料口10贯通时关闭第一驱动机构21,此时,使用者可将材料从进料口10投入炒菜炉11。
投料完毕之后,可再次启动第一驱动机构21转动炒菜炉11至开口被盖板组件封盖,或者启动第三驱动机构23转动盖板组件至盖板组件封盖开口,然后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进行自动炒菜工作,第一驱动机构21与第三驱动机构23驱动盖板组件与炒菜炉11同步转动以混合材料,第二驱动机构22驱动翻炒组件在炒菜炉11内转动对材料进行翻炒。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翻炒组件可以包括搅拌轴以及叶片,叶片设在搅拌轴的圆周上,在该结构基础上,可以将搅拌轴可转动的安装在炒菜炉11内,然后搅拌轴可以在第二驱动机构22的带动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搅拌轴上的叶片可以对炒菜炉11内的食材进行翻炒或者导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转动,在炒菜时,盖板组件与炒菜炉11的同步转动过程中菜品不会从开口溢出,并且在炒菜炉11、翻炒组件转动过程中菜品能够得到充分混合,烹饪出来的菜肴更加美味。另外,翻炒组件在炒菜炉11内转动的过程中可将菜品剥离炒菜炉11内壁,从而在炒菜炉11转动到开口与炒菜腔的出料口对应时,菜品可以直接倒出,如此可实现从炒菜到出菜过程自动化,十分便捷。
进一步地,为了控制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能够转动到合适的角度,还可以在机体1上安装角度检测组件4,并将其与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电连接,角度检测组件4可以检测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
具体的是,角度检测组件4检测炒菜炉11的转动角度可以是炒菜炉11的开口与机体1的进料口10对应时转动的角度、炒菜炉11的开口与机体1的出料口对应时转动的角度,以及炒菜炉11的开口与盖板组件对应的转动角度。在投料时,角度检测组件4检测到第一驱动机构21带动炒菜炉11转动至开口与进料口10对应的位置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1停止,此时,炒菜炉11的开口对应机体1的进料口10,开始投料动作,在投料完成后,第一驱动机构21可以带动炒菜炉11转动至开口与盖板组件对应的位置,此时角度检测组件4检测到炒菜炉11的转动角度,第三驱动机构23可根据该角度检测信号带动盖板组件一起转动,然后盖板组件、炒菜炉11在同时转动的过程中进行食材的混合即可。
而在炒菜完成之后,需要将食材导出,第一驱动机构21可以带动炒菜炉11转动至开口与机体1的出料口对应的角度,在转动到位后,角度检测组件4可以发送检测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1停止,此时,第二驱动机构22可以启动,带动翻炒组件转动,翻炒组件在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可以将食材由炒菜炉11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在机体1上设置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通过在控制器内预设对应炒菜炉11在投料、翻炒以及出料过程中对应转动的预设值,在角度检测组件4检测到转动角度达到对应的预设值后,对应启停各个对应的驱动机构。
当然,也可以是角度检测组件4在检测到炒菜炉11、盖板组件或者翻炒组件在转动到位后,发送声音信号(如语音提示等),人为控制对应的驱动机构启停即可。本实施例中,角度检测组件4只需要能够检测到炒菜炉11、翻炒组件或者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即可,至于如何在转动角度到位后进行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的启停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在现有技术中,有的炒菜机通过人工转动或者凭使用者的感觉控制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不可避免会产生较大误差,导致材料溢出或者炒出来的菜肴味道不足。而本实施例将角度检测组件4与驱动组件电连接,角度检测组件4能够准确检测到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驱动组件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启停以使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能够停留在合适的角度上。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单独检测以及控制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角度检测组件4可以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角度检测组件4分别为第一角度检测组件、第二角度检测组件以及第三角度检测组件,将第一角度检测组件与第一驱动机构21电连接,第二角度检测组件与第二驱动机构22电连接,将第三角度检测组件与第三驱动机构23电连接。
如此,在炒菜时,第一角度检测组件、第二角度检测组件以及第三角度组件分别检测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转动的角度值,第一驱动机构21可以根据第一角度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启停,第二驱动机构22可以根据第二角度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启停,第三驱动机构23可以根据第三角度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启停,准度高且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参阅图5,角度检测组件4包括电路板41、多个检测器42、感应器43、安装座44以及转座45,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均具有传动轴231。将转座45与传动轴231连接,安装座44安装于机体1并与转座45同轴设置,电路板41安装于安装座44并与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电连接。将多个检测器42设于安装座44的圆周方向上并与将其与电路板41电连接,感应器43设于转座45上,感应器43可以在转座45转动过程中与其中一个检测器42电性连接,检测器42检测转座45转动的角度,并发送检测信号。
以上简述了角度检测组件4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过程,本实施例以第二角度检测组件的工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22,转座45随着第二驱动机构22的传动轴231开始转动,在转座45上的感应器43转动到与其中一个检测器42对应的位置,此时,该检测器42检测到转座45转动的角度为转座45的感应器43由初始位置转动至该检测器42对应位置的角度,检测器42发送检测信号,可以根据该检测器42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2的启停。第一角度检测组件以及第三角度检测组件的工作原理与第二角度检测组件的工作原理相同。
如果检测器42为触控开关,那么在感应器43转动到与触控开关对应位置时,感应器43可以触发上述触控开关,触控开关打开或者关闭对应的驱动机构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感应器43与传动轴231同步转动,多个检测器42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角度值,在第一角度检测组件、第二角度检测组件以及第三角度检测组件分别检测到需要的角度时,各自对应的检测器42发送检测信号,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可根据对应的检测信号进行启停操作,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盖板组件可以准确停留到合适的角度位置上。
进一步地,上述检测器42可以为霍尔传感器,将多个所述霍尔传感器间隔排布在安装座44的周向上,具体可以根据需要的角度进行排布,磁铁作为感应器43。
在转座45随传动轴231转动时,磁铁与霍尔传感器之间产生磁场,霍尔传感器随后将磁场信号转化为角度信号传递给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以控制传动轴231的启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角度检测组件4还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者位置传感器等其他现有技术中能够检测转动角度的电控传感器来实现。
进一步地,参阅图2与图3,第一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31以及第二齿轮32,将第一电机安装于机体1,并将第一齿轮31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二齿轮32连接炒菜炉11,第一齿轮31可在第一电机的转轴转动时与第二齿轮32啮合。如此,启动第一电机时,第一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在随第一电机的转轴转动时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第二齿轮32转动时带动炒菜炉11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22包括第二电机,将第二电机安装于机体1,并将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翻炒组件连接,第二齿轮32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轴设置并连接炒菜炉11。如此,启动第二电机时,第二电机的转轴可带动翻炒组件在炒菜炉11内转动,翻炒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对炒菜炉11内的菜品进行翻炒。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33以及第四齿轮34,将第三电机安装于机体1,第三齿轮33与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第四齿轮34与第二齿轮32同轴设置并与盖板组件连接,第四齿轮34可在第三电机的转轴转动时与第三齿轮33啮合。如此,启动第三电机时,第三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三齿轮33转动,第三齿轮33在随第三电机的转轴转动时与第四齿轮34相啮合,第四齿轮34转动时带动盖板组件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炒菜炉11的开口。
本实施例采用齿轮传动,转动结构稳定。当然,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3也可以采用蜗轮与蜗杆或者皮带与带轮传动结构来实现。
进一步地,盖板组件设有第一套筒,炒菜炉11设有第二套筒,翻炒组件设有连接杆,先将第一套筒套接于第二套筒外部,再将连接杆穿接于第二套筒内部;盖板组件通过第一套筒与第四齿轮34连接,炒菜炉11通过第二套筒与第二齿轮32连接,翻炒组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的外部套接第一套筒,内部套接连接杆,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可以绕同一个中心轴转动,在炒菜炉11、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独立或者相对转动时更加顺利流畅,而且还能够节约安装空间,从而减小自动炒菜机的体积。
进一步地,参阅图2与图4,盖板组件具体包括盖板120、安装壳12以及加热机构121,安装壳12的两端套装于炒菜炉11外,其可绕炒菜炉11转动,盖板120通过磁吸或者卡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壳12上并用于封盖开口,加热机构121安装于安装壳12的侧面并对炒菜炉11进行加热。
在炒菜时,盖板组件与炒菜炉11一起转动,加热机构121对炒菜炉11进行加热,在菜品与炒菜炉11一起转动的过程中,菜品由于受重力会保持向下掉落的趋势,所以在加热机构121随安装壳12转动到离开最低点的时候,菜品远离加热机构121,且所受的温度降低,这个转动过程相当于对菜品进行了翻炒,提高了菜肴的翻炒效果;在炒菜结束后,可以将盖板120拆卸下来,对盖板120以及炒菜炉11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将盖板安装到安装壳12上,清洁方便。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炒菜腔、进料口以及出料口;
炒菜炉,所述炒菜炉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炒菜腔,并在所述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转动;所述炒菜炉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所述进料口或者出料口对应;
翻炒组件,所述翻炒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炒菜炉内;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盖板组件用于封盖所述开口;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炒菜炉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炒组件转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板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炒菜炉、翻炒组件以及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分别为第一角度检测组件、第二角度检测组件以及第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角度检测组件检测所述炒菜炉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角度检测组件检测所述翻炒组件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三角度检测组件检测所述盖板组件的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均具有传动轴;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多个检测器、感应器、安装座以及转座,所述转座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转座同轴设置并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电连接并安装于安装座,所述检测器设于安装座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应器设于转座上,所述感应器用于在转座转动过程中与其中一个所述检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器检测转座转动的角度,并发送检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霍尔传感器,多个所述霍尔传感器在所述安装座的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感应器为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炒菜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翻炒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同轴设置并连接所述炒菜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并连接所述盖板组件,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炒菜炉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翻炒组件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外部,所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盖板组件通过第一套筒与第四齿轮连接,所述炒菜炉通过第二套筒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翻炒组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安装壳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安装壳的两端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炒菜炉外,所述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上并用于封盖所述开口,所述加热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壳的侧面并用于对炒菜炉进行加热。
CN202320028106.7U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自动炒菜机 Active CN218922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8106.7U CN21892229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自动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8106.7U CN21892229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自动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2294U true CN218922294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8106.7U Active CN21892229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自动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2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8981A (zh) 自动炒菜机
JP5452751B1 (ja) 食材の竪型ミキサー
CN111387796B (zh) 自动炒菜机
CN211984982U (zh) 一种家用自动炒菜机
WO200612405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king dehydrated powedered food
CN205458017U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
CN210748691U (zh) 一种炒菜机器人用翻炒单元
CN212995982U (zh) 倾斜式自动炒菜机
CN218922294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11418528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电厨房烹饪机器人及其烹饪方法
CN212280983U (zh) 自动炒菜机
CN108143248A (zh) 烹饪器具
CN201216494Y (zh) 一种用于向电饭锅内定时加料的装置
CN206565750U (zh) 一种具有翻转倒饭功能的风冷式食物搅拌装置
CN209499453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111110011B (zh) 轻便型直流电充电式自动炒锅
CN215777295U (zh) 一种接面传动机构、自动煮面装置
CN214180060U (zh) 一种便于分料的烹饪装置
WO2017113887A1 (zh) 一种上置式搅拌炒菜机
CN203378986U (zh) 煮饭锅
CN110916473B (zh) 一种数据化自动烹制菜肴的方法和设备
CN220174903U (zh) 炒菜机
CN205286112U (zh) 一体式面包机
CN106419507A (zh) 一种具有翻转倒饭功能的风冷式食物搅拌装置
CN220898565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新型自动旋转炒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01, No. 22 Suinan Road, Dashi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3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700 501-1, Guangz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11, Yunwu Road, Scienc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